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拍摄手法在时政新闻中的运用
浅析时政新闻电视画面拍摄
广告与品牌研究视觉艺术175NEWS CULTURE CONSTRUCTION 新闻文化建设浅析时政新闻电视画面拍摄郑育超摘要:时政电视新闻具有显著的严肃性、权威性以及引导性,在进行这种类型的新闻电视画面拍摄时,需要遵守特别的原则,如确保拍摄画面的稳定性、选取适宜的拍摄画面光线、及时抓拍,注重捕捉拍摄细节、确保拍摄画面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在进行会见类型以及会议类型的时政新闻电视画面拍摄时,也需要遵守相应的拍摄原则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时政;新闻电视;拍摄时政电视新闻在加强党和政府的政策与方针宣传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各个地区电视台特别重视的电视类型。
在时政电视新闻播放过程中,主要以党和国家最新的思想与政治活动宣传为重点,观众通过观看电视新闻,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最新思想与动态,明白现阶段的重大事件,是普通群众认知和学习国家方针政策、重要活动的关键途径。
和一般的电视新闻节目不同,时政新闻有着非常高的新闻价值,并拥有重大性、时效性等特征,是电视新闻领域的领军者。
电视新闻在播放中,是将声音以及图像有机结合,通过将两者整合传递给观众,其中包含了海量的信息资源。
然而,从现阶段我国电视台播放现状来看,尤其是市级、县级的新闻频道,播放画面效果并不理想,画面不标准、内容单一,缺乏内涵、画面语言表述不规范等问题屡有出现,不仅不能准确传达新闻信息,同时也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无法取得良好的播放效果。
一、时政电视新闻拍摄原则(一)确保拍摄画面的稳定性时政电视新闻是电视新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播放的主题比较正式,基调庄重,因此,需要保障电视新闻庄严性、权威性以及引导性等。
时政电视新闻摄像人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进行摄像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摄像过程的平稳性,不可以产生明显的画面抖动现象[1]。
为了提高摄像画面的稳定性,摄像人员一般需要借助三脚架或者单脚架来辅助摄像,并在摄像过程中尽可能的降低移动次数,并以固定摄像镜头为主导,使拍摄完成的画面具有良好的品质。
时政摄影知识点总结归纳
时政摄影知识点总结归纳摄影是一种以影像呈现事物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摄影已经成为了时政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时政摄影是通过镜头记录时政事件和社会现象,传递信息,引起社会关注和思考,对于时政摄影工作者来说,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时政摄影的知识点总结和归纳如下:一、摄影器材1.相机:选择适合时政摄影使用的相机,需要考虑画质、机身大小、便携性以及操作方便等因素。
单反相机、微单相机、傻瓜相机等都可以适用于时政摄影。
2.镜头:选择适合不同拍摄场景的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等都可以在时政摄影中发挥作用。
3. 三脚架:适当使用三脚架可以提高拍摄质量,尤其是在夜间拍摄时更为重要。
4. 闪光灯:在需要补光的情况下,闪光灯可以帮助提高照片质量。
5. 其他配件:滤镜、遥控器、清洁工具等也都是常见的摄影配件。
二、拍摄技巧1.光线控制:光线是影响照片质量的关键因素,需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度,合理利用自然光或补光设备。
2.构图:构图是摄影的基本技巧,需要注意点、线、面等构图元素的运用。
3. 焦距控制: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选择合适的焦距进行拍摄。
4. 快门控制:掌握快门速度的选择,来实现不同的拍摄效果。
5. 色彩控制:摄影师需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调和,从而使照片更加有感染力。
6.角度选择: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展现被拍摄对象,可以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7. 后期处理:对照片进行合理的后期处理,可以提高照片的质量和表现力。
三、拍摄内容1. 时政人物:政要、议员、候选人等时政人物的活动和表现都是时政摄影的重要内容。
2. 时政事件:各种政治、经济、社会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是时政摄影需要关注和报道的内容。
3. 社会现象:反映社会百姓的生活状态、社会问题、环保活动等也是时政摄影的一部分。
四、技术要求1. 抓拍能力:时政摄影经常需要在瞬息万变的场景中进行抓拍,因此摄影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抗压能力和抓拍能力。
2. 观察力:对时政事件和社会现象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捕捉到关键的瞬间。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PPT精品文档
2021/4/25
17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2021/4/25
18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2021/4/25
