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识别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短语音文本相关说话人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短语音文本相关说话人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短语音文本相关说话人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短信、语音输入等方式逐渐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语音识别和说话人识别是其中重要的技术之一。

短语音文本相关说话人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这方面的研究之一,它可以实现识别说话人的身份信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关于语音识别和说话人识别的研究,其中有的针对长音频,有的针对短语音,但是针对短语音文本相关的说话人识别的研究却比较少,针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实效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以短语音文本相关说话人识别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研究短文本语音信号中说话人身份信息的提取方法和特征提取算法,选取合适的特征集用于进行说话人分类。

2. 设计并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说话人识别系统,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建立分类模型,用于在新数据上进行预测。

3. 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实验验证,比较各种特征提取方法和分类算法在说话人识别效果上的差异。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收集一定量的短语音文本语音信号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包括音频采集、去噪处理、切割等。

2. 提取语音信号的特征,包括声谱图特征、梅尔频率倒谱系数特征等,并对不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3. 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分类模型,比较不同算法在分类效果上的差异,如K近邻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等。

4. 使用所建立的分类模型对新数据进行预测,并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实现一个短语音文本相关说话人识别系统,具备以下特点:1. 可以有效提取短语音文本信号中的说话人身份信息。

2. 结合了多种特征提取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实现高效、准确的说话人分类。

3. 系统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普适性,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如语音识别、人机交互、声纹识别等。

五、研究时间进度安排1-2周文献调研和相关技术学习3-4周短语音文本相关说话人信号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5-6周特征提取算法的研究和实现7-8周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和实现9-10周系统设计和实现11-12周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13-14周论文撰写和修改六、参考文献[1] Zhang L, Sun Y, Yin J. A text-independent speaker ver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2018 IEE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nti-Counterfeiting, Security, and Identification (ASID). IEEE, 2018: 1-5.[2] Li L, Li P. Recent advances in speaker recognition[J]. Trends in Signal Processing, 2019, 3(2): 49-65.[3] Stirenko S, Kovalchukov R, Tkachenko D, et al. DeepSpeaker: End-to-End Speaker Verification Driving by Raw AudioWaveform[C]//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dentity, Security and Behavior Analysis (ISBA). IEEE, 2020: 1-8.[4] 杨嘉丽, 李晓晖, 蒋立. 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时说话人身份识别[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7, 39(10): 2359-2366.[5] Raj A B, Sundararajan E, Sarkar G. Text-independent speaker ident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acoustic speech features using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J]. Journal of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2018, 90(4): 485-495.。

语音信号的提取与识别技术(说话人识别系统)的研究-开题报告

语音信号的提取与识别技术(说话人识别系统)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专业:通信工程设计(论文)题目:语音信号提取与识别技术指导教师:2006年 3 月 8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文中应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4.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如020*******,为10位数),不能只写最后2位或1位数字;5.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4年3月15日”或“2004-03-15”;6. 指导教师意见和所在专业意见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附件:参考文献注释格式学术期刊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期):页次如果作者的人数多于3人,则写前三位作者的名字后面加“等”,作者之间以逗号隔开。

例如:[1]李峰,胡征,景苏等. 纳米粒子的控制生长和自组装研究进展. 无机化学学报,2001, 17(3): 315~324[2] J.Y.Li, X.L.Chen,H.Li. Fabrication of zinc oxide nanorods.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001,233:5~7学术会议论文集作者﹒论文题目﹒文集编者姓名﹒学术会议文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页次例如:[3] 司宗国谢去病王群﹒重子湮没快度关联的研究﹒见赵维勤,高崇寿编﹒第五届高能粒子产生和重离子碰撞理论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1996:105 图书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如果该书是第一版则可以略去版次。

复杂信道下的说话人识别的开题报告

复杂信道下的说话人识别的开题报告

复杂信道下的说话人识别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人类语音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通过声音的韵律,音调等特征传递
信息。

但在实际的通信过程中,信道噪声,回声,混响等各种干扰会对
语音信号进行失真,降低通信质量,影响语音信息的准确传输。

因此,
在实际的通信场景下,如车载通信,远距离通信等,语音信号需要受到
更多的干扰的情况下,如何识别出说话人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究与解决这种情况下的说话人识别问题,将有助于完善人与人之间的语
音通信和自动语音识别系统,并且在广泛应用的基础技术领域中发挥重
要作用。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对复杂信道下的说话人进行识别,并采
用以下方法:
(1)建立数据集:通过收集现实中的语音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标签标注等工作,建立适合于该研究的数据集。

(2)声学特征提取:针对建立的数据集提取语音的声学特征,如MFCC等特征。

(3)模型训练: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如CNN(卷积神经网络),LSTM(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等模型,训练说话人识别模型。

(4)模型验证:使用测试数据集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评估其识别准确性和鲁棒性等指标。

3. 研究预期结果:
(1)建立适合于复杂信道下的说话人识别数据集。

(2)设计有效的声学特征提取方法,提高识别精度。

(3)使用深度学习模型提高识别准确性和鲁棒性。

(4)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能够应用于实际场景中的复杂信道下的说话人识别系统。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开题报告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开题报告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开题报告一、引言智能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突破不仅改变了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在许多领域展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和目标,并详细阐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预期结果。

