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通达性度量与空间特征分析_以广州市为例_陈少沛
广州城市通达性综合评价及空间差异_陈少沛
第33卷第4期2014年4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 in GeographyV ol.33,No.4Apr.2014收稿日期:2013-09;修订日期:2014-01。
基金项目:2012年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2012ZGXM_0009)。
作者简介:陈少沛(1978-),男,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地理空间分析及应用研究,E-mail:shaopei.chen@ 。
467-478页1引言城市空间格局是城市基础设施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合状态,反映了不同区位的通达程度和交通需求(Salze et al,2011;陆化普等,2009;林琳等,2011)。
而通达性(Accessibility)概念通常用于反映人或物通过特定交通网络从一个给定地点到达目的地的便捷程度(李平华等,2005),具体表现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程度及空间分布上的疏密程度。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布局也是促使区域通达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改变了人们出行或生产要素运输的便捷性和可进入区域的范围,并引导人们对生活、生产和经济活动重新选择区位,从而影响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毛蒋兴等,2005)。
对于交通通达性与城市空间格局的关系,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耦合关系,交通通达性度量被认为是城市空间布局区位评价和区域差异分析的重要途径和内容(Sohn,2006;Mavoa et al,2012;林琳等,2011)。
根据不同研究领域的需要,交通通达性的度量方法也不尽相同。
目前学者在城市交通通达性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有时间度量法(Marín et al,2009;邓羽等,2012;沈惊宏等,2012;桑丽杰等,2013)、距离度量法(Keeble et al,1998;Jiang et al,2012;向谦楠等,2010)、潜力模型(Hansen,1959;Geertman et al,1995;宋正娜等,2010)和空间句法(程昌秀等,2007)等;使用的评价指标通常是交通网络节点间的连通性约束,包括距离、时间及通常运输成本等(Kreutzberger,2008)。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是城市内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能够方便快捷地连接城市各个区域,为市民出行提供了很大方便。
但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运营以及线路的规划调整等都需要对网络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本文将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分析的角度,来讨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优化方案。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最优化布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应该根据城市的交通状况、人口分布、城市发展规划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布局,以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在规划线路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交通流量当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时,需要考虑该线路所能承载的交通流量,以便满足该区域内的交通需求。
如果线路的容量较小,就会导致拥堵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了城市轨道交通的交通效率。
因此,规划时需要预先计算交通流量。
2.覆盖范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应该在规划时考虑贯穿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和重要地区,以跨越城市的重要交通节点。
这有助于提高线路的运行效率,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3.经济性和便捷性在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时,需要考虑到线路的经济性和便捷性。
经济性是指线路的投资和运营成本是否合理,确保经济性。
便捷性是指线路的长度、换乘方式、车站位置等,在线路的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以满足市民出行的便利。
1.人口流动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优化过程中,需要考虑市民的流动性,以获取正确的市民出行流量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来确定线路的优化方案。
2.换乘便利程度在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时,需要考虑换乘的便利程度。
同时,对于线路的调整,也需要考虑到线路之间的换乘方案,以方便市民的出行。
3.通行成本1.城市规划2.经济性在规划新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时,需要考虑该线路的经济性以及后续的运行成本等因素,以确保该线路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是可行的。
3.覆盖面。
城市地铁网络拓扑时空演变特征模型研究
