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学生家长牵手两代《亲情关爱的需要》讲座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

教师归纳: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情景展示材料:小丽的故事
引导学生回答:
小组讨论:面对这样的家庭情况,小丽应该如何正确对待?
展示学生分享的认识
情景展示材料:小军的故事
引导学生回答:
小组讨论:面对这样的家庭情况,小军应该如何正确对待?
展示学生分享的认识
教师归纳: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谐。

思考回答
参与讨论
通过讨论帮助学
生正确面对家庭
发展中带来的问
题。

教师归纳学
生的认识得出结
论。

课堂小结通过板书总结本课知识一起梳理知识总结本课所学
板书课程结束,与
老师一起梳理
本课知识点呈现本课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

【K12学习】七年级牵手两代教案

【K12学习】七年级牵手两代教案

七年级牵手两代教案《牵手两代-亲子课程》1适应新环境------和孩子一同成长东盘中学王恒旭【教学目的】1、针对初一孩子对新环境适应不良的表现,提出帮助家长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

2、使家长进一步认识家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重点】使家长了解孩子适应不良心理的表现,帮助家长找出孩子对新环境适应不良的原因,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

【教学方法】导入法,谈话交流法,总结讲授法。

【教学过程】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全班51个学生感谢大家来参加这次家长课程的学习,感谢大家对我们学校工作的关注和对我的工作的支持。

一、导入新课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已经成长为懂事的、有礼貌的有一定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中学生了。

入学适应不良,是初中生常见的一种适应性障碍,尤其在初一新生中最为普遍。

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挫折,他们有的一时没有了精神支柱,甚至失去了信心,产生自我怀疑的消极情绪,变得心情抑郁;有的遇事难以自控,便采取种种激烈的方式来发泄。

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今天这堂课我们将针对孩子这方面的问题,对症下药,力争帮助孩子解决这样的问题。

引出课题《适应新环境------和孩子一同成长》二、授课过程家长交流:初中生有哪些适应不良的心理表现?结合孩子的表现观察孩子有哪些不良心理。

教师总结:初中生适应不良的心理表现 1、紧张、焦虑因为学习场所便了,同学便了,授课教师变了,住宿环境变了,初入学的学生难免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体验。

适应力弱的同学1有相当长时间会处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中。

2、回避、退缩内向、不善言谈、缺乏自信、没有安全感的学生在进入新环境后容易产生回避、退缩行为。

3、逞强、攻击有一部分学生于个性外向、性情急躁以及不安全的心理,在新环境下容易通过逞强、攻击的方式掩饰内心的脆弱。

4、敏感、多疑因为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环境缺乏信赖感,从而表现的敏感、多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3框让家更美好教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3框让家更美好教案新人教版
- 明确自己的家庭角色,主动承担家庭责任,有助于家庭和谐。
6. 解决家庭矛盾
- 家庭矛盾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如何解决矛盾,恢复和谐。
- 解决家庭矛盾的方法:保持冷静、倾听对方意见、寻求共识、相互体谅等。
7.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具有深远影响,父母要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 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子女的道德品质、生活能力和良好习惯。
课后作业
1. 家庭互动任务:
- 作业内容:与家人一起完成一次家庭活动,如做饭、打扫卫生、游玩等。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家人的需求和感受,尝试用尊重、理解、沟通和互助的方式解决问题。
- 补充说明:通过实际的家庭互动,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增强家庭责任感。
2. 情感表达作文:
- 作业内容:写一篇作文,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描述一次你为家庭和谐所做出的努力。
3. 家庭矛盾案例分析:
- 答案示例:案例一:建议小华和妈妈坐下来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同时理解妈妈的想法。双方可以达成共识,如学习之余适当娱乐。案例二:建议姐姐和弟弟学会分享,可以轮流玩玩具,或一起玩,以解决争端。
4. 家庭角色访谈:
- 答案示例:我采访了爸爸,他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负责家庭开支和子女教育。他认为家庭和谐的关键是沟通和理解,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共同为家庭付出。
4. 家庭角色访谈:
- 作业内容:采访一位家庭成员,了解他们的家庭角色和责任,以及他们对家庭和谐的看法。
- 补充说明:此作业有助于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不同角色和责任,增进对家庭和谐的认识。
5. 家庭规则制定:
- 作业内容:与家人一起讨论并制定一条家庭规则,旨在促进家庭和谐。
- 补充说明:通过共同制定家庭规则,让学生参与家庭管理,培养其责任感和家庭观念。

《第七课__亲情之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七课__亲情之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亲情之爱》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亲情的含义,了解亲情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亲人的爱和感激。

3. 培养关爱家人、珍视家庭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享亲情故事,深入理解亲情的内涵。

2.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语言艺术地表达对亲人的爱,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2. 准备互动环节所需的道具,如纸和笔,以便学生记录和分享亲情故事。

