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设计性实验

合集下载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及呋塞米的疗效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及呋塞米的疗效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及呋塞米的疗效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家兔进行实验性肺水肿模型的建立,评估呋塞米在
肺水肿治疗中的疗效。

实验方法:
1.实验动物选择:选择健康家兔作为实验对象。

2.动物麻醉:行家兔全身麻醉,可选择以异氟醚为主要麻醉药物。

3.气管造口:在麻醉后,进行气管造口术,连接呼吸机。

4.模型建立:通过给予家兔静脉注射大剂量的肾素和血管紧张素II,模拟肺水肿状态。

5.分组设计:将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只。

6. 实验组处理:实验组动物给予呋塞米,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mg,
通过静脉注射方式给药。

7.对照组处理:对照组动物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8.实验观察:观察并纪录动物在给予药物前及不同时间点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变化。

同时,收集家兔的气体样本以及
血液样本用于检测相关指标。

9.统计分析:应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
观察实验组家兔给药后,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

同时对比实验组与对
照组的指标数据,分析呋塞米在实验性肺水肿治疗中的疗效。

实验讨论:
1.讨论不同时间点的观察结果,探讨呋塞米对实验性肺水肿的影响。

2.探讨呋塞米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3.讨论实验结果与之前研究的一致性,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结论:
通过本实验可以初步验证呋塞米在实验性肺水肿治疗中的疗效。

然而,由于实验设计的限制以及实验动物与人体之间的差异,需要进一步深入的
研究来验证呋塞米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课件

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课件

05
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案 例分析
案例一:心血管系统实验设计
总结词
通过本实验,学生应掌握心血管系统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心血管系统实验的 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实验报告的 撰写。
详细描述
本实验以心血管系统为主线,涉及血液动力学、心脏 电生理、动脉血压、心电图等知识点。实验过程中, 学生需要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 据,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06
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总 结与展望
设计性实验的优缺点总结
优点总结 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学机能学的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设计性实验的优缺点总结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交流与沟通。
设计性实验的优缺点总结
缺点总结 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畏难情绪,需要加强引导和鼓励。
02
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核 心概念
生物力学与流体力学
生物力学
研究生物体机械运动和力学行为的学科,包括骨骼力学、肌 肉力学、心血管力学等。
流体力学
研究流体运动和相关现象的学科,如血液动力学、呼吸力学 等。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生理学
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病理生理学
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机体异常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 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和数据分析,提高实践 能力和科学素养。
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设计性实验,学生可以培养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团队协作 等多方面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

医学机能学开展设计性实验课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机能学开展设计性实验课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机能学开展设计性实验课的实践与思考汇报人:日期:目录CONTENCT •引言•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现状•设计性实验课在医学机能学中的实践•开展设计性实验课的优势与不足•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医学机能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涉及人体生理、病理生理和药理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培养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通常采用验证性实验为主,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开展设计性实验课成为了必要手段。

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探讨开展设计性实验课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研究意义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02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现状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医学实验技能和方法,加深对医学机能学的理解。

课程内容包括动物实验、组织切片观察、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实验等,涉及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

课程目标是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概述010203当前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演示和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

由于实验课程的时间和场地限制,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较少,无法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内容相对单一,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能力提升的需求。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传统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导致学生无法全面掌握医学机能学的知识和技能。

实验课程中动物实验等项目存在伦理和道德问题,需要更加重视和规范实验操作流程。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的问题与挑战03设计性实验课在医学机能学中的实践确定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明确设计性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简介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的学科。

在这门学科中,实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验证理论是否正确、探索未知领域、优化实验结果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实验设计的目的、步骤、注意事项等。

目的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理论、解决问题、优化实验结果。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我们可以获得有意义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为理论的应用提供支持。

步骤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实验目标在进行实验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实验的目标是什么。

这个目标可以是验证某个理论、解决某个问题、优化某个实验结果等。

明确实验目标有助于我们在接下来的步骤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设计。

2. 建立实验模型实验模型是指将实验对象抽象为一个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以便我们能够通过计算、仿真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预测。

建立实验模型是实验设计的基础,它需要考虑实验对象的特性、限制条件等因素。

3. 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是指确定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包括实验条件、实验设备、实验参数等。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可重复性、可控性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进行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我们需要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操作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数据的有效性。

5. 分析实验数据在获得实验数据之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包括数据的整理、统计、图表绘制等过程。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有关实验结果的信息,进一步验证理论或解决问题。

