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投稿须知

合集下载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1 •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 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如 为基金项目资助论文,请在文稿首页左下方脚注中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列出批准文号。篇幅以6000字以 上为宜。
6•来稿一经采用,出刊迅速,刊物精美,出版后送两本样刊。 7.依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请作者来稿时务必规范论文的参考文献。各种 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普通图书,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G—汇编,K—参考工具。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 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其格式为: ① 普通图书、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 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1 ]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冲华书局,1991 :55,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E-mail: wlxbsk@ 投送,也可以通过我刊投稿系统(搜索 校园网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进入)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不退。
5•本刊来稿宜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 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2]陈私.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67-69. [3 ]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 [4]白永秀,刘敢,任侏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

投稿须知(人文社科)

投稿须知(人文社科)

投稿须知(人文社科)
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RCCSE中国核心期刊、中国高校民族类特色科技期刊。

全年6期,第1、3、4、6期刊登人文社科领域论文,第2、5期刊登自然科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论文。

1•人文社科内容的刊期,除开设各学科的基础栏目外,“南海研究”将作为重点培养栏目,发表有关南海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研究的学术论文,同时欢迎关于海南民族、旅游、生态、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赐稿。

2.稿件须为原创性的学术论文;本刊不发表一般工作研究类的文章,原则上不发表综述类、鉴赏类、书评类及调研报告类论文。

3.作者请按本刊《文科体例模板》(见本刊网站)做好论文的格式规范。

4.投稿一律使用Word电子稿,发至文科信箱:qznxbwk@,不得发给编辑个人。

一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的作者可对稿件另行处理。

5.本刊保留对稿件的修改权;如作者不同意修改,请专门说明。

6.本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维普系列数据库”“超星域出版平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

本刊享有对录用稿件的网上优先发表、复制、发行、网络传播、翻译、汇编等权利。

7.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作者稿费、著作权使用费,已与专家审稿费、印刷费等冲抵,本刊不再向作者支付任何费用(约稿除外)。

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格式

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格式

《投稿须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

为保证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推进学术规范建设,敬请作者赐稿时遵照如下规定:第一,所投稿件须系作者独立研究完成之作品,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

按学术研究规范和《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对引文、注释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资料,确保引文、注释和相关资料准确无误。

如使用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

本刊采用页下注(脚注)方式,引文出处注请遵照《<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详见附录)第二,凡向本刊投稿,承诺该文未一稿两投或多投,包括未局部改动后投寄其他报刊,并保证不会将该文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先于《中国社会科学》在其他公开或内部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学术网站等)上发表。

如未注明非专有许可,视为专有许可。

第三,所投稿件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如关于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等。

第四,本刊整体版权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选编。

经我社许可需在其他出版物上发表或转载的,须特别注明“本文首发于《中国社会科学》”。

第五,本刊实施专职编辑三级审稿与社外专家匿名审稿相结合的审稿制度。

请在注册、提交稿件时按要求填写作者信息,提供的文稿中不要出现作者姓名及其他有关作者的信息。

第六,研究论文需有200-300字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有条件的作者请提供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译稿,供编辑参考。

第七,文稿请参照刊物版式。

内文为简体横排,论文为5号宋体通栏,41字×40行;学术综述、会议综述、读者评议等文章为小5号宋体双栏,46字×46行。

注释采取页下注,注文排小5号宋体。

第八,本社有权对来稿做文字性修改,如因违背上述规定,而给《中国社会科学》造成不良影响,将承担全部责任,并接受编辑部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警示,这些措施包括:停发或追回稿费、书面批评、载名通报、10年内禁止本人的任何作品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上发表,或其他适当警示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投稿须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向《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和《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投稿。

为保证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敬请作者投稿时注意如下事项:一、请登录“中国社会科学网”或“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点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投稿系统”或“投稿系统”进行投稿。

1、投稿方法:注册→登录→填写稿件标题→选择稿件类别→点击“保存”→点击“添加WORD”、“添加图片”或“添加音视频”→点击“保存并投稿”→选择所投刊物及学科并保存。