3. 安排教室,确保环境整洁、舒适,适合教室教学。

4. 提前邀请几位学生准备分享他们的亲情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视频:视频内容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场景。

2. 教师提问:同砚们,你们认为什么是亲情?请结合视频内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3. 教师总结:亲情是一种最朴素、最纯粹的感情,它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心里深处,温暖着我们的生命。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亲情之爱》这一主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够更加理解和珍惜亲情。

(二)新授环节1. 阅读理解(1)教师展示阅读材料:关于亲情的文章或故事。

(2)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以下问题:a. 材料中描述了哪些亲情干系?b. 这些亲情干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c. 你曾经有过哪些与亲情有关的经历?(3)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

(4)分享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效果,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补充。

2. 教室互动(1)教师提问: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最难忘的一次亲情经历是什么?(2)学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和鼓励。

(3)教师提问:你认为亲情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4)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亲情中最重要的是关爱、理解和支持。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亲情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亲人,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们。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案例:一个家庭因为父母离异,孩子陷入困境。

牵手两代幸福路上教案课件

牵手两代幸福路上教案课件
02
日期
XXXX年XX月XX日
02
课程目标
明确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
01 增进亲子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家长和孩子可以更好地了解 彼此的需求和想法,从而增进亲子关系,建立更 加紧密的情感联系。
02 提高沟通技巧
本课程将教授家长和孩子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 如倾听、表达、理解等,以帮助双方更好地沟通 交流。
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有效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能够帮助家长更 好地了解孩子,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 解决亲子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亲子沟通的技巧
倾听
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 的想法和感受,不要 打断或批评孩子的发 言,让孩子感受到被 尊重和理解。
表达
家长要用清晰、简练 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 法和要求,避免使用 过于复杂或模糊的词 汇。
观和道德观。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不仅关注孩子的知识学 习,还注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社 交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家长可以了解如何促
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03
课程内容
亲子沟通技巧
01 倾听与表达
教导家长如何倾听孩子的想法,以及如何清晰、 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02 肯定与鼓励
教授家长如何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如何 鼓励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
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庭活动推荐
0-3岁
亲子阅读、亲子游戏、音 乐律动等。
6-12岁
科学实验、编程、户外探 险等。
3-6岁
手工制作、绘画、户外运 动等。
设计家庭活动的建议
安全性
在活动设计中要考虑到孩 子的安全,选择安全的活 动环境和物品,避免危险 的发生。

初中①第三讲亲情关爱的需要.pdf

初中①第三讲亲情关爱的需要.pdf

初中①第三讲亲情关爱的需要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实验中学孙蕙莉【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与家长的交流1.使家长反思自己对孩子关爱中的不当做法,激起家长想真正了解孩子的愿望。

2.使家长了解初一孩子对亲情关爱的需求,为有的放矢的关爱孩子打下基础。

3.进一步和家长探讨如何合理把握关爱孩子的尺度。

【教学重点】使家长合理把握关爱孩子的尺度。

【教学难点】如何使家长合理把握关爱孩子的尺度,并付诸于行动。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演义法【教学过程】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我们有着共同的关注对象——我们的孩子,并能有缘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在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关爱孩子。

一、下面就发生在我身边的几个家长对孩子不当关爱的教育故事与大家一起探讨:1.包办代替我女儿参加了一个舞蹈班,原本舞蹈老师不赞成家长旁观,无奈关不住门,也就默许了,我偶尔全程旁观了一次,发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服务周到到只差替孩子吃东西了:从孩子脱下外套,快抱到怀里,到孩子休息的间隙,一手抱着衣服,一手递上插上管的酸奶,再腾出手递上水果,矿泉水,拿出毛巾擦擦汗……可以想象这些爱孩子的家长,一方面全身心的透支着对孩子的爱,另一方面又张大着胃口期待着孩子丰厚的回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当其独立意识逐渐增加非常反感家长用照顾小孩的方式来对待自己时,这些家长是否会随之调整自己的教育步伐?2.严厉管教有一年,我教过一个学生,叫鑫鑫,初一刚来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长得又细又高,脸很白净,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很可爱,走起路来,挺胸抬头,像个骄傲的小公主,最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在英语课上,她的英语表演,大方得体。

