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2019)生物必修1: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教案

合集下载

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1、2) 课件【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共40张PPT)

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1、2) 课件【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共40张PPT)

细胞膜的结构是如何与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相适应的呢?
• 如果我们将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分别装入透析袋里(图 2-9),那么,透析膜对两者的通透情况是否相同?细胞膜是 否具有类似特性?
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选择性地吸收 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保持细胞内生化反应有序进行。 这一特性称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什么位置? 是怎样分布的?
• 电镜冰冻蚀刻(冰冻断裂)将标 本冰冻,然后用冷刀断开,升温 后暴露断裂面。
•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 蛋白质镶嵌、嵌入、横跨在磷脂
双分子层中。
三、细胞膜的结构—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 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 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奠定 了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依据磷脂分子的性质, 请推测磷脂分子在下列界面中的排布情况。
空气





三、细胞膜的结构—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 依据细胞的内外环境,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怎样分布?
• 1925年,戈特和格兰德尔用有机溶剂抽提了人红细胞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后,将其铺展在水 面,测出其面积约为所有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并推测细胞膜由双层脂质分子构成。
半透膜 • D.实验结果推测生物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
透过性
• 下列物质中最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是(C)
• A、葡萄糖
B、蛋白质
• C、甘油
D、无机盐离子
谢谢!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二节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2)
三、细胞膜的结构—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新教材】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包含2个课时) 教学设计-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新教材】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包含2个课时) 教学设计-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第一课时)本节内容包括细胞膜的选择透性、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和细胞壁三部分。

这是在学习了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功能与结构有关,建构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识细胞壁的组成和功能,也是后面学习《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神经调节》、《特异性免疫反应》和《植物细胞工程》等内容的基础。

由此可见,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内容展示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这是一个很好的科学史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自然而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明白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作;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的发展。

②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在众多对细胞膜结构的假说中,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认同的,能较好地解释人们对细胞膜功能的认识,学生必须展开想象力,在头脑中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结构,理解和掌握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这对于更好的理解下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很重要的联系。

1、概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体会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2、举例说出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3、说出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4、说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1.运用对照方法于课堂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分析磷脂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排列方式,提高运用和处理信息能力。

3.探讨质膜结构模型,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教学重点:质膜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1、实验材料和用具2、多媒体课件你了解细胞膜吗?细胞膜作用有哪些?结合内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体验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22.2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1

22.2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1
糖类 。动物细胞膜中还含一定量的 胆固醇。
(1)磷脂: • 由C、H、O、N、P
五种元素构成的 • 两性分子
• 脂肪酸分子具有疏水性;
• 磷酸分子具有亲水性。
亲水性头部 疏水性尾部
磷脂分子在水中如何排布?
在水中,不同磷脂分子疏水性的尾部相对排列,内部形成一个疏水的 环境,而亲水性的头部则朝向外侧,与水接触。所以,磷脂分子在水 中可形成双层结构,称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想一想 鸡蛋打碎了, 为何没有全部
散开呢?
如何确定细胞膜的存在呢?
鸡蛋液的外面有一层边 界膜,即细胞膜。
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 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想一想? 伊红为什么不会逸出细胞
?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它 有边界,其边界就是细胞膜。
(2)膜蛋白 ①概念与特性: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统称为 膜蛋白 。膜蛋白也和磷脂分子 一样,有水溶性部分和 脂溶性 部分。
膜蛋白
• 转运蛋白
有些膜蛋白选择性地吸收或排出特定物质,控制其进出细胞,例如 细胞吸收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都需要通过特定的转运 蛋白来完成。
• 催化作用 有些膜蛋白催化持定化学反应 例如,小肠上皮细胞的某些膜蛋白可促进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分解。
• 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什么位置?是怎样分布的?
• 1959年,罗伯逊根据电镜超薄切片中细胞膜展现的暗-亮-暗三条带(图 2-16),推测两边暗的条带是蛋白质,中间亮的部分是脂双层分子。罗伯 逊在“三明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单位膜模型,推断所有的生物膜 都由蛋白质-脂质一蛋白质构成。

