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感觉的种类
普通心理学 第二章 感觉

(3)色觉缺陷
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 色弱就是对某种颜色感受性的降低。例如,在用红色 与绿色的波长来匹配黄色时,有些人需要更多的红色, 有些人需要更多的绿色,前者叫甲型色弱,后者叫乙型 色弱。色弱患者在男人中占6%,是一种常见的色觉缺陷 ,女性色弱较少。 色盲。可分全色盲和局部色盲两类。患全色盲的人只 能看到灰色和白色。患局部色盲的人还有某些颜色经验 ,但他们经验到的颜色范围比正常人要小得多。例如红 -绿色盲看不见红光和绿光。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提出。 观点: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 ,而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或幂函数)。即知觉到的 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的。公式 P=KIn P=KI P指知觉到的或感觉的大小,I指刺激的物理量,n 是乘方指数,K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据 此公式,乘方函数的指数低,感觉量随着刺激量的增 长而缓慢上升,乘方函数的指数较高,感觉量随着刺 激量的增长而快速上升。
(3)明度的绝对阀限与差别阀限
2、颜色
(1)概念 颜色(color)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 觉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有广义的和狭义的颜色。 广义的颜色包括非彩色和彩色;狭义的颜色 仅指彩色。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 、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对光源来说,由于占优 势的波长不同,色调也就不同。如果700毫微米的 波长占优势,光源看去是红的。对物体表面来说, 色调取决于物体表面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选择性反 射。 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它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 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饱和度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纯的颜色 都是高度饱和的,例如鲜红等。混杂上白色、灰色 或其它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颜色,例如粉红色 等。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 的各种灰色。
普通心理学3感觉课件

文化
饮食文化和习惯影响味觉的发展 和喜好。
感觉的神经基础
感觉器
感觉神经元位于感觉器官内部。 感觉器官收集物理刺激,产生 信号
感觉神经
感觉神经传递来自感觉器官的 信号到大脑信号中心。
大脑信号中心
大脑中的信号处理中心接收到 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感觉的失调与康复
1
康复
2
感觉失调治疗方法包括基础功能训练、 感觉对比和物理治疗,旨在帮助恢复感
眼睛接收不同频率和强度 的光信号。
2 听觉感觉
耳朵接收不同频率和强度 的声音信号。
3 触觉感觉
皮肤感受不同的压力、温 度和痛觉刺激。
4 嗅觉感觉
鼻子接收气味分子的信号。
5 味觉感觉
舌头接收辣、咸、甜、酸、鲜的信号。
视觉感觉
1
感知
图像在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处发生倒置和反转。
2
传递
信号经过视神经传到大脑视觉皮层。
3
识别
大脑处理信号并识别视觉信息,如颜色、形状和动作。
听觉感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频率
声音的高低频率对应不同的 音调。
强度
声音的强度对应响度,通过 音量大小体验说话和音乐。
方向
耳朵的位置和角度关系可以 区分声音来自哪个方向。
触觉感觉
皮肤
感觉器通过皮肤的压力、振动和 温度信号传到大脑皮层。
手指
手指的触觉帮助我们调节力道和 控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觉和症状缓解。
失调
感觉失调可以影响日常生活和行为。常 见的感觉失调包括色盲、感觉运动障碍 和听觉过敏
反射
一些触觉反射可以使我们自动控 制肌肉组织和姿势。
嗅觉感觉
普通心理学考研资料----第三章 感觉

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感觉感觉(sensation):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它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视觉、听觉、味觉、肤觉感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二、近刺激和远刺激考夫卡(koffka)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
近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
远刺激: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不会有很大变化。
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
三、感觉的编码编码: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如:电报码感觉编码(sensory encode):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的过程。
德国生理学家缪勒(Johannes Mvller)最早研究感觉编码,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theory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
1.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是相互区别的。
2.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如视神经受刺激产生视觉,听神经受刺激产生听觉)3.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不同。
评价:1.在他看来,感觉不决定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否定了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2.人脑对神经信号的加工是一种编码过程,它能揭示这种神经信号所代表的现实刺激物的特征,帮助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缪勒只承认人脑对神经自身状态的直接感受,否定人的感觉依赖于外物的性质。
3.缪勒承认感官的分化,但不了解感官分化的真正原因。