6. 总结实验结果最后,我们需要总结实验结果,包括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过程的有效性等。

在总结实验结果时,我们还可以提出对实验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实验的效果和可靠性。

注意事项在进行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可控性实验的可控性是指实验参数是否能够被我们主动控制。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报告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报告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报告
本实验旨在探究生物体中含有的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及其对化学试剂的反应。

首先,从新鲜鸡蛋中分离出蛋白质,然后将其分别暴露于酸性、碱性、高温、高盐度环境中。

通过对蛋白质的变化及对不同化学试剂的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来检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敏感性。

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与试剂:蛋白质提取液(含盐、缓冲剂等)、盐酸、氨水、动物胶、磷酸盐缓冲液、甲醛溶液、硫酸、硝酸、24孔板、比色皿、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线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

实验流程:
实验前准备:新鲜鸡蛋一枚、蛋白质提取液、24孔板、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

1.分离蛋白质
取鸡蛋,慢慢地将蛋清倒入碗中,倒出其中的蛋黄,然后将碗放入离心机中,离心10分钟,离心时离心机的转速变为最大,离心完成后,将离心管内的白色物质(蛋白质)移至一25mL试管中。

2. 酸性环境下的蛋白质性质观察
用盐酸将pH值调至3,在25mL试管中加入相当于蛋白质量的盐酸,接着观察蛋白质的外观、透明度和颜色变化,并记录。

6. 实验结果的分析
将上述步骤中观察到的蛋白质性质变化及颜色的变化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中,并在实验完成后,使用紫外线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条件下的蛋白质溶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构变化。

在分析实验结果时,需要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的蛋白质性质变化、蛋白质含量变化和蛋白质结构的变化。

本实验旨在提高实验者对生物体中蛋白质的了解,同时也锻炼了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希望对生物学、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有所启迪。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与仪器四、实验步骤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六、实验结论一、实验目的本次机能实验学的实验设计旨在通过对机能原理的研究,了解机能的基本特性和运作原理,掌握机能的性能表现和使用方法,以及探究机能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机能是指物体在特定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

它是物体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机能有许多种类,如力学机能、热力学机能、电磁机能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机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三、实验器材与仪器1. 电动车模型;2. 电池;3. 电线;4. 万用表;5. 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池和电动车模型:将正极连接到电动车模型上,负极连接到地线上。

2. 测量电动车模型转速: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动车转速,并记录数据。

3. 观察示波器波形: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动车模型的波形,并分析其特点。

4. 改变电池电压:改变电池的电压,观察电动车模型转速和波形的变化。

5. 改变负载:改变负载,观察电动车模型转速和波形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电池电压的增加,电动车模型的转速也在增加。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当负载增加时,转速会下降。

这是因为负载增加会导致机能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减慢了机能运作的速度。

此外,在观察示波器波形时,我们发现当机能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时,其波形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形态;而当机能处于低速运转状态时,则呈现出较为简单的周期性波形。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我们了解了机能的基本特性和运作原理,并掌握了机能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熟悉了一些常用仪器和工具,并学会了如何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机能实验设计实验报告

机能实验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神经递质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目的:1. 了解神经递质在神经肌肉传递中的作用。

2. 观察不同神经递质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3. 分析神经递质对骨骼肌收缩的调节机制。

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器材:肌电图机、肌夹、生理盐水、乙酰胆碱(ACh)、肾上腺素(Ad)、氯化钙(CaCl2)、硫酸镁(MgSO4)、显微镜、培养皿等。

实验方法:1. 将家兔固定于实验台上,使用肌电图机记录其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2. 将家兔的肌肉组织取出,制成肌条,置于培养皿中。

3. 将乙酰胆碱(ACh)、肾上腺素(Ad)、氯化钙(CaCl2)、硫酸镁(MgSO4)分别滴加到肌条上,观察并记录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4. 将不同浓度的神经递质分别滴加到肌条上,观察并记录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5. 使用显微镜观察肌纤维的收缩情况。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动物,将家兔固定于实验台上。

2. 使用肌电图机记录家兔骨骼肌的基线收缩情况。

3. 将家兔的肌肉组织取出,制成肌条,置于培养皿中。

4. 将乙酰胆碱(ACh)滴加到肌条上,观察并记录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5. 将肾上腺素(Ad)滴加到肌条上,观察并记录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6. 将氯化钙(CaCl2)滴加到肌条上,观察并记录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7. 将硫酸镁(MgSO4)滴加到肌条上,观察并记录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8. 将不同浓度的神经递质分别滴加到肌条上,观察并记录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9. 使用显微镜观察肌纤维的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1. 乙酰胆碱(ACh)滴加到肌条上后,骨骼肌出现明显的收缩。

