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衡世野生真菌多孔菌

合集下载

呼中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研究

呼中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研究

真 菌、花 ( )栖真 菌、枝栖 真菌 、干栖 真菌及 根栖 真菌 。 果 树 ( )栖真菌又可根据 组织等 的死活 状态 分为 :活栖真 草
低冰缘 ( 或冻土 )地貌。受地 形 和气候 影 响,这里 植被 类 菌及死栖真菌 。活栖 真菌及死栖 真菌 又可 根据 真菌 生活在 型多种多样 ,包括森 林 、灌 丛 、沼泽 、草 甸 和草塘 。植 物 组织器官 的深层或浅层划分为 :内栖真菌及表栖真菌。
( )木生 菌 :此 类真菌 以木材为 基础 ,繁 殖生长 在立 1
木 、倒 腐 木 及 树 桩 上 。其 菌 丝 体 分 解 利 用 纤 维 素 和 半 纤 维
素或木质素的能 力 比较强 ,往往生 长 的木 质部 位呈 现 白色 或褐色腐 朽。黑龙 江呼 中 自然 保护 区有这 类 大型 真菌 10 6 种左 右 ,绝大多数属 于非褶 菌类 ,少数 属伞 菌类 ,极少 数
su ytefn u e o rea tai n rvd ai frrsu c t i t n a dp oe t n h v s g t n rs h td h g srsu c cu lya dp o ieb ss o eo reuiz i n rtci .T ei et a o eu u t la o o n i i
( oet i ae n et rvni n urnieS t n D rn ’nigDs i f el g a gPoic ) F rs Ds ssA dP s Pee t nA dQ aat ti , aig al ir t i n j rvne e o n ao n tc O H o i n
LXi o n a pi g
( oet rt t nS t n Maae e t e at n f aeFrs yB ra , F rs Po ci t i , n gm n D pr t h oet ueu e o ao me O T r D x g a l gDsit f e o gi gPoic ) ai ’ni ir i nj n rvne n n tc O H l a

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多样性

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多样性

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多样性刘坤;王俊丽;刘名飞;毕凯丽;宋韵霏【摘要】为有效保护和利用药用大型真菌资源,以内蒙古地区的药用大型真菌为对象,通过相似性比较对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10种以上的科为蘑菇科、白肉迷孔菌科、口磨科、球盖菇科、红菇科、多孔菌科、侧耳科;含5种以上的属为鳞伞属、干朽菌属、丝膜菌属、侧耳属、杯伞属、鬼伞属、马勃属、多孔菌属、栓菌属、乳菇属、秃马勃属、鹅膏菌属、田头菇属、针层孔菌属、灵芝属、枝瑚菌属、柄灰包属、乳牛肝菌属、革盖菌属;从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可分为广布成分(67.0%)、北温带成分(22.6%)、泛热带成分(7.7%)、热带亚洲-热带非洲成分(1.9%).按不同地区属的相似性比较进行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5处可分为3组.乌兰察布盟和阿拉善各成一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盟和包头市组成一组.%For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edical macrofungi resources, species diversity of medical macrofungi in Inner Mongolia wa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ominant iamilies were Agaricaceae,Fomitopsidaceae,Tricholomataceae, Strophariaceae.Russulaceae. Polyporaceae and Pleurotaceae, While the dominant genera were Pholiota, Gyrophana, Cortinarius, Pleu-rotus, Clitocybe, Coprinus, Lycoperdon, Polyporus, Trametes, Lactarius, CaLvatia, Amanita, Agro-cybe, Phellinus, Ganoderma, Ramaria, Tulostoma, Suillus and Coriolus. From the geographical element, they were grouped into Cosmopolitan element(67. 0%), North Temperate element (22. 6%), Pan-tropical element(7. 7%),and Tropical Asia & Tropical Africa elementd. 9%).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Euclidean distance showed that medicalmacrofungi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Ulanqab League composed one group and Alashan composed another group, while Chifeng region, Tongliao region, Hulun-buir League and Baotou region constituted one group.【期刊名称】《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1)005【总页数】7页(P508-514)【关键词】药用大型真菌;多样性;内蒙古【作者】刘坤;王俊丽;刘名飞;毕凯丽;宋韵霏【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河北经贸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8.2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经纬度西起东经97°12′,东至东经126°04′,横跨经度28°52′,相隔2 400多km;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 700km;全区总面积118.3万hm2.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 000m左右,海拔最高点贺兰山主峰3 556m.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种类较多,其性质和生产性能也各不相同,植物种类较丰富,已搜集到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共计2 351种,分属于133科,720属.其中引进栽培的有184种,野生植物有2 167种(种子植物2 106种,蕨类植物61种).典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形成了多种植被类型,为大型真菌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生态场所.中国的真菌资源非常丰富,传统药用真菌已超过400种,主要集中在担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笔者搜集了内蒙古大型真菌的资料[1-14],根据文献[15-24]统计出内蒙古的药用大型真菌的种类,在此基础上对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1.1 大型真菌种类统计和分析针对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的资料,依据文献[25]对物种名录进行分类,并对药用大型真菌进行了科、属、种的统计分析,并按照科、属、种的数目大小以递减顺序排列.1.2 地理成分分析依据现有文献资料[26-29]确定所有分类单元(科、属)的区系地理成分,按照Frankenberg[30]的方法表示该地区真菌的分布型谱.1.3 内蒙古不同地区药用真菌区系成分的相似性比较采用Szymkiewicz的公式[31]计算相似性系数(S),并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各区之间的相似关系.S=[2a/(b+c)]×100%.其中,a为两地的共有属数;b,c为出现于一地的属数.2.1 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科属组成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十分丰富,根据统计,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共316种,分属于106个属、47个科、18个目(表1).2.2 优势科属分析2.2.1 优势科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种类最多的科是蘑菇科,共有41种(占全部种类的12.97%);第2大科为白肉迷孔菌科,共有33种(占全部种类的10.44%);第3大科为口磨科,共有27种(占全部种数的8.54%);其次为球盖菇科(26种)、红菇科(68种)、多孔菌科(22种)、侧耳科(10种).这些都是广布全球或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的科.这7个科共有种类多达185种,占内蒙古药用大型真菌总数的58.54%,而7个科仅占总科数的14.89%(表2).2.2.2 优势属内蒙古药用大型真菌共有106个属.超过或等于5个种(包括种下等级)的属有19个(表3).这19个属全是担子菌,共有种类139种,占内蒙药用大型真菌全部种数的43.98%,而19个优势属的数目仅占全部属数的23.58%.这些都是广布全球或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的属.这既与内蒙古的地理位置相符,又能反映出本地区药用大型真菌的地理分布特点.2.3 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区系成分2.3.1 大型真菌科的分析根据统计,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仅含1种的有12个科,占本地区总科数的25.53%,所含的种数占全部种数的3.79%;含2~9个种的计28科,占所有科数的59.57%,所含的种类占全部种数的37.67%;而含10种以上的7个大科的种类占全部种数的58.54%.从科的地理分布型上看,本地区仅有粉褶菌科(Entolomataceae)、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等少数科为热带或亚热带分布科,约占总科数的4.36%;北温带成分的科有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网褶菌科(Paxillaceae)、乳牛肝菌科(Suillaceae)、猴头菇科(Hericiaceae)、钉菇科(Gomphaceae)、平盘菌科(Discinaceae)等,占总科数的12.77%;其余均为世界分布成分的科,占82.87%.2.3.2 大型真菌属的分析根据对106个属的地理成分的研究结果,内蒙古地区的药用大型真菌属的分布型大致可分为以下4大类:1)广布成分(D1).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而没有特殊分布中心的属.在内蒙古地区的药用大型真菌106属当中计71属,占67.0%.如:蘑菇属(Agaricus)、鬼伞属(Coprinus)、马勃属(Lycoperdon)、栓皮马勃菌属(Mycenastrum)、鹅膏菌属(Amanita)、牛肝菌属(Boletus)、赤褶菇属(Rhodophyllus)、蜡蘑属(Laccaria)、丝盖伞属(Inocybe)、小皮伞属(Marasmius)、小菇属(Mycena)、蜜环菌属(Armillaria)、假蜜环菌属(Armillariella)、小火焰菌属(Flammulina)、亚侧耳属(Hohenbuehelia)等.2)北温带成分(D2).分布于北半球(欧亚大陆及北美)温带地区,个别可到达南温带,但其分布中心在北温带的属.此成分在内蒙古地区的药用大型真菌有24属,占22.6%.如静灰球菌属(Bovistella)、秃马勃属(Calvatia)、灰锤属(Schizostoma)、乳牛肝菌属(Suillus)、干脐菇属(Xeromphalina)、桩菇属(Paxillus)、韧伞属(Naematoloma)、鳞伞属(Pholiota)、香菇属(Lepista)、耙齿菌属(IrpexBovistella)等.3)泛热带成分(D3).分布于东、西两半球热带或可达亚热带至温带,但分布中心仍在热带.此成分在内蒙古地区的药用大型真菌有8属,占全部属数的7.5%.如离褶伞属(Lyophyllum)、奥德蘑属(Oudemansiella)、金钱菌属(Collybia)、桩菇属(Leucopaxillus)、灵芝属(Ganoderma)、大孔菌属(Favolus)、香菇属(Lentinus)、毛发菌属(Trichaptum).4)热带亚洲-热带非洲成分(D4).分布在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的属.此成分在内蒙古地区的药用大型真菌仅有散尾鬼笔属(Lysurus)和灰包菇属(Secotium),占1.9%.根据以上数据绘制分布型谱,如图1所示.2.3.3 内蒙古不同地区的药用大型真菌区系间关系的分析为探讨内蒙古不同地区药用大型真菌的区系亲缘关系,分别对内蒙古乌兰察布盟(WL)、阿拉善盟(AL)、兴安盟(XA)、通辽市(TL)呼伦贝尔盟(HL)、赤峰市(CF)、包头(BT)7个行政区分布的药用大型真菌进行二元比较分析(表4),在21个相似性系数中,相似度高的(相似系数S>0.5)的有1个(赤峰与通辽市).采用组内(within groups linkage)欧式距离法(Euclidean distance),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按不同地区属的相似性大小进行聚类分析,比较各区之间的亲疏关系(图2).根据聚类结果,在欧式距离15处可分为3组,乌兰察布盟向异性最大,阿拉善和乌兰察布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高,降水少,各成一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盟和包头市以较高的相似性组成一组.赤峰地区是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与通辽市地理位置接壤,其纬度较接近、气候条件相似,因此表现出了最高的相似性,相似性系数高达51.4%;兴安盟与呼伦贝尔盟同属大兴安岭山脉,都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故相似性也较高;包头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海拔较高,降水较其他区少,因此在这一组中它向异性最大.这也说明野生大型真菌的种类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尤其与温度、降水等气象要素极其密切.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药用大型真菌共计316种,隶属于106个属47个科18个目.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区系成分丰富而复杂,从科的组成上看,具有10个种以上的优势科有7个,含185种,占内蒙古药用大型真菌总数的58.54%,而7个科仅占总科数的14.89%.从属的组成上看,含5个种以上的优势属有19个,共有种类139种,占内蒙药用大型真菌全部种数的43.98%,而属的数目仅占全部属数的23.58%.这些都是广布全球或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的属.从大型真菌的分布型谱可以看出,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属是以广布成分为主,占67.0%,其次是北温带成分,占22.6%,泛热带成分为7.5%.广布成分和温带分布属共95个,占全部属数的89.6%.采用组内欧式距离法,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按不同地区属的相似性大小进行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5处可分为3组.乌兰察布盟和阿拉善各成一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盟和包头市组成一组.赤峰市与通辽市共有属数为19个,相似性系数高达51.4%.【相关文献】[1]图力古尔,李玉.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9,21(3):36-45.[2]白叔兰,闫伟,马荣华,等.大青山、蛮汗山的外生菌根资源调查[J].山地学报,2001,19(1):44-47.[3]徐涛,王伟,赵博生.内蒙古大兴安岭大型经济真菌[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20-190.[4]巴图,乌云高娃,图力古尔.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调查[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27(1):29-34.[5]白淑兰,刘勇,周晶,等.大青山外生菌根真菌资源与生态研究[J].生态学报,2006,26(3):837-841.[6]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孙亚红,黄晨阳,张金霞.内蒙古根河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调查报告[J].食用菌学报,2009,16(1):81-88.[8]樊永军,闫伟,王黎元.阴山山脉中段九峰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调查初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68-171.[9]乌兰图雅.内蒙古赤峰地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08.[10]张功,峥嵘,巴图,等.贺兰山大型真菌资源调查记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9(4):292-296.[11]万宇,图力古尔,李玉.内蒙古阿尔山地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J].菌物研究,2009,7(2):76-85.[12]连俊文.内蒙古大兴安岭食用菌资源[J].中国食用菌,1994,13(5):19-20.[13]卯晓岚.中国经济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762.[14]林晓民,李振歧.中国大型真菌的多样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0-294. [15]戴玉成,图力古尔.中国东北野生食药用真菌图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31. [16]李林玉,金航,张金渝,等.中国药用真菌概述[J].微生物学杂志,2007,27(2):57-61.[17]刘正南,郑淑芳.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源(续)[J].中国食用菌,1996,15(6):29-31.[18]刘正南,郑淑芳.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源[J].中国食用菌,1999,18(5):17-19.[19]刘正南,郑淑芳.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源[J].中国食用菌,1998,17(6):22-24.[20]刘正南,郑淑芳.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源[J].中国食用菌,1997,16(6):30-31.[21]刘正南,郑淑芳.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源[J].中国食用菌,1996,15(5):20-22.[22]刘正南,郑淑芳.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源[J].中国食用菌,2001,20(4):22-24.[23]戴玉成,杨祝良.中国药用真菌名录及部分名称的修订[J].菌物学报,2008,27(6):801-824.[24]应建浙,卯晓岚.中国药用真菌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578.[25]PAUL M K,PAUL F C,DAVID W M ,et al.Ainsworth &bisby's dictionary of the fungi[M].10th ecition.Cambrige:CAB International,2008.[26]宋斌,李泰辉,章卫民.广东南岭大型真菌区系地理成分特征初步分析[J].生态科学,2001,20(4):37-41.[27]宋斌,邓旺秋.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初析[J].贵州科学,2001,19(3):43-49.[28]宋斌,邓旺秋,沈亚恒.海南伞菌资源及区系地理成分初步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2):42-46.[29]图力古尔,李玉.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0,8(1):73-80.[30]FRANKENBERG P.Methodischeüberlegungen zur floristischen Pflanzengeographie[J].Erdkunde,1978,32(4):251-258.[31]王荷生.植物区系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30-150.。

