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医疗救护:配合急救的护理措施
急救患者护理常规
急救患者护理常规
【护理诊断/问题】
1.心输出量减少
2.自理缺陷、
3.焦虑、恐惧
【护理措施】
1.急救护理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样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等。
遵医嘱给药,抢救室执行口头医嘱,需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2.饮食护理根据病情给予适当饮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机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
对不能进食者,可采用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3.卧位与安全
1)根据病情采取适合体位,定时翻身,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清醒患者做深呼吸或轻拍背部,对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3)牙关紧闭、抽搐的患者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
4)高热、昏迷、澹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患者安全。
5)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扭曲、堵塞。
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尿量、出血情况、Spθ2,末梢循环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5.心理护理及时巡视、关心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紧急医疗救护保证措施
紧急医疗救护保证措施紧急医疗救护保证措施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等医疗紧急情况下,为了尽快救治受伤者或患者、降低病情恶化的可能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紧急医疗救护保证措施的实施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紧急医疗救护保证措施。
首先,当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或受伤者时,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如120急救电话。
在电话中提供清晰准确的患者姓名、地址、病情描述等信息,以便救援人员及时到达现场。
其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时,进行基本的急救措施。
比如:如止血、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但务必在具备相应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才进行操作,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再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急救系统和急救团队,随时待命,能够随时接收并处理各类急症患者。
医疗机构要定期组织开展急救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做出正确有效的处理措施。
另外,医疗机构还应做好急救设备和药品的储备工作,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提供必要的救治物资。
此外,定期检查急救设备的使用状态,保证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此外,在现代社会,可以结合高新技术手段,建立互联网+医疗救护的平台,提供在线急救指导和服务。
通过手机应用或网络平台,患者或目击者在遇到紧急医疗情况时,可以及时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同时急救人员也可以根据定位信息快速到达现场,以实现更快更有效的救助。
除此之外,社会各界应加强急救意识的普及,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提醒大家在遇到急危重症情况时应如何正确应对,不再出现因不懂急救知识而造成的可避免的伤亡。
总的来说,紧急医疗救护保证措施不仅是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的责任,也是社会各个层面的共同责任。
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紧急医疗救护保证措施的建设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文总字数:497字】。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包括病人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急救车内的急救物品、药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2、接听急救电话时,详细询问病情、地点及方位、联系方式等,并记录来电时间。
3、以最快的速度迅速到达现场,市区要求15分钟以内,条件好的区域要在10分钟以内,郊区要求30分钟以内。
4、抵达现场后,对病情做出初步判断,病情危重时,配合医生对病人实施救护措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心脏电除颤、心电监护、止血、骨折固定等。
5、根据病情协助病人取6、合适体位7、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急救药物8、关怀安慰病人,保持镇静,向家属介绍病情,以取得合作与理解9、如病人病情允许,应尽快、安全地将病人转运到医院急诊科,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急诊抢救一般护理常规1、迅速接诊危重病人并立即安置在抢救室,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如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同时通知值班医生。
2、准确迅速执行医嘱,抢救时口头医嘱须复述2次再执行,并保留安瓿以便核对,做好病情和用药记录。
3、抢救室护士应在床边观察病情并做好病情记录,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4、病情稳定后,指导导诊员护送病人至病房,必要时医生、护士陪同护送,根据病情携带氧气枕、呼吸囊、监护仪等抢救仪器。
