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珊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小珊迪》教案

小学语文《小珊迪》教案

小学语文《小珊迪》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和品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2)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分析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和品质。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2)分析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引导学生学习小珊迪的优点。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6. 拓展延伸:(1)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小珊迪的看法,以及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一个有品质的人。

四、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 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小珊迪的短文。

3. 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一个有品质的人,并与家人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爱他人、诚实守信。

教学案例及反思(通用12篇)

教学案例及反思(通用12篇)

教学案例及反思(通用12篇)及反思篇1教学理念新课程要求在美术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并在动手实践中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朝着目标和方向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五角星》活动一(寻找不同质感的物体,如麻绳,纺织品,硬币,树叶等,用蜡笔或铅笔拓印的方法制作肌理图,分小组将各自表现的材质效果进行剪贴拼组)意在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参与,并通过操作,经历和体验拓印的过程,掌握拓印的方法,体会拓印带来的乐趣和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教材分析《五角星》这一课活动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的内容。

本课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在活动中来认识、发现和体验实物纹理所具有立体感、浮雕感和形式的美感,在运用蜡笔等工具皴涂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形象,这种简单的方法是学生易掌握的。

在本课的图例中展示的自然纹理和实物纹理,是为了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更多纹理清晰的实物,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多种颜色、形式拓印,在作业中体现操作能力、创造力,使实物的纹理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呈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学生活跃了起来,相互说着魔术的神奇。

师:那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学生安静下来,注意力集中了。

师:看,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师出示一片树叶)现在老师要把这片树叶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们想要什么颜色的?生1:红色的。

生2:树叶变黄了,我想让它还是绿色。

生3:我想让树叶上有各种颜色。

师:哪儿有彩色的树叶,当然,只要想到一定能做到,我相信我们一定行。

教师拿出大部分同学选择的绿色,并悄悄地拿出另一片树叶放在纸下,用蜡笔拓印。

师:瞧,一片新的绿叶变出来了。

师:大家想知道怎样变吗?生:想。

教师将纸挪开,呈现纸下的树叶。

生:原来老师是印的,我也会了。

师:大家可以试一试。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1.学生动手拓印。

(教室伴随音乐)结果:有的同学拓印成功,纹理清晰,有的却没有出现纹理。

小珊迪教案设计范文

小珊迪教案设计范文

小珊迪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学生能够运用动词、形容词等描述故事情节。

(3)学生能够仿写故事,发挥创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达与表演能力。

(3)通过写作实践,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学生能够关爱他人,学会尊重和理解。

(3)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丰富课余生活。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小珊迪的女孩,她善良、勇敢、乐于助人。

故事发生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小珊迪为了筹集学费,不畏严寒,坚持卖报纸。

在她的努力下,她不仅完成了学费,还帮助了一位受伤的老人。

小珊迪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她的善良和坚持也感染了周围的人。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动词、形容词等描述故事情节,并领悟故事中的道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学生的表达与表演能力。

4. 写作实践:学生仿写故事,发挥创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故事: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特点。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情节,分享心得体会。

4. 角色扮演:学生选取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展示故事情节。

5. 写作实践:学生仿写故事,发挥创意。

五、作业设计2. 拓展作业:学生寻找身边的好心人,记录他们的善举,学会关爱他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意表现。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互相评价,提高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小珊迪》的教案2

《小珊迪》的教案2

《小珊迪》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学会珍惜友谊。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主题思想。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小珊迪为榜样,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珊迪的善良、勇敢、诚实等优秀品质。

(2)懂得珍惜友谊,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内容,提炼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写作纸张与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小珊迪的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珊迪是谁吗?她有什么特殊之处?”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意思。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让学生举例运用。

3. 讨论与思考:(1)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小珊迪优秀品质的看法。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主题思想,即珍惜友谊。

4. 写作练习:(1)布置写作任务,以小珊迪为榜样,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

(2)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写作建议。

(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互相交流学习。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生字词测试:通过默写或口头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作文评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分,重点关注作文内容是否符合题意、语言表达是否准确以及篇章结构是否合理。

《小珊迪》的教案

《小珊迪》的教案

《小珊迪》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小珊迪》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如诚实、善良、勤劳等。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语言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3)通过课后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小珊迪》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如诚实、善良、勤劳等。

