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四、结论
四、结论
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在未来的发展中, 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和发展策略,推动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与科技等 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质量和竞争力,为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 的动力。
三、特色村镇类和乡村文化类旅 游地集聚程度高
三、特色村镇类和乡村文化类旅游地集聚程度高
在各种类型中,特色村镇类和乡村文化类的休闲旅游地集聚程度较高。这是 因为这些旅游地通常能更好地融合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让游客体验到原汁原 味的乡村生活。而休闲观光类和农业科技类的旅游地数量较多,布局相对分散, 这可能与其发展的阶段和水平有关。
3、建设成本与收益:美丽休闲乡村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 建设成本是影响其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不同类型乡村的分布规律:不同类型的美丽休闲乡村的分布规律也存在差 异。例如,古村落、古民居等文化遗产型美丽休闲乡村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等 传统文化保留较为完整的地区。而自然风光型美丽休闲乡村则多分布在西南、西 北等地的山区和河谷地带。
参考内容二
引言
引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民 俗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 假的重要选择。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是指那些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底 蕴和良好的休闲设施的乡村地区。这些乡村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和规 律,探讨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为未来美丽休闲乡村的发展提供参考。
2、市场需求与偏好: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 不断增加。同时,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游客偏好也会影响美丽休闲乡村的分布。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第一节地质地貌景观地貌是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
地球表面的常态地貌包括:盆地、平原、丘陵、山地及高原五种类型。
我国的地貌轮廓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二是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我国地貌景观岩石类型齐全,景观特色鲜明,不仅本身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而且是其他旅游资源和景观的载体。
一、中国山地的分类(一)根据山地形成的原因1.褶皱山褶皱山是地壳岩层原始形状在地壳运动中受到横向挤压,从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
其基本类型有两种:一种是背斜,岩层向上弯曲,表现为地表的隆起,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另一种是向斜,是指岩层向下弯曲的构造。
在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一般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断块山指地壳受力后发生变形,其连续性、完整性遭到破坏,形成断层构造。
其中有的部分抬高升起,有的部分陷落,错动上升形成山地。
断块山的特点是山的边线平直,多形成悬崖峭壁,如庐山、秦岭等。
3.褶皱-断块山是地壳受到强烈的褶皱作用,然后断裂抬升而形成的山地,如天山。
4.火山火山所形成的景观有两类:一类是欣赏火山喷发后所形成的地质景观,如锥形的火山锥、漏斗状的火山口、碧绿的火口湖等。
此类地质景观有日本富士山、我国吉林天池的火口湖等。
第二类是观赏火山的喷发和探险休眠的火山口。
目前全世界共有活火山1500多座,美国夏威夷火山和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都是观赏火山喷发和探险休眠火山口的绝佳胜地。
(二)根据山地的高度根据山地的高度,我国的山地可分为五大类型,如下表所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分高山和极高山分布在西部青藏高原周围。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享有“世界屋脊”之美誉。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27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我国的中、低山和丘陵遍布全国各地,不少山岳风景秀美,环境宜人,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三)根据山地的岩性特征1.岩浆岩地质学上又称为“火成岩”,它包括火山侵入岩和火山喷出岩两大类。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特征
综上所述,中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和地域集聚性规律,这主要受到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 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些珍贵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政府应加强对不同区域国家级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高其知名度和旅游价值,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 发展和文化交流。