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
左右半球各负责不同的功能。
模式理论(pattern theory):感觉的编码是由不同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
第3章 感觉和知觉《普通心理学》

2. 感觉的变化也可以在不同分析器之间发生 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可以产生许多种感觉。这些感觉之间往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 感受性发生变化(提高或降低)。 ➢ 一般来说,一种分析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一种分析器的强烈刺
激,能降低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 例如,微弱的声音刺激,可以提高视觉感受性;微弱的光的刺激,可以提高听觉感受性。 又如,强烈的噪音刺激,可以降低视觉感受性;强烈的光的刺激,可以降低听觉感受性。 生活中也可以利用这些变化,如呈现音乐的方法可以减轻牙科手术中病人的疼痛。
知觉
注意
人格
动机
《普通心理学》
思维
情绪
记忆
✩精品课件合集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感 觉 第二节 知 觉 第三节 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导入
• 在实际生活中,任何客观事物的属性都不是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因此,人们在对事物 的个别属性进行反映时,是把其个别属性作为事物的一个方面而与整个事物同时反映的。这种 对客观事物进行信息整合而形成客观事物的整体映象就是知觉。
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 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感觉阈限就是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感觉 阈限值越小,感觉能力越强,感受性越高;反之,感觉阈限值越大,感觉能力越弱, 感受性越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
三、感受性及其发展变化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指的是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性的高低用绝对感觉阈限来度量。绝对感 觉阈限指的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即达不到这个最小刺激量的刺激就不会引起感觉。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公式表示为:
普通心理学 第4-6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第四节 知觉的组织
心理学把由感觉到知觉的选择处理过程称为知觉的组织。其中最 主要的组织原则有四种。 一、相似原则 按刺激物相似特征组成的个体知觉经验倾向。 二、接近原则 按刺激物间距离关系组成的个体知觉经验倾向。 三、闭合原则 个体运用经验补充或删减刺激物线索以获得有意义或合乎逻辑的 知觉经验。如图4-5 四、连续原则 指心理上的连续,如图4-6
第二节 感觉的测量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宜性刺激的感觉能力。 (二)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者刺激变化的强度,或 者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它是测量人的感 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 1.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 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强度)的能力。 二者呈反比关系:值越低(刺激量越小),感受性越大。
第五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根据自己当前的需要与兴趣,对某些有意义的刺激物进行选 择加工的过程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被选择进行加工的刺激信息,称为知觉的对象,而同时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其他刺激信息称为知觉背景。
(一)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1.强度大,对比明显的刺激物,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对象。 2.在空间上接近、连续,形状上相似,尤指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知 觉组织原则的客观刺激物,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对象。 3.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着的客观事物,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 对象。 4.维度变化多的客观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 反映。
普通心理学 第五章 感觉

•
(四)色觉缺失
• 色觉缺失包括色弱和色盲。 • 8%的男性和0.5%的女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色弱或色盲。 • 其中,色弱是指对红色和绿色的感受性很低。色盲是指丧失 颜色的辨别能力。 • 色盲分为部分色盲和全色盲。全色盲是由亍缺乏规锥绅 胞或功能丧失造成的,很罕见。 • 部分色盲有红绿色盲或者黄蓝色盲。 • 色盲有先天原因和后天原因。
下绝对阈限(感觉产生)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 成反比关系。
晴朗夜空中可以见到30英里外的一支烛光 安静房间内可以听到20英尺外的表的滴答声。 两加仑谁中加以茶叶可以变热变出甜味 一滴香水可使香味扩散至三个房间 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厘米外落到面颊上课觉到
• (二)差别感觉阈限 •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乊间的最 小差别量。相对应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乊间成反比兲系。 • ——韦伯定律: ΔI K= I • ——韦伯定律只适用亍中等强度的刺激。在刺激过强或者 过弱时,都丌适用。
衡。否则就没有人的心理。(“感觉剥夺”实验)
小知识:“感觉剥夺”实验
• 感觉剥夺实验的研究工作是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赫 布和贝克斯顿在1954年进行的。 • 他们征募了一些大学生为被试,这些大学生每忍受一天的 感觉剥夺,就可以获得20美元的报酬。当时大学生打工的收入一般 是每小时50美分,因此一天可以得到20美元对当时的大学生来说可 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而且在实验中,大学生的工作好像是一次 愉快的享受,因为实验者要他们做的只是每天24小时躺在有光的小 房间里的一张极其舒服的床上,只要被试愿意,尽可以躺在那儿白 拿钱。