(3)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语言表达。

2.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小珊迪面对困境时,仍能保持诚实、善良、勤劳等品质的精神内涵。

(2)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优秀品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小珊迪》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小珊迪是一个优秀的人?3.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小珊迪的形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小珊迪优秀品质的认识。

3.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情景模拟。

(2)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表演。

四、课堂小结:4.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4.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4.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写一篇短文。

五、课后作业:5.2 观察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写一篇关于他们优秀品质的短文。

《小珊迪》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小珊迪》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小珊迪》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小珊迪》的故事内容;(2)能够分析并描述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3)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待朋友真诚、善良的品质;(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人教版语文教材《小珊迪》2.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2)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3)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角色扮演任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小珊迪》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文学作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小珊迪》,理解故事内容;(3)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心得。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2)小组合作,讨论并准备角色扮演的任务;(3)各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学生的发言和表现;3. 口语表达: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小珊迪》文本;2. 图片或视频:与《小珊迪》相关的情节图片或视频;3. 评价表:用于学生自评和他评的评价表。

六、教学策略1. 朗读与讨论:通过朗读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小珊迪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其性格特点。

2.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3. 情感教育:结合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体会小珊迪的善良、真诚和勇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小珊迪》教案

《小珊迪》教案

《小珊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小珊迪》。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学会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2)学会尊重生命,关爱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小珊迪》。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关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或视频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PPT或黑板。

4. 动物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跟读。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2)教师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和运用。

3. 品析课文:(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表达的关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通过观察动物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

(3)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动物和关爱大自然的措施。

4. 实践与应用:(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关于关爱动物的故事或短文。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关爱动物的场景。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小珊迪》的故事,并讨论如何关爱动物和保护大自然。

《小珊迪》语文教案

《小珊迪》语文教案

《小珊迪》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和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珊迪的诚实、善良和勇敢品质。

(2)学会尊敬和关爱弱势群体。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和品质。

2. 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2)培养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小珊迪的生活环境。

(2)引导学生关注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和品质。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和品质。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通过课文细节描写,分析小珊迪的性格特点。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关注小珊迪的生活困境。

(2)培养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小珊迪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掌握情况。

2.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意识。

3.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文学习中。

2. 情感教育:以情感人,以情促知,引导学生体验小珊迪的喜怒哀乐,激发学生对小珊迪的同情和关爱。

3. 合作学习:采用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珊迪教案精选六篇

小珊迪教案精选六篇

小珊迪教案小珊迪教案「篇一」【设计意图】萨特曾说过这么一句话,“阅读就是自由的梦”。

也许这句话太诗意,但可以肯定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同时,学习需要有信心、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在:1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2 、及时、多层次、多角度地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1 、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请求”、“乞求”、“纠缠”)。

2 、让学生主动参与、入情入境,在读演中体验、感悟小珊迪的诚实守信。

二、教学过程1 、做数学题,激趣。

师:我们来做几道数学题, 1 元=()角 1 角=()分,这些都是人民币的单位。

像英镑、先令、便士是英国钱币的单位, 1先令=()便士。

生: 1 先令等于 12 便士。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呀?生:书上说,那位先生给小珊迪 1 先令,买火柴需 1 便士+丢了 7 便士+归还的 4 便士,等于 12 便士。

师:你真会读书,读得真仔细。

请大家猜猜, 1 便士大概等于多少分?生: 10 分左右吧。

师: 1 便士还比我们人民币 1 角少一点,大概只有七八分。

现在,我们有些人对于 1角钱不屑一顾,如果地上有一角钱,也不去捡起它,认为太少了,没用。

但小珊迪为了 1便士在寒冷的冬天里苦苦哀求,后来还被马车轧断了双腿。

(板书:小珊迪)【意图】一堂语文课前做数学题,让学生有一种新鲜、奇怪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弄清了先令和便士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读演中感悟、体验小珊迪的品质。

