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2023年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2023年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fb7e4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9.png)
2023年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1. 锂(Li)的原子序数是几?
A. 2
B. 3
C. 4
D. 5
答案:A
2. 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什么颜色的物质?
A. 红色
B. 绿色
C. 黄色
D. 蓝色
答案:A
(以下省略部分选择题)
第二部分:填空题(共30分)
1.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H2O
2. 沸水加热时温度不断升高,但只有到________时才开始沸腾。
答案:100°C
(以下省略部分填空题)
第三部分:解答题(共20分)
请简要解答以下两个问题:
1. 什么是碳酸盐?举例说明。
答:碳酸盐是由碳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或氨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例如,碳酸钠(Na2CO3)是一种常见的碳酸盐。
2. 请描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答: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它能够分解成离子。
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它不会分解成离子。
得分统计
第一部分:选择题总分:50分
第二部分:填空题总分:30分
第三部分:解答题总分:20分
总分:100分
完成该试卷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祝您考试顺利!。
中考化学试题卷子及答案
![中考化学试题卷子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cb392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2.png)
中考化学试题卷子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产生2. 以下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空气D. 二氧化碳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A. 元素种类B. 原子种类C. 分子种类D. 物质总质量4. 以下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水D. 铁5. 以下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氢气D. 氮气6. 以下物质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7. 以下物质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8. 以下物质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9. 以下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甲烷D. 氮气10. 以下物质属于无机物的是()A. 甲烷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11. 以下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氢气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12. 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氧气B. 空气C. 二氧化碳D. 碳酸氢钠13. 以下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14. 以下物质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15. 以下物质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16. 以下物质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17. 以下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甲烷D. 氮气18. 以下物质属于无机物的是()A. 甲烷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19. 以下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氢气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20. 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氧气B. 空气C. 二氧化碳D. 碳酸氢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 化学式为H2O的物质是水,其中H代表氢元素,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中考试卷及解答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中考试卷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540c14b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7.png)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中考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还能用于炼钢、化工生产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和空气对人类生活的作用,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和空气对人类生活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和性质均不发生变化B.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中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而不是性质)均不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如合成氨气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BD解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0e64cf159eef8c75ebfb376.png)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中国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生产基地已在天津建设。
下图为“长征五号”火箭的模型,若该火箭燃料燃烧只有水生成,则应选用的燃料为()A. 氢气B. 甲烷C. 汽油D. 乙醇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石蜡熔化B. 纸张燃烧C. 冰雪融化D. 瓷碗破碎3. 据报道,“第三代”瓷珠圆珠笔问世。
该圆珠笔的球珠由氧化锆陶瓷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的应用使球珠的耐腐蚀、耐磨性得到了提高,从而填补了国内空白。
氧化锆的化学式为,在氧化锆中锆元素的化合价为()A. +2B. +3C. +4D. +54. 北京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为丙烷(),则丙烷属于()A. 混合物B. 化合物C. 氧化物D. 单质5. 下表所示的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其中呈酸性的是()6.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 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 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气体D.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 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氯原子带有7个单位的负电荷B.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C. 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9.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D. 溶液中的溶剂只能为水10.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B.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参加反应的乙烯和氧气的质量比为7:24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
2024年中考化学试卷(带答案)
![2024年中考化学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2218b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d.png)
2024年中考化学试卷(带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N 14- O 16- S 32- Zn 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
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近年来,我省各地新增许多公园。
公园里空气清新,水净草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高B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C .清澈透明的湖水是纯水D .大水漫灌比滴灌更节水2.图1所示关于量筒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量取11mL 水 B .读取数据C .滴加液体D .稀释浓硫酸3.某兴趣小组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测得常温下四种不同土壤的pH 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A .pH 8=B .pH 7=C .pH 6=D .pH 5=4.2024年4月25日,我国科学家发布了重大成果——制备出世界上已知最薄的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