5、做好终末处理,还原抢救车内药品、物品,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6、做好各种登记,如120交接登记、会诊登记、抢救登记。
重症监护一般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解除各种顾虑,提高与疾病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支持工作,及时向家属交待病情。
2、病情观察(1)每15-30分钟观察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1次,至病情稳定可改为1-2小时1次。
抢救中的配合
医生 判断病情 指导抢救 进行气管插管
护士B(側位护士,站病人右側) 由高级责任护士/中年资护士担当 主要负责循环系统的管理 心电监护,胸外心脏按压、除颤 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 抽血配血,输血
除颤仪
抢救车
护士C(尾位护士) 低年资护士/管床护士 负责用药,病情变化观察记录 负责临时抢救记录及联络工作 抢救现场的环境管理 协助护士B、护士C工作
人,一边采取急救措施一边呼叫 ❖ 5. 维持抢救现场秩序(病房,抢救现场绝对不要留家属) ❖ 6. 保证各种管道通畅 ❖ 7. 建立静脉通道,保证用药途径通畅 ❖ 8. 迅速,准确地执行“有效”医嘱 ❖ 9.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抢救操作 ❖ 10. 及时准确详细地记录 ❖ 11. 医生和护士的共识与思路,大家熟练在、操作流程,思路一致 做法一致,医
输液技术
微量泵使用
心电监护技术
采血技术
输液泵使用
插尿管
电除颤及心肺复苏技术
心肺复苏
电除颤
抢救时人力资源管理
❖定位职责分工
❖ 头位护士A:管理气道和呼吸,负责组织抢救,由 组长或高年资护士负责
❖ 側位护士B:管理病人的循环系统,由中年资护士 负责
抢救病人时对护士的要求
紧急医疗救护措施
紧急医疗救护措施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意外事故和突发疾病时有发生。
紧急医疗救护措施的重要性无法被忽视。
它是一种行动计划,旨在提供紧急情况下的急救和治疗,以拯救生命和减少损伤。
本文将探讨几项紧急医疗救护措施,并详细阐述每项措施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I. 心肺复苏术(CPR)心肺复苏术是紧急医疗救护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它主要用于在心脏骤停时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并维持氧气传递至组织器官。
在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实施CPR可以为心脏病、突发心脏骤停或其他紧急状况下的患者提供宝贵的时间,等待专业医务人员的到来。
在紧急情况下,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患者的救命稻草,因此学习并熟练掌握CPR技能非常重要。
II.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设备,用于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如室颤和室速。
它通过向心脏传送电能,在必要时终止异常心律并恢复正常心跳。
在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时,首先应观察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然后紧急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自动体外除颤器在使用前不需要专业培训,因为它会通过语音提示和图像指示提供操作指导。
然而,培训和学习如何使用该设备仍然是非常有益的。
III. 创伤急救创伤急救是针对突发创伤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
它包括处理骨折、出血和严重伤口等创伤。
对于骨折,需采取适当的固定方法,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
在处理出血时,应尽快止血,可以使用压迫、提高伤肢、使用止血带等方法。
对于严重伤口,需要用干净的布覆盖伤口,并在患者可以得到专业医疗救护之前继续进行紧急处理。
此外,紧急医疗救护人员还应注意患者的体温调节,以保持其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
IV. 呼吸急救某些突发状况,如窒息、溺水或突发气道阻塞,可能导致患者的呼吸暂停或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呼吸急救是至关重要的。
呼吸急救的目标是确保气道通畅,保证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如果患者停止呼吸,应立即开始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旨在向患者输送氧气,而胸外按压则旨在模拟心脏收缩以维持血液循环。
120急救中心急救护士职责
120急救中心急救护士职责急救护士是在120急救中心中承担重要职责的专业人员。
他们在急救护理方面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种急救情况。
以下是急救护士在120急救中心中的职责:1. 急救响应:急救护士负责接听急救电话,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情况提供适当的急救指导。
他们需要迅速判断患者的紧急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派遣救护车前往现场。
2. 急救现场处理:当救护车到达现场时,急救护士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他们可能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等急救操作,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3. 医疗记录:急救护士需要准确记录患者的病史、症状、处理过程和用药情况等信息。
这些记录对于后续的医疗工作和病例分析非常重要。
4. 协助医生:在急救过程中,急救护士需要密切协作和配合急诊医生的工作。
他们需要向医生提供患者的病情信息,并执行医生的指示,确保医疗操作的顺利进行。
5. 家属沟通:急救护士需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向他们解释患者的病情和急救措施,并提供必要的安抚和支持。
他们需要保持镇静和专业,以匡助家属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6. 急救设备和药物管理:急救护士负责管理和维护急救设备和药物的库存。
