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章

合集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章_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章_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3.意志品质差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自制能力差,对挫折缺乏必要的承受能力,惧怕失 败。一遇到矛盾就白责白怨或一味埋怨社会和他人,灰心失望,精神不 振,由此造成恶性循环,而陷入消极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 心理疾病。
三、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
4.情绪发展的不稳定性
大学生的情绪处在最富动荡和最复杂的时期,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智能良好)
一般智商在80分以上。这是人们学习、生活与工 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 心理保证。 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
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
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活在溺爱的环境中。只怕天下多数父母都知道溺爱不好,真
正的问题是:明明知道溺爱不好,但为什么,那么多的父母 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溺爱行为呢?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TEL:23766104
Email:mind_tj@
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善于适度地表达、调节和控制自己
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 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
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境相符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意志健全(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 )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进行的选择、决定与 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 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 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 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 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而不是行 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详解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详解

(四)个性健全教育 个性健全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健康人格 的标准及培养途径,在客观准确地认识自 我、评价自我的基础上,学会修身养性, 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矫正不良个性,并通 过有意识训练形成开朗、活泼、具有同情 心和正义感完善的人格。
(五)人际和谐教育 人际和谐教育是在帮助大· 学生把握人 际关系基本知识和人际交往特点规律的基础 上,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技巧 和人际交往艺术,学会在群体中与人和睦相 处,与教师、同学、家长、朋友、异性等保 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懂得尊重他人,悦纳他 人,也悦纳自己,善于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 才干,达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
பைடு நூலகம்
1.2.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常见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 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 一。如果仅仅从躯体疾患的角度来看,大学 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又是经过中学及高考 的多次体检合格而进入高校的,患有各种严 重躯体疾病的确实不多。但这种现象往往掩 盖了部分学生 心理健康状态不良的事实。若 仔细观察和深入调查,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 这一群体,实际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1.1.2 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心理上一种持续、 积极、有效率的状态。心理健康一词最早由 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提出。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心理健康 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 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维持心理 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 施。
(二)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 大学生富有青春气息,对生活充满激情 和活力。随着他们对大学生活逐步熟悉、 适应和深入展开,及参与社会交往和联系 增多,社会性需要增强,他们的情感也日 益丰富、强烈、发展、完善。但是容易出 现情绪波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机能健全者”的特征:
(1)开放的经验。 (2)协调的自我。 (3)充分信任自己。 (4)无条件的自我关注。 (5)与同事和睦相处。

判断身心健康的简单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身心健康八大标准 “5+3”标准:即“五快” 、“三良” “五快”: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 说得快、 走得快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 以社会规范为依据。 以医学上的症状存在与否为依据。 以生活适应状况为依据。 以个人主观经验为依据。 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依据。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

这种依据以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根据个人的 心理行为是否偏离某一人群的平均值来区分心 理健康与否。
“与众不同即变态”
不健康
不健康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
优点: 可使心理健康状态客观、具体、可量化,便于比较 和分类,易于操作,反映了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缺点: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健康现象 都是正态分布 不是所有对平均值的偏离都 意味着心理有问题