(二)声音的混合不掩蔽
• • • • • 1.共鸣——由声波作用引起的共振现象。 2.强化不干涉 3.差音不和音 4.声音的掩蔽——声音的干扰现象。 ——当两个声音混合同时到达耳朵,人对一个声音的感受 性会因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降低的现象。 • 分为三类: 纯音对纯音的掩蔽; 噪音对纯音的掩蔽; 噪音和纯音对语言音的掩蔽。
普通心理学-感觉课件

03 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受器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或感受 细胞的末梢,能够接收特定的 物理、化学刺激,并将其转化 为神经冲动。
感受器的种类繁多,根据接收 刺激的类型可分为视觉感受器、 听觉感受器、触觉感受器等。
感受器的适应性、编码能力和 阈限是影响感觉的重要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是感觉信息处理的核心, 包括大脑和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的处理受到 个体经验、记忆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 分析和整合,形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效应器
效应器是神经系统的输出部分, 将神经冲动转化为具体的生理反 应,如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效应器的活动受到中枢神经系统 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感觉刺激
和环境变化。
表面的看法。
02
感觉的分类
根据刺激来源的不同,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包
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内部感觉包括平衡觉、运动觉、机
体觉等。
03
感觉的基本规律
感觉的基本规律包括适应性、对比性、掩蔽性、感觉补偿性等。这些规
律揭示了人们在感受客观事物时所遵循的内在规律,对于理解人类感知
02 感觉的种类
视觉
总结词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负责接收光线信息。
详细描述
视觉通过眼睛内的角膜、晶状体等结构将外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转换为神 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视觉能够提供关于物体形状、颜色、大小和运 动等方面的信息,对人类认识世界和生存至关重要。
听觉
总结词
听觉是接收声音波动的振动感觉。
感觉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
通过感觉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如观察学生 的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言语行为,了解学生 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情感体验,为教育评价
感觉及其种类

感觉及其种类第一章普通心理学第三节认识过程第一单元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个物体有它的光线、声音、温度、气味等属性,我们的每个感觉器官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属性,眼睛看到光线,耳朵听到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滋味,皮肤摸到温度和光滑的程度,等等。
每个感觉器官对直接作用于它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就是一种感觉。
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
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所发生的作用叫刺激,发生作用的事物叫刺激物。
我们经常只用刺激这个概念,某种场合下它指的是对感觉器官发生的作用,另一种场合下它又指的是发生作用的物体,大家很容易分辨得出来。
有的感觉器官可以反映几种刺激,例如眼睛可以看到光线,用手按压眼球也可以引起光感。
但是,一种感觉器官只对一种刺激最敏感,例如眼睛对光最敏感,按压只能引起模糊的光感而不能清楚地看见物体。
某种感觉器官感觉最敏锐的那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其他的刺激对这种感觉器官来说是非适宜刺激。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感觉阈限,又称绝对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1840年发现,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
这就是韦伯定律,用公式表示就是AVl二K。
普通心理学_第三章_感觉

感觉是对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感觉的种类
感觉
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视觉 听觉 肤觉 味觉 嗅觉 动觉 平衡觉 内脏觉
触觉 压觉 痛觉 温觉
感觉的种类
感觉的作用
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感觉提供了 机体内外环境的信息;痛觉=报警系统
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
? 如何测量感觉
感觉的测量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韦伯定律 2、心理物理定律
psychopyhsics(心理物理学) 3、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一种心理量,即感觉器官对 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 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四、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对此一感觉的弱 刺激会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而强刺 激会降低这种感受性。
2、联觉: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 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
3、不同感觉的补偿:感觉能力的补偿有 关键期。
辣的食物会产生痛觉
August 13, 2021
PSYCHOLOGY
15
无意识感觉:阈下刺激
阈下刺激对人没有影响? 广告中是否有阈下刺激的感觉效应?
