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我国宪法基本原则有什么?

我国宪法基本原则有什么?

我国宪法基本原则有什么?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宪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规定,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奋斗成果的确认,也是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的确认▲一、我国宪法基本原则有什么?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

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党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宪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规定,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奋斗成果的确认,也是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的确认,集中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2、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一原则则在宪法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宪法通过确认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通过确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人民当家做主奠定了经济基础;通过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为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组织保障;通过确认广大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把人民当家作主贯彻于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都是最重要的人权,包括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公民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

宪法基本原则

宪法基本原则

宪法原则的特征第一,普遍性。

既然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人们立宪、行宪的基本准则,那么任何立宪国家,只要是真正以民主宪政为目的就必须遵循这些原则。

第二,特殊性。

法的基本原则必须符合宪法调整对象的特点。

第三,最高性。

宪法本身贯彻的原则中也有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之分。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中某个领域的最高准则,因而具有最高性的特点。

宪法的具体原则,则是宪法基本原则的具体化,是宪法基本原则与各国国情和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的产物。

第四,抽象性。

宪法基本原则是人们在各种宪法现象和宪政实践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是人们抽象思维的结果;另一方面,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文字表述又必须高度抽象概括。

因此,除个别基本原则通过宪法规范予以明确确认以外,其他基本原则一般都寓于宪法规范之中。

A人民主权原则(popular sovereignty, people’s sovereignty一、含义又被称为“主权在民”原则、国民主权原则,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其行使不得背离人民授予权力行使者行使该项权力的目的。

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是最后的、固有的和不可剥夺的,它表现为一种所有权,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时,权力才可能授予政府。

北美《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通过)历史上第一次以纲领的形式宣告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法国《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

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人权宣言》第三条二、人民主权学说的提出1.(法)古典法学家让•博丹认为主权是“不受法律限制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

提出背景:反对封建领主的割据状态实质:君主主权历史意义:顺应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2.(荷)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凡行使权力不受别人的意志或法律约束的,这个权力就称之为主权”,“主权属于国家者称为对外主权,主权属于一个人或者多数人者,则称之为对内主权。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确立了国家政权的性质、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职责,保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宪法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是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法律文书。

本文将重点探讨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制定和实施的根本准则,是宪法的核心精神和基本价值取向。

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宪法将人民确立为国家的主人,强调人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在宪法规定了选举权、发言权、结社权等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了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2.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明确了国家政权的性质和组织形式。

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安排,保证了国家发展的方向和稳定性。

3.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宪法强调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要求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权利和履行职责。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体现了法治原则和法治精神。

4.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宪法明确了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等内容,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宪法的内容宪法的内容涵盖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等方面。

以下将重点介绍宪法的主要内容。

1. 国家制度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包括国家性质、政体形式、国家机构等方面。

中国宪法规定了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的分立与协调等重要制度安排。

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保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思想信仰自由、言论表达自由等。

公民基本义务包括遵守法律、维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等。

3. 国家机构和职权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职权范围。

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的制约原则;法治原则
基本信息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无一例外地承认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宪法原则,我
国宪法也同样接受人民主权的思想,并且体现在制度和组织上.但是这个原则在理论和实践
方面都与西方有所不同.社会主义的宪法理论通常不承认"社会契约",不认为主权是全民的"
公共意志"的体现,其权力与西方所认为的全体国民公意的"超阶级"的观点有所区别。

基本人权
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专章规定和列举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了对公民的宪法保护。

2004年,我国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它为我国宪法观念从工具主义向宪政主义转变提供了契机。

制约原则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之间实行民主集中制。

”对上述原则有一定的体现。

法治原则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再次重申了法治原则这一重要原则。

十五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了: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特别强调”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智力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修改宪法,在《宪法》第5条中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在宪法上正式确立了法治原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权力制约、法治)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也称主权在民原则,意思是指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

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一个基本原则。

但在社会主义宪法中,人民主权原则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权力制约、法治)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也称主权在民原则,意思是指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

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一个基本原则。

但在社会主义宪法中,人民主权原则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人民主权原则是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民主化浪潮及其所建立的现代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石,它已为一切民主或自诩为民主的国家所认同,但是,由于人民主权原则的思想发展极为复杂,各国对其基本内涵理解不一,故而相应的制度表现形式也相差甚远。