2、注册信息必须真实有效,请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以便联系。

3、请在文章正文后面附上作者姓名、学位、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通信地址及邮政编码等基本信息。

4、投稿类别以学科划分为基础,涵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国际关系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教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各学科以及跨学科研究的论文、调查报告、学术综述等。

其中,英文原创性稿件请一律投至“英文稿”类别,供《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使用。

5、所投中文稿件本社默认可以为《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两刊中的任一刊选用。

作者如对所投刊物有特定要求,投稿时请予以说明。

6、稿件状态分为四种:“已投稿”、“审核中”、“退稿”、“拟刊用”。

其中,稿件处于编审流程中时为“审核中”,“退稿”、“拟刊用”则为稿件最终处理结果。

二、所投稿件须系作者独立研究完成之作品,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文中引文、注释和其他资料,应逐一核对原文,确保准确无误;如使用了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如使用了外文资料,作者有责任将相关内容及版权页的纸质复印件或PDF等格式的电子文件提交给本刊编辑部备查。

三、投给本社刊物的稿件,应确保未一稿两投或多投,包括未局部改动后投寄其他报刊,且稿件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不得先于我社刊物在其他公开或内部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学术网站等)上发表。

《社会科学家》投稿经验分享

《社会科学家》投稿经验分享

《社会科学家》投稿经验分享
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家,我想分享一些投稿经验,希望对其他社会科学家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投稿的期刊非常重要。

社会科学领域有许多期刊,每个期刊的范围和要求都可能有所不同。

在选择投稿期刊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期刊的目的和范围,确保你的研究内容与期刊的关注点相契合。

同时,要留意期刊的声誉和影响力,选择有一定影响力的期刊可以增加你文章被接受的可能性。

其次,写作和组织你的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清晰和逻辑性。

社会科学研究通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和分析,所以在写作时要将你的研究过程和结果以逻辑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

一个好的文章应该有清晰的研究问题和目的,并通过严格的方法和数据分析来回答这些问题。

同时,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凝练性,避免废话和冗长的句子。

另外,一定要充分阅读和引用相关的文献。

社会科学研究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领域,所以在写作时要充分阅读和引用已有的研究成果。

这不仅可以为你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背景知识,同时也是对前人的尊重和致谢。

在引用时要遵守相关的引用规范,确保你的文章的学术性。

最后,投稿前一定要进行仔细的审查和修改。

在提交之前,要对你的文章进行多次的审查和修改,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的连贯性。

可以邀请同行或相关专家进行审稿,从他们的反馈中找到文章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此外,还要仔细检查文章的
格式、字数和引用格式等,确保符合期刊的要求。

总之,投稿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只要努力并遵守以上的建议,相信你的投稿经验将会更加顺利。

祝愿每位社会科学家能够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成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1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㊁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㊁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㊂2本刊主要刊登与医学相关的哲学㊁社会学㊁文化学㊁语言学㊁民俗学㊁历史学㊁心理学㊁经济学㊁决策学㊁法学㊁教育学㊁伦理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㊂3来稿要求观点鲜明㊁材料翔实㊁论证得力,具有新理论㊁新观点㊁新方法㊁新材料㊂4题名不超过20字,每篇稿件须有不超过300字的摘要,客观陈述全文的中心内容,不进行评论㊂摘要中避免出现 本文 作者 等字样㊂5来稿请直接登录网上投稿系统h t t p://x b.n j u t c m.e d u.c n㊂6正文中的文献号码,请写于引用处的右上角,用方括号㊂引用文献一般不超过20篇㊂引文必须准确,与原始书刊资料核对无讹误㊂其著录格式如下:(1)专著:编号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连续出版物:编号作者.题名.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大写),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3)论文集:编号作者.题名.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来稿研究内容如属各级基金资助项目,须在首页脚注标明其名称,并注明编号㊂8来稿请写明详细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并附作者简介,内容如下:姓名㊁出生年㊁性别㊁民族(汉族可省略)㊁籍贯㊁学位㊁职称和最高学术职务及研究方向㊂9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来稿1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㊂本刊严格执行三审制,编辑部收稿后2周内即完成编辑初审并送专家审稿,一般1个月内反馈专家审稿意见,稿件最终经终审后决定是否发表㊂10来稿政治㊁学术等内容文责自负㊂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如不愿被修改者,请在来稿时说明㊂修改稿逾1个月不修回者,视为自动撤稿㊂11本刊免收版面费㊂来稿刊用后酌致稿酬,优稿优酬㊂12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版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所有,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有权以电子期刊㊁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㊂13本刊不受理不适合刊物发表的稿件,如工作小结㊁宣传报道㊁心得体会等㊂14本刊联系方式为: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收,邮政编码210023;电话:025 ********㊂。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24)3
【摘要】《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3版)》,本刊复合影响因子3.907,位于Q1区。

