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床类型、特征及资源评价

合集下载

铜矿资源的地质特征与分布规律

铜矿资源的地质特征与分布规律

感谢观看
汇报人:
铜矿资源分布规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铜矿资源的分布对工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如电子、机械、建筑等行业都需要铜作为 原材料。
铜矿资源的分布不均会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某些地区铜矿资源丰富,经济 发展较快,而其他地区则可能因为缺乏铜矿资源而发展缓慢。
铜矿资源的分布规律也会影响国际贸易,如某些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可能会成为铜 矿出口国,而其他国家则需要进口铜矿以满足国内需求。
湖北铜矿资源丰富,主 要分布在大冶、黄石、 十堰等地
铜矿资源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
地质构造:地 壳运动、板块 碰撞等形成的 地质构造对铜 矿的形成和分 布有重要影响
岩浆活动:岩 浆活动可以形 成铜矿床,岩 浆的性质和活 动方式对铜矿 的分布有影响
地下水:地下 水可以溶解和 搬运铜元素, 形成铜矿床
气候条件:气 候条件可以影 响铜矿的氧化 和侵蚀,从而 影响铜矿的分 布
加强铜矿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非法开 采和盗采
推广绿色采矿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加强铜矿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加强铜矿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降低资源 浪费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铜矿资源可持续 发展的挑战
铜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展望
铜矿资源的重要性:铜矿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铜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实现铜矿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铜矿资源的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铜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铜矿资源的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铜矿资源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铜矿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铜矿资源的类型:硫化物 型、氧化物型、碳酸盐型 等
氧化物型铜矿的特点:品 位低、难选、储量小

西藏扎囊县朗达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初探

西藏扎囊县朗达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初探

西藏扎囊县朗达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初探扎囊县朗达铜矿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扎囊县东南部,是一处以铜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床。

该区域属于喜马拉雅运动带,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冰川覆盖面积广。

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主要有喜马拉雅岩体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捕获构造。

朗达铜矿主要是由斜长花岗岩侵入,与寒武系石英岩接触,形成富含铜的矿体。

通过地质调查和矿体样品分析,朗达铜矿的矿石类型主要包括石英脉型、蚀变带型和岩浆型。

其中,石英脉型是该矿区最为普遍的矿体类型。

石英脉型矿体一般由细颗粒状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白钨矿和产状不定的黄铜石等矿物组成。

蚀变带型是指矿脉经历了较强的晚期蚀变作用形成的矿脉类型,矿脉中主要矿物有绿泥石、白钨矿和黄铜矿等。

岩浆型则是指矿体和岩浆有着密切关系的矿体类型,主要包括了线状、接触状和片状的矿脉,矿物组成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和黄铜石等。

朗达铜矿的找矿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对该矿床的深入探测和开发有着较高的期望。

据矿床勘探结果显示,朗达铜矿的铜资源丰富,铜矿平均品位在0.7%左右,是目前国内同类矿床的平均品位水平。

另外,该区域还存在大量的钨、铜、银等多金属资源,多金属成矿的远景十分明朗。

针对朗达铜矿的找矿前景和深入开发,目前需要通过以下方面加强勘探和研究:一是加强地质调查,发现更多的矿化点和矿体;二是加强矿物学研究,探究各种矿物的赋存状态和成因;三是加强地球化学研究,了解矿床的物源来源和富集机制;四是加强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提高对矿体的探测能力和深度。

综上所述,扎囊县朗达铜矿是一处铜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地质构造复杂,但矿体类型较为丰富。

该矿的找矿前景广阔,目前需加强勘探和研究,以期达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扎囊县朗达铜矿是一处以铜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床,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该矿床的特点和找矿前景。

以下是相关数据和分析:1.矿床类型和主要矿物组成:朗达铜矿主要是由斜长花岗岩侵入,形成富含铜的矿体。

铜矿

铜矿

铜矿铜矿概述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紫红色,比重8.89,溶点1083.4℃。

铜及其合金由于导电率和热导率好,抗腐蚀能力强,易加工,抗拉强度和疲劳强度好而被广泛应用,在金属材料消费中仅次于钢铁和铝,成为国计民生和国防工程乃至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和战略物资。

在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国防工业等部门具有广泛的用途。

一、矿物原料特点铜是一种典型的亲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形成硫化物,只有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氧化物,在还原条件下可形成自然铜。

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铜矿物和含铜矿物约计250多种,主要是硫化物及其类似的化合物和铜的氧化物、自然铜以及铜的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类等矿物。

其中,能够适合目前选冶条件可作为工业矿物原料的有16种。

即自然元素:自然铜(含铜近100%);铜的硫化物:黄铜矿(含铜34.6%,括号指铜含量,下同)、斑铜矿(63.3%)、辉铜矿(79.9%)、铜蓝(66.5%)、方黄铜矿(23.4%)、黝铜矿(46.7%)、砷黝铜矿(52.7%)、硫砷铜矿(48.4%);铜的氧化物:赤铜矿(88.8%)、黑铜矿(79.9%);铜的硫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孔雀石(57.5%)、蓝铜矿(55.3%)、硅孔雀石(36.2%)、水胆矾(56.2%)、氯铜矿(59.5%)。

当前,我国选冶铜矿物原料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

按选冶技术条件,将铜矿石以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比例划出三个自然类型。

即硫化矿石,含氧化铜小于10%;氧化矿石,含氧化铜大于30%;混合矿石,含氧化铜10%~30%。

我国铜矿物原料具有以下特点:1)适合选冶生产的铜矿物原料,赋存于多种矿床类型。

其中,具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床类型: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型铜矿床、夕卡岩型铜和多金属矿床、热液脉型铜矿床、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沉积型层状矿床等等。