城市交通出行需求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论证 了公交网络空间扩展对其鲁棒性的作用机理,进一步 丰富了复杂网络理论在交通网络拓扑分析中应用。随 着近 10 a 国内各城市地铁网络的迅猛发展,国内学者 利用复杂网络理论进行地铁网络拓扑分析和建模也取 得丰富的成果。这些研究基本上是围绕地铁网络的平 均(最短)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度分布、节点邻近 度或介数中心性等重要拓扑参数的测算,从而论证地 铁网络的复杂性特征,并对网络节点的效率和性能表 现(可靠性、鲁棒性和抗毁性等)进行评估 [10-13]。然 而,相比于国外已广泛开展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的 交通网络演变研究,国内的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从截 面数据分析出发的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现状评价,而针 对城市地铁网络拓扑统计特征的时空演化过程研究并 不多见。基于此,本文运用复杂网络理论,结合 GIS 的空间建模和分析技术,面向时空序列变化特征分析, 重点研究了 1997-2016 年广州市地铁网络拓扑的形成 过程,探讨了网络拓扑结构统计特性的时空演变特征, 以期为城市地铁网络发展和规划布局提供科学参考。
互连所要走过的最少边数,可通过 Dijkstra 算法获取。
d 是以网络中任意节点对(i 和 j)最短距离的最大值来
测算网络的空间扩张规模。
在评估交通网络的整体拓扑结构时,常用指标包 括 β、μ、γ、 α 和 q,其中 β 为网络中边总数与节点 总数之比,表示网络站点的平均边数,即 β = E / S , β <1 为树状网络,反之则为回路网络;μ 为网络的环
α = E − S +1 2 S −5
(3)
q 为全局网络的直线度指标,首先计算任意节点与
网络中其他所有节点间的最短路径长度之和以及其与
网络中所有其他节点的测地距离之和,再计算二者之
浅论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论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欧奇峰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第05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保护的意义,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保护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安全1城市轨道交通保护的意义广州地铁现已建成开通15条、478公里的线路,以及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7.7公里),线网里程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
随着跨越式的发展,广州地铁进入了大线网运营时代,客流快速增长,目前日均客运量超过800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达1002.6万人次,承担了广州市超过50%的公交客流运送任务,客流强度全国第一。
城市轨道交通在引领和支撑城市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大城市人民群众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
随着新增运营里程迅速增加以及线网规模持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保护的压力和挑战也日益加大,近年来,随着地铁沿线房地产开发、地下空间开发、市政工程建设等外部施工不断增多,部分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的施工影响了地铁正常运营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因此必须加大轨道交通保护力度[1]。
2 广州市轨道交通保护现状2.1 规章制度根据2015年12月3日修订实施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十二条,城市轨道交通沿线设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其范围包括:(1)地下车站与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五十米内;(2)地面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结构外边线外侧三十米内;(3)出入口、通风亭、车辆段、控制中心、变电站、集中供冷站等建(构)筑物结构外边线外侧十米内;(4)城市轨道交通过江隧道两侧各一百米范围内。
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进行建造拆卸、堆载、工程勘察、地下管线作业、开挖基坑等工程建设活动时需提前征求广州地铁书面意见,确认满足保护要求后方可实施。
2.2 保护措施(1)巡查制度根据隧道所处地质条件、外部环境等条件将地铁隧道划分为I类风险区域和II类风险区域,I类高安全风险区域实施“每日一巡”,II类安全风险区域实施“每周一巡” 。
广州现状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分析
广州现状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分析摘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交通强国战略推进,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新时代十年内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成就,并着重介绍了广州当前运营的轨道交通系统的作用;从而分析得到当前的轨道交通线网存在一体化薄弱、对外通道不足和市域整体线网结构缺陷等不足,最后针对广州市各区的轨道交通情况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为全面提升广州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轨道交通、广州、实施评价、线网结构2018年7月13日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明确提出了“以服务人民群众出行为根本目标,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与实际需求相匹配”的要求[1]。
2019年,国家又陆续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明确下阶段将重点培育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2]。
依托“交通强国”的战略决策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布局,提升广州城市交通的品质,实现人民满意交通的目标,广州市进行了三轮五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报批[3]。