下列关于氮化硼(化学式为BN )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两个原子组成B .其中的硼属于金属元素C .氮和硼元素的质量比为1:1D .已知氮元素为3-价,则硼元素为3+价5.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A .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B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蔗糖溶液C .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D .用过量碳酸钠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钙6.当前,氨气()3NH 的能源化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2d28d776c66137ef0619b3.png)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不完全正确,错误;B、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和氧气都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都能使木条熄火,不完全正确,错误:C、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立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含氧的化合物是不一左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错误;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去油污,石墨优良的导电性可作电极,完全正确。
故选IX2.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儿一定质量稀盐酸中加入某物质B.澄清石毅議聶入CO 2 A. A 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 B. B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 C. C 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毎质量 D. D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疑,又可表示溶液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 一左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氢气的质 量从O 逐渐增加,稀盐酸完全反应,氢气质量不再增加,A 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铁粉 的质量;苛性钠部分变质,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一左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部分变质的 苛性钠,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稀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生成气体的质量先为0, —段时间后逐渐增加,完 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A 图中横坐标不能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A 选项图像 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B 、 澄淸石灰水中加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 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少至0,溶质质量逐渐减小至0,溶液中阴阳 离子逐渐减少至0,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至0,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二氧化碳和 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溶质质量逐渐增加,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增 加,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加,B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 性,B 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C 、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镭做催化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 恒泄律,钾元素守恒,反应过程中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保持不变,二氧化徭作为催化剂,二 氧化铁的质量变化,不影响钾元素质疑,C 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 加入二氧化镭质量,C 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D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苣浓硫酸,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浓硫酸逐渐变为稀硫 酸,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逐渐增加,硫酸不挥发,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溶质质虽:+气#质量C.加热氮酸钾制取氧气 D 敞口放置浓硫酸溶剂质虽:,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一段时间后,溶剂的质量和溶液 的质量都不再变化,另外浓硫酸不是100%的纯硫酸,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的起始质量不为0, D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疑,D 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 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2024年中考化学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4年中考化学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65e18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7.png)
2024年中考化学考试试卷(附答案)(本试卷共14小题满分50分化学和物理考试时长共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本部分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稀有气体B.氮气C.二氧化碳D.氧气2.下列选项中,表示两个钠离子的是()Na+A.Na+B.Na C.2Na+D.23.在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龙形石堆塑主要含钙、铝、铁、硅等元素,其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钙B.铝C.铁D.硅4.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作燃料B.参与光合作用C.固态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D.制碳酸饮料5.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无需处理即可排放B.海水经滤纸过滤后可得到淡水C.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包括蒸馏D.水是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6.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浇灭燃着的木柴——降低着火点B.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蜡烛熄灭——隔绝空气C.设置隔离带,防止森林火灾蔓延——降低温度D.红磷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红磷不是可燃物7.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B.点燃酒精灯C.倾倒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C H O)等物质而具有果香味。
下列有关丁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8.菠萝因含丁酸乙酯(6122A.1个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B.其中只含有两种元素C .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3:1D .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9.高纯硼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
2024年北京中考真题化学试卷和参考答案
![2024年北京中考真题化学试卷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18fb5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5.png)
2024北京中考真题化学本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Ti-48 Fe-5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变化属千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酒精挥发2. 如表列出了某食品的营养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项目每100g蛋白质35.0g脂肪 5.6g碳水化合物 4.5g钠180mgA. 蛋白质B. 脂肪3. 下列物质属千纯净物的是A. 大理石B. 氯化钾C. 镁条燃烧C. 碳水化合物C. 汽水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优化生态环境。
回答4~5题4. 垃圾分类对保护土壤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属千厨余垃圾的是A. 空易拉罐B. 空矿泉水瓶C. 土豆皮5. 为系统治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提倡的做法是A. 任意排放生活污水B. 防治海洋垃圾污染D. 矿石粉碎D. 钠D. 庶糖溶液D. 废旧报纸C. 农业上过量使用农药D. 景观用水大量使用自来水6. 为防治大气污染,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A. 加强扬尘管控B. 使用清洁能源C. 直接排放工业废气D.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7.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蒸发滤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蒸发皿B. 酒精灯C. 玻璃棒8. 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D. 量筒B9. 下列物质混合后产生臼色沉淀的是A. Na2C03溶液和Ca(OH)2溶液C. D.B. H202溶液和Mn02C. Na OH溶液和稀硫酸D. N a H C03溶液和稀盐酸2024年6月,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五星红旗在月背成功展开。
