材料热力学第三章.ppt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课件
例一:理想气体自由膨胀
原过程:Q=0,W=0,U=0, H=0
p2,V2
体系从T1,p1,V1 T2, 气体
真空
复原过程:
复原体系,恒温可逆压缩
WR
RT1
ln
V2 ,m V1,m
环境对体系做功
保持U=0,体系给环境放热,而且 QR=-WR
表明当体系复原时,在环境中有W的功变为Q的热,因 此环境能否复原,即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能否成为可逆 过程,取决于热能否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任何其 他变化。
它们的逆过程都不能自动进行。当借助外力,系统 恢复原状后,会给环境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
•化学反应 Zn+H2SO4等?
如图是一个典型的自发过程
小球
小球能量的变化:
热能
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动能转化为热能,热传递给地面和小球。
最后,小球失去势能, 静止地停留在地面。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 或逆转的几率几乎为零。
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提出,根本上宣布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能造出的,它只说明了能量的守恒与转化及 在转化过程中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但不违背热力学第一 定律的过程是否就能发生呢?(同学们可以举很多实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化学)告诉我们,在一定温度 下,化学反应H2和O2变成H2O的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U(或H) 来表示。
热力学第二定律(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将解答:
化学变化及自然界发生的一切过程进行 的方向及其限度
第二定律是决定自然界发展方向的根本 规律
学习思路
基本路线与讨论热力学第一定律相似, 先从人们在大量实验中的经验得出热力学第 二定律,建立几个热力学函数S、G、A,再 用其改变量判断过程的方向与限度。
材料热处理 固态相变 第三章马氏体转变
马氏体形成热力学
T0为马氏体和奥氏体自由 能相等的温度。 Ms必须低于T0,AS必须高 于T0。 AS为马氏体转变为奥氏体 的开始温度。
Ms的物理意义 T0为马氏体和奥氏体自由能相等 的温度。C含量越高, T0越低。 Ms为两相自由能差达到相变所需 最小驱动力时的温度。
相变驱动力与(T0-Ms)成正比
第三章 马氏体转变
概述
• 钢奥氏体化后快冷,抑制其扩散型分解(珠光体分解等), 通过原位切变方式,得到马氏体组织。
• 低碳钢淬火得到板条状马氏体,强度、韧性均佳 • 高碳钢、高Ni的Fe-Ni合金淬火得到片状马氏体,硬度高、
韧性极差 • 中碳钢淬火后得到混合马氏体,硬度较高,塑性、韧性较
低碳钢下降。 • 凡是基本特征属于切变共格型的相变均称为马氏体相变,
• 等温转变通常不能进行到 底,因为马氏体的体积膨 胀增加未转变奥氏体的变 形,使其切变阻力增加。
奥氏体-马氏体转变理论
经典理论:考虑自由能 差,界面能和畸变能
形成的可能性较小
位错理论:结构不均匀区,如缺陷、夹杂、 形变区,作为马氏体的核胚。
马氏体转变的切变模型
贝茵模型:面心结构可看作为体心正方结构。 通过c轴的压缩和a轴的伸长,可以得到c/a接 近马氏体的正方度。模型不完善。
切变共格界面,既属于奥氏体,又属 于马氏体,且相互牵制
2、无扩散性
• 通过点阵的均匀切变,相邻原子的位移小 于一个原子间距,实现晶格由面心立方转 变为体心正方。
• C原子无扩散,相变可在很低的温度下以极 快的速度进行。
具有一定的位相关系和惯习面
• 马氏体和奥氏体的晶面和晶向间存在一定 的位相关系
T0、Ms、As均为浓度的函数。 Md为获得形变马氏体的最高温度。Ad为获得形变奥 氏体的最低温度。 T0≈1/2( Md + Ad )
材料热力学课件-第三章-1
9
△rGm = △rGm (T) + RTlnΠ (pB/p) νΒ
平衡时, △rGm = 0, 所以有
△rGm (T) = - RTlnΠ (pB/p) νΒ
定义:K
(T
)
def
exp
r Gm RT
或
K
(T
)
def
exp
B
B
T
B
RT
10
所以有: K(T ) pB / p B
33
TiO2(s)+2C(石墨)+2Cl2(g) = TiCl4(g)+2CO(g) 解: rGm(1000K) = ∑fGm(B,1000K)
=( - 637.6 -2×200.2+764.4) kJmol-1 = -273.6 kJmol-1
34
K(1000K) =exp[- rGm(1000K) /RT] =exp[273600Jmol-1/(8.3145×1000 Jmol-1)] = 1.96×1014