19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2021/4/25
20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2021/4/25
21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2021/4/25
22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二、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1、采访前的准备。拿到调研行程安排后,
要围绕此次调研中心,认真研究调研行程,找到重 点调研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重点调研地点的外景、 空画面要成组的多拍,以备后期剪辑时使用。
2021/4/25
10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2、努力提高摄像技术水平,提高画面有效率。 内蒙古电视台要求的反应镜头(空画面)
3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以往拍摄和剪辑时存在的问题 1、拍摄领导调研时边走边看的画面不规范。 (建议前景45°角,突出自治区领导主体地位进行拍
摄。) 2、陪同人员太多。(随行领导太多,限制4-5人,
请台领导与宣传部领导沟通传达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关于领导调研新闻的拍摄要求,请部领导与两办沟 通尽量限制随行人员。)
2021/4/25
23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2021/4/25
24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2021/4/25
25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2021/4/25
26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2021/4/25
27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浅论基层电视台时政新闻拍摄和画面编辑的要点
2018-09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影视评论浅论基层电视台时政新闻拍摄和画面编辑的要点徐玫(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广播电视台,安徽安庆246121)摘要:时政新闻是基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政新闻的拍摄要有一定的严谨性,拍摄手法要多样,可以运用录制现场声、特写镜头等来丰富画面。
时政新闻画面编辑要成组剪辑,画面长度适中,并注意突出主要领导,主次分明。
这样才能体现时政新闻的真实性、规范性。
关键词:时政新闻;严谨性;画面丰富;编辑定式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7-0120-01一、引言时政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是全部由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客观现象或事实组成。
作为基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新闻是人民群众关注时政的重要载体,基层干部时刻关心的工作反馈。
它充分利用电视的特点,突出表现基层领导形象,并把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实施情况,更客观的呈现出来。
采访中,时政新闻主要分为会议和政务活动。
因为拍摄对象特殊,现场情况转瞬间即逝,所以要求记者熟悉各类时政新闻的流程,拍摄有效画面并正视后期编辑规范,让画面呈现出一定的严谨性。
二、画面拍摄要点1.会议类新闻。
会议类新闻又分为大型会议和常规类会议。
每年的两会、党代会、三干会等都属于大型会议。
首先大型会议的全景画面要多,可以分为大全景,中全景和近全景三类,每类的角度要多,也可以用推、拉、摇、移手法,来更好体现整个会场全景的层次感。
其次,主席台领导是大型会议的重点拍摄部位,主席台的两侧全景要抓领导全员在位的时候拍摄。
可以用近景正面录制下领导宣布开幕的现场声或领导做报告现场声,给观众展现大会的氛围。
领导在做报告时,可以用不同角度的近景、中景、远景画面来拍摄。
主席台上的其他领导的拍摄。
一般来说,主席台上第一排的领导要单独特写,每个镜头保持在5秒左右。
时政新闻拍摄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时政新闻拍摄的心得和体会。
近年来,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时政新闻的拍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名时政新闻的拍摄者,我认为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确时政新闻拍摄的目的。
时政新闻是反映党和国家政策、领导工作的重要渠道,其拍摄工作应当以客观、真实、全面为原则,为人民群众提供准确、及时、权威的信息。
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拍摄目的,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其次,加强拍摄技巧的培训。
时政新闻拍摄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拍摄者具备较高的摄影、摄像技能。
为此,我们要定期组织拍摄技巧培训,邀请专业人士传授经验,提高拍摄人员的业务水平。
同时,拍摄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紧跟时代步伐,提高拍摄质量。