本研究通过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的探讨和分析,指出其经济价值表 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旅游业、房地产、生态产品等。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 部因素,需要采取科学规划、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区域合作 等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的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 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的研究,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6、培养员工服务意识:员工是景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同时,鼓励员工与游客互动交流,增进游客对景区的 情感。
谢谢观看参考内ຫໍສະໝຸດ 二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风景名胜区的品牌资产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我国旅游资源的瑰宝,其品牌资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 次演示旨在探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品牌资产现状、问题与挑战,提出提升品牌 资产的策略,为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背景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国家意义和较高旅游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区域。 目前,我国共有41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些风景名胜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 源、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具有独特的景观和生态环境。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的竞 争加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品牌资产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4、长江中下游区: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份。该地区的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湖泊、山岳和水乡风情为主,如庐山风景名胜区、杭州西湖 风景名胜区等。
国内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分析_史春云
1920
经济地理
第 31 卷
完全环游式旅行模式主要分布在大中尺度的 跨区域城市旅游目的地之间,如东北三省省会城市 间、大连—山东半岛主要城市间、华东 5 市、福建武 夷山—福州—厦门、中原西安—郑州以及西北等地 的省会或重要城市间(图 2),有些线路之长、所跨区 域之大可以归结为旅行链模式,如连接西北的新甘 青 3 省,西南川藏、川滇、桂黔、黔渝、湘黔以及东北 3 省之间,但由于旅行链模式在空间上难以定义,很 难与完全环游截然分开,而且国内该类型线路数量 较少,本文暂不单独分类研究。 2.2 目的地节点类型与空间分布 2.2.1 单目的地。单目的地通常级别高、在很大范围
从我国旅游线路空间模式分布来看 (图 2),长 三角是我国旅游目的地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云南、 海南、四川、广西、北京等地是旅游线路中出现频率 最多的目的地区域,其中丽江、昆明、三亚、桂林、张
家界、杭州、海口、北京等是我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 地(表 2),西北、青藏、内蒙古、东北、湖北、珠三角、 淮海区是中远程旅游线路中目的地分布密度小、出 现频率低的区域,整体呈现出我国中远程旅游线路 中目的地区域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存在旅游热点 区域与相对较冷、甚至空白区域,即人们出行距离 越远,越倾向于选择知名度大的旅游目的地。
第 11 期
史春云,张宏磊,朱 明:国内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分析
1919
信息,同时也是散客出行的重要参考,据此以旅行 社网站公布的旅游线路报价单为数据来源,选择出 游潜力较强的国内客源地———北京、上海、广州和 成都[19],选取全国前 50 强的著名旅行社在 2009 年 1—2 月期间的旅游线路报价单作为统计分析数据。 由于城市居民在其惯常环境之内或其周边区域的 休闲活动要比前往胜地型目的地的活动来得频繁, 通常一日游圈层主要分布在距城市 140km 的腹地 内,二日游的出游半径约为 300km[20]。为避开周末休 闲旅游方式,排除短程旅行的干扰,更好地总结我 国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选择出游天 数≥3,出游半径>300km 的旅游线路,共计 971 份 线路报价单 (北京 262 份、上海 345 份、广州 204 份、成都 160 份)。
中国的旅游与旅游地理
中国的旅游与旅游地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也是一个拥有多样景观和旅游资源的国家。
中国的旅游业与旅游地理关系密切,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活力,也为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旅游与旅游地理的关系,包括中国的旅游地理特点、旅游资源分布以及发展中的挑战和机遇等。
中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多样的地理景观,从北方的大漠沙漠到南方的峡谷湖泊,从西部的高原山脉到东部的沿海岛屿,每个地区都拥有独特的风景和文化。
这种多样性成为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基础。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广泛而多样。