(3)虽然等温方程是由理想气体反应推导出来的, 但是,它可以用于任意化学反应,如纯凝聚系 统的反应。在用于纯凝聚系统的反应时,J不 是用分压,而是用浓度或活度表示。
29
/ K
K
p
pB
p
B
平衡态
r
Gm
RT
ln
K
p
RT
ln
J
p
实际应用此方程解决有关平衡问题
J p
pB,g
B,g
p
任意态
K
(T
)
def
exp[
(a
A
b
B
y
Y
材料物理性能(第三章-材料的热学性能)
式中,C=声子体积热容,l=声子平均自由程(mean free distance), =声子平均速度(mean velocity)。
2.光子热导(photon conductivity of heat)
固体中除了声子的热传导外,还有光子的热传导。
其辐射能量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例如,黑体单位
容积的辐射能ຫໍສະໝຸດ 第三节 材料的热传导一、固体材料热传导的宏观规律
当固体材料一端的温度比另一端高时,热量会从热 端自动地传向冷端,这个现象称为热传导。
傅里叶定律:Q dT S t ,它只适用于稳定
传热的条件,即
是常数dx。
式中,λ=导热系数,它的物理意义是指单位温度 梯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热量,单位为 J/(m2·S·k)。 =x方向上的温度梯度。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导出:
式中:V0=摩尔容积, (expansion coefficient), (compression coefficient)。
=体膨胀系数 =压缩系数
对于固体材料CP与CV差异很小,见图3.2。
一、晶态固体热容的经验定律(experience law) 和经典理论(classical theory) 一是元素的热容定律——杜隆一珀替定律:
第二节 材料的热膨胀
一、热膨胀系数(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物体的体积或长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象叫做
热膨胀。
式中,αl=线膨胀系数,即温度升高1K时,物体的 相对伸长。
物体在温度 T 时的长度lT为:
无机材料的
,αl通常随T升高而加大。
同理,物体体积随温度的增加可表示为:
一般耐火材料线膨胀系数,常指在20~1000℃范围内
2.光子热导(photon conductivity of heat)
固体中除了声子的热传导外,还有光子的热传导。
其辐射能量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例如,黑体单位
容积的辐射能ຫໍສະໝຸດ 第三节 材料的热传导一、固体材料热传导的宏观规律
当固体材料一端的温度比另一端高时,热量会从热 端自动地传向冷端,这个现象称为热传导。
傅里叶定律:Q dT S t ,它只适用于稳定
传热的条件,即
是常数dx。
式中,λ=导热系数,它的物理意义是指单位温度 梯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热量,单位为 J/(m2·S·k)。 =x方向上的温度梯度。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导出:
式中:V0=摩尔容积, (expansion coefficient), (compression coefficient)。
=体膨胀系数 =压缩系数
对于固体材料CP与CV差异很小,见图3.2。
一、晶态固体热容的经验定律(experience law) 和经典理论(classical theory) 一是元素的热容定律——杜隆一珀替定律:
第二节 材料的热膨胀
一、热膨胀系数(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物体的体积或长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象叫做
热膨胀。
式中,αl=线膨胀系数,即温度升高1K时,物体的 相对伸长。
物体在温度 T 时的长度lT为:
无机材料的
,αl通常随T升高而加大。
同理,物体体积随温度的增加可表示为:
一般耐火材料线膨胀系数,常指在20~1000℃范围内
材料热力学课件-第三章-3
Gm(T)=RTln[p(O2)/p ]=a + bT
而 2[M] +O2(g)= 2(MO) (M和MO为溶解态)
Gm(T)= -RTlna2(MO)/a2[M][p(O2)/p ] = RTln[p(O2)/p ]+RTlna2[M]/a2(MO) a + bT
32
3、反应2C(s)+O2(g)= 2CO(g)的Gm -
2 p
2.0
17
K
p2
2 2.0
p
1.0 2.0
2
p
1
1.0
4
2
2.0
p p
K
K
28K4
p p
K
24
p p
K
将 K =0.427和 p1 = 101.3 kPa代入得1 =
0.392.(没有通入N2时,1=0.309)
18
二、平衡组成-温度图的应用—甲烷渗碳-脱碳图
2 = 0.417
*降低压力时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16
(3) 预先向甲烷中添加 50%的惰性气体,情 况如何?