第三,注重画面构图。
时政新闻拍摄中,画面构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个合理的画面构图能够使新闻更加生动、形象,让观众产生共鸣。
在拍摄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合理运用前景、中景、后景,使画面层次分明;二是把握画面平衡,避免画面单调;三是突出主体,使画面具有吸引力。
第四,注重细节捕捉。
时政新闻中的细节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工作状态,也是体现新闻报道深度的重要手段。
拍摄时,我们要关注细节,捕捉那些能够体现主题、具有代表性的画面。
例如,在领导考察调研时,关注领导与群众交流的场景,展示领导关心民生、服务人民的形象。
第五,加强团队协作。
时政新闻拍摄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拍摄人员要相互配合,确保新闻拍摄顺利进行。
在拍摄过程中,要明确各自职责,发挥团队优势,共同完成拍摄任务。
最后,提高新闻敏感性。
时政新闻拍摄者要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能够准确判断哪些画面具有新闻价值。
在拍摄时,我们要关注时事热点,捕捉那些能够引发观众关注、思考的画面。
总之,时政新闻拍摄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拍摄质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政新闻拍摄的规范要求
时政新闻拍摄的规范要求领导干部时政活动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功,也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它的精彩之处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视的特有手段,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突出领导形象,展现政策方针。
时政新闻主要表现为会议、会见、考察调研三类,作为摄像记者,熟练掌握三大类题材拍摄和编辑中的若干个规则和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议新闻拍摄要求:1、拍摄会议时必须要有以下镜头:主席台正面全景;主席台上领导单人特写镜头,特别注意要抓拍领导发言时,表情和手势等营造气氛的镜头;会场正面全景、左右侧全景和中景,听众分切镜头、听众席全景,内容较长的会议,应增加听众画面的拍摄。
要特别注意,会议新闻的画面一定要饱满、整洁,尽量避免会场工作人员及服务人员等进入画面,避免领导有小动作的画面,如喝水、吸烟、看手机等。
2、拍摄人物时对景别的要求:领导特写画面中要避开并排坐的其他人,更不能切半个人,画面要饱满,主体要突出,主要领导控制10秒左右,主要领导人要求有正面、左右侧面、讲话和不讲话时的特写。
在拍摄主要领导时,应避免在有损领导形象的角度拍摄,不需要单独给镜头的领导,可以两个或多个人分切或横摇,控制10秒左右;听众一般不出单独镜头,有在认真记录的听众可以出特写,特别要注意的是画面中不要出现打哈欠、睡觉、揉眼睛、喝水等杂乱的动作;根据会议的具体情况,要把握好摇镜头和起落幅的节奏,起落幅要左右对称,并且要有足够的长度。
3、其他注意事项:整条新闻片要求清晰明亮、色温要准确;在会场拍摄画面时,应尽量在会议开始时或者级别最高的领导讲话时拍摄,此时参会人员精神状态最佳;捕捉会议的特写镜头。
比如,拍摄一个先进事迹报告会,就应该捕捉报告人演讲的感人瞬间、听会者热泪盈眶的镜头、先进人物挂满衣服的勋章、与会者认真做笔记的镜头等等,这些特写镜头看似小,却能大大丰富会议新闻的内容,起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不管大、小会议,记者必须提前熟悉拍摄现场环境,如光线、主席台领导的座次等,为会议的拍摄做好准备。
专题片拍摄手法在时政新闻中的运用
专题片拍摄手法在时政新闻中的运用电视专题片向来是高品质电视文化的代表,无论是政论片、新闻专题片、文艺专题片还是文献纪录片,往往具有一流的选题、高水准的拍摄剪辑、优美的解说词和配乐等属性。
时政新闻是媒体对时事政治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以领导人的内外事活动、会议等组成,在当下主流媒体的新闻节目里占有很大的篇幅。
时政报道担负着传播党和政府声音的重大使命,是主流媒体重要的特色和核心内容。
权威性、政治性、严肃性和敏感性是它的特点。
就是这样两个在电视领域里很少相提并论的节目类别,如今却正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全新的互动和借鉴。
首先开始变化的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栏目,这档代表着全中国时政新闻的标杆节目style》》、在总理访问贫困户的时候正吹来阵阵新风。
我们在联播的头条看到了《走起!航母style看到光屁股小孩、在街头采访里看到了“你幸福吗?”“我姓曾”这样的“神”回答。
这些让人惊讶的变化也给央视的收视率带了实实在在的高回报,据统计,新闻频道改版以来,收视率提升达。
拍摄前做好功课,充分了解拍摄的整个过程,对要拍摄的内容了然于心,甚至可以提前构思一些镜头。
22、要打好提前量,尽量不要仓促上阵,“早开机、晚关机”。
3、熟练运用镜头语一些镜头。
言,对事件的叙述条理清晰,符合逻辑。
44、多用真实感最强的“长镜头”。
言,对事件的叙述条理清晰,符合逻辑。
二、注意抓取细节如果纪实风格是专题片左膀,那么细节就是专题片的右臂,两者都是专题片的基本因素。
而细节在时政报道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所谓细节,就是指片子里那些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
要做好鲜活的时政新闻,离不开生动的细节。
细节往往是一条片子的动情点和出彩点,让严谨到有些刻板的时政新闻变得深刻和生动起来。
