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步态的表现形式

合集下载

康复评定——偏瘫

康复评定——偏瘫

病因
• 偏瘫病因多样复杂,总的来说都与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等疾病有不可 分割的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 1.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 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2.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 • 3.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 4.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
因。颅脑外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肿瘤、脑内感染、脑变性病及脱 髓鞘病均可出现偏瘫。
流行性病学调查
• 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 • 年发病率:200/100万 • 新发病例150万 • 每年死于脑卒中者80~100万 • 存活者中约75%致残 • 5年内复发率高达41%。
治疗
• 1.物理治疗 • 包括功能性点刺激、电子生物反馈、关节活动度训
• 2.感觉功能评定 • (1)浅感觉 • ①轻触觉②痛觉③温度觉 • (2)深感觉 • ①位置觉②运动觉③震动觉 • (3)复合感觉 • ①两点辨别觉②图形觉③实体觉④定位觉
⑤重量识别觉⑥质地识别觉
3.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
• Brunnstrom认为中枢性损伤引起的瘫痪是一 种失去了运动控制的质变过程,常将此过 程分为驰缓、痉挛、共同运动、部分分离 运动、分离运动和正常六个阶段。
1. 选中模版中的图片(有些图片与其他 本身,而不是组合)。
2. 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片”,选
3. 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 4. 点击“替换”按钮,完成。
PPT放映 设置 PPT放映场合不同,放映的要求也不同,下面将例举几种常用的放映设置方式。

偏瘫步态的描述

偏瘫步态的描述

偏瘫步态的描述偏瘫步态是一种由于大脑或脊髓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症状。

患者的步态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通常是一侧肢体的运动能力受限,导致步态不稳、行走困难。

在我接触的患者中,有一个名叫李先生的中年男性,他曾经是一位活力四溢的体育教师。

然而,一次不幸的意外让他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李先生的右侧大脑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导致他的左侧肢体完全失去了运动功能。

他的左腿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协调地行走,而是摇摇晃晃地迈出一步,然后用力地拖着左脚向前移动。

这种步态异常不仅让他的行走速度变得缓慢,还让他容易失去平衡,经常摔倒。

每次看到李先生艰难地走过来,我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和无力感。

他曾告诉我,曾经的他是一个运动能手,而现在却连最基本的行走都如此困难。

他不得不依靠拐杖来支撑自己的身体,这让他感到沮丧和无助。

尽管如此,李先生从未放弃对康复的希望。

他每天都坚持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希望能够恢复自己的行走能力。

他告诉我,每一步都是他对生活的挑战和奋斗,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一天能够重新站立起来。

在这段时间里,我见证了李先生的进步和成长。

虽然他的步态仍然不规律,但他的行走速度逐渐加快,稳定性也有所提高。

他的坚持和努力让他赢得了身体的一点点自主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每次看到李先生坚定地踏出一步,我都为他感到骄傲和感动。

他的故事告诉我,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境,重拾自由与尊严。

现在,李先生已经成为了康复中心的一位志愿者,他用自己的经历和努力来鼓舞其他患者。

他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奇迹,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坚持努力,就能够超越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对于我来说,李先生的故事是一次深刻的触动。

它让我明白了生活的宝贵和珍贵,也让我明白了努力和坚持的力量。

我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让他们明白只要心怀希望,努力奋斗,就能够战胜任何困难,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偏瘫常见的异常步态

偏瘫常见的异常步态

偏瘫常见的异常步态常见的异常步态:1、肢体不等长:可出现短腿步态,如一腿短缩超过3CM,患肢在行走支撑时可见同侧骨盆及肩下沉,故又称斜肩步,摆动时相有代偿性足下垂。

2、关节不稳步态:如双侧先天髋脱位步行时左右摇晃如鸭步。

3、疼痛步态:当各种原因引起患肢负重疼痛时,患者尽量缩短患肢的支撑期,使对侧摆动腿呈跳跃式快速前进,步幅缩短,又称短促步。

偏瘫步态:即典型的划圈步态,表现为下肢伸肌张力过高,廓清不充分,左右骨盆高低不对称。

迈步时通过身体带动骨盆向前摆动,膝关节不能屈曲面画圈迈出患腿。

矫治方法:①手法牵张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内收肌等;②半桥运动等躯干肌肌力训练;③强化步行分解训练。

④上下台阶训练,以及侧方上下台阶训练;⑤膝关节屈伸控制性训练等。

足下垂步态:矫治方法:①胫前肌肌力训练:坐位、站位勾脚尖练习,可抗阻;②对足下垂严重的患者可给以AFO;③对中枢性损伤所致的足下垂合并有足内翻的可配合站斜板牵伸小腿三头肌及胫后肌;④松动直腿坐坍塌试验成分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步行模式。