浙科新版高中生物必修1(新课课件):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浙科新版高中生物必修1(新课课件):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四、细胞膜主要成分的功能
1.磷脂——脂双层: ①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非脂溶 性物质很难通过)。
(2)蛋白质——膜蛋白: ①转运蛋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如,细胞吸收离子 、葡萄糖、氨基酸等都需要通过特定的转运蛋白来完 成。 ②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 ③粘连蛋白:使同一组织的相邻细胞间连接在一起。 ④受细体胞蛋膜白的:功接能收主外要界通信过息膜或蛋刺白激来。实现。细胞
1.磷脂
✱资料三
1925年,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成熟红细胞中 提取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 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单层磷脂分子层
空气 水
1.磷脂
✱资料三
1925年,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成熟红细胞中 提取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 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例1.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
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
增高,该药物的功效可能是( )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D
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例2.下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某些物质的小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 原因是膜上的_磷_脂_和_蛋_白_质__物质起作用。 (2)有些溶剂可使①__磷_脂__溶解导致膜损伤, 细胞吸水膨胀时,①的厚度会变小,说明①具有 _一_定_的_流_动__性。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是外界物质进出细胞的屏障。 可以推测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
●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重要特性:
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选择性吸收和排出物质, 保持细胞内生化反应有序进行。

浙科版(2019)必修一 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课件(19张)

浙科版(2019)必修一  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课件(19张)

实验: 用有机溶剂提取了人红细胞细胞膜的脂质
成分后,铺展在水面,测出其面积约为红
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推论: 细胞膜由两层脂质分子构成
磷脂双分子层(脂双层):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4.表面张力实验
时间: 1935年 人物: 丹尼利(J.Danielli)戴维森(H.Davson) 实验: 细胞膜表面张力比油—水界面的张力低得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四、细胞壁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真菌:壳多糖(几丁质) 细菌:肽聚糖
水、离子和其他分子都极易通过纤维之间的 空隙,细胞壁具有全透性。
作用: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形态、加强机械强度、 参与细胞间粘连,化学信号传递的介质和通路。
细胞质 细胞膜
裸露 的DNA
所有的细胞都有边 界——细胞膜,又 称质膜,是将细胞 与外界环境区分开 的结构。
一、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
1.通透性实验
时间: 1895年 人物: 欧文顿(E.Overton) 实验: 用500多种物质对细胞膜进行 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凡是可溶于 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透过细胞膜。
5.“三明治”模型
时间: 1959年 人物: 罗伯逊(J.D.Robertson) 实验: 电镜超薄切片中发现暗—亮—暗三 条带。推测两条暗带是蛋白质,亮带是脂双 层。提出“三明治”模型与单位膜模型
把脂质看成 了静态的刚
性结构
6.细胞融合实验
时间: 1970年 实验: 通过一些方法使人和小鼠细胞融合,再 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蛋白质分子, 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蛋白质分子。
推论: 细胞膜的成分可 能是一种脂质
非脂溶性物质
细胞膜
脂溶性物质

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学案 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学案  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预习梳理一、细胞边界将细胞与区分开来,保证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内的生命活动有序进行。

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选择性的吸收和排出,保持细胞内生化反应有序进行。

三、细胞膜的成分1.细胞膜主要由和组成,除此之外,还有少量。

动物细胞膜中还含有一定量的。

2.膜中各种组分的作用(1)磷脂:构成细胞膜的。

(2)膜蛋白:①控制物质进出,如;②特定化学反应,如小肠上皮细胞的某些膜蛋白;③与外界进行与细胞识别,如胰岛素受体等。

(3)胆固醇:保持稳定性。

四、生物膜1、概念:称之为生物膜。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填写下列结构名称①②③④⑤该理论主要包括: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在磷脂分人细胞红色荧光染料标记的膜子的不同部位,体现了膜内外结构的 ;磷脂和蛋白质的位置是不固定的,生物膜具有 。

