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闽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闽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闽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春天的特征。

2.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科学词汇,描述春天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培养环保意识和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春天的特征1. 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

- 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探究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了解春天的特征。

- 学生记录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总结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春天的特征。

- 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展示自己对春天的理解。

第二课时:春天的植物1. 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植物。

- 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植物的认识和观察。

2. 探究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了解春天植物的特征。

- 学生记录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总结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春天植物的特征。

- 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展示自己对春天植物的理解。

三、教学评价-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 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 学生对春天特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 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 小组合作所需的材料。

五、教学建议-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湖北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各种各样的天气》教案设计

湖北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各种各样的天气》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课标分析:《各种各样的天气》在《课标》中属于地球与宇宙领域。

所属概念:14 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学习内容: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一二年级段的学习目标: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教材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一单元是《了解天气》,指向是地球与宇宙领域内容。

本课所在单元为第一单元《了解天气》。

本单元是学生首次接触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与天气和气候相关的内容,也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开展长时间观察和记录的主要学习单元之一。

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观察自然界的天气现象产生兴趣,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期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鼓励学生养成坚持观察的习惯,培养坚持观察的毅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在单元页上我们看到了“雨”这种天气现象。

课页图展示的是什么天气?我们一起看看窗外,请你们说说今天是什么天气?2.学生交流。

预设:今天是晴天,没有风,天上的云很少。

3.我们地球家园上每天的天气都一样吗?4.学生交流。

预设:下雨时,我们需要打着雨伞,天气晴了,地面都干了等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从太阳、云、风、降水等方面多角度的描述天气的方法。

二、探究活动(一)用语言描述天气1.我们地球家园上的天气是在变化的,请说说你们所知道的天气。

2.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天气。

预设:晴天是阳光充足,云很少,阳光晒在身上很温暖。

阴天是天空中云很多,把太阳都遮住了,偶尔有从云缝中看到的看到微弱的阳光,在外面走的时候感觉还有些冷。

雨天是有雨水落下来,地面已经湿了,有些地方还有积水。

雪天有雪落下来,可以堆雪人等。

3.出示天气的图片,请你简单描述一下它们的特征。

教师策略:在生活中你们一定非常善于观察,选择一种天气从太阳、云、温度、风、降水等多个角度把天气的特征描述出来。

设计意图:不仅结合学生生活,认识了本地区的天气,通过图片了解其它地区的天气,使视角更开阔,并引导学生运用描述天气的方法多角度描述常见的天气。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

●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2.科学探究目标●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磁铁能吸引什么”做出猜想和预测。

●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3.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

●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能够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

●通过多次的检测活动,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

●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在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的物品是用铁做的。

●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认识物体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发现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2.教学难点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组: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以及其他不同金属材质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硬币、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1.出示钓鱼套件,提问:谁想来试一试?邀请1-2个学生上台体验。

学生钓着鱼后在教室里绕一圈展示。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出磁铁。

2.出示各种各样的有磁铁物品图片,学生随机说说这些物品的作用。

3.出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引导概括: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4.揭示课题:磁铁能吸引什么二、探索:磁铁能吸引什么?(预设20分钟)1.小组讨论:磁铁能吸引什么组织反馈,师生一起将大家提出的物体进行分类,按磁铁能吸、不能吸分成两类,记录在黑板上(有争议的物体写在中间)。

2.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材料准备: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1)说明实验步骤:1.编号;2.预测;3.实验;4.记录(2)各组领检测器材,按老师要求统一编号,记录在活动手册表格里。

科学教学全册: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

科学教学全册: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

科学教学全册: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 认识物体学习目标- 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物体。

- 能够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物体,如固体、液体、气体。

-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的特征,如形状、大小、重量、颜色等。

教学活动1. 实物展示:教师展示各种物体,让学生辨别并描述。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物体的特征。

3. 游戏:教师设计游戏,让学生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识别物体。

1.2 物体的运动学习目标- 能够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 能够解释物体运动的原因。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静止、运动、停止。