其中,第一轮建设规划在早期线网的基础上构建了广州市轨道交通的基本骨架;第二轮建设规划在基本骨架的基础上,地铁建设往城市外围区域延伸,打通市中心区域与外围城区的交通廊道;第三轮建设规划加密中心城区线网密度,支撑广州南部副中心发展,支撑了城市主城区和副中心的发展[4]。
针对现状的轨道建设成就,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和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确立新时代背景下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和产业布局,对现有轨道交通网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实现自身规模合理、层级清晰、结构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并适应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发展要求与产业布局需求。
1、轨道交通建设成就截止2023年2月,广州地铁运营里程为621公里。
目前,广州所运营的轨道交通系统主要在衔接重要客运枢纽、促进广佛协同发展、城市重点平台发展、改善居民出行方式等四个方面发挥作用。
056.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结构评价——以北京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结构评价——以北京为例李琦,郑猛,姚智胜摘要:城市轨道网络结构决定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可靠性和通达性。
本文采用空间句法理论,分析拓扑网络中各线路以及线路区间、站点的结构可达性,评价北京轨道交通网络的便捷程度。
并在次基础上耦合分析客流信息,划分轨道线网结构与客流量之间的供需矛盾情境,并根据不同情境提出改进建议,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线网结构,空间句法,可达性1引言在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下,为治理“大城市病”、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北京须要构建新的城市发展格局。
轨道交通是实现城市定位,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和优化调整空间布局的重要支撑。
北京城市轨道网络结构决定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可靠性和通达性。
轨道网络本质上是根据车站、线路形成的拓扑网络。
本文采用空间句法理论,通对分析拓扑网络中各线路以及线路区间、站点的结构可达性从而全面评价北京轨道交通网络的便捷程度。
并在网络结构可达性评价基础上耦合分析2017年北京地铁路网客流信息,分情景探讨线网结构与客流量之间的供需矛盾,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为以后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参考。
2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分析2.1空间句法及其指标选择空间句法是由英国伦敦大学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教授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可用于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分析的技术,该模型重点关注系统中各个空间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着眼于城市空间内在抽象的拓扑结构规律,即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连通性。
对于轨道交通来说,网络连通性、可达性至关重要。
乘客更注重从始发地到目的地需要乘坐的站点数、换乘次数,而并非轨道实际运行距离。
轨道网络空间布局直接影响轨道交通辐射力。
将空间句法应用于北京市现状轨道交通网络,选择连接值、控制值、平均深度值、集成度等指标,对北京市轨道网络空间可达性特征进行评价,利于从空间整体上把握轨道网络,对支撑北京城市空间格局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城际轨道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规划适应性分析及协调策略
广州城际轨道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规划适应性分析及协调策略张润朋;刘玮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17(033)012
【摘要】文章以广州为例,通过对城际轨道站点与路网密度适应度、城际轨道网络连通度、城际轨道网络区位吻合度、城际轨道网络与空间规划发展目标适应度四个指标的分析,探讨了城际轨道网络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互动联系,并从城市功能匹配、公共空间体系优化、土地综合开发和交通衔接等方面提出协调指引,促进城际轨道建设与城市建设良性互动发展.
【总页数】7页(P117-123)
【作者】张润朋;刘玮
【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城市规划与策划所;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与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研究 [J], 周介竹
2.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刘金成;谭健妹;徐瑞华
3.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规划适应性分析及协调策略 [J], 强宝同
4.城市道路小客车通道适应性分析及规划实践 [J], 胡劲松;塔建
5.城市道路小客车通道适应性分析及规划实践 [J], 胡劲松;塔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实践与思考
开展多样化 培训
建立“校 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人才培养
开发培训软 硬件设备 建立优秀 的内训师 力量
第 17 页
夯实网络化运营的管理基础——重视员工的培训
运营人才队伍培养链条
团队管理类 专业技术类 生产服务类
综合型基地
专业型基地
操作型基地