北方的故宫、长城,西北的敦煌、兵马俑,西南的丽江、九寨沟,华南的桂林、西双版纳,东部的上海、北京等地都成为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这些景点代表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中国的旅游发展离不开旅游地理的支持和推动。
旅游地理考察了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地理特征和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通过研究旅游地理,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产业的效益,并保护和传承旅游地区的文化遗产。
中国旅游地理学者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地理特点的研究,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然而,中国的旅游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方面,需要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来满足游客的需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保护和维护旅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需要平衡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中国的旅游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尽管中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在服务质量、旅游设施和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为了提升中国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需要改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然而,中国的旅游业也面临着许多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目标,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
中国旅游地理第三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耸,山坳随着泉的形状也成月牙形,吹进这种环山洼地里的 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旋,于是月牙泉周围山上流下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四 面的鸣沙山脊的另外一侧,这就是泉水不为黄沙掩盖的道理。两千多年来,正是因 为这种独特的地形运动,使沙山和泉水保持着矛盾而又和谐的天然共生共存状态。 尽管风沙肆虐,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
3.准噶尔盆地:
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内部有沙 漠。 4.四川盆地: 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内部多丘 陵,西部有平原。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大 兴 安 岭 内蒙古高原 太 行 祁连山脉 黄 土 高 原山 脉 巫 山 雪 横 云贵 峰 断 高原 山 山 脉
昆仑山脉
返回
天山山脉
大 兴 安 岭
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长 白 山 脉
秦岭
喜马拉雅山脉
太 行 山 脉
巫 山 雪 峰 南岭 山 武 夷 山 脉
横 断 山 脉
台 湾 山 脉
1.柴达木盆地:
在地势第一级阶梯上,是我国海拔最高 的大盆地
2.塔里木盆地:
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我国最大的盆 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山群最著名。
五大连池风景区概况
五大连池的古火山形成于203年、90万年、60万年及19万年历史时 期,而新期火山则形成于1719年,据《黑龙江外记》记述:“墨尔 根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越数日火熄,其
地遂成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康熙五十八年即公元1719年。
公元1720年,老黑山和火烧山又再度爆发。 同样描述出当年火山喷发的壮丽景象:大地震颤,声震长空,浓 烟滚滚,火光冲天。灼热的岩浆流动在山林水草之间,夜晚看去, 如一条巨型火龙蜿蜒起伏。河流被阻,林木被毁,飞鸟绝迹,野兽 遁形。数月之后,人们仍然不得靠近,清朝的官员前来考察,也只 能在远处观望。这两次火山喷发造成的结果是:第一,形成了两座 新期火山老黑山和火烧山。第二,岩浆阻断白河形成了五大连池。 第三,火山喷发形成了地下矿泉。第四,火山喷发形成了千姿百态 的优美景观。
中国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北、西北——高原、 高山、大漠。
西、西南——青藏高 原、云贵高原及横断 山脉。
东、东南——一望无 际的海洋。
从空间上看,中 国地形近似马蹄状。 在海洋作为屏障的古 代,中国几乎处于封 闭状态。
这样独特的地理 环境,孕育了独特的 中国文化。同时也是 自然旅游资源、人文 旅游资源形成的大背 景。
2.1 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
矛盾型的自然事物和现象往往在要素构成上对比强 烈、互相抗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 风光;沙漠中的片片绿洲;在干旱或寒冷气候条件下的 草原等。矛盾型的旅游资源在人的审美心理上产生惊奇、 豪迈、悲壮、痛快等情绪。
就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来说,东部以调和型为主,西 部以矛盾型为主。
所谓东、西部,其分界线大体为: 以大兴安岭——燕山山地——鄂尔多斯高原——六 盘山地——青藏高原东缘——中缅边界西端为界,分成 东西两大部分。
中
东 岭、淮河线
(调和型为主)
国
西 昆仑、祁连山
(矛盾型为主)
南 “秀”(婉秀、优 美)
北 “雄”(崇高、壮 南 美“寒)”(海拔高、寒冷
北 “旱”(辽阔、干旱)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空间分布格局呢?