他们需要确保设备和药物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应对各种急救场景。
7. 急救培训和教育:急救护士需要定期参加培训和教育课程,以更新和提升自己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他们还可以参预对公众的急救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大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8. 紧急情况管理:在紧急情况下,急救护士需要保持镇静和应对自如。
他们可能需要面对多个患者和复杂的医疗情况,需要快速做出决策和行动,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总之,急救护士在120急救中心中承担着关键的职责。
他们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
他们的工作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者缺的一员。
常见急救危重症护理配合及技能PPT课件
中毒患者护理配合
了解毒物种类和中毒途径,迅速脱离毒源。 给予特效解毒剂,加速毒物排出。
清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如洗胃、导泻等。 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04 急救技能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仪使用技巧
选择合适的导联和电极片,确 保与患者皮肤良好接触。
本次急救经验总结
成功救治案例分享
总结在急救过程中成功救治危重 症患者的案例,分析救治成功的 关键因素,如团队协作、及时有
效的护理措施等。
失败教训剖析
对未能成功救治的患者案例进行深 入剖析,找出导致救治失败的原因 ,如护理配合不当、技能不足等。
应急预案执行情况
评估在急救过程中应急预案的执行 情况,分析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提出改进建议。
开展模拟演练
模拟真实急救场景,提高团队成员应对突发事件 的能力。
3
鼓励参加专业培训
支持团队成员参加国内外急救专业培训和学术交 流活动。
现场指挥调度能力培养
01
02
03
明确现场指挥人员
在急救现场指定一名具备 丰富经验和较强组织能力 的医护人员担任指挥。
建立现场调度机制
根据患者病情和现场情况 ,合理调配团队成员和资 源。
01
准确设置输液/注射速度和量,避 免过快或过慢造成不良影响。
02
定期检查输液管路和针头是否通 畅,避免堵塞或渗漏。
熟练掌握输液泵/注射泵的操作方 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调整 。
03
密切观察患者的输液/注射反应和 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04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肺部感染预防措施
紧急医疗救护人员岗位职责
紧急医疗救护人员岗位职责救护人员的工作是救助受伤或生病的人,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医疗护理。
紧急医疗救护人员在最急需时刻出现在现场,他们是医疗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紧急医疗救护人员的岗位职责。
一、快速响应并现场评估紧急医疗救护人员需要迅速响应报警,赶赴紧急救援现场。
在到达现场后,他们会立即评估受伤或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措施。
在这一过程中,救护人员需要冷静并保持专业,以保证提供最佳的急救服务。
二、紧急现场处理与稳定病人病情救护人员在现场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稳定病人的病情。
他们可能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止血或予以急救药物。
紧急医疗救护人员必须在高压环境中保持镇定,并根据病人需要采取正确的行动。
三、提供基本急救护理在将病人从现场转移到医疗设施之前,紧急医疗救护人员需提供基本的急救护理。
这包括清除呼吸道、固定伤口、防止进一步的伤害等。
在运送过程中,他们还需要监控病人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提供额外的支持。
四、有效与医疗团队合作紧急医疗救护人员通常是医疗团队中的一员,他们需要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密切合作。
这包括与医生、护士、急诊科医师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以确保顺利完成急救任务。
紧急医疗救护人员需要及时向医疗团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病情报告。
五、记录和汇报录和汇报是紧急医疗救护人员的关键职责之一。
他们需要准确记录病人的病情、救护措施以及运送过程中的时间和事件。
这些记录对医疗团队和医疗保险公司等后续处理非常重要。
六、保持专业性和持续学习紧急医疗救护人员需要始终保持高度的专业性和道德标准。
他们需要遵守职业准则和法律规定,并经常接受持续的培训和教育。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他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急救情况。
结论紧急医疗救护人员在急需时刻提供关键的救援服务,他们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快速响应、现场评估、紧急处理与稳定病人病情、基本急救护理、与医疗团队合作、记录和汇报以及持续学习是他们的职责范围。
通过专业性和持续学习,紧急医疗救护人员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护理,帮助更多人度过危机。
内科急病救护处理预案
内科急病救护处理预案概述:内科急病是指由内科疾病引起的突发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病情。
为了有效处理内科急病患者,在急救现场及医院急诊科提供紧急抢救时,需要制定内科急病救护处理预案,以确保及时、准确、有效的救治。
一、现场急救措施1.评估现场安全在进行任何救治前,确保现场安全,移除可能危及患者及施救人员安全的障碍物,确保救治环境安全。
2.急救呼叫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相关急救中心或医院报告患者病情,并详细描述患者症状和现场情况。
3.处理急救途中的需求根据患者病情,即刻提供所需的急救处理,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4.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根据患者需要提供相应的急救措施。