CH4(g) C(石墨)+ 2H2(g) Ar
反应前n/mol 1.0
0
0 1.0
平衡时n/mol 1.0 -
1.0
1.0 p 平衡时分压 2.0
nt /mol=2+
T↑ K (T)↑ 平衡向右移动
若ΔrHm (T)<0,(即放热反应)
T↓ K (T)↑ 平衡向右移动
2
由 △G = △H -T△S 即- △G/T = -△H /T + △Ssy △Sis = (△Ssu + △Ssy)≥0 自发进行
而 2[M] +O2(g)= 2(MO) (M和MO为溶解态)
Gm(T)= -RTlna2(MO)/a2[M][p(O2)/p ] = RTln[p(O2)/p ]+RTlna2[M]/a2(MO) a + bT
32
3、反应2C(s)+O2(g)= 2CO(g)的Gm -
2 p
2.0
17
K
p2
2 2.0
p
1.0 2.0
2
p
1
1.0
4
2
2.0
p p
K
K
28K4
p p
K
24
p p
K
将 K =0.427和 p1 = 101.3 kPa代入得1 =
0.392.(没有通入N2时,1=0.309)
18
二、平衡组成-温度图的应用—甲烷渗碳-脱碳图
2 = 0.417
*降低压力时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16
(3) 预先向甲烷中添加 50%的惰性气体,情 况如何?
CH4(g) C(石墨)+ 2H2(g) Ar
反应前n/mol 1.0
0
0 1.0
平衡时n/mol 1.0 -
1.0
1.0 p 平衡时分压 2.0
nt /mol=2+
T↑ K (T)↑ 平衡向右移动
若ΔrHm (T)<0,(即放热反应)
T↓ K (T)↑ 平衡向右移动
2
由 △G = △H -T△S 即- △G/T = -△H /T + △Ssy △Sis = (△Ssu + △Ssy)≥0 自发进行
热力学第三章 热一律
out m out
h c / 2 gz
2
in min Wnet
一、稳定流动条件
1、 m out m in m
2、 Q Const , W net Const Ws
Ws为轴功 Shaft work
3、 CV内总能不随时间变化: dEcv/=0
间所传递的一种机械功,表现为流动工质进 出系统使所携带和所传递的一种能量
二、开口系能量方程的推导
Wf= moutpoutvout- minpinvin e=u+c2/2+gz
带入的能量
ein+ minpinvin CV
= u+c2/2+gz+ minpinvi
h=u+pv
二、开口系能量方程的推导 定义 h=u+pv为 比焓,将推导结 果进行整理得开 口系能量方程的 一般形式:
二、稳定流动方程
Q m h c / 2 gz out h c / 2 gz in Ws
2
2
Q mq
2
Ws m ws
2
q ( h c / 2 gz ) out ( h c / 2 gz ) in ws
q h c / 2 g z ws
dU 代表某微元过程中系统通过边界 交换的微热量与微功量两者之差值,即 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 U 代表储存于系统内部的能量
内部储存能(内能)
内能
分子动能(移动、转动、振动) 分子位能(相互作用) 核能 化学能
第三章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PPT课件
Vi
WiV i
代入(4-28)式,整理得
iWiKi / i WiKi / i
.