剪刀步态:多见于内收肌高度痉挛、髋外展肌肌力相对或绝对不足的脑瘫、脑卒中后偏瘫、截瘫等。

矫治训练方法:①手法牵伸内收肌;②强化拮抗肌即臀中肌的肌力训练;③理疗;④对顽固性痉挛,手法牵伸效果不理想,可考虑神经肌肉阻滞治疗或口服中枢性解痉药;⑤步行时要有足够的步宽,如在地上划两条平行直线,训练患者两脚踏线步行。

膝塌陷:矫治方法:①对腘绳肌的痉挛导致的伸膝障碍,首先可站斜板和手法牵伸训练、以抑制腘绳肌肌张力,同时强化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如踮脚步行、前脚掌踏楼梯上下训练等;②加强拮抗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如靠墙蹲马步、功率自行车训练、直腿抬高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③双足跟提起球并伸直膝。

膝过伸:一般是代偿性改变如股四头肌肌力不足、膝塌陷步态或伸髋肌肌力不足时采用膝过伸代偿;支撑相伸膝肌痉挛;躯干前屈时重力线落在膝关节中心前方,促使膝关节后伸以保持平衡。

脑卒中偏瘫患者异常步态

脑卒中偏瘫患者异常步态

脑卒中偏瘫患者异常步态
行走是一种复杂的、全身参与的活动,需要双腿的配合与全身多块肌肉和多个关节的协调和参与。

肌肉瘫痪,运动控制差以及软组织挛缩是导致脑卒中后行走障碍的主要因素。

另外,个体的体能也是影响患者步行的一个重要方面。

偏瘫患者步态异常,一方面是由于肌力下降或瘫痪并缺乏协调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平衡缺陷或者肌肉长度的改变而形成代偿的结果。

(1)患者的站立期:双足支撑期延长,健侧下肢站立时间和占步态周期的比例都高于瘫痪下肢。

患腿站立期常见问题:
1)髋关节伸展和踝关节背屈不够,膝关节屈曲不能;
2)膝关节过伸展;
3)骨盆过度向两侧水平侧移,骨盆过度朝健侧倾斜;
4)膝关节保持屈曲(股四头肌无力);
5)小腿前移不能(踝背屈困难)和膝过伸,导致躯干前移运动不够。

(2)患腿摆动期常见问题:
1)脚趾离地时屈膝不够;
2)屈髋不够;
3)足跟着地时,踝背屈不够,屈膝不够;
4)步行速度降低;
5)步幅缩短,两侧不一致;
6)步宽增加。

偏瘫步态名词解释

偏瘫步态名词解释

偏瘫步态名词解释偏瘫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身体一侧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的疾病。

偏瘫患者的步态异常,常常表现为步态不稳、步态异常、步态缓慢等症状。

下面将对偏瘫步态中的几个名词进行解释。

一、跛行跛行是指步态异常,行走时出现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导致步态不稳,行走时需要借助外力或者支撑物才能行走。

跛行是偏瘫患者最常见的步态异常之一,常见于下肢偏瘫患者。

二、拖行拖行是指步态异常,行走时出现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导致步态缓慢,行走时需要用力拖着患侧肢体才能行走。

拖行常见于下肢偏瘫患者,也可见于上肢偏瘫患者。

三、瘸行瘸行是指步态异常,行走时出现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导致步态不稳,行走时需要用力支撑患侧肢体才能行走。

瘸行常见于下肢偏瘫患者,也可见于上肢偏瘫患者。

四、拐弯拐弯是指步态异常,行走时需要转弯时,出现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导致步态不稳,行走时需要用力支撑患侧肢体才能完成转弯。

拐弯常见于下肢偏瘫患者,也可见于上肢偏瘫患者。

五、踉跄踉跄是指步态异常,行走时出现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导致步态不稳,行走时出现跌倒或者摇晃的情况。

踉跄常见于下肢偏瘫患者,也可见于上肢偏瘫患者。

六、跳跃跳跃是指步态异常,行走时出现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导致步态不稳,行走时需要用力跳跃才能行走。

跳跃常见于下肢偏瘫患者,也可见于上肢偏瘫患者。

七、摇摆摇摆是指步态异常,行走时出现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导致步态不稳,行走时需要用力摇晃患侧肢体才能行走。

摇摆常见于下肢偏瘫患者,也可见于上肢偏瘫患者。

总之,偏瘫步态异常是偏瘫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不同的步态异常表现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偏瘫步态异常。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ppt课件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ppt课件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踝关节训练器的训练形式 被动运动(Passive ) 主动运动( Active )
ppt课件
26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被动运动(Passive )
整圈旋转(起始位置:水平、垂直、放射状态) 设定:治疗时间(1~99min);顺或逆时针方向(1~200圈反向交替);速度
(50%~100%,即:15~30转/分) 部分旋转(起始位置:水平、垂直、放射状态) 设定:治疗时间(1~99min);部分旋转(10°~500°)起点在设定范围中间
正常步态应是平稳、协调、有节律的,两腿交替进行。
ppt课件
4
脑卒中偏瘫步态
参与行走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而某些异常也有可 能被代偿或掩盖。
ppt课件
5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行走 会走:能单腿负重、
立位平衡2级、 出现分离运动 走好:进行步态分析
行 走
产生
步 态
进行
步 态 分

