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第2节海水晒盐 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2海水“晒盐”(第一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2海水“晒盐”(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3132a7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5c.png)
8.2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根源理;2.理解溶解度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并掌握其意义。
【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让学生参加粗盐提纯过程,培育学生谨言慎行、慎重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认真的实验操作习惯。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溶解度的看法及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课难点】混杂物的分别方法和思路。
教课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我们都知道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理解吗?本节课我们将以“海水晒盐”为载体,学习“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看法,并完成有关的实验研究。
环节二:新课讲解第一部分:海水“晒盐”的过程设疑: 1. 猜猜海水晒盐的流程。
2. 你感觉海水晒盐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利用的原理是什么?3.你说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水为何不可以完好蒸发干呢?学生思虑谈论。
教师展现图片,讲解:海水晒盐的原理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作结晶。
蒸发结晶是物质结晶的门路之一。
饱和溶液:在必定温度下,必定质量的溶剂里,不可以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必定温度下,必定质量的溶剂里,还可以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应注意:①应明确“必定温度”和“必定量的溶剂” ,由于改变温度或溶剂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变。
②应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NaCl NaCl液,对蔗糖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了。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变:增添溶剂或高升温度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蒸发溶增剂加、溶质不饱和溶液第二部分:溶解度过渡固体物质溶于水都能达到饱和状态,为何会达到饱和呢?还与什么要素有关?二、溶解度——定量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1.实验研究: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要素(1)溶质的影响(2)温度的影响2.观察老师的实验,并把结果填在空格上。
3.学生看书,发问:问 1:不一样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能否同样?举例说明。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新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1eb90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2.png)
-实验器材:准备适量的海水样本、晒盐器具等实验器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海边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海边的一种常见现象吗?那就是海水晒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巩固练习(5分钟)
教师提出几个关于海水晒盐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例如:“海水晒盐的过程中,为什么盐会结晶出来?”“晒盐实验中,如何控制阳光和风力等因素?”等。学生通过讨论,巩固对海水晒盐知识的理解。
5.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随机提问几位学生,了解他们对海水晒盐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6.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海水晒盐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接着,教师提出一个拓展问题:“除了海水晒盐,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提取盐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7.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提醒学生注意海水晒盐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化学知识,学以致用。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海水晒盐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解答问题,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化学科学产生兴趣,增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意识。
-学生培养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如“海水晒盐原理”、“海水晒盐方法”等,让学生一目了然。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58843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9.png)
答案:影响粗盐提纯效果的因素包括溶解度、过滤速度、结晶条件等。
4. 题型四:判断粗盐提纯实验的成功与否
题目:请给出判断粗盐提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
答案:判断粗盐提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包括结晶出的盐结晶良好、过滤纸上无残留物、滤液清澈等。
5. 题型五:海水晒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海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介绍海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包括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提取等。
《化学实验技巧》:深入解析化学实验操作的技巧,包括溶解、过滤、结晶等基本操作。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示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深入了解海水晒盐提纯的原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现代工业海水晒盐的过程和技术。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海水晒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④ 判断粗盐提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结晶出的盐结晶良好、过滤纸上无残留物、滤液清澈。
⑤ 海水晒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食品工业中的食盐生产、化工产业中的氯碱生产。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3课时 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2节海水“晒盐”第1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2节海水“晒盐”第1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教案(新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d8807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0.png)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实验室内的蒸发皿、搅拌棒、温度计等实验器材;
6.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学生将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他们将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动力。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海水晒盐的历史与现状》、《全球盐业市场报告》
-视频资源:海水晒盐的工艺流程视频、盐田参观纪录片
-线上资源:化学知识问答游戏、海水晒盐的科学实验教学视频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九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如水分子的构成、溶解的概念、晶体结构等。他们也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如使用蒸发皿、搅拌棒等工具。此外,学生可能还了解一些海水的成分和盐的用途。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通常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那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一些简单的科学问题。在学习风格上,学生们喜欢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学习,希望能够亲自动手操作,以增强学习体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海水晒盐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海水晒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鲁教化学九年级下教案第8单元 第2节 第1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
