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赏析

合集下载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附赏析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附赏析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附赏析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

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相关试题及答案1.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答案: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

景物完整2分,语言生动1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情感。

3.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答:岳阳楼、滕王阁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寂寞、惆怅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答: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6.解释下面的词浯。

(2分)①历历:②乡关: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8、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参考答案:6、①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

②故乡。

7、A.,B,C,D。

8、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黄鹤楼崔颢赏析

黄鹤楼崔颢赏析

黄鹤楼崔颢赏析范文一:《黄鹤楼》崔颢赏析作为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崔颢的《黄鹤楼》表达了作者对黄鹤楼壮观壮美的景象及其历史文化的敬仰。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首诗风靡了千年呢?首先,作者对景象的描绘令人印象深刻。

诗中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诗人用精美的语言,将楼门前的景象形象地娓娓道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此时此刻的美好。

其次,作者将对景象的叹息融入对历史文化的考究。

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诗人通过对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解读,强调了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热爱。

综上所述,崔颢的《黄鹤楼》之所以千古流传,是因为作者既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美好的景象,又将叹息融入到对历史文化的考究中,诗歌中蕴含着既壮美又深刻的意境。

这样的诗歌不仅让人陶醉于景象之美,更让人切身感受到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厚重。

写作重点:本篇文章从描绘景象和考究历史文化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诗歌的艺术特点和震撼力,结构清晰偏向层次性思维。

用词分析:逐句评论了原文,表达了作者动情的情感与丰富的内涵,用词比较精细和传神。

范文二:《黄鹤楼》崔颢赏析崔颢的《黄鹤楼》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这首长度仅得三十七字的千古奇谭,诗中虚实相间,并不是完完全全真实的。

其深邃的意境与独特的艺术表现,不但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更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崔颢在描写黄鹤楼时,借用意象,行文华丽。

先写:“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他将虚幻的黄鹤形神兼备地刻画出来,黄鹤是人们向往的神仙之鸟,它是仙鸟,灵异之鸟。

人们向往黄鹤,因为黄鹤代表着灵性与神秘,曾经乘坐黄鹤的人都是故去的。

因此,黄鹤是留下了世人的时光,是浓缩了岁月的经典。

而黄鹤楼在黄鹤不在的情况下,在江南的波澜壮阔中昼夜不停地矗立着,其遗址,就像一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永远不会完全消逝。

其次,崔颢在描写时融入了历史人文的色彩。

古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翻译赏析

古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翻译赏析

古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翻译赏析《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颢。

其诗文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前言】《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注释】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

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翻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的大江令人发愁。

【赏析】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

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

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与崔诗如出一辙。

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

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黄鹤楼原文及赏析

黄鹤楼原文及赏析

黄鹤楼原文及赏析黄鹤楼,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之上,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名胜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黄鹤楼》这首诗的原文及赏析。

黄鹤楼原文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是由唐代文学家崔颢创作的。

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黄鹤楼的深深迷恋和对离别的痛苦。

接下来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诗的意境与文化内涵。

首先,诗的开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以黄鹤楼作为起点,通过“昔人已乘黄鹤去”的表达,使读者不禁想象过去昔日的人们曾经登上黄鹤楼,目送着黄鹤远去。

而现在,这里空留下黄鹤楼,似乎一切都已改变,充满了离别之意。

接着,“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两句表达出作者对离别之痛的感受。

作者惋惜地说,黄鹤一去不再回来,只剩下千载流传的白云,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之情。

再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两句描绘了黄鹤楼周围的景色。

作者以“晴川历历”来形容汉阳树,使人感受到阳光普照的景象,而“芳草萋萋”则给人一种青绿生动的感觉。

鹦鹉洲作为一个美丽的地方,也给人们留下了浓厚的印象。

最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两句是表达诗人离乡之情。

夕阳西下,诗人不禁问自己故乡在何方,而烟波江上的景色让他更加感到离愁别绪。

总的来说,这首《黄鹤楼》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离别之情,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也展示了唐代文人对离别和思乡的情感表达。

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鹤楼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座古迹,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寄托了一段段人们对离别、思乡之情。