2)矿石结构构造复杂,嵌布粒度不均,多为不均匀浸染粒度矿石,甚至有不少矿物组合、组构嵌布细微,成分复杂,难选矿石较多。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案例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案例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案例1)铜矿资源形势分析:我国铜矿资源分布较广,但多为贫矿,能开采的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

从区域矿业分布看,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开放区,经济发达铜的消费量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因此,积极勘查和开发该矿区铜矿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矿床地质评价本矿床属于火山-次火山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矿体受北西向构造裂隙带控制。

根据空间分布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铜矿带:0号带位于隐爆角砾岩下盘;I号矿化带位于角砾岩带中;II号矿带位于角砾岩带上部。

铜矿化带主要赋存于650m标高潜水面以下的原生带中。

长约1000m,宽约800—1000m,埋深200—600m。

每个矿带由一系列的似层状、透镜状矿体组成。

单矿体长300—500m,厚度一般5—15m,最大厚度50余米。

延深400—650m,最大980m。

矿体总体走向320°,倾向北东,倾角一般25°—35°。

矿石多呈半自形至它形粒状结构,细脉状构造为主。

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兰辉铜矿、铜兰、硫砷铜矿等。

主要有用组分为Cu,伴生有用组分为S、Au、As、Ga、SO3等。

主要有害组分为As,含量一般在0.02—0.05%。

通过普查工作,北西矿段已初步圈定矿体41个,铜矿远景储量已达大型规模,金矿已达中型规模。

3)未来开发外部建设条件1、交通运输条件本矿区位于上杭城北,直线距离15km,有简易公路与主干公路相接。

矿区至较近火车站110km,运输条件较好。

2、供电供水条件矿区所处县电力不足。

该区“八五”期间将建设220kV变电站与闽西电网联网,未来矿山开发的电力有保证。

矿区水源严重不足,若矿山开发,须引汀江水。

3、区域经济与社会环境矿区所在县属老区贫困县,工业不发达。

当地农民经济收入较低,城镇及农村劳力富余。

矿山建设除水泥、砂石外,大部要从外地购买。

4)矿床开采及矿石加工选(冶)条件分析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主要矿体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条件有利于自然排水。

中国铜矿资源

中国铜矿资源

一、资源状况中国铜矿经过大规模地质勘查工作,截至1996年底累计探明储量7300万t(铜金属,下同),截至1996年底保有储量6243.6万t,其中A+B+C级储量2671.2万t。

查明矿产地910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100多处,已开发和近期待开发的矿床有90多个,见表3.7.3、图3.7.1(图中矿产地编号见表3.7.3)。

表3.7.3中国铜矿主要产地一览表二、地理分布中国铜矿分布广泛,在已查明的矿产地除天津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其中,江西、西藏和云南等3个省区的储量占全国铜矿储量的47.1%(以1996年底保有储量统计,下同)。

铜储量较多的还有甘肃、安徽、内蒙古、山西、湖北、黑龙江等6省区,储量合计2019.8万t,占全国铜矿储量的32.3%。

以上9省区的储量合计占全国铜矿总储量的80%。

从六大行政区分布来看,铜矿储量分布最多的是华东区、西南区,两大行政区的储量占全国铜矿总储量的60.9%,各大行政区的铜矿储量分布的比例:华北区11.4%、东北区6%、华东区31.4%、中南区9.8%、西南区29.5%、西北区11.9%。

从三大经济地带来看中国铜矿分布具有明显地域差异。

三大经济地带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1993)划分: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2个省区市(未包括台湾省);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9省区;西部地带包括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共9个省区。

三大经济地带的储量分布比例:东部沿海地带9.1%,中部地带49.6%,西部地带41.3%。

图3.7.1 中国铜矿分布图三、资源特点中国铜矿资源从矿床规模、铜品位、矿床物质成分和地域分布、开采条件来看具有以下特点:(1)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据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1987年颁布的“矿床规模划分标准”,大型铜矿床的储量>50万t,中型矿床10~50万t,小型矿床<10万t。

铜陵冬瓜山铜矿床的品位分形结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铜陵冬瓜山铜矿床的品位分形结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铜陵冬瓜山铜矿床的品位分形结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孙沙淘;刘亮明【摘要】The application of fractal theory on the fract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grade distribu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veal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it. Taking the Dongguashan copper deposit as example, we analyze the fractal distribution of the Cu grade, and calculate the fractal dimension (D) of the entirety of main orebody and its different sections. The variation in the fractal dimens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orebody is most inhomogeneous at exploration line 50~52 which can be taken a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designing the exploratory grid and evaluating the deposit.%文章以冬瓜山铜矿床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形理论对矿床品位的分形结构特征进行研究,计算了主矿体整体和不同区段的品位分布的分维数D值,D值变化反映矿体在50~52线之间变化最不均匀,为确定勘探网度和矿床经济价值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1(025)002【总页数】4页(P168-171)【关键词】铜矿体;分形;分维数;矿床品位;铜陵;冬瓜山【作者】孙沙淘;刘亮明【作者单位】中南大学计算地球科学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计算地球科学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7分形是以大自然中各种不规则,非线性的复杂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新疆新源县克孜勒萨依金铜矿成矿条件分析及矿产资源评价

新疆新源县克孜勒萨依金铜矿成矿条件分析及矿产资源评价

85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新疆新源县克孜勒萨依金铜矿成矿条件分析及矿产资源评价侯 鹏(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产能源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作为新疆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矿业开发的地位日益显著和提高。