内蒙古根河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调查报告

内蒙古根河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调查报告
关键 词 :野 生 大型 真 菌 ;资 源调 查 ;药 用 真 菌 ;菌 根 真 菌
i 内蒙 古根河市 的基 本情况
根 河 市 地 处 大 兴 安 岭 北 段 西 坡 , 市 总 面 积 全 2 1 m 自然 地 理 特 点 是 高 纬 度 、 寒 冷 地 00 2k 。 高
区 , 经 1 0 1 1 2 5 北 纬 5 。0 ~ 5 。0 , 东 2 。2 ~ 2 。5 , O2 2 3

要 :报道 了 内蒙 古 根 河 市 的野 生 大 型 经 济 真 菌 2 0种 , 中具 有食 用 价 值 的 10种 , 6 其 6 蕴藏 量 大 并 值 得开 发
的食 用 菌 1 6种 ; 1 具有 药 用 价 值 的 1 2种 , 中有 抗 癌 功 效 的 7 0 其 5种 ; 菌 4 毒 3种 , 生 菌 根 菌 1 0种 , 够 人 丁 外 0 能 栽培 的 2 7种 , 木腐 菌 6 6种 。
( b. tS hwen.: ) Du 6 Al e c i Fr m e.
林 资源是 主体 资源 , 林覆 盖 率 8 . % , 内蒙 森 72 居
古 自治 区之 首 , 典 型 的 国 有 林 区 。 植 被 分 为 森 属 林 植 被 和 草 原 植 被 , 以森 林 植 被 为 主 。 主 要 树 并
Fr Fr ) .
平均 为 7 , 0d 气温 日较 差大 , 2 为 0℃ , 年平 均气温

5 3℃ , 端 最 低 气 温 一4 . 极 9℃ , 较 差 4 . 年 7 4℃ ,
6 .草 地 蜡 伞 H go h rspaes ( es : yrp ou rt i P r. ns
收稿 1期 : 0 80 — 1原稿 ; 0 80 —0修 改 稿 3 2 0 —42 2 0 —72

大兴安岭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大兴安岭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20
以期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以及保护区内 大型真菌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 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于 2015 年 8—9 月在呼中国家自然保护区(122° 83'86″ ~123°70'43″ E;51°63'62″ ~52°29'67″N;海拔 高度 469~982 m)选取 76 块 30 m×30 m 的样地内实 地踏查、拍照、采集标本。其中核心区 18 块,缓冲区 15 块,实验区 21 块,周边地区有样地 26 块。调查过 程中,按照一定层次进行查找(树木、枯枝、落叶层、 草 层)发 现 野 生 菌 后 ,先 拍 照 ,再 详 细 记 载 其 生 境 (林地、倒木、活木、落叶层),记录其气味、颜色、子 实体等特征和样地中大型真菌的种类、丰度,并采 集标本。每份标本尽量保持其完整性。最后,查阅 相 关 文 献 ,彩 色 图 鉴[7-9],依 据 标 本 的 彩 照 和 形 态 结 构特征、生理特性和习性,无明显特征的还需制作 孢子印,对孢子进行显微观察的方法,对采集的标 本进行综合分析、鉴定后分类,最后确定标本的科、 属、种。对于疑难标本,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10]对其 分类地位进行确认。其中标本保存参照文献中方 法[11-12]。区分科属种,并根据其用途(食用、药用、木 腐、功能未知、菌根菌等)进行功能组划分。采用国 内 外 普 遍 使 用 的 第 十 版《真 菌 字 典》[13]以 及 Index⁃ Fungorum 在线数据库进行分类,编制资源目录。
收稿日期:2019-10-02 一稿:2019-11-14 修改稿。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31670699,41730641);中央高校 高层次人才持作者简介:孙晶雪,硕士,主要从事森林生态学研究。联系 电话:13045117330。E-mail:739999575@ *通信作者。E-mail:wwj225@

