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笔记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感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感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感高重林这个学期,我读了《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感觉收获很多,文中的字字句句仿佛都说出我们的心声,忍不住想谈谈我读后的感想。
正如书中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所说的,备课过程中,好多东西教案上是没有的,也是无法写上去的。
我想到了那天是我的数学课,我按着刚备好的教案,开始激趣导入,我说:“同学们,让我们来玩猜数游戏吧。
”咦,听到玩游戏,怎么没有欢呼,没有雀跃,学生怎么没有我想象中的积极反应?而是看着我,没什么反应,我很尴尬,只好自己找台阶下,我说:“怎么?大家不喜欢玩猜数游戏?不然,我们换一个吧。
”就这样整个教学环节被打乱了,这节课上得无滋无味的。
课后,我把这件事写在教学反思里,反思什么呢?正如,在第106页中谈到的,“课后思考:教学设计适合学生吗?教学有效吗?”是啊,我以这样的导入适合学生吗?为什么要猜数?怎么猜?猜对了,有什么奖励?这些我都没有准备好,怎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呢?我一直责怪学生不够活泼,不够聪明,不够配合,可是我为什么没能让学生活泼、聪明和配合呢?我有责任,也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呀!第二天是数学练习课,我对同学们说:“让我们小组来抢答猜数,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猜得又对又快,老师就送一根小棒给小组,哪一组得到的小棒多,那组就是第一名,怎么样?”于是,我描述,学生抢答猜,控制权在我手中,哪个小组比较落后,我就把机会多给那个组,加进了刺激,学生都很兴奋。
接着,我又让学生来描述,学生来猜,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了。
可见,用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对知识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而这一切是没有办法写进教案中,教案只能设计教学大概的思路和过程,无法设计学生说的每句话,既不能没有教案,又不能完全依赖于教案。
我们的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果只是一味地逼学生读,逼学生写,只能培养出学习的机器,而不是学习的主人。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心得体会(通用5篇)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心得体会(通用5篇)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心得体会(通用5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心得体会(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心得体会篇1今日,我有幸参加了承德市语文学科区域教研活动,听了四位教师的讲课,我感触很深。
语文课以读为主,在读中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个问题在每次研讨时都会一提再提,可是到底怎样指导读,才能做到有效。
这仿佛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
今日听了这几位教师的课后,我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以前总是埋怨孩子不会读课文,读得没有感情,感情不是教师一说学生就会明白的,是在教师成功的引导下,使学生体会到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思想,学生自然明白了应用什么样的语调和感情去读。
有感情朗读就成了再自然可是的事情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了。
再也不用教师拼命地拽着学生去读,去体会,往往一堂课下来,教师总感觉到力不从心,筋疲力尽,而学生也只好被迫的理解,毫无乐趣而言!课文是由字、词、句、段组成的篇章,所以理解词义就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今日这几位教师的课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方法:结合课文中语句充分理解,学生理解得快,教师教得简便。
同时这几位教师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经过图片把生涩难懂的词的意思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到达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的教学手段在《布达拉宫》这两节课中体现得更加充分。
这篇课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那里的数字更是枯燥无味,两位教师经过我们生活的楼房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布达拉宫的雄伟壮观,另外,这几位教师在课上语言精练,表述准确,向我们展示了作为语文教师应有的素质,经过这次听课,我受益匪浅,并深深感到自我的不足。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心得体会篇2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本学期我利用空闲时间向优秀教师进行学习。
(完整版)《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笔记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陆洁婷 Luki“有效备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点”本学期我们学校组织的教师例会主题,随后科组里也组织了共读书籍《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让我受益匪浅,感想良多。
全书分为四大部分,也就是如何有效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
备课,先从读课程标准开始。
课标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只有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才能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课教得有效,才能把课讲实、讲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作为教学指南”的好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因为每日必备课,每备课必翻备课本,每翻备课本必能“温故而知新”,于老师便能把握好课标对每个阶段、学段的教学目的要求,大胆地开展教学工作,使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教学指南,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不会偏离大目标,使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有效”!而备课除了备课标,还要备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材料,所以我们要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