克孜勒萨依金铜矿位于新疆新源县,拥有丰富的金铜矿资源。

为了对其进行合理开发,需要做好成矿条件分析工作,并对其矿产资源进行评价,以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从而推动矿产资源的开发。

因此,本文对新疆新源县克孜勒萨依金铜矿的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矿产资源进行了评价,以期对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疆新源县;克孜勒萨依金铜矿;成矿条件;矿产资源;评价分析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9-0085-3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and Mineral Resource Evaluation of Kizilesayi Gold andCopper Mine in Xinyuan County, XinjiangHOU Peng(The First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Brigade of Xinjia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Urumqi 830000,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economy, the demand for mineral energy is also growing. As the basis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the status of mining develop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and improved. Kizilsayi Gold and Copper Mine, located in Xinyuan County, Xinjiang, is rich in gold and copper resources. In order to develop it reasonably, it is necessary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analysis of ore-forming conditions and evaluate its miner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support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of the Kizilesayi gold and copper deposit in Xinyuan County, Xinjiang, and evaluates its miner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provide help to the relevant personnel.Keywords: Xinyuan County, Xinjiang; Kizilsu Sayi Gold and Copper Mine;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Mineral resources; Evaluation analysis收稿日期:2023-08作者简介:侯鹏,男,生于1988年,汉族,四川南充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

中国铜矿资源的现状及潜力分析

中国铜矿资源的现状及潜力分析

5I ndustry development行业发展中国铜矿资源的现状及潜力分析任彦瑛(河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河北 承德 067000)摘 要:矿产资源是经过自然生态系统数以千年积淀而形成的一种重要资源,中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人们对其的开采力度也不断加大,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铜矿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其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和军事等领域。

当前中国铜矿的矿床规模小、伴生矿多、铜矿储量稳定,基本能达到开发和消耗平稳,但为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铜消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旧是依靠铜资源进口来解决。

为进一步明确中国铜矿的资源分布情况,本文通过简析中国铜矿资源现状,分析中国铜矿潜力,提出铜矿资源开发对策,在定量分析中国铜矿资源潜力区的基础上,为后期的铜矿资源开发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支持,以不断提高中国铜资源的开采效率。

关键词:中国铜矿;现状;潜力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1-0005-2 收稿日期:2021-01作者简介:任彦瑛,女,生于1985年,汉族,河北秦皇岛人,本科,矿产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地质,资源勘查工程。

铜矿资源是金属矿产资源之一,其本身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因此有广泛地应用前景。

当前世界铜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南美洲的智利、秘鲁、美国等国家,从1996年至2013年世界铜储量成递增趋势明显,铜矿山产量也较稳定地持续增长。

据已有的调查资源显示,世界陆地铜资源量为16亿吨左右,目前已探明世界铜金属储量中的超大型铜矿有50多处,世界铜探明储量呈明显增长趋势,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全球铜储量增势明显。

其中,智利具有“铜矿王国”之称,其自身的铜矿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一,是至今为止发现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产铜和出口铜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中国则为主要的铜矿进口国[1]。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铜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一九八一年五月绪言铜是建设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有色金属原料,需要量很大。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加速铜矿资源的地质普查勘探工作。

铜矿地质勘探是矿山建设的先行工作,必须按照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地质条件的可能,合理地选择勘探矿区和部署地质勘探工作。

根据铜矿床常有多种组份伴(共)生的特点,在勘探工作中要切实执行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的方针,为充分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创造条件;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尽量缩短勘探周期;加强地质工作的管理,认真取全取准各项资料,加强综合研究,不断提高对地质规律的认识,按时提交地质勘探报告,以适应矿山建设设计的需要。

我国于一九六三年颁发的《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第三辑铜》,对铜矿地质勘探工作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本规范是由地质部和冶金工业部共同组成的铜矿规范编写组,根据我国生产实践的经验和原国家地质总局一九七七年颁发试行的《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的基本原则,广泛征求地质、矿山设计和生产部门的意见,以及收集我国主要铜矿区采、探对比资料,在原铜矿规范的基础上修编而成,作为审查验收铜矿详细地质勘探报告的技术要求。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的地质、地理等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既要坚持规范的原则要求,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地运用。

同时,希望在试行中注意总结经验,对本规范提出修改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研究和修订。

第一章铜矿的工业要求为了适应铜矿矿山建设的需要,合理地安排铜矿地质勘探工作,必须了解工业对铜矿资源的要求。

并根据这些要求去研究所要勘探的铜矿床,在当前采、选、冶等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否被充分与合理利用,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

为此,在本章中除介绍铜的特性及其主要含铜矿物外,还提出了工业加工技术对铜矿石的质量要求和确定铜矿床工业指标的一般原则。

云南都龙地区锡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资源勘查评价

云南都龙地区锡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资源勘查评价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云南都龙地区锡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资源勘查评价杨秦昆(金诚信矿山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摘 要:都龙地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我国重要的锡铜铅锌资源区。

本文以都龙地区资源分布特征为例,简单分析了该区锡铜铅锌资源特征,并对其深部资源勘查进行了简单评价。

关键词:锡铜铅锌矿床;矿床地质特征;深部资源勘查评价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2-0097-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ep resource exploration evaluationof Sn Cu Pb Zn deposit in Dulong area, Yunnan ProvinceYANG Qin-kun(Jinchengxin Mine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Beijing 100071,China)Abstract: Dulong area,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Yunnan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area of tin, copper, lead and zinc in China. Taking the resourc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ulong are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tin, copper, lead and zinc in this area, and makes a simple evaluation of its deep resource exploration.Keywords: SN Cu Pb Zn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deep resources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期,大规模工业生产使得矿产等非可再生资源需求量大幅增加。