人民主权原则即便在其支持者那里也并不具有完全一致的内涵,而是存在著作为"抽象原则"的人民主权原则和作为"具体原则"的人民主权原则的思想分野。

对原则采取的不同的理论取向自然是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必然,但是,进入"革命后社会"的国家却有必要对以往非常态下的制度选择重新加以思考。

二、基本人权原则:人权,即作为一个人应具有的权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一贯致力于维护和保障人权。

从《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到《1982年宪法》,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人权"一词,但基本人权原则和人权的具体内容,则直接反映在宪法所确认和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之中,而且在实践中始终把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

生存权是第一人权,是其它人权的基础。

在占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解决了公民的生存权问题,这在人权发展史是个杰出的贡献,其根本原因无疑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确认与保障了人权。

对宪法基本原则的认识和理解

对宪法基本原则的认识和理解

对宪法基本原则的认识和理解
宪法基本原则是指国家宪法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法律原则,是宪法制度的基石和指导思想。

宪法基本原则要求国家在治理和管理国家事务时必须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确保国家政权和机构的稳定和合法性。

对宪法基本原则的认识和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1. 法治原则:宪法重视法治,使国家成为法治国家,保障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法治原则要求各级政府和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并依法履行权利和义务。

2. 人民主权原则:宪法承认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主权归属于人民。

人民主权原则要求政府依托于人民的意志进行治理,实行民主的决策和管理。

3. 保障人权原则: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人身权、政治权和经济权等。

保障人权原则要求国家提供公平正义的法律环境,保障公民权益和人权的平等、不可侵犯和不可剥夺性。

4. 国家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宪法要求国家的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平衡,以便防止滥权和专制。

国家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要求各级政府和政府机构之间相互制约,通过分立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机构相互制衡来保证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总体来说,对宪法基本原则的认识和理解包括法治、人民主权、保障人权和国家权力制约与平衡等方面。

这些原则构成了宪法制度的基础,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指导。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_试题答案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_试题答案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_试题答案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试题: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答案: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

【相关阅读】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一、人民主权原则,也称主权在民原则,它源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率先倡导的主权在民学说,认为国家是由人民根据自由意志缔结契约的产物,所以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属于人民,而不属于君主。

1791年法国宪法将《人权宣言》作为序言记载下来以后,人民主权原则就成了资产阶级宪法的最一般的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相对于君主专制时代的主权在君、君权神授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按照人民主权原则建立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政权,宪法里的人民只是资产阶级的代名词,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绝不可能真正享有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民主权利。

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民主权只能是形式上的东西,而不可能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实现。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其宪法实际上也采用人民主权原则。

但与资产阶级宪法相比较,其理论基础和实际资料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社会主义的宪法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当社会主义宪法确认人民主权原则时,公开地申明自我的阶级立场,鲜明地解释人民这一概念的政治资料,明确地规定全体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各项民主权利。

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透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主权原则具有充实的资料。

二、基本人权原则。

人权原则最初是作为王权的对立物而产生出来的。

在封建社会末期,资产阶级的经济势力日益膨大,但是他们在政治上仍然处于无权的地位,于是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学说与之相对抗。

这个学说的基本资料是: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这种权利既不能被剥夺,也不能被让予。

宪法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宪法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基本原理:
1. 人民主权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

2. 基本人权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从而确立了基本人权原则。

3. 法治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也成为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4. 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确立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主要内容:我国的宪法除序言和附则外,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分别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形式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的标志——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等内容。

宪法的原则基本原则是什么

宪法的原则基本原则是什么

宪法的原则基本原则是什么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

本身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核心的,所以在宪法当中也是强调了国家的权力始终是属于人民的,另外法治社会的根本还是要依宪去治理国家,而民主集中原则就是体现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宪法的原则基本原则是什么?▲1、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一原则则在宪法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宪法通过确认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通过确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人民当家做主奠定了经济基础;通过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为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组织保障;通过确认广大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把人民当家作主贯彻于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无一例外地承认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宪法原则,我国宪法也同样接受人民主权的思想,并且体现在制度和组织上.但是这个原则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与西方有所不同.社会主义的宪法理论通常不承认"社会契约",不认为主权是全民的"公共意志"的体现,其权力与西方所认为的全体国民公意的"超阶级"的观点有所区别。

▲2、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都是最重要的人权,包括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公民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

2004年,我国宪法还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体现了对人权保障更加重视。

▲3、法治原则法治就是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规范行为,是对人治的否定。

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是:
(1)政治民主原则:政府形式由人民自由选举,权力属于人民。