师:小珊迪是怎样苦苦哀求?请大家从 1 — 8 节中找出有关句子,想尽办法读好它。

(生读)师:谁来读读小珊迪第一次哀求。

(生读)师:你为什么这样读?生:因为他又冷又饿,希望能有一便士买吃的,很可怜。

《小珊迪》语文教案

《小珊迪》语文教案

《小珊迪》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小珊迪》。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懂得诚实、善良、勇敢、担当等品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小珊迪》。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勇于担当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

2.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图片或卡片。

3. 生字词卡片。

4.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小珊迪》,激发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氛围。

3. 分析课文(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

(2)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发展,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3)教师总结,强调诚实、善良、勇敢、担当等品质的重要性。

4. 拓展延伸(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中所展现品质的理解。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课文中的情节,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5.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小珊迪》教案(精选16篇)

《小珊迪》教案(精选16篇)

《小珊迪》教案(精选16篇)《小珊迪》篇1一、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在为"我"换零钱穿过马路时,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托付弟弟还零钱,牵挂着弟弟没人照顾,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按叙述顺序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从文中受到感染,学习故事主人公诚实、善良的品质,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悟和交流,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创新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想象,培养学生创造心往一处想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支点重难点:通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创新点:1、在小珊迪受伤,七个便士不知去向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2.在小珊迪临死时,从他的目光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空白点:在文章的结尾处,提供练笔机会,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留下空白。

四、教学过程一、启读,未成曲调先有情同学们,今天,教师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和大家回顾一段历史,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当时,社会上贫富悬殊,许多人的生活是缺衣少食,而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更是不得不以乞讨或做小买卖为生。

在他们当中,有一个可怜的孩子,为了卖出一盒火柴,而悲惨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唯一的亲人。

今天,让我们共同的走近这个可怜的孩子。

二、通读,潜心会文动真情1、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感觉和心情的变化,同时,请你把让自己心情产生变化的地方做上标记。

(学处自由读全文)2、请把你标记的地方在读两遍,感受一下,为什么产生了变化呢?初步认识(可怜)――知道真相(同情)――悲惨死去(感动)3、把你心情产生变化的地方读人大家,我们用"心"去听,去感受。

《小珊迪》教案

《小珊迪》教案

《小珊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小珊迪》的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理解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内涵。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小珊迪》的故事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并理解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难点:1. 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故事梗概、生字词、问题讨论等。

2. 准备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道具或卡片,用于学生合作探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小珊迪》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故事,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如诚实、善良、乐观等。

(3)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小珊迪的品质特点。

4. 课堂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事例。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或所见所闻,感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5. 总结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2)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提出改进自己的方向。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小珊迪》,巩固生字词。

小学语文《小珊迪》教案

小学语文《小珊迪》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学语文《小珊迪》精品教案年级段: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引导学生体会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小珊迪》的作者、背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品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悟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词语。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小珊迪的优秀品质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课文《小珊迪》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词卡片。

4. 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能否准确描述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3.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能否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珊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珊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珊迪》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阅读教学)盛长英(重庆市开县汉丰第六小学)教材简析这篇课文介绍了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在为“我”换零钱穿过马路时,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托付弟弟还零钱,牵挂弟弟没人照顾,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

作者的情感随故事情节展开而发展:对小珊迪的初步认识——深切同情——深受感动。

课文结尾饱含深情赞美小珊迪的美好品质,激发读者对珊迪悲惨遭遇的同情。

因而,此文是一篇人文性极强的文章,通过阅读实践使学生受到感染,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故事主人公诚实善良的品质。

教学目的:通过朗读感受小珊迪的生活贫穷,通过想像、真情表达体会小珊迪的诚实、善良的品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

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及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课前准备:1、课件2、与学生交流,消除陌生及紧张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童年是多么幸福美好啊!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有和蔼可亲的老师教导,有同学、朋友的关心照顾:在家里有亲人的的疼爱。

可你知道吗?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当时,贫富悬殊,许多人缺衣少食。

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不得不以乞讨、擦皮鞋、做小买卖等为生。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小珊迪。

(板书课题)他的童年就是在饥饿、痛苦中度过的。

让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吧!(齐读课题)二、故事激趣,初步感知。

1、师:想知道他的故事吗?那就竖起你的小耳朵仔细听!(老师饱含深情地讲故事:从“故事发生在爱丁堡”讲到“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