(4-29)
35
1 V 2 (2 1 ) ( 4 K G 1 ( 1 3 K 3 2 K 2 4 ) [ G 4 1 V ) 2 2 G 1 ( ( K K 2 2 K K 1 1 ) ) ( 1 6 3 G K 1 1 2 K 2 1 2 G 4 G 1 K 1 K 2 ) 1 ]
几种陶瓷材料的. 热容-温度曲线
19
CaO+SiO2与CaSiO3的热容-温度曲线
.
20
虽然固体材料的摩尔热容不是结构敏感的,但是单位体积的热容却与气孔 率有关。多孔材料因为质量轻,所以热容小,因此提高轻质隔热砖的温度 所需要的热量远低于致密的耐火砖。
材料热容与温度关系应有实验来精确测定,经验公式:
对于圆柱体薄釉样品,有如下表达式:
釉1 E(T0T) (釉坯 )A A 坯
(4-33)
坯1 E(T0T) (坯釉)A A釉 坯 .
(4-34)
39
4.3 无机材料的热传导
4.3.1 固体材料热传导的宏观规律
当固体材料的一端的温度比另一端高时,热量就会从热端自动 传向冷端,这个现象称为热传导。
QdTSt
人们发现德拜理论在低温下还不能完全符合事实,显然是由于 晶体毕竟不是一个连续体。
实际上电子运动能量的变化对热容也会有贡献,只是在温度不 太低时,这部分的影响远小于晶格振动能量的影响,一般可以 忽略不计,只有在极低的温度下,才成为不可忽略的部分。
.
18
4.1.2.3 无机材料的热容 无机材料的热容与键的强度、材料的弹性模量、熔点等有关。 陶瓷材料的热容与材料结构的关系是不大的。 相变时由于热量的不连续变化,所以热容也出现了突变。
金属材料热力学和动力学
C、界面结构和熔融
若将 = 2,η/ν= 0.5同时代入(3-21),
则: Sf H ma/k 2k14k
T m
v 0.5
对一摩尔 ΔSf = 4k· N = 4R.由(3-21)式可 知: 熔融熵ΔSf 上升,则 增大,
所以ΔSf ≤4R时,界面以粗糙面为最稳定。
熔融熵越小,越容易成为粗糙界面。因
能之差ΔGV (负)和阻碍相变的液-固界面
能σ SL(正):(如图)
GV GV VS
ASL
G3 4r3V G SV4r2SL
液相中形成球形晶胚时自由能变化
二、 形核率
形核率:是单位体积中、单位时间内形成 的晶核数目。
• 大小为临界半径r*的晶核处于介稳状态, 它们既可消散也可长大。只有r>r*的晶核 才可成为稳定晶核。均质形核的形核率I 可表示为:
表明:固相表面曲率引起熔点降低。
(2)压力对物质熔点的影响:当系统的外界压力 升高时,物质熔点必然随着升高。当系统的压力 高于一个大气压时,则物质熔点将会比其在正常 大气压下的熔点要高。通常,压力改变时,熔点 温度的改变很小,约为10-2 oC/大气压。
对于像Sb, Bi, Ga 等少数物质,固态时的密 度低于液态的密度,压力对熔点的影响与 上述情况刚好相反。
三、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 1、 K0的定义和意义: A、 定义: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 定义为恒 温T*下固相合金成分浓度C∗S 与液相合金
成分浓度C∗L 达到平衡时的比值:
即: K0= C∗S / C∗L
假设液相线及固相线为直线,则:
K0= C∗S / C∗L =ml/ms=常数
B、 K0 的物理意义:对于K0<1, K0 越小,
分析:
材料热力学 第三章 单组元材料热力学
Cp
H T
p
Cv
U T
v
H CpdT H (0K) U CvdT U(0K)
H(0K)和U(0K)是绝对零度的焓和内能, 目前其绝对值尚无法得知。
dS Q CdT
TT
S p
T 0
Cp T
dT
S(0K)
Sv
T 0
Cv T
dT
S (0K )
S(0K)为绝对零度下的熵,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Third Law),认为单组元在绝对零度下的熵为0。
第三章 单组元材料热力学
3.2 晶体中的热空位