ppt课件
ppt课件
18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肌力训练方法
肌力小于等于3级时,运用各种治疗技术诱发和强化肌肉力量 肌力超过3级时,运用等速肌力训练
ppt课件
19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核心肌群训练
训练背阔肌、竖脊肌向心和离心等速肌力训练
ppt课件
20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核心肌群训练 训练腹直肌和竖脊肌向心等速肌力训练
6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站立初期(足跟/足着地和负重) 踝关节背屈受限 ——胫前肌群活动降低 ——腓肠肌挛缩和/或僵硬 膝关节屈曲不能(膝过伸) ——比目鱼肌挛缩 ——股四头肌0º~15º控制受限

偏瘫步态名词解释康复医学

偏瘫步态名词解释康复医学

偏瘫步态名词解释康复医学偏瘫步态名词解释康复医学偏瘫是指由于脑卒中或脑外伤等原因导致一侧身体出现运动障碍的病症。

偏瘫病人因为不能自如地控制身体的运动,常常出现步态异常的情况。

步态是人体在行走过程中的整体运动状态,并有自然、优美的动态特征。

而偏瘫步态是指在偏瘫病人行走时,由于受到了一侧肢体运动障碍的影响,导致步态异常的状况。

偏瘫步态的特点偏瘫步态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行走困难、行走不稳、步态异常等。

当病人受到脑部损伤时,其中一侧身体的肌肉功能受到影响,使得身体的平衡和行走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具体表现如下:1. 步态异常偏瘫步态时,身体无法平衡,并表现出一侧肢体的麻木和疼痛感。

这些症状可以在偏瘫的早期阶段就表现出来,但也可能出现于康复过程的后期。

在步态异常中,偏瘫病人的站姿和行走的冲动时刻受到一侧肌肉的不协调运动的影响。

2. 步幅缩小偏瘫病人的步幅大小大多受损坏侧的肌力控制能力直接影响,偏侧肌肉力量较弱、罗浮肌抑制作用增加时,其行走时慢、缓、瞒型步态就变得明显。

此外,模拟应用如静脉药物、磁刺激和电刺激等方法,可以保持激活该组肌肉而改善偏侧手有力度。

3. 抬足困难由于偏瘫病人的一侧肢体失去了正常的肌肉运动功能,步态异常会在抬足这个动作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病人在行走过程中,需要进行频繁的抬足动作,由于偏侧足部的肌肉运动缺失,使得抬足运动非常困难。

这种现象表现出来就是病人下脚时,明显的蹭地现象。

4. 对称性差偏瘫病人在行走时,由于一侧肢体的功能受到了影响,所以行走存在很大的对称性差。

偏侧肢体的姿态和位置与对侧差别非常明显,行走时存在左右偏差,病人想要大步走路时常常由于抬足能力受限而更加困难。

如何康复偏瘫步态?康复医学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治疗方法来协助偏瘫病人康复,恢复正常生活的能力。

对于偏瘫步态患者,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理治疗采用超声、磁疗等手段,疏通局部血管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肌肉营养供应与氧气供应,防止痉挛和肌肉萎缩,提高肌肉功能状态。

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三维步态分析

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三维步态分析

偏 瘫 患 者 的 双 侧 下 肢 站 立 相 百 分 比增 大 ,健 侧 较 患 侧 明 显 ,摆 动 相 百 分 比减 小 ,步 频 减 小 ;步 长 、跨 步 长 及 步 速 减 小 ;头 部 前
倾 ,躯干基本保持直立位 ;患侧上肢较健侧上肢的肩关节 、肘关节角度变化范 围缩/ J  ̄ ( P < O . 0 5 ) ;患侧肩关节屈 曲内收 、肘关节屈曲
角度较健侧增大( P 0 . 0 5 ) ;患侧 髋 膝 踝 关 节 角 度 变 化范 围较 健 侧 缩小 ( P < 0 . 0 5 ) 。结论 行 时 出现 视 觉 代 偿 。 【 关 键 词 l 脑 卒 中 ;老 年 ;偏 瘫 ;三 维 步 态 分析
3 D Ga i t An a l y s i s f o r Ol d He mi p l e g i c P a t i e n t s S A NG De — c h u n L U L i - p i n g , S H AO C h u n - x i a , e t a 1 . C a p i ml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c h o o l o f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d i c i n e , B e j i i n g B o ' a i Ho s p i t a l , C h i n a R e h a b i l i at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r e , B e j i i n g 1 0 0 0 6 8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g a i t o f o l d h e mi p l e g i c p a t i e n t s . Me t h o d s 2 2 o l d h e mi p l e g i c p a t i e n t s we r e i n v e s t i —