作用不如想象的那么大
August 13, 2021
PSYCHOLOGY
16
感觉现象——感受性的变化
感觉的适应 感觉的对比 感觉的后象 联觉
同一感受器----同一刺激 同一感受器----不同刺激 不同感觉之间
音调——频率 响度——振幅 音色——波形
听觉知觉理论
《普通心理学》 第四讲 感知觉

感觉现象——感觉适应(教材P117)
视觉适应现象:白天进出电影院
• 进来:“伸手不见五指” 弱光 能辨别环境
• 出去:刺眼
能睁开眼
• 视觉适应可以分为明适应与暗适应。
感觉现象——感觉适应(教材P117)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知觉特性——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的种类
视知觉领域 大小恒常 形状恒常 明度恒常 颜色恒常 其他领域 方位恒常
知觉特性——知觉的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知觉特性——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理解性
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 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来标志它的。 知觉的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 提高的时间过程。
• 暗适应过程 • 开始时觉得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 经过一段时间,眼睛开始能看清黑暗中的物体, 说明视觉感受性提高了。
• 整个暗适应持续大约30分钟-40分钟,以后感受性就 不再继续提高了。
《心理学》
第四讲 感知觉
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我们的知识又是怎样得到的?
这一切均始于我们的感知觉!
赫布和贝克斯顿在美 国麦吉利大学所做的感 觉剥夺研究,募集了大 学生志愿者作为参加实 验的人。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 上睡觉,并有每天20美 元的酬劳。他们可以自 己决定何时退出实验。
感觉剥夺 实验
空气调节装置
● 4)反映的机制不同:感觉是单个分析器活动的 结果,知觉是多个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的结果。
普通心理学第3章感觉

嗅觉的刺激物
嗅觉的刺激物是气味分子,这些分子通过空 气传播进入鼻腔,与嗅觉感受器结合。
嗅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嗅觉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通过 嗅觉感知食物的味道、空气质量等。
味觉
味觉感受器
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头上,能够 感知食物的味道。
味觉的刺激物
味觉的刺激物是食物中的化学物质, 如甜味、咸味、酸味等。
普通心理学——第3章感觉
汇报人: 2023-12-12
目 录
• 感觉的一般概念 • 视觉 • 听觉 • 其他感觉
01
感觉的一般概念
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 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 映。
感觉具有适应性、对 比性、后效性等特点 。
感觉是认知的基础, 是人们获取信息的第 一步。
感觉的分类
味觉的信号传导
味觉信号传导是通过味神经进行的, 味神经将味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进 行处理。
味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味觉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通过味觉判断食物的味道、口感等 。
触觉
触觉感受器
触觉的刺激物
触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表面,能够感知触 碰和触摸的感觉。
触觉的刺激物是物体的形状、大小、质地 等,以及外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根据刺激来源的不同,感 觉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
感觉。
内部感觉:平衡觉、本体 觉、内脏觉等。
躯体感觉:来源于躯体各 部位的感觉,如触压觉、
温度觉等。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根据刺激作用部位的不同 ,感觉可分为躯体感觉和
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来源于内脏器 官的感觉,如饥饿、饱胀
等。
感觉的作用
3、普通心理学教学课件之第三章 感觉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E:信息超载与感觉剥夺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1.1 感觉的种类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 视觉 听觉 外部感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运动觉 内部感觉
感 觉
平衡觉
机体觉(内脏感觉)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1.2 刺激概念
20世纪初,美籍的德国心理学家 考夫卡把刺激 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
近刺激 是指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 ,如物
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等。
远刺激 是指 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 ,如一定波长
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1.3 感觉编码
编码
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 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普通心理学
感 觉
第三章
目 录
1 2 3 4
感觉的一般概念
视觉
听觉