”)(配乐)2、师: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小男孩拿着那一个先令究竟干什么去了?请大家开动脑筋猜想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猜想故事的结局。

)三、引用过渡段了觖故事起因,初识小珊迪的诚实、善良。

1、师:同学们想象出了不同的结果,故事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猜想?请打开课本翻到31课《小珊迪》,快速自由读全文,用波浪线勾画出我猜想的语句。

四年级上册《小珊迪》教案

四年级上册《小珊迪》教案

四年级上册《小珊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良勇敢的品质。

(2)教育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2)运用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小珊迪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对小珊迪的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3. 合作交流(1)小组内讨论:小珊迪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喜爱?(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善良勇敢的人。

5.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实践作业:做一个诚实守信、善良勇敢的人,并将经历分享给同学。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实践分享:评价学生在实践作业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分享态度。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珊迪》教案

《小珊迪》教案

《小珊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品质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与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示。

2.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识,提问学生对小珊迪的了解。

(2)简介小珊迪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示。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如何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2)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作文。

8. 板书设计:小珊迪的优秀品质诚实善良勇敢有爱心9.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引导他们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珊迪》教案

《小珊迪》教案

《小珊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敢善良的品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性格特点。

(2)从课文中提炼主题思想。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小珊迪》。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小珊迪》。

2. 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 细读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 朗读感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表现的美好情感。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

2.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准备下一节课的朗读展示。

3. 思考题: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小珊迪这个人物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3年《小珊迪》教学反思14篇

2023年《小珊迪》教学反思14篇

2023年《小珊迪》教学反思14篇《小珊迪》教学反思篇1教学目标:通过朗读,感受小珊迪的悲惨生活,激发同情之心;感悟小珊迪纯洁善良、诚实守信的品质,触动感动之情。

设计理念:强化语言实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他们在读中体验,受到熏陶感染,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课文中的句子初步感悟小珊迪的品质。

创新点:小珊迪受伤,七个便士不知去向的时候。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像。

教学过程:一、启读(渲染情境,铺垫悲伤的感情基调)同学们,今天,老师怀着沉重的心情给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爱丁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作——小珊迪。

(教师范读讲述这个故事) (教师在舒缓凄婉的音乐中讲述这个故事,课始就让学生很快走进了课文的情境,感受到了悲伤的基调,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 听完故事请同学们谈谈听了这个故事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二、通读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自由读读这个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变化,找找课文中令你揪心的地方。

(指名说,教师正音,指导朗读)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让学生读一读小珊迪卖火柴这部分,读懂了什么?2、出示“我”与小珊迪的对话,让学生再一次走进故事,走进文本。

抓住纠缠这个词语,重点指导朗读珊迪纠缠“我”的四句话。

(理解“乞求”、“饿极了”等词语)四、感悟小珊迪纯洁善良、诚实守信的品质。

1、这么可怜的小珊迪却被一辆马车给撞了,他的帽子不见了,火柴也丢了,七个便士也不知道哪儿去了,此时此刻,珊迪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进行创造性想像。

)2、怪不得作者会做出这样的断定出示: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A、指导朗读,体会小珊迪的诚实守信B、那种人指哪种人?五、小结这样的孩子可爱吗?这样的孩子可敬吗?这样的孩子我们会忘记他吗?让我们永远记住珊迪用生命换来的诚实,用鲜血染红的信用,相信,我们拥有诚信,大家拥有诚信,世界将会更加美好!六、教学反思由于本课讲述的故事年代久远,并且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小学语文小珊迪教案

小学语文小珊迪教案

小学语文《小珊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 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人物形象。

3.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教学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2)学生通过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人和事,进行分享。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学习榜样。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小珊迪的优秀品质,谈谈自己身边的榜样。

(2)分享心得: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 课堂练习:(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2)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讲解。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

七、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珊迪》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篇课文介绍了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在为“我”换零钱穿过马路时,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托付弟弟还零钱,牵挂弟弟没人照顾,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

作者的情感随故事情节展开而发展:对小珊迪的初步认识——深切同情——深受感动。

课文结尾饱含深情赞美小珊迪的美好品质,激发读者对珊迪悲惨遭遇的同情。

因而,此文是一篇人文性极强的文章,通过阅读实践使学生受到感染,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故事主人公诚实善良的品质。