已建成包括室外站台接触网/轨、安全门、模型车,室内供电专业设备实训室、信号专业设备实训室、 AFC专业设备实训室、车辆部件组装实训室、综合监控实训室等在内的共18个实训室/场,设备种类覆盖到 了总部15个核心专业,可实现约400人的并发培训量。
第 21 页
夯实网络化运营的管理基础——重视员工的培训
应急管理组 织体系
应急工作 网络
应急预案库
应急专家库
应急 救援队伍库
应急抢险工器 具及物资库
事故案例库
借助安全预警 及应急平台
一号线 二号线 三号线 三北线 四号线 五号线 八号线 广佛线 APM线 六号线
运营总部月度安全综合得分趋势
96.0
94.3
92.8
94.0
92.0 90.0 88.0
93.2
92.2 91.9 91.2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第 24 页
强化网络化运营的安全风险管控——加强安全风险识别,实 施分类动态防控
开发培训课程教材
课程体系_分类
课程体系_分级
与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编制的城 市轨道交通岗位技能培训教材
第 22 页
强化网络化运营的安全风险管控——建立全面覆盖的安全管 理体系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空间网络形态研究——基于广州3个地铁站域的比较分析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空间网络形态研究——基于广州3个地铁站域的比较分析凌晓红;王颖【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年(卷),期】2022(35)4【摘要】针对我国城市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交通站点与空间形态发展耦合不足、步行环境欠佳、功能适配性存疑等问题,以广州珠江新城、公园前和长寿路3个地铁站点为例,借助空间句法比较分析站域空间网络的组构特性及其与站点布置、步行人流分布、建设强度及功能布局等的关联,考察TOD模式下站域空间形态发展的特征及规律,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厘定。
结果显示:珠江新城站域街区网格化程度不足,站点与空间组构耦合互动不足;公园前站域街道网络可达性强,集聚人群活动效应明显,但当前功能布局与空间组构存在不匹配现象;长寿路站域背景网络结构连续均匀,对步行交通出行有利,但商业功能布局对小尺度组构所牵引的人流利用不足。
因此,我国未来轨道交通站域建设应关注空间组构对人车流的基础决定力量,提高交通站点、功能布局与空间网络形态之间的协同。
【总页数】8页(P87-94)【作者】凌晓红;王颖【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相关文献】1.营造地铁站域慢行空间激发城市活力——天津、香港地铁站点探析与启示2.地铁流动性与站点商圈商业集聚规模耦合关系研究——基于广州15个地铁站点的数据分析3.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街区地铁站点周边公共空间更新策略——以前门地区珠市口地铁站为例4.地铁站点对地面街道步行人流的重新分配作用——以广州市公园前地铁站域为例5.基于"节点—场所"的旧城地铁站点空间耦合模型与实证研究——以广州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州地铁网络的可达性分析
广州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特征及成长规律
广州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特征及成长规律
刘颖杜
【期刊名称】《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年(卷),期】2012(012)001
【摘要】目前国内许多大城市都在建设或者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资料是项目的必要性论证、方案比选、确定系统规模、进行效益分析的基础,科学合理地预测客流已成为决策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及时总结城市自身的轨道交通成长规律和客流特征,有助于提高客流预测的准确性.本文根据广州已开通的八条轨道线运营资料,对轨道交通从单线向网络转变过程中的成长规律和客流特征进行分析.最后,从公交整体水平提升、换乘点接入、站点周边用地开发、以及轨道票价制定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为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205-209)
【作者】刘颖杜
【作者单位】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长沙4101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1
【相关文献】
1.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及成长趋势分析 [J], 李金海;李明高;杨冠华;郭印;
2.基于AFC系统的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化r客流特征分析及启示 [J], 孙宝
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及成长规律--基于京沪穗深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数据分析 [J], 刘剑锋;陈必壮;马小毅;宗传苓;李歆鑫
4.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初期客流特征分析及应用 [J], 梁莹
5.重庆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前后客流特征对比分析 [J], 李棠迪;刘海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研究——以佛山市为例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研究——以佛山市为例陆虎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6(000)026
【摘要】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确定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目的,是从宏观角度上规划研究轨道交通建设的合理规模,作为制定线网规划方案的参考.本文以佛山市为例,从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两个角度,对其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合理的规模,以期建立起一个经济、合理、有效的线网.