铜矿的地质勘探与储量评估

铜矿的地质勘探与储量评估
失败案例:某铜矿公司在勘探过程中,由于技术不成熟,导致勘探结果不准确,浪费了 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成功案例:某铜矿公司通过科学的储量评估方法,准确评估了铜矿储量,为公司的发展 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失败案例:某铜矿公司在储量评估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影响 了公司的决策和运营。
案例分析的结论与启示
储量评估的精度与误差分析
05
储量评估精度的标准
储量评估精度的定义:指储量评估结果与实际储量之间的接近程度
影响储量评估精度的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勘探方法、数据质量等 提高储量评估精度的方法:加强地质研究、改进勘探方法、提高数据 质量等 储量评估精度的检验:通过实际开采结果来检验储量评估的精度
影响储量评估精度的因素
铜矿成矿规律与勘探重点
铜矿成矿规律: 与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热 液活动等密切
相关
勘探重点:寻 找与成矿规律 相符合的地质 构造、岩石类 型和矿化特征
勘探方法:包 括地质调查、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化学勘探

勘探目标:确 定矿体的位置、 规模、形状、 产状等参数, 为后续开采和 利用提供依据
铜矿找矿方向与技术选择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 进行整理、分析和建模,以
确定储量分布和品位
案例背景:某铜矿公司需要 进行储量评估,以便制定开 采计划和预算
结果分析:根据评估结果, 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和预算,
确保铜矿资源的有效利用
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某铜矿公司通过先进的勘探技术,成功发现了一个大型铜矿床,为公司带来 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06.
案例分析
地质勘探的方法
01
地球物理勘探
地震勘探:通过地震波探测地下地质结构 重力勘探:通过测量重力场变化探测地下地质结构 磁力勘探:通过测量地磁场变化探测地下地质结构 电法勘探:通过测量电场变化探测地下地质结构 放射性勘探:通过测量放射性物质分布探测地下地质结构 地热勘探:通过测量地热场变化探测地下地质结构

河北省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河北省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河北省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张蒨;张玉涛;刘德强;刘颖超;王诜【期刊名称】《内江科技》【年(卷),期】2016(037)005【总页数】2页(P98,80)【作者】张蒨;张玉涛;刘德强;刘颖超;王诜【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正文语种】中文河北省是矿产资源大省,同时也是矿产资源消耗大省,矿产资源对全省经济建设不仅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而且对全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河北省的铜矿短缺,导致铜矿的开采及相关产业萎靡不振。

因此,对河北省的铜矿产资源评价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拟以区域成矿理论、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加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深入分析地质构造成矿信息,加强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根据铜矿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综合评价省内已查明铜矿资源的结构和分布,为省内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支持。

1 成矿地质条件1.1 地层河北省地层出露较齐全。

太古代变质地层出露于华北陆台的冀东、赞皇、阜平、怀安、崇礼几个隆起区,其中赞皇、阜平、怀安三个隆起区有少量古元古界浅变质地层;中新元古界出露于燕山裂谷;古生界海相沉积地层,在新元古界地层之上的北东向坳盆地中出露;中生界陆相火山岩地层主要发育在北东向断陷盆地中;新生界地层分布于山间盆地、沟谷和平原区。

1.2 岩浆岩河北省火山岩十分发育,可划分为太古宙、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6个火山旋回。

除前二者已全部变成变质岩石外,中元古代及其之后的火山岩出露总面积大于20670 km2,岩石类型以安山岩、粗面岩流纹岩为主。

1.3 侵入岩河北省侵入岩发育,在空间分布上几乎遍布基岩出露区,出露面积约18000 km2。

早在3500 Ma前的古太古代就有英云长质岩石的侵位,直到第四纪还有玄武岩的喷发。

按照岩浆活动规律可划分为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新生代五大岩浆侵入旋回,其中以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最为强烈,出露规模最大,晚侏罗世岩浆侵入活动达到了顶峰,晚古生代次之。

铜矿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与模式

铜矿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与模式
20 0
理 论 研 究 苑
科 第 1 22 1 0 1 年 期
铜矿矿 床特征及成矿规 律 与模 式
薛 朋
(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九 四0队 ,广东清远 5 1 2 1 5 0)

要 本文讲述矿 区地层 、构造等主要控矿要 素的地质特征 与矿体 地质 ,在探讨成矿特征的基础上 ,对成矿特, / Sr  ̄ &g 探 , - r
33 岩溶 侵入 作用对 成 矿的 控制 .
矽 卡岩 型 分 布广 泛 ,占全 国总储 备量 约2 %,是 我 国非 常重 7 要 的一个 工业类 型 ,暂居 我 国铜矿 开 发利质 岩 浆一 热液 接触 ,会 发生 接触 交代 作用 ,岩体 和 围 岩 内外 接触 带 的矽 卡 岩 或者 是 其他 岩 石 中 的铜 铅 锌多 金属 矿床 就会 产生矽 卡 岩型矿 床 。
较大。
3 成矿控制因素分析
31 地 层层位 与成 矿的 控制 .
1 成 矿 类 型 和 时 期 铜 矿 的成 矿 类型 复 杂多 样 ,主要 以火 山岩 型 、矽 卡 岩型 、斑 岩 型 和沉 积变 质 型 为 主 ,另外 还 有 岩浆 型 、热 液 型 、砂 岩 型等类 型 。成 矿的 时期也 较 多 ,一 般分 为 以下几 个 时期 。 1 )前寒 武纪 成矿 期 ,该 时期 形 成铜 矿床数 占总数 的1. %。 66 7 2 )早古 生代 成矿 期 ,该 时期 成 矿 比率仅 为4 %。 . 8 3) 晚古 生代 成 矿期 ,该 时期成 矿 比率 占1. %,形成 的主 要 50 2 矿 床类 型为 岩浆 熔离 型 、海 相火 山气 液 型和斑 岩型 。 4) 三叠 纪成 矿期 ,成 矿 比率只 有52%。 . 5 5) 罗 一 侏 白垩 纪成 矿期 ,该 时期 成 矿 比率 高达5 . %,形 成 73 2 的主要 矿床类 型 为斑 岩型 、接触 交 待型 、砂 岩型和 热液 型 。 6) 生代成 矿期 ,只有 1 4 新 . %的成矿 率 。 9 2 主要矿床类型及 其成矿特征