二、医院急诊科救护处理流程1.接诊与评估将患者迅速转送至急诊科,接诊医生需迅速评估患者病情严重性,判断是否需要迅速抢救。
2.急诊抢救根据患者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医生应制定相应的抢救方案,如急诊药物治疗、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
3.检验与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迅速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和帮助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4.多学科合作对于复杂病例,医生应及时邀请其他内科及相关专科的医生参与救治,提供全面且协同的治疗方案。
5.沟通与家属陪同医生需与患者家属保持及时沟通,告知病情、治疗方案以及进展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6.病情观察与记录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记录应全面、准确。
医生应定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7.转运与转诊当急救处理完成后,医生需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和医疗资源的可利用性,决定是否需要转运至更高级别医疗机构进一步救治。
三、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受限的患者,如有需要,应及时实施气管插管或创设人工气道,确保患者通气畅顺。
2.监测及维持心律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应进行持续心电监护,根据需要提供药物治疗或进行电复律。
3.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病情及相关检查结果,医护人员应合理使用抗生素、抗感染药物、止痛药物等,确保患者病情控制和缓解。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在医院日常工作中,作为重要的科室之一,急诊科承担着重要的医疗救护任务。
在急诊科抢救工作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有利于确保患者抢救工作的顺利落实,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至关重要。
基于此,近年来,随着医疗研究工作不断发展,大批医护工作人员,针对如何开展急诊抢救护理配合工作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希望有效促进医务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
本文针对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工作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希望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综合水平的全面改进。
一、急诊抢救中护理配合的价值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在急诊患者抢救工作开展期间,护理配合工作的合理落实可以进一步确保患者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保障患者抢救期间的安全性,有助于促进抢救目标的充分达成,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充分控制与病情的缓解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
二、提升急诊抢救中护理配合质量的建议(一)确保护理人员的合理分配为了确保急诊抢救期间护理配合水平的全面提升,医院方面应及时结合急诊抢救工作总结实践经验与相应的抢救工作护理流程,以期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分配,确保护士各司其职。
在医生呼叫患者无应答后,应及时呼叫护士对患者呼吸和心脏情况进行判断,若出现呼吸骤停或心脏骤停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胸外按压或除颤处理。
在此期间,应依据护理人员的从业年限与专业能力有效实现护理工作中不同职能的合理分配。
在具体分配期间,对于资历较低的护士,应负责联络和抢救记录的撰写工作,资历中等的护士应负责患者循环系统的护理配合工作,患者气道与呼吸系统的护理配合应由高年资的护士担任。
通过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可以有效确保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对于具体工作的全面落实,对于患者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二)合理明确急诊抢救工作流程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可以将急诊抢救中的主要内容分为呼吸配合、循环系统配合以及抢救记录撰写等三大主要部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心律不齐与呼吸不稳等问题,应及时采用人工呼吸机对患者进行辅助通气。
火灾事故医疗救护措施
火灾事故医疗救护措施火灾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灾难,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容易引起大规模的生命危险和后续的医疗救护问题。
因此,火灾事故医疗救护措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火灾事故的医疗救护流程、急救措施、伤者分类和医疗救护资源准备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火灾事故的医疗救护流程当火灾事故发生时,医疗救护工作的第一时间和关键时间,对伤者的救治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医疗救护流程一般分为现场施救、伤者分类、医疗救护和后续康复四个阶段。
1.现场施救:火灾发生时,首先需要迅速进行现场施救。
救援人员需要尽快赶到现场,对火灾伤者进行初步救护,包括灭火、开展紧急疏散和救援工作,确保火灾现场的安全和伤者的救援。
2.伤者分类:在火灾现场,伤者往往种类繁多,伤情严重程度不一。
因此需要对伤者进行分类,分为急重型、急中型、急轻型和不急的伤者,以便针对不同伤者采取相应的医疗救护措施。
3.医疗救护: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护和转运。