同时教材需要教师去调整、去丰富、去完善,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现实、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
备教材一要了解教材知识分布体系,二要了解本册教材目标、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三要了解单元目标、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四要了解课时目标、课时内容的地位与作用,五要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
最后还要备学情,正如书中于老师所说的,备课过程中,好多东西教案上是没有的,也是无法写上去的。
我想到了那天是我的书法课,我按着刚备好的教案,开始激趣导入,我说:“同学们,上课前我想分享一个关于书法的小故事。
”学生没有欢呼,没有雀跃,怎么他们没有我想象中的积极反应?而是看着我,没什么反应,我很尴尬,只好自己找台阶下,我说:“怎么?大家不喜欢听故事吗?不然,我们换一个吧。
”就这样整个教学环节被打乱了,这节课上得无滋无味的。
课后,我把这件事写在教学反思里,反思什么呢?正如在第106页中谈到的,“课后思考:教学设计适合学生吗?教学有效吗?”是啊,我以这样的导入适合学生吗?为什么要猜数?怎么猜?猜对了,有什么奖励?这些我都没有准备好,怎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呢?我一直责怪学生不够活泼,不够聪明,不够配合,可是我为什么没能让学生活泼、聪明和配合呢?我有责任,也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学习心得
《有效备课 . 上课 . 听课 . 评课》学习心得领会龙江县第一中学许孟强《有效备课 . 上课 . 听课 . 评课》学习心得领会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备课的真实意义所在,给我们每人都发放了一本《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拿到了《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后,我急不可待地一页页地翻下去,并且边读边做笔录。
感觉,此书介绍的“通识”部分,确实非同一般,有些视角是我们一线教师平时教课生活中不经意间被忽略了的,这一读,颇受感动——任教了二十几年,发现,其实,备课还应当做更多更多的准备的,此刻我就说说我的感觉:课标,是我们大家都熟习的,但是在正式教课从前我们大家都仔细学习它了吗提及新课程、课改新理念、新课标,相信这样的字眼大家都熟习得不再可以熟习了,但看到有名物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习惯——“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课目的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作为‘教课指南’,”真的感觉汗颜!正因为每天必备课,每备课必翻备课本,每翻备课本必能“温故而知新” ,于老师便能掌握好课标对每个阶段、学段的教课目的要求,勇敢地展开教课工作,使课程标准真实成为“教课指南” ,使自己的教课工作不会偏离语文的大目标,使自己的教课行为真实“有效”!特别赏识于老师能按要求当看到“多培育学生宽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添阅读量,倡导少做题,多念书,好念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时果断把练习册丢在一边,努力在培育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上下功夫。
——于老师真的太“酷”了!我们任何一个一线教师,因为业务检查的需要,谁敢同意学生不达成练习册每次,做到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花在校正上的时间太多了,若让他们简单达成抄答案,今后有些孩子便偷懒自己不动脑光想着一抄了事,而对学困生来讲,做这样的题目对他们的学习更是“形同虚设”反倒是“浪费时间” !因为他们真的是“弄不清楚搞不理解” !怎么办呢为了“齐整划一” 的要求,只能牺牲很多教课时间,课余时间,有时甚至要挪用其余课程来达成这本练习册的校正工作,真的是没有方法的方法!每周八节的语文课,每学一课要用上两课时达成,但上课读课文,学习生字,品尝课文,达成练习册,有时还想来个拓展说话,写话小练笔什么的,两课时,够吗相信大多数教师都有“挪课”吧难度最大,耗时最多的要数练习册这个大“工程”了,有的课文题目简单些还好,最头痛的是碰上一道两道超纲的题目,一个学生要往返三次有时还不可以校正好,全班有五十个学生,假如有一半的学生要这样做,那得花多少时间用这些时间能够让学生多看多少书,多学多少课外知识写到这时,我常想,为何必定要让学生做题为何期末考卷上总会出一些平时生活中其实不适用的东西来考学生、考老师呢我们让学生学语文,其实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认字、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平时生活中能真实合理地运用这些汉字,有安闲的时候还可以看看自己想看的书,养成“书不离手”的习惯,平生学习。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经验总结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感本学期中我读了余文森先生的一本《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在书中的序言里,余先生就提出来了,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新课改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发展得更好。
那么,怎样才能实施有效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这本书就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传授我们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教师要在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一、仔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标准是每一个学生在阶段性学习中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教材是指我们所用的课文或是教参书之类的。
在研读的实施过程中要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就必须熟读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要求教材,这就要求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读“前言”,把握住基本理念。
2.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即确立“三维”目标和熟记学段目标以及该年级阶段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二、备课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必修基本工作,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学不到知识上需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