二、研究背景智能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是一门新兴的技术领域,其应用广泛涉及人工智能、智能音箱、智能助理、机器翻译等诸多领域。

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准确率和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当前的技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例如语音质量下降、多语种处理、口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基于机器学习技术,针对现有智能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更为准确和高效的智能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系统。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度和鲁棒性;2.改善自然语言处理的效果和实时性;3.探索多语种处理和口音识别的方法;4.改进语音合成的质量和自然度。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研究目标:1.收集和整理语音和文本数据集:从公开数据集和合作伙伴提供的数据中获取大量的语音和文本样本,用于训练和评估模型。

2.构建语音识别模型: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构建语音识别模型,通过大规模训练提高识别准确度和鲁棒性。

3.设计自然语言处理模型:采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自然语言处理模型,用于文本处理、情感分析等任务。

4.研究多语种处理和口音识别:探索跨语种处理和口音识别的方法,提升系统在多语种环境下的适应性和性能。

5.优化语音合成质量:针对传统语音合成中的问题,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改进合成质量和自然度。

五、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将取得如下结果:1.构建出高准确度和高鲁棒性的语音识别模型,提升语音识别的性能;2.设计出高效且准确度较高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改善自然语言处理的效果和实时性;3.实现多语种处理和口音识别的技术,提升系统在多语种环境下的适应性;4.改进语音合成的质量和自然度,提供更加逼真和流畅的语音合成效果。

基于GMM的说话人识别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GMM的说话人识别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GMM的说话人识别技术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智能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语音技术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语音技术应用中,说话人识别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主要应用于语音认证、音频文件的归档整理、音频文件的检索与识别、虚拟助手等领域。

说话人识别技术是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型建立,来确定说话人身份的一种技术。

目前,说话人识别技术已经成为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斯混合模型(GMM)是一种常用的说话人识别模型。

它能够很好地对音频信号做建模,提取出适合于人类识别的特征,对于保证测试集的正确性评估和确定预测集的正确性评估非常有效。

GMM模型在语音识别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在说话人识别领域中,GMM也是一种非常有性价比的选择,并被广泛地应用于说话人识别的解决方案中。

二、选题意义说话人识别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它能够为多种应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意义,这包括安全、监控、电信、人机交互等领域。

在许多场景中,只有正确地确定说话人身份,才能执行相应的命令。

例如,在银行等金融场所,通过说话人识别来实现客户身份验证。

在监控领域,为了判断一个人员是否允许进入特定场所,必须进行语音识别和身份认证。

在虚拟助手中,能够通过识别说话人的声音,更好地进行语音交互。

GMM模型作为常用的说话人识别模型,其在说话人识别中的应用一直很广泛。

本文将通过对GMM模型的研究,对人类语音信号进行有效地建模,并提取适合于人类识别的特征,进而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说话人识别技术,在应用中产生更好的效果。

三、研究内容本文选用GMM作为说话人识别的模型,探究GMM模型在说话人识别中的应用,研究其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阐述基于GMM的说话人识别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探究GMM模型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分析语音信号特征提取的方法,结合说话人识别的目的,采用合适的特征提取方法,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开题报告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开题报告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开题报告摘要:智能家居是指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家庭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便利性的目的。

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正在逐渐渗透到智能家居领域中,并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功能和便捷性。

本开题报告将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以及相应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作为未来家庭发展的趋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

人工智能技术因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智能决策能力,成为实现智能家居的重要支撑。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现状1. 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智能语音助手,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家电设备,如打开灯光、调节温度等,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便利性。

2. 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安防方面。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系统可以自动辨别家庭成员和非法入侵者,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开启门锁、发送警报等,提高家庭安全性。

3. 智能家电控制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家电设备的自学习和分析,可以智能地控制家电的使用和节能。

例如,智能冰箱可以通过学习用户的生活习惯,提前预测用户购物需求并提供购物清单,以及智能空调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用户习惯自动调节温度,节约能源。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未来发展1. 多设备协同未来的智能家居将实现多设备的协同工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缝对接和智能化配合,提供更加智能、便利的家居体验。

2. 情感分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将能够根据用户情感状态做出相对应的智能决策。

例如,当用户情绪低落时,智能家居可以主动为其播放音乐或提供慰藉性对话,提升用户对家居的归属感和舒适感。

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增加,相关的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也日益重要。

在未来的发展中,人工智能技术需更加注重数据的安全性和用户隐私保护,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法律法规来保障用户的权益。

一种改进的MMSE-STSA语音增强方法的开题报告

一种改进的MMSE-STSA语音增强方法的开题报告

一种改进的MMSE-STSA语音增强方法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语音信号增强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语音增强技术的目的是将噪声污染的语音信号恢复成清晰的语音信号,在提高语音信号质量的同时,降低语音识别的误识别率。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在语音信号处理领域的应用,现有的许多语音信号增强方法已经能够提供较高的增强效果。

