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微课题教学案例
高中英语微课题
高中英语微课题篇一:高中英语课题研究方案高中英语小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名称: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二.研究背景高中英语学科的总课题为“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英语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初期的关于课堂“W ARMING-UP”环节的小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已于上学期期末开展了关于此项研究的阶段性汇报,即课题的中期推进。
这个学期之所以要把小课题定位于” 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这一阶段,首先源于对上一阶段的承接和顺延。
英语的课堂热身过后便是对课程的导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及目的。
其次是因为我们区绝大多数的老师上课前的口头语基本是” 认真听课,精力要集中,把嘴闭上,把书拿出来翻到多少多少页“或是依旧停留在对上堂课的复习或是单词的听写中来开始一堂课的讲授。
根本没有给学生一个对新课程学习的准备。
问其原因多数教师又会说“我们的学生基础太差,我们的课业任务难以完成等等。
”总的说来,课堂导入简单枯燥,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作用,根本发挥不了任何实效性。
怎样发挥课堂导入环节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呢?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经过了认真的讨论,认为: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并根据新的将要学习的语言材料的特点来进行导入。
曾经聆听过许多位名师的课堂,他们精彩的讲授,学生们卓越的表现,无一不是从一段精彩的导入开始的,或是大气磅礴,气吞山河,或如小桥流水,娓娓道来,一段好的导入总能让人产生无限期许,油然而生的一种直觉告诉大家:好戏还在后头呢!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效果。
我们认为导入要含着活力,带着兴趣,带着思索步入课堂;形式多样化,保鲜度强,力争成效高,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也让老师们收到更佳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高中英语优秀微课教案模板(共7篇)
高中英语优秀微课教案模板〔共7篇〕
第1篇:高中英语微课教案
高中英语微课教案模板【篇1:微课设计方案(英语)】
微课设计方案
【篇2:英语微课教学设计思路】
初中英语人教版语法系列微课
——过去完成时
教
学
设
计
张家山学校
蒋毅
过去完成时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1.能准确记住局部单词的过去分词。
2.能准确记住并说出过去完成时态的构成及句子构造。
才能目的:能运用所学的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子描绘简单的图片。
运用所学的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子描绘简单的图片。
课型:新授课教法:讲解练习相结合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看一个时间轴,用含有过去时态的两个简单句子描绘轴上的图片。
进而引出含有过去完成时态的复合句:by the time li lei got up, his sister had already 二、新授继续展示两个时间轴,模拟上述复合句用含有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子描绘时间轴。
by the time i got to school, the teacher into the claroom. by the time i got home, my little brother to bed.
三.构造。
高中英语微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复习课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复习,掌握本单元的主要词汇和短语;(2)学生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和写作;(3)学生能够提高英语听力、口语和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3)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女性、关爱女性的情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 本单元主要词汇和短语;2. 本单元语法知识;3. 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英语语法的运用能力;3. 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单元的主题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2. 提问:What have you learned in this unit? 引导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词汇复习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单元的主要词汇,引导学生进行拼写和翻译;2. 通过游戏或竞赛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词汇拼写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3.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三、语法复习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单元的语法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总结;2. 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法知识;3. 教师讲解易错点,帮助学生巩固语法知识。
四、听力训练1. 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听力理解情况;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口语训练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3. 学生展示对话,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高中英语微课15分钟
高中英语微课15分钟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围绕“高中英语微课15分钟”这一主题展开。
在短短的15分钟内,教师需高效利用时间,针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进行针对性训练。
具体包括:复习重要语法点、拓展词汇量、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教学对象本次微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在语法、词汇、听说读写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设计需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在15分钟内有所收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3)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微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巩固并掌握高中英语课程中的重要语法点,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等;同时,学生能够拓展词汇量,学习并运用新词汇,为日常英语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2)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在英语交流中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词汇运用和写作技巧,提高英语学科素养。
2、过程与方法(1)过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英语知识。
(2)方法目标: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微课的学习,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高中英语微课教案
高中英语微课教案教案标题:高中英语微课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设计一堂高中英语微课,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
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自信心。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听懂并获取关键信息。
2. 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
3.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重点:1.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3.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激发。
4. 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学生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
3. 高中英语教材和相关学习资源。