因此教师备课重要性越来越大,因此备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备教材——读懂教材,解读文本,了解教学重难点及目标。
2、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性格、心理、认知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学习能力。
3、备教学设计及练习——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教学流程和练习设计,并认真思考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与进行,最后用复习题的解答看学生掌握情况。
4、备教学用具——在不同的课使用不同的教学用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氛围。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心得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心得【书目简介】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哪一项教学改革不是为了使教学更有效,不是为了使学生发展得更好?本次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其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为当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关注的热点问题。
而《有效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一书正是从教学工作和教学流程角度来谈有效教学的。
全书共有四大部分,也就是如何有效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
其中备课篇中有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思考反省等主题,这每个主题都从老师们所熟悉的经典名言出发,有典型案例;上课篇中指出了上课时教学的核心工作,这一主题主要讲解了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技能,如讲授,提问,情境,倾听,观摩,点拨,调控等供老师们借鉴学习运用;听课篇通过展示名师带着思想进课堂,看、听、想、认协调发展、联动推进,联动是有效听课的真谛,老师们在听课中逐渐成长;评课篇中说到,老师的上课是画龙,评课就是点睛,龙因睛而腾飞,评课是教学钻研的灵魂。
上课人因评课而茅塞顿开,听课人因评课而豁然开朗。
以此来看,要进行有效的教学,离不开这四大部分。
【阅读有感】近期阅读完余文森教授主编的有效教学丛书系列中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说到教学的有效性内在的包含了如何有效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
备课篇是第一章,其中的观点是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备课行动,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其中包括研读课标。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思考反省等主题,这其中的每个主题都从老师们所熟悉的经典名言出发,有典型案例的分析,对我的教学启发很大。
课备好了,如何有效上课也非常关键。
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学生的参与,要放手让学生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他们在发现中获得满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自尊与自信。
上课时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注重从学生的不同表现获取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对教学的设计再加工;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开放思维。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感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感本学期,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有效教学的方法,给我们每人都发放了一本《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打开这本书后,我一页页地翻下去,深有感触,有效教学,我们课前还可以做更多的准备。
说起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
但是,当我看到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习惯——总是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作为“教学指南”时,我幡然醒悟。
我们也研读课标,了解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事无巨细,都想教给学生,生怕漏掉了哪个知识点,导致教学琐碎,练习繁重,设置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时,课程标准被束之高阁。
于老师当看到“多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些话,就坚决地把练习册丢在一边,努力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上下功夫。
于老师的家庭作业主要是三项——写字、读书和作文。
我们一线教师,谁敢允许学生不完成练习册?不但要完成练习册,甚至还要完成各类辅导资料等。
真正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作业,却关注甚少。
我们让学生学语文,其实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认识汉字、理解汉字,在日常生活中能合理地运用这些汉字,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会让学生终生受用。
常看到班上有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有时也会捧着他们感兴趣的书,看得入神,每逢这时,我想,这样的语文学习比起让他们做那些没完没了的作业,考那些难得让他们失去兴趣的试卷,其实更为“有效”,不是吗?可是,我们往往只顾及考试,剥夺了大部分学生朗读、阅读的时间,陷入“题海”之中。
这样的“应试教育”,扼杀了多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学生一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有效性”将不复存在。
其实,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不是仅仅靠反复的训练的提高的,这只是急功近利的表现。