内蒙古大兴安岭局志(部分)

内蒙古大兴安岭局志(部分)

第一篇林区概况第二章自然资源第三节野生动植物资源一、野生植物资源(一)野生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分布1、野生植物区系组成根据《中国东北植被地理》区划,林区植被属寒温带针叶林区域大兴安岭山地落叶针叶林区,统计林区共有野生植物1848种,隶属于201科,681属。

包括苔藓地衣植物228种,蕨类植物47种,裸子植物9种,被子植物1288种,大型经济真菌类276种。

苔藓植物采用卡斯特系统;藓纲采用陈邦杰的类系统,蕨类植物按秦仁昌教授的新系统排列,裸子植物按郑万钧教授系统排列,被子植物是按恩格勒系统排列,大型经济真菌采用《中国大型真菌》和Singer系统。

见表3-1.表3-1 内蒙古大兴安岭植物区系组成统计表2、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根据“中国东北部种子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傅沛云 200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植物地理分布有4个分布区类型。

Ⅰ世界分布种:属于世界分布种主要有墙草、黎、金鱼藻、穗状狐尾藻、益母草、狼巴草、篦齿眼子菜等。

Ⅱ亚寒带——寒带性质分布的种:主要包括北温带—北极分布种,如越桔柳、蔟茎石竹、松叶毛茛、互叶金腰、越桔等;旧世界温带—北极分布种,如西伯利亚刺柏、崖柳(Salix floderusii)、绣线菊、野火球、毒芹等;亚洲—北美—北极分布种,如山黧豆、小叶杜鹃、火焰草等;亚洲温带—北极分布种,如钻天柳、扇叶桦、毛脉酸模、兴安鹅不食等;北极—高山分布种,即偃松、黑果天栌、东亚岩高兰等;西伯利亚分布种,主要有乌拉苔草、散穗早熟禾、小黄花菜、柳蒿等;东西伯利分布种,如兴安落叶松、卷边柳、岳桦、狐尾蓼、大活等。

Ⅲ.温带分布种:温带性质的植物占绝对优势,北温带分布种,主要有卷茎蓼、皱叶酸模、伞繁缕、石龙芮毛茛、地榆、柳兰、单侧花、斑花杓兰等;北温带—南温带分布种,如荠菜、鹅绒委陵菜等;旧世界温带分布种,主要代表种如细叶沼柳、三蕊柳、兴安蓼、蛇床、大穗苔草、大花杓兰、手掌参等;亚洲—北美分布种,如花锚、日本绎芹、哨呐草等;东亚—北美分布种,即舞鹤草;温带亚洲分布种,主要代表种有谷柳、白桦、黑桦、女娄菜、假升麻、黄芪等;东亚分布种,主要有尖唇乌巢兰、阴地针苔草、眼子菜、桔梗、轮叶沙参等;中国—日本分布有种,主要有朝鲜柳、春榆、大花剪秋萝、珠果紫堇、落新妇、翼果苔草等;东北—日本中北部分布种,主要有细柱柳、毛接骨木等;中国—日本—蒙古草原分布种,如毛轴鹅不食、芍药等;中国东北分布种,如球果唐松草、白藓、东北龙胆、活血丹等;中国东部—西部分布种,如糙叶败酱、线叶柴胡、芹叶铁线莲等;东北—华北分布种,如本氏蓼、洋铁酸模、李叶溲疏、花楸等;东北—华北—蒙古草原分布种,如宽叶蓝刺头、褐毛蓝刺头等;东北分布种,如栓皮春榆、耳叶蓼、辣蓼铁线莲、毛景天等;东北—俄罗期远东区分布种,如羊胡子苔草、尖萼楼斗菜、驴蹄菜等;东北—达乌里分布种,主要代表种是兴安圆柏、大黄柳、细叶乌头等;东北—大兴安岭分布种,如线叶蒿、毛金腰等;东北—蒙古草原分布种,如细叶藜、东北蒲公英等;华北分布种,如独根草、紫苞风毛菊等;华北—蒙古草原分布种,如硬阿魏、多岐沙参、山蒿等;华北—东北平原分布种,即东北舍鱼藻、少花拉拉藤等;大兴安岭分布种,如樟子松、兴安柳、密穗茶藨、丝叶山芹等;大兴安岭—俄罗斯远东区分布种,如东北高翠雀、东北小米草、兴安鬼针草等;中亚分布种,即细叶鸢尾(Iris tenuifolia);中亚东部分布种,即白花鸢尾、砂蓝刺头;阿尔泰—蒙古—达乌里分布种,如北白头翁、刺叶小檗等;达乌里—蒙古分布种,主要代表种如砂生桦等;达乌里—蒙古—俄罗斯远东区分布种,即东北茴芹;蒙古草原分布种,如海拉尔绣线菊等;俄罗斯远东区—蒙古草原种,即东北眼子菜。

内蒙古大兴安岭野生经济真菌初探

内蒙古大兴安岭野生经济真菌初探

菌, 分布广泛 , 产量大 , 当地百姓极为喜食 的大型 是 真菌 , 木耳科 的黑木 耳 , 野生 主要集 中在 大兴安岭 东 南坡 , 近年来 , 人工栽 培 量 极 大 , 为 林 区 主要 林 副 成
产 品。
灵芝科 有 3种 药用真 菌 , 名 的药 用真 菌灵芝 、 著
松杉灵芝 、 树舌扁 芝 。
腐 朽菌 1 5科 4 0属 7 7种 。其 中尤 以担 子 菌 中
枯枝 落叶上 。
树 木外生 菌根 菌 1 4科 2 2属 9 8种 , 主要是 白蘑 科、 丝膜菌 科 、 牛肝 菌科 、 红菇科 、 伞科 、 蜡 鹅膏 科 、 铆 钉 菇科 的真菌 。形 成菌根 的真菌 称菌 根菌 。大兴安
岭 菌根植 物主要有 兴安落 叶松 、 子松 、 樟 白桦 、 桦 、 黑
文章 编 号 :0 6— 93 2 1 ) 1— 10— 1 10 69 (0 1O 00 0
内蒙 古大 兴安岭 野 生 经济 真 菌初 探
邢 玉 贵
( 内蒙古 自治区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 , 牙克石 02 5 ) 2 10
摘 要 : 内蒙古大兴安岭分布着集中成片的原始森林、 次生阔叶林、 森林草原过渡地带, 森林植被种类丰富, 倒
[] 3 董世林. 植物资源学 [! .
≥ 苔 零 备 零 { { 雾 零 零 零 替 { 苕
( 上接第 1 0 0页) 鹅膏 科 有 4种 , 主要 有 毒 蝇 鹅 膏 菌 、 豹斑 毒鹅膏 菌 、 膏等 。鬼伞科 有墨 汁鬼 伞 、 灰鹅 毛头 鬼伞 、 晶粒鬼伞 等 。马鞍菌 的鹿花 菌为极 毒菌 。
分布广 、 产量大 。
前查 明内蒙古 大兴安岭 大型经 济真菌有 3 7科 8 8属

黑龙江林区大型经济真菌伞菌目种质资源

黑龙江林区大型经济真菌伞菌目种质资源

黑龙江林区大型经济真菌伞菌目种质资源张介驰;戴肖东;刘佳宁;张丕奇;韩增华;孔祥辉;马庆芳【摘要】报道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塔河、小兴安岭林区带岭、长白山北坡张广才岭、老爷岭山地帽儿山林区,伞菌目种质资源12科、34属、81种.【期刊名称】《中国食用菌》【年(卷),期】2010(029)002【总页数】2页(P7-8)【关键词】黑龙江;大型经济真菌;种质资源;伞菌目【作者】张介驰;戴肖东;刘佳宁;张丕奇;韩增华;孔祥辉;马庆芳【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6.9黑龙江省有三大林区,一是大兴安岭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白桦、黑桦、蒙古柞、山杨等;二是小兴安岭、完达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区,主要树种有红松、鱼鳞松、红皮云杉、臭松、兴安落叶松、糠椴、紫椴、榆、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色木、白桦、柞、山杨等树种;三是长白山北坡温带南部针阔混交林,或称为张广才岭老爷岭山地,是东北东部山区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区。

在这些林区各种森林类型里,汇聚了种类极其丰富,地理分布生态型广泛的大型经济真菌资源[1-8]。

我省有关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科技人员,曾对我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林区,进行过大型经济真菌调查的研究[9,10],但重点是调查种类的多样性及分布,本项目是以普查为基础,重点是分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菌株获得种质资源(基因),建立野生真菌基因库,对开发利用和保护野生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经济效益和科学价值。