- 教学难点:解释物体运动的原因,如力、重力等。

教学活动1. 实验观察:教师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解释物体运动的原因。

3.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推动物体,观察其运动状态。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2.1 食物与营养学习目标- 能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 能够学会合理搭配食物。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 教学难点:学会合理搭配食物,保持健康饮食。

教学活动1. 实物展示:教师展示各种食物,让学生了解其营养成分。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合理搭配食物的方法。

3.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健康餐点。

2.2 生活中的能量学习目标- 能够了解生活中的能量形式。

- 能够学会节约能源。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的能量形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 教学难点:学会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浪费。

教学活动1. 实验观察:教师进行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能量形式。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节约能源的方法。

3.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节能小装置。

第三单元:我们身边的植物3.1 认识植物学习目标- 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植物。

- 能够描述植物的特征。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下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1、认识常见的材料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教室或家里的物品,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初步认识常见材料。

2、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张、金属等等,能观察并描述常见材料的基本特点。

3、认识到一种物品可以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材料组成,因此我们的生活才如此方便。

4、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相互交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物品,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了解这些材料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在初步认识各种材料的基础上学会辨认材料,了解常见材料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一些常见物品的图片、各种文具袋及文具、鞋子、活动手册、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家中的物品,看一看这些物品分别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初步认识常见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第一单元篇头的一首小诗:什么软,什么硬?什么重,什么轻?什么不怕水?什么不透明?什么容易碎?什么有弹性?经常辨一辨,感官更灵敏。

2、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并想一想这首小诗中的问题,全班交流。

3、同学们:我们刚才讨论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软,有的硬,有的不怕水,有的不透明……那为什么不同的东西会有不同的特点呢?因为他们都是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而成的。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他们是用什么做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认识常见材料。

4、板书课题1、认识常见材料二、观察身边的常见材料1、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

2、出示教材第四页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这是老师家的客厅,你们看老师家的客厅漂亮吗?(漂亮。

)老师家的客厅里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是由什么材料做起来的呢?3、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客厅里有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分别由什么材料制成的?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们的眼睛真尖啊!老师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大家看出来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又是用什么材料做起来的?5、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说一说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6、教师指导并评价,对于学生的错误概念加以纠正。

小学二年级下教科版:全册科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教科版:全册科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教科版:全册科学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和性质。

- 掌握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能力。

- 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工具和仪器。

- 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了解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对其功能和用途的影响。

- 学习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特征。

- 进行观察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颜色的变化。

第二单元:物体的性质- 探究物体的硬度、柔软度、重量等性质。

-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测量物体的性质。

- 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

第三单元:科学工具和仪器- 了解常用的科学工具和仪器,如显微镜、天平等。

- 学习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和仪器的方法。

- 进行实践操作,探索物体的微观世界。

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和生物- 认识自然环境中的常见生物,如植物和动物。

- 学习观察和描述生物的特征。

- 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探究物体和生物的特征。

- 亲身体验法:组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增加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评价- 综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实验记录和课堂参与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 口头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评价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以及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教科书《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材》- 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 科学实验器材和工具以上教案为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的大致内容和方法,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

人教鄂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鄂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鄂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

2、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动物生存需要的环境,懂得环境的重要性。

3、让学生认识并了解我们身边的食物、衣服和动植物资源,认识到我们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和观察理解能力。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天气的基本知识和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学生将研究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并了解预测天气的方法。

通过研究本单元,学生将建立对天气的基本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对天气变化的感知能力,因此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的研究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天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了解预测天气的方法。

研究方式方法设计: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我们可以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

同时,我们也应该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经验。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小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研究进度安排:本单元共分为三节课,分别为“各种各样的天气”、“天气与生活”和“天气早知道”。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采用观察法和记录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各种各样的天气》是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单元》中的第5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地球家园的各种天气现象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本课分为四个部分: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

在聚焦部分,我们明确了本节课的研究主题是天气,并强调了要研究天气的变化以及天气对我们地球家园的影响。

在探索部分,我们将引导学生认识、区分不同的天气特征,并且能联系生活实际从多方面说说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在研讨部分,我们将引导学生用关联的视角看待阴、晴、雨、雪、风等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拓展部分,我们将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地球上的极端天气和它们所产生的后果,以更深入地认识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0年最新)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0年最新)