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仔细研读课程标准,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一步步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和孩子共同朗读、默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语文成绩自然会变得十分优秀。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感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感暑假期间,我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之所以选择此书,原因在于它引人注目的题目,可以说备课,上课,听课与评课是每位老师的“家常便饭”,也是教师成长、成熟、成名、成家的必经之路。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到每天都吸收取了新的“氧料”,就好比,我在不断地改善家常便饭,使之营养丰富又色香味俱全。
此书详实地为读者呈现了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以及不能怎么做,极其符合一线教师的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虽然书中侧重语文教学的案例,但学科间的教学方式是相通的,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的我很容易将这些通俗易懂的案例与新课改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读完之后,我似乎对自己刚刚形成的某些教学观、教学方法有了疑问和新的思考,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了自我,寻找新的起点,创建自己教学特色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真可谓受益匪浅。
首先,谈一谈教师之根本——备课。
“备”繁体字写作“備”,许慎说:“備,慎也”。
开始,我也琢磨不透,“备”怎么是“慎”呢?书中的解释让我豁然开朗,真正的“备”首先是要从精神上、思想上高度重视、谨慎而为;其次才是从物质上、行动上“预备”“准备”,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实际检验了这个道理,记得参加学校第一届优质课大赛的时候,课前我自认为万事俱备,可是课堂上却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PPT课件上的音乐视频全都无法打开,学生的制作时间不够,完全影响了一节课的效果。
课后评课时,田校长的一句话我至今都记忆犹新,他说“作为一个新老师,这样的错误缘于没有足够的课前预备,如果你能在课前检查一遍,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了”是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对课堂上的每个环节的预备不重视、不谨慎,也就不能称为“备课”了。
慢慢的,学校的锻炼和实战的经验,虽让我对备课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在读过此书后才体会到“用一生备课”这名话的价值。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心得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心得这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郑重其事地看关于教育类的书籍,受益颇多。
每学期都要听很多课,听课更多时候觉得自己是在看热闹。
要来评老师的课时,自己却什么都说不出,当我读了这本书时,才发现,听课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和轻松。
翻开听课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听课如同阅读一本活的教育教学书。
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多想,多记。
听课也是一样的,听课是当教师的开始,是老师走上讲台的基石;听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的路径。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我的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几年来我听了校内外教师的1000多节课。
”可见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听课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因为听一节好课,能开阔我们的眼界、增长见识;听一般的课,能发现问题,窥见自己的短处,让自己少走些弯路。
我们常说备课上课要有备而来,其实听课也是一样的道理,走进教室听课,似乎很简单,拿着记录本去就是了。
但是,如果想要听出门道、想要收获多多,就一定得认真准备。
有备而来,才能满载而归!在听课前,听课的我们也得认真备课,了解上课的内容,带着思想去听课,才能在听课中有所感受和体验。
如:上课老师是怎么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
如果是我来上,我会怎么上,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是怎么引导学生答疑解惑的。
这样,吸取上课老师的优点与不足,把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自己的课堂中去处理相同的问题时就会更有经验了。
我认为听课要做到一“听”二“看”三“记”。
一听就是听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学生的发言。
如教师的语言是否精炼;是否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引导是不是得当;课堂上是否能随机应变。
二看学生的学。
如: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接受,学生是否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记教学过程,教师教学中的亮点,学生中的闪光点,还有就是听课时的思考和课后的反思。
总之,听课都应做到认真倾听、善于倾听、学会倾听,只有听到位,课后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对自己才会有所启迪和促进。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感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感江高中心小学江淑媛读了余文森主编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全书分为四大部分,也就是如何有效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
这是从教学工作和教学流程角度来谈教学的。
作为一名老师备课,上课,听课与评课是自己的家常便饭,可我们需要不断地改善家常便饭,使之营养丰富又色香味俱全;不断改进备课,上课,听课与评课,使之有效更充满生命活力。
我们老师要想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句句经典,让学生佩服的话,就免不了课下的努力学习,使自己的学识博大精深。
所以说,教师在上每一堂课的时候,必须充分做好备课工作,要多多虚心的学习,多多听听优秀的教师讲课,且在每上完一堂课时,要不断地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当然,也要看见自己教学中的闪光点,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发挥长处。