大兴安岭野生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株初筛

大兴安岭野生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株初筛

本试验材料野生药用植物采自大兴安岭东麓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三岔镇新胜村, 通 过 组 织 分 离 法 ,对 内 生 真 菌 进 行 分 离 、鉴 定 及 拮 抗菌株的初步筛 选,为 挖 掘 野 生 植 物 内 生 真 菌 资 源及功能型拮抗菌株提供理论依据。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材 料 1.1.1 植物 供 试 植 物 采 自 大 兴 安 岭 东 麓 内 蒙 古自治区呼伦贝 尔 市 阿 荣 旗 三 岔 河 镇 新 胜 村,共 21份野生植物样本。包 括:黄 芩(犛犮狌狋犲犾犾犪狉犻犪犫犪 犻犮犪犾犲狀狊犻狊)、地丁 草(犆狅狉狔犱犪犾犻狊犫狌狀犵犲犪狀犪)、兴 安 石 竹(犇犻犪狀狋犺狌狊犮犺犻狀犲狀狊犻狊)、玉 竹 (犘狅犾狔犵狅狀犪狋狌犿狅犱 狅狉犪狋狌犿)、小 叶 玉 竹 (犘狅犾狔犵狅狀犪狋狌犿 犺狌犿犻犾犲)、地 榆(犛犪狀犵狌犻狊狅狉犫犪狅犳犳犻犮犻狀犪犾犻狊、威 灵 仙 (犆犾犲犿犪狋犻狊 犮犺犻狀犲狀狊犻狊)、关 防 风 (犛犪狆狅狊犺狀犻犽狅狏犻犪犱犻狏犪狉犻犮犪狋犲)、 藜 芦 (犞犲狉犪狋狉狌犿 狀犻犵狉狌犿 )、兴 安 乌 头 (犃犮狅狀犻狋狌犿 犪犿犫犻犵狌狌犿 )、毛 筒 玉 竹 (犘狅犾狔犵狅狀犪狋狌犿 犻狀犳犾犪 狋狌犿 )、黄 芪 (犃狊狋狉犪犵犪犾狌狊 犿犲犿犫狉犪狀犪犮犲狌狊)、毛 百 合(犔犻犾犻狌犿 犱犪狌狉犻犮狌犿 )、白 藓 (犇犻犮狋犪犿狀狌狊犱犪狊狔 犮犪狉狆狌狊)、北 苍 术 (犃狋狉犪犮狋狔犾犻狊犮犺犻狀犲狀狊犻狊)、走 马 芹 (犃狀犮犺犪狀犵犲犾犻犮犪犱犲犮狌狉狉犲狀狊)、兴 安 柴 胡 (犅狌狆犾犲狌 狉狌犿狊犻犫犻狉犻犮狌犿 )、苦 参 (犛狅狆犺狅狉犪犳犾犪狏犲狊犮犲狀狊)、漏 芦(犛狋犲犿犿犪犮犪狀狋犺犪狌狀犻犳犾狅狉犪)、桔 梗 (犘犾犪狋狔犮狅犱狅狀 犵狉犪狀犱犻犳犾狅狉狌犿 )和 狼 毒 (犈狌狆犺狅狉犫犻犪犳犻狊犮犺犲狉犻犪狀犪)。 1.1.2 病 原 菌 供 试 病 原 菌 有 大 豆 根 腐 病

中药奇葩:野生药用真菌(图)

中药奇葩:野生药用真菌(图)

中药奇葩:野生药用真菌(图)文/记者陈玲野生赤芝、松针层孔菌、桦褐孔菌、平盖灵芝、桑黄、薄树芝、木蹄层孔菌这样一些药材名称你有没有听到过?健康人当然可以不关心。

但如果得了难治之症,又不了解它们,就有可能失去很好的康复机会。

失眠是难治之症。

很多人最后都只能依靠安眠药,明明知道通过安眠药获得的“药物睡眠”不解决根本问题,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而如果知道像野生赤芝、野生紫芝、野生茯苓、野生平盖灵芝这样一些稀有的药用真菌,在胡庆余堂国药号、方回春堂、种德堂这些老字号都可以买到,自己回家慢慢煎起来喝,喝上半个月之后,大部分人的睡眠就会得到显著的改善。

恶性肿瘤是难治之症。

病人经过放化疗后,睡不好,没有胃口,没有体力,动不动就感冒。

这其实是一环扣一环的。

药物的副作用让病人失去体力,没有力气的人是睡不着的,越睡不着越没有力气,没有力气肯定就没有胃口,没有胃口肯定就没有体力,没有体力的人肯定免疫功能很差,于是一次次感冒——外面的病毒、细菌,很容易侵入病人身体。

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副作用很大,肝肾受到很大伤害,这个时候,病人需要服用一些滋补肝肾的药物。

但又不能盲目补,补药吃错了,中医讲“闭门留寇”。

那么,是否有药物既能修复受损的肝肾,又能帮助肝肾排毒?在中药里面,野生药用真菌,像野生赤芝、松针层孔菌、平盖灵芝、薄树芝,就有这个特点,特征包括:服用后不会增加肝肾负担,同时能够起到保肝肾护肝肾作用;有显著的排毒功能,能够排除体内毒素;有显著的改善睡眠作用。

一旦睡眠加深,少做梦,病人精神肯定好转,然后带动脾胃功能健全。

脾胃功能好了,吃下去的食物、药物能够很好地被体内消化吸收,康复就会加快。

所以,康复过程中,最需要注重的就是睡眠。

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野生药用真菌,是中药里面的“奇葩”。

野生药用真菌作为中药“奇葩”,与普通植物药、动物药有着本质的区别。

植物吸收阳光长大,动物吃掉植物,植物动物死亡之后,真菌把植物和动物分解掉。

大兴安岭野生桦树泪

大兴安岭野生桦树泪

大兴安岭野生桦树泪【产地】大兴安岭桦树泪的学名:桦褐孔菌桦褐孔菌,拉丁学名:Inonqqus obliquus,日本人称之为白桦茸,欧洲人称之为chaga。

桦褐孔菌又名白桦茸桦树胆,生长在桦树活立木的伤节处,类似人体长癌一样形成不孕性“肿瘤状”菌核,随着“肿瘤”在吸收着桦树浆液渐渐长大,桦树最后枯萎死亡,故此又称其为“桦癌褐孔菌”。

桦树泪(2 张) 按中医“吃什么补什么”和“以毒攻毒”的理论认识,对桦褐孔菌的药用作用就更易理解。

大兴安岭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大兴安岭生长的桦褐孔菌,其生态条件和质量同俄罗斯基本相同,但由于我国对此发现较晚. 桦褐孔菌菌核呈现瘤状(不育性的块状物),外表黑灰,有不规则沟痕,内部乳白色,无柄,直径25—40cm,深色,表面深裂,很硬,干时脆,可育部分厚5mm,皮壳状薄,暗褐色;菌管3—10mm,脆、通常菌管的前端开裂,菌孔每mm6—8 个,圆形,浅白色,后变暗褐色;菌肉木柱质,有轻微的、模糊不清的环纹,鲜(明亮)淡褐色。

孢子阔椭圆状至卵状,光滑,9—10μm×5.5—6.5μm,有刚毛。

桦树汁不但可以作为天然的饮品,又有独特的药用功能。

白桦树汁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被欧洲人称为“天然啤酒”和“森林饮料”。

用法:茶饮(可依照个人口味添加糖,牛奶,咖啡等同时饮用)。

另一种桦树泪笔者注:白桦树在春天里的伤流,割一个口接上一天,能接一瓶,一饮而尽。

真是人间美味啊,世界上最好喝的饮料。

据说还有很多药用价值。

白桦茸生长于白桦树上的神奇的药用真菌,主要分布于中国长白山、大小兴安岭。

白桦茸又称:桦褐孔菌,深栗色的多孔菌菌,子实体呈伞形平伏在树皮下,菌肉黄褐色,但在自然界很少形成子.白桦茸含有大量的抗癌、降血糖、复活免疫作用的植物纤维类多糖体。

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抑制癌症。

也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白桦茸,又名桦树菇,日本有人叫桦穴茸。

是一种生于白桦树上的药用真菌,其子实体呈炭黑色的块状形态,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北部、北欧、日本(北海道),滋生在北半球北纬40 ~50 的地区,这种真菌的活性极强,会不断吸取桦树的养分,大约10-15年之后会把白桦树的精髓吸收殆尽,使白桦树枯死。

