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要求:

掌握内容:

1. 围手术期处理概念、重要性。

2. 手术前准备的详细内容、手术耐受力判断。

3. 手术前针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脏病、肾脏病等疾病的特殊术前

准备。

4.手术后监测与处理的重要性。

5.手术后监测与处理的具体内容及原则。

熟悉内容: 1.“围手术期”一词的历史由来。

2.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与内容。

3. 急诊手术、择期手术及限期手术的概念及内容。

4.手术后一般监测项目、术后止痛的各类方法。

5.常用导管的应用。

6.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了解内容: 1.切开分类及拆除时间。

2.切开愈合的记录。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1.围手术期:即“手术前准备、手术后处理”。

2.围手术期处理:将术前处理、术中处理与术后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来认识和处理,其目的是使病人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结果。

3.围手术期时间:从确定手术治疗住院时起,到此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时止。

4.沿革:

(1)围手术期(penoperafive period)一词见于20世纪70年纪70年代国外文献中,其后国内逐渐有人使用。1981年第26版的Doland医学词典曾对该词加以解释,认为围手术期是“从病人因需住院做手术时起到出院为止的时限”。

(2)它不同于产科学围产期(perinatal period),它的含意较为明确,是指妊娠28周至分娩后1—4周。不同的外科疾病围手术期有不同的情况。

(3)“围手术期”一词的问世,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重视,并对围手术期的概念和临床意义、围手术期处理的范畴、围手术期的处理方药和新技术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

二、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

对于外科疾病的治疗,优良的手术操作固然重要;然而完善的手术期处理和满意的麻醉也是必不可少的。

1.围手术期处理考虑的是手术病人的整体因素,并将其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2.包括了病人的体质与精神状态的准备,手术方案的选择,术中发生困难与意外等特殊情况的对策,麻醉方法的选择,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等。

3.因此,对大多数的外科病人来说,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重要性并不亚于单纯的手术技巧。有了这些措施的保障,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

三、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与内容

(一)手术前处理

其目的是使病人和手术人员以最佳状态投入手术。手术前处理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

1.尽快明确诊断,确定手术治疗前必须进行的诊疗措施。

2.手术方案的制订与讨论,以及围手术期处理预案的制订。

3.病人及手术有关人员的心理准备,包括相应的治疗和解释工作、术前谈话与签字。

4.病人机体包括并存疾病的检查与处理。

5.加强临床营养支持,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和体液内环境。

6.手术所需器械、材料、药物和输血的准备。

7.预防或治疗感染所需药物的准备与其他治疗措施。

8.麻醉的选择与麻醉前用药的准备等。

(二)手术中处理

目的是使病人能安全地耐受手术打击过程,并确保手术获得最佳效果。手术中处理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麻醉的安全实施与管理。

2.手术的顺利实施。

3.术中的监测、治疗与护理。

4.术中意外情况的预防、发现与处理对策。

5.术中抗感染药物、化疗药物及其他特殊药物的应用。

(三)手术后处理

目的在于使病人尽早顺利康复。手术后处理包括以下8个方面:

1.生命体征与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与异常情况的处理。

2.维持体液内环境的平衡与良好的临床营养支持。

3.并发症的防治。

4.术后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应对措施。

5.病人体腔内引流物及其他安置物的管理及手术创口、瘘口的处理。

6.术后所需的特殊治疗与护理。

7.并存疾病的必要处理。

8.病人的心理护理。

由于个体性差异,每个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不尽相同。因此,各种手术、各个病人都应各有自己的围手术期处理的具体内容。

四、围手术期研究进展

(一)现代外科手术前后处理的研究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设备的使用与人员的专业化。

2.更加重视手术前后病人的心理治疗。

3.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治疗。

4.休克多脏器功能摔交的手术时机和适应证的研究。

5.抗生素合理应用。

6.微量元素锌的应用。

7.医源性损伤的预防。

8.器官移植术中脏器保存、排异反应的研究。

(二)围手术期中西医研究进展

1.四诊客观化的研究。

2.术前中药的应用。

3.关于腹部手术后“两管一禁”的研究。

4.“通里功下”治则的应用。

5.术后应用中医药预防并发症。

第二节手术前准备

包括:尽快明确诊断,全面检测病人的各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采取措施使接受手术病人的生理功能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提高手术耐受力,并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尽快康复的目的,同时使病人和手术人员以最佳状态投入手术。

一、尽快明确诊断

未明确诊断者应尽快明确诊断,对于考虑肿瘤的病人最好要有病理学的诊断。

二、手术耐受力判断

应对病人全身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外科疾病本身及重要脏器的功能。这些重要脏器有:(1)心血管系统;(2)肺功能;(3)营养和代谢状态;(4)肝、肾功能;(5)内分泌功能;(6)血液系统:(7)免疫状态等。为了了解上述情况除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外,术前应常规进行以下检查(1)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白细胞及其分类,必要时加作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2)尿常规检查:包括PH值、比重、尿糖、尿酮、蛋白等。(3)胸片。(4)肝肾功能:包括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和血糖等。(5)心电图检查。(6)呼吸功能测定。

根据以上资料作出下面几个方面的判断:

1.耐受力良好者:指全身状况良好或较好,外科疾病局限或对全身只有轻微影响,重要脏器无器质性病变,或虽有早期部分器质性病变,但功能处于代偿状态。

2.耐受力不良者:指全身情况较差或很差,外科疾病已经对全身造成明显影响,或重要脏器有器质性病变,功能处于失代偿状态,或属于高龄老年、低龄婴幼儿。这些耐受力不良的患者需作积极和细致的术前准备。

三、拟订手术方案,进行术前病例讨论

制定周密完善的手术方案,包括施行手术的时间、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意外以及对困难及意外的处理对策。对于中等手术应召集手术组、病区或科室人员进行术前讨论。

四、完成手术前与患者或其代理人的谈话、签字

施行任何手术前必须取得患者本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的同意,在术前必须与病人或者其代理人谈话并签署手术同意书。重大手术或涉及重要脏器的切除,须向医院相关部门备案。

五、术前准备与手术分类的关系

急症手术

按手术时机可分为三类:限期手术

择期手术

1.急症手术中有可分为紧急手术与一般急诊手术。前者如肝脾破裂性出血、外伤性血管破裂、外伤性血气胸等,为了抢救病人的生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手术,紧急情况下可由急诊直接送入手术室,在急诊室开始术前准备。后者如常见的肠梗阻、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等,术前准备应根据病情而定,务必做到及时,突出重点,以免延误抢救病人生命或延误急症手术时机。

2.对于诊断已明确的恶性肿瘤病人的根治术,以及已服用碘剂作术前准备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的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等。手术时间一般可选择在入院后2周以内,不宜过久延迟,否则可能影响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效果,它们的术前准备应抓紧时间,尽可能在教短时间内做好充分准备。

3.大多数的手术属于择期手术。手术的迟早并不影响治疗效果。如甲状腺瘤的手术、疝修补手术、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非急症的胆囊切除术等等。此类病人即使手术耐受力不良,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