但一看成绩,让人很是惊讶,倒数前十名,并且开学不久,就极少再看到她的亮点了——完不成作业,上课说话,做小动作等一系列的坏毛病暴露了出来。

我找她谈过多次,表面上也很乖巧,听话,但过后依然照旧。

并且越来越差,让我觉得她就像我手中的沙子,我抓得越紧,她从我手中漏得越快,让我心中很没底。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亲情之爱》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亲情之爱》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亲情之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亲情之爱》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家庭关系中亲情的概念和重要性。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活动设计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亲情之爱,认识到亲情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亲情关爱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亲情的理解仍较浅显。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亲情之爱的内涵,增强亲情关爱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亲情之爱的概念,认识到亲情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亲情关爱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进学生对家庭的热爱,提高学生对亲情的尊重和珍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亲情之爱的概念和作用。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亲情关爱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亲情之爱。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3.情境体验法: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亲情之爱。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亲情之爱》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情,激发学生对亲情之爱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亲情之爱的概念,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亲情关爱意识。

4.巩固(10分钟)分析案例:让学生分析教材中的案例,深入理解亲情之爱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5.拓展(10分钟)设计情境活动:让学生参与亲情关爱活动,如给父母写一封信、为家人做一顿饭等,体验亲情之爱。

《第七课 亲情之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七课 亲情之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亲情之爱》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

3. 培养学生感恩、关爱和尊重家庭成员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干系,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亲情之爱的力量,以及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实践这份爱。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和故事,用于教室讨论和分享。

2. 准备教学PPT,用于呈现教学流程和案例。

3. 提前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以便更好地引导教室讨论。

4. 准备一些互动游戏,以增强教室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2. 提问:歌曲中提到的“爱”是什么爱?3. 引导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点出课题“亲情之爱”。

4. 过渡语:亲情之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它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它的眼睛。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亲情之爱这个话题,学会如何表达对亲人的爱。

(二)新课内容1. 介绍亲情之爱的观点和种类(1)教师简要讲解亲情之爱的观点和种类,包括血缘之爱、师生之爱、朋友之爱等。

(2)强调亲情之爱在人际干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表达这种爱。

2. 探讨家庭亲情之爱(1)提问: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亲情之爱让你印象深刻?请举例说明。

(2)引导学生分享家庭中发生的亲情故事,并讨论这些故事所体现的亲情之爱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教师总结家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性。

3. 实践活动(1)安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并记录下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爱的表现,可以是关心问候、帮助做家务、陪伴等。

(2)教室上组织分享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增强学生对亲情之爱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室互动环节1. 提问: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表达对亲人的爱?请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进行归纳和点评。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7.1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7.1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
5.学习迁移:
-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与同伴、老师的相处中,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生在处理其他社会关系时,也能够运用家庭和谐的理念,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6.长远影响: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家庭观念的树立将对他们的性格、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生掌握了家庭沟通技巧,有助于解决未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家庭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和反馈应及时、具体,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5.教师评价与反馈: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环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肯定。
-针对学生在测试和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使其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增强家庭责任感,提升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与家人有效沟通,增进亲情,促进家庭和谐。
3.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懂得感恩与回报,关爱家人,传承优良家风。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分析家庭关系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同时,我将加强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的实际情况,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4.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在家庭沟通技巧方面的不足,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我将尝试采用更多生动、有趣的案例,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关爱家人,传承优良家风。

《亲情关爱主题班会教案》

《亲情关爱主题班会教案》

《亲情关爱主题班会教案》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普遍存在家庭伦理道德缺失、亲情疏离、冷漠等社会问题。

加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在身心上存在着各种问题,为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感受关爱与温暖,班主任可以尝试开展一些具有主题性的班会活动,以亲情关爱主题班会为例,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主题班会来提升班级凝聚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一、教学目的通过开展亲情关爱主题班会,激发学生对于亲情关爱的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感恩家庭、珍爱友情的情感体验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从多个维度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班主任的关爱,提高班级团结凝聚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推动整个班级、社会发展。

二、教学准备1、主题班会活动的策划与准备,包括主题内容的确定、班级集体活动的组织策划和落实等准备工作,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2、彩旗、奖状、布置班级环境、班会主持人以及舞蹈等表演等道具、节目、人员的准备和安排。

3、有关亲情关爱的经典文学作品等阅读材料的整理和准备。

4、有关亲子关系相互关注相互支持、互相理解等课程教材的准备和整理。

三、教学过程1、主题班会活动开场班会开场需要由主持人宣读学生某些优秀作品展示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整个班会气氛的调动制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课堂讲解以亲情关爱为主题,从亲人的爱、家庭的和睦、亲情的感受等方面谈论其中。

由此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温馨和重要性,理解关怀、应慢性病、传递爱的举措与实践等等。

这样不仅可以从教学上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关注和班级的温馨氛围,还可以在班级关系中传达出班主任的教育目的及巨大课程价值,为学生塑造班集体凝聚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3、亲帖活动班主任可以利用学期教学的空间,让每位学生带着似乎上出门的信纸和邮票(用自己的时间、心血和资金购买),在家里和关系密切的亲人与朋友写信。

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爱好,还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到传递情感与感觉亲情的幸福和美好。