理想晶体中不存在空位,但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空位。 随着温度升高,晶体中的空位浓度增加,大多数常用金 属(Cu、Al、Pb、W、Ag…)在接近熔点时,其空位 平衡浓度约为10-4,即晶格内每10000个结点中有一 个空位。
把高温时金属中存在的平衡空位通过淬火固定下来,形 成过饱和空位,这种过饱和空位状态对金属中的许多物 理过程(例如扩散、时效、回复、位错攀移等)产生重 要影响。
G
T
C pdT
0
T
T
0
Cp T
dT
H (0K)
F
T 0
Cv dT
T
T
0
Cv T
dT
U (0K)
能量均分定理在解释热容问题所遇到的巨大困 难迫使人们至新审查能量均分定理。能量均分 定理是由经典统计力学导出的,在经典物理包 括经典统计力学中有一个根本的假设就是能量 是连续改变的,能量均分定理在解释热容以及 热辐射问题上所遇到的不可克服的困难使得普 朗克提出量子论假设。
例题:
由实验求得Cp值: C p a bT cT 2 状态改变时:
材料热力学课件-第三章-2
以△Hm =18.86kJmol-1代入
lnK
(T
)
r
H
m
B
RT
得 B = 0.045+(18860/2.303×8.3145×873)
= 1.17 lgK = - 18860 Jmol-1/(2.303RT) + 1.17
= -985/(T/K) + 1.17
13
(3)根据上式求1373 K 时的 lgK(1373 K)= - 983/1373 + 1.17
+1/2∑bBT 2 +1/3∑cBT 3
其中 △H0 =△rHm (298K)-298K×∑aB – 1/2×(298K)2 ∑bB -1/3(298K)3∑cB
22
△rHm(T)=△H0+∑aBT
+1/2∑bBT 2 +1/3∑cBT 3
代入dlnK(T) =[△rHm/RT2 ]dT,得
ln
△rGm –T 的近似直线关系是在BCp,m
很小或0时。因为
△rSm (T) = △rSm (298K) +
C T
B dT
298K
B p,m
B
T
19
dlnK dT
T
r
H
m
(T
RT 2
)
ln
K (T2 ) K (T1)
r
H
m
R
1 T2
1 T1
lnK
(T
)
r
H
m
B
RT
20
2、△rHm随温度变化
说明计算中做了哪些假设。
G 已知
f
m
Ag
材料工程《传热学-概述》课件
材料工程基础多媒体课件
14
第三章 传热学—第一节 概述
三、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2.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的基本规律<牛顿冷却公式> 流体被加热时:
流体被冷却时:
材料工程基础多媒体课件
15
第三章 传热学—第一节 概述
三、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2.对流换热
h—比例系数(表面传热系数)
h的物理意义:单位温差作用下通过单位 面积的热流量。
用于加热或冷却物料的流
体称为载热体,其中起加热作
用的叫加热剂,起冷却作用的
T2
叫冷却剂。
t1
T t
t2
规定:冷流体温度用t表示 ,热流体温度用T表示,下标
1,2分别代表进口与出口参
数,qm1,qm2分别表示热流
体、冷流体的质量流量
材料工程基础多媒体课件
dl
T1
套管换热器示意
25
第三章 传热学—第一节 概述
三、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4. 导热、对流、辐射的评述
⑤热辐射现象仍是微观粒子性态的一种宏观 表象。
⑥ 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温度性质有关。这 是热辐射区别于导热,对流的基本特点
材料工程基础多媒体课件
21
第三章 传热学—第一节 概述
四、两流体通过间壁换热与传热速率方程式
间壁式换热器 Regenerator