本篇论文将深入探讨一种改进的MMSE-STSA语音增强方法。

二、选题意义针对语音信号增强领域的难点问题,如降噪效率低、语音信号变异性较大等问题,本文将采取一种改进的MMSE-STSA语音增强算法,在保留语音信号清晰度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噪音污染对语音信号的影响,提高语音识别准确率。

相比于现有的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效率,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声音增强难题。

三、主要研究内容1. MMSE-STSA算法的原理及实现方式2. 基于改进的MMSE-STSA算法的语音增强模型的设计和构建3. 对比不同的语音增强方法的性能,包括峰值信噪比、语音清晰度等方面的评估4. 最优算法的实现验证和效果分析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文的研究,预期将得到以下成果:1. 深入了解MMSE-STSA语音增强方法原理,以及改进的算法实现过程2. 实现一种改进的MMSE-STSA语音增强算法模型3. 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验验证,评估该算法在声音增强方面的性能,并与现有算法做出对比4. 对该算法的实际效用作出总结和分析,为相关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五、研究基础本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语音信号处理、深度学习技术。

六、研究方法本文将采取实验方法,通过构建适当的语音增强模型,对不同算法进行性能评估。

同时,本文还将探索深度学习技术在提高语音增强效果方面的应用,构建实验样本,验证MMSE-STSA算法的性能和有效性。

七、进度安排本文的研究计划进度如下:1. 2021年4月-5月:文献调研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2. 2021年6月-7月:实验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3. 2021年8月-9月:搭建基于改进的MMSE-STSA语音增强方法的语音增强模型;4. 2021年10月-11月:对比不同的语音增强算法,评估各算法的性能;5. 2021年12月:撰写论文,总结研究成果。

语音识别中基于模型补偿的噪声鲁棒性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语音识别中基于模型补偿的噪声鲁棒性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语音识别中基于模型补偿的噪声鲁棒性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语音识别技术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智能助手、智能家居、语音支付等。

然而,噪声环境对于语音识别的影响仍然是一个挑战,因为噪声会引入额外的语音失真或增加语音识别的误识别率。

为了克服噪声环境对语音识别性能的影响,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鲁棒性方法来提高识别性能,其中基于模型补偿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之一。

基于模型补偿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噪声环境下的情况下的语音信号生成模型来解决识别问题。

该方法需要在训练样本上建立一个带有噪声的语音信号生成模型,并在测试时使用该模型来生成带有噪声的语音信号,从而可以识别出噪声干扰下的语音信息。

实际上,噪声干扰往往是多样的,因此该方法的识别性能高度依赖于建模质量以及噪声环境与训练数据集的匹配度。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文旨在研究语音识别中基于模型补偿的噪声鲁棒性问题,探讨如何在噪声环境下提高语音识别性能。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调研。

调研当前语音识别噪声鲁棒性相关的研究现状,了解基于模型补偿方法的发展历程、算法原理和应用现状,从多个角度分析该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2)建立噪声环境下的语音信号生成模型。

在噪声干扰下,建立生成带有噪声的语音信号的模型。

在训练模型时,需要考虑不同噪声类型、不同强度的干扰,并使用合适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

(3)模型补偿。

基于模型补偿技术,在测试时,根据噪声环境使用建立好的带噪声的语音信号生成模型,生成带有噪声的语音信号,从而提高识别率。

(4)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进行模型优化和验证,以评估基于模型补偿的方法在不同噪声环境下的鲁棒性表现和识别精度,与其他鲁棒性方法进行对比。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模型补偿的鲁棒性方法。

针对问题采用以下技术路线:(1)问题分析与研究背景分析通过分析语音识别中面临的噪声鲁棒性问题与基于模型补偿技术发展的现状为研究问题制定合理方案。

毕设开题报告

毕设开题报告

相关文献综述与现状
然而,现有的语音识别技术仍存在着一 些挑战和问题。首先,噪音干扰和口音、 语速差异等问题对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影 响较大。其次,对于特定领域和特定场 景的语音识别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 应用。此外,由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计算 复杂度高、模型参数多等问题,也给语
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用和发展
同时,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势,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挑战进行改进和创新,力求在语
音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
THANKS
感谢观看
XXX
等技术进行模型优化
研究内容与目标
通过以上研究内容和方法,预期能够提高语音 识别的准确率和鲁棒性,推动语音识别技术在
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同时,本研究还将为后续的语音识别技术研究 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步骤如下 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现有语音识别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 挑战
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能够取得以下成果和创新点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降噪算法:能够有效降低噪音干扰对语音识别的影响, 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率
实现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语音识别算法:能够提高模型对口音和语速差异的鲁棒性, 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研究并实现一种基于端到端的语音识别方法:能够直接将原始语音信号转换为文本序 列,简化语音识别流程,提高识别效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深 度学习算法被应用于语音识别, 如自编码器(Autoencoder)、 生成对抗网络(GAN)等。这些 算法在语音降噪、语音合成等