这需要现场记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捕捉精彩瞬间。
还记得在今年年初的浙商大会上,著名浙商马云因为堵车迟到了,在握手的时候,夏宝龙书记和他耳语了几句。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资料
10、要坚持每天收看上级台时政新闻和本台新闻, 学习上级台记者的拍摄技巧,对比自己新闻的不足。
11、关于盟市台时政新闻领导特写与《内蒙古新闻 联播》中省级领导特写画面大小的统一。(实现与 内蒙台统一后,由于上传的新闻在我台都是以头条 播发,所以也要实现我台新闻内部主要领导和其他 盟级领导新闻特写大小和时长的统一)。
内蒙台新闻中心摄像部主任金花讲义整理稿
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要求,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 要领导外,其他常委等省级领导外出调研一般不派 随行记者,要求盟市电视台承担新闻摄像任务。
2016年4月14至15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在呼和 浩特市举行全区电视新闻业务研讨班。
研讨班上,金花主任首先以典型新闻案例的形式, 分析了当前全区各盟市时政新闻拍摄时以及所上传 的新闻素材在剪辑时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时政新闻 的拍摄技巧、注意事项,自治区党委常委以上领导 深入盟市调研时的新闻拍摄经验等内容进行了生动 的讲解。
庆期间自治区领导会深入典型干部群众家中慰问, 由于行程安排紧张,慰问时间较短,容易出现画面 单调、生硬等问题。这时要提前行动,拍外景、拍 进门握手(切忌拍摄领导握手背影)。领导与慰问 对象坐下交谈时,为保证平视,要适当跪下拍摄。 多拍家里环境,如陈设、照片等来营造氛围,丰富 新闻画面内容。同时,要确保本机话筒打开,记录 现场声,并在新闻编辑是适当使用,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
一方面,摄像记者的基本功不到位,拍摄时抓
拍机会把握的不准,拍摄的画面质量不高。另一方
面,摄像记者自信心不足,总觉得领导画面拍摄没
有到位,反复的拍摄,浪费了拍空画面的时间,总
觉得时间不够用。
3、把握时机抢拍领导状态好的特写画面,表现亲 民爱民情怀,如与农牧民、基层干部亲切促膝交谈、 握手等,表现细节的好画面。
电视新闻专题栏目的整理
1、电视专题节目,是指主题相对统一,能对主题作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与综合节目相对应的一种电视节目。
2、纪录片:(电视专题) 以摄影或摄像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和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以一定审美享受的影视作品。
它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其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用“挑、等、抢”或追随采访的摄录方法,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确保报道整体真实的基础上,要求细节的真实。
3、电视专题片:具有特定主题或内容取向,真实地记录客体对象,并对主题或内容进行深入发掘,对客体对象运用多种电视艺术手段进行表现的电视片。
4、电视专题片的功能与特征(一)电视专题片的功能1、记录历史,2、认知功能(二)电视专题的品格、特征1、纪实性对于电视专题是具有质的规定性之品格(真实性)2、电视专题还应该具有思维的品格(思考性)3、电视专题应具有审美的品格(艺术性)5、电视栏目:是由固定主持人主持、内容主题鲜明、风格和形式统一、定时定量定期播出的节目单位;特征:系统性、固定性、综合性,它要求节目的内容、类型系统化,时间长度规范化,节目编排条理化:它要求有固定的栏目名称、固定的片长、固定的节目长度、固定的播出时段、固定或相对固定的栏目主持人,以便观众定期、定时收看;它可以是内容的综合,也可以是表现形式的综合,及现场与北京报道的综合,或是纪实报道与谈话节目的综合。
6、电视节目栏目化:将反映同一内容和统一类型的节目归为一栏,使它有固定的名称、标志、开始曲和时间长度,并安排固定的时间播出。
栏目化主要优点:1、有利于电视观众记忆和收视.2、有利于电视台对电视节目的管理、电视节目的运作和节目的编排。
7、我国的电视节目已经形成由文艺、新闻和社会教育节目构成的三大支柱。
8、电视栏目与电视节目即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电视节目:新闻栏目、娱乐栏目、社教栏目(生活服务栏目);功能:传播新闻、文化娱乐、社会教育、提供服务)电视节目是电视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浅论基层电视台时政新闻拍摄和画面编辑要点
浅论基层电视台时政新闻拍摄和画面编辑要点作者:徐玫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29期摘要:时政新闻是基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政新闻的拍摄要有一定的严谨性,拍摄手法要多样,可以运用录制现场声、特写镜头等来丰富画面。
时政新闻画面编辑要成组剪辑,画面长度适中,并注意突出主要领导,主次分明。
这样才能体现时政新闻的真实性、规范性。
关键词:时政新闻;严谨性;画面丰富;编辑定式时政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是全部由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客观现象或事实组成。
作为基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新闻是人民群众关注时政的重要载体,基层干部时刻关心的工作反馈。
它充分利用电视的特点,突出表现基层领导形象,并把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实施情况,更客观的呈现出来。