内蒙古大兴安岭主要野生药用真菌类植物

内蒙古大兴安岭主要野生药用真菌类植物

年 生 。菌盖 半 圆形 、 肾形或 扁形 , 稀近 圆形 , 2 5~l
× 6~2 ( m) 厚 0 5~2 m, 栓 质 ; 面平 滑 、 0c , . c 木 盖 扁
银耳 ; 态 : 实 体 不规 则形 , 形 子 似脑 状 , 体金 黄 色 , 全 宽 2— c 高 2~ c 胶 质 ; 7 m, 3m, 生境 : 着生 栎 树及 其 它
积 1. 0 6万 k 森林 覆 盖率 7 .8 。 m , 66% 中 国幅员 辽 阔 , 真菌 分布众 多 , 再加 上几 千年 来 的食用 经验 , 成 了 自成 体 系 的真 菌 四气 五 昧 等 药 形 物理论 。内蒙古 大 兴安 岭 森 林 覆 盖率 高 , 林 茂 密 森
野生药 用真 菌资或 微 凸 , 明显 的油漆 光泽 的皮 壳 , 不 明显 的环 具 有 状棱 纹 和辐射 状 细皱 纹 , 为卵 黄 色 , 变 黄褐 色 , 初 后 最后 呈红 褐 色 , 时亦 呈 栗 褐 色 ; 缘 薄 , 往 内卷 有 边 往
或平 截 , 有棱 纹 , 或 有时成 波状 缘 ; 境 : 全缘 生 夏秋 两
久嗽 、 血 、 咳 吐血 、 血 、 宫 出血 、 痢 、 衄 子 血 痔疮 、 血 高
内蒙 古 大兴 安 岭 林 区位 于 内蒙 古 自治 区东 北
部, 地理 坐标 为 东 经 1 9 3 6 1 。 62 ~15 2 0 , 纬 2 。4 1 北
4 。02 ~5 。 0 0 东 西 宽 4 0多 k 南 北 长 73 6 3 2 0 , 0 m,
wo) 名 : od 别 黑木 耳 、 木耳 、 光 黑菜 、 子 ; 态 : 实 耳 形 子
身食 品。
等特 点 。 2 几种 主 要的 野生药 用真 菌植物 2 1 银耳 科 . 金耳 ( r e eet i e ) 名 : 黄 Te l m sn r aR t e n 别 m l ec zx 金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衡世野生真菌多孔菌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衡世野生真菌多孔菌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衡世野生真菌多孔菌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衡世野生真菌多孔菌刘超,别名:刘效成。

男,1936年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县(今为宿迁市)汉族。

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医院中医主治医师(已退休),现为东方传统医学研究院大兴安岭医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传统医学博士。

中国文化研究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国际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美国全球执照中医师联合会会员。

美国中华医学会会员。

香港世界医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临床医学会副理事长。

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理事。

加拿大传统医不会理事兼国际医事顾问。

从医39年,专长于心脑血管病、风湿类风湿关节痛和小儿科的疾病。

在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和刊物上发表论文21篇,24次获奖。

他创立的'“方组轮服法治内科疑难危得症”五次获奖。

其中有1990年全国农村中医药优秀论文特等奖,95美国世界传统医学“国际荣誉”奖。

1999年获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世纪高新杯”一等奖。

2000年入录《美国世界传统医学科学院传统医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二集》。

他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不畏艰险深入大兴安岭毒蛇猛兽出没之地探索、研究原始森林天然药。

发现中草药500多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衡世真菌若干个新品种。

他的科研成果“大兴安岭原始森森多孔菌治风湿性关节痛有奇效”荣获96北京“华佗杯”金奖和“当代华佗”称号。

96美国旧金山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优秀成果突出贡献”国际金奖。

1999年获世纪传统卫生组织WTHO圣塔莫尼卡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的科研成果“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褐多孔菌对心脑血管病有奇效”荣获93“华夏特色医术”一等奖和“华医英才”奖章。

94北京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疑难病专业一等奖。

94北京第三届东方健康博览会中国传统医学“科技进步”金奖。

95北京第四届东方健康博览会“突出贡献”奖。

95美国旧金山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超人杯”金奖并授于刘超研究员“民族医药这星”称号。

内蒙古根河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调查报告

内蒙古根河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调查报告

内蒙古根河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调查报告摘要;报道了内蒙古根河市的野生大型经济真菌260种,其中具有食用价值的160种,蕴藏量大并值得开发的食用菌116种;具有药用价值的102种,其中有抗癌功效的75种;毒菌43种,外生菌根菌100种,能够人工栽培的27种,木腐菌66种。

关键词: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药用真菌;菌根真菌1 内蒙古根河市的基本情况根河市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全市总面积20 012 km2。

自然地理特点是高纬度、高寒冷地区,东经120°12′~122°55′,北纬50°20′~52°30′,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气温最低的旗市。

根河市气候属寒温带湿润型森林气候,并具有大陆季风性气候的某些特征,特点是寒冷湿润,冬长夏短,春秋相连。

无霜期平均为70 d,气温日较差大,为20 ℃,年平均气温-5.3 ℃,极端最低气温-49 ℃,年较差47.4 ℃,日较差20 ℃,结冻期210 d以上,境内遍布永冻层,个别地段30 cm以下即为永冻层。

根河市森林资源是主体资源,森林覆盖率87.2%,居内蒙古自治区之首,属典型的国有林区。

植被分为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并以森林植被为主。

主要树种为兴安落叶松、白桦、樟子松,其次为杨、柳等。

2 内蒙古根河市的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据2003年~2007年的实地调查,根据采集的1210份标本(标本存放于内蒙古根河市标本室),520幅生态图片和调查资料,经整理鉴定出根河市境内有野生大型经济真菌1门2亚门10目39科105属260种。