南秀北雄的成因:
自然因素
(1)气候的差别。东部地区虽然距海都比较近,但南方地区 地理纬度较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比较深刻,由温度、降水、 云雾等构成的旅游资源较北部更为丰富多彩,由各种水体、温 暖的气候和云雾构成的美景也较北部居多。
tai
如黄河流域及“骏马西风冀北”的 阳刚之美,包括中原的雄
壮之美,东北的粗犷之美。
当然,这种分类只是相对而言,有的个体景观出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或地 貌类型,常常集两种审美形态于一身,如“雄秀西南”的 峨眉山就是一个范 例。
中国A级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
谢谢观看
影响因素
1、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A级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和可达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政策因素是其中 一个重要方面。国家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会影响景点的开发与分 布。经济因素也是关键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旅游业 发展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此外,人口因素也会对景点的分布和可达性产 生影响,因为人口分布和流动直接关系到旅游需求和旅游流量的形成。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中国A级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的分析,揭示了A级 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A级旅游景点在空间上呈现 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城市。而可达 性的测量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A级景点具有较高的可达性,这与该地区的经 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密不可分。
可达性分析
1、可达性测量
为了衡量中国A级旅游景点的可达性,我们采用了几何平均距离和时间成本方 法。具体来说,我们通过计算各大城市与A级景点的直线距离及交通时间,来 评估游客到达景点的便利程度。
2、可达性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景点的可达性对旅游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可达性较高的景点更容 易吸引游客,因为游客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高可达性的景点在 旅游时间成本和旅游体验方面也具有优势,能够满足游客对于便利和效率的需 求。
中国A级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
01 引言
03 可达性分析 05 结论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02 空间分布特征 04 影响因素
引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 A级旅游景点是中国旅游景区的主要评级体系,代表着景区的质量和旅游价值。 景点的可达性指的是游客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景点的能力,是衡量旅游业发 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次演示将探讨中国A级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达 性,以期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
11-12学年第2学期旅游地理期末论文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姓名:张灌郁学号:A12110324班级:旅游管理1102班任课教师:李绍刚1目录目录 (2)前言 (3)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 (3)1.1旅游地理区的概念与特点 (3)1.2旅游地理区划的概念及类型 (3)1.3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及意义 (4)1.4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 (4)二、中国旅游区划经典案例 (5)2.1中国旅游资源区划 (5)2.2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气候区划 (5)2.3中国旅游文化区划 (5)2.4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5)三、我国旅游区划方案 (6)(一)华北—华夏文化—古都古迹名胜旅游区 (6)(二)华中—荆楚文化—湖山峡谷旅游区 (6)(三)华东—吴越文化—江南山水园林旅游区 (7)(四)华南—岭南文化—亚热带、热带山水景观旅游区 (7)(五)东北—关东文化—林海雪原、火山景观旅游区 (7)(六)西南—民族风情—奇山秀水、高山峡谷旅游区 (8)(七)西北—丝路文化—干旱荒漠、绿洲旅游区 (8)(八)内蒙—蒙文化—塞外草原风光旅游区 (9)(九)青藏—藏文化—高原寒旱草原、冰雪旅游区 (9)(十)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海湾现代风貌旅游区 (9)四、结语 (10)参考文献 (10)附录:我国旅游区划方案 (11)2旅游区划的原则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前言中国地域辽阔、起源古老、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多元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及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时空分布的不平衡,导致中国旅游资源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异。
中国旅游地里区划已有很多方案,但迄今为止还尚未进行正式的旅游区划。
本文仅是笔者个人提出的中国旅游区划方案,如有偏颇之处尽请谅解。
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1.1旅游地理区的概念与特点旅游地理区简称旅游区,是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旅游单元,是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风景名胜地域综合体。
它是在旅游景观即自然风景发生的自然地理基础和人文景观形成的人文地理基础上具有相对一致性和共同联系,并以旅游城市为中心和旅游接待设施为主要标志,以广泛的内外旅游经济联系为纽带的开放型地域旅游综合体,是属于风景区之上的高层次、主系统的大尺度风景名胜地域。
第三章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区
三、 旅游资源概念内涵特点
(1)旅游资源相对旅游主体(旅客)而言,处于旅游客 体位置。
(2)旅游资源是自然创造物和人工创造物,它存在于旅 游现象之前。
(3)旅游资源不是单一性的专门类资源,而是复合型的 专门类资源,其复合程度之大,可以囊括自然界和 人类历史文化。
(四)华中名山峡谷区
华中区地处我国地貌、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的过渡地带,原始的 自然保护区风貌、壮丽的三峡风光以及引人入胜的三国胜迹等主要旅游 资源又具有地域关联性,从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级旅游资源区。
(五)华南热带景观区
华南区大部分地处热带,以热带风光为主,地形形成许多奇石、幽 谷和名山;绵长的海岸地带有不同类型的海岩和滨海景观,其中红树林 海岸和珊瑚礁海岸景观别具特色,众多的岛屿千姿百态,风光各异,情 趣无限。
(十)港澳台区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由贸易政策,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特种 形式的旅游对港澳台区来说已不具有“特种”含义,而成为普遍的 重要的旅游活动内容。
思考题
1、中国的五岳是: 2、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是: 3、举出5个中国的世界文化历史遗产 4、举出5个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 5、 举出5个中国的地方名菜,你最喜欢的是—— 菜 6、中国的旅游区划分为哪些旅游区?各有什么特点?