基于GMM的说话人识别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GMM的说话人识别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GMM的说话人识别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语音技术的飞速发展,说话人识别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说话人识别是指在一段语音中,判断该语音是由哪个人说出的。

其应用范围涵盖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安全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说话人识别技术可以被用于辨别电话诈骗、识别呼叫中心客户、语音密码认证等场景。

当前,说话人识别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高斯混合模型 (GMM) 是一个经典的语音识别技术,在说话人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GMM 是一个概率模型,它用于建模声学特征。

和其他机器学习技术一样,GMM 用于从大量的数据中学习模型参数。

在说话人识别中,GMM 可以应用于建立声纹库,从语音信号中提取特征,进而对比语音信号与声纹库中的模板。

GMM 在说话人识别领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本课题拟通过研究基于 GMM 的说话人识别技术,为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领域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 GMM 的模型建立GMM 是一种经典的声学模型,它可以描述每一个人的语音特征。

通过已知的训练数据,利用 GMM 可以建立说话人的声学模型。

本课题将探讨如何建立基于 GMM 的说话人识别子系统,包括 GMM 的建模、参数估计等方面的内容。

2.特征提取说话人识别需要从语音信号中提取出能够反应说话人特征的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包括语音的时长、能量、频率等特征。

本课题将探讨如何从语音信号中提取有效的语音特征、如何通过有效的特征提取算法提高系统的识别准确率。

3.声纹库设计声纹库是指存储已知用户特征的数据库,说话人识别主要是要比较语音信号与声纹库中的模板。

本课题将探讨如何设计和构建声纹库,包括数据库的格式和存储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4.系统实现本课题将探讨如何实现基于 GMM 的说话人识别系统,包括系统的架构设计、算法实现、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开题报告《智能家居中的语音识别与控制技术研究》

开题报告《智能家居中的语音识别与控制技术研究》

开题报告《智能家居中的语音识别与控制技术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作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变得越来越普及。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语音识别与控制技术作为一种自然、便捷的交互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智能家居中语音识别与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提升智能家居系统的用户体验和便利性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意义智能家居中的语音识别与控制技术,可以使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控制,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流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同时,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智能家居系统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如智能语音助手、个性化定制等功能。

因此,深入研究智能家居中的语音识别与控制技术对于推动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智能家居中的语音识别与控制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音识别技术原理与算法:介绍当前主流的语音识别技术原理,如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模型、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等。

2. 智能家居中的语音交互设计:探讨如何设计符合用户习惯且高效便捷的语音交互界面,提升用户体验。

3. 语音控制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分析目前语音控制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4. 智能家居系统安全性与隐私保护:就语音识别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相关领域内最新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五、预期成果通过对智能家居中的语音识别与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预计可以取得以下成果: 1. 对当前主流语音识别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进行全面梳理; 2. 提出针对智能家居系统中语音交互设计和安全性保护方面的优化建议; 3. 探讨未来智能家居中语音识别与控制技术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结束语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智能家居中的语音识别与控制技术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和预期成果,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推动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和提升用户体验做出贡献。

语音识别系统的开题报告

语音识别系统的开题报告
语音作为当前通信系统中最自然的通信媒介,语音识别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人机交互技术。随着计算机和语音处理技术的发展,语音识别系统的实用性将进一步提高。应用语音的自动理解和翻译,可消除人类相互交往的语言障碍,国外已有多种基于语音识别产品的应用,如声控拨号电话、语音记事本等,基于特定任务和环境的听写机也已经进入应用阶段。这预示着语音识别技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随着语音技术的进步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语音识别技术将为网上会议、商业管理、医药卫生、教育培训等各个领域带来极大地便利,其应用和经济、社会效益前景非常良好。
本课题设计语音信号系统是建立特定人的语音数据库。采用LabVIEW编写程序,利用计算机上的声卡,从麦克风获取语音信号,分析语音信号的特点,识别出特定人的声音,并给出识别结果。该系统界面友好,维护费用低,为说话人识别和语音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框架。
通过系统的设计和具体的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
指导教师意见
该生选题合理,对所研究问题相关理论叙述正确,设计内容明确,研究方法可行。开题报告中文献资料充实,设计方案可行,报告内容符合要求,同意该生开题。
签字:年月日
天津理工大学教务处制表
说话人识别所使用的语音是人体所固有的生物特征不容易被冒充或窃取可以随时使用并且可以利用电话网络实现远距离服务相对于传统的密码钥匙等身份识别方法更安全更有效更可靠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天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届:2015届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2015年3月1计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报告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步骤以及参考文献资料等。)

语言学开题报告

语言学开题报告

语言学开题报告语言学开题报告引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语言的结构、发展和使用规律。

本开题报告将探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方法和应用,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语言学的研究领域1.1 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

通过对语音的分析和分类,可以了解不同语言中的语音差异和共性。

在语音学的研究中,声学和语音学习成了重要的工具。

1.2 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的句法结构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句子的构成和组织规则。

通过对语法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语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句法分析和语料库研究。

