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分子和原子ppt课件
![分子和原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2be49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6.png)
②从图中看出,分子运动快慢,还可能和__________有关。
分子种类
[解析] 从图中可见,氢气和氧气在 时的分子运动速率不同,得出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有关。
03
C 培优 综合题·开放探究培素养
19.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 某兴趣小组做如图实验,探究分子的特征。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A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的质量变小
[解析] 解析:“闻到香气”是因为物质中具有香味的分子通过运动不断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
2.【教材P48、P49图改编】对下列课本图示的认识错误的是( )
B
A.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B.只有通过现代科学仪器才能使硅原子运动C.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D.品红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分子间有间隔
[解析] 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用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2)如图2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
A中酚酞溶液变红
对照
[解析] 如图2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A中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烧杯B的作用是对照。
[解析]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端有电热丝加热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氨气浓度测出值大,因此曲线 对应的 形管为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氨气浓度为零可能是因为此时氨分子还未运动到传感器位置;通过 、 对比可知温度高时,分子运动速率更快,因此实验证明了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16.装置创新 探究分子不断运动(静待花开) 如图,直立具支试管中的棉花球都蘸有无色酚酞溶液,注射器内装有浓氨水,实验开始时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使浓氨水进入具支试管。
分子种类
[解析] 从图中可见,氢气和氧气在 时的分子运动速率不同,得出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有关。
03
C 培优 综合题·开放探究培素养
19.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 某兴趣小组做如图实验,探究分子的特征。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A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的质量变小
[解析] 解析:“闻到香气”是因为物质中具有香味的分子通过运动不断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
2.【教材P48、P49图改编】对下列课本图示的认识错误的是( )
B
A.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B.只有通过现代科学仪器才能使硅原子运动C.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D.品红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分子间有间隔
[解析] 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用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2)如图2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
A中酚酞溶液变红
对照
[解析] 如图2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A中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烧杯B的作用是对照。
[解析]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端有电热丝加热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氨气浓度测出值大,因此曲线 对应的 形管为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氨气浓度为零可能是因为此时氨分子还未运动到传感器位置;通过 、 对比可知温度高时,分子运动速率更快,因此实验证明了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16.装置创新 探究分子不断运动(静待花开) 如图,直立具支试管中的棉花球都蘸有无色酚酞溶液,注射器内装有浓氨水,实验开始时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使浓氨水进入具支试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d50e0014791711cc7917d8.png)
讨论交流
• 1.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与离子所带的电荷 有什么关系? • 2.如何表示离子? • 3.原子和离子的关系是什么? • 【温馨点拨】 • 1.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与离子所带的电荷 数在数值上相等。 • 2.离子符号的书写: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 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和 “-”号。 • 3.原子和离子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讨论交流
• 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完成实验中 的有关问题。
• (1)实验一: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至3滴 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有:
(2)实验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三 (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名师归纳
• 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
• 最密切。化学性质是否相同除了看它 • 们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否相等外,还要 • 看它们是不是属于同一种结构。
名师归纳
• 分子具有以下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 (3)分子间有间隔。
反馈练习
• • • • • • • • • • • • • 1.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的是( A )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2.吸烟有害健康,非吸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 为( A)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B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16张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16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04580258fb770bf78a5574.png)
C),理由是 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盐酸, 其运动速度快 。
B A C
甲:浓氨水
中点
乙:浓盐酸
实验探究二: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
50 mL的酒精和50 mL的水混合后小于 100 mL。
【得出结论】
①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是有 间隔 的; ②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于 液体分子间的
间隔 大于 固体分子间的间隔。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在通常情况下: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 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体积
D.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D
)
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宏观上看静止状态的物质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 运动的。
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D.夏天雨后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
水就不存在了。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 是( B )
(2)原子总是 不断运动着
(3)原子间有 间隔 。
着;
三、合作探究 实验探究一:分子运动现象P49
【实验现象与结论】 (1)实验一现象:溶液为无色 ; 结论: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 溶液为红色 ; (2)实验二现象: 结论: 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
烧杯 A (3 ) 溶液逐渐变红。 现象
解释
溶液不变色。
烧杯 B
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 与水结合成氨水,溶液显碱性,从而使 溶液变红
【探索交流】 (1)为什么要选择氨水做实验呢?
氨水易挥发,能很快看到现象。 (2)为什么是氨水的微粒进入了酚酞中,而不是 酚酞的微粒进入氨水中呢?这说明了什么? 氨水易挥发,氨分子运动速度快;这说明不 同的微粒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第1课时)课件(28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第1课时)课件(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8a5aa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1.png)
27
再见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的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 分子的图像
一、分子
1பைடு நூலகம்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一滴水的质量很小,但一滴水里大约有×1021个水 分子,这些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 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三万多年才能数完。
探究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烧杯A
现象 溶液变红 浓氨水挥发出
想一想
1.远远的,为什么就能闻到梅花的香 味?