采访中,时政新闻主要分为会议和政务活动。
因为拍摄对象特殊,现场情况转瞬间即逝,所以要求记者熟悉各类时政新闻的流程,拍摄有效画面并正视后期编辑规范,让画面呈现出一定的严谨性。
一、画面拍摄要点(一)会议类新闻。
会议类新闻又分为大型会议和常规类会议。
每年的两会、党代会、三干会等都属于大型会议。
首先大型会议的全景画面要多,可以分为大全景,中全景和近全景三类,每类的角度要多,也可以用推、拉、摇、移手法,来更好体现整个会场全景的层次感。
其次,主席台领导是大型会议的重点拍摄部位,主席台的两侧全景要抓领导全员在位的时候拍摄。
可以用近景正面录制下领导宣布开幕的现场声或领导做报告现场声,给观众展现大会的氛围。
领导在做报告时,可以用不同角度的近景、中景、远景画面来拍摄。
主席台上的其他领导的拍摄。
一般来说,主席台上第一排的领导要单独特写,每个镜头保持在5秒左右。
第二排起的领导可以拍摄特写,也可以两人或三人一组拍摄组合镜头。
大型会议台下的拍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以用拉、摇一些大镜头来表现会场的整体情况,随后用一些固定镜头以中景画面或者特写拍摄参会人员的聆听报告,认真做笔记等各类情况。
vlog在电视时政新闻中的运用及优化措施
化,并且不同受众所需要的信息是不同的,需要传统媒体在开展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中主动地开展创新。
而vlog为主要形式,为碎片化传播的开展提供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vlog初期,需要相关人员加大力度进行分析、探究。
1.新闻触角:瞄准一种变体。
vlog与网友分享。
一般情况下,会借助于第一视角开展拍摄活动,vlog可以是参加大型活动的记录。
用户能够在记载生活,并将内容传送到社交媒体中与他人沟通、分享。
运用内容的选择与制作提供支持,创新表达、传播手段。
[1]vlog确保所传递的新闻内容适应在互联网平台传播的需要。
运用众的关注,展现出新闻传播优势。
要的人物、重大事件、特定的环境上,而的日常化、生活化、个体化等特点,为主流媒体从枯燥的话题中寻找出与日常报道不同的角度,注重从微观的视角深入,多个侧面去展现细节。
笔者认为,回98够精准地记载新闻现场中的动态变化,并从多个不同视角出发展现新闻内容,提高传播效果。
vlog能够提供一手信息,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同时提升时政新闻的代入感。
2.2 缩小时政新闻的距离感生活中,距离感可创造美感、建立信任、促进自我提升、实现健康的关系。
电视时政新闻在过去,因时代观念和社会背景等原因,与普通大众有一定的距离感。
随着媒体融合的加大,我们迫切需要改善这种距离感。
而运用vlog播报电视时政新闻,能够在不同叙事场景的支持下,带给受众更加新奇的体验。
使用vlog进行报道,能够使受众了解到幕后的工作情况,拉近事件与受众的距离。
比如录制现场采访、制作幕后花絮等,通过vlog可避免电视时政新闻画面或内容过于严肃的情况。
[2]作为一名从业17年的一线采编人员,我们见证着广播电视机构全媒体矩阵建设从提供单一的媒体信息服务逐步拓展到提供场景化、精准化的全媒体信息服务和各类政用、民用、商用的综合服务,并且参与实践其中,深深地感受到采编人员与受众的心更近了,时政新闻和受众的距离感也缩小了。
2.3 增强新闻叙事的生活化2020年至2021年,中国新闻事业在数字化传输技术、全媒体生态智能技术、新媒体平台技术、高新视频技术等方面多点并进,并应用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过程中,其中除了传统报道外,新媒体报道中短视频报道的“百花齐放”,也全方位赋能中国新闻事业增速发展。
电视台时政新闻拍摄和画面编辑要点
电视台时政新闻拍摄和画面编辑要点作者:潘亚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20年第09期摘要:时政评论新闻传播是现如今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新闻传播形式。
人们通过观看这些时政热点新闻,不仅可以深刻了解一个国家近期发生的大事,还可以密切关注一个国家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时政广播新闻节目作为电视台时政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内容的一部分,它的制作要求也很严格,比如新闻拍摄过程要求具有一定的严谨性,拍摄制作手法一定要多种多样,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考虑采取视频录制现场新闻声音或特写镜头的方式来丰富新闻画面。
画面内容要求长度适中,但还要强调突出主要党员领导,主次分明。
本文就电视台新闻时政频道图像拍摄和电视画面图像编辑两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理论阐述。
关键词:时政新闻;拍摄;画面剪辑时政热点新闻报道是通过各种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等传播媒体报道的重要消息,是电视台时政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环节的一部分,所以电视台一定要对有关时政热点新闻的媒体报道,以及其工作流程和拍摄电视画面等环节予以高度重视。
对于新闻的整体拍摄而言,除了我们要注意确保新闻拍摄前的工作流程能够完全具备严谨性之外,还要注意确保新闻拍摄工作手法多种多样,要通过全景特写镜头拍摄来有效增强时政新闻的整体画面感。
对于一条时政新闻的主要画面内容编辑而言,要根据新闻的主题对新闻的画面素材和声音素材进行相关的匹配,还要注意确保一篇时政新闻稿的画面编辑长度适中,确保其内容具备一个主次分明的内容特征。
一、时政新闻拍摄要点(一)会议类时政新闻拍摄要点大型会议全景拍摄时,对画面的要求有很多。
全景画面可以分为大景、小全景和近景中全景三类,每类的拍摄角度的要求更多,所有要达到的视觉手法也可以更多,才能充分突出这次会议全景画面的视觉层次感。
