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三顾茅庐》课件-长春版幻灯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花粉
▪ 1.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热病烦渴及消渴证。
清热不及芦根,生津较优。
▪ 2.清肺润燥——肺热燥咳。
▪ 3.消肿排脓——疮疡肿毒。
未成脓者可使消散,脓已成者可溃疮排脓,常 与金银花、白芷等同用,如仙方活命饮(《妇人 良方》)。
▪ ※ ①本品为栝楼(瓜蒌)的根,又名“瓜蒌根”。
其根作粉,洁白如雪,故名“天花粉”。
▪ ②反乌头。
鉴别用药
竹 叶 Zhuye
淡竹叶 Danzhuye
1.清热泻火,除烦,生津——热病烦渴。
2.〔清心〕利尿——善清心与小肠热,导热下行。用于心火上炎之口舌
生疮,心火移热于小肠之小便短赤涩痛,如导赤散(《小儿药性直诀》)。
▪ 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全长7~18m〕
的叶,又名“淡竹叶”。
解”,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 无论实热、虚热皆宜。
2.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煅〕:溃 2.生津润燥〔清热〕:阴虚火旺之
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 骨蒸潮热、盗汗,阴虚内热之消渴证,
出血。
肠燥便秘。
※
1.石膏:15~60g,宜先煎;生用清热泻火,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性寒质重,非实热者不宜)。
▪ 3.凉血止血——血热出血(焦栀子功专凉血止
血)。
▪ 4.〔清热凉血〕解毒——火毒疮疡。 ▪ 5.消种止痛——研末(水调或醋调)外敷,用于
外伤性肿痛。
使用注意
▪ ①特点:本品既入气分,又入血分,为
“气血两清”之品; 清热之中又能利湿,为“清利”之品。
▪ ②释名:“卮”原义为盛酒的器皿,以其
果实形如卮,故“栀”从“卮”,又名 “山栀”。
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黄芩分枯芩与子芩。
枯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善清上焦肺火, 主治肺热咳嗽痰黄;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湿热、火毒之证。
1.清肺:肺热咳嗽。 1.力强。
1.长于清泻下焦湿热。
2.〔凉血〕止血:血热 2.清心胃热:心火亢盛 2.泻火除蒸:阴虚火
吐衄。
之神昏、烦躁;胃火炽盛, 旺,潮热盗汗。
3.〔清热〕安胎:血热 消谷善饥,呕吐吞酸。
胎动不安。
上焦
上、中焦
下焦
▪ 1.黄芩: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
▪ 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全长30~
60cm〕的茎叶。
▪ 二者名称、功用相似,可以相互替代使用,
但决非一物。
栀 子 Zhizi
▪ 1.〔清热〕泻火除烦——热病心烦,与淡豆豉
同用,如栀子豉汤(《伤寒论》)。
▪ 2.清热利湿〔退黄、通淋〕——湿热黄疸、
血淋涩痛,如茵陈蒿汤(《伤寒论》)、八正散 (《和剂局方》)。
▪ 2.各脏腑热证:
如肺热咳喘,胃热炽盛之牙龈肿痛,心火 亢盛之口舌生疮、神昏谵语,肝火上炎之 目赤肿痛等。
鉴别用药
※石 膏 Shigao
※知 母 Zhimu
清热泻火——温热病气分热盛及肺热咳嗽、胃火牙痛等证,如白虎汤(《伤
寒论》)。
1.力强,味辛能解肌透热,长于“清 1.质地滋润多汁,长于“清润”,
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 这回你不用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 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选自《出师表》
第二章 清热药
【含义】
▪ 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
称为清热药。
【功效】
▪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燥湿、清虚
热。
【主治】
▪ 里热证(外无表邪,内无积滞,纯属火热
的里证)。
表热:发热恶寒等。
实热
阶段:卫、气、营、血
里热
热证
脏腑:各脏腑热证
虚热:指气血阴阳不足引起的发热。
▪ ①热证:是指阳邪亢盛的病证。 ▪ ②卫、气、营、血:代表温热病在病变过
▪ 2.气血两燔者,当气血两清。
【使用注意】
▪ 本类药物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虚,
食少便溏者慎用。
§1 清热泻火药
▪ 本类药物多属于寒或甘寒,入气分,清热
力强,以清泄气分邪热和各脏腑之热为主 要作用。适用于:
▪ 1.气分证(温热病的化热阶段):
高热〔大热〕、口渴〔大渴〕、汗出〔大 汗出〕、脉洪大。简称“四大证”。
程中,疾病浅深轻重各异的四个阶段。
卫气营血
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
▪ 其中,卫分证代表着温热病的初期,邪在
肌表的证候,不属于里热证的范畴。
▪ ③里热证:包括气、营、血分证,各脏腑
热证,虚热证(即除表热证以外的一切热 证)。
【配伍】
▪ 1.里热兼有表证,治宜先解表后清里,或配
解表药用,以达到表里双解;
2.知母:本品以肥大滋润者为好,又名“肥知母”;有滑肠作用,故脾虚
便溏者不宜用。
芦根
运用
▪ 1.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热病伤津,烦
热口渴。
▪ 2.〔清胃〕止呕——胃热呕哕。 ▪ 3.清肺止咳——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 4.〔清热〕利尿——热淋涩痛。 ▪ ※特点:上清肺热以止咳
中清胃热以止呕 下能利尿以通淋 清热泻火之力不及石膏、知母,但清热不碍 胃,生津不敛邪为其所长。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三顾茅庐》课件-长春版
自学课文第二、三段,思考: 课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刘备的诚心诚
意,用“~~~”划出,并写上理解。
“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 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
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 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 葛亮捆来就是了!”
▪ ③生用偏于清热泻火,炒焦偏于止血。 ▪ ④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鉴别用药
※夏枯草 Xiakucao
决明子 Juemingzi
清热〔泻火〕明目——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散结消肿:痰火凝聚之瘰疬、瘿瘤。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本品夏至后即枯,故名。
又名“草决明”。
▪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主治肝经病变,
为“清散”之品。
§2 清热燥湿药
▪ 本类药物多属苦寒,清热之中,燥湿力强,
故称为清热燥湿药,主要用于湿热证。
▪ 本类药物苦能燥湿,过服易伐胃伤阴,凡
脾胃虚寒,津伤阴损者应慎用。
湿热证
Baidu Nhomakorabea
肠胃:泄泻、痢疾; 肝胆:胁痛、黄疸; 下焦:小便淋痛、带下、阴舯阴痒; 皮肤:湿疹瘙痒、疥癣; ……
鉴别用药
※黄 芩 Huangqin ※黄 连 Huanglian ※黄 柏 Huang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