教学目的:通过朗读感受小珊迪的生活贫穷,通过想像、真情表达体会小珊迪的诚实、善良的品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

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及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课前准备:1、课件2、与学生交流,消除陌生及紧张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童年是多么幸福美好啊!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有和蔼可亲的老师教导,有同学、朋友的关心照顾:在家里有亲人的的疼爱。

可你知道吗?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当时,贫富悬殊,许多人缺衣少食。

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不得不以乞讨、擦皮鞋、做小买卖等为生。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小珊迪。

(板书课题)他的童年就是在饥饿、痛苦中度过的。

让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吧!(齐读课题)二、故事激趣,初步感知。

1、师:想知道他的故事吗?那就竖起你的小耳朵仔细听!(老师饱含深情地讲故事:从“故事发生在爱丁堡”讲到“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

”)(配乐)2、师: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小男孩拿着那一个先令究竟干什么去了?请大家开动脑筋猜想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猜想故事的结局。

)三、引用过渡段了觖故事起因,初识小珊迪的诚实、善良。

1、师:同学们想象出了不同的结果,故事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猜想?请打开课本翻到31课《小珊迪》,快速自由读全文,用波浪线勾画出我猜想的语句。

(生勾画,师巡视。

)2、指名回答。

3、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过渡段: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

我想可能上当了,但是看那孩子的面孔,看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生齐读这句话。

)师:“上当了”意味着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种猜想?但是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紧接着我是怎样想的?让我们把后半句读出来:但是看那孩子的面孔,看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那种人”是哪种人?(生回答,师将其答案板书在黑板右上角)4、师:我是根据什么来断定他不是这些类型的人的?(那孩子的面孔,那使人信任的神情)那孩子的面孔怎样?使人信任的神情又如何?让我们默读1——10自然段,用“——”勾画出描写小珊迪外貌及神情的语句。

(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勾画,师巡视)(1)师:小珊迪的外貌是怎样的?课件出示:他身上只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着的脚冻得通红。

从外貌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贫穷可怜的孩子。

)师:你们能用语气让老师感受到小珊迪的贫穷吗?(齐读。

课件重点突出“只、又薄又破、瘦瘦的、赤着”几词。

)(2)师:老师从你们的语气中感受到了小珊迪的贫穷,他的神情又是怎样的?A、可怜的孩子请求着,他是怎样请求的。

你能读出这种请求的语气吗?B、除了请求的神情,还有什么样的神情?(乞求)(课件出示)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就是小珊迪乞求的样子。

小珊迪为什么要乞求地说?(他饿极了)师: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课件出示:“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男孩子乞求道,“我给您去换零钱。

”)先自己体验体验,再请生读。

(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朗读:声音要微颤,音量要稍低。

)(3)根据课堂朗读情况,请一位读得好的同学扮演‘小珊迪’,其余同学扮‘我和我的同事’分角色朗读。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5、师生共同小结。

师:同学们,从小珊迪的外貌、神情,从他苦苦哀求我们买他的火柴,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饱受饥寒)是的,我们看到了一个饱受饥寒,不得不在严寒中卖火柴,靠劳动谋生的孩子。

三、深入体会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1、师:看到孩子这样的面孔,看到这样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事实证明小珊迪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随着故事的发展去看一看吧!小组合作学习11——16自然段。

请听清楚要求(课件出示):(1)一边读一边在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用你喜欢的符号作上记号。

(2)小组交流,为什么这些地方让你感动?(3)说一说,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来?再试着读一读。

2、学生小组合作学生。

师参与个别组的学习。

3、学生汇报。

(师相机指导)(1)小珊迪临死前还牵挂着弟弟无人照顾。

“我就要死了。

可怜的小得比。

谁来照顾你呢?”师:还有谁被这里感动了?站起来老师看看,读出你们的感动!(站着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珊迪是多么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善良)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感受小珊迪的善良吧!(齐读)(2)“这时我才知道,他们俩是孤儿,父母早死了。

”(从这儿可以看出小珊迪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3)“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对我说:‘我换好零钱往回跑,被马车撞倒了,轧断的两条腿。