以社会规范为依据
以每个社会都有某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的行为依据为前提 行为符合公认的社会行为规范为健康。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2)具有良好的社 会适应 良好社会适应者能随 环境改变面对现实; 能与社会保持良好接 触;能积极地自我接 纳与调节。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3)正确的自我 意识
心理健康者能正确认 识自我,客观评价自 我,积极接纳自我。 做到自尊、自强、自 制、自爱适度,正视 现实,积极进取。
心理健康者必定是个快乐者
•乐观的、豁达的人生态度。 •对美好事物保持一定的敏感性。 •不快乐时能适当地宣泄。 •能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善于幽默,玩笑自己,快乐大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适应新环境
1 提高心理韧性
适应新环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增强应对挑战和逆境的能力。
2 促进个人成长
通过适应新环境,大学生有机会认识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并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3 改善心理健康
适新环境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享受大学生活。
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和技巧
1
建立目标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调整和适应新环境。
专业咨询
利用学校提供的心理咨询和辅 导服务,寻求专业支持和帮助。
寻求咨询和帮助的途径
同学和室友 教师和辅导员 心理咨询中心 在线资源
与同学、室友交流,分享压力和困惑 向教师和辅导员寻求学业上的建议和指导 预约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支持和辅导 寻找适应新环境的知识和技巧的在线资源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 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 一章适应新环境
在大学生活中,适应新的环境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了解新环境的特点和面临 的心理压力,以及学习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和技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 要。
新环境的定义和特点
在大学生活中,新环境指的是从高中或家庭环境转变到大学环境。大学环境 具有多样性、自由度高、学术压力大和社交挑战等特点。
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困惑
学业压力
面对更高水平的学习难度和来自老师、家人和同学的期望,大学生常常感到压力倍增。
社交焦虑
与陌生人交流、建立新的友谊以及适应不同社交圈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可能面临社交困扰 和孤独感。
自我认同
在大学环境中,大学生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这可能引发对自我认同的困惑。
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 以及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的途径,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鲁东大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鲁东大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鲁东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健康观念的发展经历了神灵疾病观、自然哲学疾病观和( )三个阶段。

A:灵性疗愈观 B:心理因素决定观 C:身心一体健康观 D:自认科学疾病观答案:D2.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系统及其机能处于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仅是没有()。

A:心理疾病 B:生理症状 C:疼痛 D:情绪答案:A3.()是造成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

()。

A:生活适应 B:心理问题 C:身体问题 D:学习负担答案:B4.大一新生面临最大的问题是()。

A:学业问题 B:人际问题 C:适应问题 D:情感问题答案:C5.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有:()。

A:良好的社会适应 B:与人和谐相处 C:能够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 D:情绪稳定答案:ABCD6.心理异常的划分标准包括()。

A:临床诊断标准 B:经验标准 C:社会规范标准 D:统计学标准答案:ABCD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A:促进大学生的学习效能 B: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 C: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D: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答案:BCD8.大学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促进心理的成长()A: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 B: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 C: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D:参加各项心理活动答案:ABCD9.有心理问题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

A:对 B:错答案:B10.心理正常与心理不正常是有绝对界限的()。

A:对 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因为适应一般是指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所以适应只是人类生存的要求和必备能力。

()A:错 B:对答案:A2.如果从生命发展全程观来看待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适应是一个过程,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步产生的。

B:适应的能力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适应能力越强。

C:适应的需求随时存在。

D:大学适应需求不只表现在初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压力源和应对方法
作为大学生,我们经常感到身心疲惫、精神紧张,这些都是由于内外压力源的影响造成的。

那么,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源主要有哪些?如何有效应对这些压力源呢?
一、内部压力源
1. 学业压力:高效学习、考试成绩、挑战压力等。

2. 人际关系:自我意识、羞耻感、孤独感、社交压力等。

3. 成长发展:职业规划、人生方向、时间安排、资金管理等。

4. 健康问题:身体状况、营养健康、运动锻炼、恶习克服等。

二、外部压力源
1. 家庭生活:家庭矛盾、家庭经济压力、家人健康问题等。

2. 群体事件:社会利益问题、政策变化和固定的观念等。

3. 恶劣环境:噪声、空气污染、陋习盛行、安全等。

有效应对方法
1. 求助:和班主任、辅导员聊聊,和朋友倾诉,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等。

2. 计划:规划清晰目标,并分解每一步,规定根据实际情况来化解自己的压力。

3. 娱乐:寻找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保证充足的休息与娱乐时间,缓解身心疲惫。

4. 识别:观察自己的压力源,并找出合理的应对方法,学会面对压力而不是逃避。

最后,学会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去改善和应对自己的压力,提高自己的抵抗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第一章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健康一.健康及其标准1.健康:实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美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

