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文欣赏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美文欣赏50篇
篇一:十篇经典美文点评
十篇经典美文点评
编制:蔡文审核:卉原中学高一语文组②
一“元芳体”背后的潜规则
蒹葭
继“杜甫很忙”“包青天很黑”之后,近段时间来席卷网络的红人“桂冠”则落到了李元芳头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爆红网络,乃至发展出了在网络上家喻户晓的“元芳体”,一天之内被网友问到250万次。
网友认为,作为长期追随“高级领导干部”的铁血护卫,“李元芳”的回复有着很深的官场智慧。李元芳既要在危险时刻成为力克群魔的孤胆英雄,又要时时处处赔着小心做好“领导同志”的参谋与助手。既不可以“无能”,又不可以“太能”,当他频频遭遇“你怎么看”的提问时,总是先来上一句“此事必大有蹊跷”的万能句式,之后就洗耳恭听“上级”对事件的“神算”与推理,不多言,不妄言,既充分尊重“领导”权威,分寸拿捏得又恰到好处。而且,还能为“领导”断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官场潜规则”也不过如此。为什么这里提到了“潜规则”的问题呢?让我们把同样的事件平移到现代的官商场中来看。
单纯听“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倒是有几分民主意味,可如
果下属逢此问则必答“此事必有蹊跷”或“此事背后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明明心中有更明确的看法,却总是装出似懂非懂的神态,不免有讨好逢迎之嫌了。
神剧中狄公是一个推理如神、手眼通天的智囊型人物,所以李元芳可以安安心心地做他的一代战将,就算脑袋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也无碍于事件的发展。如果我们的官场中可以少一些元芳体,那么很多闹剧本是可以避免的。
莫言红了,家乡的高粱红也跟着“红了一把”,“万亩红高粱计划”就是“赔本也要种”;贫困县门口种的山寨“迎客松”耗资30多万,却在两年后被拆除;乌鲁木齐飞天女神雕塑从与群众见面到悄然拆除仅仅存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如此这般,不一而足。如果作为副手的官员可以直言进谏少说空话的话,可以想见,这些“一把手”、“一言堂”、“权力的冲动”所造成的悲剧就会大大减少。
“们的官员习惯了这种一言蔽之的“规则”,那么最终造成的结果,只能是领导者与人民群众的脱节和社会的停滞不前。点评在我们也嬉笑的说“元芳,你怎么看”的时候,作者却抬起头,仔细打量着对话的
双方,揣测着他们的心理:问的人,不一定是真问;答的人,不一定是真答。神探狄公尚且如此的问;好参谋元芳尚且如此的答;今日诸公又如何问,诸参谋又如何答呢?这是个问题。联系社会的种种乱象,甚至让人怀疑的是,诸公可能根本就没“问”,诸参谋也根本没有“答”的机会!所以说,俯下身的真“问”,和挺直身板的真“答”,
都很难得!
二杜甫被很忙真的这么严重吗?
大漠飘雪
最近杜甫突然被很忙了,一些人满怀不平,又上升到高度,有的拿民族情感,有的难拿质议论,有的拿出对大诗人的崇敬的理由睥睨,等等不一而足,总之认为这种涂鸦,是对杜甫的不尊重,是对民族文化的不尊敬。
真的这么严重吗,杜甫被很忙,被看成文化涂鸦也好,被看成文化穿越也好,总之成了一种现象,那就是高调个性的时代,没有什么不可为;在网络媒体时代,没有什么不可流传。这种被一些把课间无聊赖的学生的一种恣意创作,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令人想到大禹之水的故事,是堵好,还是疏导好?
不能否认,这些杜甫很忙,李白hold不住的涂鸦,确实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景点的涂鸦,无论国度发达与否,不分皮肤色泽,涂鸦一直是一种世界文化现象,但课本上的涂鸦,难道是中国特有?具体来说,这些孩子确实太有才了,不仅想象丰富,而且创作的“涂鸦”作品很有喜感,杜甫被涂鸦的画片,充满了现实生活情趣,表现了这些孩子对社会生活的观察、理解,或者现实社会对这些孩子的折射影响、潜移默化。如果拿素质论,拿民族文化情感论,对这些孩子似乎有点小题大做。
杜甫本身就是现实主义诗人,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写下了大量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诗句,如“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著名诗
句,当然诗人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比如引发杜甫热的那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诗,虽是杜甫当时心境的写照,可是类似的场景,在浪漫诗人李白的眼里就是“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心情,说明诗人的生活和情感对诗人的影响有多大,难么为什么要对孩子的天性上纲上线?
孩子们之所以喜欢穿越,一方面和成人世界的“穿越”文化蔓延有关,发生这种现象,很难说都是借古讽今,以史为鉴,更多的是随意的“创作”娱乐,这种影响,很难不对在作业考试升学压力下的孩子们发挥作用,他们如此也就是发泄一下压力,自我娱乐一下神经。在目前这种公信失调,权威失衡的现实中,孩子们的这种创举不应该被棒杀,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心态加于引导,不应该对孩子的种种出于好奇的“创作”施加更大的压力,毕竟他们不是主流,也不会对文化的传播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充其量是文化繁荣中的一朵浪花而已。点评
在中国,长久以来就有太多的官员和太多的家长,他们总是以“威严”示人,稍有
不慎,他们就把一顶顶“高帽子”扣在这些“贱民”和“顽劣子孙”头上。在“杜甫被很忙”事件上,孩子们不就背上了“对祖宗不孝”、“对祖宗文化不孝”的恶名吗?让人庆幸的事,此时作者出现了,他看着这些“大作”,看到了孩子的洞察力,看到了孩子的生活情趣,看到了孩子们的生活现状:太多时候,我们太爱“上纲上线”了,而忽略了事情本身。
三节制使用“最美”防范道德浮夸
曹林
从“最美教师”到“最美司机”,再到“最美孕妇”和“托举哥”,社会涌现出一批感人至深的好人。每涌现一个感人的英雄,舆论就喜欢冠之以“最美”,几乎每个职业都已经发掘出各自行业的“最美”了。毋庸置疑,这样称呼,虽然用多了会让人感觉话语贫乏和赞美套路化,却是公众发自内心的朴素赞美。“最美”是网络用语,带着网络传播的特点(“最”的标签更容易广泛传播)和网络草根的情怀,这便是“最美”符号的源头。
那些美好的行为令人感动促人奋进,不过,“最美”之类的符号用多了,就容易让人产生道德审美疲劳——物极必反,“最”字用多了,就让人没感觉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正如有人抱怨的,现在一看到“最美”,甭管事迹多么感人,首先就没有感觉了。当然了,更让人担心的是,这容易在社会上滋长一种道德浮夸风,大家沉浸于“最美”包围的氛围中,产生一种“道德完美”的幻觉,对现实产生不切实际的认知和判断。
也许对那些英雄的壮举,我们实在找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我们受到的震撼和对他们的景仰,于是习惯性地选择了“最美”这个词。确实,无论是吴斌,还是张丽莉,他们的行为让人震撼,再高级的形容词、再高调的赞美都不为过。但这种千篇一律的、套路化的“最美”正的尊重和赞美,并不是使用这种千篇一律的符号,并不是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发自内心的朴素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