家长课程——亲情关爱的需要

家长课程——亲情关爱的需要

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课程设计方案学段:初中亲情关爱的需要第一册第三讲一、教学背景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

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关怀自己的子女,但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好像越来越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是父母的方法不对?还是孩子出了问题?孩子变得越来越顽皮和不听话,希望他尽情享受童年美好生活的心愿,和不爱学习将来可能学业不佳影响前途的担忧时刻矛盾着我的神经。

教育真的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教育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因孩子而异。

二、教学目标1.使家长们明白孩子对于亲情的需求。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对孩子有哪些不当的关爱。

3.进一步和家长探讨怎样合理把握关爱的尺度。

三、课前准备搜集家长关爱孩子的典型案例,以备与家长进行讨论。

四、教学流程(一)案例导入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我们有着共同的关注对象——我们的孩子,并能有缘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在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关爱孩子。

韩非子有句话∶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

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爱子女之情的。

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育出好孩子来。

案例讲述:1.张某是遗腹子,母亲在他身上寄予了全部希望,继父待他如亲子。

祖父母更是百般溺爱,致使张某从小十分任性,什么事均顺其心,否则,就赌气不吃饭。

一天,姐姐下班回家,将茶话会上分得的4粒糖果分给了弟弟,没有给他。

他便大发脾气,踢了姐姐一脚,独自进了房间,等到姐姐开门去看他时,只见一条红领巾套住了张的脖子,一条生命就此终止。

2.2006年8月21日傍晚,北仑新碶高潮村51岁的母亲王某,因没有满足亲生儿子的要求,被儿子刀捅致死。

这是宁波本月发生的第二起儿子杀害生母事件。

3.一位下岗女工知道孩子喜欢吃虾,一次咬咬牙从菜市场买来,做好后端上桌。

看着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舍不得动一筷子。

眼看孩子已吃完饭,妈妈忍不住想去尝一下剩下的虾———“别动!”她13岁的孩子说:“那是我的。

”4.有一个女孩在日记里发出呼吁,请大家帮帮她,让自己的妈妈“下岗”,她说她受够了,实在是忍受不了妈妈那烦人的爱。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第一讲第二讲教案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第一讲第二讲教案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教案羊口镇中心小学杨东卿第一讲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教学目的]1.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2.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教学难点]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学习新课1、家长自由读文中的“情景对话”、“心灵独白”和“教育故事”,然后交流感受,生活中自己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通过教育故事,家长谈谈文中的父亲给了自己哪些方面的启示。

小结:这位家长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是把孩子批评一通,也不是让孩子下保证写检查,而是积极向他人求助,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然后把这些方法提供给孩子,让孩子自己作出了选择,这位家长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2、解读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一般记忆特点:二、走进专家课堂1、每个人的记忆力相差不多,差别只是在后天的培养和锻炼。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曲线,他经过大量记忆实验,最后总结出的规律是: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所以,及时复习,让所学知识反复地刺激孩子的大脑神经,经过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记忆力就会大大增强。

2、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情绪。

记忆的培养在于有“我能记住”的信心,有了这种信心,精神抖擞,心情舒畅,也就有了记忆的热情。

★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记忆方法①系统记忆法:循序渐进、深入理解、点滴积累②图示记忆法三、建议家长做法:1、帮助孩子扫除“记忆力不如别人的”的心理障碍家长平时一定不要责怪自己的孩子“笨”,不要用这样的字眼来评价孩子,当孩子对知识的记忆产生了自卑心理,记忆就像久不磨的刀生了锈。

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含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它可储存的信息量超过全世界所有的图书馆所容纳藏书的信息量。

即使大脑记忆力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仍有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关键在于家长要树立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的自信心。

关于亲情的教案初中

关于亲情的教案初中

亲情,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

它如同阳光一般,温暖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力量。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逐渐认识到亲情的可贵,因此,亲情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亲情教案的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内涵,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人,珍惜亲情的美德。

3. 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感恩、体谅、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亲情的重要性2. 家庭关系的表现3. 亲情的培养与维护4. 亲情故事分享5. 实践活动中体验亲情三、教学方法1. 情感体验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亲情。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亲情故事,引导学生认识亲情。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家庭角色,体验亲情。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以一首关于亲情的歌曲《相亲相爱》开场,引导学生进入亲情主题。

2. 讲解亲情的重要性:教师讲解亲情的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亲情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3. 分析家庭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家庭关系,了解各种亲情关系的特点。

4. 分享亲情故事:教师讲述一些感人的亲情故事,让学生在案例中感受亲情。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亲情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亲情经历。

6.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家庭角色,模拟家庭生活场景,体验亲情。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亲情的重要性,反思自己在亲情方面的不足。

8. 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感悟文章,深入思考亲情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表演等环节的表现。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撰写亲情感悟文章的质量。