式中λ为热导率,又称导热系数,
负号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与温度
升高的方向相反,上式是一维稳态
导热时傅立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材料工程基础多媒体课件
11
第三章 传热学—第一节 概述
三、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1.热传导(导热)
导热系数λ表征材料导热性能优劣的参数, 是一种物性参数,与材料的种类和温度有 关,单位:w/m·k 。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热力学全套PPT课件
H v Tv
Sv
21(cal/ K)
第三章 自由能
3.1 自由能函数 3.2 自由能和温度的关系 3.3 例题 3.4 蒸汽压与自由能 3.5 界面自由能
3.1 自由能函数1
恒温、恒压 G吉布斯自由能
体系平衡 不可逆过程,自发
进行
G U pV TS H TS dG dH TdS dG du pdV TdS dG SdT Vdp dG 0 dG 0
1.2 状态函数和全微分
状态函数(state function ) 状态函数的微小变化可用全微分表示
与体系的特定状态 联系在一起,其数
V f (T、p)
值仅取决于过程的
始终态,与途经无 关。
dV
V T
p
dT
V p
T
dp
包括u,p,V,硬度,
等
1.3 焓和比热容1
焓是状态函数
H u pV
nRT V1 dV nRT ln V1
V V1 V2
V1 V2
S1
S2
Q T
nRln V1 V1 V2
S
S2
S1
nRln
V1 V2 V2
S S体系 S环境
2.1 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3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达式 可逆过程
不可逆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 一个隔离体系的熵值总
是增加,直至平衡态
x=0及x=1附近时 △S增大较快 获得高纯度金属很难
2.5 热力学第三定律1
由
dS Q可逆 T
等压可逆过程
dS
Q T
p
dH T
p
Cp
dT T
一定成分、封闭体 S S(T2, p) S(T1, p)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系自由能下降。
T Tf
T Tf
T Tf
SLG 0 凝固,自发过程 SLG 0 熔化,自发过程
2G ( T 2 )P
(
S T
)
P
CP T
0
曲线下凹
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
把
(
G T
)
P
S
代入
G
H
TS
得
G
H
T
( G T
)P
GdT HdT TdG
( U S
)V
dS
(U V
)S
dV
TdS
PdV
因此:C1 T C2 P
1(C1, X1) 1(T ,V ) U TS F
2 ( X1,C2 ) 2 (S, P) U (P)V U PV H 1.2 (C1, C2 ) 1.2 (T , P) U TS (P)V H TS G
分别定义了F,G态函数:自由能
自由能
热力学函数:焓
H=H(S,P)
自由能
热力学函数:Helmholtz自由能
F=F(T,V) 对于等温可逆过程:
自由能
热力学函数:Gibbs自由能
G=G(T,P)
自由能
1、能量状态函数分别为U、H、G、F。 2、我们可以由一个能量函数推导出另外三个能量状态函
数。 3、根据Legendre变换,把S和V为自变量的U变换为
T和P为自变量的G。
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自由能代表什么意义? 下面我们回答第二个问题?