2 大类
3 类型
地质 地貌
岩石、地层、化石、构 历史古迹 造
山岭、峡谷、喀斯特 古建筑
古人类、古战场 宫殿、工程
水体
河、湖、泉、瀑
陵墓
帝皇陵墓、名人陵墓
气象气候与 云、雾、雾凇、雷暴、 园林
天气
龙卷风
旅游资源区划
旅游区划的应用旅游区划就是旅游业地域结构体系之区域分异,他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正确揭示客观存在的不同等级的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有着重要意义,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1、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找出比较合理的旅游区界线。
2、确定个旅游区的性质、特征和低位,指出今后发展的方向。
3、分析确定区内各旅游经济中心等.其原则有1、考虑区位原则2、考虑协调管理因素3、考虑旅游资源类型4、考虑完整性原则【1】一、两种中国旅游区划方案的介绍:1、旅游地理区划以郭来喜为主要代表,按照旅游带、旅游省、旅游区这三个层次结构来划分中国的旅游区.旅游带:一级旅游区,跨省、市、自治区的旅游地域组织,依据相似性原则旅游省:二级旅游区,以现有省、市、自治区行政区划为基础,适应我国现行旅游管理体制,依据保持行政区域完整性原则旅游区:三级旅游区,可以是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大城市,也可以由几个旅游城市共同组成。
依据资源近似性、运输便捷性、管理方便性原则依据上述原则,作者将全国划分为9个大旅游带: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具体上看:【2】2、而教材作者吴国清等人拟按三个层次即一级旅游区(旅游大区)、二级旅游区(旅游亚区)、三级旅游区(旅游区)来划分中国的旅游区。
旅游大区:一级旅游区,从地理区位、旅游资源、区域来发等角度出发,考虑旅游区位相近、保持行政区完整性等原则.它是跨越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旅游地域组织。
旅游亚区:二级旅游区,与各省级行政区域一致,即与现有的省级辖区范围相同。
旅游区:三级旅游区,依据旅游资源的近似性、依托中心城市、运输便捷性和管理方便性等,以主要旅游城市、旅游景区为中心划分。
旅游区是旅游区划体系中最基层的旅游地域单元,可以依托一个旅游中心城市,也可以是几个旅游城市的联合体,由方便的交通相联系这样划分的各个旅游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每个旅游区都应有足够分量的旅游资源,有较扎实的经济基础和相应的接待能力。
旅游资源类型、等级、空间分布特征与发展探讨
海滩和岛屿是人们夏日休闲和度假的主要目 的地,拥有美丽的海景、沙滩和独特的海洋 生物资源。
湖泊与河流
森林与草原
湖泊和河流等水体景观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 和美学价值,适合开展水上运动、游览观光 和科学考察等活动。
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区 ,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可以进行探 险、露营、徒步等户外活动。
人文景观
02
包括历史遗迹、文化遗址、博物馆、剧院等人文景观的观赏价
值。
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方法
03
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如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
旅游资源区域评价
1 2
旅游资源区域评价概述
对一定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以反 映该区域的旅游资源整体质量和价值。
旅游资源区域评价方法
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如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 法等。
人文旅游资源
历史遗迹与古建筑
历史遗迹和古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 分,可以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过程。
民族文化与民俗风情
不同民族和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 可以通过歌舞、美食、手工艺品等方面得到体现。
节庆活动与民间艺术
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 组成部分,可以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和民间 艺术特色。
全球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欧洲、美 洲、亚洲等地区,其中欧洲和美洲
的旅游资源质量和价值较高。
03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山地和平原为主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同时, 也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分布在平原地区。
沿海和沿江集中
旅游资源在沿海和沿江地区较为集中,这可能与这些地区的经济 发展和交通便利有关。
四川旅游资源类型、等级、空间分布特征与发展探讨
2023-11-03CATALOGUE 目录•四川旅游资源类型•四川旅游资源等级•四川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四川旅游发展探讨•四川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01四川旅游资源类型四川拥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如九寨沟、峨眉山、黄龙等,这些景点以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大量游客。
自然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四川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拥有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包括高山峡谷、森林、草地、湿地等。
地理环境四川的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宜旅游,如成都平原的温带湿润气候,以及高海拔地区的寒带和寒温带气候。