2. 肾上腺素(Ad)滴加到肌条上后,骨骼肌出现收缩,但收缩幅度小于ACh。

3. 氯化钙(CaCl2)滴加到肌条上后,骨骼肌出现收缩,但收缩幅度小于ACh。

4. 硫酸镁(MgSO4)滴加到肌条上后,骨骼肌出现舒张。

5. 不同浓度的神经递质对骨骼肌的收缩影响不同,随着浓度的增加,收缩幅度逐渐增大。

实验分析:1. 乙酰胆碱(ACh)是神经递质,可引起骨骼肌收缩,说明神经递质在神经肌肉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

机能学实验自主设计实验课题

机能学实验自主设计实验课题

机能学实验自主设计实验课题在机能学实验的课堂上,想要让大家耳目一新,简单的实验不够,还得有点创意。

要说我这次的实验设计,那真是脑洞大开,灵感飞扬。

想想我们的身体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的职责。

而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台机器里的“故障点”,看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大家都知道,人体和机器的运作其实有不少相似之处。

就像家里的洗衣机,突然不转了,你得找出问题来,才能让它重新运转。

我们这次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看看不同的因素是怎么影响我们的机能的。

我们可以选择“运动与心率”的主题。

想象一下,大家在操场上飞奔,感觉风在耳边呼啸,心跳声就像打鼓一样,那种感觉可真爽啊!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分成几组,分别进行慢跑、快跑、和走路的活动,然后记录下每个人的心率变化。

谁的心跳最快?谁又是慢动作的“蜗牛”?这个实验不仅有趣,还有点像比赛,大家可以争着看谁的心率最高,顺便还能锻炼身体,真是一举两得呀。

聊聊饮食对机能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吃得好,身体才棒。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能量大挑战”的实验,分成两组,一组吃高糖高脂的零食,另一组吃健康的水果和坚果。

然后,我们可以进行一场智力测试,看看哪一组的表现更好。

是的,大家会发现,零食吃了也许一时爽,但没多久就会出现“能量崩溃”,脑袋一片空白。

相比之下,健康饮食就像给大脑加了油,思路清晰,真是“眼睛一亮”。

还有压力与机能的关系。

想象一下,考试前那种紧张的感觉,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简直是要上天的节奏。

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压力测试”,给大家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看看大家在压力下的表现如何。

有趣的是,可能有些同学在压力下表现得特别出色,而有些同学则会手忙脚乱,甚至出现“掉链子”的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大家不仅能体验到压力的真实感受,还能了解如何应对压力,简直是给生活上了一课。

当然不能少了社交的影响。

人是群居动物,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氛围可真是太重要了。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小的“团队合作挑战”,分成小组,完成一些任务,看看在愉快的氛围下,大家的表现会不会更好。

课机能实验学教案设计性实验

课机能实验学教案设计性实验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实验学》集体备课教案(3) --“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一)教学内容:1、实验设计概论2、实验设计讲座教学时数:5学时教学措施:讲授、讨论教学安排:集中讲授,实验设计概论(约100分钟)→实验设计讲座(约100分钟)→学生讨论、提问、教师答疑(约25分钟)。

实验设计概论§1 概述﹡机能实验学是一门什么课程?基本医学范畴?机能实验学是融合老式旳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实验内容为一体旳新型课程,是实验性很强旳医学基本课程。

﹡实验教学旳重要手段?人体实验:有一定局限性动物实验:重要是应用模拟人类疾病旳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正常机体机能代谢规律、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药物作用和机制旳重要手段。

﹡实验教学旳重要目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旳重要内容?基本性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及仪器,设备旳使用,培养动手能力。

综合性实验:增进各学科知识旳融会贯穿。

设计性实验:掌握基本旳科研工作措施。

§2 设计性实验给定实验目旳规定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旳实验。

以学生为主,导师带教,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开题设计、实行实验、观测记录、论文答辩等,即创设“发现情景”,培养学生个性,让学生积极积极旳去摸索未知世界。

﹡实验设计目旳1、充足结识实验在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中旳作用。

2、培养创新能力3、培养一定旳科研能力﹡实验设计三个基本要素1、解决因素:2、受试对象:3、实验效应:如:观测巯甲丙脯酸对肾性高血压大鼠旳疗效(动脉血压变化是实验效应)﹡实验设计旳基本原则1、对照原则:可使解决因素和非解决因素旳差别有一种科学对比。