3. 学生情感变化:关注学生在课堂前后对亲情的认识和感受是否有所改变。

六、教学建议1. 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2.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认识到亲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增强课堂互动性。

牵手两代七年级理解万岁教案

牵手两代七年级理解万岁教案

牵手两代-亲子课堂初中①第五章理解万岁---给孩子一双倾听的耳朵【教学目的】分析:为数不少初中的孩子家长发现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越来越觉得孩子不想把心里话说给自己,孩子的秘密越来越多,和孩子思想上的交流越来越少,距离也越来越远,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僵。

本课题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家长理解孩子,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重点、难点】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如何理解孩子。

【教学过程】开头语:尊敬的各位家长、领导,大家好!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再一次走进我们的“牵手两代---亲子课堂”!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衷心的感谢!今天,家长来到这里,可见我们在座的都对孩子非常的关心,我们走到一起是为了孩子,我们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孩子。

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付出很多很多,在和家长的沟通我也能体会到。

上周六,我和一位家长谈话时,这位家长的话让我十分震惊!让我们一块来听一听。

一展现矛盾揭示课题(一)投影“内心独白”,播放录音。

1、你和这位家长一样有类似的烦恼吗?2、孩子的哪些表现让您烦恼?总结:是的,孩子不理解我们,我们有些苦恼。

那些被我们天天照顾着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什么呢?请听我班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的心里话。

(二)投影“心情日记”,播放录音。

(三)调查结果公布这个孩子的情况在班里是否具有普遍性呢?为此,我特意在班里做了一个这方面的调查,我这两个班共有50人,仅有8人表示,当有烦恼时,找父母说说,但大部分是女生;另外31人表示有时愿意把自己的烦恼说给家长听,有时不愿意说给家长听;还有11人表示根本不愿意把自己的烦恼说给家长听。

从刚才与家长的交流中,也可以看出家长也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想把心里话说给家长听,孩子的秘密越来越多,和孩子思想上的交流越来越少,距离也越来越远,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也越来越不融洽。

我们觉得家长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事事处处为孩子着想,可孩子却不领情,不感恩,这是为什么呢?(四)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的话题:理解万岁----给孩子一双倾听的耳朵!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了解变化探究原因我们不理解孩子,孩子不理解我们的苦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各位家长静下心来想一想,你的孩子自上初中以来,和上小学时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讨论交流)课件出示:1 身体发展快,心理发展慢。

初中亲情德育教育教案

初中亲情德育教育教案

初中亲情德育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是他们成长的第一环境。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人,关爱亲人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教学重点:1. 亲情的重要性2. 家庭价值观的培养3. 感恩与回报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亲情2. 如何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2. 课堂活动所需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家庭照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故事,感受亲情。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亲情的定义,亲情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课堂活动,体验亲情,感受家人之间的关爱。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组关于亲情的故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关爱家人,如何回报家人的爱。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课堂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亲情的重要性。

2. 学生参与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家庭价值观的培养,感恩与回报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亲情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庭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3. 学生对感恩与回报的实践行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家庭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亲情,感受家人的关爱。

同时,要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亲身体验亲情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 亲情之爱 3课时教案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 亲情之爱 3课时教案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 3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共3课时。

教材从亲情之爱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学会关爱家人,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对家庭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往往因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对父母的关爱产生误解,对家庭责任不够重视。

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贴近学生实际,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关爱,培养家庭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父母的爱,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2.学会关爱家人,培养家庭责任感。

3.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亲情。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父母的爱,认识到家庭责任的重要性。

2.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亲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亲情之爱。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2.案例:准备一些关于亲情之爱的典型案例。

3.视频:准备一些关于亲情之爱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资料,展示亲情之爱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

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认识到家庭责任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设置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亲情之爱。

如:模拟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了解。

4.巩固(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明确亲情之爱的重要性,培养家庭责任感。

5.拓展(5分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亲情之爱的事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父母的爱,学会关爱家人。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亲情之爱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第七课 亲情之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七课 亲情之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亲情之爱》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

3. 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关爱家庭成员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培养感恩认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表达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室讨论和讲解。

2. 准备一些与亲情相关的音乐和视频,用于教室导入和放松环节。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和背景,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参与教室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观看短片、分享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亲情之爱的力量和重要性。

同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亲情之爱”。

2.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说出自己对亲情的认识和理解。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盘绕亲情之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讨论内容可以包括:家人之间是如何互相支持、关心和爱护的?亲情之爱对个人成长有何影响?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认识和沟通能力。

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亲情故事或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例如,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助等。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亲情之爱的内涵。

5. 教室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亲情之爱的疑问或怀疑,教师和其他同砚共同解答。

通过教室互动,营建轻松愉悦的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6. 总结归纳: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亲情之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一价值观。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平时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和关爱之情。