(教育部审定)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课题 2.1观察我们的身体课型新授课日期202 年月日上(下)午第节教具PPT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我们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

2.身体内部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结构,如骨骼、肌肉、心脏等。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观察并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

2.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身体内部的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以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

2.能够如实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发现人们身体结构相似,但相貌等方面总会有些不同。

重点能够观察和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

知道人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

难点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以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

过程预设一、检查预习或复习回顾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看图认动物。

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2.谈话: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就认识了很多动物,通过观察了解了它们的身体结构。

你对自己的身体结构有哪些认识呢?(课前布置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上的信息采集,此处学生便可根据活动手册进行说明了)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我们的身体。

(板书课题:观察我们的身体)三、引导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一画一画1.明确活动要求。

(1)每组选择一名同学,躺在大白纸上。

(2)每组再选择一名同学用彩笔沿着这名同学的身体外部把轮廓画出来,然后再把身体轮廓剪下来,其他人辅助操作。

(3)笔的墨迹不要碰到同学的身体和衣服。

(4)安全使用剪刀,不要伤到自己或他人。

2.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作品。

思考:不同同学的轮廓有哪些相同之处呢?3.小结:人的身体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

活动二折一折1.把轮廓沿中间对折,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汇报。

3.谈话:把轮廓沿中间对折,左右两个部分会重合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我们的身体具有左右对称性,比如,我们的左手和右手是对称的。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了解春天的特点,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2. 第2章《动物的秘密》:探索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存方式。

3. 第3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认识空气的重要性,了解空气的性质。

4. 第4章《力和运动》:探索力的作用,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然,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空气、力的概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周围植物的变化。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记录生长变化,并进行交流分享。

4.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空气实验,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点:气温上升、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

2. 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生存环境等。

3. 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占据空间、支持燃烧等。

4. 力的作用:推、拉、提、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观察家附近的植物,记录它们在春天的生长变化。

答案:学生需根据观察到的植物,描述其生长变化,如发芽、开花等。

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动物的特点,并说明它们如何适应环境。

答案:学生需根据教材所学,举例说明动物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观察其他季节的植物变化,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环境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空气、力的概念。

2.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指南(教科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指南(教科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指南(教科版)目标本教案指南旨在帮助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通过本教案指南,教师可以了解每个教学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教学单元一:生活中的水教学目标- 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 探索水的不同状态(液体、固体、气体)。

- 学习如何节约用水。

教学活动1. 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中的水,如水杯、水壶、水龙头等。

2. 比较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 进行水的蒸发实验,观察水蒸发后的变化。

4. 进行节约用水的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评估方法-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描述。

- 学生对节约用水的理解和提出的建议。

教学单元二:天气变化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季节变化。

- 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 探索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活动1. 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2. 制作天气变化记录表,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3. 进行气温变化的实验,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4. 组织小组讨论,探讨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评估方法- 学生的天气记录表和描述。

- 学生对天气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单元三: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 学习如何种植和照料植物。

- 探索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根、茎和叶。

2. 进行植物的种植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学习正确浇水和施肥的方法。

4.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评估方法- 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记录。

- 学生对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单元四: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教学目标- 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不同的分类方法。

- 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动物。

- 探索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活动1. 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外形和特征。

2. 进行动物的分类实验,根据特征将动物进行分类。

3. 学习动物的饮食习性和生活环境。

4.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二年级下科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下科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下科学教案全册
科学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指导。

以下是二年级下科学教案全册的内容:
1. 宇宙与天空
本册的主题是宇宙与天空。

学生将学习太阳系的结构和行星特征,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教案的重点包括:
- 太阳系的结构和特征
- 行星的定义和特征
-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教学工具:
- 太阳系模型
- 太空图像
- 科学实验器具
2. 物质的性质
本册的主题是物质。