’”。

(因为为了急于还零钱给我,他往回跑,被被马车轧断双腿。

小珊迪是多么的诚实呀!)师:此时的小珊迪在哪儿?(躺在破床上)师:按常理他应该在哪儿?(医院。

可是他太穷,不能去医院治疗,只得躺在破床上等死。

) 师:他需要钱吗?(需要。

他需要钱去购买衣服御寒;他需要钱去购买面包充饥;他需要钱去医治自己的双腿;他需要钱去照顾自己的弟弟。

他还需要钱去上学;。

他太需要钱了!)师:还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动?(4)第13自然段。

小珊迪那么需要钱,还叫他的弟弟来还零钱。

师:小利比叙述的这段话我们该怎样读?(悲哀、凄凉)师:第一句呢?(坦然、坚定)师:愿意读的都站起来吧,让我们读出小利比的坦然、坚定,读出他的悲哀、凄凉!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语重心长的向弟弟交代。

师:从小利比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一先令是几个便士?1先令是12个便士,小珊迪挣得了几个便士一个便士多吗?从文中知道一个便士能买多少东西?(一盒火柴,甚至两盒火柴。

)师:是啊,一个便士太少了,可就是为了挣得这一个便士,小珊迪不小心被马车轧断了双腿,因无钱医治而失去了幼小的生命,多么令人痛心啊!可就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就在这么需要钱的时候,他竟然让他的弟弟送回来了另外四个便士!!同学们,当躺在病床上的小珊迪用颤抖的双手把四个便士交到弟弟的手里的时候,你觉得他会嘱咐些什么?想清楚了与同桌互相说说,以“我亲爱的弟弟小利比------”开头。

再个别说。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语重心长的向弟弟交代)师:小利比不负哥哥的重托,送回了四个便士。

与其说珊迪送回的是四个便士,不如说小珊迪送回的是。

品质。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诚实)4、看着板书小结:同学们,看那孩子的面孔,看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事实证明小珊迪的确不是―――不是———不是——(师一边说,一边擦去黑板右上角的词语。

)饱受饥寒的小珊迪品质多么可贵,他是那么的诚实、善良!/(板书)╲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再读这句话: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我想可能上当了,但是看那孩子的面孔,看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课件再次出示这句话齐读。

)四、回顾全文,与小珊迪进行心灵对话。

1、(课件出示插图,并配乐。

)师:这就是生活贫穷、饱受饥寒的小珊迪,这就是为了挣得一个便士被马车轧断双腿的小珊迪!这就是他生命垂危的时候念念不忘还我零钱的小珊迪!这就是在临死时还牵挂着弟弟的小珊迪!故事里的我被感动了!老师被感动了!!你们也被感动了!!!这时我们都在心里默默地说:(课件出示:小珊迪啊,我永远忘不了你!)让我们一起说一说,。

2、这个时候,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忘不了的是小珊迪的什么?(课件出示:忘不了你------)与小珊迪的心灵对话。

五、总结:让我们永远记住小珊迪那瘦瘦的小脸,记住他那乞求的眼神,更要记住他诚实、善良的品质!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呼唤“小珊迪”!板书设计:31小珊迪╱诚实饱受饥寒╲善良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努力追寻一种心醉神往的情感体验,小珊迪的窘迫生活让人心碎,小珊迪带着弟弟的凄凉与泪水离去让人心碎,但更深深震憾人们心灵的,是柔弱的他在生命垂危时表现出的诚实善良的品质。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是本课教学的着眼点。

首先以过渡段为切入口:“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

我想可能上当了,但是看那孩子的面孔,看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然后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感受小珊迪的生活贫穷,为学生体会小珊迪的诚实善良作铺垫。

接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集体交流、想象体会感受小珊迪的诚实善良。

在回顾全文时,一缕哀婉的乐曲,一幅素净的画面,伴着学生静静的回味,营造一种恰如其分的情境,给学生一种思维联想和回味的空间,“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的情感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最后通过真情表达:“小珊迪呀,我永远忘不了你,忘不了你┅┅”与小珊迪的生命进行对话,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经历一段难忘的历程。

较好地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同时,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及想像能力均得到了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