Gibbs自由能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dU Q W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
dS Q
T
功分为体积功和有效功:
W PdV W '
我们得到:
TdS dU PdV W '
Gibbs自由能
Wir' (dG)T,P
在不可逆过程中体系所做的有效功小于自由能的减少
如果体系不做有效功:
(dG)T ,P 0
<0 不可逆过程,自发过程 =0 可逆过程,平衡状态
Gibbs自由能判据
在等温、等压,且不做有效功的条件下,自发过程 总是向自由能减少的方向进行,直到达到最小值,体 系达到平衡状态。
自由能减少原理 自发过程:自由能减少 平 衡 态:自由能最小
引入自由能函数G,我们应用自由能的减少表征热力学 系统自发过程。
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Helmholtz自由能
对于可逆过程:
TdS dU PdV Wr'
Wr' TdS dU PdV
在等温、等容条件下:
Wr' d (U TS )
第三章
热力学变量及一般关系式
内容介绍
问题的提出 Legendre变换及能量函数 自由能 系数关系式 Maxwell关系式 以T和P为变量的热力学态函数
问题的提出
问题1:
dU=TdS-PdV
我们知道:U=U(S,V)
理论方面:内能具有明确物理意义,与功和热直接相关。
实际应用方面:内能的自变量是S和V,在实际应用方面非常不方便。
dF dU TdS
dU是内能;TdS是束缚能;dF是可以作功的能 2、自由能减少原理
3、自由能是体系所做有效功的能力,一般用相对值表示
4、化学反应和相变在常温、常压下进行,Gibbs自由 能应用更广泛
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
在恒压下,自由能与温度关系
(
G T
)P
S
0
因为S恒为正,随温度升高,
对于可逆过程:
TdS dU PdV Wr'
Wr' TdS dU PdV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
Wr' d (U PV TS )
我们知道:
Wr' (dG)T,P
Gibbs自由能
可逆过程:
体系所做的最大有效功等于自由能的减少!!
不可逆过程: Wir' Wr'
Helmholtz自由能判据
在等温、等容,且不做有效功的条件下,自发过程总是向自由能减 少的方向进行,直到达到最小值,体系达到平衡状态。
自由能减少原理 自发过程:自由能减少 平 衡 态:自由能最小 引入自由能函数F,我们应用自由能的减少表征热力学系统的自发过
程。 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自由能
1、对于Helmholtz自由能:
除以 T 2
TdG GdT T2
HdT T2
d(G / T ) H dT T 2
Gibbs-Helmholtz公式
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
在等压下有状态变化时:
d (G / T ) dT
H T2
由
d( 1 ) dT
T
T2
(G / T ) ( (1/ T ) )P
H
我们知道:
Wr' (dF)T,V
Hemlholtz自由能
可逆过程:
体系所做的最大有效功等于自由能的减少!!
不可逆过程: Wir' Wr'
Wir' (dF)T,V
在不可逆过程中体系所做的有效功小于自由能的减少!!
如果体系不做有效功:
(dF )T ,V 0
<0 不可逆过程,自发过程 =0 可逆过程,平衡状态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等V条件和等S条件非常难控制。
实际应用过程中,化学反应和材料的相变过程,都是在等T和等P条件 下进行的。如何构造一个新的函数,自变量变为T和P?
问题的提出
问题2: 热力学过程若自发进行
S= S体系+ S环境0
凝固过程,体系 S减少;环境 S增加,怎么计算? 熔化过程,体系 S增加;环境 S减少,怎么计算?
S环境 的计算非常复杂,几乎不可能,怎么办? 引入一个新的热力学函数
Legendre变换
考察态函数: 变量: 函数微分:
其中:
Legendre变换
Legendre变换: 采用 和自变量
构造新函数
内能U(S,V)的Legendre变换
Legendre变换:
U(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V) X1=S, X2=V
dU (S,V )
热力学系数关系式
能量函数的全微分:
热力学系数关系式
热力学系数关系式
热力学系数关系式
Gibbs-Helmholtz公式
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
在等容条件下:
d
(F /T dT
)
U T2
在等容下有状态变化时:
d (F / T ) U dT T 2
(
(F (1/
/T T)
)
)V
U
Gibbs-Helmholtz公式
热力学系数关系式
能量函数:
能量函数的微分形式(与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