回顾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有好多做的不足的地方,比方说备课中的研读课标,做得很不够。
为什么要研读课程标准?如何研读?都读那些内容?1、怎样备课备课篇是第一章,其中的观点是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备课行动,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做法首先就是研读课标,读后整理要点和体会如下:课程标准是教学指南。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有一个习惯,总是把课程标准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作为“教学指南”,并经常翻看,温故知新。
为什么呢?首先,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个学生在该阶段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其次,有效教学依赖于教者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把握,是教学的基点,而课程标准已初步明确了各个学段学习的知识要点,特别注重内容的分解和板块链接。
因此,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就必须熟读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
2、怎样研读课程标准(1)读前言,把握基本理念前言中,规定了“课程性质与地位”,提出了学科新理念,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
(2)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a、确立“三维”目标b、熟记学段目标。
有效备课的心得体会5篇
有效备课的心得体会5篇有效备课的心得体会篇1假期我认真阅读了站里给我们推荐的一本好书,那就是余文森先生主编的有效教学丛书系列中《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读了有效备课一节感觉对于提高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很大。
这本书指出了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了备课的有效性、上课的有效性、听课和评课的有效性,以上课的有效性为核心,即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是实现上课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听课和评课都围绕上课展开,同时促进上课的有效性,四者既有独立性,又有统一性。
对其中的关于有效备课得到如下几方面的体会:1、认真研读课标。
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才会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有一个习惯,总要把课程标准中名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作为“教学指南”。
名师如此,普通教师更是应该如此。
2、了解学生。
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性格、心理、认知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预知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对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基础设计知识呈现方式或场境,并采用相应技术为学生提供应用知识、发挥才能的环境。
此外,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或性格特征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的长短,在教学教程中适时加入一些兴奋点,从而避免他们产生学习疲劳。
比如说低年级的认读生字就比较乏味,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猜字谜、编字谜、摘桃子、竞赛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孩子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生字,并掌握其良好的学习方法。
3、设计练习: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教学流程;认真思考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注重体现多维的教学目标。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就是“磨刀”,是把气力用在刀刃上。
可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淡化了这种意识,只顾埋头使劲“砍柴”,而忽视了轻松“磨刀”。
方向对了,教学效能才能彰显。
有效备课的心得体会篇2今天听了一节市级语文研究课,是一节一年级新课标教材的阅读课,《四季》第二课时,感觉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有感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有感邓心怡“好书不厌百回读。
”感谢助推站里给我们准备的余文森教授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好书,假期里再次抽空读了这本书更是对我今后的教学有所启发。
本书主要围绕教学的有效性用经典案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如润物细雨,就像和名家面对面的交流,能使你豁然顿悟,收益匪浅。
这本书一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备课、上课、听课及评课篇。
在这四部分内容中,备课篇给我的感受最深,今天,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主要谈谈我在备课上的感受。
一直以来在备课上把握不住方向,不知教什么,总是模模糊糊的我终于知道理清备课的思路了。
备课,是每一位老师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作为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失。
故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
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该如何备好课呢?余文森教授在《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中,给我们做了具体的指导。
一、仔细研读课标为什么要研读课标呢?因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与教学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因此,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就必须研读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名师如此,普通教师更是如此。
课件研读目标的重要性。