气候条件人文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也吸引着大量游客。
美食文化四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鲜香、口感丰富而著名,许多游客都慕名而来品尝四川美食。
历史文化四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三星堆、金沙遗址等,这些景点代表着古代巴蜀文化的辉煌。
革命历史四川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许多重要地点和事件。
纪念设施为了纪念革命历史和先烈,四川建设了许多纪念设施和博物馆,如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
红色旅游资源02四川旅游资源等级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水景著称,享有“人间仙境”之美誉。
九寨沟位于乐山市,以山景为主,兼有佛教文化特色,被誉为“佛教名山”。
峨眉山5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位于成都市,以灌溉工程文化著称,为世界文化遗产。
青城山位于成都市,以道教文化和山水景观为主,被誉为“天下幽”。
4A级旅游景区3A级及以下旅游景区阆中古城位于南充市,以古城风貌和民俗文化为主,享有“阆苑仙境”之美誉。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以石刻艺术和佛教文化为主,为世界文化遗产。
03四川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布情况概述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分布于全省各地市州,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
旅游资源类型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等,其中自然景观主要包括山水景观、森林景观等,人文景观则包括历史文化遗址、古镇古村等。
景区空间分布模式分析及优化研究
景区空间分布模式分析及优化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休闲和旅游问题。
景点旅游业是国内外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同时,景区的空间分布模式对于景区经济发展效益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本文将对景区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
一、景区空间分布模式分析景区空间分布模式是指景区分布在空间中的规律性和特征性。
景区空间分布模式的类型可分为集中型、分散型和混合型。
集中型是指景区集中在某一区域内;分散型是指景区分散在不同区域;混合型是指景区呈集中分散型混合局面。
1. 集中型景区集中型景区有着明显的聚集效应和经济效益,容易形成景区集群,并形成旅游区旅游圈和景区品牌效应。
但是,集中型景区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人流过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2. 分散型景区分散型景区分布在不同地区,其游客来源较广泛,能够有效削减旅游资源的开发压力,避免了环境破坏。
同时,它也存在着旅游效价低、难以形成景区品牌效应和经济效应弱的问题。
3. 混合型景区混合型景区的分布方式介于集中型景区和分散型景区之间。
在一个较大的地理区域内,有多个旅游景区分散分布,但其中有一个或几个景区规模较大,可形成集群,引导游客集中游览。
混合型景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要优于集中型景区。
二、景区空间分布模式优化建议1. 建设集中型景区,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
但要注意避免产生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
2. 发展混合型景区,大力推进旅游品牌的建设,增强旅游产业的品牌效应。
3. 优化分散型景区的布局结构,集中规划场所,提升游客体验。
4. 着力打造旅游区旅游圈,建立旅游资源联动机制和协同效应机制,提高景区集群的凝聚力。
5. 加强景区管理,协同环境保护和旅游经济发展,实现环境保护和旅游经济的双重效益。
三、结论景区空间分布模式对于景区经济发展效益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建议各地景区能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景区空间分布模式,以最优的配置方案增强景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摘要:乡村旅游地作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游客中具有广泛的吸引力。
本文通过对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揭示了乡村旅游地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这些特征的因素。
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发达的经济区域。
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到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交通设施、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对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可为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国;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影响因素一、引言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助农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开展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活动的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乡村旅游资源的国家,各方面对乡村旅游的发展都非常重视。
因此,研究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根据统计数据,乡村旅游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发达的经济区域。