相信在未来的岁月中,黄鹤楼将继续为人们所铭记和赞美。

崔颢《黄鹤楼》赏析

崔颢《黄鹤楼》赏析

崔颢《黄鹤楼》赏析崔颢《黄鹤楼》赏析引导语:《黄鹤楼》由崔颢创作,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下面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解】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

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久远的意思。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4.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5.萋萋(qi1):草盛貌。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赏析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中“黄鹤”所指甚明,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即“一切”之意。

“不复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

“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

如果说这个词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

《黄鹤楼》赏析

《黄鹤楼》赏析

《古诗两首》古诗《黄鹤楼》赏析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诗中“黄鹤”所指甚明,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即“一切”之意。

“不复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

“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

如果说这个词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

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生了浓浓的乡愁。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些二句描述了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极富人情味:艳阳高照,碧空如洗。

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伫立在眼前。

和煦的阳光洒满江面,温暖着亲人。

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

幼儿唐诗《黄鹤楼》原文译文鉴赏

幼儿唐诗《黄鹤楼》原文译文鉴赏

幼儿唐诗《黄鹤楼》原文|译文|鉴赏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

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那正是这首著名的《黄鹤楼》。

下面我们也一起透过这首诗领略黄鹤楼千年前的风采吧!幼儿唐诗《黄鹤楼》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及注释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赏析首联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崔颢《黄鹤楼》鉴赏

崔颢《黄鹤楼》鉴赏

【原文】《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黄鹤楼: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鹄矶上,下临长江。

传说三国时费祎在此楼乘鹤登仙,也有传说仙人子安曾经乘黄鹤经过此处,住留于此,故名黄鹤楼。

昔人: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悠悠:久远的意思。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隔着江水,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草长得茂盛喜人。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汉阳,在武昌西北,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鹦鹉洲,唐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之中,明末逐渐沉没。

相传因东汉末年祢衡作“鹦鹉赋”得名。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两句是作者借此以抒写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并感叹人在江湖无依的人生。

【古诗今译】传说中的仙人早已乘黄鹤离去,只留下了这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回来,唯有悠悠的白云千百年来依然飘浮在空中,不因黄鹤离去而有所改变。

晴天里,隔着江水,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也长满了茂盛的芳草。

时已黄昏,何处是我的家乡?烟波浩渺的大江令人生起无限的哀愁!【赏析】崔颢(公元704—754年),汴州(开封)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天宝中任尚书司勋员外郎。

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

《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此诗为咏黄鹤楼的名篇佳作,即便是大诗人李白也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因为崔颢的诗实在太高妙了。

他将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与人生的感发写得如此空灵,如此真实,不仅情景交融,而且时空切换自然,意境深远而又不晦涩,犹如信手拈来,读之如若行云流水,一泻而下。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起笔从黄鹤楼远古的传说写起,昔日的仙人子安早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留下了这座空空荡荡的黄鹤楼。

这远古传说的追溯,既令读者想知道黄鹤楼的来历,也无疑是为黄鹤楼罩上了一层神奇虚幻的神秘色彩。

崔颢《黄鹤楼》鉴赏《黄鹤楼》译文及赏析答案

崔颢《黄鹤楼》鉴赏《黄鹤楼》译文及赏析答案

崔颢《黄鹤楼》鉴赏《黄鹤楼》译文及赏析答案《黄鹤楼》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黄鹤楼》注释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乘:驾。

去:离开。

空:只。

返:通返,返回。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悠悠:飘荡的样子。

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历历:清楚可数。

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乡关:故乡。

《黄鹤楼》译文及注释二《黄鹤楼》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黄鹤楼》注释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

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黄鹤楼》分联详析首联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

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相关试题及答案1.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3分)答案: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

景物完整2分,语言生动1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情感。

(2分)3.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答:岳阳楼、滕王阁(4)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寂寞、惆怅(5)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答: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6.解释下面的词浯。

(2分)①历历:②乡关: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 )8、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参考答案:6、①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