学生将学习物质的基本性质,如密度、重量、熔点、沸点等。

教案的重点包括:
- 密度和重量
- 熔点和沸点
- 物质的分类
教学工具:
- 实验室器材
- 密度和重量的天平和量筒
- 熔点和沸点的温度计和化学试剂
3. 人体与健康
本册的主题是人体与健康。

学生将学习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和运作,学会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教案的重点包括:
- 人体的器官和系统
- 身体的功能和运作
- 健康的保持和预防疾病
教学工具:
- 人体模型
- 实验室器材
- 健康的保持健康的指南
4. 能源与环保
本册的主题是能源与环保。

学生将学习人类使用的能源,了解如何减少能源的使用和保护环境。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二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

- 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科学知识,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常见的动物- 第二单元:常见的植物- 第三单元:物体的特征- 第四单元:四季的变化- 第五单元:水的变化- 第六单元:空气的存在- 第七单元:昆虫的生活- 第八单元:动物的生活环境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认识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 培养学生对物体特征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 帮助学生认识四季的变化,了解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景象。

- 帮助学生认识水的变化过程,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和用途。

- 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重要性。

- 帮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分类特征。

- 帮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动物、植物、物体等,帮助学生认识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或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原理和现象。

- 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科学问题。

-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辨能力。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和实验的准确性和细致性。

- 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评价其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观念,评价其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认识和行动。

教学资源- 本教材《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 图书馆资源:有关动物、植物、四季、水、空气和昆虫的图书资料- 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放大镜、温度计、水杯、鱼缸等教学安排- 每周安排2-3节科学课,每节课45分钟。

-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

二年级科学教案全册(小学下册,教科版)

二年级科学教案全册(小学下册,教科版)

二年级科学教案全册(小学下册,教科版)目标本科学教案全册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掌握下述科学知识和技能:1. 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2. 学习有关天气和季节变化的知识;3. 掌握有关动植物的特征和生长变化的基础知识;4. 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基本概念;5. 学习简单的环保知识和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内容1. 科学是什么- 学习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家的工作内容;- 通过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2. 天气和季节变化- 学习不同季节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了解天气现象的成因,如风、雨、雪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让学生能够预测天气变化。

3. 动植物的特征和生长变化- 学习动植物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如从种子到植株的生长;-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需求和生长变化。

4. 地球和宇宙- 学习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和月亮;- 通过观察天空和模型,让学生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关系。

5. 环保与节约用水- 学习环保的重要性和简单的环保行为;- 探讨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与示范: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和实验原理。

- 观察与实践:通过观察天气、动植物等现象,进行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评估-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记录能力。

-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 教科书:二年级科学教科书下册;- 实验器材:如温度计、种子、植物模型等;-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安排本科学教案全册共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2-3个课时。

人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天气与生活》教案

人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天气与生活》教案

人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天气与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描述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

2.在教师指导下,能就天气变化和影响与同学开展论和交流。

3.在教师指导下,能观察和记录一周的天气及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在交流活动中愿意倾听和分享信息。

二、教学内容本课为《了解天气》单元的第二节课,在第一课观察天气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利用自己设计的天气符号记录了一周的天气现象。

这节课,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为“天气对我们有哪些影响”,教学中,可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课前是指学生利用自己设计的天气符号持续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

这个部分由学生利用学习间隙自主完成。

课中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科学实践活动。

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展示和交流课前一周的天气记录,总结这一周的天气现象及变化情况,由此引出在这周里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有怎样影响的话题。

第二个环节是结合各种资料和生活经历,交流各种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补充本周设有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各种天气的认识。

第三个环节是结合各种资料和生活经历,交流各种天气对动植物生活的影响。

帮助学生题解,天气不仅仅对人类生活,而且对大自然中所有动植物的生存都会产生影响。

第四个环节是在课索讨论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调查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讨论接下来一周的观察计划。

学生将开效开展持续一周的观察和记录活动。

除了对天气现象的记录外,还错了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的观察。

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各种天气下人们生活状态、动值物活动状态的照片和视频。

(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铝笔、辅助的记录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上一周观察记录的天气情况1.交流上一周的天气观察记录首先可以开展小组内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观察记录。