研读课标,须把握以下几点:1.读“前言”,把握住基本理念。
2. 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即确立“三维”目标和熟记学段目标。
3.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
4.读“附录”,和学生们一起成长。
二、认真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师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法;千教万教,教不好教材就白教。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学习心得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学习心得这个学期,我读了《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感觉收获很多,文中的字字句句仿佛都说出我们的心声,忍不住想谈谈我读后的感想。
正如书中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所说的,备课过程中,好多东西教案上是没有的,也是无法写上去的。
我想到了那天是我的数学课,我按着刚备好的教案,开始激趣导入,我说:“同学们,让我们来玩猜数游戏吧。
”咦,听到玩游戏,怎么没有欢呼,没有雀跃,学生怎么没有我想象中的积极反应?而是看着我,没什么反应,我很尴尬,只好自己找台阶下,我说:“怎么?大家不喜欢玩猜数游戏?不然,我们换一个吧。
”就这样整个教学环节被打乱了,这节课上得无滋无味的。
课后,我把这件事写在教学反思里,反思什么呢?正如,在第106页中谈到的,“课后思考:教学设计适合学生吗?教学有效吗?”是啊,我以这样的导入适合学生吗?为什么要猜数?怎么猜?猜对了,有什么奖励?这些我都没有准备好,怎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呢?我一直责怪学生不够活泼,不够聪明,不够配合,可是我为什么没能让学生活泼、聪明和配合呢?我有责任,也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呀!第二天就是数学练课,我对同学们说道:“使我们小组去答对猜猜数,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猜猜得又对又慢,老师就送来一根小棒给小组,哪一组获得的小棒多,那组与就是第一名,怎么样?”于是,我叙述,学生答对猜猜,控制权在我手中,哪个小组比较落后,我就把机会多给那个组,加到了提振,学生都很激动。
接着,我又使学生去叙述,学生去猜猜,课堂的气氛调动出来了。
可知,用相同的方式,并使学生对科学知识更进一步认知和掌控。
而这一切是没有办法写进教案中,教案只能设计教学大概的思路和过程,无法设计学生说的每句话,既不能没有教案,又不能完全依赖于教案。
我们的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果只是一味地逼迫学生念,逼迫学生写下,就可以培育出来自学的机器,而不是自学的主人。
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教学就可以就是事倍功半。
《备课、授课、聆听、评估的优化》读书笔记
《备课、授课、聆听、评估的优化》读书
笔记
备课、授课、聆听、评估是教学活动的四个方面,在优化教学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优化教学过程是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的课题。
备课:教师需充分研究和准备课程内容,做到主题明确、思路
清晰、教材丰富,还需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分析,研究水平、基础知识、研究风格等因素都必须考虑到,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
有效性。
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灵活应对,因地制宜,让每一个
学生都能受益。
教师加强互动式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更
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聆听:聆听是双方面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互相聆听。
教师需要耐心倾听学生反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
策略。
而学生也需要聆听教师讲解,积极参与真正的研究。
评估:评估教学效果是检验授课质量的重要方法。
教师可能使用各种不同的评估方法,从研究效果中获得反馈。
同时,评估还应该涉及到学生的诸多方面,如研究状态、人际关系和心理等问题。
因此,备课、授课、聆听、评估的优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步骤,教师不断在这四个方面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创造更加好的教学效果和更加有益的教学经验。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PPT 尉烨
提问的技能
Hale Waihona Puke 课堂提问的误区: 1、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重 数量,轻质量。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教材和 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上。 2、提问只关注结果,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只关注结 果是什么,如“答案是什么”“对不对”“是不是” 等,很少引导学生探究过程。这些提问重形式轻实效, 表面上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际上并无实效。 3、提问离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启 而不发。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过于笼统,学生难 以理解和接受。
课堂调控技能
课堂调控的要素: 1、教师自控: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自我反省 的意识。2、调控学生:以情绪感染、言语激励、活动参与等方式调控 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3、调控教学:调控教学信息、教学节奏、教学 时间。 偶发事件的调控: 1、学生的错误:在纠正错误中,开启学生智慧之门, 因为学生改正错误之后获得的认识比直接获得正确知识更透彻。 2、教师的失误:坦诚面对细节性书写错误或口误;遗漏的知识点需开 动脑筋将其穿插过渡;思考如何把自己的错误变成教学契机,引导学生 深度思索。 3、学生的“新发现”:尊重认可学业生的独特体验,激发创新思维; 区别学生新发现是符合思维发展,还是无理取闹,不能为关注学生的个 性而盲目迁就他们的“新发现”。 4、课堂另类事件:以静制动,平息学生的兴奋;以变应变,转移学生 注意力;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调控。
倾听的技能