1.3 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词汇和句子的意义。

通过对语义的研究,可以揭示语言中的逻辑关系和语义规律。

语义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语义分析和语义推理。

1.4 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效果。

通过对语用的研究,可以了解语言交际中的语言行为和语言规范。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对话分析和语用推理。

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2.1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一种以实证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来验证理论和假设。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语料库研究。

2.2 理论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以理论构建和逻辑推理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语言规律的分析和推理来揭示语言现象的本质。

理论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语言分析、语法推导和语义推理。

2.3 综合研究方法综合研究方法是一种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实证数据的分析和理论推导来揭示语言现象的内在规律。

综合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理论建模和综合推理。

三、语言学的应用3.1 语言教学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语言教学领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语言。

通过对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的研究,可以开发出更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教材。

基于DSP的说话人识别系统的开题报告

基于DSP的说话人识别系统的开题报告

基于DSP的说话人识别系统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的需求逐渐增大。

此时,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被提上日程。

其中,说话人识别技术作为语音识别的基础技术之一,在安全监控、语音控制等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说话人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识别说话人的语音特征,识别出其身份信息。

基于DSP的说话人识别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实时识别说话人身份信息的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准确率高的特点。

2.研究目的和意义目前,基于DSP的说话人识别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语音识别系统、通讯安全系统、语音取证等领域。

对于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基于DSP的说话人识别系统无疑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研究基于DSP的说话人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高其识别准确率并丰富其应用领域,为其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3.研究内容和步骤(1)调查现有说话人识别算法及系统,并挖掘其中突出的研究点。

(2)研究拓展基于DSP的说话人识别算法,提高其识别准确率和性能。

(3)设计说话人识别系统硬件和软件平台架构,并实现算法。

(4)根据系统实现中的具体实验数据,分析比较其性能与现有系统的差异。

(5)探讨系统的优化及未来改进空间。

4.研究预期结果(1)改进基于DSP的说话人识别算法,提高识别准确率和性能。

(2)实现基于DSP的说话人识别系统,并在实验中获得较高的性能表现。

(3)在已有的基础上探讨系统的扩展性和未来的优化方向。

5.研究方法和技术(1)应用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模拟信号处理和算法实现。

(2)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说话人识别算法优化。

(3)搭建说话人识别系统硬件和软件平台,实现算法。

(4)对系统详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研究成果。

6.可行性分析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通过模拟信号处理和算法实现,我们可以实现基于DSP的说话人识别系统,并进行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化,从而增强其识别准确率和性能。

同时,我们将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断优化系统的性能,提高其实用性和应用领域。

开题报告(含实施方案)

开题报告(含实施方案)

开题报告(含实施方案)题目:探究智能语音助手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5G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智能语音技术的快速普及,智能语音助手已经深入到消费者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为智能语音助手领域的先驱,Siri、Alexa、小度小微等品牌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

在旅游行业,智能语音助手可以为游客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务,例如提供导航、景点介绍、预订酒店、机票等等。

本研究拟从旅游行业角度出发,探究智能语音助手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旅游行业中所起到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理论与现实意义。

研究目标:1. 探究智能语音助手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优劣性分析。

2. 探讨智能语音助手在旅游行业中的开发实现方案,编写相应的应用程序代码,并开发测试小型旅游应用,以突出智能语音助手的应用价值。

3. 从游客角度对智能语音助手的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取实验法,理论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以深入了解智能语音助手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和优劣性分析,并且根据研究结果探讨智能语音助手在旅游行业中的开发实现方案,编写相应的应用程序代码,并开发测试小型旅游应用,以突出智能语音助手的应用价值。

此外,在游客角度上,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游客对智能语音助手的使用情况,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研究实施方案:1.实验方案:1.1 确认研究场所(以某著名旅游景点为例)和研究组成员(以旅游景点导游和游客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搜集和分析智能语音助手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和优劣性分析,并在目标景区内进行实验,测试其应用效果及使用率等。

1.3 结合实验数据,对智能语音助手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和优劣性开展探究。

2. 开发方案:2.1 初步确定智能语音助手开发的目标和任务,以旅游行业中的导航、景点介绍、预订酒店、机票等为重点开发方向。

2.2 决定采用的智能语音助手开发技术及相应的编程语言,进行具体编写操作。

车载多媒体语音识别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车载多媒体语音识别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车载多媒体语音识别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车载娱乐系统逐渐成为人们购买汽车的关注点之一。

而车载多媒体语音识别系统拥有着更加人性化、便捷的操作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驾车的安全性。

因此,本次选题将围绕车载多媒体语音识别系统的设计展开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设计一款车载多媒体语音识别系统,提高驾车的安全性和操作的便捷性。

具体而言,该系统可以实现以下目的:1.实现人机交互的语音识别功能,驾驶员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控制车载娱乐系统。

2.优化汽车驾驶过程中的驾驶员体验,减少驾驶员道路分散注意力带来的安全隐患。

3.探索适合车载多媒体语音识别系统的交互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产品当中。

三、研究内容和方案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通过研究语音识别技术,了解不同语音识别技术的优缺点,并选择适用于车载多媒体系统的语音识别技术。