然后请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参与全班交流。

交流时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质疑。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章第5节水变咸了人教版生活与科技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章第5节水变咸了人教版生活与科技

4.水变咸了【教材分析】我们知道水能溶解物质的现象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但是水溶解物质具有什么特点呢?本课就是以食盐、高猛酸钾在水中的溶解为探究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溶解的含义,探究物质溶解的特点,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就是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目标编写的,主要研究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特点。

【教学建议】本课参考小学科学“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课以问题“把盐放到水里会有什么变化”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假设,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水变咸了是“盐在水中化了”的事实,初步认识“溶解”现象。

然后通过做“高猛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实验,进一步认识溶解现象,体会到“溶解”的含义。

然后对课前准备的不同物质的溶解性进行猜想,并通过具体的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巩固和加深对溶解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科学知识: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征;能定性地描述溶解变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征【教学准备】烧杯、药匙、玻璃棒、食盐、小苏打、沙子、粉笔屑、高锰酸钾、糖等。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

1、学生观看故事,看完故事你有什么问题?2、学生回答。

3、学生提出问题。

(盐到哪儿去了?水是怎么变咸的?……)4、教师小结,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水变咸了)二、活动一、把盐放在水里会有什么变化?(一)猜想假设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想。

2、学生汇报。

(二)制定方案1、谈话: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水。

先观察盐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你准备怎样做实验?实验时,注意什么?2、学生讨论,制定方案。

二年级下册科学手册答案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手册答案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手册答案教案人教版磁铁怎样吸引物体: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操作试验,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

能与同伴协作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

2、情感价值观:在实验和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

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

3、科学知识: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合作探究活动,认识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在学生对磁铁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对同一问题寻找不同的实验方法。

三、器材准备:磁铁、探究磁性的材料(导线、纸、橡皮、铁钉、泡沫、订书钉、钥匙、光盘、磁盘、塑料纸、玻璃片、布、回形针)、硬币、长颈瓶、记录表等四、教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出示乒乓球,让其吸在自己的身上。

问: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学生回答,师板书《磁铁》)2、师:是不是有了磁铁乒乓球就能吸在任何物体上了呢?《学生答,师演示》到底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大家想不想来研究一下呢?(设计思路:充分利用学生认知基础和学习基础,通过交流让他们体会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1、教师提供材料,学生猜测分类(1)张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课件出示材料),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么多物体来测试吗?(课件展示文中小朋友的对话图)在这些物体中,有的能被磁铁吸引,有的不能被磁铁吸引,你们能将他们分成两类吗?(2)那好下面请材料员上来领取取材!(分发器材)学生分类!2、领取磁铁,进行验证(1)好!张老师发现大家都已经分好了!那么同学们分的到底对不对呢?要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分对?你有什么办法?——用一根磁铁进行试验验证!(课件展示文中小朋友的对话图)(2)教师分发磁铁!学生验证!3、归纳总结,形成“磁性”概念(1)学生交流验证结果,教师课件展示。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主题一:我们周围的物体1.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特征。

2. 能够通过比较和分类,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归类。

主题二: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

2. 能够运用简单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主题三:动植物的世界1. 能够观察和描述动植物的特征和习性。

2. 能够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能够运用合作、交流、分享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第1课《有趣的物体》1. 认识不同的物体,如固体、液体、气体。

2. 了解物体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质地。

第2课《比较和分类》1. 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

2. 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如按形状、颜色等分类。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第3课《水的世界》1. 了解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性。

2. 学习水的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第4课《天气与季节》1. 认识天气现象,如晴、雨、风、雪等。

2. 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如地球公转、太阳高度角变化等。

第三单元:动植物的世界第5课《我们的好朋友——动物》1. 观察和描述不同种类的动物,如鸟类、哺乳动物等。

2.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如捕食、迁徙、繁殖等。

第6课《植物的秘密》1. 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

2.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科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汇编5篇)

二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汇编5篇)

二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汇编5篇)二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篇1)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学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