五、细胞壁1、植物细胞壁的构成:主要由 组成,此外,还含有 等多种物质。

和 同样具有细胞壁,单组成物质和结构与植物不同。

2、功能:细胞壁的重要作用是 , ,加强细胞的 。

此外,细胞壁也参与细胞间的 ,是激素等化学信号传递的 和 。

3、细胞壁具有 ,所有物质均能通过。

当堂自测三、自我检测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单分子层 C.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D.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细胞膜情况的是( )3.科学工作者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细胞的膜蛋白后,进行细胞融合实验(如下图 所示)。

该实验说明( )A.膜蛋白是可以移动的B.两种细胞的膜蛋白种类相同C.膜蛋白可以起生物催化作用D.膜蛋白能控制某些物质出入细胞4.下列有关质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质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与蛋白质 B.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质膜的识别功能与膜蛋白有关D.质膜不具有选择透性5.下列物质属于组成细胞膜主要成分的是()A. 磷脂和蛋白质B.磷脂和植物蜡C.油脂和蔗糖D.纤维素和蛋白质答案:(预习梳理]一、细胞膜(质膜) 周围环境二、营养物质代谢产物三1.磷脂蛋白质糖类胆固醇2. (1)基本骨架 (2)转运蛋白催化信息交流(3)细胞膜四、1.细胞内所有的膜2.糖蛋白糖脂磷脂胆固醇蛋白质磷脂分子层不对称性一定流动性五、1.纤维素果胶真菌大多数原核细胞2.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形态机械强度相互粘连介质通路3.全透性BAADA。

新教材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二章第二节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含答案

新教材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二章第二节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含答案

第二节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课程目标知识点一 活动“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1.半透膜定义:一些膜具有一定大小的孔径,水等小分子和离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蛋白质、淀粉等__大分子__则无法通过,这种膜称为半透膜。

__透析膜__就是一种半透膜。

2.方法步骤(1)取A 、B 两个透析袋,将等量的__淀粉__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分别装入A 、B 透析袋中。

透析袋两端用细线系紧。

(2)将透析袋一端的细线绑在玻璃棒中央,透析袋置于烧杯内,玻璃棒横置于烧杯上方。

(3)向烧杯内注入等量蒸馏水,直至淹没透析袋。

向A 组透析袋外面的蒸馏水中加入适量__碘-碘化钾__溶液。

(4)静置12 h 。

观察A 组实验现象;取B 组透析袋外面的蒸馏水2 mL ,加入2 mL__本尼迪特__试剂,热水浴2~3 min ,观察颜色变化。

3.细胞膜又叫质膜,将细胞与__周围环境__区分开。

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选择性地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保持细胞内生化反应有序进行。

这一特性称为细胞膜的__选择透过性__。

例如,海带细胞内碘浓度远__高__于周围海水,人的组织细胞中的__K+__的浓度比细胞外高,而Na +的浓度比细胞外低。

知识点二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1.磷脂(1)元素组成:__C 、H 、O 、P__,有些磷脂还含有__N__元素。

(2)分子特点:两性物质。

(3)作用:在水中可形成双层结构,称为__磷脂双分子层__,构成细胞膜的__基本骨架__。

2.膜蛋白(1)概念:__细胞膜__上的蛋白质。

(2)组成:水溶性部分和__脂溶性__部分。

(3)作用:细胞的功能越多,其膜蛋白的__种类__和数量就越多。

细胞膜的功能主要通过膜蛋白来实现。

(4)案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__转运蛋白__;有些膜蛋白催化特定化学反应;同一组织的相邻细胞间通过某些膜蛋白__紧密连接__在一起;某些膜蛋白接收外界信息或刺激,激活细胞内相应生理生化反应,在细胞与外界的__信息交流__和细胞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胰岛素受体。

2019最新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二节 《 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

2019最新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二节 《 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

2019最新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概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及“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3.说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质膜的结构和功能;
(2)膜中各种组分的作用;
(3)质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质膜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用探究式进行授课,采用问题研讨法,辅以讲述谈话、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等方法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
『活动』
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资
料,得出细胞膜中含有
蛋白质,细胞膜是由磷
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组成。