2.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语音识别技术,设计车载多媒体语音识别系统,开发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工具,实现系统功能。

3.系统测试与优化:对车载多媒体语音识别系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系统优化。

具体实现方案如下:1.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选择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技术,并进行实验比较。

2.系统设计与实现:根据需求设计车载多媒体语音识别系统,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作为系统核心,并选择合适的软件模块和语音模型。

3.系统测试与优化:通过模拟驾驶场景进行系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车载多媒体语音识别系统进行优化,并逐步实现系统在实际驾驶场景下的应用。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成果如下:1.设计出功能完备、性能优异的车载多媒体语音识别系统,满足驾驶员控制车载娱乐系统的需求。

2.验证采用深度学习技术的语音识别算法的有效性。

3.总结出适合车载多媒体语音识别系统的交互模式。

五、研究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2周):研究语音识别技术,确定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4周):根据方案,设计车载多媒体语音识别系统,实现相关功能。

基于的语音情绪识别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的语音情绪识别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意义。因此,基于Python的语音情绪识别技术对于毕业设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2 目前,现有的语音情绪识别方法主要基于声学谱系数(MFCC)、倒谱系数(cepstral coefficients)、线性预测系数 (LPC)等,而深度学习模型则包括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卷积神经网络(CNN)等
深度学习模型的设计: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情绪识别模型,包括特征提取、 情感分类器等模块
模型训练与优化 :通过对训练样 本的训练,优化 模型的参数和结 构,提高模型的 准确率和泛化能 力
实验与分析:对 设计的模型进行 实验验证,并对 实验结果进行分 析和讨论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研究方法
实验与分析:对设计的模型 进行实验验证,采用准确率 、混淆矩阵、F1分数等指标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PART 3
预期成果与价值
预期成果与价值
本毕业设计的预 期成果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预期成果与价值
开发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情绪识别系统:提高现
1
有方法的准确率和泛化能力
为人机交互、心理咨询、智能客服等领域提供一种有
-
XXX
谢谢观看
汇报人:xxxx
2
效的情感识别方法和技术支持
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3
参考
预期成果与价值
本毕业设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动情感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为人机交互、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实际应 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PART 4
计划与进度
计划与进度
本毕业设计的计划与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数据采集与标注(1-2个月) 第二阶段:模型设计与实现(3-4个月) 第三阶段:模型训练与优化(4-5个月) 第四阶段:实验与分析(5-6个月) 第五阶段:论文撰写与答辩(6-7个月)

语音识别家居控制开题报告

语音识别家居控制开题报告

语音识别家居控制开题报告1. 引言在智能家居领域,语音识别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语音识别技术通过识别人类的语音指令,在家庭环境中实现对各种电器设备的控制。

本项目旨在通过搭建一个语音识别家居控制系统,实现通过语音控制家庭中的各种电器设备的目标。

2.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家居的兴起,人们对于智能、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的需求逐渐增加。

而传统的家居控制方式往往需要通过控制面板、遥控器等传统的方式进行操作,操作繁琐不便,限制了人们对家庭环境的自由控制。

语音识别技术作为一种自然交互方式,能够通过人们的语音指令进行智能家居的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智能家居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通过使用语音识别技术,人们只需简单地说出指令,即可控制各种电器设备的开关、调整亮度、改变温度等操作,使得家庭生活更加便捷、智能化。

本项目将通过搭建一个语音识别家居控制系统,实现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家庭中的电器设备,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家居控制体验。

3. 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和搭建一个基于语音识别的家居控制系统;2.收集和处理语音指令,以实现对家庭中各种电器设备的控制;3.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器设备,设计不同的控制逻辑和交互方式;4.评估和优化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3.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来完成研究内容:1.基于开源的语音识别引擎,设计和搭建一个语音识别系统,并进行系统的调试和优化;2.使用现有的语音识别数据集进行训练,提高语音识别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3.设计和实现一个家庭控制系统的软件框架,包括语音输入、指令解析、设备控制等功能;4.收集和处理用户的语音指令数据,对不同类型的指令进行分类和处理;5.设计合理的用户交互界面,提高系统的友好性和易用性。

4. 预期成果和创新点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成果:1.设计和搭建一个功能完善的语音识别家居控制系统,支持多种电器设备的控制;2.提供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使用户能够轻松地控制家庭中的电器设备;3.评估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并提供优化建议。

语音智能疏散系统开题报告

语音智能疏散系统开题报告

语音智能疏散系统开题报告语音智能疏散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中的人口密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人们的生命安全往往面临巨大威胁。

因此,疏散系统的开发和改进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研究背景传统的疏散系统主要依靠人工的指挥和引导,但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常常处于恐慌状态,无法保持冷静和理性,这导致了疏散过程的混乱和低效。

为了提高疏散效率和减少人员伤亡,我们需要一种更智能化、更高效的疏散系统。

三、研究目标本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基于语音智能的疏散系统,通过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疏散过程的智能监控和指导,提高疏散效率和人员安全。