4. 分组活动所需的小组任务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一段有趣的视频或图片导入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2. 提问学生与导入话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
二、听力训练(15分钟)1. 播放一段与导入话题相关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仔细倾听并获取关键信息。
2. 分组讨论听到的信息,然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三、口语表达(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个与听力材料相关的口语任务,例如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
2. 学生分组进行口语练习,鼓励他们使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四、学习资源探究(15分钟)1. 学生利用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自主探究与本课话题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学习网站等。
2. 学生选择并分享他们认为有用的学习资源,讨论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归纳出学习要点。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提出问题或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在课后继续探究与本课话题相关的学习资源,并制作一个学习资源推荐列表。
课中巧用语法微课,提升英语核心素养——以高中定语从句关系副词语法教学为例
1082019年46期总第486期ENGLISH ON CAMPUS课中巧用语法微课,提升英语核心素养——以高中定语从句关系副词语法教学为例文/冯带娣Step 3 播放定语从句关系副词微课视频。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微课视频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定语从句关系副词的基本用法。
微课通过情景动画讲解,游戏练习巩固,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高效地学习语法知识。
Step 4完成微课学习任务单。
1.总结关系副词when\where\why在定语从句中充当的成分。
2.用when\where\why\which\that 完成填空练习3.高考连接---判断句子正误,并改正错误的句子。
【设计说明】学生热情高涨,抢着上来展示答案。
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Step 5 Activity 1: Guessing game.笔者在课堂上给出三组照片,学生通过所给的定语从句,对人/物进行猜测。
1.Who is the famous star I like ?2.Which animal do I like most?3.Which cellphone do I like most?【设计说明】学生在猜题过程中,思维品质得到了锻炼,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培养。
Step 6 Activity 2 : Writing, Speaking & Guessing.在这一环节,笔者设计了一个用英语描述图片的活动。
每张图片代表一个场景,每个组抽取一张图片,通过小组合作用英语描述图片,写出至少一个含有关系副词的定语从句,其他组的成员进行竞猜。
【设计说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思维品质得到了训练,通过口头的方式描述图片,口语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结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高中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因此,应用在课堂中的语法微课应运而生。
在信息化技术占据重要位置的当今,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实现英语语法课堂多元化教学,让英语语法课堂真正“活”起来。
高中英语新人教版精品教案《only 状语位于句首引起主句部分倒装》
B wa the match over; were the
C wa the match over; the were
D the match wa over; were the
3 只有保护环境,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On b ent wi we have a better ife
in thi wa can we earn Engih we
过程
1.On状语位于句首时,句子要局部倒装
On in thi wa can he ove the
uch I oved them
reaied B I had reaied
C had I reaied D did I reaie
when _____ in the afternoon _____ abe to eave
on状语置于句首引导主句局部倒装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吴春琳
学科
英语
学校
博白县王力中学
微课名称:
on状语置于句首引导主部倒装
预备知识
学习掌握自然语序和倒装语序的不同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任务型教学法,比照观察法,总结法
适用对象
高二学生
设计思路
高二学生学生对on状语置于句首引导主句局部倒装的理解比拟抽象,通过自然语序和倒装语序的比照,能更好的的理解该知识的含义;接着通过各种on状语置于句首比照,学生归纳总结其用法;最后学生就会形成自己on状语置于句首引导主句局部倒装的初步理解。
教学过程
内 容
一、导入
自然语序和倒装语序的不同
can earn Engih we on in thi wa
高中英语答辩微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高中英语答辩技巧与应用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英语答辩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适用年级:高中课时: 1课时教学重点:- 答辩流程与技巧- 英语口语表达- 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教学难点:- 高度紧张的答辩氛围下保持冷静- 有效地组织语言,清晰表达观点教学准备:- 微课平台(如PPT、视频等)- 答辩模拟题目- 答辩技巧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段关于英语答辩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英语答辩有什么了解?知道答辩需要准备哪些内容吗?二、讲解答辩流程与技巧(15分钟)1. 答辩流程:- 答辩前准备:了解答辩题目,收集资料,整理思路。
- 答辩过程:清晰表达观点,注意语速和语调,保持自信。
- 答辩结束:礼貌感谢评委,整理场地。
2. 答辩技巧:- 简洁明了: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观点。
- 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地阐述自己的论点。
- 语速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的语速。
- 语调抑扬顿挫:适当提高语调以吸引注意力。
三、模拟练习(20分钟)1. 分组进行答辩模拟,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答辩,其他同学作为评委提出问题。
2.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和建议。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分享模拟答辩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答辩技巧的重要性。
3. 布置课后作业:准备一个简单的答辩题目,进行自我练习。
五、课后拓展(5分钟)1. 鼓励学生观看英语答辩相关的视频,学习优秀答辩者的技巧。
2. 建议学生参加学校的英语演讲或辩论活动,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对答辩流程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如何?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备注:-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长。
- 可邀请英语专业的老师或经验丰富的学生进行示范答辩。
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语法微课的情景导入设计——以动词不定式为例
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语法微课的情景导入设计——以动词不定式为例摘要:传统的高中英语语法课堂相当乏味,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对所学语法内容不够感兴趣,不能学以致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以其短小精悍、主题鲜明、形象、生动、有趣等优点,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欢,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以动词不定式的用法为例,阐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语法运用微课教学的策略,以及结合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合理设计情景教学,导入到语法微课中,创设高效有趣的英语语法微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法微课教学情景导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和学习策略,逐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其中,对高中英语语法知识的内容要求突出语用方面的要求,凸显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视;教师要重视真实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得体的语言形式开展有效的交流,努力把文化知识的教学有机融入语言学习之中,充分挖掘语篇中的文化和育人价值。