其他感觉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感觉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其它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
感觉保证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1.6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A.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或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敏感程度。
适宜刺激:某种感觉器官最敏感的那种刺激。 B.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它是一个范围
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感受性
感受阈限
普通心理学—感觉

三、嗅觉与味觉 二种刺激同时出现会产生嗅觉的混合 味觉的适应与对比 味觉适宜刺激: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嗅觉适宜刺激:气体散发 舌尖——甜;舌根——苦;舌侧——酸 四、内部感觉 (一)动觉 反应身体各部位的位置、运动及肌肉紧张程度; 是随意运动的基础。 运动员的水平与动觉的关系
(二)静觉(平衡觉) 感觉器官:内耳前庭器官 身体运动时,静觉被破坏,引起晕眩 晕车、船的现象与解释 (三)内脏感觉(机体觉) 饥渴、恶心、便意等 有些内脏运动感觉不到,如盲肠运动、脉 搏跳动等,即不随意运动。
二、感觉的种类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触觉、痛 觉、温度觉)、内部感觉(动觉、静觉、内脏 感觉)。 三、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 感觉阈限 (一)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 (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阈限 韦伯公式:K=△I/I (三)刺激强度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感觉的等量 变化
第二节 感觉的基本特性
一、感觉适应 感觉器官长时间接受某一刺激或无刺激而引起 感受性改变的现象。 表现为由于刺激持久而感觉迟钝或因刺激缺乏 而变得敏锐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进鲍鱼之厮久而 不觉其臭 二、感觉对比 先后接受二个不同刺激引起其中一种感觉阈限 提高或降低 如吃糖后再吃水果
三、感觉的混合 同时接受多种刺激产生新的另一种感觉。 如颜色的混合;多种香味的混合为臭味 通感?联觉? 四、阈下刺激的感觉效应 感觉不到的刺激仍然对人的记忆、学习、身体 反应等产生不知不觉的影响。 如辐射;超声波与次声波武器
感觉第Biblioteka 节 感觉概述一、什么是感觉 (一)定义: 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认知。 外界刺激作用与人体感觉器官所形成的直接反 应 (二)作用与意义 1、提供内外环境信息(直接经验、感性材 料),保持机体与外界的信息平衡 感觉剥夺与信息超载 2、感觉是人的认知、情感等一切高级心理活 动的基础。其他心理活动都要依靠感觉提供原 始材料。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二节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感觉类别英里(48公里)外的
烛光
听 觉 安静条件下可以听见20英尺(6.1米)外手表
的滴答声
味 觉 一茶匙糖溶于2加仑(9.1升)水中可以辨别出
甜味
嗅 觉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触 觉 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温冷觉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既可觉察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二节
三、感觉现象
1.感觉后象
(1)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 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 的感觉映象,叫感觉后象。
(2)感觉后象的示例:
视觉后象表现得最明显。 图1:盯着灯泡看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 然后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二节
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区别:
1、感觉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 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觉的 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 心理活动过程。
2、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 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
3、从严格意义上讲,感觉是天生的反应,而知 觉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二节
(2)、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 的反映
(3)、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 的知觉。
通过运动知觉,我们可以分辨物体的静止和运动 状态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
一般按照人所知觉到的各种运动现象的形成条件, 将运动知觉分成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两大类。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二节