【总页数】2页(P336-337)
【作者】陆虎
【作者单位】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研究所,佛山 5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铁路高速化时代的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战略研究——以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战略方案研究为例 [J], 杨涛;郜俊成
2.基于GIS与空间可达性的小城镇公园布局研究——以佛山市大沥镇为例 [J], 黎世兵;况明生;李惠敏
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与思考——以连云港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 [J], 王周扬
4.基于BPNN-TD算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预测方法 [J], 靳旭刚;陈德玖;黄丽;
周天宠;杨立晨
5.基于空间句法的轨道交通线网可达性评价 [J], 夏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及成长规律--基于京沪穗深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数据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及成长规律--基于京沪穗深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数据分析刘剑锋;陈必壮;马小毅;宗传苓;李歆鑫【期刊名称】《城市交通》【年(卷),期】2013(000)006【摘要】中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将陆续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然而对于网络化进程中客流特征及成长规律尚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进程中的客流特征及成长规律进行系统总结,涉及客运量及客运强度、断面客流量分布、线网换乘系数、乘距与运距、客流时间分布等。
同时,针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线网规模、服务水平、票制票价等影响客流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组织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建议。
【总页数】12页(P6-17)【作者】刘剑锋;陈必壮;马小毅;宗传苓;李歆鑫【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73;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022;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200040;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30;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21;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1+2【相关文献】1.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客流特征分析 [J], 李艳艳;李志成;张孝法2.互联网+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及其网络化运营管理——打开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及其网络化运营管理跨越式发展之门的钥匙 [J], 李辉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特征后评估研究——以无锡地铁1号线、2号线为例 [J], 吴赞阳;孙宝4.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初期客流特征分析及应用 [J], 梁莹5.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特征后评估研究\r——以无锡地铁1、2号线为例 [J], 吴赞阳;孙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交通网络的多尺度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建模
第28卷第3期2009年05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 IN GEOGRAPHYVol.28,No.3May,2009收稿日期:2008-10;修订日期:2009-02.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06314);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A0717)。
作者简介:陈少沛(1978-),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及交通模型等。
E-mail :cshaopei@376-383页城市交通网络的多尺度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建模陈少沛1,2,谭建军1,李英远3(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3.广州中科盛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510630)摘要:多模式交通是未来城市交通的重要形式,多模式交通系统要求每个交通模式平衡发展并发挥其最好的服务性能。
可靠的数据和信息获取是建立可持续多模式交通系统的基础。
单一模式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模型不能准确地反映城市交通空间网络的特性和联系程度。
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尺度多模式的城市交通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支持多模式交通网络地理数据集成化和拓扑关系模型化,实现多模式交通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表达。
数据模型在概念和逻辑建模层面上,应用面向对象设计语言及其扩展机制集成面向地理信息时空特征描述的可视化语言插件(plug-in for visual languages,PVL),将不同交通线网集成于一个综合信息模型中。