偏瘫患者典型步态的特点

偏瘫患者典型步态的特点

偏瘫患者典型步态的特点
偏瘫患者典型步态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画圈步态:偏瘫侧下肢在行走时会表现出向外画圈的动作,然后向内收,类似于在不停画圈。

这是因为偏瘫侧的力量不足,导致行走时足内翻,足跟不能充分着地,髋关节带动下肢向前走。

2.上肢屈曲:偏瘫侧上肢通常会呈现肘关节屈曲的状态,紧靠身体。

3.下肢伸直:偏瘫侧下肢在行走时可能呈现出伸直的状态。

4.重心转移:在行走过程中,患者需要将重心从健侧转移到偏瘫侧,然后再转移到健侧。

5.侧屈和扭转:整个行走过程中,患者身体会呈侧屈、扭转的状态。


偏瘫步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偏瘫侧肌力不足,行走时足内翻,足跟不能充分着地,导致髋关节带动下肢向前走。

这种步态特点使得患者在行走时表现出独特的画圈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偏瘫步态是可以通过康复训练进行纠正的,但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出现其他步态畸形。

脑卒中偏瘫步行训练精品PPT课件

脑卒中偏瘫步行训练精品PPT课件
支撑末期(双腿支撑阶段): 表现:髋关节伸展不充分; 因足下垂、内翻,踝关节 无法从跖屈位过度背屈位; 对侧腿提前触地。
结果:患侧支撑不稳,站立 相缩短;对侧腿提前触地; 行走速度减慢
20
偏瘫步态分析
偏瘫腿摆动期:
---最常见髋关节屈曲角度不足、膝关节屈伸速度减缓和屈髋不足为特征的下 肢僵硬摆动。
点;步宽越窄,步行的稳定性越差;
13
14
偏瘫患者步态
偏瘫患者步行周期特点
--患侧上肢摆动时协同屈曲、内收;患侧下肢伸肌协同运动。 • 步速慢,患侧支撑时间缩短,健侧步幅缩短 • 患侧踝关节跖屈,足尖着地,膝反张;摆动相患侧肩关节下降、
骨盆抬高,下肢向外划圈,“划圈步态”。
15
偏瘫步态分析
支撑初期: 表现:“足外侧着地”或“前足
• 髂腰肌肌力降低可能是原发因素
• 改善髂腰肌肌力是关键。
22
偏瘫步态训练
(一)步行基础训练
1.体位适应性训练
2.肌力训练
桥式运动和垫上训练
上肢主要肌群力量的训练:肩带肌、肘伸肌、腕伸肌的肌力训练
下肢主要肌群力量的训练:伸髋肌、髂腰肌、髋外展肌、膝关节伸展、 屈曲肌群的肌力训练
3.关节活动度训练
(二)平衡训练
踝跖屈肌挛缩或痉挛,支撑相胫骨不能前移导致膝关节过 伸; 股四头肌无力导致过伸才能负重; 股四头肌痉挛导致膝关节突然伸展
膝过伸的训练:
--矫正足下垂 --站立位膝关节在5—10°范围内控制性屈曲和伸展:先双侧下 肢,然后患 侧下肢。
---“划圈步态”:髋关节屈曲角度不充分,加上膝关节屈曲和踝背屈不能,
导致僵硬的下肢出现向前的患者外旋和外展髋部使腿向外侧摆动,然后内 收和内旋使腿向内侧摆回。

偏瘫步态分析及训练

偏瘫步态分析及训练
量,巴氯芬停用时要逐渐停药 常见副作用:
镇静;无力(巴氯芬;替扎尼定) 妙纳基本无副作用
神经溶解技术
注射部位:胫神经和胫神经运动分支 注射药物:50%—100%酒精3-7ml 定位技术:低频电刺激 特点:优点是廉价、在短期内可以重复
使用;缺点是可以引起感觉障碍
肉毒毒素局部注射
注射肌肉:小腿后群肌 注射方法:腓肠肌、比目鱼肌从小腿后
步长(step length):一侧足根着地至对 侧足跟着地时两点间的距离。
步基宽(stride width):每侧足根着地其 中点连接成线,左右两侧连线之间的距 离。正常约为5~10cm。
步态的基本测量
步行速度( m/s,m/min):单位时间内行走 的距离,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约为 1.2m/s。

训练目的 摆动相 站立相 站立相 站立相
作业导向步行训练方法
方法 向一侧迈步 向一侧上台阶 在足印迹上步行 在平行线内步行
训练目的 侧方运动 侧方运动 增加步长 减少步宽
运动想象疗法
运动想象疗法是指为了提高运动功能而 进行的反复运动想象,没有任何运动输 出,根据运动记忆在大脑中激活某一活 动的特定区域
偏瘫患者的支撑相和摆动相的关节运动 学与正常人有区别,而且个体差异很大
支撑相运动学异常:髋关节
支撑相时髋伸展很重要,它可以使躯干 在支撑相下肢上方前移
偏瘫患者常常存在髋伸展下降 —踝跖屈肌过度活跃 —髋伸展力矩下降 —髋屈肌过度活跃
支撑相运动学异常:膝关节
支撑相时膝屈曲增加(特别是在足首次 着地时)
面进针;胫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 从侧方或后方进针
踝足矫形器(AFO)
分类:主要分三大类 塑料AFO 金属AFO:优点是质地硬,带关节 前置踝足矫形器