②故乡。

7、A.,B,C,D。

古诗《崔颢·黄鹤楼》注释与赏析

古诗《崔颢·黄鹤楼》注释与赏析

古诗《崔颢·黄鹤楼》注释与赏析古诗《崔颢·黄鹤楼》解释与赏析崔颢·黄鹤楼①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②历历③汉阳④树,芳草萋萋鹦鹉洲⑤。

日暮乡关⑥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释】①黄鹤楼:以在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

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

②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

③历历:分明的样子。

④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

⑤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

⑥乡关:故乡。

赏析崔颢(公元704年?—公元754年),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氏,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

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系盛唐诗人。

与王昌龄、高适、孟浩然齐名。

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此诗从黄鹤楼的名字落笔,仙人跨鹤,一去不返,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世事茫茫,给人以岁月不再、古人无踪之憾。

前四句均围绕黄鹤楼,“黄鹤”二字一再出现,却因势奔腾直下,一气呵成,气概苍莽,绝无重复之瑕。

这四句中,虽然平仄并不对仗,有违律诗大忌。

但诗人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

在刚刚营造出的渺茫之意中,忽然笔锋一转,勾勒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

将前面的格律匡正。

夕阳西下,面对烟波茫茫的江天,宦游之人思乡之情顿生,凄婉悲凉之感跃然纸上。

此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

《黄鹤楼》赏析

《黄鹤楼》赏析

《黄鹤楼》赏析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赏析】【原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1.首联两句话是仙人骑鹤的传说,令人浮想联翩,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铺垫。

是虚写。

2.颔联这里也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也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3.颈联写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致,却反衬出清冷的思乡之情,是以荣景显伤情。

传达出诗人深刻的漂泊感和对归宿的向往。

这一联的景物描写不但烘托出登楼远眺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波澜起伏。

是实写。

4.尾联既表现了作者丰富复杂的内心感受,又展示出黄鹤楼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面对着沉沉暮色,浩淼烟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烟波与愁绪交融在一起,使这首诗又回到开头渺茫的境界。

【作者】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

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

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

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归隐、急流勇退之意的。

然终因他功名心切,仍然回到长安,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未得返回故里。

这可能正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流传不多的主要原因。

【主旨】本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想,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与思乡的情怀。

【名句赏析】首联: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按联赏析《黄鹤楼》

按联赏析《黄鹤楼》

按联赏析《黄鹤楼》
《黄鹤楼》是唐代李白的名篇之一,全篇通过对楼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情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对壮丽风景的赞美。

这首诗在整体结构上采用了七绝的形式,行亦七字,分为三十二首。

一开始表现诗人登上黄鹤楼,仰望楼顶的黄鹤,并寄情于那华丽的风景。

接下来诗人写下想念远方亲朋好友的情感,同时又赋予了诗中人物真挚的情感。

整首诗清朗平实,妙笔生花,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家国离别的深情思念。

从结构和形式上来看,这首《黄鹤楼》通过细腻的描绘、深沉的情感,以及悠扬的韵律塑造出了一个美妙和令人难忘的诗意世界。

《黄鹤楼》诗歌赏析

《黄鹤楼》诗歌赏析

《黄鹤楼》诗歌赏析(学生版)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二.创作背景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

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它是吊古怀乡之佳作,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三.诗歌鉴赏诗歌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

诗人先悬想“昔日”仙人费祎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再从遥远的古代回到现实中来,写现在的鹤去楼空。

一个“空”字,似乎有无限的感慨。

读首联,仿佛看到诗人凭栏远眺,吊古伤今陷入无限沉思之中的形象。

颔联紧承首联来写,是首联的延伸。

黄鹤已经飞走了,“一去不复返”。

诗人似在极目远眺,试图追寻黄鹤的踪影,却杳然无得;看到的只有天际漂浮的白云,这些白云,千百年来都是这样悠悠闲闲的浮动着。

这两联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两个“空”字,怅惘之情昭然可见。

颈联转写登楼所见明丽之景,诗人也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中来。

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之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一棵棵葱翠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州上,芳草如茵,长得非常茂盛。