也就是说健康是生理健康(生理无重大疾病就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2.健康的十条标准(略)二.心理✧历史上,相当长一段实际,人们曾经认为心理是产生智力活动的器官,心理是心脏的机能。

✧亚里斯多德认为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而脑的工作只是使来自心脏的血液冷却而已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现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表现形式。

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即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1.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应过程,是心理现象的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心理现象的静态形式,包括自我意识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感觉、直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2)情感过程:情绪、情感3)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1)自我意识2)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3)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中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卫生联合会心理健康分为狭义的心理健康和广义的心理健康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状态。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即除了无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也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第一章软实力VS硬实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一、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掌握如何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2.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能够识别如何受到这些因素影响,并能从中进行自由选择和承担责任。

3.了解身心一体的健康理念,意识到健心&健身的重要性,掌握健心&健身的具体方法。

二、课时和授课序号3课时授课序号:S01-S03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心理健康的内涵,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

教学难点: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讲授、课堂提问、讨论、启发五、参考教材六、教学过程(一)S01:心理健康导论1.案例引入张帅:男,19岁,大二,计算机专业,话剧社成员。

佳琪:女,18岁,大一,中文专业,正应聘话剧社社员。

佳琪上大学以前是个超级学霸,一心只知道用功读书。

上了大学后,佳琪听师兄师姐们说以后进入社会只凭学习好是不行的,要踊跃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锻炼自己的能力。

思来想去,她选择了一个自己想尝试的社团——话剧社。

佳琪和张帅在面试中第一次相遇。

佳琪长相清秀,性格开朗。

在面试中,张帅向佳琪提了很多问题,她毫不紧张,对答如流,最终进了话剧社。

自从佳琪进了话剧社之后,张帅就对她格外关注,逐渐产生好感,十分想在佳琪面前好好表现,但是话剧排演的时候,只要佳琪在他就经常忘词。

有一次张帅明明晚上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到排练的时候又搞错了,惹得台上的人一阵爆笑。

张帅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张帅纳闷——我英俊潇洒、出口成章,怎么见到佳琪就变得愚钝了呢,面对几百人的演讲我都不紧张,怎么在佳琪面前就词不达意呢?张帅开始觉得自己不正常了。

张帅一紧张就词不达意,这还算好的,张帅的同学小刚,每当心情不好或者紧张的时候,他就会买东西,宿舍里堆满了他买的电子产品和衣服等,这些东西足够宿舍几个人用4年的了。

同是话剧社的小美,一紧张就想吃东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章 认识人生 珍爱生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章 认识人生 珍爱生命

记住吧!
意识到每个人都不可能活两次—生命 是智慧的起点 。 盲目地死与盲目地活,注定都是奴隶 。 掌握生死智慧,才能在根本上把握成 功 把死亡当成生命导师 正视死,恰恰为了更好地活
三、大学生对生命与死亡的心理误区
1.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和价值观。 2.认为人生就不过如此。 3.认为自己一事无成,在社会上没有发现 自己的位置。 ……
2.死亡和死亡的价值


死亡的定义 死亡的特点 对死亡的反思
死亡的定义 1.生物医学:身体机能、脏器、器官及所 有生命系统的永久的、不可逆的停止 功能。 2.社会学:指人类有意义生命的消失,没 有思想、没有感觉。
死亡的特点 1.死亡的不可抗拒性 死亡来临时,所有人都无法自己选择。 2.死亡的必然性 凡是生命都存在着死亡的必然性。
案例1:


大一新生因感觉孤独自刎

2007年09月15日15:15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今日消息 记者喻彬报道:广州大学 城某大学一名大一的男生,经过竞选当上了 副班长,却用镜子锋利的玻璃片,割颈部动 脉自杀。幸被同学发现,及时送到医院抢救 ,脱离了生命危险。他后来向老师披露其自 杀原因,让人震惊:“刚刚入校,生活不习 惯,没有朋友,感到孤单。”
两难故事是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设计的一种测 验方式,他先给儿童呈现一个故事,并在故事最 后提出一系列问题,让不同的儿童对在某种情形 下一个人的行为是正确或错误做出判断,进而通 过这种判断来分析儿童在回答问题时是如何进行 推理的。
主要概念