脑瘫患者步态的特点

脑瘫患者步态的特点

脑瘫患者步态的特点
脑瘫患者的步态特点取决于脑瘫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不同类型的脑瘫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步态异常。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步态特点:
1. 痉挛型步态:痉挛型脑瘫患者常常表现出肢体肌肉过度紧张并伴随着强烈的痉挛,步态呈现出僵硬、不协调的特点。

他们的步态可能呈现出挺身、关节角度异常或者用力收紧大腿和小腿肌肉。

2. 无力型步态:无力型脑瘫患者通常表现为肌肉力量不足,步态呈现出行走困难、摇摆不稳、脚步不稳的特点。

他们可能出现膝关节塌陷、脚跟落地困难等现象。

3. 扁平型步态:扁平型脑瘫患者的步态特点是足部内翻、脚弓下陷、膝关节过度伸直并且下肢肌肉过度紧张。

他们的行走时足部接触地面面积较大,易导致扁平足和脚趾挛缩。

4. 痉挛-无力混合型步态:有些脑瘫患者的步态表现是痉挛型和无力型的混合。

他们的步态可以是肌肉力量不足,而在肌肉过度紧张时痉挛。

这种步态呈现出混合型特点,包括无力和僵硬的元素。

总的来说,脑瘫患者的步态特点是步态困难、不稳定、协调性差,并伴随着肌肉紧张或无力等问题。

这种步态异常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导致行走困难、跌倒风险增加等问题。

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异常步态

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异常步态

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异常步态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病变导致脑组织受损的一种疾病,常见的异常步态包括:
1. 金字塔步态:由于脑卒中造成的下肢肌肉痉挛和瘫痪,患者在行走时表现为下肢肌肉僵硬,步态呈现出类似于患者高举手臂写字的姿势。

2. 足下垂步态:脑卒中可能导致运动神经元受损,造成患者足部无法提起,行走时下肢无力拖地。

3. 拖步姿势:由于脑卒中造成的下肢肌力减退或瘫痪,患者在行走时下肢无力,步伐短小且需要用手抓住物体来帮助行走。

4. 屈曲步态:脑卒中可能导致下肢肌肉痉挛,使患者在行走时下肢关节过度弯曲,膝、髋关节无法正常伸展。

5. 痉挛步态:部分脑卒中患者在行走时会出现下肢肌肉痉挛,导致步态不稳定,摇摆行走。

这些异常步态是根据脑卒中对身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表现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脑卒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提升步态稳定性和恢复行走功能。

简述偏瘫患者典型步态特点

简述偏瘫患者典型步态特点

简述偏瘫患者典型步态特点摘要:一、偏瘫患者典型步态特点概述二、偏瘫患者典型步态的具体表现1.拖步2.步长缩短3.步态不稳4.足下垂5.髋关节屈曲6.膝关节过伸7.足内翻三、针对偏瘫患者步态的治疗方法四、结论正文:偏瘫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行走功能受限,表现出一系列典型步态特点。

这些特点包括拖步、步长缩短、步态不稳、足下垂、髋关节屈曲、膝关节过伸和足内翻等。

1.拖步:偏瘫患者在行走过程中,患侧下肢往往不能正常摆动,表现为拖地行走。

2.步长缩短:由于患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受限,使得步长明显缩短。

3.步态不稳:偏瘫患者行走时,身体重心不稳定,容易摇晃,导致步态不稳。

4.足下垂:患侧足部不能正常抬起,表现为足下垂。

5.髋关节屈曲:偏瘫患者在行走过程中,患侧髋关节屈曲,使腿部不能正常伸直。

6.膝关节过伸:膝关节在行走时不能正常弯曲,表现为过伸。

7.足内翻:患侧足部在内翻状态下行走,导致步态异常。

针对偏瘫患者的典型步态特点,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康复训练: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言语治疗等。

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改善患者行走功能,缓解肌肉痉挛、疼痛等症状。

3.辅助器具:根据患者需求,选用合适的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以提高行走稳定性。

4.手术治疗: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神经修复手术、矫形手术等。

总之,了解偏瘫患者的典型步态特点,有助于临床医生、康复师和患者本人更好地认识疾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推荐医学)偏瘫步态分析及训练