空白对照原则对照解决对照自身对照2、反复原则3、随机原则﹡实验设计旳基本程序1、准备工作:广泛收集阅读资料;设想立题方向。

2、选题(立题):3、设计实验方案:4、可行性分析和预实验:5、正式实验:6、整顿、分析实验成果;7、完毕论文﹡选题前旳准备工作1、提出问题:2、建立假说:重要查阅文献、提出问题旳创新点、国内外有关动态、注意别人如何建立假说、技术路线、综述、立工作假说。

设计机能学实验报告

设计机能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同步观察实验目的:1. 理解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之间的关系。

2. 学习观察和分析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的同步性。

3.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是人体运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理现象。

神经干负责传递神经冲动,肌膜动作电位是神经冲动在肌细胞膜上的表现形式,而骨骼肌收缩则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表现。

本实验通过同步记录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人体运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家兔2. 实验器材: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手术显微镜、神经干刺激器、肌电图仪、手术器械、生理盐水等实验步骤:1. 家兔麻醉,固定于手术台上。

2. 暴露神经干,记录神经干动作电位。

3. 暴露肌肉,记录肌膜动作电位。

4. 激活神经干,观察骨骼肌收缩。

5. 分析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的同步性。

实验结果:1. 神经干动作电位:记录到明显的动作电位波形,峰值为-70mV~-90mV。

2. 肌膜动作电位:记录到明显的动作电位波形,峰值为-90mV~-100mV。

3. 骨骼肌收缩:激活神经干后,观察到骨骼肌收缩。

实验讨论:1. 本实验成功同步记录了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同步性。

2. 神经干动作电位是骨骼肌收缩的先导,肌膜动作电位是骨骼肌收缩的直接原因。

3. 实验结果表明,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在人体运动过程中具有密切的关联。

实验结论:1. 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在人体运动过程中具有密切的关联。

2. 本实验为研究人体运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动物生命体征的稳定。

2. 激活神经干时,避免过度刺激,以免造成动物痛苦。

3. 实验结果分析时,注意观察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1. 《生理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遵义医学院 机能学设计实验

遵义医学院 机能学设计实验


注射完毕,立即将肠管放回腹腔内,用线缝合腹 壁(或用止血钳夹住切开的两侧腹壁,使其关闭 腹腔。),并以浸有39℃生理盐水或台氏液的 脱脂棉覆盖,以保持温度和湿润局部。 两小时后打开腹腔,观察各段肠管的变化( 如肠管充盈情况与充血程度等)。最后用注射器 抽取各段肠管内液体,比较其容量,并剪开肠壁 ,观察肠壁充血情况,将观察到的情况写入记录 表格内。

Thanks!


二、实验动物:
健康家兔,体重2.0 —2.5 kg,雌雄不拘。 三、主要仪器试剂: 仪器 : 台秤、兔手术台、手术剪子、手术刀、止血钳 、缝合线、注射器、针头、酒精棉、脱脂棉,缚腿带。 试剂 : 20%硫酸镁溶液、生理盐水、液体石蜡。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 麻醉和固定 取家兔一只,称重后,以25%乌拉坦4mL/kg 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待动物麻醉后,仰卧于手术 台上,用缚腿带把兔头固定好,再用缚腿带将四 肢套上并固定于手术台两侧的梯形木栓上,前肢 的缚腿带从背后交叉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在实验 中,如麻醉深度不够时,可酌情从静脉再适当补 充一些麻醉药(一般不宜超过原剂量的1/3)。
(二) 剖开腹腔 腹部正中剪毛,在耻骨联合上缘约1.5cm处,向 上沿正中线作约5cm长的皮肤切口,再沿腹白线 剪开腹膜,充分暴露肠管。 (三)结扎回盲部 取出回肠。于回盲区将内容物挤向结肠,并用线 在回盲部近端将肠扎成3段,每段长4cm,使其 互不相通。切勿损伤肠系膜血管。然后再每段肠 管分别注入20%硫酸镁溶液、生理盐水、液体 石蜡各2mL。


3.注射生理盐水的肠段膨胀应不明显,抽吸出 水样液体应小于0.4ml,肠粘膜无充血。
六、数据的收集及处理方法:

分别观察三种试剂对肠段的影响,观察指标为 肠段膨胀程度 、肠腔液体容量、 肠粘膜充血 程度。注意:结扎肠段应与周围正常肠段对比 。

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思考

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思考

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思考摘要: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设计实验,可以有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文就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性试验的意义、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

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说明设计性实验对机能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为设计性实验方法的教学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教育教学;设计性实验机能学课程是同时具备生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实验课程内容核心的一项新生实验教学课程。

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教育有着显著的效果,也是对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之一,对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与学生们创新意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机能学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性实验是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部分之一。

目前,机能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主要分为三大类,包括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对基础实验与综合实验教学及设计性设计实验教学。

而随着近些年,实验机能逐渐向一体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因此,对设计实验的机能实验教学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1]。

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在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灵活运用课程体系前两阶段所学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设计性实验研究,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当代大学素质教育的理念。

设计性实验教学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针对与此相关的未知问题,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创新探索、设计与研究[2]。

可以看出,设计实验实施的基本流程与科学研究是一致的。

通过实验阶段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

在机能实验教学的设计安排中,为了充分体现其价值,应在基本础知识理论和基础技能培训后进行设计性设计实验[3]。

以此学生才能对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掌握,设计性实验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搭建实践、创新的研究平台。

机能学实验设计范文

机能学实验设计范文

机能学实验报告怎么写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蛙离体骨骼肌收缩的影响-百实验方法: 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1)洗干净实验动物 2)双毁髓::找到枕骨大孔处将刺蛙针刺入1-2mm,分别捣损脑组织和脊髓。

3)剥制后肢,分离一侧后肢4)分离坐骨神经,穿线备用5)游离腓肠肌,肌腱结扎备用6)标本检验。

2、连接实验装置:将换能器的输出线接至BL-420F生理记录装置的1通道,保护电极接至电脉冲输出通道。

然后把制备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棉线的另一端接在张力换能器上,将坐骨神经通过保护电极接至电脉冲刺激输出通道,而腓肠肌肌腱端的棉线与张力换能器簧片相连,保持适度松紧并与桌面垂直。

3、2、实验记录:开机后进入实验先用单刺激,找出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然后固定最适刺激强度,用连续单刺激,找出出现完全强直收缩时的最小刺激频率。

谁能给我机能设计性实验的题目啊?《机能实验学》学生自设计性实验参考题目题目备注1 脑n XX药物对大鼠智力的影响n XX药物对大鼠痛觉的影响n 影响脑耗氧量的因素探讨n ……2 心n 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分析n 影响血管收缩性(or血流速度)的主要因素分析n 影响心肌收缩性(or舒张性)的神经因素分析n 影响心肌收缩性(or舒张性)的体液因素分析n 缺血(or感染)对心肌舒缩功能的影响n ……3 肺n 影响动、静脉血氧分压(PO2)和血氧饱和度的因素探讨n 影响动、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因素探讨n 影响肺通气功能的因素探讨n 影响肺换气功能的因素探讨n 交感神经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n 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4 肝胆胰n 肝损害对血浆蛋白质与量的影响n 肝损害对凝血功能的影响n 肝损害对解毒功能(or药物半衰期)的影响n 影响胆汁(or胰液)分泌的神经因素分析n 影响胆汁(or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分析n 食物成分对胆汁(or胰液)分泌的影响n 病理情况下对胆汁(or胰液)分泌的影响n ……5 胃肠n 影响胃(or肠)液分泌的神经因素分析n 影响胃(or肠)液分泌的体液因素分析n 影响胃(or肠)蠕动的神经因素分析n 影响胃(or肠)蠕动的体液因素分析n XX药物对胃(or肠)功能的影响n ……6 肾n 影响尿液生成的神经因素分析n 影响尿液生成的体液因素分析n XX(疾病或)病理过程对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n XX药物对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n ……7 血液n 血液酸碱度的调节机理探讨n 影响血液粘度的主要因素分析n 影响血液红细胞生成速度或数量的因素分析n 影响血液中性粒细胞(or单核细胞or淋巴细胞)生成或数目的因素分析n 促进血小板生成的因素分析或药物筛选n ……急求机能实验设计,急!高分悬赏动物实验:实验返老还童白鼠经处理寿命与机能对比实验动物:KM小鼠动物平均寿命:21月动物年龄:16月龄(相当于人55岁)处理:强制性年轻中的BN处理、多器官肿瘤处理实验说明:本实验为动物实验,由于人治疗与动物实验有一定的差别,为了实验结果分析更清楚明了,对寿命延长、机体功能恢复分开试验,并加入解剖结果对比。