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包括止血、包扎、输液、氧疗等。
将重伤者尽快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4.后续康复:对伤者进行后续的康复护理。
包括进行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工作,帮助伤者尽快康复,重返正常生活。
二、火灾事故的急救措施火灾事故发生时,医疗救护人员需要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者的痛苦和损失,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主要的急救措施包括:1. 火场逃生:帮助伤者迅速安全地撤离火场,同时防止二次受伤。
2. 呼吸道保护:确保伤者呼吸道通畅,避免烟雾中毒等危险。
可以采取口对口呼吸或CPR等措施。
3. 外伤处理:对伤者的外伤进行及时处理,包括止血、包扎、固定等。
4. 烧伤处理:对烧伤伤者进行冷却、包扎、防感染等处理,避免烧伤加重。
5. 输液救治:对伤者进行补液输液,保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6. 心理疏导:对伤者和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三、火灾事故的伤者分类对于火灾伤者,需要进行及时的分类,根据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不同,采取相应的医疗救护措施。
急诊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
急诊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急诊是指因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需要立即医疗救助的情况。
对于急诊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有效地提高急诊抢救的效果。
下面将针对急诊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急诊病人的抢救配合1.行为配合:急诊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尽量保持镇静,遵循医生的指示和护士的安排。
急诊病人应主动告知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症状变化,如有过敏史、手术史等重要信息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医学史告知:急诊病人在接诊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病史,包括常见病史、过敏病史、手术史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同时,告知正在使用的药物情况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抗凝药物、降压药以及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药物。
3.配合治疗:急诊病人在抢救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完成相应的检查、化验后应主动配合医生的抢救措施。
如需进行手术治疗,应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术前准备,并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合作,履行好病人的主动配合责任。
4.保护自己:急诊病人在抢救过程中要尽量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对于暴力或激动的病人,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安抚措施,如口头安抚、止痛药物或约束措施,确保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二、急诊病人的护理1.病史采集:急诊病人在接诊时需要进行相关病史采集工作,包括详细询问病史、病人主诉和疼痛评估等。
采集完整准确的病史有助于医生进行快速诊断和治疗。
2.体征监测:对急诊病人进行有效的体征监测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心电图、血气分析等特殊体征的监测。
及时观察病情的变化,密切监测重要指标的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
3.采集标本: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标本采集工作,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
采集标本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4.给予精心护理:急诊病人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得到精心的护理。
包括床位整理、换洗衣物、营养膳食的提供、协助患者进行舒适的卧床活动等。
现场医疗救护措施
早期干预对于控制伤情、减少出 血、防止休克等至关重要,能够 显著提高伤病员的生存率。
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现场医疗救护能够为伤病员提供初步 的医疗处理,降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 风险。
正确的现场急救措施有助于减轻伤病 员的痛苦,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减少长期功能障碍。
维护伤病员的心理稳定
在紧急情况下,伤病员往往处于高度紧张和恐慌状态,现场 医疗救护人员的专业和安抚有助于稳定其情绪。
严重创伤的现场救护
控制出血
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应 尽快控制出血,如使用 止血带、压迫止血等方
法。
保护伤口
对于开放性伤口,应使 用清洁的纱布或布料进 行覆盖,以保护伤口免
受感染。
固定骨折部位
对于骨折患者,应使用 夹板或树枝等物品进行 固定,以减少疼痛和继
发性损伤。
保持呼吸道畅通
对于头部创伤或颈椎损 伤的患者,应保持呼吸
包扎
总结词
包扎是现场医疗救护的基本措施之一,通过纱布、绷带等工具对伤口进行保护和固定。
详细描述
包扎前应先清洁伤口,然后选用适当的包扎材料进行包扎。包扎时应松紧适度,既要避 免过紧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也要避免过松导致伤口暴露。包扎时还需注意保暖,避免伤
口受寒。
固定
总结词
固定是现场医疗救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固定骨折部位和其他损伤部位来减 轻患者痛苦和防止二次损伤。
