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惠民:地缘诗学与华文文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缘诗学与华文文学研究
曹惠民
(苏州大学中文系,江苏 苏州 215006)
[内容摘要]文学史写作和华文文学研究应加强空间意识:在“编年表”之外,更要重视“画地图”,为此引进地缘诗学的理念,十分必要。“人”“地”关系作为地缘诗学理论的核心,可从内向视野和外向视野展开考察,既包括不同地域华文文学的比较研究,也包括华文文学创作与地域背景、创作主体与地域、创作文体与地域空间、创作风格与地域文化、创作文本中虚拟场域的空间考察以及文学传播与地域空间的关系等方面。
[关键词]华文文学;地缘诗学;“人”“地”关系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02)1-0014-04
一、在文学史和华文文学研究中
引进“地缘诗学”的必要性
我们所熟悉的文学史著作,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延展开一条时间的线索:写古代文学史从上古到春秋战国、先秦两汉再到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写现当代文学史则从“五四”到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再到“十七年”、“文革”,到新时期,50、60、70、80、90年代逐一展开;写“台湾文学史”、“香港文学史”也是异曲同工:20年代新文学的发生,再依时序,从30—40年代直讲到80—90年代、世纪末。文学史的书写以时间为线索,自然无可厚非,而“空间”考察的缺席,却已是习焉不察。文学发展进程中空间因素长期地被遮蔽,使我们的文学史书写清一色地都去“列家谱”、“编年表”,而忽略了“画地图”、“搭房子”。这种时空观上的偏枯、缺失,致使文学史的书写遗漏了不少丰富多彩的内容,也使文学史的叙述失去了显示其繁复缤纷历史面目的另一些可能。文学史的写作极有必要引入凸显空间因素的地缘诗学的方式,这对于完整描绘出世界华文文学的版图尤为切要。
著名文化学者金克木在论及文学史研究时,认为需在“编年表”之外,更重视“画地图”①。令人遗憾的是,15年前金先生的这一金针度人之言,其实至今并未引起学界足够热情的应有的回应。
在总结20世纪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展望新世纪华文文学研究的未来时,笔者深感金克木先生的呼吁,对于观察远播全球各大洲、各地区的华文文学而言,实在不失为一方指南的罗
・
4
1
・华文文学 2002111(总第48期)
作者简介:曹惠民,男,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盘,针对性极强。
从根本上来说,世界华文文学的结构,更是一种板块状的、地域文学的组合。它不象国别文学那样,其发展演变是在较为确定的国家疆域的范围中,延展为较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从远古到19世纪,以方块字为表达工具的中文写作,在母语本土———中国的疆域内自成气象,而在中国本土以外的世界各地,除了零星的早期华工的某类文字记载外,华文写作尚未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
而进入20世纪以后,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种新的文学现象随着华人陆续地、多向地移民海外,悄然在世界范围内生成。而到该世纪末,华文文学已然覆盖了地球上各个地区、各大洲,成为世界语种文学中,作者与读者众多、流播地最为广延的现象。“世界华文文学”在各种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人种、不同风俗、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生活方式……的“背景”、“环境”和“语境”中,既表现出华夏民族、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又呈现出鲜明地域性的状态,无疑是存在着学术探讨的巨大空间的。在华文文学研究和华文文学史写作中引入文学地理学、或曰地缘诗学的理念,不仅是必要的、可行的,也将是大有作为的。
二、“地缘诗学”界定略说
所谓地缘诗学(geopoetics),也有称文学地理学、文学地域学者。这种理论及研究方法,派生于人文地理学及其子学科文化地理学,又与文艺社会学交叉。它以探讨各种文学现象的生成、分布、变迁、流播和人类文学活动的空间结构为主要内容,而以“人”与“地”关系的研究为其核心内容。丹纳、勃兰兑斯乃至西方新批评派中人的理论都含有地缘诗学的成分。中国古来更有“南北文学”之辨,及至民国时期,王国维、刘师培等人于此也都有精彩的理论阐述或批评实践。即使今天,有些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时,还都颇为重视从文学地域学的视角来考察古代的文学现象。袁行霈教授9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文学概论》中“总论篇”的第三章,就专论“中国文学的地域性与文学家的地理分布”,章培恒教授发表在《中国文
化》创刊号上的《从〈诗经〉〈楚辞〉看我国南北文学的差别》,均可称代表作。
作为地缘诗学理论的核心,人地关系的研究有若干层面的内涵。“人”者:既指文学创作的生产者———作家,亦指作家创作出的作品中的人物,也指文学创作的消费者———读者;“地”者:既指作者的出生地及其文学活动地域,亦指其作品内容的地域背景和作品中虚拟的地域场景,还包括作品流传播迁的地域范围。
三、地缘诗学的外向视野
以上这种多重的“人”、“地”内涵,自然会演绎出繁复多元的“人”、“地”关系。但我们可以把这种对“人地”关系的考察,大体分为外向视野与内向视角的两个层面来将其具体化,以便于开展研究的运作。
对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来说,外向视野的考察,不外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一)中国大陆文学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华文文学的整合研究及比较研究
从史缘的角度来说,大陆与台港澳都属于中国本土的版图。只是由于由19世纪延伸而致的20世纪特定的政治、历史原因,海峡两岸三地之间曾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地缘上的分隔。这种地域上的特殊的分隔形态对20世纪中华文学的流变、迁衍产生了深刻影响。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中国人(包括作家)的身份在不同的程度和广度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异:就20世纪上半叶而言,或为中华民国的公民,或为日本殖民帝国的皇民,或为英葡帝国的臣民。社会的性质、民众的身份、通行的语言等等都有相异之处。而在深层上,又无法弃绝民族的文化传统,其间的“人地”关系所呈现的复杂变貌,需细心论析。这里牵涉到中原与边陲、大陆与岛屿、南方与北方、宗主与殖民等各种关系与连接,多有可深研细探者。
(二)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关系的研究
包括台、港、澳在内的中国20世纪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与世界其他语种文学的关系,是把中国文学放在世界文学大格局中考察而衍生出来的必然思路。一面是中国
・
5
1
・
曹惠民:地缘诗学与华文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