图形与背景
图形是指人的视觉所感受到的 具体刺激物,背景是指图形以外的 其他刺激物。图形与背景之间是主 次的关系,图形是主题,背景是衬 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从中学到大学,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大学所处的年龄又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以这种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理状态来面对环境的巨大变化,其心理发展之路必定是坎坷不平、动荡不安的。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十分明显的特点,主要为: 1、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 2、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思维易带主管片面性 3、情感丰富,但是情绪波动比较大 4、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 5、智力发展水平达到高峰,社会需求迫切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二、心理健康
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都倾向于认为: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特性。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条件和保证。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二者缺一不可。
2.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三、心理健康标准的正确理解
1、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3、心理不健康不能完全等同于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4、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
五、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生活适应问题 2、学业问题 3、人际关系问题 4、恋爱与性问题 5、情绪问题 6、生活压力问题 7、就业与择业问题
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各种压力综合造成的。由于大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社会对其期望和要求也相对较高,大学生自我定位也较高,因此,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自然也较大,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的因素又包括社会竞争的压力、信息矛盾引起的认知问题两个方面。 2、学校环境因素 (1)生活环境的压力 (2)学习环境的压力 (3)个人情感的压力 (4)人际关系的压力 3、家庭环境因素 (1)父母期望值的压力 (2)经济困难的压力 4、自身缺陷因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资料第一章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知识要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何认识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意义\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健康1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生理无重大疾病。

真正的心理健康标准:生理健康(身体无重大疾病)、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心理健康的定义:(1)在身体、智力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理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2)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展自己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卫联4心理健康的两层含义:(1)无心理疾病(2)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5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自我评价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第二节正确认识心理问题二心理障碍定义:通常是一般心理问题积累、迁延、演变的结果,个体的主观体验痛苦,社会适应不良,社会功能损害较大,常伴有病理性变化,不经过专门治疗难以自行消失:主要有神经症、人格异常,性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等。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严重性排列):一般困扰--情绪及行为障碍--精神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生活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问题、就业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压力来源:1.经济压力2.人际压力3.情感压力4.前途压力5.学业压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个体原因、学习教育、社会、家庭第三节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发展的必备素质(1)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2)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1)现代社会需要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2)变革社会要求人才有很强的适应能力(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需要1、对自我进行积极的调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本目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本目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本目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本目录》
第一章思想与情感管理
1.1 自我认识与自我定位
1.2 情绪管理与情感调控
1.3 压力管理与抗压能力培养
第二章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2.1 人际交往与社交能力
2.2 冲突管理与解决技巧
2.3 听说读写——有效沟通技巧
第三章心理健康与身心保健
3.1 睡眠健康与保持体力
3.2 饮食习惯与营养均衡
3.3 运动锻炼与身心健康
第四章心理卫生与心理疾病预防
4.1 心理健康常识与心理疾病预警
4.2 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我救助技巧
4.3 专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服务
第五章心理成长与自我实现
5.1 自我激励与目标设定
5.2 自我认同与职业规划
5.3 幸福生活与心理成熟
第六章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案例分析
6.1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6.2 基于案例的心理健康教育训练
6.3 实践操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这是一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本的目录,内容包括了关于思想与情感管理、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心理健康与身心保健、心理卫生与心理疾病预防、心理成长与自我实现等方面的知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其次:健康与不健康的界限是相对而言的,是一种连续状态。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概念,从不健康到健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正常与异常是相对的。
黑(不健康)