(2)和平发展原则:维护全球和平、促进发展,推动国际法治和多边主义。

(3)法治原则:执行宪法,遵守法律,尊重人权,落实社会主义制度。

(4)社会主义原则:社会分工、社会主义劳动、社会公平正义。

(5)统一原则:坚持国家一体,构建统一、开放、共享的新型国际关系框架。

这些原则之间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它们主要归结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制度的建立、国家统一、和平发展、政治民主、人民和谐融洽等六大原则。

这六大原则必须相互协调和促进,体现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原则。

我国宪法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我国宪法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我国宪法的一般原则有哪些1.社会主义制度:宪法明确规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并明确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2.人民主权: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有权参与国家管理事务,有权自由表达意见和批评。

这保证了人民有效行使政治权力,参与国家决策。

3.依法治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

宪法是最高的法律,国家机关和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并依法行使权力,依法承担责任。

这为确保国家的正常运作和法治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

4.维护基本人权:宪法确立了保护公民的基本人权的原则。

这包括人身权、人格权、民主权、社会权利等。

宪法规定,国家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尊重和保障人权和基本自由。

这为人民提供了法律保护,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规定,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要求国家依法行政、司法独立、公正执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公平正义。

这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法律保障,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6.人民民主专政: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实际控制权,确保国家权力真正为人民所用、依靠人民。

7.政治协商制度:宪法规定,我国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旨在促进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广泛参政议政,推动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

9.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宪法规定,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宪法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维护民族平等和团结。

10.和平共处:宪法规定,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要求国家之间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发展友好和平的外交关系。

以上是我国宪法的一般原则,这些原则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体现了我们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法治保障。

练习题宪法的基本原则

练习题宪法的基本原则

练习题宪法的基本原则
在练习题宪法的基本原则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和解答的示例:
1. 问题: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解答: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民主原则、法治原则、平等原则、文
化多样性原则、社会公正原则、人权保护原则等。

2. 问题:民主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是什么?
解答:民主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主要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组
织自由、公民平等、参与政治决策等。

3. 问题:法治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是什么?
解答:法治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主要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
律保护公民权利、法律确定和保障权力的行使范围等。

4. 问题:平等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是什么?
解答:平等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主要包括政治平等、社会平等、
经济平等和文化平等。

5. 问题:文化多样性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是什么?
解答:文化多样性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主要包括保护和尊重各种
不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禁止任何形式的文化歧视。

6. 问题:社会公正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是什么?
解答:社会公正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主要包括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分配社会资源、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等。

7. 问题:人权保护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是什么?
解答:人权保护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主要包括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护人的身体、精神和财产安全等。

总结起来,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一系列保障公民权利和社会公正的准则。

这些原则构成了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石,保证了公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在练习题宪法的基本原则方面,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为培养法治意识和维护社会公正发挥积极作用。

宪法的四项基本原则

宪法的四项基本原则

宪法的四项基本原则
宪法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社会主义道路、民主集中制和依法治国。

具体来说:
1. 人民主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最高的权力,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选举代表或者直接参与事务管理,实现自己的意愿和利益。

2. 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3. 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它保障充分发扬民主、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

在集中一致的基础上,发挥广泛的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管理国家的权利。

4. 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依法治国,遵守宪法法律,弘扬法治精神。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组织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宪法的四个基本原则都有哪些内容

宪法的四个基本原则都有哪些内容

Not every effort will yield results, but every harvest must be worked hard. This is an unfair and irreversibleproposition.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宪法的四个基本原则都有哪些内容宪法的四项原则是:人民主权原则、国家权力制约原则、基本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

但是这四个原则却包含了所有与公民和国家机关相联系的权利与权力,同时由宪法而产生的其他法律如果不遵守这些原则也将成为失败的法律。

一、宪法的四个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无一例外地承认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宪法原则,我国宪法也同样接受人民主权的思想,并且体现在制度和组织上.但是这个原则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与西方有所不同.社会主义的宪法理论通常不承认"社会契约",不认为主权是全民的"公共意志"的体现,其权力与西方所认为的全体国民公意的"超阶级"的观点有所区别。

2.基本人权原则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专章规定和列举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了对公民的宪法保护。

年,我国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它为我国宪法观念从工具主义向宪政主义转变提供了契机。

3.权力的制约原则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之间实行民主集中制。

”对上述原则有一定的体现。

4.法治原则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再次重申了法治原则这一重要原则。

十五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了: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特别强调”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智力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修改宪法,在《宪法》第5条中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宪法的四大基本原则