具体而言,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是乡村旅游地最为集中的地区。
其中,河南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山东省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江苏省的苏州、扬州、南通等乡村旅游地以其园林、古镇等独特景观享有盛誉;浙江省的西湖、乌镇等乡村旅游地是中国乡村旅游的瑰宝。
三、影响中国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因素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地发展的重要基础。
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洁的空气、丰富的水资源等对于吸引游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自然环境的好坏对于乡村旅游地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国旅游产业的区域分布与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旅游产业的区域分布与发展趋势研究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在全球旅游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旅游产业是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也是国家支柱性产业之一,目前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中国旅游产业的区域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旅游资源的分布不均和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不同。
本文将探讨中国旅游产业的区域分布与发展趋势。
一、中国旅游产业的区域分布1.东部地区中国的东部地区是旅游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先进的旅游服务设施,是国内外游客前往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东部地区的旅游产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中上海、广州、深圳、福州等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拥有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2.中部地区中国的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
中部地区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如世界文化遗产张家界、武当山、黄山等,以及鄂尔多斯草原、大别山、九寨沟等。
中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3.西部地区中国的西部地区是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大西北草原、大漠、丽江古城、川西藏区、三峡等,其中三峡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4.东北地区中国的东北地区是旅游资源相对较少的地区之一,但也拥有一些独特的旅游资源,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长白山天池等。
东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还需要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整合来加强发展。
二、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1.多元化中国旅游产业将越来越注重多元化的发展,旅游产品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而是将更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加入其中,如主题乐园、度假村、水上乐园、高尔夫球场等,以及更多的生态、教育、健身等元素。
中部六省重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空间格局分析
中部六省重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空间格局分析陈勤昌;夏莉惠;蒋莉;王凯【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1)003【摘要】旅游资源赋存空间分布格局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业发展能力.择取中部六省12类重要旅游资源,先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法判定旅游资源分布的均衡程度;再运用ArcGIS核密度工具对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采取资源优势度法量化资源赋存状况,以廓清中部六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基本格局.结果表明:中部六省旅游资源分布均衡程度较低,分布态势呈显著“高—低”集聚特征;自然旅游资源为零星团簇状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空间格局,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呈“北密南稀”的片状分布;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度序次分别为安徽(87.38%)、江西(79.25%)、湖北(71.43%)、山西(70.08%)、湖南(45.58%)和河南(29.44%),资源禀赋状况存在着梯度差,旅游资源分布省际差异显著.【总页数】6页(P63-68)【作者】陈勤昌;夏莉惠;蒋莉;王凯【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相关文献】1.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旅游资源调查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J], 曹涛;杨杰2.川南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分析研究 [J], 卢小丽3.中部六省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发展态势分析 [J], 周丽4.浙江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分析 [J], 董燕娜5.基于OTA信息的旅游资源吸引力空间格局分析——以广西左右江革命区为例[J], 钟佩; 段文军; 信慧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因素: (1)古代帝王狩猎、封禅。 (2)山顶高大建筑物衬托。