中国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分布(最新)

中国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分布(最新)

中国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分布(一)中国铜矿床分类矿床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聚集体。

地质矿业工作者为了研究矿床的成因和开发利用则进行矿床分类。

中国铜矿床分类有文献记载的最早是丁文江(1917)将我国铜矿床划分为五种类型,其中将斑岩铜矿归入浸染型铜矿,并提出山西中条山铜矿产于“前寒武纪结晶岩中”,属“低品位浸染状矿石”。

其后,朱熙人(1935)也讨论过我国铜矿类型和分布,并提出长江中下游和云南为我国铜矿有希望的产地。

新中国成立后,对铜矿床的分类做了进一步地研究。

1953年,孟宪民、宋叔和等研究了我国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布情况,提出普查勘探方向,并按工业类型将我国铜矿床分成斑岩铜矿型、黄铁矿型、层状交代矿床、接触交代矿床、多金属含铜矿床、石英含铜矿脉、铜镍矿床、含铜砂页岩、自然铜矿型、钛钒矿脉、铜钴矿层等类型。

1957年,谢家荣对中国铜矿床进行成因分类,划分为岩浆矿床、表生矿床、变质矿床等三大类,进而又分6类22式。

1959年,郭文魁对我国铜矿工业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按各类型占有储量排列,提出中国铜矿工业类型划分为八大类:层状铜矿(东川式)、细脉浸染型铜矿、接触交代夕卡岩型铜矿、黄铁矿型铜矿、脉状及复脉带铜矿、铜镍矿床、含铜砂页岩、安山玄武岩中之铜矿等,八大类中又按矿石建造、金属组合、矿体形状及产状和矿化时代等又进一步划分若干亚类。

70年代以来,铜矿床的分类从单纯以产状、成因及工业类型划分,转向结合矿石商品价值、成岩成矿作用等综合研究进行铜矿床分类。

其中有代表性的,郭文魁于1976年将我国铜矿床分为六大类:①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铜矿床,进一步分为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含铜黄铁矿型铜矿)及条带状浸染状铜矿两个亚类;②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③与中酸性火山-深成杂岩或浅成侵入岩有关的斑岩铜矿;④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夕卡岩型铜矿;⑤陆相沉积作用为主的铜矿床;⑥与海相沉积作用有关的铜矿(层状铜矿)。

铜矿床的成因类型及其找矿评价的主要地质标志

铜矿床的成因类型及其找矿评价的主要地质标志

铜矿床的成因类型及其找矿评价的主要地质标志施林道【摘要】文章对铜矿成因类型——斑岩型、层状(层控)型、沉积(岩)型、火山岩(海相与陆相)型、基性一超基性岩型、夕卡岩型、脉状型和风化残积型进行了简要描述.罗列了目前对各个类型铜矿产出的基本状貌及其成矿因素的主要认识,其中亦包括作者的工作经验和认识,如:斑岩铜矿的亚型特征;层状(层控)型与沉积(岩)型铜矿的成矿特点区分;中外层状(层控)型铜矿特征的异同对比;海相火山岩型和陆相火山岩型铜矿各自的成因和成矿特征等,并以国外同类型大矿床为例,以供读者参考.【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3(004)005【总页数】10页(P465-474)【关键词】找矿评价;地质标志;成因类型;铜矿床【作者】施林道【作者单位】北京西蒙矿产勘查公司,北京 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面对一大片地区,什么样的地质背景适合寻找何种类型铜矿?矿业公司所掌控的面积有限的探矿权区,其区内及近区外围的地质特点,适宜存在何种类型铜矿?成矿前景评估如何?在探矿权区内的勘查工作如何有针对性地着手和布控(避免单纯追逐物、化探异常,忽略地质控矿条件打钻),这些都需要有铜矿类型的成矿地质标志给予指导。

1 斑岩型斑岩铜矿是铜矿中最重要的矿床类型。

铜矿体产于中酸性的浅成侵入岩体(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中或岩体的边部;也有的铜矿体产在岩体边缘内外侧或矿体延伸到围岩中,甚至以在围岩中成矿为主。

围岩为砂质、硅酸盐质岩类,如砂岩、页岩、片岩等。

从岩体到围岩常产生容矿和近矿岩石的蚀变分带(由岩体内向围岩):石英核—钾化带(以钾长石为主)—硅化带—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

硅化带和绢云母化带常局部或全部重叠呈绢英岩化带。

青磐岩化蚀变带由绿泥石、绿帘石、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等矿物混杂组成。

铜矿化主要产于绢英岩化带中,局部也延及于钾化带中。

蚀变分带标志着形成蚀变的温度由高温向中低温的变化系列,铜矿化主要产生于中温阶段,矿石的主要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和少量辉钼矿,以细脉状和浸染状构成矿石。