在新课改的教学大背景下,微课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之一,具有迅速提炼教学重难点、创设教学情景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显著作用,能够有效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标。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意义尽管高中英语课程所涵盖的许多语法知识在初中生已经涉及到,但很多高中生对某个语法的具体内涵和用法还是很难把握,而教师在语法教学中往往方式单一,容易造成“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微课在语法教学中的使用就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难题。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语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高中英语10分钟微课
高中英语10分钟微课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为高中英语10分钟微课,主题为“动词时态的应用”。
微课旨在通过短时高效的教学,帮助学生巩固动词时态知识,提高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动词时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运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对象本次微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然而,在动词时态的运用上,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需要通过本次微课进行巩固和提升。
此外,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微课内容将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动词时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等;(2)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不同动词时态,表达各种时间意义;(3)能够运用所学动词时态进行句子改写,提高句子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4)通过微课学习,提升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动词时态的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采用互动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4)利用微课资源,拓展学习渠道,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复习和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注重语法知识在实际语境中的正确运用;(3)通过学习动词时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语法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实用价值;(4)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互助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5)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策略1、以退为进在本次微课教学中,教师将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
即在教学中适时地后退一步,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高中英语微课大赛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微课教学,学生能够掌握高中英语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高中英语基本语法知识。
2. 常用词汇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复杂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2. 词汇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一段英语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学生: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ong?3. 引出微课主题:Today's lesson is about the basic grammar and vocabulary in high school English.二、微课教学(20分钟)1. 语法讲解a. 通过PPT展示高中英语常见语法结构,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b. 结合例句,讲解每种时态的构成和用法。
c. 邀请学生跟读并模仿例句,巩固所学知识。
2. 词汇讲解a. 展示常用词汇,如:time, school, book, friend等。
b.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含义。
c. 邀请学生用所学词汇造句,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练习环节a. 设计与微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等。
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c.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
三、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馈学习效果。
3. 提出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5分钟)1. 复习本节课所学语法和词汇。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检测学习效果。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微课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高中英语专题微课教案模板
---一、教学主题[请在此处填写教学主题,例如:“高中英语语法——现在进行时”或“高中英语阅读技巧——细节理解”]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知识点],如:现在进行时的构成、用法及例句。
- 学生能够理解[相关概念],如:细节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点]进行实际语言交流,如:用现在进行时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
- 学生能够运用[技巧]进行阅读理解,如:快速找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具体知识点],如: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和用法。
- [具体技巧],如:细节理解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具体知识点],如:现在进行时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
- [具体技巧],如:在阅读中快速找到关键信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或提问等方式,引入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0分钟)- 详细讲解[具体知识点],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 展示相关例句,让学生跟随朗读,加深理解。
3. 练习巩固(10分钟)- 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可以包括填空、选择题、翻译等题型。
4. 拓展延伸(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主题]的更多应用场景,如: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现在进行时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
-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5. 总结反思(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进行课堂互动。
五、教学工具- 电脑、投影仪- 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六、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 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 通过课后作业或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例如:学生对哪些内容掌握较好,哪些内容存在困难;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高中英语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analyze, evaluate, and synthesize information, and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in real-world contexts.