白(健康)
三、心理健康标准
1、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六标准 (1)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2)坦然面对现实 (3)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 (4)有较强的情绪控制力 (5)处理乐观 (6)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Hale Waihona Puke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情绪健康
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 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 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 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 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自我评价正确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 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 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 低于别人而自卑,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 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 进取。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事实上,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病的学生极 少,多数学生遇到的都是一般性心理困扰。但是, 即使一般性心理困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 发展。 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按照其严重性,可以分 为一般困扰、情绪及行为障碍和精神障碍几个方面。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大学生活适应问题。 这一问题在刚入大学的新生中较为常见。新生 来到大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 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适应。由于目前大学生的 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所以, 在大学生中,生活适应问题广泛存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5. 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惑的主要原因 之一。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人际吸引的条件 及人际关系中常见的问题及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掌握克服 不良的交往心态和行为的方法,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掌握 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积极愉快地生活。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人格决定命运。人格是 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而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也是心理素质的 核心,良好的人格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本书通过 介绍有关人格的知识和相关理论,使大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 的人格特点,理解他人的个性,找到优化自己性格的方法, 主动完善自己,培养健全人格。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与罗杰斯心理健康观 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 要代表。在马斯洛看来,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 只有充分实现个人的潜能、实现人生全部价值的人,才能成 为真正的心理健康的人,即自我实现者。自我实现是一个需 要付出代价的过程。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也并不是完美无缺 的,他们只是比其他人更接近完善。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10. 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 本书通过介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基本知识、基本模 式与判断标准,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障碍的类型、主要 表现和特征以及鉴别心理疾病的常识,使大学生认识到心理 疾病的危害,提高心理保健和心理疾病的防治意识。 11.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让教育工作者知道什么是心理咨 询与心理治疗,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工作模式有哪些, 常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有哪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 定的蓝本。
(1) 精神分析派——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 部分组成。当三者平衡和谐时,人格就趋于完善,如果三者 关系失调乃至破坏,就会出现心理冲突和焦虑,严重的会出 现心理疾病。心理不健康的人与健康人之间并无本质的不同, 即健康与不健康是连续的。健康人蕴涵着不健康的因素,不 健康的人也包含着健康的素质,健康的人若自处不当会变成 不健康,不健康的人只要能有效处理自己的情绪与问题就能 重新拥有健康。因此个人要实现心理健康必须学会:① 正 视并接纳自己,② 学会爱,③ 学会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二、学习环境的变化
大学与中学,分属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在教
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明 显的差别。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专业知识 和专业技 能
非定向的 文化基础 课
定向的专 业课,内 容更深、 更广
教师讲授为主, 教师是教学的中 心 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讲授为辅
5
三、人际关系的变化
中学时代,学生交往对象主要是父 母、老师、同学,人际环境相对简单; 交往的范围小,基本上是与本乡本土人 交往,很少有语言的障碍、乡土的差异, 交往相对容易。
到了大学,交往对象、交往的范围则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要和不同地域、 不同习俗的同学打交道,还要和校、系 等有关部门的教职工打交道。这些人来 自五湖四海,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都 有很大差异,增加了交往的难度。