教师不仅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每一 句话,而且要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 火花,为教学获得更丰富的资源,构建平等互 助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教师的倾听与应答中体 验到自己的想法被关注,自己的生命被理解和 尊重。教师学会倾听,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安 全成长的氛围,自己的生命也在倾听与理解中 丰富。“课堂上,没有比倾听孩子们心灵的声 音更幸福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笔记备课篇备课,首先是从精神上、思想上重视上课、准备上课——谨慎而为,态度决定行动;其次,才是从物质上、行动上准备课。
在新课程背景下。
这种“精神”“思想”除了一贯的“爱岗敬业”外,还有一层就是“新课程理念”,即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备课行动,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
怎样做才符合“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备课行动”呢?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思考反省等是看不见的准备,这种准备是上位的,看似无用,却无所不用;撰写教案、设计练习等,是看得见的准备,瞄准“有用、有效”;集体备课则是群策群力的准备(个体有备而来是前提,集体彼此分享是关键,个体再备而用是目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是归宿)。
这三方面的准备和谐统一,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
主题一:研读课标国家课程标准是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课标要求,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因此,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就必须熟读课标、研究课标。
怎样研读课标呢?1、读“前言”,把握基本理念。
2、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1)确立三维目标。
(2)熟记学段目标。
从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三位一体,整体考虑每一节课。
3、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
主题二: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
如何读懂教材、钻研教材,实现“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呢?(一)解读文本,充分与编者、作者对话。
(二)读教参,站在编者的肩膀上看教材,与编者对话。
主题三:了解学生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把教学定位在“最近发展区”,同时要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结合起来,使教材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
怎样了解、分析学生呢?(一)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二)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
1、从心理学中了解。
相同年龄的孩子,具有相似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即“大同小异”。
2、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
3、从预习反馈中了解。
4、就课题(或在预习中提出不懂得问题)提出问题。
5、从学生学习过的相似内容了解。
(三)为学困生提供特殊服务。
主题四:设计练习练习,是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而精心设计的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综合练习,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十分有益。
主题五撰写教案写教案,是在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学生和环境等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课堂教学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创造的过程。
这种规划,既可以以文本的形式表现,但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储于教师心中的资源库。
前者是有形教案,后者是无形教案;前者是显性备课,后者是隐性备课;前者是备课于书,后者是备课于心。
教案内容: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
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标、方向有共同的认识。
恰当。
主要是“五符合“,即符合三维目标精神、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符合40分钟容量。
2、基本的教学程序。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以及教材特点,安排一节课的先后次序。
3、问题设计。
以提出问题(包括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来调动学生、深化理解、促进思维、推进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要精心设计问题,少而精。
4、练习设计。
5、教学反思。
上课篇主题一讲授的技能讲授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叙述事实、描绘现象、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释规律并使学生理解的活动方式。
讲授,不等于注入式,它不是“注入式地讲”,而是积极创造地讲,讲在点拨、在启发,即教师在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理解力的基础上,通过语言表达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体验着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绝不能谈讲色变,讲授仍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教学技能。
讲授的基本形式: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讲授的基本要求: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营造听讲的氛围、针对性、启发性、适时性。
主题二提问的技能课堂提问的误区:1、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
重数量,轻质量。
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上。
2、提问只关注结果,忽视对规律的揭示。
只关注结果是什么,如“答案是什么”“对不对”“是不是”等,很少引导学生探究过程。
这些提问重形式轻实效,表面上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际上并无实效。
3、提问离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启而不发。