回答10、11题10. 嫦娥六号探测器钻杆主体采用铝基碳化硅材料。
铝、碳、硅是三种不同的元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 质子数B. 中子数C. 核外电子数D. 相对原子质量11. 制作嫦娥六号月背展示国旗的原材料是玄武岩。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1ed8a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d.png)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蜡烛熔化C.水汽凝结D.产生白烟【解析】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蜡烛熔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水汽凝结,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产生白烟,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
2.(3分)成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下列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A.石油炼制B.太阳能发电C.燃煤脱硫D.酒精作燃料【解析】解:A、石油炼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故选项错误。
B、太阳能发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故该项正确。
C、燃煤脱硫,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故选项错误。
D、酒精作燃料,酒精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3分)化学实验中常用到玻璃棒,下列操作中其用途不同的是()A.溶解固体B .蒸发溶液C .过滤液体D .稀释浓硫酸【解析】解:A、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
故C选项的作用与其它选项不同。
故选:C。
4.(3分)西岭雪山是著名旅游胜地,下列对其景色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景色解释A春天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夏天云消雾散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C秋天层林尽染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D冬天白雪皑皑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A.A B.B C.C D.D【解析】解:A、春天花香四溢,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2bddbc79563c1ec4da7143.png)
A.77.5%B.63.3%C.46.7%D.22.5%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发生的反应是:CaCO3+2HCl=CaCl2+H2O+CO2↑,Mg (OH)2+2HCl=MgCl2+2H2O
111.4g溶液,将溶液蒸干得到20.6g,水的质量是:111.4g - 20.6g=90.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90.8g水来自三部分:1、盐酸中的:100g-100g×14.6%=85.4g;2、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水:利用氢元素守恒:2HCl H2O,即每73份质量的盐酸得到18份质量的水,盐酸:100g×14.6%=14.6g,水的质量:3.6g;3、氢氧化镁中的氢元素产生的水:90.8g-85.4g-3.6g=1.8g,利用氢元素守恒:Mg (OH)2 H2O,即每58份质量的氢氧化镁得到18份质量的水,则氢氧化镁的质量是5.8g;根据反应:Mg (OH)2+2HCl=MgCl2+2H2O,计算氯化镁的质量,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则:
③若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5种情况,分别是:碳酸钙;碳酸钙、氯化钡;碳酸钙、硫酸钠;碳酸钙、硝酸钡;碳酸钙、氯化钡、硝酸钡,正确;
④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向无色滤液中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无色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分别是: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钠,正确。
故选:D。
6.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钡、氢氧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小菁设计如下实验来探究其成分,下列判断不正确的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完整版)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31ef0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7.png)
完整版)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纸张燃烧。
2.(2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
3.(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河水。
4.(2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天然气。
5.(2分)糖类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玉米。
6.(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C。
7.(2分)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氯化钾。
8.(2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却又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9.(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
1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体缺少必须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二、选择题11.若有化学反应4A+B₂=2A₂B,且A与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则12gB₂完全消耗时生产A₂B的质量为:18g。
B.打开汽水瓶盖时,气体溶解度变大,导致汽水喷出。
C.燃烧煤炉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放一壶水在煤炉上能够预防中毒。
D.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12.(2分)正确的鉴别方法是:A选项滴加石蕊溶液,B选项加入足量的水,C选项用燃着的木条区分,D选项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答案为A。
13.(2分)正确的除杂方法是:C选项碳酸钙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为C。
14.(2分)选项B不正确,因为NaNH2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1%。
其他选项均正确。
15.(2分)示意图与叙述正确的是B选项,即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相同稀盐酸中。
16.(6分)①活性炭②氧气③生石灰④硝酸钾⑤石油⑥盐酸。
答案为:(1)②(2)⑥(3)①(4)④(5)③(6)⑤。
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98eb90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8.png)
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B. 氯化钠C. 空气D. 氧气答案:C解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因此属于混合物。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A. 元素种类B. 原子种类C. 原子个数D. 物质种类答案:C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3.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水D. 铁答案:C解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4.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下列金属中不能与酸反应的是()A. 铜B. 铁C. 锌D. 镁答案:A解析: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因此不能与酸反应。
5.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是()A. 直接加热B. 间接加热C.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D. 用酒精灯间接加热答案:D解析: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通常使用酒精灯进行间接加热,以保证反应的安全性和效率。
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盐酸与氢氧化钠B. 硫酸与氢氧化铜C. 盐酸与氧化铜D. 硫酸与氧化钠答案:A解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
7.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的是()A. 2H2 + O2 → 2H2OB. 2H2O → 2H2 + O2C. 4P + 5O2 → 2P2O5D. 2CO + O2 → 2CO2答案:A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为2:1,生成的水中氢和氧的摩尔比为2:1,因此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
8.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氧气B. 氮气C. 铁D. 铜答案:A解析:非金属单质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