在拍摄的整个过程中还要重点拍摄坐在会议室和主席台上的各位领导,在其他领导宣布大会开幕和做工作报告的时候还要分别进行会议全景的拍摄,以此方式来更好地突出本次大会的热烈欢乐氛围,突出大会主题。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新闻报道。
是使用照相机对新闻事实作现场纪实的新闻报道形式。
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其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
新闻主要分为时政类和社会类。
跟我们工作有关的主要是时政新闻。
会议、参观考察、走访等活动都属于时政类新闻。
今天,我就主要讲讲怎么拍好时政新闻照片。
主要步骤分为:活动前准备、现场拍摄、后期整理三部分。
我以会议为例,讲讲这三个步骤。
第一步、活动前准备接到拍摄任务以后,第一步就是做好充分准备。
包括了解参会人员、会议场地、议程安排等情况,根据了解到的信息,仔细研究,制定拍摄计划,明确拍摄重点。
(一)了解会议情况了解会议议题、议程、参会人员等情况。
1.明确会议议题。
掌握相关内容,更好的做到心中有数。
2.牢记会议议程。
我们要根据会议议程,合理安排拍摄顺序、拍摄节奏。
一般会议第一个程序为主持会议人员讲话;第二个程序为相关人员做情况汇报;第三个程序为主要领导讲话;第四个程序为主持会议人员讲意见。
我们拍摄的照片要着重这几个主要议程。
3.掌握参会人员信息。
特别是出席会议的领导的职务、名称、排序等,做到心中有数。
为什么要特别关注领导的信息?这里就需要讲讲时政新闻是什么意思。
官方的说法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称为时政新闻。
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
现实中简单通俗的说法是:时政新闻就是领导活动,领导活动就叫时政新闻。
所以,时政新闻拍摄的最重点就是什么领导参加什么活动。
(二)拍摄器械准备相机储存空间、电池、闪光灯、镜头等一定要多检查几遍,避免没有储存空间或电池没电的情况。
(三)观察、调整现场环境拍摄前,要带着准备好的相机,提前到会议现场看看环境,在主要方位拍几张会场照片,看看效果。
主要看现场光线、会场大小等影响拍摄效果的条件,然后根据现这些条件构思拍摄方式。
浅谈如何拍摄好电视时政新闻
浅谈如何拍摄好电视时政新闻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倍受广大群众青睐。
观众一般将电视新闻中的时政要闻定为各类信息的首选,对时政新闻的镜头有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时政记者,熟练掌握这类题材拍摄和编辑中的若干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笔者多年从事这项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充分当接到值班主任下达的采访任务时,要先清楚活动的时间、地点,有哪些领导参加,因为多数时政新闻是以领导的活动为中心。
做好了这些,就要到设备处领取摄像机、三脚架、新闻灯等器材,必要时还要拿广角镜头,电池和磁带也要拿足拿够,最后检查一下摄像机是否正常。
记者必须准时到达现场,最好是提前到达,因为电视和报纸不一样,报纸不需要镜头,如果错过时间的话,就根本无法补救,因此跑时政新闻的记者一定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到达会场后,记者先把摄像机调好,三脚架支好,灯光调好,选定好拍摄位置。
摄像记者心里要有一个规划,需要几个全景,中景,或者特写镜头,避免仓促上阵,手忙脚乱。
另外,摄像记者还要及时和文字记者沟通,根据活动的需要拍摄镜头。
二、拍摄时候镜头要多拍,避免不够用为什么要说这个问题,因为领导活动和会议时间就这么长,如果当时拍的不多,到后来补都来不及,电视摄像记者不可能让领导的活动和会议重复一次的。
在这方面笔者有过教训,08年市纪委在民权县召开廉政建设座谈会,由时任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周树群参加。
市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孟玮主持,当时我拍过周树群书记的讲话后,没有拍监察局长孟玮主持会议的镜头,审片时受到了批评。
之后,我养成了习惯,凡有领导在场先拍下来,到领导讲话再拍一个,保证镜头足够。
新闻内容的不确定性,凡是重要的会议和活动,记者自己往往难以决定发什么内容,多少长度?这个时候摄像记者就要拍摄多种景别,因为有的会议人不多,如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但需要报道的内容多,文字稿长,若事先不从景别(如全景,中景,特写),多角度,多形式(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拍摄,就会感到镜头不够用。
最新整理时政新闻报道中镜头的作用.docx
最新整理时政新闻报道中镜头的作用时政新闻报道中镜头的作用镜头在电视传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合理地采集和,可以使新闻的内容更具有直观性,人们在观看的时候通过一些特定的画面,准确地理解新闻的内容与主题,尤其是在时政新闻中。
因为时政的很多内容需要画面,如战争、重大赛事、会议等,而选择什么样的画面作为镜头、怎样拍摄镜头,是摄像人员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根据调查发现,一些地方电视台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报道时政事实的时候,播放的镜头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实现本次报道的价值,相关人员需要重点研究。
1 时政新闻报道中镜头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在时政新闻的报道中,很多节目都采用了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的镜头,或者是夸大了事实,或者是缩小了事实。