Improved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the course
Students ar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PPT courseware-based English course, as it provides a more engaging and effective learning experience.
要点二
Enhanced students'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The PPT courseware encourages students to think creatively and critically about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promoting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ndependently.
词汇和语法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石,本部分内容主要通过 PPT课件,系统地介绍了高中英语的重要词汇和语法知识 。
课件中包含了丰富的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汇 和语法的实际运用。同时,通过有趣的互动游戏和挑战,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记忆效果。
Teach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tudent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作者:徐笑宁来源:《新课程·教师》2015年第12期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扩大,教材的不断更新,许多新事物、新知识不断涌现,作为一线教师在优化知识内容的同时,也要不断地优化知识获取渠道和获取方式。
因此,许多教师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微课”引入课堂便是其中一种有效的尝试。
下面我以NSEFC BOOK 1 Unit 1 Friendship Reading:Anne’s Best Friend一课为例,展示微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和对传统教学的改善。
Teaching proceduresStep I Warming-up1.Introduce the topic“friendship” by enjoying Microlecture I:“Trouble Is A Friend”2.Group discussion:what is your understanding of friendship?Step II Pre-reading1.Grasp the use of language points by Microlecture II:“Unit1-词汇应用”2.Look through the whole passage and find out what the main body part of the passage is.设计说明:此微课讲解了材料中的语言知识,帮助学生扫除了字面理解障碍,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广度,而且使学生在更真实的情境下灵活运用语言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真正体现了知识的吸收内化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此外,微课资源短小精炼的特点给学生留有更大的空间来发展多角度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Step III While-reading1.Skimming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dairy?2.ScanningPair work:discuss the function of diary.Watch Microlecture III:“How to write a diary” and get a conclusion.Find the supporting details for each function and discuss in pairs.设计说明:文本处理以体裁为切入点,此处及时加入介绍“日记”体裁的微课,实现了对阅读材料的补充,有利于写作活动的开展。
高中英语优秀微课教案模板
《高中英语Unit 5 Reading: The Greatest Explorer》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3)了解探险家詹姆斯·库克的历史背景。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探险家詹姆斯·库克的兴趣;(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敬畏之心;(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2. 教学难点:(1)理解探险家詹姆斯·库克的历史背景;(2)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播放一段关于探险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2)提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exploration? 引导学生思考。
2. 预习(1)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找出文章的标题、作者、主要人物等;(2)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3. 阅读理解(1)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大意;(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4. 词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学生进行词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口语表达(1)学生分组讨论,用英语描述文章中的探险故事;(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点评。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布置课后作业,如: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探险家的故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程度;2. 学生对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掌握情况;3. 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表现;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3. 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微课题教学案例
课题名称: Cultural Relics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 2 授课时间: 40 分钟
•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智力发展趋于成熟。