![鲁教化学九年级下教案第8单元 第2节 第1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79a209f2cc58bd63086bd48.png)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 海水“晒盐”的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
(2)知道蒸发结晶的方法,进一步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水“晒盐”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科学理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海水“晒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3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海水“晒盐”的方法: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
盐田通常分为蒸发池和结晶池两部分。
2.海水“晒盐”的原理:蒸发结晶。
3.海水“晒盐”的过程: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
4.流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母液 【合作探究】刚晒出来的食盐可以食用吗?为什么?答:从海水里刚晒出来的食盐不能食用,因为其中除了含有泥沙外,还含有很多其他可溶性杂质,还需要进行粗盐提纯。
【跟进训练】1.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C)A.溶解法B.过滤法C.结晶法D.蒸馏法2.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B.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盐C.降低温度使氯化钠析出D.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沉淀而得到食盐3.我国有辽阔的海岸线,有充足的海水资源。
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
在此过程中(B)A.溶剂的质量不变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知识点二蒸发结晶【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36页的内容,并分组完成活动天地8-1,然后完成下列填空:1.氯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成饱和的途径是加热蒸发;当玻璃片上出现固体颗粒时,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第2节海水晒盐 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第2节海水晒盐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d91221f46527d3240ce08f.png)
第二节海水晒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2、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参与粗盐提纯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用重结晶法提纯的粗盐三、教学媒体:多媒体、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量筒、托盘天平等。
四、教学流程片断一复习提问【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海水晒得的粗盐中有什么类型的杂质?【学生回答】有泥沙,还有氯化镁等【教师总结】粗盐含不溶性杂质:泥沙,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Na2SO4等片断二导入新课【教师讲解】利用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其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还含有一些不溶性杂质,如泥沙。
那么,如何将粗盐进行分离和提纯,才能使之更好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去呢?【投影】第二节海水晒盐(三)粗盐的提纯【教师展示】展示实验室的粗盐。
【教师讲解】1、我们可以利用什么方法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纯净的食盐?【学生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展示】筛子原理,把筛子和过滤用的滤纸类比,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教师引导】根据食盐能溶于水,而泥土不溶于水的性质,可以先将混合物加入水中,使其充分溶解,然后使用不能使泥土透过的滤纸把泥土和食盐水分离开来。
【教师讲解】大家为什么会想到使用滤纸呢?是受了什么样的启发呢?简单介绍“筛子”原理,把应用“筛子”原理的事例告诉同学们。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教师小结】凡是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都可以使用恰当的“筛子”将它们加以分离,滤纸是分离可溶物质和不溶物质的理想的“筛子”。
【教师演示】演示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教师讲解】下面来回忆一下过滤操作过程,并请同学们思考过滤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
九年级化学下册8.2海水“晒盐”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8.2海水“晒盐”教案(新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b20d72b84ae45c3b358cc6.png)
第二节海水“晒盐”教学目标: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2、理解溶解度的涵义。
3、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并掌握其意义。
4、通过让学生参与粗盐提纯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1、粗盐的提纯。
2、溶解度的概念及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教学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法、图示法教学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实验准备:仪器准备:托盘天平、量筒、烧杯(50毫升)、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滤纸、漏斗药品准备:蒸馏水、粗盐、硫酸铜晶体、硝酸钾晶体、明矾晶体。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得到食盐的?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含有杂质,怎样使粗盐变为可食用的精盐呢?二、引导自学(一)1、内容:海水“晒盐”的过程2、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
3、思考题:(1)目前海水“晒盐”用的是什么方法?(2)海水晒盐的过程是怎样的?刚晒出来的食盐可以食用吗?为什么?(3)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4、学生看书、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
5、演示实验:实验探究: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
6、实验探究:粗盐的提纯(1)问题:怎样除去粗盐中的泥沙?(2)除去泥沙后,又怎样得到纯净是食盐?7、讨论实验方案8、演示实验:用过滤法提纯粗盐。
步骤:(1)溶解:量取15毫升水于烧杯中。
称取6克粗盐,边搅拌边将粗盐逐渐加入烧杯中,至粗盐不再溶解;(2)过滤:将粗盐溶液放在过滤器中过滤(过滤是要素、玻璃棒的用途)(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边加热边搅拌(玻璃棒的用途)9、思考:上面所说,海水晒盐得到的粗言,除了泥沙,还有其他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如何除去这些杂质呢?看书了解工业净化食盐的方法,并了解食盐的用途。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2:海水“晒盐”_教案3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2:海水“晒盐”_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17e238431711cc7930b7162b.png)
海水“晒盐”【教学内容】海水“晒盐”—— 溶解度曲线【教学目标】1.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2.能根据给定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通过相关的数据查阅,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认真细致的作图能力。
4.能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物质的结晶方法。
【教学重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
二、前置诊断,巩固提高学生观察盐碱湖的照片,体会湖水中晶体析出的现象。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及时复习,回【提问】1.我们来回顾一下,盐碱湖中的食盐晶体析出属于哪种结晶法,余下的溶液为食盐的什么状态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是怎样的。