【总页数】1页(PF0004-F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2.《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3.《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4.《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5.《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集刊。

本集刊继承华人社会心理学者百年以来的传统,以“研究和认识生活在中国文化中的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现和揭示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的相互建构过程及特性,最终服务社会,贡献人类”为目的,发表有关华人、华人社会、华人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展示华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多重视角及最新进展。

本集刊自2005年开始出版第一辑,每年一辑。

从2014年开始每年出版两辑,分别于4月中旬和10月中旬出版。

为进一步办好《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本集刊编辑部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

一、本集刊欢迎社会心理学各领域与华人、华人社会、华人文化有关的中文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等;不刊登时评和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文章。

二、投稿文章应包括:中英文题目、中英文作者信息、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3~5个)、正文和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控制在500字以内,英文摘要不超过300个单词。

正文中标题层次格式:一级标题用“一”,居中;二级标题用“(一)”;三级标题用“1”。

尽量不要超过三级标题。

凡采他人成说,务必加注说明。

在引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出版年,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文后。

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依A-Z顺序分中、外文两部分排列,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

中文文献以作者、出版年、书(或文章)名、出版地、出版单位(或期刊名)排序。

例:费孝通,1948,《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

杨中芳、林升栋,2012,《中庸实践思维体系构念图的建构效度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第167-186页。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191外文文献采用APA格式。

例:Bond,M.H.(Ed.)(2010).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New York,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Hong,Y.Y.,Morris,M.W.,Chiu, C.Y.,&Benet-Martinez,V. (2000).Multicultural minds:A dynamic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culture and cogni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55,709-720.统计符号、图表等其他格式均参照APA格式。

中国社会科学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科学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科学投稿须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者开始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投稿成为了学者们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

然而,投稿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和须知。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中国社会科学投稿的须知。

投稿时应注意避免输出http地址。

在文章中直接输出网址将影响文章的美观度和可读性。

如果需要引用相关的网页或文献,可以使用适当的引用格式进行引用,但不要直接输出网址。

投稿时不要输出公式。

对于涉及到具体计算和公式的内容,应该用文字描述清楚,避免直接输出公式。

这样可以使文章更易读懂,避免读者因为不了解公式而产生困惑。

投稿时要注意避免内容重复。

在撰写投稿稿件时,应该避免与已有的研究成果重复。

要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充分了解和阅读,确保自己的研究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投稿时要求整体格式规范整洁。

在文章中可以使用恰当的段落和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易于阅读。

段落之间应该有明确的逻辑关系,标题要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各段落的内容。

投稿中应避免使用图片链接。

图片链接不仅会降低文章的可读性,而且在一些平台上可能无法正常显示。

如果需要插入图片,应该将图片直接插入文章中,确保图片能够正常显示。

投稿时要避免出现“如图所示”之类的用语。

应该用文字对图表进行描述,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图表所表达的意思。

投稿时应避免重复作者的问题。

文章中的问题应该是针对研究内容和结论的,而不是作者个人的问题。

文章应该注重客观性和学术性,避免个人情感和偏见的介入。

投稿时不需要进行自我介绍。

在投稿中,应该重点关注研究内容和结论,而不是作者个人的背景和经历。

应该通过研究内容来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投稿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和须知。