交通线网的多尺度表达允许不同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和专业化信息服务的开发和实现,辅助多模式交通网络规划和发展,并且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的应用。
将模型应用在广州市多模式交通系统中进行可靠性和实用性验证,对未来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模式城市交通系统;交通地理信息系统;面向对象建模方法1引言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演变已经对城市交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交通与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紧密联系着,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1-4]。
广州地铁的可达性变化研究
广州地铁的可达性变化研究聂灿权【摘要】地铁作为一种便捷交通方式,在广州市立体交通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可达性变化的分析研究对于市民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极重要意义.文中以已开通和规划中的广州地铁网络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和VBA编程功能,通过计算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对广州地铁网络的可达性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可达性水平高的地区集中在人口密度高、地铁网络密集的中心城区,有明显沿着线路指向换乘站点的特点,并呈现向外围扩张和降低趋势;未来的地铁网络建设使得可达性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而中心城区的可达性水平仍高于外围地区,但差距有减小的趋势.【期刊名称】《北京测绘》【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7页(P50-55,59)【关键词】可达性;地铁网络;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广州【作者】聂灿权【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国土资源测绘院,广东广州51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58Hansen于1959年首次提出可达性概念,将其定义为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大小。
此后,可达性作为度量交通网络结构有效指标,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如:Gutiérrez等对欧盟公路网可达性进行了探讨,发现未来的规划能影响整个欧盟领域,对提高边缘地区的可达性的效果明显。
Bowen研究了1979到1997年东南亚航空交通可达性变化,并评价了不同的国家航空政策对航空节点城市可达性的影响。
金凤娇探讨了中国铁路网扩展后的空间可达性变化,认为可达性空间格局由华北向四周辐射,呈同心圈层结构[1]。
在研究多种交通网络方面,DavidO’Sullivan等对格拉斯哥公共交通网络进行分析,通过绘制等值线图的方法研究其可达性,并阐明了该方法的通用性。
吴威等对长三角地区的综合交通网络进行研究,在对比不同交通方式的可达性格局基础上,发现综合交通可达性以上海及周边节点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逐渐降低的现象[2]。
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数据建模研究
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数据建模研究丘健妮;陈少沛【摘要】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多模式城市交通发展,建立便捷和高效的城市慢行交通网络系统成为现代城市解决交通问题和提升交通运行效率的关键措施。
基于此,文中应用统一建模语言( UML)和地理标识语言( GML)建立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数据模型,提出一种统一的和一致性的交通地理要素定义和性质描述方法,并阐述基于GML的城市慢行交通网络的地理要素和关系表达。
研究成果促进了城市交通地理数据的组织、表达、集成、共享和操作,对建立高效的城市慢行交通网络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Urban 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odern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it is the key measure to build a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urban 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for modern cities to deal with traffic problem and improve traffic running efficiencies. Therefore, apply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 UML) and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 GML) to construct an urban 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data model,and present an unified and consistent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features’ definitions and the methods of their properties represen tation. As a result,de-scribe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geography elem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in urban 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based on GML. The result in this paper promotes theorganization,representation,integration,sharing and operation of urbantransportation data,and has theoretic value for a high efficient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ystem.