体会一天中,早、午、晚天气冷热变化。

2.科学探究目标:能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及冷热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开展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勇于发言,积极动手,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将学生置于现实情境中,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发现自然规律。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

2.教学难点:利用太阳位置辨别东、南、西、北。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组东、南、西、北、太阳、早、午、晚8张图片。

2.教师准备: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预设8分)1.太阳从哪里升起?(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关系)2.你知道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吗?(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动画)3.当我们来到大自然如何辨认方向呢?让我们一起去操场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二、探究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预设22分)1.老师把学生带到操场,选出一组示范。

老师根据太阳位置确定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太阳在东、右为南、后为西、左为北。

找4名同学举着图片分别站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

一名同学举“早”站在东,一名同学举“午”站在南,一名同学举“晚”站在西方。

2.老师手举“太阳”图片边走边说,早晨在东、中午在南、晚上在西。

3.小组活动①各小组分别确定方向,观察兵与同伴说一说操场东、南、西、北各有什么东西?②学生在记录单上记下各方向的东西。

③交流记录结果,体会规定方向的必要性。

三、带回学生讨论:(预设5分)清晨、中午和傍晚,面对太阳我们如何判断前、后、左、右的方向。

讨论一天中什么时间热,记录我们的冷热感觉。

四、交流总结:(预设5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我们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早、午、晚,什么时候热?我们是怎样知道的?五、板书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太阳东升西落早晨:太阳在东中午:太阳在南傍晚:太阳在西一天中热的时间:中午二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篇2)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全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

全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

全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小学二年级下册的科学知识。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工具,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为6个单元,具体内容如下:1. 单元一:我们周围的物体2. 单元二:我们生活中的科学3. 单元三:我们身边的动植物4. 单元四:我们身体的变化5. 单元五:我们周围的环境6. 单元六: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全册科学教材(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2.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等3. 实验材料:根据教学需要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4.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进度安排请参考附录中的教学进度安排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附录:教学进度安排表以上为全册科学教案的概述,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请参考附录中的教学进度安排表。

新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口语交际《商量》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口语交际《商量》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口语交际《商量》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掌握商量的基本交际用语,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对话。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商量的基本交际用语,以及进行实际对话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课本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有关基本交际用语的知识。

正文1. 通过幻灯片呈现商量常用的口头交际用语,如:- Can we talk about...?-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I have an idea. Let's...- How about...?- Let's discuss...- I suggest that...2. 通过示范对话的形式,展示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如何使用这些交际用语。

老师可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学生进行对话。

3.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练对话,每个学生至少扮演两种角色进行练。

4. 邀请有自信的学生上台模拟对话,展示给全班观摩。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商量的场景,并鼓励他们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想法。

2. 启发学生讨论商量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在问题解决中采用商量的方式。

课堂练1. 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组织对话,商量如何改进学校环境。

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商量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与朋友商量并解决一个问题的情景,要求使用本节课所学的交际用语。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对话练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商量交际用语的掌握程度。

2. 查阅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其对交际用语的运用能力。

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他人商量,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商量的交际用语,并引导他们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这些用语。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教案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教学设计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者备注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全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一、交通工具自行车的科学 1.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2.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改进自行车汽车的科学 1.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异同2.研究汽车的的轮子3.研究汽车座位下的安全带4.研究汽车上的镜子5.研究汽车车灯6.研究汽车的更多秘密7.组装、制作汽车模型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1.交通工具的分类2.设计城市内的交通路线交通工具的发展 1.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1观察、比较塑料袋2塑料袋能什么一塑料袋3塑料袋摩擦带电实验4统计家里塑料袋的使用量5减少白色污染1比较物体与镜子中成的像2观察两镜子中成的像二镜子3制作一个万花筒4用镜子反光1介绍钟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2把钟表分类三钟表3计时方法4怎样知道时间5古人的计时方法6制作水漏1比较瓶子的相同和不同四瓶子2哪个瓶子装的水多3解决乌鸦喝水的问题1认识各种壶五壶2研究壶嘴高度和壶身高度的关系3研究壶嘴高低的秘密4壶还有哪些秘密1把拉链分类2确定研究问题六拉链3研究拉链4拉链还能用在哪5拉链和扣子、绳子的比较一认识水1.观察水2.研究水是会流动3.研究水是没有形状4.辨别哪一杯是水二水的游戏1.毛细现象的游戏2.水面变化的游戏3.吹泡泡游戏4.小船游戏5.沉浮游戏三水与生活1.认识水的用途2.调查喝水量和用水量3.了解北京地区缺水的原因4.节约用水的方法5.认识节水龙头6.设计节约用水宣传画教学目标:1、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听过程和乐趣,增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和研讨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和总结,自己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3、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完整学习任务,师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教学活动。

