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建设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校园建设机制保障

一、引言

自从2008年11月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后,国内外教育信息化领

域有关“智慧校园”的研究分析很快成为热点,许多活跃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专

家学者纷纷提出智慧校园的内涵和建设方案。2010年南京邮电大学提出并实施了“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正式拉开了中国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序幕。经过这几年

的积极探索和总结经验,智慧校园建设在信息化教育中的成效有目共睹,然而从

理论研究角度来看,以技术角度对智慧校园进行探讨的研究占大多数,在CNKI 中以“智慧校园”为关键字对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进行搜索,找到348条结果,90%以上的论文是从技术角度对智慧校园展开分析。可以说,智慧校园建设依旧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项具备基础性、长期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人造工程,其

推进过程最大困难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在这种背景下,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建立适当有效的保障机制,有助于提升智

慧校园的管理水平,有效促使智慧校园正能量最大化。

二、建立和完善智慧校园建设保障机制的必要性

制约智慧校园发展的因素各有不同,抛除技术原因,主要表现为:各业务部

门沟通协调困难,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持续发展资金不到位,人力资源建设不

到位等。

(一)信息部门主导项目,全员参与意识淡薄

总结近几年智慧校园建设的经验来看,多数建设的主导负责是技术部门信息

中心,其他业务部门项目参与度往往取决于信息部门的倾向性、协调性,这样建

设的智慧校园虽然有利于突出新媒体与新技术,但其缺点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

在:(1)信息部门作为一个技术部门,其角色的能力、权力有限。在项目建设过

程中,由于缺乏主管校领导的强力参与,在智慧校园的整体管理、沟通和协调方

面显得举步维艰。(2)对办公、教学、科研和后勤等业务流程不了解,造成重技

术轻应用的倾向,一定程度上忽视教与学等主流服务;(3)其他业务部门人员在思想上存在知识依赖,缺乏主人翁意识,很多日常信息化工作都被动地由信息管

理部门承担,不能充分调动每个岗位上业务人员的积极性,致使不能全员参与校

园信息化建设。

(二)项目一次性投资,缺乏持续资金支持

目前,很多学校以项目方式筹建智慧校园建设初始资金,这种资金是一次性

的投入,项目结束也就意味着资金投入结束。这种方式的资金一般投入比较大,

主要用于购置软硬件基础设施,无法兼顾资源建设、团队建设、运维升级等方面

的持续投入。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建设过程,除了初期建设一次性投

入,还应该保证每年投入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系统运维、教学资源开发、人员

信息素养培训等方面。

(三)信息素养偏低,人力资源建设不到位

智慧校园系统作为典型的人造系统,构架图中最上层是应用系统,其主要使

用者包括行政人员和教师,他们的信息化水平对智慧校园的推进程度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实践证明,项目团队的整体信息化水平越高,智慧校园的推进越顺利。为提高团队整体信息化水平,必须先梳理目前智慧校园建设团队普遍存在的问

题::(1)团队组员的不可选择性。智慧校园建设团队成员一定来自各业务部门,

包括办公室、教务处、后勤等。他们来自不同岗位,兼职成为智慧校园建设团队

成员,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和工作背景,年龄、学历、职称等也各有不同。(2)缺乏提高信息素养氛围。业务部门行政人员、信息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学校领导的

信息化素养均需要提高,必须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以营造潜移默化提高信息素养

环境。

(四)专项政策法规缺乏,激励机制不健全

近几年,教育部下发了诸多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政策法规,涵盖了教师教育信

息化、数字化校园、教育资源信息化方面等建设内容:2010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出:“加强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010年5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共同发布《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

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把建设数字化校园作为重要目标;2011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的通知》;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等。

实践证明,在信息化项目建设初期必须要通过良好的政策和法制来约束、引

领和推动,但是当前建设得如火如荼的智慧校园项目却缺乏良好的政策法规,其

法制化还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各高校大多是参照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中有关数字

校园的条例,具体执行的多是一些个性化的规章制度文件。缺少法规的约束,智

慧校园的实施标准和质量难免会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

符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保障机制,不能纯粹依靠领导的个人意愿、

行政指令、学术呼吁等不确定因素。

总体来看,信息化队伍的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纳入了学校常规培训工

作计划,并提供专项培训经费支持。但大部分学校尚未建立起适用于智慧校园建

设的有效激励机制,即使个别学校尝试性地建立了激励政策,但还缺乏落到实处,未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

三、建立长效智慧校园保障机制

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学校要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和各类社会资源,建立

并完善组织、资金、人员和制度等关键因素的保障体制,强力保证智慧进程的稳

步顺利推进。

(一)建立良好组织保障机制

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强调领导重视。“一把手”对智慧校园提升管理水平、创新教学模式的预期值,会以信念和行为的形式体现于智慧校园建设的

领导过程中,成为组织、协调和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动力。因此一定要成立

以校领导为核心的智慧校园建设领导领导小组,全程参与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管

理,全面组织、协调学校各类综合资源,倾全校之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其下属

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

图1 智慧校园建设组织机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