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 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 味知觉、触知觉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二节
《普通心理学》:感觉的种类

《普通心理学》:感觉的种类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我们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
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一、外部感觉1.视觉以眼睛为感觉器官,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叫做视觉。
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
光是具有一定频率和波长的电波。
宇宙中存在各种电磁波,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才是可见光。
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电磁波,即可见光。
接受光波刺激的感受器是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有两种: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大多集中于视网膜的中央窝及其附近,大约有六百万个,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
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边缘,大约有1.2亿个,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但不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
当适宜的光刺激透过眼睛到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时,视觉就产生了。
光波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强度、波长、纯度。
与物理属性相对应,人对光波的感知也有三种特性:明度、色调与饱和度。
与光的强度对应的视觉现象是明度。
明度指由光线强弱决定的视觉经验,是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
如果我们看到的光线来源于光源,那么明度决定于光源的强度。
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来源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那么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光源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与光的波长对应的视觉现象是色调。
色调指物体的不同色彩。
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眼引起不同的色调感觉,如70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红色,62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橙色,7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蓝色。
饱和度反映的是光的成分的纯度。
例如,浅绿色、墨绿色等是饱和度较小的颜色,而鲜绿色是饱和度较大的颜色。
与光的时间特性对应的视觉现象是后像和闪光融合。
普通心理学 第五章 感觉ppt

-
(二)感觉的类型
• 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事物个别属性。
视、听、嗅、味、肤觉
内部感觉——由机体内部变化所引起,反映身体位置、运动 和内脏器官状态及变化特征。
运动觉——由身体活动而产生的感觉
平衡觉——身体定向的感觉
构造及其折射系统
-
(二)视网膜的构造和感觉机制
第五章 感觉
汪广华
-
第一节 感觉概述
• 一、什么是感觉 •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
反映。 • ——人的认识活动从感觉开始!感觉是意识对外部世界的
直接反映、直接联系。 •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 • ——感觉反映的是个别属性,而不是整体属性。 • ——感觉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思维十分困难,甚至在剥夺实验过后的一段时期内,这种状况仍持续存在,无法进入
正常的学习状态。还有部分被试报告说,在感觉剥夺中,体验到了幻觉,而且他们的
幻觉大多都是很简单的,比如有闪烁的光,有忽隐忽现的光,有昏暗但灼热的光。只
有少数被试报告说是体验到较为复杂的幻觉,比如曾有一个被试报告说他“看到”电
视屏幕出现在眼前,他努力尝试着去阅读上面放映出的不清楚的信息,但却怎么也“
其他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维持人的正常生活,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平 衡。否则就没有人的心理。(“感觉剥夺”实验)
-
小知识:“感觉剥夺”实验
•
感觉剥夺实验的研究工作是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赫
布和贝克斯顿在1954年进行的。
•
他们征募了一些大学生为被试,这些大学生每忍受一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我们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
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一、外部感觉1.视觉以眼睛为感觉器官,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叫做视觉。
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
光是具有一定频率和波长的电波。
宇宙中存在各种电磁波,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才是可见光。
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电磁波,即可见光。