宪法的四大基本原则

宪法的四大基本原则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关的运行方式。

宪法的四大基本原则是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发展的基础上逐渐被确立的。

它们是:人民主权、依法治国、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首先,人民主权是宪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宪法确立了人民的主权地位,意味着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为人民所用。

这一原则强调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的选举、决策和监督中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权。

同时,它还提倡建立一种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关系,使政府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人民主权的实现需要建立起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和程序来保障公民的参与和监督权利,例如选举权、宪法保护机制、行政责任制等。

其次,依法治国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依法治国的核心思想是国家一切行为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依法行使权力、依法保障权益。

宪法要求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维护法律的统一和尊严。

依法治国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健全的司法制度和高效的执法机关。

同时,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法治权利,包括平等权利、自由权利、知情权等,这些权利的保障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和司法机构来实现。

第三,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现代宪法普遍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例如人身自由权、财产权、言论自由等。

宪法要求国家机关必须保护公民的权利,禁止任意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例如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参与国防和社会建设等。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不仅需要法律的保障,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制度,确保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最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宪法要求国家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禁止任何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需要建立起强大的国家机构和军队力量,确保国家的整体利益不受到分裂势力的侵害。

同时,宪法还规定了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和文化传统的责任,促进不同民族的和谐发展。

常见的宪法原则

常见的宪法原则

常见的宪法原则
1. 平等原则: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论种族、性别、宗教、国籍等差
异。

2. 权利保障原则:每个公民享有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
宗教自由、财产权等。

3. 法治原则:国家一切行为必须以法律为基础,法律必须公正、明确,适用于所有
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民主原则: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通过投票和公正的选举进行。

5. 政治多元化原则:公民享有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和机会,国家鼓励和维护多党制、政治多样性和公民社会的发展。

6. 司法独立原则:司法机关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关,行使独立裁判权,确保公正和
公正的审判。

7. 社会正义原则:国家致力于消除社会不平等和贫困,保障基本社会福利,促进社
会公正和全体人民的发展。

8. 人权保护原则:国家保护和维护人权,禁止非正当的拘禁、酷刑和歧视,确保每
个人的尊严和自由。

9. 环境保护原则:国家保护环境的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存权,鼓励可持
续发展。

10. 公共利益原则:国家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制定,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全体公民的共
同利益。

这些是常见的宪法原则,它们在维护公民权利、保障社会公正、促进国家发展等方面
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宪法原则是什么?

我国的宪法原则是什么?

我国的宪法原则是什么?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制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基本原则的设定规定人们普遍享有的权利,个人有权力参与国家事务的投票权,个人必须依照国家法定原则进行各项事情的发展,个人自己的人权在国家法律上得到明确的保护。

▲我国的宪法原则是什么?我国现行宪法制定的基本原则有: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制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我国宪法第2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都是宪法人民主权原则的充分体现。

人民主权原则.是国家权力结构的基础.是国家权力合法性的源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保证。

2、法制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依法治国,必须树立宪法、法律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3、基本人权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我国宪法第33条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第二章专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实现了“人权”与“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内涵上的有机统一.完善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原则规定。

人权保障原则人宪,必将促进国家更加充分、全面地尊重、实现和保障人权.并提供了强有力的宪法保障。

4、权力制约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南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人民主权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无一例外地承认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宪法原则,我国宪法也同样接受人民主权的思想,并且体现在制度和组织上.但是这个原则在理论和实
践方面都与西方有所不同.社会主义的宪法理论通常不承认"社会契约",不认为主权是全民的"公共意志"的体现,其权力与西方所认为的全体国民公意的"超阶级"的观点有所区别。

2.基本人权原则
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专章规定和列举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了对公民的宪法保护。

2004年,我国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它为我国宪法观念从工具主义向宪政主义转变提供了契机。

3.权力的制约原则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之间实行民主集中制。

”对上述原则有一定的体现。

4.法治原则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修改宪法,在《宪法》第5条中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在宪法上正式确立了法治原则。

现在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现在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现在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我国现行宪法制定的基本原则有: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宪法中除了普通的可以广泛为公民使用的条文以外还设有非常抽象的原则,而这些原则虽然平时在司法环节中很难用到却在对法律的指导上起到了关键意义。

▲一、现在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我国现行宪法制定的基本原则有: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我国宪法第2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都是宪法人民主权原则的充分体现。

人民主权原则.是国家权力结构的基础.是国家权力合法性的源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保证。