真菌门Eumycota2.1担子菌亚门Basidomycotina2.1.1伞菌目Agaricales2.1.1.1蜡伞科Hygrophoracerae1. 象牙白蜡伞Hygrophorus eburneus (Bull.:Fr.) Fr.2. 柠檬黄蜡伞Hygrophorus lucorum Kalchbr.3. 蜡伞Hygrophorus ceraceus (Wulfen) Fr.4. 金粒蜡伞Hygrophorus chrysodon (Batsch) Fr.5. 朱红蜡伞Hygrophorus miniatus (Scop.:Fr) Fr.6. 草地蜡伞Hygrophorus pratensis (Pers.:Fr.) Fr.7. 褐盖蜡伞Hygrophorus camarophyllus (Alb.et Schwein.:Fr) Dumée.8. 浅黄褐蜡伞Hygrophorus leucophaeus (Scop.) Fr.9. 黄湿蜡伞Hygrocybe vitellina (Fr.) Fr.2.1.1.2侧耳科Pleurotaceae10. 黄白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 (Paulet:Pers.) Rolland11. 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Jacq.:Fr.) Quél.12. 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 (Fr.) Quél.13. 裂皮侧耳Pleurotus corticatus (Fr.) Quél.14. 桃红侧耳Pleurotus salmoneostramineus Lj.N. Vassiljeva15. 革耳Panus rudis Fr.16. 密褶亚侧耳Hohenbuehelia geognia (DCe.: Fr.) Singer孙亚红,等:内蒙古根河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调查报告17. 豹皮香菇Lentinus lepideus (Fr.: Fr.) Fr.2.1.1.3裂褶菌科Schizophyllaceae18.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2.1.1.4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19. 宽褶奥德蘑Oudemansiella platyphylla (Pers.: Fr.) M. M. Moser20. 长根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dicata (Relhan.: Fr.) Singer21. 红蜡蘑Laccaria laccata (Scop.: Fr.) Cooke22. 淡茶色蜡蘑Laccaria vinaceoavellaneaHongo23. 黄干脐菇Xeromphalina campanella (Batsch.:Fr.) Maire24. 纤弱小菇Mycena osmundicola Lange25. 洁小菇Mycena pura (Pers.:Fr.) P. Kumm.26. 鳞盖口蘑Tricholoma imbricatum (Fr.:Fr.) P. Kumm.27. 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 (S. Ito. et Imai) Singer28. 苦口蘑Tricholoma album (Schaeff.: Fr.) P. Kumm.29. 灰环口蘑Tricholoma cingulatum (Almfelt) Jacobashch30. 棕灰口蘑Tricholoma terreum (Schaeff.: Fr.) Quél.31. 赭红拟口蘑Tricholomopsis rutilans (Schaeff.: Fr.) Singer32. 小白脐菇Omphalia gracillima (Weinm.) Quél.33. 香杯伞Clitocybe odora (Fr.) P. Kumm.34. 杯伞Clitocybe infundibuliformis (Schaeff.: Fr) Quél.35. 条缘灰杯伞Clitocybe expallens (Pers.: Fr.) P. Kumm.36. 聚生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 (Fr.) Singer37. 真姬离褶伞Lyophyllum shimeji (Kawam.) Hongo38. 烟色离褶伞Lyophyllum fumosum Orton39. 灰色离褶伞Lyophyllum cinerascens (Bull. ex Konrad) Konrad et Maubl.40. 银白离褶伞Lyophyllum connatum (Schum.: Fr.) Singer41. 钟形铦囊蘑Melanoleuca exscissa (Fr.) Singer42. 条柄铦囊蘑Melanoleuca grammnopodia (Bull.: Fr.)Pat.43. 乳酪金钱菌Collybia butyracea (Bull.: Fr.) Quél.44. 褐黄金钱菌Collybia luteifolia Gillet45. 硬柄小皮伞Marasmius oreades (Bolton) Fr.46. 干小皮伞Marasmius siccus (Schwein.) Fr.47. 大皮伞Marasmius maximus Hongo48. 安络小皮伞Marasmius androsaceus (L.: Fr.) Fr.49. 叶生小皮伞Marasmius epiphyllus (Pers.:Fr.) Fr.50. 紫丁香蘑Lepista nuda (Bull.: Fr.) W.G. Smith51. 粉紫香蘑Lepista personata (Fr.: Fr.) Singer52. 纯白桩菇Leucopaxillus albissimus (Peck) Singer53. 大白桩菇Leucopaxillus giganteus (Sow.:Fr.) Singer54. 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 (Vahl:Fr.)P. Karst.55. 假蜜环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 (Scop.:Fr.) Singer 2.1.1.5鹅膏菌科Amanitaceae56. 毒蝇伞Amanita muscaria (L.:Fr.) Pers. ex Gray.57. 环盖毒伞Amanita pachycolea Stuntz58. 鳞柄白毒伞Amanita virosa Lam.ex Secr.59. 假褐云斑鹅膏菌Amanita pseudoporphyria Hongo60. 灰托柄菇Amanita vaginata (Bull.:Fr.) Vittad.61. 橙黄鹅膏Amanita hemibapha (Berk. et Br.) Sacc2.1.1.6光柄菇科Pluteaceae62. 白光柄菇Pluteus petasatus (Fr.) Gillet2.1.1.7蘑菇科Agaricaceae63. 锐鳞环柄菇Lepiota acutesquamosa (Weinn.:Fr.) Gillet64. 朱红囊皮菌Cystoderma cinnabarinum (Alb.et Schwein.) Fayod65. 野蘑菇Agaricus arvensis Schaeff.:Fr.66. 林地蘑菇Agaricus silvaticus Schaeff.:Fr.67. 黄斑蘑菇Agaricus xanthodermus Genev.68. 拟双环林地蘑菇Agaricus sp.69. 细鳞蘑菇Agaricus praeclaresquamosus A.E. Freeman2.1.1.8鬼伞科Coprinaceae70. 墨汁鬼伞Coprinus atramentarius (Bull.) Fr.71. 家园鬼伞Coprinus domesticus Fr.72. 白斑鬼伞Coprinus ebulbosus Peck73. 褶纹鬼伞Coprinus plicatilis (Curtis:Fr.) Fr.74. 灰盖鬼伞Coprinus cinereus (Schaeff.) Cooke75. 小假鬼伞Pseudocoprinus disseminatus (Pers.:Fr.) Kühner.76. 喜湿小脆柄菇Psathyrella hydrophila (Bull.:Fr.) Maire.77. 薄花边伞Hypholoma appendiculatum (Bull.: Fr.) Quél.78. 朱红花边伞Hypholoma cinnabarinum Teng79. 半卵形斑褶伞Anellaria semiovata (Sow.:Fr.) Pers. et Denn.80. 花褶伞Panaeolus retirugis Fr.81. 钟形花褶伞Panaeolus campanulatus (L.) Fr.2.1.1.9粪锈伞科Bolbitiaceae82. 粪锈伞Bolbitius vitellinus (Pers.) Fr.83. 柔弱锥盖伞Conocybe tenera (Schaeff.: Fr.)Fayod84. 杨树菇Agrocybe aegerita (Brig.) Singer2.1.1.10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85. 韧黑伞Naematoloma sublateritium (Fr.) P. Karst.86. 簇生黄韧伞Naematoloma fasciculare (Huds.:Fr.) P. Karst.87. 毛柄库恩菇Kuehneromyces mutabilis (Schacff.:Fr.) Singer88. 翘鳞环锈伞Pholiota squarrosa (Pers.: Fr.) Quél.2.1.1.11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89. 球基污白丝膜菌Leucocortinarius bulbiger (Alb. et Schwein.) Singer90. 亚褐盖丝膜菌Cortinarius supferrugineus Fr.91. 球孢丝膜菌Cortinarius sphaerosporus Peck92. 红丝膜菌Cortinarius sanguineus (Wulfen)Fr.93. 荷叶丝膜菌Cortinarius salor Fr.94. 亮色丝膜菌Cortinarius claricolor (Fr.) Fr.95. 粘柄丝膜菌Cortinarius collinitus (Pers.: Fr.) Fr.96. 丁香紫丝膜菌Cortinarius lilacinus Peck97. 细柄丝膜菌Cortinarius tenuipes (Hongo) Hongo.98. 紫丝膜菌Cortinarius purpurascens (Fr.) Fr.99. 蒿色丝膜菌Cortinarius olivaceo-stramineus Kauffm.100. 土褐丝膜菌Cortinarius croceofolius Peck101. 银色丝膜菌Cortinarius argentatus (Fr.) Fr.102. 亚美丝膜菌Cortinarius armeniacus (Schaeff.) Fr.103. 蜜环丝膜菌Cortinarius armillatus (Fr.) Fr.104. 白紫丝膜菌Cortinarius alboviolaceus (Pers.: Fr.) Fr.105. 托柄丝膜菌Cortinarius callochrous (Pers.) Fr.106. 牛丝膜菌Cortinarius bovines Fr.107. 米黄丝膜菌Cortinarius fuigens (Alb. et Schwein.) Fr.108. 黄棕丝膜菌Cortinarius cinnamomeus Fr.109. 长腿丝膜菌Cortinarius longipes Peck110. 皮尔松丝膜菌Cortinarius personii Orton111. 环带柄丝膜菌Cortinarius trivialis Lange112. 钝丝膜菌Cortinarius obtusus (Fr.) Fr.113. 翘鳞丝盖伞Inocybe calamistrata (Fr.) Gillet2.1.1.12粉褶菌科Entolomataceae114. 丛生斜盖伞Clitopilus caespitosus Peck115. 斜盖菇Clitopilus prunulus (Scop.) Fr.116. 粗柄粉褶菌Rhodophyllus crassipes (Imazeki et Toki) Imazeki et Hongo 117. 绢白赤褶菇Rhodophyllus sericellus (Bull.:Fr.)Quél.118. 茶褐赤褶菇Rhodophyllus umbrinellus S. Imai2.1.1.13网褶菌科Paxillaceae119. 卷边网褶菌Paxillus involutus (Batsch) Fr.2.1.1.14锈耳科Crepidotaceae120. 毛靴耳Crepidotus badiofloccosus S. Imai2.1.1.15铆钉菇科Gomphidiaceae121. 斑点铆钉菇Gomphidius maculatus (Scop.) Fr. 2.1.1.16牛肝菌科Boletaceae122. 泽生假牛肝菌Boletinus paluster (Peck) Peck 123. 虎皮假牛肝菌Boletinus pictus (Peck) Peck 124. 紫红小牛肝菌Boletinus asiaticus Singer125. 空柄小牛肝菌Boletinus cavipes (Opat.) Kalchbr. 126. 淡灰小牛肝菌Boletinus grisellus Peck127. 华美牛肝菌Boletus speciosus Frost128. 粘盖牛肝菌Suillus bovinus (L.:Fr.) O. Kuntze129. 灰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aeruginascens (Secr.) Snell130. 短柄粘盖牛肝菌Suillus brevipes (Peck) Singer131. 黄粘盖牛肝菌Suillus subaureus (Peck) Snell132. 褐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luteus (L.: Fr.) Gray133. 厚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grevillei (Klotzsch) Singer134. 点柄粘盖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 (Fr.) Kuntze135. 褐疣柄牛肝菌Leccinum scabrum (Bull.:Fr.)Gray136. 橙黄疣柄牛肝菌Leccinum aurantiacum (Bull.) Gray 137. 白疣柄牛肝菌Leccinum albellum (Peck) Singer138. 红黄褶孔牛肝菌Phylloporus rhodoxanthus (Schwein.) Bres. 139. 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ysenteron (Fr.)Quél.140. 褐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badius (Fr.) Kühner2.1.1.17红菇科Russulaceae141. 铜绿红菇Russula aeruginea Lindblad.:Fr.142. 蓝黄红菇Russula cyanoxantha (Schaeff.) Fr.143. 大白菇Russula delica Fr.144. 毒红菇Russula emetica (Schaeff.:Fr.) Pers.ex Gray145. 全缘红菇Russula integra (L.) Fr.146. 黄红菇Russula lutea (Huds.) Fr.147. 黄白红菇Russula ochroleuca (Pers.) Fr.148. 青灰红菇Russula patazurea Schaeff.149. 薄盖红菇Russula tenuiceps Kauffm150. 黑紫红菇Russula atropurpurea (Krombh.)Britzelm.151. 花盖红菇Russula cyanoxantha Schaeff.:Fr.152. 紫绒红菇Russula mariae Peck153. 黑白红菇Russula albonigra (Krombh.) Fr.154. 革质红菇Russula alutacea (Pers.) Fr.155. 葡紫红菇Russula azurea Bres.156. 小毒红菇Russula fragillis (Pers.:Fr.) Fr.157. 橙红乳菇Lactarius akahatus Tanaka158. 粘乳菇Lactarius blennius Fr.159.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 (L.) Fr.160. 辣乳菇Lactarius piperatus (L.: Fr.) Gray161. 毛头乳菇Lactarius torminosus (Schaeff.:Fr.) Gray162. 变紫乳菇Lactarius uvidus (Fr.) Fr.163. 凋委状乳菇Lactarius vietus (Fr.) Fr.164. 多汁乳菇Lactarius volemus Fr.165. 稀褶乳菇Lactarius hygrophoroides Berk. et Curtis166. 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 Tanaka167. 粉褶乳菇Lactarius controversus (Pers.) Fr.168. 黑紫乳菇Lactarius lignyotus var.marginatus (A. H. Sm. et Hesler) Hesler et A. H. Sm.169. 窝柄黄乳菇Lactarius scrobiculatus (Scop.:Fr.) Fr.2.1.2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2.1.2.1鸡油菌科Cantharellaceae170. 红鸡油菌Cantharellus cinnabarinus Schwein.171. 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2.1.2.2珊瑚菌科Clavariaceae172. 小勺珊瑚菌Clavaria acuta Fr.173. 皱锁瑚菌Clavulina rugosa (Bull.:Fr.) Schroes 174. 棒瑚菌Clavariadelphus pistillaris (Fr.) Donk2.1.2.3杯瑚菌科Clavicoronaceae175. 杯珊瑚菌Clavicorona pyxidata (Pers.:Fr.) Doty 2.1.2.4枝瑚菌科Ramariaceae176. 尖顶枝瑚菌Ramaria apiculata (Fr.) Donk177. 粉红枝瑚菌Ramaria formosa (Pers.: Fr.) Quél. 178. 米黄枝瑚菌Ramaria flavescens (Schaeff.)Petersen 179. 黄枝瑚菌Ramaria flava (Schaeff.:Fr.) Quél. 180. 小孢白枝瑚菌Ramaria flaccida (Fr.) Ricken2.1.2.5革菌科Thelephoraceae181. 莲座革菌Thelephora vialis Schwein.182. 疣革菌Thelephora terrestris (Ehrh.) Fr.2.1.2.6韧革菌科Stereaceae183. 厚血韧革菌Stereum australe Lloyd184. 轮纹韧革菌Stereum ostrea (Blume et Nees) Fr. 2.1.2.7皱孔菌科Meruliaceae185. 干朽菌Gyrophana lacrymans (Wulfen: Fr.) Pat 2.1.2.8齿菌科Hydnaceae186. 卷缘齿菌Hydnum repandum L.:Fr.187. 悬垂箭皮菌Oxcydontia copeladii (Pat.) S. Ito. 2.1.2.9猴头菌科Hericiaceae188.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 (Bull.:Fr.) Pers.189. 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 (Scop.:Fr.) Pers.:Gray190. 乳白耙菌Irpex lacteus Fr.2.1.2.10多孔菌科Polyporaceae191.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 (Fr.) Gray192. 黄多孔菌Polyporus elegans (Bull.) Fr.193. 皱皮菌Ischnoderma resinosum (Schrad: Fr.) P. Karst.194. 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 (Fr.) Murrill195. 朱红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 var. miniatus (Jungh.) Imazeki 196. 迷孔菌Daedalea biennis (Bull.)Fr.197. 树皮生卧孔菌Poria corticola (Fr.) Cooke198. 黄白卧孔菌Poria subacida (Peck) Sacc.199. 绵腐卧孔菌Poria vaporaria (Fr.) Cooke200. 黄卧孔菌Poria xantha (Fr.) Lind201. 三色拟迷孔菌Daedaleopsis tricolor (Bull.: Fr.) Bondartsev et Singer 202. 皱褶栓菌Trametes corrugate (Pers.) Pers.203. 紫椴栓菌Trametes palisoti (Fr.) Imazeki204. 东方栓菌Trametes orientalis (Yasuda) Imazeki205. 朱红栓菌Trametes cinnabarinus (Jacq.) Fr.206. 肉色栓菌Trametes dickinsii Berk.207. 灰栓菌Trametes griseo-dura (Lloyd) Teng208. 毛云芝Trametes hirsuta (Wulfen) Lloyd209. 单色云芝Coriolus unicolor (Bull.:Fr.) Pat.210. 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 (L.:Fr.) Quél211. 黄薄芝Polystictus membranaceus (Sw.: Fr.) Cooke212. 粗毛云芝Coriolus hirsutus (Wulfen: Fr.) Quél213. 桦剥管菌Piptoporus betulinus (Bull.:Fr.) P. Karst.214. 桦革褶菌Lenzites betulina (L.) Fr.215. 粘褶菌Gleophyllum subferrugineum (Berk.) Bondartsev 216. 宽鳞大孔菌Favolus squamosus (Huds.: Fr.) Ames.217. 囊孔菌Hirschioporus pargamenus (Fr.) Bond.et Singer 218. 白色勺状囊孔菌Hirschioporus elongatum (Berk.) Imazeki 219. 木蹄层孔菌Fomes fomentarius (L.:Fr.) Kick220. 硬皮层孔菌Fomes hornodermus Mont.221. 多年拟层孔菌Fomitopsis annosa (Fr.)P. Karst.222. 红颊拟层孔菌Fomitopsis cytisina (Berk.)Bond et Singer 223. 药用拟层孔菌Fomitopsis officinalis (Vill.:Fr.) Bondartsev 224. 红缘拟层孔菌Fomitopsis pinicola (Swartz.: Fr.) P. Karst. 225. 葡酒色拟层孔菌Fomitopsis vinosa (Berk.) Imazeki 226. 裂蹄木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 (Berk et Cartis) Teng 227. 松木层孔菌Phellinus pini (Fr.) Quél.228.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 Fr.2.1.2.11灵芝科Ganodermataceae229. 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 (Pers.) Pat.230. 层迭灵芝Ganoderma lobatum (Schwein.) Atk. 231. 蒙古灵芝Ganoderma monglicum Pilát232. 灵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s.:Fr.) P. Karst. 233. 松杉灵芝Ganoderma tsugae Murrill2.1.3木耳目Auriculariales2.1.3.1木耳科Auriculariaceae234.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L. ex Hook.) Underw.2.1.4银耳目Tremellales2.1.4.1银耳科Tremellalaceae235. 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 Bandoni. et M. Zang 236. 褐血耳Tremella fimbriata Pers.:Fr.2.1.4.2胶耳科Exidiaceae237. 黑胶菌Exidia glandulosa Fr.2.1.5花耳目Dacrymycetales2.1.5.1花耳科Dacrymycetaceae238. 黄花耳Dacrymyces aurantius (Schwein) Farl. 239. 胶角菌Calocera cornea (Batsch) Fr.2.1.6马勃目Lycoperdales2.1.6.1马勃科Lycoperdaceae240. 网纹马勃Lycoperdon perlatum Pers.241. 多形马勃Lycoperdon polymorphum Vittad. 242. 小灰包Lycoperdon pusillum Batsch.243. 粒皮马勃Lycoperdon umbrinum Pers.244. 梨形灰包Lycoperdon pyriforme Schaeff.245. 大秃马勃Calvatia gigantean (Batsch: Fr.) Lloyd.246. 粗皮马勃Calvatia tatrensis Hollós247. 脱皮球马勃Lasiosphara fenxlii Reich.248. 长柄静灰球菌Bovistella longipedicellata Teng2.1.7硬皮马勃目Sclerodermatales2.1.7.1硬皮马勃科Sclerodermataceae249. 细裂硬皮马勃Scleroderma areolatum Ehrenb.2.2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2.2.1炭壳菌目Sphaeriales2.2.1.1炭壳菌科Sphaeriaceae250. 炭球菌Daldinia concentrica (Bolton.:Fr.) Ces. et De Not.2.2.2蜡钉菌目Helotiales2.2.2.1地舌科Geoglossaceae251. 地勺菌Spathularia flavida Pers.: Fr.252. 棒形地勺菌Spathularia clavata (Schaeff.) Sacc.2.2.3盘菌目Pezizales2.2.3.1盘菌科Pezizaceae253. 森林盘菌Peziza sylvestris (Boud.) Sacc. et Trotter 254. 疣孢褐盘菌Peziza badia Pers.255. 波缘盘菌Peziza repanda Pers.256. 小棱柄盘菌Acetabula sulcata (Pers.) Fuckel257. 肋状皱盘菌Disciotis venosa (Pers.) Arnould2.2.3.2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258.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 (L.) Pers.2.2.3.3马鞍菌科Helvellaceae259. 棱柄白马鞍菌Helvella crispa (Scop.) Fr.260. 赭鹿花菌Gyromitra infula (Schaeff.:Fr.) Quél.3 讨论3.1野生大型经济真菌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根河市具有丰富的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其中毒菌42种,可对毒菌的毒素进行研究,研究开发生物农药,成为杀虫、杀菌和灭鼠的生物药源。