接受光波刺激的感受器是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有两种: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大多集中于视网膜的中央窝及其附近,大约有六百万个,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
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边缘,大约有1.2亿个,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但不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
当适宜的光刺激透过眼睛到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时,视觉就产生了。
光波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强度、波长、纯度。
与物理属性相对应,人对光波的感知也有三种特性:明度、色调与饱和度。
与光的强度对应的视觉现象是明度。
明度指由光线强弱决定的视觉经验,是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
如果我们看到的光线来源于光源,那么明度决定于光源的强度。
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来源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那么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光源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与光的波长对应的视觉现象是色调。
色调指物体的不同色彩。
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眼引起不同的色调感觉,如70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红色,62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橙色,7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蓝色。
饱和度反映的是光的成分的纯度。
例如,浅绿色、墨绿色等是饱和度较小的颜色,而鲜绿色是饱和度较大的颜色。
与光的时间特性对应的视觉现象是后像和闪光融合。
视觉刺激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消失,还能保留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后像。
例如,注视亮着的电灯几秒钟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一个亮着的灯的形象位于暗的背景上,这是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随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的形象位于亮的背景上,这是负后像。
彩色视觉常常有负后像。
例如,注视一个红色正方形一分钟后,再看白墙,在白墙上将看到一个绿色的正方形。
当断续的闪光达到一定的频率,人们不会觉得是闪光,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例如,日光灯的光线其实是闪动的,每秒钟闪动100次,但我们看到的却不是闪动的,而是融合的光。
2.听觉声波振动鼓膜产生的感觉就是听觉。
引起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发声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为16~20000赫兹的声波。
低于16赫兹的振动是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振动是超声波,都是人耳不能接受的。
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是内耳的柯蒂氏器官内的毛细胞。
当声音刺激经过耳朵传达到内耳的柯蒂氏器官内的毛细胞时,引起毛细胞兴奋,毛细胞的兴奋沿听神经传达到脑的听觉中枢,这就产生了听觉。
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映表现为音高、响度和音色。
音高指听起来声音的高低。
音高主要决定于声音的频率。
一般地,声波振动频率越大,听起来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通常成年男性说话的音调要低于成年女性的音调。
言语声的音高一般在85~1100赫兹。
音高还受声音的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声音刺激都至少要持续一定的时间(低频声音的持续的时间要比高频声音的持续时间要长),才能让人体验到音高。
疾病、年龄等因素也会使人对音高的感觉产生影响。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程度,主要由声波的振幅决定。
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测量响度的单位是分贝。
生活中,耳语声的响度是20分贝,普通谈话的响度是60分贝,繁忙的街道的响度是80分贝,响雷的响度是120分贝。
长时间处于85分贝以上环境中的人会产生听力损失。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例如,即使胡琴和小提琴发出的音高、响度相同的声音,听起来还是两种不同的声音,这种差别就是音色的差别。
由干声音具有各种不同的特色,我们才可能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3.嗅觉某些物质的气体分子作用于鼻腔黏膜时产生的感觉叫做嗅觉。
引起嗅觉的适宜刺激是有气味的的挥发性物质,接受嗅觉刺激的感受器是鼻腔黏膜的嗅细胞。
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嗅细胞,细胞产生兴奋,经嗅束传至嗅觉的皮层部位(位于颞叶区),因而产生嗅觉。
许多动物要借助嗅觉来寻找食物、躲避危险、寻求异性。
人的嗅觉已退居较次要的地位。
例如,德国牧羊犬的嗅觉比人类的嗅觉敏锐一百万倍。
但即使这样,人的嗅觉仍为我们的生存提供重要的信息。
例如,有毒的、腐烂的物质常伴有难闻的气味,这对于想食用它们的人来说是一种警告。
人的嗅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刺激物的作用时间、机体生理状态、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等。
温度太高、太低,空气湿度太小,机体感冒等,都会降低嗅觉的敏感性。
研究表明,嗅觉刺激可以唤起人们的记忆和情绪。