2、法制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依法治国,必须树立宪法、法律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3、基本人权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我国宪法第33条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第二章专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实现了“人权”与“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内涵上的有机统一.完善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原则规定。

人权保障原则人宪,必将促进国家更加充分、全面地尊重、实现和保障人权.并提供了强有力的宪法保障。

4、权力制约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南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原则的特征第一,普遍性。

既然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人们立宪、行宪的基本准则,那么任何立宪国家,只要是真正以民主宪政为目的就必须遵循这些原则。

第二,特殊性。

法的基本原则必须符合宪法调整对象的特点。

第三,最高性。

宪法本身贯彻的原则中也有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之分。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中某个领域的最高准则,因而具有最高性的特点。

宪法的具体原则,则是宪法基本原则的具体化,是宪法基本原则与各国国情和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的产物。

第四,抽象性。

宪法基本原则是人们在各种宪法现象和宪政实践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是人们抽象思维的结果;另一方面,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文字表述又必须高度抽象概括。

因此,除个别基本原则通过宪法规范予以明确确认以外,其他基本原则一般都寓于宪法规范之中。

A 人民主权原则(popular sovereignty, people’s sovereignty)一、含义又被称为“主权在民”原则、国民主权原则,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其行使不得背离人民授予权力行使者行使该项权力的目的。

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是最后的、固有的和不可剥夺的,它表现为一种所有权,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时,权力才可能授予政府。

北美《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通过)历史上第一次以纲领的形式宣告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法国《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

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人权宣言》第三条二、人民主权学说的提出1.(法)古典法学家让·博丹认为主权是“不受法律限制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

提出背景:反对封建领主的割据状态实质:君主主权历史意义:顺应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2.(荷)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凡行使权力不受别人的意志或法律约束的,这个权力就称之为主权”,“主权属于国家者称为对外主权,主权属于一个人或者多数人者,则称之为对内主权。

”理论贡献:开始将主权与统治权的来源进行区别,认为国家的统治权来源于人民的转让,主权应当属于全体人民。

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是社会契约的结果。

所有个人同意服从国家意志,政府的统治完全来源于人民的委托。

人民通过“公共意志”的表达来完成这种委托,但在委托的过程中,既没有失去自我,也没有失去自由,因为每个成员“尽管将自己与全体结为一起,但仍然可以服从自我,仍然像以前那样自由”。

卢梭归纳了主权的基本属性:(1)主权是不可转让的;(2)主权是不可分割的;(3)主权是不受限制的;(4)主权不可被代表。

理论贡献:从理论上解决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及其归属,为从法律上解决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奠定了基础。

资产阶级思想家与马列恩关于人民主权学说之间的区别第一,两种观点的逻辑立论不同。

西方学者的人民主权学说建立在自然法的理论基点上,认为人民主权是社会契约的结果。

而会主义的宪法学者通常认为国家主权是统治阶级(或者人民)所专有的权力,这种权力产生于人民的意志,是人民斗争得来的第二,对人民的界定不同。

西方学者所认为的“人民”在形式上就是指社会的全体成员,人民和公民的概念基本可以互换。

社会主义国家学者更多从实质民主的角度来界定人民的概念,但是阶级的观念,把人民的概念与公民的概念进行了割裂。

第三,人民主权与三权分立之间的关系西方学者认为人民主权与三权分立并不矛盾,因此他们通常主张以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来表现人民主权,以普遍的平等的公民权来体现人民主权。

而社会主义国家则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实现人民主权的政治体制,并且对人民和公民有着并不完全相同的权利配置和地位安排。

三、人民主权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一)国外宪法中的体现体现人民主权的一系列具体内容:1.间接的代议制形式--主要形式。

2.直接形式。

主要有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全民公决等。

3.违宪审查制度。

人民主权主要是通过宪法主权、宪法至上体现出来的。

违宪审查制度维护了宪法尊严,即维护了人民主权原则。

4.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

(二)我国宪法中的表现1.依据:现行1982年宪法第2条。

2.具体要素:第一,第2条第1款,抽象的原则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二,第2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要形式)。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其他形式:第2条第3款。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四,选举和罢免制度(第34条、第三章)第五,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第六,违宪审查(第62、67条)与国外相比,中国人民主权的实现途径不足3.我国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与西方有两点不同。