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4、提问无目的性,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教学。
5、反馈性提问流于形式,教师诊断效果失真。
6、提问只求通法或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
7、提问措辞不清,指向不明,学生难以理解。
提问时叙述过快或使用冗长而凌乱的措辞,使学生不明其意。
8、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无思考时间。
9、提问面向少数学生。
主题三倾听的技能教师不仅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而且要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为教学获得更丰富的资源,构建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教师的倾听与应答中体验到自己的想法被关注,自己的生命被理解和尊重。
教师学会倾听,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成长的氛围,自己的生命也在倾听与理解中丰富。
“课堂上,没有比倾听孩子们心灵的声音更幸福的了。
”倾听是一种主动行为,倾听的核心是思考。
教师倾听时,需要伴随着观察、辨别、选择的过程,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教育的决定,或是肯定后的点拨,或是以此展开的议论。
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和理解,准确把握精神实质。
虽然新课程倡导生成性的教学,但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
倾听的有效策略:1、接纳与平等。
教师倾听学生,不仅是用耳,更是用心,不是把学生仅作为教育对象来接纳,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
这种接纳也体现了一种真诚的平等和尊重。
2、专注与耐心。
教师要善于通过自己的目光、神情和倾听的姿态向对方传递一个信息:“你所说的一切都是十分有意思的,我非常希望了解你的一切”。
当学生的见解、行为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打断孩子的话语,更不能取笑孩子,把观点强加给孩子,要从内心深处捕捉到他们的情感体验、知识能力的变化,鼓励他们再想想,再说说,用足够的耐心包容孩子。
3、回应和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倾听,而且还要适当地做出回应。
回应的方式一般常用的有下面几种:(1)认可,对学生所说的话表示已经听见,可用点头或“哦”等附和声,以及身体语言对对方表示及时的认同和鼓励;(2)重组,把发言者的话按照自己理解的话重新组织一下,以便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3)总结,把学生的话进行归纳概括,一方面突出中心和主要思想,一方面检验是否理解正确。
(4)追问,指对学生所说的某个观点、概念或行为进行进一步探询。
(5)自我暴露,教师就学生所谈的内容,通过述说自己的经历或经验作出回应,从而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
教师要选择适当地时机予以回应,注意不要打断学生的话头。
4、理解和共情。
倾听,不仅需要思维和智力的投入,更需要“有感情的听”和“共情的听”。
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话语和情感要适时表露自己的理解和认同的感情,在情感上达到共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与自己同思索、同欢乐、同悲伤。
5、鉴赏和学习。
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应以鉴赏的态度欣赏每一个独特的声音,这也是教师向学生学习的过程。
主题四观察的技能观察的具体内涵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一是教师要尽量、充分关注学生的行为,要尽量地“看到”,另外则是有针对性地对所观察的行为予以反思,以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的观察是获得学生学习信息的渠道,也是师生展开对话的基础。
观察的内容1、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2、观察学生的交往状态3、观察学生的认知状态主要是看学生是不是开动脑筋,进行深度思考。
具体说,可以观察学生对于老师的问题是否给予流畅有条理的回答,学生是否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另外要观察学生的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
4、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5、观察学生的生成状态观察学生是否对后继学习更有信心;也可以看学生是否提出了深层次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
主题五点拨的技能点拨,就是指点、启发。
所谓“点”,就是点其要害,点中重点;所谓“拨”,就是拨其疑难,排除障碍。
点拨技巧注意的事项:1、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不要把点拨变成变相的灌输,因此,要倾听理解学生的想法,以学生的思路来引导师生间的对话与互动。
2、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把握点拨的时机。
主题六情境创设技能(一)教学情境创设途径1、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中的实物主要指实物、模型、标本、实验、参观等。
教学中的图像包括板书、图画、挂图、幻灯、录像、电影、电脑等。
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情境。
(1)操作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可以使抽象知识变得形象直观。
(2)表演(3)活动(4)演示3、借助语言创设情境4、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情境。
5、借助“背景”创设情境所谓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文内容相关联的只是的总称。
6、借助问题创设情境。
主题七课堂调控技能课堂调控的要素:教师自控、调控学生、调控教学。
听课篇教研员怎样听好课?1、明确听课目的。
教研员听课重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传递信息,发现人才,培养典型教师。
概括起来有五种类型:研究性听课、指导性听课(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指导时应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骨干教师进行高层次指导;中下教师侧重常规性指导,因人制宜)、检查性听课、总结性听课、观摩性听课。
2、胸怀固有责任。
教研员是教师的指导教师,应该高于教师。
教研员平时必须注意学习。
教研员听课的准备工作包括:钻研课标、教材、教参3、吸纳于心听课。
教研员听课应注意教师对教材教法的处理和选择是否得当。
如教学目的是否明确、具体;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学内容的处理、表达是否科学、完整,并有机渗透德育;教学内容的深度、密度是否面向大多数;教师是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