【期刊名称】《计算机技术与发展》【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城市慢行交通;统一建模语言;地理标识语言;数据建模【作者】丘健妮;陈少沛【作者单位】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70;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3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城市慢行交通模式在一般情况下是指出行速度不大于15 km/h的非机动交通模式,既是城市居民进行各种社会和经济活动重要的出行方式,也是公共交通实现衔接和换乘的主要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形态协调性的量化分析ue0f3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形态协调性的量化分析ue0f3
王玉萍;陈宽民;马超群
【期刊名称】《铁道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8(000)011
【摘要】研究目的:针对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过程中对线网与城市形态之间协调性分析主要限于定性分析的情况,通过本文的研究提供量化分析手段,有助于构架合理的轨道交通线网.研究结果:提出了轨道交通网络中位点与城市重心的吻合度、轨道交通网络分形维度与城市分形维度的一致性指数、轨道交通与城市人口在方位上的相似度3个量化指标.基于这三个定量化指标建立了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形态的综合协调指数,确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协调性量化分析的方法,并以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为例,分析了4个预选方案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协调性.计算结果显示4个预选方案的综合协调指数分别为0.782 9、0.777 8、0.690 8、0.784 9,表明预选方案四与城市形态最为协调.
【总页数】6页(P11-15,26)
【作者】王玉萍;陈宽民;马超群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西安 710064;长安大学西安 710064;长安大学西安7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1
【相关文献】
1.出租车服务站布局与城市形态协调性量化分析 [J], 叶臻;贺明光;梁科科
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组织协调性研究 [J], 张铭;徐瑞华;杨珂
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协调性模糊评价 [J], 张铭
4.城市形态学中量化分析方法的涌现 [J], 叶宇;庄宇;
5.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形态协调性的量化分析 [J], 王玉萍;陈宽民;马超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轨道交通网络通达性度量指标与方法
1. 1 整体交通网络的空间连通性评价指标 一般而言 , 交通网络的空间连接以及由此决定 的节点间联系的便捷程度反映其空间 扩 展 规 模 和 连
[ 3] 通程度 , 常用的指标如下 :
o . 3 V o l . 2 9 N M a 2 0 1 3 y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通达性度量与空间特征分析
— — — 以广州市为例
陈少沛
( ) 广东商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3 2 0
摘要 : 以广州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 , 基于公交乘客出行心理特征提出换乘次数和 出 行 时 间 为 网 络 通 达 性 度 量 指 标 ; 应用公交路径分析算法 , 获取节点 ( 地铁站 ) 间的最少换乘次数和出行时间 , 构建 换 乘 和 时 间 矩 阵 , 实现节点的换乘 和时间通达性指标计算 ; 在轨道交通网络空间连通性评价的基础上 , 应用 A r c G I S 的反距离权重插 值 方 法 生 成 等 值 勾画出整体网络的通达性空间格 局 , 阐 述 其 空 间 特 征; 进一步讨论目前广州市轨道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不 线图 , 足, 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 关键词 : 轨道交通网络 ; 通达性 ; 换乘 ; 空间格局 ; 度量 ( ) 中图分类号 : P 2 0 8; F 5 7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0 5 0 4 2 0 1 3 0 3-0 1 0 9-0 5
2 0] 求得 。 基于最少出行时间的路径分析算法 [
根据换乘和 时 间 矩 阵 的 定 义 , 可以得到从一个 节点i 出发到其它 所 有 节 点 的 最 少 换 乘 次 数 和 出 行 时间之和 , 计算公式如下 :
R r i= ∑ i j T t i= ∑ i j
( …, …, i =1, 2, n; 2, n) j=1, ( …, …, i =1, 2, n; 2, n) j=1, ( ) 7 ( ) 8
连接率β 是网络中 相 邻 节 点 链 接 数e 与 节 点 数 是每个节点平均 连 接 的 链 接 数 ; n 的比值 , β<1 说 明 网络为树状网络 , β>1 为 回 路 网 络 。 环 路 指 数 μ 为 链接数e 减节点数n 加网络子图个数q 之值 ( 如果网 ) , 络是全连通网络 , 则q=1 反映网络的环路数 , 其值 环路愈多 , 网络愈发达 。 愈大 , ( ) 网络扩展潜力 指 标 , 包括实际成环率( 2 α)和 : 实际结合度 ( γ)
2 0 1 2 - 1 1 - 1 9; 2 0 1 3 - 0 1 - 2 8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 ) 2 0 1 2 年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 ( 2 0 1 2 Z G XM_ 0 0 0 9 基金项目 : , : 陈少沛 ( 男, 博士 , 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建模 、 空间分析与应用 。E-m 1 9 7 8- ) a i l s h a o e i . c h e n 3 9. c o m 作者简介 : @1 p