投稿时应注意避免输出http地址和公式,避免内容重复,整体格式规范整洁,不使用图片链接和“如图所示”等用语,避免重复我的问题和自我介绍。

同时,文章要求表达清晰,语句通顺,使用丰富的词汇,准确严谨,避免歧义或错误信息的出现。

中国社会科学报投稿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报投稿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报投稿经验中国社会科学报是一份专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报纸,它的投稿门槛较高,但如果你有一篇高质量的文章,那么它将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来展示你的研究成果。

下面是我在投稿中国社会科学报时的一些经验和建议。

首先,你需要了解中国社会科学报的投稿要求。

它的投稿要求非常严格,包括文章的主题、篇幅、格式、参考文献等方面。

在投稿之前,你需要仔细阅读它的投稿指南,并确保你的文章符合它的要求。

其次,你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的是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因此你需要选择一个与社会科学相关的主题。

同时,你需要确保你的主题是有足够的研究价值和创新性的,这样才能吸引编辑的注意力。

第三,你需要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在撰写文章时,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文章的结构和框架。

你需要清楚地表达你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

2.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你需要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你的研究成果,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3. 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你需要确保文章的各个部分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同时需要使用过渡语句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

4. 引用合适的参考文献。

你需要引用一些与你的研究相关的参考文献,以支持你的研究成果。

最后,你需要认真审查你的文章。

在投稿之前,你需要仔细审查你的文章,确保它没有任何语法和拼写错误,并且符合中国社会科学报的投稿要求。

总之,投稿中国社会科学报需要一定的准备和技巧。

如果你能够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并且认真审查你的文章,那么你就有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你的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报投稿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报投稿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报投稿经验一、前言在中国,社会科学是一项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而中国社会科学报则是这一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国社会科学报的投稿经验,为有意向在该报投稿的学者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南。

二、选择适合的主题2.1 关注热点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对热点问题非常关注,因此在选择投稿主题时,最好选择与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热点问题相关的主题。

这样不仅能增加稿件的吸引力,还能提升被接受的机会。

2.2 确定研究领域在投稿前,应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报对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关注,因此确定好自己的研究领域,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版面和编辑。

三、投稿流程3.1 查阅官方网站在投稿前,务必仔细查阅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官方网站,了解投稿要求、格式要求、截稿时间等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通常会在官方网站上清楚地标明。

3.2 撰写稿件并进行语言润色根据官方网站上的要求,撰写自己的稿件,并在完成初稿后进行语言润色。

要确保文章的语言表达准确、清晰,并且符合学术规范。

3.3 提交稿件在完成稿件后,将其提交给中国社会科学报。

根据官方网站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投稿方式进行投稿。

3.4 等待审稿结果提交稿件后,需要耐心等待审稿结果。

中国社会科学报拥有专业的编委会和审稿人,对每一篇稿件都会进行仔细评审。

四、注意事项4.1 研究方法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报注重研究方法和创新性,在投稿前要确保自己的研究方法科学可靠,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这样才能吸引编辑和审稿人的注意。

4.2 投稿之前进行同行评审在正式投稿之前,最好请同行学者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评审。

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并增加被接受的机会。

4.3 阅读中国社会科学报相关文章在投稿前,建议阅读一些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章,了解其刊发的风格、要求和偏好,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投稿水平。

五、结语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媒体,对学者们来说,投稿是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宣传学术观点的重要途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一、《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坚持“双百”方针,刊发的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主张;作者对所投稿件拥有著作权,并对文章刊发后可能引发的侵权问题承担责任;本刊在不违背作者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有权对稿件进行删改,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予以说明。