对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模型对不对,提出质疑
五、板书设计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磷脂蛋白质(还有糖类)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膜的结构覆盖
蛋白质镶嵌
贯穿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信息的接收和传递
成分:纤维素、果胶
细胞壁
功能:支持和保护。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 2.2 教学设计 《细胞膜和细胞壁》(浙科)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 2.2 教学设计 《细胞膜和细胞壁》(浙科)

《细胞膜和细胞壁》
本节内容选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这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概述内容之后,开始学习的细胞结构,前面的学习组成细胞的分子及细胞概述为本节内容的做了很好的铺垫工作,同时本节内容学习的角度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概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
.举例说出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3.说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对照方法于课堂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利用分析、综合、比较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实验和演示能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析磷脂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排列方式,提高运用和处理信息能力。

4.尝试一
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从而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并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认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激发探求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

3.体验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教学重点】
质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件及实验器材
2、学生准备:教材。

【导入新课】。

浙科版(2019)生物必修1: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学案

浙科版(2019)生物必修1: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学案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教材活动,理解并说出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2.说出质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学习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说出质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2.教学难点: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学习过程】一、活动: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1.半透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碘-碘化钾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尼迪特试剂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举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三、细胞膜主要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磷脂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膜蛋白的特性及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胆固醇的特性及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识记:1.以半透膜为实验材料进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用半透膜模拟的是生物膜B.实验中烧杯中的溶液变蓝色C.B组烧杯中的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D.实验结果推测生物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2.在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

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保证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A.保护作用B.一定的流动性C.全透性D.选择透过性【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理解细胞膜的功能和其成分结构的关系,形成结构决定功能的生命观念。

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将磷脂分子隔开以增强其运动性将磷脂分子隔开以增强其运动性诱导融合荧光标记蛋白质40桑格和尼克森在继承中创新提出流动镶嵌模型桑格和尼克森在继承中创新提出流动镶嵌模型桑格和尼克森在继承中创新提出流动镶嵌模型桑格和尼克森在继承中创新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脂双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脂双层中有的横跨整个脂双层而是具有特点
第二集 细胞膜 控制细胞与周 围环境的联系
一、细胞膜(质膜)的功能特点
苋菜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性
第二集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1)磷脂的分布
磷脂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展开为一层
思考一下:细胞膜内外两侧 都有水溶液,双层磷脂分子 如何排列?
实验1
实验:科学家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 然后用蛋白酶处理。 (已知蛋白酶能专一性的催化蛋白质的分解)
3.在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 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 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 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 膜能够( D ) 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保证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在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 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 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 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 出细胞膜能够( B ) 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保证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真菌细胞壁:壳多糖(几丁质) 细菌细胞壁:肽聚糖
2、细胞壁的主要作用——支持和保护 还参与细胞间的黏连,是激素等化学信号传递 的介质和通路 3、特点:与细胞选择透过性无关,全透性

浙科版 必修1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教案

 浙科版 必修1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教案

第二节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考试内容核心素养1.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生命观念——基于结构与功能观分析细胞膜吸收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因2.科学探究——分析、探究膜的透性模拟实验中的操作要点、材料处理及结果比较,提升实验分析与整合能力3.科学思维——归纳概括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分析磷脂和膜蛋白及胆固醇等分子的结构特点,明确细胞膜的功能与其各种组分具有直接的关联性;基于模型与建模,建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并分析细胞膜流动性与细胞膜功能实现的关系;分析植物细胞壁的构成成分及功能,并能与其他生物的细胞壁进行比较2.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3.生物膜具有流动性4.细胞壁是植物、真菌和大多数原核细胞的外层结构知识点(一)|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1)细胞膜又叫质膜,是围绕在细胞外层,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结构。

(2)细胞膜具有允许某种物质透过的特性,称为细胞膜对该物质的选择透过性。

(3)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①将等量的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分别装入A、B透析袋,并用细线系紧。

②将透析袋一端的细线绑在玻璃棒中央,横置于两个烧杯上方。

③两烧杯中加入等量蒸馏水,直至淹没透析袋。

④向A组透析袋外的蒸馏水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A、B同时静置12 h;取B组透析袋外的蒸馏水2 mL,加入本尼迪特试剂进行水浴加热。