(推荐医学)偏瘫步态分析及训练
27
运动力学异常
步行时的时空参数及运动力学都是关节 产生的力矩作用的结果
运动力学分析包括三个变量:力、力矩 和功率
28
运动力学异常
偏瘫侧下肢几乎所有力矩和功率均较非 偏瘫侧下降,而且在舒适步行时双下肢 的力矩和功率均较对照组下降
29
步态异常原因
ROM受限
神经肌肉受损 ◆肌肉无力 ◆肌张力异常 ◆主动肌与拮 抗肌同时收缩 ◆共济失调
22
摆动相运动学异常:髋关节
髋屈曲下降:由于髋屈肌无力或髋伸肌 过度活动所致
23
摆动相运动学异常:膝关节
膝关节屈曲下降:股四头肌过度活动以 及足蹬地无力,膝屈肌无力也可能是原 因之一
24
摆动相运动学异常:膝关节
足跟着地前膝伸展不足:从摆动相中期 到末期下肢向前摆动的伸展力矩下降或 膝屈肌过度活跃均可导致膝伸展不足, 伸膝肌无力也可能是另外一个原因
20
支撑相运动学异常:膝关节
支撑相时膝屈曲增加(特别是在足首次 着地时)
支撑相早期膝屈曲下降,随后在支撑相 后期膝过伸,摆动前期膝屈曲延迟
支撑相大部分时间膝关节过伸
21
支撑相运动学异常:踝关节
早期着地时全足着地:摆动相时踝跖屈 肌过度活动或缩短限制踝关节背屈
足趾离地时踝跖屈力量下降:踝跖屈肌 没有进行充分离心收缩而达到最适初长 度所致
9
10
步态的基本测量
步行速度( m/s,m/min):单位时间内行走 的距离,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约为 1.2m/s。
步频(cadence):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 以步数/min表示。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频 约为95-125步/min左右。
11
步行中肌群的活动

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优秀课件

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优秀课件

• 四肢异常 :

脑中风患者经常会感
受到肢体困顿乏力,不能自如的运动,这
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发病的时
候脑中风患者的面部或肢体突然麻木、无
力,尤其是一侧肢体麻木和无力,持物不
稳,有时伴肌肉痉挛,走路时虽未遇路障
,却突然跌倒或者出现行走不稳症。
正常步态分析
• 步行周期 • 定义:行走过程中一次足跟着地至该侧足

偏瘫的表现
• 特点发病率高:我国每年新发病例200万, 发病率高达120/10万,每12秒就有一人罹 患中风,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
偏瘫的表现
• 生活异常 :

这个症状的出现会
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导致患者不
能自主活动。发病期间患者会突然感到天
旋地转、摇曳不定、站立不稳,甚至晕倒
在地。
偏瘫的表现
• PNF
踝关节的处理
踝关节的处理
• Rood:①利用冰刺激诱发足背屈外翻肌

②手指叩击
• Bobath: ①利用反抑制模式,让踝关节进行外翻 运动。
• Brunnsrtom:①诱发共同运动为目的
• ②用拇指指腹或指尖加力按压踝关节外侧稍前方 以诱发踝关节背屈外翻和髋、膝关节屈曲
减重步行训练---治疗作用
• 2、小腿三头肌痉挛或者跟腱挛缩,导致的代偿性 膝过伸
• 3、髋关节的屈曲挛缩,骨盆旋后,或是臀大肌后 伸无力,都可以引起膝关节的过伸。
• 4、股四头肌肌力弱也是膝过伸的原因之
膝过伸的纠正
• ①患侧髋关节屈曲训练 • ②下肢的分离运动 • ③患侧下肢负重下膝关节控制练习 • ④重心转移时膝关节控制练习 • ⑤注意髋及踝关节的协调,纠正异常步态

偏瘫步态实验报告

偏瘫步态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偏瘫是指脑卒中、脑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半侧肢体功能障碍。

偏瘫患者常见的运动障碍之一就是步态异常,这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本研究旨在通过步态分析实验,了解偏瘫患者的步态特点,为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偏瘫患者的步态特点。

2. 分析偏瘫患者步态异常的原因。

3. 为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10名偏瘫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6名,女性4名,年龄在45-65岁之间,病程在3-12个月之间。