2.酒香为何不怕巷子深,这与什么有 关?
3.糖放入水中,为什么糖不见了,水 却甜了?
科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 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并把这 些微粒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分子、原子。
小结: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 子或原子等构成的
分 子 和 原 子 是 客 观 存 在
课堂达标
1.微粒构成物质,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
的物质世界,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A.微粒有大小
B.微粒有质量
C.微粒间有间隔
D.微粒不运动
2.夏天的傍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散步前总喜欢 往身上喷点花露水,蚊子闻到花露水的气味就不 敢靠近他们了,这一现象说明( B ) 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的质量较大
26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产
氨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烧杯 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
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没有必要
,请阐述你的理
3.1 分子和原子(共70张PPT课件)
![3.1 分子和原子(共70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ac31e1e009581b6bd9ebf2.png)
是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的。
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丌能保持物质 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需要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 共同体现,单个分子丌能体现物质的状态、颜色、 气味等。 3、最小丌是指体积和质量上的最小,而是指保
持物质化学性质丌能再分。
4、分子的构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 O 水分子 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
可以再分成原子 ③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 ③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以直接构成物质
本 质 区 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 不可再分
联 系
原子
构成
分成
分子
•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 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2、因为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微粒,所以分 子一定比原子大。对吗?为什么?
2、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氧气由无 色气态转变为淡蓝色液体,原因是 A.氧分子发生了变化。 B.氧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 化。 C.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而氧分 子本身没有变化。 D.氧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氧分子间 的间隔也没有发生变化。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气 体
液体
固体
在通常情况下: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 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物质发生 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小结: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2、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 受热增大,遇冷缩小。
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丌能保持物质 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需要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 共同体现,单个分子丌能体现物质的状态、颜色、 气味等。 3、最小丌是指体积和质量上的最小,而是指保
持物质化学性质丌能再分。
4、分子的构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 O 水分子 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
可以再分成原子 ③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 ③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以直接构成物质
本 质 区 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 不可再分
联 系
原子
构成
分成
分子
•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 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2、因为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微粒,所以分 子一定比原子大。对吗?为什么?
2、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氧气由无 色气态转变为淡蓝色液体,原因是 A.氧分子发生了变化。 B.氧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 化。 C.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而氧分 子本身没有变化。 D.氧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氧分子间 的间隔也没有发生变化。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气 体
液体
固体
在通常情况下: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 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物质发生 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小结: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2、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 受热增大,遇冷缩小。
课件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8d572110661ed9ad51f3be.png)
用原子力显微镜获得的硅原子 的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 的文字
你会算吗?
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 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 夜不停的数,需要多少年才能数完?
1.67×1021个÷ 109人÷ 100个/人÷60分/时 ÷24时/天÷365天/年=31773.321(年)
实验三 白水变 红:
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中,同学们能得 出什么结论呢?
实验四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吗? 四人为一组,每组取两支拔掉针头 的注射器,分别吸入22mL的空气和 22mL的水,再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 用力缓缓向前推,能推动吗?活塞 会停到哪条刻度线上?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实验一 铁树开 花: 1、向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
荡,观察溶液的颜色的变化。 现象 结论 溶液仍为无色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 的变化。 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
结 论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实验二 空瓶生 烟: 已知: 氨气+氯化氢
氯化铵 (白色固体)
气态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在通常情况下: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
﹤
实验五 1+1=2 吗?
44mL
22mL
22mL
22mL水
22mL酒精
混合后<44mL
谢谢大家!
2016.9
2016年度金昌市优质课竞赛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 2.学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 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性质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小实验: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
相当的品红,观察现象
【结论】
品红分子在冷水和热水中的运动情况
温度越高,分子能量增加,运动速率越快。
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 下比在阴凉处容易晾 干?
实验探究3:分子间隔
实验操作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
体积变化情况 预测结果 测量结果
想一想: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的特性之三、分子间有间隔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表现:形状和状态的变化
形状变
状态变
形状变 状态变
形状变
固体 液体
状态变
气体
形状变
固体 液体
状态变
气体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_间__隔_发生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物质的三种状态: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液体 分子和固体分子间隔较小
分子间隔:气体 〉液体 〉固体
例如: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原因: 气体分子间隔比液体分子间隔大
气体可压缩存储于钢瓶中,原因:分子间有 间隔;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三态下体积不同, 由于他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热胀冷缩现象是 物质分子间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 故。
水蒸发
双氧水分解
H OO H
H OO H
HH O
HH O
OO
变化 分子 化学性质
水蒸发
过氧化氢分 解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改变 发生改变
没有改变 发生改变
结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思 考 为什么不能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呢? ?