赵济教授对南秀北雄成因的分析
中国旅游资源影视资料:
1.香港游 2.杭州 3.昆明、西双版纳 4.西藏 5.黄果树 6.热门线路 7.海南之旅 8.张家界 9.西安、延安
10.北京 11.苏州、扬州、镇江 12.中国名山 13.深圳(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 14.泰山 15.嵩山 16.庐山 17.黄山 18.九寨沟
寒——海拔高,寒冷。南部属青藏高原区,自然旅游资源多 具高寒特色,如雄伟的雪峰、广布的冰川、星罗棋布的咸水湖、 高原性草原及其动植物等。
旱——辽阔、干旱。北部属蒙新地区,自然景观呈现出辽阔、 干旱的特征。如辽阔的高原与草地、浩瀚的沙漠和戈壁,罕见 的鸣沙和蜃景奇观,婀娜多姿的沙海绿洲等。
2.2 自然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大 兴 安 岭
西
北
鄂尔多斯高原 燕山
六 昆仑山—— 祁连山 盘
山
北东
南
青藏 秦岭 —— 淮河
高原
南
东缘
东部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北,总体的审美特征表现为:
“南秀北雄” “秀”——婉秀、优美。
hengshan
如长江流域及“杏花春雨江南”的阴柔之美,包括西南 的
灵秀之美,华南的华丽之美。
“雄”——崇高、壮美。
2.2 自然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2.2.1 自然要素组合的两种综合形态
自然要素
调和型 要素协调、衬托辉映
矛盾型
要素矛盾、对立抗衡
调和型的自然事物和现象往往构成层次丰富、色有浓 淡、相互协调、相互烘托的统一体,如“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江南景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的桂林山水等。调和型的旅游资源在人的审美心理上产 生平和、舒坦、愉悦、宁静等心平气和的快乐心境。
矛盾型的自然事物和现象往往在要素构成上对比强 烈、互相抗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 风光;沙漠中的片片绿洲;在干旱或寒冷气候条件下的 草原等。矛盾型的旅游资源在人的审美心理上产生惊奇、 豪迈、悲壮、痛快等情绪。
就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来说,东部以调和型为主,西 部以矛盾型为主。
所谓东、西部,其分界线大体为: 以大兴安岭——燕山山地——鄂尔多斯高原——六 盘山地——青藏高原东缘——中缅边界西端为界,分成 东西两大部分。
人类活动
典型性、独特性
单一因素:如 山、 天象等 组合因素:如 黄山、三峡等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 得烟云而秀媚。”
文化性、地域性 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复合环境以自然地理环境为舞台,文化性、地域性是人类适应 自然、改造自然的表现。一般而言,文化底蕴越丰富(如古典园林、历史古迹 等)、地域特色越明显(如民俗风情、宗教活动等),人文旅游资源的价值越高。
中
东 秦岭、淮河线
(调和型为主)
国
西 昆仑、祁连山
(矛盾型为主)
南 “秀”(婉秀、优 美)
北 “雄”(崇高、壮 南 美“寒)”(海拔高、寒冷
北 “旱”(辽阔、干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空间分布格局呢?
南秀北雄的成因:
自然因素
(1)气候的差别。东部地区虽然距海都比较近,但南方地区 地理纬度较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比较深刻,由温度、降水、 云雾等构成的旅游资源较北部更为丰富多彩,由各种水体、温 暖的气候和云雾构成的美景也较北部居多。
tai
如黄河流域及“骏马西风冀北”的 阳刚之美,包括中原的雄
壮之美,东北的粗犷之美。
当然,这种分类只是相对而言,有的个体景观出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或地 貌类型,常常集两种审美形态于一身,如“雄秀西南”的 峨眉山就是一个范 例。
西部自然旅游资源总体表现为矛盾型,以昆仑山—祁连山 为界,也可分为南北两部分。总体特征为“南寒北旱”。
(2)南北地貌的差别是构成南北风景特征的基本骨架。北方 多具高大山体与宽广平原的对比,给人以雄伟的感觉;而南方 地区多丘陵,平原面积狭小,且多与山地丘陵相间分布,相对 高差不大,再加上植被覆盖率高,视野受阻,自然风景的雄险 特征常常不易体现。
(3)生物和水体的差异。这是构成“南秀北雄”的直观视觉 因素。水及 生物,特别是生物和植被是构成秀丽风景的主要条 件。南方水体面积大,植被覆盖率高且四季常青,形成了“山 清水秀、小桥流水”的 秀美景观。而北方在上述方面要逊色于 南方。
从空间上看,中 国地形近似马蹄状。 在海洋作为屏障的古 代,中国几乎处于封 闭状态。
这样独特的地理 环境,孕育了独特的 中国文化。同时也是 自然旅游资源、人文 旅游资源形成的大背 景。
2.1 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
要素组合
(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
自然地理环境 典型性、独特性 自然旅游资源 适应、改造复合环境文化性、地域性人文旅游资源
2. 中国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2.1 旅 游资源与地理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2.2 自然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2.3 人文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2.4 空间分布规律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实践意义)
北、西北——高原、 高山、大漠。
西、西南——青藏高 原、云贵高原及横断 山脉。
东、东南——一望无 际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