机能学自主设计性实验

机能学自主设计性实验

五、实验动物
年龄相同,体型相当的小白鼠6只
看我萌不 萌??? ???
六、实验材料
主要仪器
注射器(3支)、剪毛剪、计时器、刺针、5ml、20µl、 200µl、1000µl加样枪、小鼠固定器
试剂和药品
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1/250000肾上腺素、 1/250000酚妥拉明、75%酒精、苦味酸(标记用)
体吸收普鲁卡因的速度是否有促进作用,从而 缩短麻醉时长。血管的收缩扩张影麻醉药物的 吸收的快慢,临床上可以根据需要而选用相应 的药物与麻醉药配伍注射,能够较好地控制对 病患的麻醉时间。本实验中观察普鲁卡因对小 鼠的局麻效果采用针刺试其腿部痛觉反射法。 针刺痛觉反射法是检测镇痛药效果如何的经典 方法之一。
八、实验记录
注射后分别在1min、2min、5min,以针刺试注射部位的痛觉反射,并做相应的记录。以后每 5min测试一次,并比较四种药液的麻醉作用维持时间及注射部位皮肤颜色有何不同。 A组、B组、 C组得到的实验记录列表:
分组
编号 注射部位 注射药品 用药前痛觉反应 用药1min痛觉反 应 用药2min痛觉反 应 用药5min痛觉反 应 用药10min痛觉 反应 用药15min痛觉 反应 用药20min痛觉 反应 用药25min痛觉 反应 用药30min痛觉 反应
七、实验步骤及方法
1、动物处理 随机将6只小鼠分成A、B、C三组,每组各2只。将A组小白鼠用苦味酸标记为小 白鼠(对照组)和小白鼠、B组小白鼠标记为小白鼠(对照组)和④小白鼠、C 组小白鼠标记为⑤小白鼠、⑥小白鼠 2、实验操作 用固定器将小鼠固定好。 将小鼠两腿部的毛剪干净,用酒精消毒后,针刺试其痛觉反射。 然后分别用等量10ml的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有1/250000肾上腺素的0.5% 普鲁卡因注射液、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有1/250000酚妥拉明的0.5%普鲁 卡因注射液、含有1/250000肾上腺素的0.5%普鲁卡因注射液和含有1/250000酚妥 拉明的0.5%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小鼠、小鼠、小鼠、④小鼠、⑤小鼠、⑥小鼠的 两侧腿部。 3、针刺后,观察小鼠的缩腿反射程度大小(给药前),随着给药时间的推移,观察 每一时间的缩腿反射变化,当小鼠不会再产生缩腿反射时,痛觉消失。

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

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

实验方案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设计具 体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操作 步骤、试剂和药物选择等。
实验操作流程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包括动物模型的制备、药物 注射、采样等操作,并注意实 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动物体重、体温 、呼吸频率、心电图等药物吸收与分布
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后,经过 吸收和分布,达到作用靶点。
03
药物作用机制分类
根据药物作用机制的不同,可分为直 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根据药物作用效 果可分为生理性调节和药理性调节等 。
03
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动物选取与准备
实验动物种类选择
01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实验动物种类,如大鼠、小
设计性实验案例三
01
02
03
实验目的:通过临床试 验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分析糖尿病药物治疗的 效果与安全性,为患者 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 方案。
实验原理:糖尿病是一 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 要通过长期药物治疗来 控制血糖水平。然而, 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 效果和安全性存在差异
实验步骤
04
05
1. 临床试验:选择符合 条件的糖尿病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 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 (给予安慰剂),一组 为实验组(给予不同糖 尿病药物)
1 2
医学机能学定义
医学机能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病理 生理过程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
医学机能学发展历程
从古至今,医学机能学经历了从整体、器官、 组织、细胞到分子等不同水平的研究。
3
医学机能学研究范畴
包括正常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生 理过程及其相互转化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 发展和转归等。

机能设计性实验

机能设计性实验

温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机能学课程设计性实验题目:决明子提取物对小鼠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设计人:张倩莺1001010018班级:10级临Ⅰ(1)班指导老师:陈醒言提交日期:2012年12月研究题目:决明子提取物对小鼠降血脂作用的研究理论依据与现状研究:决明子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生于山坡、路边和旷野等处。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全世界热带地方均有。

决明子也叫草决明、羊明等。

其味苦、甘而性凉,具有清肝火、祛风湿、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归肝、肾、大肠经。