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初中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渐渐形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中英语第一个模块的学习,渐渐习惯了我的教法,但经过半个学期后,他们适应得很快,而且还取得一定的进步。
二、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第一个课时。
在上这一节课前并没有让他们了解太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只是由于这课出现的人名和地方名比较多,我在课前教他们读了一下。
三、教学目标
本课为阅读课型,主要介绍有关俄罗斯遗失琥珀屋的轶事。
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学会描述他们的起源、发展和保护等方面的情况。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用不同的形式来让学生自己归纳,提高阅读技能。
由于这课讲述国外文化遗产,学生会感到陌生,为了引起共鸣,因此要把中外文化遗产结合一起讨论。
本课目的要使学生学会如何谈论文化遗产以及最后形成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看图片和听录音引入文化遗产这一话题。
2 、从网上下载一些琥珀屋图片并展示给学生看,分辨新旧琥珀屋,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而且有利于
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一些生词用板书)
3 、学生阅读课文后完成精读练习。
4 、两人围绕琥珀屋设计小对话。
5 、语言学习 -- 难句解释。
6 、小结文章,一是找关键线索,二是写作手法。
7 、小组讨论,包括复述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学生总结自己通过本课学习学到了什么(达到教
学目标 -- 形成保护文物意识)。
四、教学策略
环环相扣,设计紧凑。
用一些有关文物的精美图片,引起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文章的兴趣,减少陌生感。
课前需要准备中外文物图片以及对这些图片简短的录音描述。
五、教学过程
(一) warming-up 引入
教师用 PowerPoint 分别展示三幅图片以及播放有关的三段介绍录音,并不需要学生详细记录细节,因为不是听力课,只是了解图片是什么地方,位于哪个国家等。
( look at three pictures and listen to three tourist guide describe each of them.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
1 、 3 为学生所熟悉的
1. The Pyramids in Egypt
2. Machu Picchu in Peru
3.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然后问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They represent the culture of their countries, so they are called ______ )
引导学生讲出 cultural relics 这个词组
接着分别说出 cultural relics 的定义(学生个人观点)
(引入部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话题有所了解,而且很有兴趣了解其它文物)
(二) Reading 使学生了解 Amber Room 形成、发展 , 经历了几个阶段
1 、让学生解释文章的 title—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Maybe it ' s lost)
2 、为了让学生知道琥珀屋是什么样子,帮助理解文章,教师展示多张图片,新旧琥珀屋对照、外观、以及里面摆设的琥珀,金碧辉煌的琥珀屋使学生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并学会分辨新旧。
3 、先给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scanning )。
有目的性阅读是阅读训练一种技巧,并且提醒学生不用太多花大多注意力在人名、地名上面,而假设自己正在读一本侦探小说,集中精力探究事情的发生经过。
4 、阅读后学生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能找到答案)
5 、在了解细节的基础上,再次阅读 (skimming) 。
全班分 5 个小组,分配任务给每一个组,文章共有 5 段,每组概括一个段落的大意,而且要求使用不超过 3 个单词来概括,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归纳能力。
(三) Summing-up (总结)
学生掌握每段大意后,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和特点
1 、找出与 Amber Room 有关的重要线索( 3 个人物、
2 个国家、 1 个组织)
2 、分析写作手法(时间顺序及都用了一般过去时描述已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将来进行写作训练描述某事经过时,可以模仿这篇文章的手法
(四) Group-work 4 人小组
学生此时已非常熟悉文章内容及结构,进入用英语进行交际环节
1.复述课文,教师给出一段文字,中间有不少空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空格( learn how to talk about cultural relics )
Fill in the blanks:
The Amber Room was made ________ .Frederick William Ⅰ ________ .It soon became part of the Czar ' s winter palace in St. Petersburg . Later, Catherine Ⅱ ________ and she told her artists to ________ . In September, 1941 the Nazi Germany army secretly ________ . After that, what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
________ . Now Russians and German shave ________ much like the old one.
2 、谈谈自己从中的收获(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ext? )
学生都能说出要保护文物(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至于怎样保护,因时间关系留待下个课时再讨论。
(六)布置作业:复习课文及写一篇如何保护家乡某一文物的文章。
六、课后反思
教学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一步接一步从阅读文章表层意思,到探讨深层意思,使学生明白文物重要性及要做好保护。
最后总结全文,通过字面理解使学生达成共识 --- 保护文物,升华到深层理解。
引入部分达到预期效果,没有用书本上的例子,而自己准备了录音和图片作为引入,时间短且能引起学生兴趣及渴望了解更多的求知欲。
不足之处是在阅读后回答问题那部分,设计问题大多是 wh-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