4、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大胆地独立思考,提出别人未提出的的问题,想出新颖的解决问题疑。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通过直接经验的探气和间接经验未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学会与人合作,善于表达自己观点。

难点:创造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

课时安排:教学总课时:十八课时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教学进度1 2/25—29自行车的科学 1.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 2.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改进自行车2 3/3—8汽车的科学 1.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异同2.研究汽车的的轮子3 10—15研究汽车座位下的安全带.研究汽车上的镜子4 17—22研究汽车车灯研究汽车的更多秘密组装、制作汽车模型5 24—29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分类6 31—4/4设计城市内的交通路线设计城市间的旅游路线7 7—11交通工具的发展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8 14—18塑料袋观察、比较塑料袋塑料袋能什么9 21—25塑料袋摩擦带电实验统计家里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白色污染10 28—2/5镜子比较物体与镜子中成的像观察两镜子中成的像11 5—9制作一个万花筒用镜子反光12 12—16钟表介绍钟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把钟表分类计时方法13 19—23怎样知道时间古人的计时方法制作水漏14 26—30瓶子哪个瓶子装的水多解决乌鸦喝水的问题15 2/6—6壶研究壶嘴高度和壶身高度的关系研究壶嘴高低的秘密壶还有哪些秘密16 9—13拉链17 16—20认识水18 23—27水的游戏1.毛细现象的游戏2.水面变化的游戏19 30—4/73.吹泡泡游戏4.小船游戏5.沉浮游戏20 7—11测评212223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交通工具自行车的科学 1.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2.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改进自行车汽车的科学 1.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异同2.研究汽车的的轮子3.研究汽车座位下的安全带4.研究汽车上的镜子5.研究汽车车灯6.研究汽车的更多秘密7.组装、制作汽车模型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1.交通工具的分类2.设计城市内的交通路线3.设计城市间的旅游路线交通工具的发展 1.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自行车和汽车、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激发学生探究和发现周转物体奥秘的欲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理解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2.在探究交通工具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通过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进行学习。

在改进自行车、制作小汽车等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探究自行车、汽车中包含的科学和技术,对自行车和汽车构造中可见的、简单的部分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自行车和汽车的简单构造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自行车和汽车、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激发学生探究和发现周转物体奥秘难点:探究交通工具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课时安排:6课时课题:自行车的科学课型:新授课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自行车的科学 1.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2.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改进自行车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自行车的构造,激发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妙的兴趣,并乐于去年探究其中科学道理的态度和情感2.通过研究自行车的结构、自行车的反光片、车身的管状结构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自行车有各种各样的,各种各样的车有各种各样的用途。

了解自行车的简单构造和这些构造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自行车的各部分结构教学准备:活动1:教师准备材料——自行车的图片或课文中的插图。

活动2: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反光片、手电。

分组实验材料——三张一样材料和大小的纸、胶带或胶水、硬纸板、钉子等重物。

板书设计:自行车的设计1.认识各种自行车2.认识自行车的结构3.自己设计一辆自行车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一)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二)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三)分别研究反光片的结构和作用、管状车架的结构和作用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行车,以便学生课上充分交流教师也可收集一些自行车的图片出示给学生,丰富学生对自行车多样性的认识。