2.什么叫溶解度?理解时要把握哪四个关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其意义是什么? 三、溶解度曲线【过渡】我们已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1)溶解度曲线的概念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提问】利用右图溶解度曲线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呢?请把你从图中得到的信息内容与同学们一同交流。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相信你会做!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 ;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 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是 。
(2)点的意义小结 :学生理解记忆请你仔细观察溶解度曲线图并回答下列问题: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 ;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 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是 。
同学们之间讨论回答。
顾前面学习的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关系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九学年级化学鲁教版第八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九学年级化学鲁教版第八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b9fcf1d1f34693daef3eb7.png)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2.理解“结晶”“溶解性”“溶解度”等概念;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海水“晒盐”的过程,了解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总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及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海水“晒盐”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进一步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方法及溶解度的概念教学难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教学用品:小烧杯(50ml)、药匙、试管夹、试管、酒精灯、硝酸钾晶体、食盐晶体、碘、水、酒精、火柴等。
古今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声明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谢谢合作!。
新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 教案(教学设计)
![新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a56e4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d.png)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1.知识与技能-4,并进一步知(1)知道用什么试剂可以分别除去溶液中的Ca2+、Mg2+、SO2道如何选择试剂。
(2)知道除去可溶性杂质时,所加试剂一般要过量,过量的试剂也要在后续实验中除去。
(3)在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试剂除杂时,知道如何考虑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评价等方式,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
用重结晶法提纯粗盐。
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及除杂质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如何将粗盐进行分离和提纯,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呢?这是本节课探究的主要内容。
推进新课活动1 复习巩固【投影】1.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将20g甲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将t2℃时乙的某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恰好达到饱状态,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将t2℃时甲、乙晶体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填“>”、“=”或“<”)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
2.通过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判断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是大还是小?为什么要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而不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
从氯化钠溶解度曲线图中可知,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其高温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氯化钠晶体的量少,大部分还溶解在水中。
另一方面,降温后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小于其高温下饱和溶液的浓度,降温后溶液浓度减小。
所以,不能通过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使其溶液浓缩的目的。
)活动2 探究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讲解】利用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其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还含有一些不溶性杂质,如泥沙。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2节海水晒盐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2节海水晒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a6d6882e3f5727a4e96250.png)
第二节海水“晒盐”教学目标: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2.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3.知道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4.记住粗盐是混合物,海水晒盐中的母液是饱和溶液。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2.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
教学过程:我们都知道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理解吗?本节课我们将以“海水晒盐”为载体,学习“饱和溶液”、“结晶”、“溶解度”等概念。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请同学们阅读书P35有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1.由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的基本过程先将海水引入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池,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
粗盐是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主要成分是。
剩余的液体称为(也叫“苦卤”)引入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那么“什么是饱和溶液呢?”2.对饱和溶液的理解课本P36页的实验探究“饱和溶液的配制和蒸发结晶”学生记录实验现象:第一次加入5克食盐全部溶解,再加入5克食盐有剩余,溶解不了;上清液蒸发有白色固体出现。
以硝酸钾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饱和溶液的有关性质。
提出你的设想:探讨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限度。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对同一种物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提问:什么是不饱和溶液呢?学生回答: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和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提问:要使不饱和溶液成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什么?小结:增加溶质和减少溶剂。
(以后我们还要学到降低温度的方法)概念: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提问:结晶的方法有哪些?学生回答:蒸发结晶(下节课我们将学到“降温结晶”)概念: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做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2)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参与粗盐提纯的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
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教学设备】:
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多媒体设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1、同学们观看展示的照片,上面的人物在干什么?