第一,理论基础不同。

我国是马克思阶级学说为理论基础。

西方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

第二,实现方式不同。

其一,西方有直接民主制(直接选举、创制权、全民复决等),我国选举以间接选举为主,没有创制权和复决权。

其二,西方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承认分权制衡和违宪审查,而中国主张议会至上,强调权力集中,拒绝对人大立法进行违宪审查。

4、实践操作中的问题(1)我国宪法中的人民主权主要缺陷是缺乏有效的体制和机制来加以体现和落实。

由于直接选举很少、缺乏创制权、复决权等重要的机制,在实际中人民主权变成了“人大至上”。

(2)实践现象的解释:一些地方选民直选乡(镇)长:合宪还是违宪?进步还是倒退?如何解决?B 基本人权原则(人权原则)(protection of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一、含义和代表人物人权:是指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

基本人权:是指每个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是公民个人的主观权利与作为宪法秩序基础的客观权利两种价值的统一,既具有自然权的性质,又具有实定法的性质。

基本人权原则是指各国宪法应该把保障基本人权的实现作为基本原则,国家的各项活动要以实现和保障人权为最终目的。

近代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和卢梭。

二、在宪法中的确立和发展1.两大人权宣言:最早将资产阶级人权理论予以规范化的是被马克思誉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美国《独立宣言》。

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公开宣称:“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并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2.后来其他国家也都确立了基本人权原则。

(了解)两种形式:第一,基本原则;第二,无基本原则,但有一系列具体的权利自由。

4、我国宪法关于人权原则规定有以下几个缺陷。

(了解)(1)长期把人权当成资产阶级的特殊产物。

(2)列举有限。

无“剩余权利”条款。

(3)宪法权利中体现约束国家权力的自由类权利不足。

(4)法律保留多而不是宪法保留。

法律保障而非宪法保障。

宪法中多处规定“依照法律规定”“国家保障”“国家依照法律”……等体法律保留原则的条文。

(5)未将国际人权公约中的权利纳入宪法体系中。

(6)宪法对权利的限制存在缺陷。

(7)没有专门维护适用宪法的机关,没有规定宪法权利可以直接被法引用来处理案件。

C 权力制约原则(separation of powers)(checks and balances)一、权力分立与制衡学说的历史发展洛克是近代分权学说的倡导者。

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孟德斯鸠是分权学说的完成者。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亘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孟德斯鸠二、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美国式:三权分立,相互制约英国式:议会至上法国式:行政权优位中国式:民主集中制,分工监督D 法治原则(the rule of law)一、涵义(思想、原则、制度)1.法律至上(法的普遍遵守)2.良法的实体内容(实体(内在)价值)3.良好的程序内容(程序(外在)价值)4.维护、体现法治的基本制度(基本制度原则)其他学者的定义:法治即法的统治,是指按照良法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

它是人治的对称。

其核心内容是:法律必须是良法,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二、法治理论的历史发展亚里士多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论述了法治的理由,并阐明了法治的核心含义:“法律得到普通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孟德斯鸠提出实行法治的方法:制定好法律,司法按程序办事,人人守法,君主特别要守法,不得滥用权力,实行分权。

卢梭则提倡法律至上。

为实行法治,卢梭提倡分权,主张司法独立、法律应当以自由为内容。

我国宪法关于法治原则的规定主要缺陷:1宪法至上的效力和权威没有制度性保障。

2法制统一原则无法实现。

3人权无保障。

4司法不独立,无违宪司法审查。

5法律面前平等难以实现。

实践情况:人大干预司法独立,沈阳市人大不通过法院工作报告;河南省洛阳案件等。

习题:我国宪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这项原则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A.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体现了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B.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C.在中央和地方机构的关系方面,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和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D.各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实行集体负责制答案:ABC解析: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体现了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宪法》第2条,第3条第2款)。

②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宪法》第3条第3款)。

③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故A、B、C项正确。

D错误,应为实行个人负责制。

(一)材料1:(1)“政府的正当权力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美国《独立宣言》)(2)“整个国家主权的本源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法国《人权宣言》)(3)“特宣言主权属于国民而确定本宪法。

”(1947年《日本国宪法》)(4)“主权属于人民”。

(1947年《意大利共和国宪法》)(5)“国家属于人民……任何一部分人或任何个人都不得擅自行使国家主权。

”(1958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问题:1.材料共同体现了哪一项宪法原则?2.结合上述材料,请简述这一宪法原则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案例分析:(一)地方性法规违反法律的案例1993年《产品质量法》第15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相应予以标明;(四)限期使用的产品,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有警示标志或者警示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