7. 作业安置: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共同回忆一些难忘的亲情时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将教室所学知识延伸到家庭生活中,进一步增强亲情之爱的认识和情感。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亲情之爱》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的重要性,感受家人之间的情感,从而学会珍惜和回报家人的爱。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故事和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体会到家人的关爱,并学会在家庭中承担责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阶段,他们对于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可能没有深刻的认识,容易忽视家人的关爱。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亲情的温暖,从而激发他们对家人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亲情的重要性,理解家人的关爱,学会在家庭中承担责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家庭情感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家人的爱,培养他们对家人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亲情的重要性,理解家人的关爱。

2.难点:培养学生学会在家庭中承担责任,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故事和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体会到家人的关爱。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亲情经历,增强对家庭亲情的理解。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家庭角色扮演,学会在家庭中承担责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资源:相关案例、故事、问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家庭亲情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家庭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亲情经历,相互交流感受。

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主题班会《善待亲情 拥抱阳光》公开课优秀教案

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主题班会《善待亲情 拥抱阳光》公开课优秀教案

善待亲情拥抱阳光七年级14班王荣一、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视屏欣赏,体验感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体会亲情的重要。

2、引导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互动讨论,能理解父母的辛苦与不易,接纳父母的不完美。

3、通过角色扮演和音乐意向对话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解决亲子矛盾的方法,学会感恩,拥抱快乐,营造积极的亲子关系二、活动准备1、学生感恩演讲2、教师准备问卷“你所了解的父母〞三、活动过程〔一〕歌曲导入(2分30秒)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亲情这个话题,希望通过这堂课的交流,体验和分享,解开亲情的结,在今后的日子里去“善待亲情,拥抱阳光〞。

2、伟大父母情我所了解的爸爸妈妈〔一〕善待亲情亲子之间,朝夕相处,总会有矛盾的发生,或许是我们太急,或许是父母太急,或许是缺乏理解和沟通,那么,怎样来解决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呢?〔二〕意象对话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全身放松,你已经走出教室走出了学校,走进了家门,你看到父母操持家务的背影,那背影,比起你小时候,清楚矮了,那头上也有了丝丝白发,他们听到你回来了,快乐地转过头望着你,好似望着另一个自己,他的眼里清楚多了些血丝,他的眼角清楚多了几条鱼尾纹,他伸出手来拉着你,那手似乎也不像小时候感觉到的那样润滑,看着他对你关爱的眼神,你走上前去,轻轻地拥抱他们,用最简单的字眼轻声对他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请你慢慢睁开你的眼睛,爱就不怕说出来,让我们的声音把这份感恩的心传递给教室里的每个人,让我们大声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让我们的声音飞出教室,飞出学校,飞到爸爸妈妈耳边,让我们一起大声呼喊:“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四、总结:看到你们的深情,我相信,这份理解和真诚会让父母开心感动,我们黯然的亲情也必将重现明媚阳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亲情关爱的需要【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与家长的交流1 •使家长反思自己对孩子关爱中的不当做法,激起家长想真正了解孩子的愿望。

2 •使家长了解初一孩子对亲情关爱的需求,为有的放矢的关爱孩子打下基础。

3 •进一步和家长探讨如何合理把握关爱孩子的尺度。

【教学重点】使家长合理把握关爱孩子的尺度。

【教学难点】如何使家长合理把握关爱孩子的尺度,并付诸于行动。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演义法【教学过程】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我们有着共同的关注对象——我们的孩子,并能有缘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在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关爱孩子。

b5E2RGbCAP一、下面就发生在我身边的几个家长对孩子不当关爱的教育故事与大家一起探讨:1.包办代替我女儿参加了一个舞蹈班,原本舞蹈老师不赞成家长旁观,无奈关不住门,也就默许了,我偶尔全程旁观了一次,发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服务周到到只差替孩子吃东西了:从孩子脱下外套,快抱到怀里,到孩子休息的间隙,一手抱着衣服,一手递上插上管的酸奶,再腾出手递上水果,矿泉水,拿出毛巾擦擦汗…… 可以想象这些爱孩子的家长,一方面全身心的透支着对孩子的爱,另一方面又张大着胃口期待着孩子丰厚的回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当其独立意识逐渐增加非常反感家长用照顾小孩的方式来对待自己时,这些家长是否会随之调整自己的教育步伐?p1EanqFDPw2.严厉管教有一年,我教过一个学生,叫鑫鑫,初一刚来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长得又细又高,脸很白净,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很可爱,走起路来,挺胸抬头,像个骄傲的小公主,最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在英语课上,她的英语表演,大方得体。