而对于国外的新闻、网络的新闻来说,夸大事实的比例居多,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或者是认为事实性的新闻就需要多用镜头,这样才能够证明他是真实发生的,也能够让人们有“亲自体验”的感受。
所以在拍摄的时候,不管与新闻内容相关还是不相关,大量地拍摄,在的过程中,也没有合理地选择,最终导致播放出来的新闻镜头不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第二,与上一点相反,一些记者和摄像人员恰恰没有重视到镜头的重要作用,所以在采访、时政类新闻的时候,文字叙述比较多,运用的镜头也只是一两个,或者是新闻背景板,导致报道的时政事实非常“苍白”,人们在观看的时候,并不能实际地体会,也会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1]。
不仅如此,在时政类的新闻报道中,还有一些人员对拍摄那种镜头有一个良好的规划,但是拍摄的能力有限,或者是在危险的区域里,心理素质有一些问题,没有按照规划进行拍摄。
2 时政新闻报道中镜头有着重要的作用明确了当前时政类新闻报道中镜头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发现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是没有理解镜头的实际作用,也不会选择和拍摄,所以相关人员想要做好镜头的拍摄和,就必须研究其重要的作用。
2.1 有利于突出时政新闻的真实性在时政类新闻报道中,合理地镜头的内容和转换,对于本次报道整体来说,可以有利于突出其真实性,因为当记者的语言或者画外音与镜头选择的场景或者人物完全相符的时候,人们在观看的时候,相信报道内容的概率会大大提升,而且用各种镜头转换,可以使新闻新报的叙说性更轻,不会过于直白。
时政新闻拍摄剪辑规范
浅谈时政新闻拍摄剪辑规范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今天来到这里,台下有不少前辈、高人,实在是不敢谈什么“辅导”。
各位领导同行邀请了我,我就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谈一谈自己9年来做时政报道的一点体会。
今天我准备了不少的片子,结合实际来分析时政新闻拍摄、剪辑的一些要点。
时政新闻的常见类型,无非是会议、调研两大类。
会议是静态的,一个会场,大家都坐姿端正,按照议程一项项进行。
相对的,调研就是动态的,一般都要换几个场景,交流比较多。
首先讲一下会议类。
会议类的片子,大家都能拍,机器架好,挨个人头扫过去就可以收工。
但要拍的好,还有几点细节需要注意一下。
第一,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拍“全”,尤其是主要领导,镜头不要漏。
这些都是最近我们的新闻联播里播出的片子,我拿来分析一下。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一条统战部的片子,问题在于,主席台就两个人,省委常委曾志权,还有省委统战部的常务副部长郭汉毅,这两位就是这条片里的NO.1和NO.2,但是,从播出的片子里,几乎看不到二号的身影,只有这样一个全景里有。
可以看出来,参会的其他人至少都有一个中景的镜头扫过。
唯独这场活动里的NO.2看不到。
我还专门去查了这条片的原始素材,看到了其实有一号二号在一起的一个双镜。
不过这个双镜是两人都在听的状态,不适合在这里用。
所以,如果从比较讲究的角度来看,这条片就属于“拍的不全”。
应该补一个领导在讲话的时候,两人的双镜,这样就会显得比较完整。
第二个例子是汕尾台提供的这条片子,从播出片子里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查查原始素材,就发现了问题。
他们只给自己的杨市长拍了单镜,按照规矩,厅级干部是不可以在联播里出现单镜,所以后期编辑的时候这个镜头只能删掉,这样就出现了市里其他领导有镜头,而主要领导反而没出现的局面。
对于市台来说,这应该就属于严重失误。
我觉得在拍摄的时候,要“宁滥勿缺”,多几个镜头,多几个角度,素材多,“全”的要求也就更容易达到。
统战部的这个例子,漏掉的的是一个厅级干部,一般对方也不会提出什么意见,但是从操作的规范来说,这条片子是有遗憾的。
时政新闻拍摄技巧
时政新闻拍摄技巧
哇塞,朋友们!咱今儿个就来聊聊时政新闻拍摄技巧。
这可太重要啦!你想想,要是咱能拍出超棒的时政新闻照片或视频,那得有多牛啊!
就说选角度吧,这就好比做饭选食材一样重要!你得找到那个最独特、最能展现事件核心的角度。
比如拍摄一次重要会议,你不能光拍正面呀,还得找找那些大家不太注意到的细节角度,说不定就能捕捉到某个领导人专注的表情或者一个代表认真做笔记的瞬间呢!就像你在人群中一眼就能发现最闪亮的那颗星星一样。
还有光线!这简直就是时政新闻拍摄的魔法棒啊!你碰到一个阳光灿烂的好天气,那拍出来的画面得多美呀,蓝天白云下的重要活动,多吸引人呀!可要是光线不好咋办呢?这就考验你的本事啦!得学会利用各种灯光设备或者调整角度来找到最佳的效果呀。
好比在黑暗中找宝藏,你得有耐心和技巧才行。
拍摄时机也超级重要呢!要是错过了关键时刻,那不就白忙活啦。
比如说一场重要演讲,领导人讲到最精彩的那部分,你就得赶紧按下快门,把那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记录下来,这可不能有半点儿马虎。
这就跟短跑比赛中冲刺的那一刻一样,你得精准把握。
说到设备,那也是不能马虎的呀。
好的相机、稳定的三脚架,这些都是拍出好作品的得力助手呀!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有好武器一样。
总之,时政新闻拍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只要咱用心,掌握好这些技巧,就一定能拍出令人惊叹的作品!这就是我的观点,朋友们努力去尝试吧!。
专题新闻摄影例子
专题新闻摄影例子
专题新闻摄影是一种以图片为主,配以文字说明的新闻报道形式。
它通过一组具有相关性的图片,来展示一个事件、现象或问题的发展过程和结果。
这种报道形式能够更直观、生动地展现新闻内容,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许多媒体都采用了专题新闻摄影的形式来报道疫情相关的内容。