答:因为在物理变化中,虽然分子不发生变化, 但物质的物理性质却发生了变化物理性质:色,味, 态,熔点,沸点 例如:氧气分子三态下,氧分子 构成的氧气状态不同,颜色不同
放大1000万倍的酒 精
讨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这些分子是否 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结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纯净物 混合物:空气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 混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分子构成
【总结归纳】
▪ 1、物质由__分_子____或__原__子___等微观粒子构 成。
▪ 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 --分子或原子
构成的
放大300倍的树叶
放大1000万倍的酒精
(一)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
我们知道: 1、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 2、能看到整块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
探究1:探究分子的大小
一滴水:1.67×1021 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3×10-2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kg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物质的微粒构 成
分子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蔗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2、当我们走进校园为何会闻到桂花怡
人的清香?
实验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 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了 结论: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分析:品红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这些粒子不断运
动,从而扩散到整杯水中
▪ 2、分子的体积_小__,质量__小__,但真实存 在。
▪ 3、分子总是不断地_运__动_着___,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速率越_快___。
▪ 4、分子之间有__间_隙____,同种物质气态时 间隔__>___液态间隔__>____固态间隔。
▪ 5、同种分子化学性质__相__同____,不同种分 子化学性质__不__同____。
分子的特性之二、分子在不断运动。
探究实验
A,B烧杯中的溶液会发生什么变化? 说明什么问题?
烧杯A
烧杯B
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 溶液仍为无色 红色
解释
分子在不停
的运动
背景资料:酚酞试液为 无色透明的液体,遇浓 氨水后会变红
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好香啊! 【思考】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小实验: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
相当的品红,观察现象
【结论】
品红分子在冷水和热水中的运动情况
温度越高,分子能量增加,运动速率越快。
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 下比在阴凉处容易晾 干?
实验探究3:分子间隔
实验操作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
体积变化情况 预测结果 测量结果
想一想: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的特性之三、分子间有间隔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表现:形状和状态的变化
形状变
状态变
形状变 状态变
形状变
固体 液体
状态变
气体
形状变
固体 液体
状态变
气体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_间__隔_发生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物质的三种状态: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液体 分子和固体分子间隔较小
分子间隔:气体 〉液体 〉固体
例如: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原因: 气体分子间隔比液体分子间隔大
气体可压缩存储于钢瓶中,原因:分子间有 间隔;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三态下体积不同, 由于他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热胀冷缩现象是 物质分子间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 故。
水蒸发
双氧水分解
H OO H
H OO H
HH O
HH O
OO
变化 分子 化学性质
水蒸发
过氧化氢分 解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改变 发生改变
没有改变 发生改变
结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思 考 为什么不能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呢? ?
答:因为在物理变化中,虽然分子不发生变化, 但物质的物理性质却发生了变化物理性质:色,味, 态,熔点,沸点 例如:氧气分子三态下,氧分子 构成的氧气状态不同,颜色不同
放大1000万倍的酒 精
讨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这些分子是否 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结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纯净物 混合物:空气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 混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分子构成
【总结归纳】
▪ 1、物质由__分_子____或__原__子___等微观粒子构 成。
▪ 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 --分子或原子
构成的
放大300倍的树叶
放大1000万倍的酒精
(一)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
我们知道: 1、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 2、能看到整块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
探究1:探究分子的大小
一滴水:1.67×1021 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3×10-2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kg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物质的微粒构 成
分子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蔗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2、当我们走进校园为何会闻到桂花怡
人的清香?
实验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 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了 结论: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分析:品红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这些粒子不断运
动,从而扩散到整杯水中
▪ 2、分子的体积_小__,质量__小__,但真实存 在。
▪ 3、分子总是不断地_运__动_着___,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速率越_快___。
▪ 4、分子之间有__间_隙____,同种物质气态时 间隔__>___液态间隔__>____固态间隔。
▪ 5、同种分子化学性质__相__同____,不同种分 子化学性质__不__同____。
分子的特性之二、分子在不断运动。
探究实验
A,B烧杯中的溶液会发生什么变化? 说明什么问题?
烧杯A
烧杯B
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 溶液仍为无色 红色
解释
分子在不停
的运动
背景资料:酚酞试液为 无色透明的液体,遇浓 氨水后会变红
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好香啊! 【思考】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