2. 实验设备:步态分析系统、摄像机、录像机等。

3. 实验步骤:1) 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和病史。

2) 让患者按照正常步态行走,同时采集其步态数据。

3) 对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包括步频、步幅、步态对称性、步态稳定性等指标。

4) 分析偏瘫患者步态异常的原因。

四、实验结果1. 偏瘫患者步态特点:1) 步频降低:偏瘫患者的步频普遍低于正常人群。

2) 步幅减小:偏瘫患者的步幅普遍小于正常人群。

3) 步态对称性差:偏瘫患者的步态对称性普遍较差。

4) 步态稳定性差:偏瘫患者的步态稳定性普遍较差。

2. 偏瘫患者步态异常原因:1) 肌力下降:偏瘫患者患侧肢体肌力下降,导致步态异常。

2) 肌张力异常:偏瘫患者患侧肢体肌张力异常,导致步态异常。

3) 神经功能受损: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受损,导致步态异常。

五、实验结论1. 偏瘫患者步态异常表现为步频降低、步幅减小、步态对称性差、步态稳定性差。

2. 偏瘫患者步态异常的原因包括肌力下降、肌张力异常、神经功能受损。

六、实验讨论1. 偏瘫患者步态异常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康复治疗至关重要。

2. 本实验为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康复方案。

3.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1) 加强患侧肢体肌力训练。

2) 改善患侧肢体肌张力。

3) 恢复神经功能。

七、实验展望1. 进一步研究偏瘫患者步态异常的机制。

步态的分类

步态的分类

步态的分类
- 痉挛性步态:由于肌肉紧张或痉挛,导致患者行走时步态僵硬、不自然,常伴有肌肉震颤。

- 共济失调步态:由于小脑或其连接结构受损,导致患者行走时步态不稳定,摇晃不稳,犹如醉酒。

- 慌张步态:表现为迈步时犹豫不决,启动慢,但一旦迈步就会快速向前冲,难以止步。

- 跨阈步态:表现为患者在行走时,一只脚抬得过高,而另一只脚则没有完全落地,导致步伐过大。

- 鸭步:表现为患者行走时两腿分开,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

- 拖曳步态:表现为患者行走时,一只脚似乎被拖着向前,步态缓慢。

- 剪刀步态:表现为患者行走时,双腿交叉,犹如剪刀状。

- 偏瘫步态:表现为患者在患侧下肢行走时,患侧上肢向身体侧方摆动,而健侧下肢则向外侧甩出,形成一种特殊的步态。

不同的步态可能由不同的身体状况或疾病引起,因此了解和观察步态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如果你对自己或他人的步态感到担忧,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偏瘫步态得表现形式& 提高步行能力得任务专
项训练
独立行走得能力就是大多数日常活动得先决条件,在社区环境中行走得能力需要有一定步行速度,以满足穿过街道得时间。

1、1~1、5 m/s得步行速度被认为可以在适合不同得生活环境。

据报道,只有7%得康复出院患者符合社区步行得标准,能够以一定得速度连续行走500米,使她们能够安全穿越道路。

很大得问题来源于脑卒中后得偏瘫步态。

传统得中风恢复方法得重点就是神经促进或神经发育技术(NDT)抑制异常运动,刺激肌肉活动,如果有张力减退,通过徒手技术促进正常得运动模式。

以Bobath倡导得框架为基础得实践仍然就是主要物理治疗方法。

Bobath框架已经从原来得基础发展而来,然而,对核心Bobath元素进行应用得治疗师仍然强调正常得呼吸与正常运动模式来执行功能性任务得必要性。

主要内容步行概述偏瘫步态分析常见偏瘫步态特点训练方法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合作请直接回复。

—用心,做精致得康复微信—
成功行走得主要要求下肢支撑体重在预定得方向推进身体产生一个基本得运动节奏身体得动平衡控制灵活性,即适应不断变化得环境要求与目标得能力。

正常步态
就是通过骨盆、髋、膝、踝与足趾得一系列活动完成得,而躯干则就是保持在两足之间得支撑面上。

正常得步态就是平稳、协调、有节律得,两腿交替进行。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常见股四头肌痉挛导致膝关节屈曲困难小腿三头肌痉挛导致足下垂胫后肌痉挛导致足内翻多数患者摆动时骨盆代偿性抬高髋关节外展外旋患侧下肢向外侧划弧迈步
偏瘫步态参与行走任何环节得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而某些异常也有可能被代偿或掩盖。

行走条件会走能单腿负重站立平衡2级出现分离运动走好进行步态分析
偏瘫步态分析站立初期(足跟/足着地与负重)
踝关节背屈受限胫前肌群活动降低腓肠肌挛缩与僵硬膝关节屈曲不能(膝过伸)比目鱼肌挛缩股四头肌0°~15°控制受限
站立中期膝关节僵硬(膝过伸)比目鱼肌挛缩股四头肌肌力下降膝关节伸展不能腓肠肌挛缩与僵硬下肢伸肌群协同收缩受限髋关节伸展受限髂腰肌痉挛或挛缩骨盆向两侧过度平移髋外展肌群下降站立后期(摆动前期)膝关节屈曲与踝关节跖屈不能腓肠肌力弱腘绳肌力弱比目鱼肌力弱
摆动初期与中期膝关节屈曲受限股直肌僵硬腘绳肌活动降低髋关节屈曲受限髋屈曲肌群活动降低踝背屈受限可能膝
关节屈曲缓慢所致腓肠肌得僵硬与挛缩
摆动后期(准备足跟着地与负重)膝关节伸展与踝关节背屈受限腓肠肌挛缩与僵硬背屈肌群活动降低
常见偏瘫步态特点提髋型表现:迈步时以躯干向健侧倾斜、提髋来代偿性提起下肢完成摆动。