[ 1 9, 2 0]
反 映 节 点i 通 达 性 愈 好 。 当 A r i和 A t i 值 愈 小, 表 示 节 点i 的 换 乘 或 时 间 通 达 A 1或 A 1 时, r i> t i> 性低于全网的 平 均 水 平 ; 当A 则 1或 A 1 时, r i< t i< 说明高于 全 网 的 平 均 水 平 。 如 果 A r i和A t i值最小 时, 则节点i 为轨道交通网络的中心 。
T= [ t i n×n j]
( …, …, i =1, 2, n; 2, n) j=1,
( ) 6
实际成环率α 表示2 倍环路指数与网络中最大可 能环路数的比值 , 反映实际成环的水平 , 其值愈小 , 成 环水平愈低 , 1 - α 则表示其成环的潜力 。 实际结合度 节点对 ” 数的比值 , 反 γ 表示线路数的 2 倍与网络中 “ 其值愈小 , 结合潜力愈大 。 映线路的实际结合水平 , 上述 4 个指 标 的 值 愈 大 , 则反映整体交通网络 的发展水平愈好 。 1. 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通达性与度量指标 交通网络空间连通性评价反 映 了 节 点 间 空 间 拓 扑属性关系 , 满 足 了 一 般 交 通 网 络 通 达 性 度 量。 然 而, 对 于 城 市 公 共 交 通 网 络, 其通达性涵义更为复 杂, 不仅包含节点 ( 即站点 ) 间空间连通程 度 ( 由所连 , 接的轨道长度或运行时间描述 ) 还具 有 逻 辑 连 接 关 系 。 在城市公 共 交 通 网 络 中 , 任意两个节点间若无 须经 过 线 路 转 换 可 以 相 互 到 达 , 则认为这两个节点 的逻辑连接关系为 “ 直达 ” 关系 , 否则为 “ 换 乘” 关 系。 基于此 , 作为一种公共交通网络系 统 , 城市地铁网络 通达 性 不 只 是 节 点 间 的 空 间 连 接 关 系 , 还必须考虑 逻辑 连 接 关 系 以 及 对 公 交 乘 客 出 行 心 理 的 影 响 , 否 则通达性评价无法体现实际的交通意义 。2 0 1 1 年我 国广州
距离法 间
[ ] 7-9
[ 3]
、 潜力模型法
[ 4]
和空间句法
[ 5]
等, 评价 指 标
( ) 网络空间连接 程 度 指 标 , 包括连接率( 1 β)和 : 环路指数 ( μ)
/ ) / e n n-1 2 0≤ β= β≤ ( ( ) ( ) / e- n+ 2 q 0≤ μ= μ≤ n-1 n-2 ( ) 1 ( ) 2
第2 9卷 第3期 2 0 1 3年5月 : / d o i 1 0. 7 7 0 2 d l d l x x k x 2 0 1 3 0 3 2 4 y
地 理 与 地 理 信 息 科 学 G e o r a h a n d G e o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c i e n c e - g p y
6] 、 一 般 采 用 节 点 之 间 的 连 通 阻 抗 值, 如 距 离[ 时
和通常运输成本
[ 1 2]
[ 1 0, 1 1]
等。 就 目 前 研 究 成 果
[ 1 3]
高速路网 看, 交通线网
、 铁路网
[ 3]
、 航空线网
和区域综合
[ ] 1 4-1 7
等的通达性度量研究集中以时间或
2, 1 8] 。 然 而, 距离作为 评 价 指 标 [ 面向提供通勤服务
[ 1 9]
式中 , 但 t i j 表示从 节 点i 到 站 点j 的 最 少 出 行 时 间 , ; 当i 与j 不包括换乘中等车时间 。 当i = t j时, i j =0
0 0 间存在直达关系 时 , t t t i i i j= j, j为两站点间列车运行
; 的时间 ( 上标表 示 中 间 站 的 数 量 ) 其 余t i 日益 突 出 , 北 京、 上海和广州 等特 大 城 市 相 继 实 施 小 汽 车 限 购 政 策 , 并以现有道 路基础设施为支撑 , 在常规公共交 通 线 网 的 基 础 上 , 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有机多 元 的 城 市 交 通 空间网络服务系统
[ 1]
次数和出行时间作为通达性度量 指 标 。 为 了 实 现 轨 道交通 网 络 通 达 性 空 间 格 局 及 其 特 征 分 析 , 结合 在A G I S 技术 , r c G I S环境中应用反距离权重( I n - , v e r s e D i s t a n c e W e i h t e d I DW )插 值 方 法 生 成 整 体 g 网络 的 换 乘 和 出 行 时 间 通 达 性 等 值 线 图 , 实现通达 并 阐 述 其 空 间 特 征。 最 性空间格局 的 可 视 化 表 现 , 进一步讨论目前广州市轨道交通网络空间结构 后, 的不足 , 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
第1 1 0页
9卷 地 理 与 地 理 信 息 科 学 第 2
( ) 3 ( ) 4
1 9] 通过基于最少换乘次数的路径分析算法 [ 求得 。
/ ( ) ( ) / ( n-1 n-2 =( e- n+ 2 n-5 α=2 α≤1 q) q) 0≤ μ / ( ) / [ ( ) ] e n n-1 = e 3× n-2 0≤ γ=2 γ≤1
。 例如 , ( 广州市提出“ 双 快” 地
面快速公交和 地 下 快 速 轨 道 交 通 ) 的城市交通发展 策略 , 目的是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方 式 的 吸 引 力 , 尤其 是轨 道 交 通 模 式 , 以降低居民出行对私人汽车模式 引导居民出行方式及其结 构 的 合 理 调 整 , 推 的依赖 , 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 随着轨道 交 通 网 络 规 模 的 不断 扩 大 , 衡量其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需要对站点 乃至整个网 络 通 达 性 的 度 量 评 价 。 目 前 , 国内外针
式中 , R i 相对于其它节点的最 i 和T i 只反映出节点 少换 乘 次 数 和 出 行 时 间 总 量 的 大 小 , 难以对其方便 性和快捷性进行评价 , 因为缺 少 评 价 基 准 。 基 于 此 , 本文将轨道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最少换 乘 次 数 平 均 值 ( / / 和出行时间评价值( 作为评价基 n) n) ∑R ∑T i i 准, 并通过 各 个 节 点 的 R i 和T i 值分别与其平均值 进行 比 值 计 算 , 获取各个节点的换乘和时间通达性 度量指标 , 计算公式如下 :
的城 市 轨 道 交 通 网 络 , 因为涉及城市居民使用公共 交通 出 行 时 的 心 理 因 素 , 单纯以时间或距离作为指 标难以全面 评 估 其 通 达 性 程 度 。 基 于 此 , 本文以广 ) 州市轨 道 交 通 网 络 ( 简称“ 地 铁 网 络” 作为研究对 象, 针对公交乘客出行心理调查和 统 计 结 果 , 将换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