卡拉盖雷金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卡拉盖雷金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Se r i a l No. 5 29
Ma y . 2 01 3




总 第5 2 9期 2 0 1 3 年 5月 第 5期
M 0RDEN MI NI NG
卡 拉盖 雷金 铜 矿 矿床 地 质 特征 及 找矿 标 志
党伟 民 刘 文杰 刘 文 强
(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 )
岩, 浅 变质 岩 以及 第 四 系 ( Q ) 残坡积物 , 岩 性 主 要 有 玄武 岩 、 玄 武质 凝灰 质 、 安 山岩 、 晶屑凝灰 岩 、 火 山
角砾岩、 火 山砾 岩 , 其 次 为英 安 岩 、 沉凝 灰 岩 等 。整 体 上偏基 性 岩石 主要 分 布 于 测 区南 部 , 偏 酸 性 岩 石 主要分 布于测 区北 部 。区 内浅变 质岩 岩性 主要有 蚀 变岩、 千 枚岩 、 糜棱 岩 和凝 灰 质片 岩 。大哈拉 军 山组
裂构 造主 要 有 北 西 西 向 、 北 东 向和 近 南 北 向 3组 。 片理 和劈 理构造 主 要 发 育 在凝 灰 岩 和 浅 变质 岩 中 ,
其 分 布范 围呈 近东 西 向带状 分 布 , 形 成 片 理 或劈 理 化带 , 该 带 贯穿 矿权 区 , 为 区域 构 造 的一 部 分 , 走 向 以大致 平行 地层走 向的北 西一南 东 向为 主 。


结 合近 几年 来在地 质找 矿 方面取 得 的一 些 新成 果 和 新认 识 , 分 别从 卡 拉 盖 雷金 铜矿
矿 区地 质特征 、 物 化探 异 常、 矿物 组成 、 矿化 富集规律 方 面进行 分析 , 初 步判 定该铜 金矿 的矿 床 类型
为与岩 浆有 关的 气成 高温 热液铜金 硫 化物矿 床 , 同时提 出了该 类 型矿床 的找矿 标 志 。

铜矿床类型、特征及资源评价

铜矿床类型、特征及资源评价

火山岩型铜矿床
总结词
火山岩型铜矿床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铜矿床类型,主要形成于火山岩地区,具有品 位较高、规模较小、埋藏较深的特点。
详细描述
火山岩型铜矿床通常形成于中新生代的火山岩地区,由火山岩浆活动和后期的热 液作用所形成。该类型铜矿床的品位较高,但规模较小,埋藏较深,开采难度较 大。在全球范围内,火山岩型铜矿床的资源量相对较少。
矿床类型之一。
砂页岩型铜矿床
总结词
砂页岩型铜矿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铜矿床类型,主要形成于 沉积岩环境中,具有分布广泛、品位中等、规模较大的特点 。
详细描述
砂页岩型铜矿床通常形成于古生代的沉积岩环境中,由含铜 砂页岩和页岩经过变质作用和后期改造而成。该类型铜矿床 的品位通常在1%左右,分布广泛,规模较大,是全球重要的 铜矿床类型之一。
评价原则
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综合性。
评价内容与指标
评价内容
铜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条 件、经济意义等。
评价指标
资源量、品位、储量、采选能力、预 期效益等。
资源潜力评价
资源潜力分类
大型、中型、小型铜矿床。
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地质类比法、统计分析法、成矿规律研究等。
资源潜力评价结果
为铜矿资源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不同类型铜矿床的成矿时 代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主 要集中在中新生代。
成矿环境
铜矿床的形成与特定的地 质环境密切相关,如板块 俯冲带、陆内造山带和陆 表海沉积盆地等。
成矿物质来源
铜的成矿物质来源多样, 既可以是岩浆岩,也可以 是沉积岩或变质岩。
03
铜矿资源评价
评价方法与原则
评价方法
地质分析法、经济分析法、统计预测法等。

铜矿资源的成矿规模与成矿模式

铜矿资源的成矿规模与成矿模式

铜矿资源的成矿模式:包括岩浆型、热液型、沉积型等 成矿模式的应用:根据成矿模式进行找矿勘查,提高找矿成功率 找矿勘查方法: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 找矿勘查实例:介绍一些成功的找矿勘查案例,如江西德兴铜矿、云南东川铜矿等
铜矿资源的成矿 规模与成矿模式 是资源开发的重 要依据
成矿模式可以帮 助我们了解铜矿 资源的分布和储 量
,
汇报人:
主要铜矿带:环太平洋带、地中海-中亚带、非洲带、南美带
主要铜矿国家:智利、秘鲁、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刚果(金)、赞比亚、墨西哥、印度尼西 亚
铜矿类型:斑岩型、铜镍硫化物型、黄铁矿型、砂岩型、火山岩型
铜矿储量:智利、秘鲁、中国、澳大利亚、刚果(金)、赞比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俄罗斯、 加拿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应用范围和优 势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铜矿资源成矿 模式研究中的应用和案例分析
遥感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遥感技术在铜矿资源成矿模式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遥感技术在铜矿资源成矿模式研究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方法:从传统的地质学方法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
添加 标题
铜矿资源成矿模式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铜矿的形成和分布,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添加 标题
铜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添加 标题
铜矿资源成矿模式的研究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通过模拟铜矿的形成过程,预测铜矿资 源的分布和储量,从而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成矿模式可以指 导我们进行铜矿 资源的勘探和开 采
成矿模式可以预 测铜矿资源的未 来发展趋势和变 化规律