二、 投稿须严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诚信。

投向本刊的来稿,若被发现一稿多发,本刊将在5年内不接受该文稿作者的来稿;已发表的稿件,若被发现存在故意抄袭或造假等学术不端情形,本刊将声明撤消该稿件,并在10年内不再接受该文稿作者的来稿。

三、投稿时请登录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站,点击“作者在线投稿”项进行作者注册,然后根据提示进行操作,编辑部不接受纸质投稿;请采用Word软件生成的DOC或DOCX文档格式,按匿名审稿制度的要求,将作者的姓名、所在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基金项目等信息在正文中隐去,全部放在与正文内容相独立的首页。

四、来稿要求观点新颖,论证严密,文字精炼,无保密内容,图文清楚,使用国家规定的简化汉字和计量单位。

每篇稿件向本刊提交的全部内容包括:①中文部分:标题、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②英文部分: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自成一体,以第三人称撰写,能完整准确地概括全文的基本内容(观点、方法、结论等),不得出现“我们”“本文”等语,英文摘要、英文参考文献要有与中文摘要、中文参考文献对等的信息量;关键词要求3~5个;作者简介需要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称(有博士学位的请注明)、单位全称、所在省市、主要研究方向等内容,另附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有基金项目的,应标注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注释(对题名、文章内容等的解释与说明)放在参考文献之前,序号采用①②③……五、参考文献只列出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重要的、正式发表的文献,数量不应少于15条, 序号采用[1][2][3]......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国外作者姓名的名字部分应缩写,缩写后不加缩写点;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写法,姓的字母全部大写,名的第一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中国社会科学论文格式

中国社会科学论文格式

中国社会科学论文格式【篇一: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格式】《投稿须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

为保证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推进学术规范建设,敬请作者赐稿时遵照如下规定:第一,所投稿件须系作者独立研究完成之作品,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

按学术研究规范和《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对引文、注释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资料,确保引文、注释和相关资料准确无误。

如使用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

本刊采用页下注(脚注)方式,引文出处注请遵照《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详见附录)第八,本社有权对来稿做文字性修改,如因违背上述规定,而给《中国社会科学》造成不良影响,将承担全部责任,并接受编辑部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警示,这些措施包括:停发或追回稿费、书面批评、载名通报、10年内禁止本人的任何作品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上发表,或其他适当警示措施。

附:《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

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

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非连续出版物1.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

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示例: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1948年,第43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75页。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如下:
1. 参考文献的格式包括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等,其中期刊文章是参考文献的主要形式之一。

2. 参考文献的格式通常为:[序号]作者姓名.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1] 朱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J].政治学研究,2016(5):12-20。

3. 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也有要求,逗号、冒号、分号、引号等符号需要使用英文状态下的符号,而不是中文状态下的符号。

4. 参考文献中的英文文献需要在文后标注原始文献的页码,中文文献标注起止页码。

5. 参考文献需要按照引用顺序进行排序,在文内引用处标注相应的序号。

6. 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姓名可以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格式,也可以采用“名在前,姓在后”的格式,具体视期刊的要求而定。

例子:
[1] 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1998(6):1-5.
这个例子中,“沈延生”是作者姓名,“村政的兴衰与重建”是篇名,“战略与管理”是期刊名称,“1998(6):1-5”是发表年份和
起止页码。

中国社会科学报 征稿启事

中国社会科学报 征稿启事

中国社会科学报征稿启事
尊敬的学术界同仁: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现面向全球学术界公开征稿。

本期刊致力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涵盖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我们欢迎各类研究成果投稿,包括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案例分析等。

投稿须知如下:
1. 主题范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类议题,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治理创新、社会矛盾与解决、人口变迁等。

2. 投稿方式:请将稿件发送至我们的官方邮箱
(*************),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中国社会科学报》征稿”。