有减肥之功效。

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经调查,决明子提取物中含有的蒽醌类化合物具有降压降血脂的作用。

近年来,决明子及其复方制剂在临床上已广泛运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本实验采用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对决明子正丁醇溶剂提取物进行降血脂药效学研究。

研究内容:本实验针对决明子正丁醇提取物中的成分,研究其降血脂作用。

研究方法:高脂饮食喂养小鼠10 d,造成高脂血症动物模型,以决明子正丁醇提取物喂养高脂血症小鼠10 d,检测小鼠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

实验对象:小鼠规格:小鼠16只。

雄性、体重20-30g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1.将小鼠随机分为4 组:高脂模型组(A)和低(B)、中(C)、高剂量(D)三个实验组。

2.自正式实验开始,各组动物换用高脂饲料,同时实验组分别给予0.5、1.0、3.0g/ kg*bw不同浓度的决明子正丁醇提取物,配制时分别取5g、10g、30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实验组体积均为1.0ml/100g.bw ,高脂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喂养10天。

观察指标: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以基础饲料喂饲小鼠观察3d。

禁食16h,取尾血,用生化分析仪测定受试动物实验前血清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阻止
蛋白质的分解。 (4)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 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 (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
3、胰岛素可用于治疗各型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一型糖尿病:胰岛素是 目前治疗一型糖尿病唯一有效的药物,不论有无 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均须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 不可突然终止。(2)二型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 体育锻炼和口服降糖药治疗都不能取得良好疗效 的2型糖尿病患者。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
遵义医学院 2012级临床(6)班
胰岛素静脉注射对正常家兔 的降Fra bibliotek糖作用立项背景:
1、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班廷和贝斯特首先发 现,是一种蛋白质激素,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 胰岛素参与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应用于临 床数十 年,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 2、胰岛素主要作用在肝脏、肌肉及脂肪组织,控制 着蛋白质、糖、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贮存。 (1)对糖代谢的影响:能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葡 萄糖的生成,即使血糖的去路增加而来源减少,于 是血糖降低。 (2)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促进脂肪的合成和贮存,抑 制脂肪的分解。糖尿病时糖代谢障碍,脂肪大量动 员,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在肝脏氧化至乙酰辅酶A, 然后变为酮体,若酮体产生过多则出现酮血症。胰 岛素能抑制脂肪分解,并促进糖的利用,从而抑制 酮体产生,纠正酮血症。
(3)出现并发症,如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 重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心脏病变、严重的皮 肤病变及肝硬化、肝炎等的糖尿病患者。 (4) 出现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 中毒等各种糖尿病急性或慢性并发症的患者。(5) 糖尿病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急性心 肌梗 死、高热、妊娠、分娩、创伤及接受大型手术治 疗等的糖尿病患者。(6)因全胰腺切除而引起的 继发性糖尿病的患者。(7)由于胰岛素能促进钾 离子进入细胞,使血液中钾离子浓度降低而细胞 内钾离子浓度升高,故而可以用于治疗高钾血症 和心肌梗死早期及预防心肌病变时引起的心律失 常
实验方法:
• 1、实验准备 将2支离心管编号为1~2号及四支试管分别编号为 1~4号,2只离心管和3、4号试管分别加入10%三氯醋酸7ml,3 号、4号离心管分别加蒸馏水及0.13%标准葡萄糖溶液2ml,将注 射器和针头用肝素润湿。 • 2、标本采集 家兔实验前12h禁食。称重家兔并记录,以250g/ L乌拉坦于(4ml/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仰卧位固定于兔台。 然后行颈总动脉插管术。首先,注射前取血:从近心端开始,第 1ml弃去不用,再取2ml血放入1号离心管中,用玻璃棒搅匀。随 即自耳缘静脉注射胰岛素:以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75ml注射胰岛 素。最后,注射后取血:注射胰岛素1h后取血2ml于2号离心管, 方法同第一步。(3000转每分,离心5分钟)。 • 3、制备血浆 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分别倒入1、2号试管中,然后 定量1~4号试管取液6ml,分别加入10%三氯化铁12滴,五分钟 后在波长为620nm下比色(3号管调“0”,读取1、2、4号试管 比色值。),并作好记录
主要试剂和药品:胰岛素(1ml胰岛素+52ml生理
盐水),0.13%葡萄糖标准液,蒸馏水,10%三 氯醋酸,10%三氯化铁,10g/L肝素钠溶液, 250g/L的乌拉坦溶液 。
研究方法:
把15只家兔分别编号为1~15号, 均按以下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用统计 表记录注射胰岛素前后家兔血糖浓度 变化,并作假设检验。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1] 王志珍. 胰岛素作用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85 (01) [2] 王武超. 胰岛素的作用及临床分类 [J]. 中国社区医师. 2009 (10) [3] 朱文玉. 胰岛素研究的进展 [J]. 生物学通报. 1997 (12) [4] 王志珍,梁栋材. 当今胰岛素研究的趋势——胰岛素作用机制的阐明 [J]. 生 理科学进展. 1985 (04) [5] 乐志培,李立群. 胰岛素作用机理 [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 册. 1984 (02) [6] 许樟荣.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时存在的问题 [J]. 北京医学. 1990 (01) [7] 郭婷雯,张媛媛,潘翠柳. 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和使用胰岛素 [J]. 中国卫工 程学. 2008 (S1) [8] 尤杰,孙兆林,季宇彬,陈明苍.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种类与研究进展 [J]. 中国 药业. 2012 (09) [9] 伏琨. 降糖药物的应用细节 [J]. 中国药店. 2013 (18) [10] 贾伟平,项坤三. 对糖尿病的再认识 [J]. 上海医学. 2001 (04) [11] 赵保胜,董淑云,霍海如,姜廷良. 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J]. 中国 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5 (05) [12] 苏更林. 胰岛素与糖尿病 [J]. 化工之友. 2001 (02) [13] 袁群,郭立新,黄列军. 胰岛素与糖尿病 [J]. 健康人. 2002 (10) [14] 李光伟. 胰岛素抵抗评估及其临床应用 [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4 (01)
实验动物:健康家兔15只,体重2.0~2.5kg,,雌雄
不限。
主要仪器: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RGZ-10型婴
儿秤,兔手术台,试管架,离心机,722N分光光 度计,试管4支,离心管2支,洗耳球,注射器 (5ml、10ml各一支),动脉夹,动脉插管,纱 布,10ml移液管,缚腿带5根,丝线,废液缸 。
表3 注射胰岛素前后家兔血糖浓度变化 编号 1 2 3 4 5 …… 14 15 注射前血 注射后血 差值d 糖浓度 糖浓度 d的平方
统计学检验
利用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进行假设 检验,检验其有无统计学意义。
注意事项
1、用药浓度和剂量要求准确,以免效果不佳。 2、所用药品不要污染,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注射器在注射药品之前,务必冲洗干净。 3、注意家兔的取血,第1ml弃去不用。取血 时要先用1g∕ml肝素润湿注射器和针头,取 血后用肝素封管,避免血液凝固。 4、取上清液时,要先将上清液到入编号相对 应的试管中,再吸取所需的毫升数,以免 吸入沉淀,注意试管应对号使用。
预期结果
注射胰岛素后家兔血糖浓度 较注射前低。
数据的收集及处理方法
表2 实验结果 管号(g/100ml) 光密度(X)
血糖浓度 C1
测定管1
X1
测定管2
标准管4
X2
X4
C2
0.13
处理方法 :
K=C4/X4 C1=KX1 C2=KX2 注:C4为标准管的血糖浓度0.13g/100ml; X4为标准管的比色值 . C1为未注射胰岛素时的血糖浓度;X1为 测定管1的比色值 . C2为注射胰岛素后的血糖浓度;X2为测 定管2的比色值。
实验流程图:
家兔的称重,麻醉固定
比色
上清液到入对应试管, 且4只试管均定量为6ml, 分别加入三氯化铁12滴
颈动脉插管
取血2ml于1号离心管 ,注意第1ml弃去
进行离心
(3000r/min,5min)
耳缘静脉 注射胰岛素
取血2ml于2号 离心管,方法同上
表1 家兔血糖测定(ml)
试剂 离心管1 离心管2 空白管3 标准管4
三氯醋酸
葡萄糖标准液
蒸馏水
注射前兔血 注射后兔血
取离心上清液 于试管定量 三氯化铁(滴)
7.0 — — 2.0 — 6.0
12
7.0 — — — 2.0 6.0
12
7.0 — 2.0 — — 6.0
12
7.0 2.0 — — — 6.0
12
观察指标
• 1、在注射胰岛素后观察家兔是否有口唇发绀、烦 躁不安、呼吸急促等低血糖休克前症状; • 2、试管中滴入血液后的颜色变化; • 3、注射胰岛素前后的血糖浓度变化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