通过讨论,使学生对自行车的结构设计有所了解。

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各样的自行车有哪些,它们各是什么样的。

学生可以说一说这些自行车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什么作用。

(2)观察比较书中自行车的图片,归纳出自行车的相同点。

(即:都有车把、鞍座、车轮、踏脚、框架、链条等。

)自行车虽然各式各样,但在结构上都有相同之处。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了自行车在构造上的相同点,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了解自行车的构造,可以促使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为后面探究自行车的科学打下基础。

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用细铁丝弯折一个“自行车”(1)可引导学生讨论:“一辆自行车上面有哪里些东西?为什么自行车上要有这些东西?”讨论中可能会涉及到如下一些部分:1.车把手,把握行车的方向;2.车闸,在紧急情况时,减小车的速度或者停车,以确保安全,车闸不灵,很容易撞到别的物体,骑车人也不敢骑快;3.车轮,是车的主要部分,有了车轮,车才能行驶。

有的车轮外带很有弹性,行车时可以减小震动;4.车链,自行车的传动部位;5.脚踏板,人脚用力的部位,使车链带动后轮,驱动自行车行驶。

以上是自行车必备的。

另外还有:1.车铃,让前面的人知道后面有自行车在行驶,提醒前面的人注意避让;2.鞍座,骑车人坐着骑车比较轻松,如果没有座位,骑车就会很累;3.车筐,自行车上有车筐就可以放一些东西;4.车锁,起防盗作用……(2)例如:“车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为什么车把上要安上套?”“车座下为什么有弹簧?”“车架为什么做成三角形?”“车身为什么使用圆柱形管材?”“车后为什么要安反光片?”等等。

1.研究反光片的结构和作用的教学活动中,问学生:“自行车的哪里些部位有反光片?”观察反光片都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反光片是红的或者黄的?”“为什么反光片的里面凹凸不平?”反光片颜色可起醒示作用。

进行反光片反光的实验活动。

活动可以在教室里进行,教师将教室创设较暗的环境,学生用灯引导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对自行车存在的缺点进行分析。

可以做一个对比实验。

用三张反光纸,一张是平整的,一张沿着一个方向反复折叠,一张揉搓,把纸都展开,然后用灯照或到阳光下照,从而了解反光片在不同的方向照射下都会反光。

最后再说一说反光片的作用:反光片在夜晚反射灯光,可引起后面车的注意,起到夜间行车安全的作用。

2.研究管状车架的结构和作用的活动也是一个对比实验,比较相同材料在不同形状下的承重能力。

实验时提醒学生记录不同形状的纸板承受重物的数量,以便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3.研究反光片和这状态车架只是两个范例,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自行车的其他方面进行探究,不必局限在这两个方面。

改进自行车(一)在分析自车缺点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自己的改进办法,用给图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本项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时,对那些有独到见解的、设计合理新颖的同学要加以鼓励。

(三)如果学生给制自行车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改进方案文字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

课后反思课题:汽车的科学课型:新授课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汽车的科学 1.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异同2.研究汽车的的轮子4.研究汽车上的镜子5.研究汽车车灯6.研究汽车的更多秘密7.组装、制作汽车模型教学目标:1.通过浅显地研究一些汽车配件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兴趣。

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2.尝试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在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用已有知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能积极开展探究活动。

3.指导学生通过探究汽车的科学,了解轮子、镜子、安全带、车灯等在行车中如何起作用。

教学重点:重点研究轮子的科学教学难点:难点制作小汽车教学准备:活动1:观察材料——汽车图片。

活动2:分组实验材料——小车底盘模型、不同形状的轮子、铅笔、重物、橡筋。

活动3:分组实验材料——小车底盘模型、木块、绳。

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一)谈话导入(二)活动2研究汽车的轮子] 引导学生观察汽车(1)自行车存在着一些不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研制出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汽车。

(2)观察比较活动:汉小组为单位观察汽车的构造,比较汽车与自行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汇报交流:把学生们观察比较的结果向全班汇报。

(4)提出问题:“你知道有关汽车的哪些事情?”“你还想研究有关汽车的什么问题?”二教学量,介绍汽车,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激发沉重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以便更好的开展更深一步的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