做词汇练习时闻着巧克力香味的学生,第二天回忆词汇时,再次提供巧克力香味比不提供回忆的词汇要多。
芳香的气味可以使人心情好,增强自信,提高工作效率。
4.味觉可溶性物质作用于味蕾产生的感觉叫做味觉。
如果用干净的手帕将舌头擦干,然后将冰糖或盐块在舌头上摩擦,这时你感觉不到任何味道,甚至可以把奎宁撒在干舌头上,只要唾液不溶解它,就不会感觉到苦味。
引起味觉的适宜刺激是可溶于水或液体的物质,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是位于舌表面、咽后部和腭上的味蕾。
味蕾的再生能力很强,所以即使因吃热的事物烫伤了舌头,也不会对味觉有太大影响。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蕾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因此人的味觉敏感性会逐渐降低。
吸烟、喝酒会加速味蕾的减少,因而会加速味觉敏感性的降低。
基本的味觉有酸、甜、苦、咸四种,其他味觉都是由这四种味觉混合而来。
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中对咸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对酸味最敏感,舌后对苦味最敏感。
食物的温度对味觉敏感性有影响。
一般来说,食物的温度在20℃~30℃时,味觉敏感性最高。
机体状态也会影响味觉敏感性。
饥饿的人对甜、咸的较敏感,对酸、苦不太敏感。
巴特舒克(LindaBartoshuk,1993)研究发现,人类因味觉引起的情绪反应是固定的。
把甜的或苦的食物放在新生儿的舌头上时,新生儿舌头和面部的反应与成人一致。
没有舌头的人仍有味觉,味觉感受器在嘴的后部和顶部。
如果舌头的一边失去味觉,我们不会注意到,因为舌头的另一边对味觉会非常敏感。
大脑难以对味觉定位,虽然舌头中间的味蕾较少,但我们体验到的味觉来自整个舌头。
某些有营养的物质不能引起味觉,如脂肪、蛋白质、淀粉及维生素。
5.肤觉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叫做肤觉。
引起肤觉的匡宜刺激是物体机械的、温度的作用或伤害性刺激,接受肤觉刺激均感受器位于皮肤、口腔黏膜、鼻黏膜和眼角膜上(如皮肤内的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触盘、环层小体、棱形末梢等),呈点状分布。
肤觉的基本形态包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其他各种肤觉是由这几种基本形态构成的复合体。
由非均匀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叫做触压觉。
触压觉包括触觉和压觉。
当机械刺激作用于皮肤表面而未引起皮肤变形时产生的感觉是触觉;当机械刺激使皮肤表面变形但未达到疼痛时产生的感觉是压觉。
相同的机械刺激在皮肤的不同部位引起的触压觉的敏感性是不同的,额头、眼皮、舌尖、指尖较敏感,手臂、腿次之,胸腹部、躯干的敏感性较低。
温度觉指皮肤对冷、温刺激的感觉。
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两种。
冷觉和温觉的划分以生理零度为界限。
生理零度指皮肤的温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刺激高于生理零度,引起温觉;温度刺激低于生理零度,引起冷觉;温度刺激与生理零度相同,则不能引起冷觉和温觉。
人体不同部位的生理零度不同,面部为33℃,舌下为37℃,前额为35℃。
当温度刺激超过45℃时,会使人产生热甚至烫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温觉和痛觉的复合。
痛觉是对伤害有机体的刺激所产生的感觉。
引起痛觉的刺激很多,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温度的以及电的刺激。
痛觉对有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天生无痛觉的人常常寿命不长,因为他们体会不到因机体受伤或不适而产生的痛觉,因而不会主动去为医治自己的身体而努力。
不仅仅是皮肤,全身各处的损伤或不适都会产生痛觉。
因此,痛觉既可以是外部感觉,也可以是内部感觉。
痛觉常伴有生理变化和情绪反应。
皮肤痛定位准确;肌肉、关节痛定位不准确;内脏痛定位不准且具有弥散的特点。
影响痛觉的因素很多,我们可以通过药物、电刺激、按摩、催眠、放松训练、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减轻痛觉。
我国学者研究表明,人体皮肤对痛觉的敏感性一年中经历两次周期性的变化,春、秋两季比夏、冬两季要迟钝,其原因尚不明了。
二、内部感觉1.运动觉反映身体各部分运动和位置的感觉叫运动觉。
引起运动觉的适宜刺激是身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接受运动觉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肌肉、韧带、关节等的神经末梢。
凭借运动觉,我们可以行走、劳动,还可以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技能;凭借运动觉与触觉、压觉等的结合,我们可以认识物体的软硬、弹性、远近、大小、滑涩等特性。
2.平衡觉反映头部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叫平衡觉。
引起平衡觉的适宜刺激是身体运动时速度和方向的变化,以及旋转、震颤等,接受平衡觉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即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
平衡觉的作用在于调节机体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
平衡觉与视觉、机体觉有联系,当前庭器官受到刺激时,视野中的物体仿佛在移动,我们会产生眩晕、恶心、呕吐等。
3.机体觉机体内部器官受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叫机体觉。
引起机体觉的适宜刺激是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和变化,接受机体觉刺激的感受器分布于人体各脏器的内壁。
机体觉在调节内部器官的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及时地反映机体内部环境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工作状态。
当人体的内部器官处于健康、正常的工作状态时,一般不会产生机体觉。
机体觉的表现形式有饥、渴、气闷、恶心、窒息、便意、性、胀、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