3. 投稿要求:我们要求稿件必须是原创性的学术研究成果,未曾在其他期刊或平台上发表,且不得一稿多投。

4. 审稿流程:我们的编辑团队将对每篇投稿进行严格评审。

评审时间通常为3个月左右,评审结果将以邮件形式回复给投稿人。

5. 出版方式:稿件通过审核后,将按照某期刊的要求进行编辑和排版,并于下一期刊中公开发表。

6. 版权声明:本期刊无偿获取已发表论文的一次性独家发行权,作者可保留论文的知识产权。

欢迎广大学术界同仁积极投稿,并为《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发展贡献力量。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求,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部
*************。

论文投稿指南(期刊及版面费)

论文投稿指南(期刊及版面费)

论文投稿指南(关于期刊及版面费)不收版面费:欧洲研究(有稿酬)、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政治研究、国际政治科学、国际论坛、南开经济研究、外交评论、经济学家、国际论坛、改革、统计研究、浙江学刊、浙江社会科学、浙江经济、浙江统计、财贸研究(安徽财大)、财经科学、南方经济、财经、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有酬)、石河子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有酬)、上海财经大学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广东商学院学报(非核心,要求高)、管理科学学报、企业管理(千字50元)、中外企业文化(千字50元)、中外管理(千字200元)、新资本(千字50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人才(千字40元)、中国劳动(千字40元)、人力资源(千字40)、中国改革(有酬)、商业经济与管理、通讯企业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有酬)、管理工程学报(有酬)、中大管理研究(有酬)、经营与管理(有说800版面费,有说40稿酬)、包装世界(有酬)、中国农村观察、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上海经济研究、上海企业、销售与市场、城市问题(有稿酬)、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中国高教研究(50元)、职教探索与研究、职教论坛(有酬;有收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30元)、班主任(50元)、演讲与口才(酬高)、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15元)、成人高等教育(有酬)、上海教育中国出版(千字60元)少量版面费:职业技术教育、北方经济、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300元)现代企业(300/篇)中国管理信息化(每版300元)较多版面费:经济论坛(400/版)企业改革与战略(500/版)职业教育研究(600/版)会计师(理论版):若文章好不收费。

财会月刊(会计版免费;理论、综合版每篇700元)集团经济研究(900/版)中国市场(900/版)商业时代(900/版)商场现代化(900/版)黑龙江高教研究(1000左右)商业研究(1000左右)农村经济(1000左右)特区经济(1000/版)企业经济(1000/版)企业研究(1000左右)江苏商论(1300左右)财会通讯(学术版1450元,理财版700-1200)会计之友(每篇1500元,文章好不收费)企业活力(1500左右/篇)生产力研究(1500左右)经济问题探索(1500左右)统计与决策(上半月1000,下半月1500/篇)包装工程(2000/篇)学术论坛(较贵)财会研究(2000多)价格理论与实践(2000左右)江西社会科学(3000左右)旅游学刊(有说5000)教育与职业(5000元理事,发2-3篇)最容易的:市场周刊,有刊号,非核心。

人文社科类投稿的基本要求

人文社科类投稿的基本要求

人文社科类投稿的基本要求
人文社科类投稿的基本要求包括:
1. 主题合适:投稿内容应与人文社科领域相关,符合期刊或出版社的学术或文化定位。

2. 学术性和原创性:投稿应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原创性,能够对相关领域做出一定贡献。

3. 结构完整:投稿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和逻辑,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以保证文章的可读性和论证力。

4. 文章长度和格式:投稿的篇幅通常需要符合期刊或出版社的要求,文章格式也需要符合学术
规范,包括段落分配、引文格式等。

5. 语言表达和文字流畅:投稿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流畅性,语法正确,语句通顺,词
汇准确。

6. 参考文献和引文:投稿应遵守学术规范,在文章中引用相关研究,并正确列出参考文献清单,以展示学术亲自和广阔的知识基础。

7. 原图和表格:投稿应尽量使用清晰、有足够分辨率的原图和表格,并确保图片和表格的编号、题注和说明清晰易懂。

8. 评审反馈:接受投稿的期刊或出版社通常会进行同行评审,投稿人应持开放心态接受评审意见,并进行适当修改。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人文社科类投稿的基本要求,具体的要求还需根据期刊或出版社的具体要求来确定。