⑤观察A、B两组的颜色变化。

2.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1)磷脂①结构模型②模型解读磷脂分子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

在含水的介质中,这种两性分子只有形成双层结构才能稳定,即头部朝外,与水环境接触,尾部朝内,形成一个疏水的环境。

(2)膜蛋白:和磷脂分子一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

①通常细胞的功能越多,其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②功能a.转运蛋白有选择性地吸收或排出特定物质;b.有些膜蛋白催化特定化学反应;c.同一组织的相邻细胞间通过某些膜蛋白紧密连接在一起;d.某些膜蛋白在细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和细胞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0-2021学年 浙科版 必修一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教案

2020-2021学年 浙科版 必修一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教案

第二节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素养对接素养水平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

2.概述细胞膜的结构、各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3.概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4.了解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生命观念:通过对细胞膜的学习建立生命的结构与功能观。

水平一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发展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水平二科学思维:流动镶嵌模型及其解读。

水平一一、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1.细胞膜(质膜)是围绕在细胞外层,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结构。

细胞膜是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屏障,控制着物质的进出,保证了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细胞内的生命活动有序进行。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1)半透膜:一些膜具有一定大小的孔径,水等小分子和离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则无法通过,这种膜称为半透膜。

透析膜就是一种半透膜。

(2)方法步骤①取A、B两个透析袋,将等量的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分别装入A、B透析袋中。

透析袋两端用细线系紧。

②将透析袋一端的细线绑在玻璃棒中央;透析袋置于烧杯内;玻璃棒横置于烧杯上方。

③向烧杯内注入等量蒸馏水,直至淹没透析袋。

向A组透析袋外面的蒸馏水中加入适量碘—碘化钾溶液。

④静置12 h。

观察A组实验现象;取B组透析袋外面的蒸馏水2 mL,加入2 mL本尼迪特试剂,热水浴2~3 min,观察颜色变化。

(3)实验现象和结论①A组烧杯内蒸馏水没有颜色变化,而透析袋内变为蓝色,说明碘可以通过透析膜,而淀粉不能通过透析膜。

②取B组透析袋外面的蒸馏水2 mL,加入本尼迪特试剂经热水浴后,溶液颜色变为红黄色,说明葡萄糖可以通过透析膜。

3.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选择性地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保持细胞内生化反应有序进行的特性。

二、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1.物质组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除此之外,还含有少量糖类。

动物细胞膜中还含一定量的胆固醇。

2.磷脂(1)元素组成:C、H、O、N、P五种元素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细胞膜的选择透性、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和细胞壁三部分。

这是在学习了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功能与结构有关,建构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识细胞壁的组成和功能,也是后面学习《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神经调节》、《特异性免疫反应》和《植物细胞工程》等内容的基础。

由此可见,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内容展示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这是一个很好的科学史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自然而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明白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作;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的发展。

②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在众多对细胞膜结构的假说中,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认同的,能较好地解释人们对细胞膜功能的认识,学生必须展开想象力,在头脑中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结构,理解和掌握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这对于更好的理解下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很重要的联系。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知识目标:1.概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体会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2.举例说出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3.说出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4.说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核心素养:1.运用对照方法于课堂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分析磷脂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排列方式,提高运用和处理信息能力。

3.探讨质膜结构模型,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质膜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课前准备】1.实验材料和用具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活动: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展示图片你了解细胞膜吗?细胞膜作用有哪些?细胞膜是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屏障,控制着物质的进出,保证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细胞内的生命活动有序进行。

第三部分:细胞膜主要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磷脂脂肪酸分子具有亲脂性;磷酸分子具有亲水性。

磷脂分子是一端亲脂而另一端亲水的两性分子。

膜蛋白膜蛋白也和磷脂分子一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细胞的功能越多,其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细胞膜的功能主要通过膜蛋白来实现。

胆固醇【教学反思】结合内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体验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实验的成功关键在于实验前的一切准备:包括学生认可这个模拟实验材料,以及一切实验用具的准备。