但一看成绩,让人很是惊讶,倒数前十名,并且开学不久,就极少再看到她的亮点了——完不成作业,上课说话,做小动作等一系列的坏毛病暴露了出来。

我找她谈过多次,表面上也很乖巧,听话,但过后依然照旧。

并且越来越差,让我觉得她就像我手中的沙子,我抓得越紧,她从我手中漏得越快,让我心中很没底。

就赶紧找了她的家长。

家长很无奈地讲述了他的教育苦恼:幼儿园开始,就对孩子严格要求,五岁的时候,我守在她旁边写作业,她只要一写得不认真,我三下两下就他说:“从给她撕掉,结果也没管好,我是一工人,和她妈妈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工作之余不敢玩,陪她学舞蹈,学音乐……结果越来越差,我早没劲了,家长一脸的沮丧和无奈。

我终于知道孩子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根源了。

孩子还不知学习为何意义的时候,家长粗暴的做法已让孩子淋漓尽致地体会到了学习的痛苦,那么在后面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孩子想尽各种办法逃避学习也就顺理成章了。

DXDiTa9E3d以上两种管教方式的初衷都是对孩子的不信任,都想把孩子紧紧抓在手里,只不过一种是春风化雨式的,一种是急风暴雨式的。

但是,不论哪一种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

RTCrpUDGiT甘于奉献,不求回报我自我感觉从小就是一个比较敏感也较懂事的人,用我爸爸的话说:比较善解人意。

一直以来,我们家吃鱼都是爸爸吃鱼头,我们吃鱼肉,我也真得相信了爸爸爱吃鱼头。

有一次,奶奶到我家吃饭,饭桌上有鱼,奶奶刚要吃鱼头,我说:“奶奶,我们家爸爸爱吃鱼头。

”奶奶笑了,说:“真是个傻孩子,谁不知道鱼肉好吃啊!你爸那是不舍得吃呐。

”我很惊愕,一直自我感觉较懂事的我,竟然如此心安理得地吃了这么多年鱼肉……现在的孩子们更是得到了家长全方位无条件的关爱,当他们把家长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爱当成一种自然的时候,除了换来的是儿女的冷漠与贪婪外,更得到的是孩子对社会不会以同样方式关爱他们的不满,失去了爱的能力后的自卑。

5PCzVD7HxA因此,我们要明确孩子对亲情关爱的需要。

二、孩子对亲情关爱的需求特点1.初一的孩子开始有选择地接受家长的关爱初一学生的行为特点还是和六年级的孩子很接近的。

比如有时候孩子在学校遇到一些有趣的事情了,放学回家后会兴高采烈地告诉家长。

有时孩子在学校挨老师批评了,或被同学误解了,回来后会闷闷不乐甚至大哭大闹,当家长询问时,他们基本还是能够向家长倾诉的。

他们还是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安慰与帮助。

jLBHrnAILg但是,半年至一年之后,孩子们熟悉了她所在的班级,也组成了适合她生活的群体,同时也确定了她在群体中的地位。

这时,有些喜悦与苦恼就可以与同伴分享与倾诉了。

而且这时他们会发现,和同伴分享喜悦与苦恼是非常有趣和刺激的。

同学和家长所站的角度不同,他们所说的内容也就不同,传达给倾听者的感受也就不同。

同学本身自己也是孩子,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他们之间很容易产生共鸣,更能找到认同感。

而家长主要关心的是孩子的人身安全是否有保证,学习成绩是否只升不降,对孩子讲述的事情往往没有他的同学关注度高。

而且有些家长还只会习惯性地给予是非式的评判,有些家长甚至还没听明白就烦了,训斥孩子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其他的事少上心。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经过几个回合,就会发现,把学校里一些趣事,或苦恼跟爸爸妈妈讲的结果是我爱批评或招来一串唠叨,而跟同学讲他们从来不会说我,还会安慰我,给我出主意。

以后的事不会什么都跟父母说了,得有选择地说了。

xHAQX74J0X 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愿意接受家长对他的亲情关爱呢?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努力使家庭氛围和谐、轻松。

只有这个家庭是开放式的,家庭成员都有言论的自由,孩子才有可能在家里畅所欲言。

人说“听话听音”,因此,引导孩子全方位的说,您就会多方位的了解孩子的思想,为以后正确教育孩子号准脉。

LDAYtRyKfE⑵当孩子的同学打来电话或到家里来时,您一定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宽容。

一方面从孩子的同伴中,或与同伴的交流中,了解孩子的思想信息;另一方面,树立您在自己孩子同伴中的形象。

在孩子们私下的聊天中,如果您的孩子流露出对您的某些做法不满意,她的同学就会向着您说话了。

同学都觉得您是个好家长,您的孩子能不自豪吗?能不愿意接受您的亲情关爱吗?Zzz6ZB2Ltk⑶换位做工作法,大家是否有这种感觉,当一个有恩于你的人,整天把对你的好挂在最边,你是否会反感,但她的好若通过他人转达,那效果是否会不同。