♦2.贫困生自卑感强, 压力大
视频链接
15
西南师范大学
•(第二三)节生活问转题变心态迎接新生活
• 1.生活自理问题
• 2.生活习惯一问、题转变社会角色并重新定位自己
• 3.时间管理问题 • 4.金钱管理问题
三、尽快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 四、学会和他人融洽相处 五、积极适应大学新的生活方式
16
一、转变社会角色并重新定位自己
11
四、理想与目标失落引起的茫然
大学是多数学生心目中的“人间天堂”,对未来大 学生活美好的憧憬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他们在中学刻苦 努力的动力。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 此,现实中的大学生活环境与美好的想象存在着相当 大的反差。于是,有的人热情转化为消沉,希望转化 为失望。
大学生未进大学前,高考是前方一盏明亮的灯,顺 利进入大学后,在新的目标尚未建立之前,许多学生 出现情绪低落、彷徨迷失的现象,学习提不起兴趣, 得过且过。
13
六、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
大学生处在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 强的阶段,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 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 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 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 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
14
七、特殊群体的心理不适应
♦1.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 力差,难以适应大学生活
学习是大学中一切的基础,否则大 学生活会失色不少,将来进入社会则 会后悔不已,所以要始终端正心态, 重视学习。
面对学习环境、学习课程和教师授 课方式的转变,大学生必须采取适应 的对策,摸索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对于高考失利的同学来说,则不必背 负很大的压力,期望不要太高,学习 不可心切。只有始终保持积极、乐观 的心态,你才能在学习上精力充沛, 而这是搞好学习的关键所在。
上编 大学生活与心理健康
1
第一章与大学环境水乳交融 ——适应心理
第一节 从中学到大学的改变 第二节 走进象牙塔的困惑与迷茫 第三节 转变心态迎接新生活
2
第一节 从中学到大学的改变
一、生活环境的变化 二、学习环境的变化 三、人际关系的变化 四、自身角色地位的变化
3
一、生活环境的变化
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 都用在学习上,生活上的事 绝大多数由父母包办,而到 了大学后,需要过集体生活, 自己料理生活起居等。此外, 由于地域与习俗的改变也会 使某些学生在生活上产生不 适。大学课余生活与中学相 比也更加丰富多彩,既让许 多新生感到新鲜又会让他们 感到无所适从。
9
二、人际交往不适应
部分大学新生对大学里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和多种多 样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由此而引发的人际矛盾和心理 不适。
有的学生与同宿舍的同学长期关系冷漠,有的学生不 愿与人交往,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还有的学生奉行 “我行我素”的处世原则,导致了人际关系中的自命不 凡和过于敏感挑剔。这样的学生不少会出现因人际关系 失调造成的焦虑不安、心慌意乱、孤单失落、寂寞失眠、 注意力分散、甚至社交恐惧等症状。
10
三、过分恋家不适应
不少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都是在老师和家长无微不至 的关怀中度过的,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性, 独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进大学后,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不能 较好地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甚至对一些最基本 的生活问题束手无策。一些新生更是无法从心理上摆脱对 家庭和亲人的依赖,总感觉还是“家里好”,出现严重的 “恋家”现象。
17
二、尽快转变和确立新的理想目标
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应当迅速地由 过去的升学目标向现在的成才目标转变。 选择和确立目标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基础, 以高校培养目标为导向,以个人的实际 条件为杠杆。
1.要考虑现实社会的需要
2.要依据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
3.要考虑个人的实际情况
18
三、尽快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
12
五、大学与中学的落差引起心理失衡
经过高考拼杀的大学生,许多人在中学时代都是 老师眼中的尖子,家长心中的宠儿,不少人还是学 生干部,不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赞许,这 使他们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某种优越感和自负情绪。 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大学生 中的普通一员,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 荡然无存,“常胜将军”的桂冠也不翼而飞,耳边 也没有什么赞赏的话语,过去众星捧月的地位一下 子变了。面对这种现实,他们心理有严重的失落感, 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使他们原有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变 成了自卑感和焦虑感。
6
第二节 走进象牙塔的困惑与迷茫
一、学习不适应 二、人际交往不适应 三、过分恋家不适应 四、理想与目标失落引起的茫然 五、大学与中学的落差引起心理失衡 六、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 七、特殊群体的心理不适应
8
一、学习不适应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在学习 任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 形式上都有不同,刚进校不久 的大学新生,相当一部分会有 许多的不适应,进而产生了困 惑、焦虑、无所适、自卑等心 理。同时,一些同学由于不喜 欢所学专业,产生了厌学、逆 反等不良心理。
每位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都应当重新找到和摆 正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重新估价自己, 主动接纳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实力,树立自信 心,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看到每个人有所长 也必有所短,应该扬长避短,以长补短,切不可 盲目自大或盲目自卑。要勇于竞争,不甘落后, 奋起直追,这样才能在新的竞争中,变劣势为优 势,进而超越别人并超越自己。总之,要以平静 的心态去审视一切,以积极饱满的精神去迎接新 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