大兴安岭野生食药用真菌初步调查

大兴安岭野生食药用真菌初步调查

大兴安岭野生食药用真菌初步调查王纯华;夏成才【期刊名称】《食用菌》【年(卷),期】1998(000)006【摘要】大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边陲,西接呼伦贝尔大草原,北临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

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较短,年降水量400mm 左右。

春季干旱多风,雨季多集中在每年7、8月。

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树种主要以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为主,次之是山杨、白华、栎属,为野生食药用菌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作者在指导学生野外教学实习过程中,对野生真菌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和鉴定,共收集食、药用菌72种,现择主要的报道如下: 1.纵棱柄马鞍菌Helvella lacunosa Afzel.:Fr.生针叶或阔叶林地或朽木上,食用。

2.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Hook.)Underw.生多种阔叶树的木头上,食、药用。

3.胶质刺银耳Pseudohydnum gelatinosum(Fr.)Karst.生针叶林朽木或木桩上,食用。

4.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edes(Stop.)PeFs.【总页数】2页(P2-3)【作者】王纯华;夏成才【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学校;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学校【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91【相关文献】1.大兴安岭野生可食植物特征、吃法及检索 [J], 尚成武;刘桂芬;刘春起2.大兴安岭野生可食植物名录 [J], 尚成武;窦丽红3.莲花山野生食药用真菌初步调查 [J], 孙发仁4.内蒙古大兴安岭主要野生药用真菌类植物 [J], 沈玉华;武玉栓;李文勇5.以法治之剑斩断滥食野生动物陋习——聚焦《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贯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J], 李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的多孔菌