四、研究内容1. 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语音识别技术是本项目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对语音指令的识别和理解,系统能够准确地获取用户的需求,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在疏散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告知系统自己的位置和需求,系统则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供相应的疏散路径和指导。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疏散系统中的应用也是本项目的重点之一。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系统能够判断出不同紧急情况下的最佳疏散策略,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在疏散过程中,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情况调整疏散路径和指导,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人员的安全。

3. 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网络通信技术是实现语音智能疏散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系统可以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互动和信息传递。

在疏散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与系统进行交流,系统则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疏散路径和指导,以及接收用户的实时反馈。

五、研究方法本项目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调研,了解当前语音智能和疏散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2. 系统设计与开发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设计并开发一套完整的语音智能疏散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孤立词语音识别的并行编程实现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专业:通信工程姓名:李洪超指导教师:庄晓东2010年 3月22日一、文献综述语音识别是解决机器“听懂”人类语言的一项技术。

作为智能计算机研究的主导方向和人机语音通信的关键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一直受到各国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如今,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研究的突破,其对计算机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

以语音识别技术开发出的产品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声控电话交换、信息网络查询、家庭服务、宾馆服务、医疗服务、银行服务、工业控制、语音通信系统等,几乎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行业和每个方面。

广泛意义上的语音识别按照任务的不同可以分为4个方向:说话人识别、关键词检出、语言辨识和语音识别[1]。

说话人识别技术是以话音对说话人进行区别,从而进行身份鉴别和认证的技术。

关键词检出技术应用于一些具有特定要求的场合,只关注那些包含特定词的句子。

语言辨识技术是通过分析处理一个语音片断以判别其所属语言种类的技术,本质上也是语音识别技术的一个方面。

语音识别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以说话的内容作为识别对象的技术,它是4个方面中最重要和研究最广泛的一个方向,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1.1 语音识别技术现状1.1.1 语音识别获得应用伴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诞生了全球首套多语种交谈式语音识别系统E-talk。

这是全球惟一拥有中英混合语言的识别系统,能听能讲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还可以高度适应不同的口音,因而可以广泛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使用者,尤其是中国地区语言差别较大的广大用户。

由于E-talk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增值服务,我们相信它必将成为电信、证券、金融、旅游等重视客户服务的行业争相引用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并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势,为整个信息产业带来无限商机。

目前,飞利浦推出的语音识别自然会话平台SpeechPearl和SpeechMania已成功地应用于国内呼叫中心,SpeechPearl中的每个识别引擎可提供高达20万字的超大容量词库,尤其在具有大词汇量、识别准确性和灵活性等要求的各种电信增值服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1.2 语音合成信息服务被用户接受语音合成技术把可视的文本信息转化为可听的声音信息,其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景良好。

尤其对汉语语音合成技术的应用而言,全球有十几亿人使用中文,其市场需求、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等可见一斑。

语音技术已逐渐在电信声讯信息服务领域智能电话查询系统中展开应用,并迅速推广。

在电话高度普及的今天,如果打电话就能查询到所需信息,无疑将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方便。

汉语语音合成技术应用到声讯服务领域内,对现有的电话查询系统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语音技术与互联网已成功地结合。

电话Internet网关是一种用于实现电话网和Internet网之间信息互访的系统。

简而言之,就是让电话用户能够轻松地通过电话网访问Internet网。

利用语音合成技术的信息服务得到了用户的广泛接纳,给用户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1.3 面向对象的语音编码长期以来,在通信网的发展中,解决信息传输效率是一个关键问题,极其重要。

目前科研人员已通过两个途径研究这一课题,其一是研究新的调制方法与技术,来提高信道传输信息的比特率,指标是每赫兹带宽所传送的比特数;其二是压缩信源编码的比特率,例如标准PCB编码,对3.4KHz频带信号需用64KHz编码比特率传送,而压缩这一比特率,显然可以提高信道传送的话路数。

这对任何频率资源有限的传输环境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在无线通信技术决定今后通信发展命运的今天更显得重要。

实际上,压缩语音编码比特率与话音存储、语音识别及语音合成等技术都直接相关。

语音编码技术的进展对通信新业务的发展有极为明显的影响,例如IP电话业务、实时长途翻译业务、交换机的人工智能接口等。

因此,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第15组提出了许多急需制订的话音编码标准建议,以推动通信网的发展。

由于VLDSI的发展,实现这一技术的代价已从在昂贵的信道中采用,发展到一般信道中都可接受的水平,因此,编码技术日益受到重视。

当前,数字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PCN)是深受人们重视的通信手段,其重要问题之一是压缩语音编码速率,形成面向对象的语音编码技术。

数字语音编码技术从1938年提出PCM开始,其编码方法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如1968年提出的线性预测编码技术(LPC)、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隐马尔科夫技术(HMM)以及矢量量化(VQ)等。

1.1.4 口语机器翻译受到重视口语翻译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聋哑人与正常人交流,近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首先,聋哑人要戴上一副特制的手套,计算机根据他打出的手语进行识别,然后,通过语音合成系统就可以把图像信息翻译成语言信息。