2、海水晒盐得到的盐是不是纯净的盐?和精盐比较,会含有哪些杂质?
【学生讨论】讨论,归纳总结。
【小结】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里面含有一些难溶的泥沙杂质。
【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粗盐中的杂质除去。
【板书】三、粗盐提纯
【设计意图】结合海水晒盐的过程以及场所,学生不难想象到粗盐中会有泥沙杂质,从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分析整理,实验探究
【展示】展示实验室中的粗盐
【提问】1、利用什么方法可以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
2、说出具体的实验步骤。
【学生讨论】分小组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生归纳】根据食盐能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的性质,先将混合物加入水中,使其充分溶解,然后用过滤的方法将泥沙与盐水分离开来。
【板书】(一)粗盐的简单提纯
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展示】向学生用多媒体展示以上三个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固体溶解
先将固体研细,溶解时要搅拌,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击容器壁以防容器破损。
粗盐粗盐水
2、过滤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留有气泡(操作时要用手压住,用水润湿)
“二低”: 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里的液体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1、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烧杯内壁。
3、蒸发
①蒸发的目的是什么?
除去溶液中的溶剂,使溶质析出
②蒸发操作需要哪些仪器?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③蒸发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蒸发过程中要用玻棒不断搅拌。
2、加热至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温使滤液蒸干,也要继续搅拌。
3、加入的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4、热的蒸发皿不可直接放在实验桌上,要垫上石棉网。
【分组实验】实验探究蒸发结晶的过程。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再次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问题,并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
【设计意图】先向学生讲述实验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些危险事故,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再次体会实验过程,让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提问】1、经过以上步骤我们得到的盐是不是纯净的食盐呢?
2、还有哪些杂质呢?
【展示】展示海水中溶解的离子的图示,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我们制得的盐中含有的其它成分。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总结盐中混有的可溶成分。
【师生归纳】粗盐中混有SO42+、Ca2+、Mg2+等可溶物质,它们主要以Na2SO4、CaCl2、MgCl2的形式存在。
【提问】如何把这些杂质除去呢?要使用化学方法。
【展示】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
【板书】(二)粗盐的简单提纯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物质的溶解性表选择合适的除杂试剂。
【师生归纳】
过量过量的沉淀
粗盐溶解
BaCl2溶液NaOH稀盐酸蒸发
结晶精盐【提问】同学们针对具体的物质,描述出除杂试剂的作用以及引进的问题。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代表发言表达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小结】除杂试剂要过量,过量试剂要除尽
要用最少的实验步骤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Na2CO3要在BaCl2后面加入,过滤之后
再加入稀盐酸。
【学生活动】根据所选择的除杂试剂,写出对应的化学方尝试,学生代表到黑板板书。
【提问】通过我们的除杂过程,化学除杂的方法和原则是什么?
【板书】(三)化学除杂
【学生思考】学生思考讨论并进行总结。
【小结】
1、除杂方法
(1)转化成气体2H+ + CO32- =H2O + CO2
(2)转化成沉淀
(3)转化成水H+ + OH- = H2O
2、除杂原则
(1)除杂试剂要过量,过量的试剂要除尽
(2)除杂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且不引入新杂质
(3)要考虑合适的除杂顺序
【谈收获】学生根绝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多参与课堂教学,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实验探究,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也能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印象,记忆的更牢。
三、基础巩固,把握应用
【实战演练】随堂练习
四、布置作业
同步学习第三课时
【板书设计】
8.2 海水晒盐
三、粗盐的提纯
(一)粗盐的简单提纯
(二)粗盐的精确提纯
(三)化学除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