《中国社会科学》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科学》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科学》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热诚欢迎海内外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及业余作者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编辑出版的标准和法规,促进本刊的编辑出版的规范化,敬请作者赐稿时遵照如下规定:
第一,本刊实施社外专家匿名审稿与专职编辑三级审稿相结合的审稿制度。

提供的文稿中不要出现作者姓名及其它有关作者的信息。

请附另纸,提供论文标题,作者姓名、性别、生年、工作单位、职称、邮政编码以及通讯地址、电话号码、网址等。

第二,研究论文需有200-300字的提要和3-5个关键词;有条件的作者请提供中文提要和关键词的英文译稿,供编辑参考。

第三,本社原则上只接受打印稿:请用A4纸打印,留足上下左右的空白,行间距离应大于五号字的1.5倍;打印格式请参照刊物版式;提供软盘稿件一份。

第四,若提供手写稿:请用方格稿纸誉写,标点符号占一格,誊写样式请参照刊物版式。

第五,撰写稿件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如关于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等。

第六,本刊采用页下注(脚注)方式,引文出处注请遵照《<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规定附后)
第七,本刊整体版权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选编。

第八,凡向本刊投稿,如未注明非专有许可,视为专有许可。

自投寄之日起三个月未接获采用通知,方可自行处理。

来稿一律不退。

第九,本社有权对来稿做文字性修改。

第十,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寄样刊。

第十一,如对以上规定有所保留或自订要求,请来稿时予以说明。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科学》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科学》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投稿。

为保证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敬请作者投稿时注意如下事项:
一、请登陆“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点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投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所投稿件须系作者独立研究完成之作品,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文中引文、注释和其他资料,应逐一核对原文,确保准确无误;如使用了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如使用了外文资料,作者有责任将相关内容及版权页的纸质复印件或PDF等格式的电子文件提交给本刊编辑部备查。

三、投给本刊的稿件,应确保未一稿两投或多投,包括未局部改动后投寄其他报刊,且稿件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不得先于《中国社会科学》在其他公开或内部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学术网站等)上发表。

四、本刊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

稿件中请勿出现作者个人资讯,行文亦请避免可能透露作者身份的信息。

五、单篇稿件字数,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学术述评等,一般以1.5—2万字为宜;专题研究一般以每组3—5篇,每篇8000—10000字为宜;笔谈文章一般以每组3—5篇,每篇5000—6000字为宜;讨论与评议等文章,一般以每篇3000—4000字为宜。

六、请提供300字以内的中文提要和3—5个关键词。

有条件的作者请提供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译稿,供编辑参考。

七、稿件请用A4纸格式,正文简体横排,研究论文类稿件宋体小4号,36字×35行;学术述评、读者评议等稿件5号宋体双栏,38字×40行;注释请用页下注,注文排5号仿宋体,格式请遵照“《〈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八、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表述及其他技术性修改,来稿审理期限一般不少于90个法定工作日。

通过初审的稿件,本刊将在此期限内向作者寄送“拟用稿通知”或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通知作者。

逾期未接获通知者,可将稿件改投他刊。

九、稿件一经采用,编辑部即会向作者支付稿酬,寄送样刊,出刊后还会将其编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平台等数据库,编入数据库的著作权使用费包含在编辑部所付稿酬之中。

十、本刊对所刊登的稿件拥有长期专有使用权,且拥有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上优先刊发其英文版的权利。

作者如需将在本刊所发的文章收入其他公开出版物中发表,须事先征得本刊编辑部同意,并详细注明该文在本刊的原载卷次。

作者如就该文接受媒体采访,应事先告知本刊编辑部,并保证对所发言论负责。

作者对此如有异议或有其他特殊要求,请与本刊编辑部协商。

本须知自2014年1月1日起生效,并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负责解释。

投稿咨询电话:(010)85886569 技术咨询电话:(010)85886803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 2014年1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