活动环节做了有充分的准备,也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又要达到课标的要求;既要尊重教材,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理念!形成性评价1.以半透膜为实验材料进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用半透膜模拟的是生物膜B.实验中烧杯中的溶液变蓝色C.B组烧杯中的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D.实验结果推测生物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2.在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

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保证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A.保护作用B.一定的流动性C.全透性D.选择透过性板书设计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第一课时一、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1.实验结果A:透析袋中变蓝色,烧杯中不变B:烧杯中出现砖红色沉淀2.结论:透析膜对分子的进出具有半透性,推测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细胞膜的选择透性、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和细胞壁三部分。

这是在学习了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功能与结构有关,建构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识细胞壁的组成和功能,也是后面学习《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神经调节》、《特异性免疫反应》和《植物细胞工程》等内容的基础。

由此可见,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内容展示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这是一个很好的科学史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自然而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明白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作;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的发展。

②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在众多对细胞膜结构的假说中,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认同的,能较好地解释人们对细胞膜功能的认识,学生必须展开想象力,在头脑中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结构,理解和掌握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这对于更好的理解下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很重要的联系。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知识目标:1.概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体会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2.举例说出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3.说出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4.说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核心素养:1.运用对照方法于课堂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分析磷脂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排列方式,提高运用和处理信息能力。

3.探讨质膜结构模型,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质膜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课前准备】1.实验材料和用具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解释。

(播放第二张PPT)问题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投影展示:19世纪末,欧文顿(E.Overton)用500多种物质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课件展示问题:设问:1.最初认识到生证的。

资料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然后进行化学分析。

得出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设问:1.我们以前学习过,其中脂质中最丰富的是什么?2.为什么是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而不是其它细胞?问题2: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结合构成膜的呢?阅读资料,得出结论:细胞膜中脂质是双层的。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磷脂分子在下列情况中的排列方式(从磷脂结构分析)1.平铺于水面上(空气—水界面)。

2.细胞膜上。

白板上汇报展示教师课件展示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思维探究依据磷脂分子的性质,请推测磷脂分子在下列界面中的排布情况。

依据细胞的内外环境,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怎样分布?资料2:1925年,戈特(E.Gorter)和格兰德尔(F.Grendel)用有机溶剂抽提了人红细胞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后,将其铺展在水面,测出其面积约为所有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并推测细胞膜由双层脂质分子构成。

了“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的“三明治”模型,认为细胞膜是由双层脂质分子及其内外表面附着的蛋白质共同构成。

1959年,罗伯逊根据电镜超薄切片中细胞膜展现的暗——亮——暗三条带(图2-16),推测两边暗的条带是蛋白质,中间亮的部分是脂双层分子。

罗伯逊在“三明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单位膜模型,推断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一蛋白质构成。

“三明治”模型和单位膜模型的不足之处是把脂质看成静态的刚性结构。

这样的结构是否能体现膜的功能呢?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是呈流动状态的。

电镜冰冻蚀刻(冰冻断裂)将标本冰冻,然后用冷刀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从标本中能得出什么结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蛋白质镶嵌、嵌入、横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展示图片介绍各种结构名称。

该理论主要包括:第三部分:小结形成性评价1.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分布的图是()2.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把人和小鼠的细胞融合。

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融合后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保持其活性,但融合后的杂交细胞仍为一半红,一半绿,发生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A.人细胞与小鼠细胞发生反应B.构成人细胞的磷脂分子和小鼠细胞的磷脂分子不具亲和性C.人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大位于下方,小鼠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小位于上方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变性,细胞膜失去了流动性3.白细胞可以吞噬整个病菌,这一事实说明细胞膜()A.具有选择透过性B.具有全透性C.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具有保护作用4.下面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一组细胞是()①食用的糖醋蒜的细胞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③植物的根毛细胞④人口腔上皮细胞⑤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④5.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B.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C.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D.膜物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板书设计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第二课时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2.蛋白质的位置:镶嵌、贯穿3.细胞膜的外侧:糖蛋白4.结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三、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