同时,系统还能够完成将正常人的语言翻译成聋哑人的手语,只要将正常人说的话键入计算机,经程序分析处理之后,翻译成有表情、有动作的三维图像,从而最终达到聋哑人与正常人之间通过翻译机进行交流的目的。

口语翻译的研究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有重要价值,如用手势控制计算机,甚至用手势导航等。

1.2 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1.2.1 神经网络用于训练韵律模型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具备良好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将其应用于语音合成系统中的韵律模型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将神经网络模型与已有的文语转换系统有机结合,可以改变传统的文语转换系统的韵律模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可训练性,使合成语音的自然度得到显著提高,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风格的多样性。

1.2.2 数据挖掘用于发现语音知识数据挖掘作为一种在大量数据库中发现隐藏新知识的计算技术方法,通过语音定性模型的建立,将数据分析和挖掘结果转化为逻辑规则或用可视化的形式进行表达。

因此,将数据挖掘和人机交互接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对计算机语音信号处理的研究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为语音信号处理提供了一条崭新的研究途径。

1.2.3 文本-可视语音转换系统研制成功文本-可视语音转换技术的出现是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也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它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使计算机更加人性化,人们与计算机的交流变得更为简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在众多的技术、商业和娱乐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步进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1.3 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方向1.3.1 连续自然语音的识别与理解自然语音识别与理解研究的是计算机如何理解人类的语言其目的就是让计算机能够理解人说的话,当我们使用计算机时,要告诉它应该做什么,它就能按照所理解的去执行。

虽然现在自然语音识别与理解的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同时,计算机的功能、容量和速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研究仍局限在对孤立音节的识别与理解上。

人类流畅的自然发音不是孤立音节发音的简单组合,它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输出的一种连续语流,因此,需要对连续语音进行处理。

连续语音识别与理解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难点很多,对它的研究是语音技术今后的目标之一。

1.3.2 高自然度、具有表现力的合成语音提高合成语音的自然度仍然是高性能文语转换的当务之急。

就汉语语音合成来说,目前在单字和词组级上,合成语音的可懂度和自然度已基本解决,但是对于句子乃至篇章级,其自然度问题就比较大。

未来的文语转换系统的发展趋势是采用基于语境相关的合成思想进行设计,能够将发音人的原始发音特征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辅助以先进的层次化语言韵律模型,通过分散统计的模型方法来涵盖语义语音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系统能够输出具有高自然度和表现力的合成语音。

但是,在目前的合成系统中,普遍存在合成输出语音的机器味比较浓、语境的知识层次模型研究不完善等问题。

因此获得高自然度、具有表现力的合成语音,也是今后语音技术的研究目标之一。

1.3.3 语音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伴随着现代语音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语音信号的需要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可懂性和正确性上,语音合成技术的研究方向已是合成语音的美感并同时输出辅助的视频特征,实现虚拟主持人的效果,通过将视觉效果包括人的头部建模、唇形同步技术和表情因素等视频信息的加入,可以更好地体现语音合成系统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语音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将使合成系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1.3.4 语音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目前,语音技术已逐渐应用于电信的声讯信息服务领域和互联网消息收发方面。

随着电话网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信息项目的增多和时效性要求逐步提高,建立适合于股票交易、航班动态查询、电话自动报税等业务的语音系统成为可能,电话用户可以通过传统的语音、传真获取互联网上无穷无尽的信息。

这些业务将彻底解决传统数字录音回放技术所无法解决的海量信息库和动态变化信息的实时生成与存储的难题。

因此,将语音技术与网络进行完美的结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3.5 多语种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不同民族有自己不同的语言,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在今天开放的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多语种的文语合成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自动电话翻译、有声电子邮件等应用中都提出了多语种语音合成的需求,即使是对汉语合成也有多方言文语转换问题。

理想的多语种合成系统最好是各种语言共用一种合成算法或语音合成器,但现有的语音合成系统大多是针对某一种语言或若干种语言开发出来的,所采用的算法及规则都是与某种语言密切相关的,因此很难推广到其他语种。

如汉语和西方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目前国内的系统都是做汉语英语转换的,其韵律控制规则完全不适合于英语,而且它们主要是合成汉语普通话的,即使推广到广东话和上海话都有相当的难度。

可见要真正解决多语种的文语合成,从文本处理到语音合成都必须有新的思路,因此,研制多语种语音合成转换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语音识别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语音进行特征提取,获取最能表征语音特征的有用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来对语音所代表的内容或说话人身份判断的技术。

因此需要对语音波形的幅值、频率等特点进行研究,我们把语音识别的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语音提取,特征提取,语音识别,内容分析,内容匹配。

在特征提取之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消除噪音、空白音及音长不同的影响。

根据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语音识别方法大致可分为基于说话人的语音识别方法、基于说话内容的语音识别方法、基于统计的语音识别方法和基于网络的语音识别方法。

三基本设计要求及设计思路3.1 语音识别系统原理使用C语言编程,实现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数据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编程实现特定语音实例的语音识别;将语音识别功能编写成可供其他模块调用的函数,为进一步实现语音识别系统提供基础;并且从中培养、提高查阅文献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编程开发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