中考化学试题真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试题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ce7d9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b.png)
中考化学试题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B. 氧气C. 空气D. 二氧化碳答案:C2.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 铁B. 铜C. 锌D. 镁答案:D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氯化钠B. 氢氧化钠C. 二氧化碳D. 硫酸答案:C4.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A. 加热高锰酸钾B. 电解水C. 过氧化氢分解D. 以上都是答案:D5. 实验室中,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试剂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盐酸D. 碳酸钠答案:A6.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C7.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A8.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下列金属中不能与酸反应的是()A. 铁B. 铜C. 锌D. 镁答案:B9. 实验室中,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石灰水D. 碳酸钠答案:C10.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下列金属中不能与酸反应的是()A. 铁B. 铜C. 锌D. 镁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氧化铁的化学式为_______。
答案:Fe2O3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
答案:加热高锰酸钾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例如_______。
答案:铜4. 实验室中,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试剂是_______。
答案:氢氧化钠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_。
答案:不变6.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下列金属中不能与酸反应的是_______。
答案:铜7. 实验室中,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_______。
答案:石灰水8.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例如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水分解生成氧气,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碳和水也能反 应,因此丁可以是单质碳,选项 B 正确; C.若甲是碳酸钠,如果跟硫酸反应则乙是硫酸钠,但硫酸钠转变成的丙不能和氯化钡反 应,则丁不可以是氯化钡,选项 C 错误;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熟石灰和碳酸钠 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 是复分解反应,选项 D 正确。故选 C。
用降温的方法,如升温会析出固体,所得仍是饱和溶液;B. t1℃时,丙的溶解度为 12g,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 数=12÷(12+100g)×100%≈11%,故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 8%的丙溶液;C. t2℃时, 甲、乙两种物质在相同量的溶剂里形成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 质量大,因为降温前后甲的溶解度差较大;D.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 度+100g)×100%,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丙,其饱和溶 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也是乙>甲=丙,溶液升高到 t2℃时,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溶质不析出,故溶液组成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会析出晶 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故升温后甲与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丙,所以升温后 三种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选 B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著名化学家傅鹰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得出结论: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B.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C.我国著名实业家侯德榜发明了制取烧碱的“侯氏制碱法” D.波义耳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A 【解析】 A.阿伏伽德罗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分子学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阿伏伽 德罗提出分子论,都是对物质构成的理论解释,结合二者的理论,有的物质是分子构成 的,也可以是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中的不同种类和数目 的原子将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变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生成新 的分子.B、拉瓦锡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次利用天平为化学研究的工具进行定量 实验,并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C. 我国著名实业家侯德榜成 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 制碱法)。D. 波义尔用敞口容器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 应,由于有外界的氧气参加反应,可回顾波义尔得出的结论不守恒。而罗蒙诺索夫因为是 在密封玻璃瓶内加热金属,金属虽然也被氧化,但是至于玻璃瓶内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 应,故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从而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选 A 点睛:多了解化学通史,熟记科学家们的贡献
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Fe2O3(Fe)——用盐酸浸泡,然后过滤、洗涤、烘干 B.CO(CO2)——先通入足量的浓 NaOH 溶液,后通过浓硫酸 C.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D.NaCl(Na2CO3)——加入过量 CaCl2 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答案】B 【解析】除杂的要求①所用试剂只能将杂质除掉,不能把想保留的成分反应掉,②除杂的 同时 氢 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和水,而一氧化碳不反应,能除杂;C 氧化 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要求;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 钠,但是氯化钙过量,引入氯化钙杂质。选 B
4.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 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 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若甲是碳酸钙,则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程中放 热,因此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选项 A 正确;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D.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 【答案】B 【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 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由图可知,丙的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
5.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在一定量的 Cu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 B.等质量的 Zn 和 Mg 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向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等质量 CaCO3 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C 【解析】A. 在一定量的 Cu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两者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 淀和硫酸钠;B. 镁的活动性比锌的强,所以镁先反应完;等质量的 Zn 和 Mg 分别与足量 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镁比锌生成氢气多。C.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 大于 7,盐酸溶液的 pH 小于 7,向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 pH 应逐渐减小;D. 等 质量 CaCO3 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通常粉末状时,药品和盐酸接触 更充分,反应较快;当块状石灰石反应时,速率较慢;但过氧化氢质量相同时,生成物的 质量相同。选 C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