这些报道通常会包括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的照片、患者接受治疗的画面、志愿者无私奉献的场景等。
通过这些图片,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疫情的严重性,以及社会各界为抗击疫情所做出的努力。
此外,专题新闻摄影也可以用于报道一些社会问题。
例如,在报道贫困问题时,媒体可以通过拍摄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政府和社会为他们提供帮助的情况,来呼吁社会关注这一问题并采取行动。
总之,专题新闻摄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闻报道形式,它能够通过直观、生动的图片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片拍摄手法在时政新闻中的运用
电视专题片向来是高品质电视文化的代表,无论是政论片、新闻专题片、文艺专题片还是文献纪录片,往往具有一流的选题、高水准的拍摄剪辑、优美的解说词和配乐等属性。
时政新闻是媒体对时事政治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以领导人的内外事活动、会议等组成,在当下主流媒体的新闻节目里占有很大的篇幅。
时政报道担负着传播党和政府声音的重大使命,是主流媒体重要的特色和核心内容。
权威性、政治性、严肃性和敏感性是它的特点。
就是这样两个在电视领域里很少相提并论的节目类别,如今却正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全新的互动和借鉴。
首先开始变化的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栏目,这档代表着全中国时政新闻的标杆节目正吹来阵阵新风。
我们在联播的头条看到了《走起!航母style》、在总理访问贫困户的时候看到光屁股小孩、在街头采访里看到了“你幸福吗?”“我姓曾”这样的“神”回答。
这些让人惊讶的变化也给央视的收视率带了实实在在的高回报,据统计,新闻频道改版以来,收视率提升达。
拍摄前做好功课,充分了解拍摄的整个过程,对要拍摄的内容了然于心,甚至可以提前构思一些镜头。
2、要打好提前量,尽量不要仓促上阵,“早开机、晚关机”。
3、熟练运用镜头语言,对事件的叙述条理清晰,符合逻辑。
4、多用真实感最强的“长镜头”。
二、注意抓取细节
如果纪实风格是专题片左膀,那么细节就是专题片的右臂,两者都是专题片的基本因素。
而细节在时政报道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所谓细节,就是指片子里那些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
要做好鲜活的时政新闻,离不开生动的细节。
细节往往是一条片子的动情点和出彩点,让严谨到有些刻板的时政新闻变得深刻和生动起来。
这需要现场记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捕捉精彩瞬间。
还记得在今年年初的浙商大会上,著名浙商马云因为堵车迟到了,在握手的时候,夏宝龙书记和他耳语了几句。
拍到这个细节后,我感觉有戏,随时保持开机状态。
果然,在随后的讲话中,夏书记提到了这个细节,而我则录到了很精彩的对话场面。
记者做出了一条新闻特写,非常生动。
要强化细节是需要一组镜头的。
而且每个镜头的编辑都要经得起推敲,尽量贴近主题、突出主题。
一个片子里要有几个让人过目不忘的镜头,例如:总理的旧跑鞋、领导看望群众时紧紧握住的双手、群众热切期盼的眼神等,都是非常有表现力的细节。
能够起到渲染情绪、震撼心灵的效果。
拍摄的时候一定要抓具有典型性和感染力的细节,这样的细节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能够很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还有就是要围绕主题选择细节,一个细节能否运用首先要放在主题背景下加以思考。
看其是否让观众产生联想,从而能更好的说明主题和深化主题。
三、积极的视觉创新
说到视觉创新,首当其冲的就是构图。
构图是视觉创新里面最重要一点,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从无限的空间当中寻找到最具有视觉价值的点,这是一个复杂的选择过程。
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集中,让片子具有形式感和美感,最终形成节奏。
这些都可以通过构图来完成。
构图的基本要求就是简洁、突出和连贯。
这三点无论是对专题片还是时政报道都非常重要。
绘画做加法,摄影做减法,看看现在中央领导的报道,陪同的人员越来越少了,背景越来越简洁,和群众的距离却越来越近了,亲民务实的形象越来越突出。
这其中,光线、色彩、运动、角度、景别等摄影要素都可以用来简化背景、突出主体。
画面构图的基本形态可以分为:静态构图、动态构图、综合构图。
应该说,静态构图是构成
片子的主体,当视线处于固定时,观众会出现比较注意看清楚对象的心理。
它能很好地展示对象的性质、体积、规模或者空间位置等;具有象征作用,从距离改变体现情感关系变化。
专题片对固定镜头的要求最高。
曾经有一位著名专题片导演说过:“任何常规视角的镜头,在专题片里面都是失败的。
”这话虽然有些极端,但表达了专题片镜头对摄影角度的一种追求。
再看现在的时政新闻,拍摄的角度越来越不拘一格,以前从没想到的过的视角一一呈现。
央视时政记者,不论男女都背着摄影梯,他们的角度自然就能“高”人一筹。
以前领导伸着脖子跟边上人了解情况的画面是肯定不会出现的,但用上以后大家发现,效果很不错,从善如流的形象跃然屏幕之上。
还有多角度、低机位的过肩镜头等等一系列的变化,让历史悠久的《新闻联播》焕发出了崭新的勃勃生机。
动态构图是摄像区别于摄影的重要构图形式,它可以详尽地展示对象的运动过程以及动态人物的表现。
画面一动,所有造型都在运动之中;同一画面的动态中主体和陪体,主体和环境关系都在变化;运动的速度还可以表现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