每新接一个班,我都会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小伙子,长大后,爱上了一个姑娘,(姑娘是个妖精,小伙子不知情)一天,姑娘让小伙子去把他母亲的心挖给她吃,小伙子鬼迷心窍,杀死了自己的母亲,挖出心,捧着往姑娘那儿跑去,跑着跑着,跌倒了,心摔了出去,这时,这颗心说话了:“孩子,摔疼了吗?”母亲的心是这样,父亲的心也是这样。

每听到这里,即使处于逆反期的孩子也常泪流满面。

如果父母自己说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孩子多不爱听。

dvzfvkwMI12.不同类型的孩子对于亲情关爱的需求是不同的(1)孩子对于亲情关爱的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型和不敏感型对于敏感型的孩子家长一方面要注意自己的说话艺术,不要随口说的一句话伤了孩子却不加呵护。

另一方面,要提高这类孩子的受挫能力,帮助他化解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感到的一些受伤体验,让他阳光的感知生活。

rqyn14ZNXI(2)从孩子的性格倾向上看可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内向型的孩子通常自我认识能力、反省能力比较强,他们不需要过多的亲情关爱,如果家长过多的表示关心的话,他会感到厌烦。

但这并不是说内向型的孩子不需要关爱,他们同样也需要亲情关爱,只是他们更需要准确而深刻的关爱。

比如:当一个内向型的孩子最近生活中遇到困难,而他自己却不知如何解决时,就需要家长帮助他找到原因,并与孩子共同探讨几种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对外向型的孩子,家长可用相关故事提醒孩子,大咧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EmxvxOtOco(3)从性别角度可分为男孩和女孩初一男孩普遍不喜欢家长管他的小事。

但当他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如:被诈钱时,他也会求助家长。

女孩更希望家长的具体关爱,比如:女孩感兴趣的话题,但并不希望对她们所有的事都管,还是希望给她们留有一定的空间。

SixE2yXPq53.特殊家庭的孩子更加需要关爱目前,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父母是残疾人或下岗人员的家庭,父母曾经或正在服刑及吸毒人员的家庭,正逐步进入我们的视野。

另外,还有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

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更需要亲情的关爱。

甚至需要父母超越自己的个人恩怨,以大爱为切入点关爱孩子,孩子照样可以健康成长。

如: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及演员王刚,他和前妻离婚后,对女儿的教育令人觉得原来“大家”处理离婚问题也如此的高明。

他对女儿说:“爸爸是爱你的爸爸,妈妈也是爱你的妈妈,我们分开,只说明我们两个之间出了问题,不合适了,与你没有关系。

”6ewMyirQFL我身边也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女生,性情温和,做事如大家闺秀般,学习踏实上进,成绩优秀。

在她时,父母离异,并14岁且父亲在女儿面前说她妈的不好,甚至爷爷奶奶也附和,母亲在女儿面前说她爸窝囊,在外面有人,不要她们了,并叫孩子,去跟父亲一家作对……如此,一来二去,孩子小小的心灵再也无法承受如此扭曲的爱,一度想自杀kavU42VRUs那么,我们如何真正去合理把握关爱的尺度呢?三、合理把握关爱的尺度孩子上了中学,他对家长关爱的需求开始发生了变化,他希望家长在支持他物质需求的同时,更要关注他在精神上的需求。

我们认为按照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信任,理解,支持和帮助。

y6v3ALoS891 :|信任信任的前提是家长对孩子的了解。

创造畅所欲言的家庭环境是了解孩子必不可少的。

2 :|理解大家注意理解并不等同于认同和支持,它只是表达了自己对孩子某一做法的体谅。

3 支持如果孩子遇到了困难,遭遇了不公,这时,最想得到的就是家长的支持,给孩子提供一双耐心的耳朵,轻轻拍拍肩膀,拥抱一下孩子都可以给孩子心理上以莫大的支持。

甚至有时孩子在诉说的过程中就会理清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M2ub6vSTnP4 帮助孩子毕竟还小,有时候想法过于幼稚,需要家长给他以有效的帮助。

这是家长可和孩子一起共同探讨集中可供孩子选择的解决办法,最后的实施要让孩子自己来,只有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他才能产生真正的自信。

OYujCfmUCw另外,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两个案例1 •跟在三轮车后面跑的母亲2 •从蜜罐掉进冰窟窿里的娃娃各位有时间可以自己阅读一下,其中的故事和案例分析会给大家一些启示。

【作业】回家后的一周,希望您少说话,多倾听,一周后对比:1 1你对孩子的了解的多少,现在和以前有何变化。

2 :|•孩子态度的变化3 •询问孩子对你变化的感受交作业方式:1 •一周后请家长写出书面对比2 ' \•根据上交作业情况和部分家长电话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