原因:屈髋困难,由于患侧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占优势,摆动相开始时不能再伸髋得情况下屈膝、踝背屈。

划圈型表现:骨盆上提,向后旋转,髋关节外旋、外展;患足落地时,不就是足跟先着地,而就是足尖或整个足掌蹬地,踝内翻、脚趾跖屈,形成典型得划圈步态。

原因:负重差、伸肌痉挛模式等。

瘸拐型表现:患腿在摆动相开始时屈肌共同运动模式,屈髋、屈膝,摆动相结束时脚跟不能着地。

在站立相时不能负重,足内翻,行走不稳定或呈瘸拐状,呈典型得偏瘫步态。

原因:摆动相开始时屈肌共同运动模式,结束时诱发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膝过伸伴髋后突型表现:站立相时膝关节向后过伸,髋关节后突。

原因:患侧下肢股四头肌无力或伸肌张力过高,股四头肌与股二头肌肌力不协调,久而久之,使调控膝关节屈伸得韧带增粗或松弛,膝关节绞锁机制被坏。

髋关节稳定性差步态训练
干预旨在通过以下方式优化步行表现:防止下肢软组织得适
应性改变引起下肢关键肌群得自主活动增加肌肉力量与协
调增加步行速度与耐力最大化技能,即增加灵活性增加心血管健康。

步行训练得重点在于:支撑下肢体重推进体重当它在一个或两个下肢上行进时体重得平衡控制膝关节与足趾路径优化
节奏与协调
造成以上几种异常步态得共同原因早期卧位或坐位时,忽视了患肢得正确体位,加之缺乏早期康复训练,使患侧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加重。

患侧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占优势,膝关节分离得屈伸活动则很困难,这种情况持续存在,造成屈膝肌群及胫前肌群得废用性萎缩。

患者迈步时为了屈膝,过度抬高患腿,屈膝得同时,造成了腓肠肌痉挛,足内翻。

—提高步行能力得任务专项训练—
准备期训练矫正坐姿治疗师站在患者得侧方,用一只手放在患者得骨盆部向前推,直到髋充分屈曲,躯干垂直于骨盆,另一只手帮助患者伸其胸椎。

头部,颈部安定性得训练
头部得基本肢位给予各方向刺激保持头部中立给予对角线
得刺激骨盆及脊柱安定性训练骨盆与脊柱从前方得调整骨
盆与脊柱从后方得调整侧方得调整
对应得动作训练
提髋型加强立位下屈髋、屈膝、踝背屈训练,特别就是屈膝
得训练。

直体半蹲(身体站立,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微外分,双手扶住栏杆,依次屈髋屈膝,并带动踝背屈,上体要直,双手尽量少用力。

注意:动作缓慢,匀速,双膝不要内扣,身体直立)瘸拐型加强重心转移及患肢负重训练;打破共同运动模式;佩带足托。

重心向前后转移(患者健侧靠墙站立,健手放在稍高于肩得墙面上。

治疗师跪在偏瘫侧稍后,患者用健侧腿向前迈一步将重心转移到患侧腿上;患者再尝试用偏瘫足趾屈推动自己向前,治疗师在患者向前运动时,帮助其足跟蹬离地面,重心全移至健腿上;患者再把重心移至偏瘫腿上,前足背屈只有足跟着地。

)1、重心向两侧转移(两腿交叉侧方迈步)向健侧。

治疗师帮助患者骨盆向前向下运动;组保持在线后面得侧向运动;侧迈一大步,整个脚同时着地。

向偏瘫侧。

患者用健腿向前向右迈步,偏瘫侧膝无过伸治疗师促进这一侧拉长。

2、帮助稳定患者胸椎治疗师一只手放在患者胸后大约8~10胸椎水平,另一只手在前面横放于胸骨角与下面肋骨处。

两手紧靠在胸壁上,用一点上提得运动使重心转移到偏瘫腿上,然后向前迈出健腿,健健足跟着地后立即转移患者重心于健腿上。

3、偏瘫腿负重站立得活动患者用一只脚向前向后迈小步,也向外迈小步。

注意:不就是将重心立即转移到健腿上,而就是稳定得保持在偏瘫侧患者将足放在前面得小台阶上。

注意:缓慢小心,而不就是向下蹬或重重得
落在上面4、打破下肢共同运动伸髋时抑制伸膝将患者得偏瘫腿置于治疗床外侧,治疗师用手提起患者得足趾,使膝关节放松于屈曲位,然后患者主动将脚抬到治疗床上
5、选择性伸髋——桥式运动膝过伸伴髋后突型:倚墙下蹲训练。

倚墙下蹲训练使患者身体斜靠在墙上,双脚分开同肩宽,离墙一大步。

上身顺着墙体往下滑,直至患者得膝盖弯曲成90度,与脚踝垂直。

划圈型加强重心转移及患肢负重训练;屈膝训练,打破共同运动模式;佩带足托、使用抗痉挛药物。

(川平法——屈髋屈膝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