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的多孔菌

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的多孔菌戴玉成;徐存宝;刘春静;刘承志【期刊名称】《中国森林病虫》【年(卷),期】2001(020)001【摘要】报道了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内的多孔菌78种,其中Gelatoporia pannocincta(Romell)Niemela**为中国新记录种,Antrodia crassa (P.Karst.)Ryvarden等为黑龙江省首次报道种。

Fomitopsis cajanderi (P.Karst.)Kotl.& Pouzar和Fomitopsis pinicola(Sw.:Fr.)P.Karst.等为保护区内常见种。

Melanoporia castanea(Yasuda)T.Hattori & Ryvarden和Parmastomyces mollissimus(Maire)Pouzar等为保护区内稀有种。

%Seventy-eight species of polypores are reported from Fenglin Nature Reserve,Xiaoxing'an Mts..Among them,Gelatoporiapannocincta(Romell)Niemela is new to China,Amylocystislapponica(Romell)Singer and Antrodia crassa(P.Karst.)Ryvarden et al.are newly recorded from Heilongjiang Province.Fomitopsiscajanderi(P.Karst.)Kotl.&Pouzar and Fomitopsis pinicola(Sw.:Fr.)P.Karst.et al.are the common species in the reserve,and Melanoporiacastanea(Yasuda)T.Hattori &Ryvarden and Parmastomycesmollissimus(Maire)Pouzar et al.are the rare species.【总页数】3页(P3-5)【作者】戴玉成;徐存宝;刘春静;刘承志【作者单位】赫尔辛基大学植物博物馆,;黑龙江省丰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329【相关文献】1.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红松天然更新研究 [J], 李昕;徐振邦2.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云杉人工林蛾类多样性及季节动态 [J], 李天芳;王强;顾伟;孙虎;王利东3.小兴安岭丰林保护区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J], 周丹卉4.创新建设科研型示范自然保护区途径的探讨——以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J], 毕连柱;宋国华;王全波5.丰林自然保护区红松针阔混交林空间格局分布及保护的重要性 [J], 宋国华;毕连柱;张华;张伟;王全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食用菌资源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食用菌资源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食用菌资源
连俊文;周学光
【期刊名称】《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年(卷),期】1994(000)004
【摘要】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祖国重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食用菌资源,随着林区经济建设的发展,食用菌日益受到重视,但现今没有详细调查材料。

本文就部分经济价值较大且具开发意义的食用菌种类、生境、开发利用情况作一简单介绍,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材料。

【总页数】5页(P10-14)
【作者】连俊文;周学光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81
【相关文献】
1.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食用菌资源开发利用 [J], 武学华
2.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实现资源数据库数据自动更新的构想 [J], 刘伟
3.丹东常见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 [J], 刘洪丽;王立石
4.丹东常见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 [J], 刘洪丽;王立石
5.建设森林公园开发森林旅游资源促进林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关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J], 徐学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兴安岭被松栎柱锈菌侵染的蒙古栎叶上真菌种群的分布与多样性

大兴安岭被松栎柱锈菌侵染的蒙古栎叶上真菌种群的分布与多样性

大兴安岭被松栎柱锈菌侵染的蒙古栎叶上真菌种群的分布与多样性作者:张华,丛燕,刘奇来源:《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蒙古栎是重要的森林植物,其叶常常被松栎柱锈菌(Cronartiumquercuum)侵染。

真菌与植物的共生关系是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真菌的多样性往往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密切联系[1-3]。

本研究通过对被松栎柱锈菌侵染的蒙古栎叶上真菌的分离、培养,确定真菌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群,以期为蒙古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松瘤锈病的发病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样品的采集与鉴定2016年春季、秋季,在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秀峰林场50年生蒙古栎纯林中,随机选择有代表性的蒙古栎病树5株,每株树按上、中、下3个部位分别采集被松栎柱锈菌侵染的蒙古栎叶子5片,放入纸袋中。

在室内进行标本的干燥处理、整理,借助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和鉴定。

1.2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1.2.1真菌的分离培养将蒙古栎病叶样本切成2cm×2cm小块,用漂白粉1∶14倍液消毒3min左右取出,用无菌水漂洗3次,用镊子挑取叶片分别接种到PDA和玉米粉培养基上,每个培养皿内放5块材料,设5个重复。

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放入25℃培养箱中培养,定期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1.2.2真菌种类鉴定待菌落形成后,挑取培养基上培养的真菌制成临时玻片或永久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出现的频率、形态特征,并结合培养特性及菌落的特征,根据真菌分类学资料进行种类鉴定[4-6]。

1.3真菌群落多样性计算根据所采集样本中分离到的真菌种类、数量及出现的频率等信息,统计分析真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E)。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lnPi丰富度指数:E=(S-1)/lnN式中:Pi=ni/N,表明第i个种所占的比例,n为第i种的个体数目;N为所有物种的个体总数;S为物种数目[7-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衡世野
生真菌多孔菌
关键词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系列浸酒料药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野生珍菌
多孔菌poLypoRUSvARLUS(pERS·)FR。

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1979年6月22日,386号鉴定)。

形态(略)寄生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古朽倒木,秋末采
用法:以多孔蓖为主配伍,按照风、寒、湿各型分虽配成系列泡酒料药。

每料10克,放量大者能获捷效。

用药量:一般风湿红需3—5科。

类风湿痛按其病史和病情轻重,性别、年龄、身体素质、酒量大小等各异,用量亦不一致。

取名“光明风湿痹痛酒”。

20多年来,笔者用多孔菌治疗风寒湿性关节痛2483例,均获治愈,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恢复劳动能力。

疗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愈后不复发,方便易行,深受青睐。

病例:
刘世龙,35岁,大兴安岭筑路总队一处红炉工人。

患风湿关节痛已三年,两腿膝关节肿胀疼痛。

屈伸痛剧,与天气变化有密切联系,遇冷痛甚,下肢发凉。

每年夏季还用羊皮套扩展其膝部。

三年来历经多方治疗无效。

因该患者有软酒嗜好,于1978年11月,笔者给其“痹痛酒”250毫升,嘱其临初饮用。

三天后来报喜说:“你的药酒真灵,我的腿不痛了”。

至今20年没患。

类风湿患者陈书珍,女,53岁。

北京北方精密机械厂职工医辽药剂师。

曾在20年前生孩子没有满月其间受风,全身关节疼痛,十指关节夏季也不能接触凉水。

1994年12月开始饮用笔者的光明风湿痹痛酒,两上月后关节疼痛消失,手指恢复活动自如,冬天也能接触凉水了。

患者陈少华,女24岁,江苏宿豫县罗圩乡长庄村农民,已有多年风湿病史,全身关节疼痛,手指关节已变形,风雨天疼痛难忍,基本处于卧床不起,近三年来历经多家医院服用中西药物,打针、针灸、刮沙、蒸气等疗法均不见效。

恢复劳动能力。

其父登门送锦旗,放鞭炮,并在宿迁日报发表感谢信。

根据临床观察,其证大体可分以下类型:湿重型关节痛:其症以湿邪侵犯人体所致。

湿为阴邪,其性粘腻重浊。

主症为患部局部沉重,酸楚或麻木不仁,关切屈伸不利。

活动时有摩擦音,遇阴雨天或接触冷水时病情加重。

这个类型甚为顽固,笔者遇到患中其病史有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者。

风重型:是以风邪为主侵入人体所致。

其性善行而数变。

其特点是:疼痛部位不固定,游走窜痛,刮风天气病性加重,酸痛难忍。

寒重型:其症以寒邪为主侵犯人体所致,寒为阴邪,其性凝滞。

主症为患部发凉,固定性一剧痛或挛缩拘急,遇寒加剧,遇热减轻。

风寒湿型:风寒湿相兼侵入人体所致。

同时具有以上各型症候。

尤其是患部发凉,出冷汗,固定性疼痛,沉重板硬,遇冷或风雨天病情加重。

严重者活动困难,甚至瘫痪。

失去劳动能力或导致骨质增生,雷诺氏综合症,风湿性心脏病等。

以上所述,均讲的外邪致病,或叫外因致病,即祖国医学所谓:“风寒湿三气杂致,合而为痹”之说。

痹者,闭也。

不通之义。

不通则痛。

只讲到问题的一半,还没讲到致病的根本原因——内因。

外因是通过内因实现的。

正如鸡蛋能孵出小鸡,而石头却孵不出小鸡。

祖国医学认为“正气不足邪气易入”。

“正气、乃元气也”。

“元气,大化之气也。

人之精气也”。

“肾藏精”。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和性激素,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的作用。

肾上腺髓质可产生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

这些激素是人体的免疫功能。

通过临床验证,可见多孔菌对肾脏内分泌之功。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野生多孔菌历经20多年临床验证。

它具有被动邪扶正的双向之功,因而有愈后不复妻之殊效。

正如祖国医学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