脑卒中的现场救护
识别脑卒中症状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卒中发生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侧肢体 无力、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应尽 快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如解开领口、取出 异物等。
避免随意搬动患者
记录患者情况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避免随意 搬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灾害现场医疗救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处置人员专业技术不过硬,到达现场应急能力欠佳;
医生作为现场急救的组织者和指挥员的作用要进一步强化;
无菌观念不强;
未认真询问病史、查体;
现场抢救的概念不强,处理草率,不检查不分类。
手举下颌法
人工通气的方法:口对口呼吸、球囊面罩通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心-肺复苏:改变不利于心-肺复苏的体位、判断意识、呼吸、动脉搏动情
况、胸外心脏按压、清除呼吸道异物、仰头抬凳打开气道、辅助呼吸、循环操
作。
常用的包扎材料:三角巾、急救包、绷带等。
固定:
固定是针对骨折的急救措施,避免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及脏器,切忌不
中灾[C级]:伤亡人数百至千人,直接经济损失在百万元至千万元之间;
大灾[B级]:伤亡人千至万人,直接经济损失在千万元至亿元之间;
巨灾[A级]:伤亡人数达万人,直接经济损失在亿元心目;
突发事故分类:
一般事故:伤亡售货员在10人以下,事故无发展趋势,或伤亡人数不再增
加。
重大事故:伤亡10-100人,事故有或有可能发展趋势,或伤亡人数有可能
一、现场医疗救护的基本概念
灾害定义:指客观条件突然巨变面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的
自然现象或人类行为,它是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总和。
灾害特点:具有破坏性和突发性,而且其规模和强度已经超过受灾社区的
自救和承受能力。
灾害事故的分组:
微灾[E级]:伤亡人数十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在十万元以下;
小灾[D级]:伤亡人数十至百人,直接经济损失在十万元至百万元之间;
增加。
特大事故:伤亡100人以上(其中死亡3人以上),事故有发展趋势,伤亡
售货员还在增加。
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二、现场救护的七个步骤
4、寻求救援 及时进行120电话呼救,启动EMSS,以寻
求当地急救网络机构的紧急医疗救援。
10
二、现场救护的七个步骤
5、就地抢救 对严重损伤和危急重症、尤其已经危及生
命者,应实施就地初步抢救,不能盲目等待 救援或者贸然搬动转运。但是如处在电击、 火灾、煤气等特殊事故现场,则应先将伤病 者安全转移脱离险境,之后才可予以抢救。
抢救危重伤员,后护理一般伤员。如应 先抢救开放性及张力性气胸、休克等, 再进行其他伤口包扎。
3
一、现场救护六大原则
4、先救治后运送 受伤后12小时是最佳急救期,对严
重损伤和危急重症、尤其已经危及生 命者,应立即实施抢救,待病情许可后 送往医院。
4
一、现场救护六大原则
5、急救与呼救并重 在实施急救之前,应当拨打120,
11
二、现场救护的七个步骤
6、及时转送 按国际惯例,重伤员(红色标志)第一
优先、中度伤员(黄色标志)其次优先、轻 伤员(绿色标志)延期处理的救治顺序,现 场及时安排转送医院;并接受急救中心的统 一调度指挥,避免伤病员过度集中或过度分 散在相关医疗机构。
12
二、现场救护的七个步骤
7、途中监护 经过现场有效的止血、包扎、固定等急
7
二、现场救护的七个步骤
2、统一指挥 当发生群体性伤害或大型灾难事故时,现场
急救重点就可能从平日的救治伤病者个体,转 变为突发重大事件时的整个社会力量参与的紧 急救援。故必须听从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指挥、 听从当地急救指挥中心的统一应急调度,从而 协调组织、团结作战,以便将灾害区域的应急 反应能力提高到最大限度。
147途中监护经过现场有效的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处置后在转送伤病员至医院的途中要继续给予生命体征等适时监护及基本救治警惕随时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急救中,护士将配合医生共同完成救护任务。
首先应迅速做初步急救处理,如给药、清创、加压包扎和止血等。
初步处理的目的是保全病人生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后期感染或并发症。
一旦病情允许,应迅速将病人抬上救护车,送往就近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进一步治疗,以减少伤残率。
常规的护理急救措施包括给病人以舒适的体位、建立静脉通路、观察与维护生命体征的平稳等。
1.病人体位的放置对于轻症或中重度病人,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将病人放置成安全舒适的体位: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位。
这种体位可以使病人最大程度地放松,且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误吸。
尤其在处理成批伤员时,对轻症或中重度病人不能照顾周全时,这种体位具有最大的安全性。
2.开放静脉常规为抢救病人使用的静脉穿刺针管径要大,以保证在短时间内能快速输人液体和药物。
静脉穿刺部位的选择一般选用前臂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尤其在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时,选择上肢静脉穿刺明显优于下肢静脉。
对于需要开放静脉的院前急救病人,尽量选择静脉留置套管针开放静脉,并以胶布牢固固定,要做到即使病人躁动、体位改变和转运中也不易脱出血管外或刺破血管。
而且,套管针可保证快速而通畅的液体流速,对抢救创伤出血、休克等危重病人在短时间内扩充血容量极为有利。
3.脱去病人衣服的技巧对于猝死、创伤、烧伤等病人,为便于抢救和治疗,有时需要适当地脱去病人的某些部位的衣服。
尤其对创伤、烧伤病人,衣服不仅掩盖了真实的创口或出血,且有直接的污染作用。
脱去衣服,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免因操作不当加重伤情。
应掌握的方法有:脱上衣法、脱长裤法、脱鞋袜法、脱除头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