重视斑岩型铜_金矿床的找寻_勘探和评价

重视斑岩型铜_金矿床的找寻_勘探和评价

38 000m。1992—1995年期间 ,在该区开展了更进一 究 ,不断勘查才被确认 。因此中国的斑岩型铜 - 金矿
步的钻探工作 ,工作量达到 11 700 m。巴布亚新几内 在目前还有很大的研究潜力 。
亚奥克特迪铜 - 金矿床 ,从 1976年末到 1978年初在
富金的铁帽下和下伏的硫化物带上完成了 86个开发
1. 43~1. 6 0. 88 0. 66
0. 7
地球化学取样与低飞航磁调查相结合 , 6年的区域地质和地球化学工作
电磁法 、磁法和电阻率测量 ,并进行坑 探和钻探验证
用钻探方法验证磁法测量结果 , 激发 极化法测量结果有助于后期钻探
航空地质调查发现 200 个异常的基础 上进行填图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异常 区 ,为钻探 、坑探圈定地质储量奠定基础
2007年第 10期 /第 28卷
黄 金 地 质 1 3
蒙古 Oyu Tolgio斑岩型铜 - 金矿 ,在进行地质填 钻孔 ,总进尺 24 400m。
图 、水系和土壤沉积物测量 、磁法和激发极化测量等
以上表明 ,钻探方法无论是在异常的圈定 ,还是
工作的基础上 ,进行零散钻孔验证 ,然后用反循环钻 进一步扩大矿山储量 ,都应系统地布置 ,取得比较完
地质填图和细粒土壤取样 ,岩石拣块取 样圈定最初靶区 ,系统的钻探工程
对蚀变带进行 1 ∶5 000 地质填图 ,铜 的岩石地球化学取样 ,激发极化法测量 , 系统的钻探工程
踏勘性的河流沉积物取样起了重要作 用 ,大范围的水系沉积物取样圈出金 - 铜 异常 ,地表岩石的蚀变填图和基岩地球化 学取样进一步明确异常范围
践 ,长期积累 ,矿床的发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②详细 方法 ;水系沉积物 、岩石碎屑 、土壤等地球化学测量 ;

地质勘查中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

地质勘查中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地质勘查中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罗 俊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铜矿勘查的相关内容,包括铜矿的成因类型、勘探方法和技术、矿床模型和靶区选择以及地质调查中的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

在铜矿勘查中,通过了解铜矿成因类型的特征,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法和技术,从而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铜矿勘查中的矿床模型和靶区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确定合适的勘探范围和目标,提高勘探成功率。

在地质调查中,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矿区的地质情况,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关键词:地质勘查;铜矿成因;找矿技术在当今的工业发展中,铜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铜矿勘查作为寻找铜资源的重要环节。

铜矿勘查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化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各种现代勘探手段,包括卫星遥感、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来寻找铜矿床。

本文将对铜矿勘查中常用的地质调查方法、勘探技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1 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当谈论铜矿成因地质类型时,需要明确铜矿的形成通常涉及多种因素和过程。

这些过程和因素包括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岩石类型、流体作用、温度和压力等。

同时,不同的铜矿类型也有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形成机制。

在这个背景下,下面将详细探讨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的特征。

1.1 火山岩型铜矿火山岩型铜矿是一种由火山岩熔岩和火山灰中的铜离子通过流体作用沉积而成的矿床。

这种类型的铜矿通常与火山活动有关,包括火山岩的形成和喷发等。

火山岩型铜矿的特征是富含铜、硫、铁等元素,矿物组成丰富多样,包括黄铜矿、方铜矿、黄铁矿、闪锌矿等。

常见的火山岩型铜矿包括斑岩型铜矿、熔岩型铜矿等。

1.2 矽卡岩型铜矿矽卡岩型铜矿是一种在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系统中形成的铜矿。

在高温高压下,热液会将铜和其他金属离子从岩石中溶解出来,并将其沉积在断层和裂隙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化矿石(露采) 0.2 0.4 2-4 4-8
氧化矿石 0.5 0.7 1 2
第一节 铜矿资源概述
三、铜的成矿地质作用
1、岩浆熔离成矿作用 *基性-超基性岩形成的Cu-Ni硫化物型矿床; 2、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中-酸性岩浆的铜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少量可进入硅酸盐矿物, 而大量进入热液中,并以热液成矿方式搬运、沉淀形成矿床。 3、沉积成矿作用 *在表生条件下,铜呈CuSO4溶液从风化壳中被搬运,当其汇 聚到盆地的还原环境中,铜以硫化物形式发生沉淀,且多与 砂、泥质物沉淀伴生,从而形成含铜砂页岩矿床或砂页岩型 铜矿床。
自下而上为纯
橄榄岩→二辉橄榄岩 →斜长二辉橄榄岩→ 二辉橄榄来自1.34Km2金川
岩体面积 1.34Km2
Ni 550万吨
Cu 350万吨
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
1号岩体地质图
岩性:由上而岩下体为14辉线长和岩2、2线古剖铜面辉图岩、橄榄岩和 橄辉岩为主的底部含矿岩相,前三个岩相为渐变 过渡关系,而橄榄岩和底部含矿岩相界线清楚。
第二节 铜矿床主要类型及其地质特 征
一、铜矿类型
根据成矿作用,可划分五种主要类型 1、铜镍硫化物型铜矿床 2、斑岩型(细脉浸染型)铜矿床 3、矽卡岩型铜矿床 4、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 5、砂页岩型铜矿床
第二节 铜矿床主要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二、主要铜矿床类型的地质特征
(一)铜镍硫化物型铜矿床
1、概述 ——国外,该类矿床占总储量的3.1%;但个别国家此类矿床却
第一节 铜矿资源概述
二、铜的性质、用途和主要工业矿物、矿石类型及工 业要求
3、矿石工业类型 氧化矿石:氧化率(氧化铜占铜总量的百分数)>30% 混合矿石:氧化率10-30% 硫化矿石:氧化率<10% 4、工业要求
项目 边界品位(%) 工业品位(%) 可采厚度(m) 夹石剔除厚度(m)
硫化矿石(坑采) 0.3 0.5 1-2 2-4
第一节 铜矿资源概述
4、喷流沉积成矿作用 *泛指不同成因的含矿热水在海底喷溢过程中,经充填、 交代作用以及与冷海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热水中所携带 的物质组份分别在热液通道和海底沉淀下来而富集成矿的 作用。 5、表生成矿作用 *铜的硫化物氧化形成易溶于H2O的CuSO4,遇碳酸盐可形 成孔雀石、蓝铜矿等;干旱条件下,溶液中CuSO4易于过 饱和而形成胆矾、铜绿矾等氧化型矿床; ——原生矿经氧化,可形成次生硫化物富集带;
第二节 铜矿床主要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一)铜镍硫化物型铜矿床
(3)含矿岩体 含矿岩体常呈岩床、岩盘状,少数岩体呈岩墙状,Mg/Fe≈
5-7;岩体分异良好:自下而上为纯橄榄岩、辉橄岩、橄辉岩、 辉石岩、辉长岩等,其中纯橄榄岩相和辉石橄榄岩相是主要的 含矿层位;
(4)矿石特征 矿石矿物:磁黄铁矿,黄铜矿、镍黄铁矿,次为方黄铜矿、黑 铜矿、含镍黄铜矿等; 矿石组构:矿石常具有海绵陨铁结构,浸染状构造为主,有少 量块状构造。 矿石成分:品位高者达1-3%;Ni/Cu之比一般3-3.5;除铜、镍 外,还有Co、Pt、Pd、Ru、Au、Ag、Sc、Te等伴生。
1 0-10 1 0-16
-0.4
1 0-16
-0.6
1 0-18 10 -20
1 0-18
Cu
10-20
2
3
4
5
6
7
8
PH
表 生 銅 礦 物 的 穩 定 範 圍 與pH值 和Eh值 的 關 係 以 及Cu2+ 和Cu+的 活 性(activity)等 值 線
第二节 铜矿床主要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一、铜矿类型 二、主要铜矿床类型的地质特征
104 0.6
102
100
CuO
10-4
10 -6
102
0.4
100
0.2
1 0-4
Eh
1 0-16 -0
10 -2
10 -6
1 0-8
1 0-18
-0.2
1 0-16
Cu2O
1 0-4
10 -6
C
u
2
S
1
0
-1
0
CuS
Cu2S
Cu
1 0-8
10 -12 1 0-18 10-20
10 -14
10 -8
第五章 铜矿床类型、特征及资源评价
授课内容 第一节 铜矿资源概述 第二节 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第三节 我国铜矿地质及找矿问题
第一节 铜矿资源概述
一、铜矿资源国内外资源概况分布 二、铜的工业矿物、矿石类型及其工业要求 三、铜的成矿地质作用
第一节 铜矿资源概述
一、铜矿资源国内外资源概况分布
十分重要,超大型矿床,如: 前苏联铜镍硫化物矿床——30.6% 加拿大肖德贝里铜镍硫化物矿床——1千万吨。 ——中国此类矿床约占6.7%,主要矿床有:金川(90%)、四 川力马河、吉林红旗岭等 2、地质特征: (1)构造位置 地台边缘或地台内的构造活动带; (2)断裂控矿 含矿岩体一般受深断裂控制并成带分布;
1、铜的性质与用途
颜 色:浅玫瑰色或暗红色; 用 途:铜可和许多金属化合制成合金(如Cu-Sn青铜、
Cu-Zn黄铜、Cu-Ni-Zn白铜等)。 物理性质:导电率高、导热性强、延展性强; 化学性质:铜是典型的亲硫元素
2、主要工业矿物
黄铜矿、斑铜矿和辉铜矿 黄铜矿(CuFeS2,Cu=34.5%); 斑铜矿(Cu5FeS4,Cu=63.3%); 辉铜矿(Cu2S,Cu=79.8%)。
1、世界资源概况 铜矿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储量为3.52亿吨(1999年) 陆地资源有16亿吨 深海结核含铜7亿吨
储量较丰富的国家——智利、美国、前苏联、澳大利亚、 赞比亚、秘鲁、扎伊尔、加拿大、菲律宾和波兰。
储量最多的国家——智利和美国, 分别占世界储量的23.7% 和15.3%。 2、我国资源概况
现已探明铜矿储量7299万吨,保有储量6243万吨,主 要分布于江西、云南、西藏(2.50%),吉黑东部等地区
1996年统计,累计探明储量7299万吨,保有储量6243 万吨,位居世界第三,其中江西、云南、西藏就占了全国 总储量的1/2以上
第一节 铜矿资源概述
二、铜的性质、用途和主要工业矿物、矿石类型及工业要求
全球背景下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有关的岩浆硫化物矿床
萨德贝里矿区地质图
1340Km2
与辉长岩有关的矿床——苏长岩型矿床,
NORIL‘SK区 域地质图
辉长辉绿岩
NORIL‘SK 岩体体积3Km3
TALNAHK岩 体体积10Km3
Ni>2000万吨 苦C橄岩u->辉3长0岩0-辉0绿万岩岩吨床
——苦橄岩型矿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