此联所写为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尾联以抒情作结。

诗人观赏佳境,吊古伤今,思绪绵绵,不觉已是傍晚。

烟雾升腾,明净的江面,早已是一片凄迷。

白日里可一望千里,不仅忍动满怀愁绪。

《黄鹤楼》赏析

《黄鹤楼》赏析

《黄鹤楼》赏析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原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1.首联两句话是仙人骑鹤的传说,令人浮想联翩,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铺垫。

是虚写。

2.颔联这里也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也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3.颈联写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致,却反衬出清冷的思乡之情,是以荣景显伤情。

传达出诗人深刻的漂泊感和对归宿的向往。

这一联的景物描写不但烘托出登楼远眺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波澜起伏。

是实写。

4.尾联既表现了作者丰富复杂的内心感受,又展示出黄鹤楼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面对着沉沉暮色,浩淼烟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烟波与愁绪交融在一起,使这首诗又回到开头渺茫的境界。

【作者】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

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

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

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归隐、急流勇退之意的。

然终因他功名心切,仍然回到长安,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未得返回故里。

这可能正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流传不多的主要原因。

【背景】唐代诗人崔颢的题咏,使黄鹤楼赢得“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黄鹤楼》这首诗运用了优美的神话传说,写出黄鹤楼的来历、登楼所见以及触景生情引起的乡愁。

宋代人把这首诗推为唐人七律第一。

唐朝大诗人李白经过武昌,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到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崔颢《黄鹤楼》的意思及赏析

崔颢《黄鹤楼》的意思及赏析

崔颢《黄鹤楼》的意思及赏析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1历历汉一陽一树,芳草萋萋鹦鹉洲2。

日暮乡关3何处是,烟波一江一上使人愁。

1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一江一。

历历:分明的样子。

2鹦鹉洲:位于汉一陽一东南二里长一江一中,后渐被一江一水冲没。

3乡关:故乡。

昔日的仙人已经乘着黄鹤飞升远去,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依然悠悠。

一陽一光照耀下汉一陽一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芳草碧绿青翠。

天色已晚,可是我的故乡在哪儿呢?眼前一片雾霭笼罩,令人愁上心头。

【苍凉之美】传说诗仙李白喜欢一浪一迹天涯,所到之处也随意留诗作赋。

有一回他来到黄鹤楼,抬头看到崔颢的这首诗,不仅拍案叫绝,说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晴川历历汉一陽一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不仅道出了黄鹤楼的好景,还说出了千百年来的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通篇有一种哀伤而不失大气的苍凉之美。

【赏析】多读古诗,我们会发现诗人很喜欢以不变的山水来衬托变化的人情世故。

“白云千载空悠悠”就采用了这种写法。

的确,在不变的一江一山面前,人生就会显得短暂而无常,文章的大气之感就会体现出来,一江一山白云可以帮助我们的文章达到一个较高的角度。

【启示】在山水面前,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自己的渺小和人事的无常。

也许是因为我们现在太远离自然了,因而这种明白个人渺小的情怀也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独一无二,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围着自己转。

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像古人一样去那些名胜古迹中感受历史,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生命,只有加倍努力才能不辜负这短暂的人生。

《黄鹤楼》古诗赏析

《黄鹤楼》古诗赏析

《黄鹤楼》古诗赏析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 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 乘:驾。

4. 去:离开。

5. 空:只。

6. 返:通返,返回。

7.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8. 悠悠:飘荡的样子。

9. 川:平原。

10. 历历:清楚可数。

11. 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古诗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诗词赏析首联。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黄鹤楼古诗词_黄鹤楼古诗黄鹤楼赏析

黄鹤楼古诗词_黄鹤楼古诗黄鹤楼赏析

黄鹤楼古诗词_黄鹤楼古诗黄鹤楼赏析黄鹤楼古诗黄鹤楼赏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古诗黄鹤楼赏析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

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

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

《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

可见对此诗的器重。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

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

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

崔颢《黄鹤楼》赏析

崔颢《黄鹤楼》赏析

崔颢《黄鹤楼》赏析引导语:《黄鹤楼》由崔颢创作,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下面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解】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

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久远的意思。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4.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5.萋萋(qi1):草盛貌。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赏析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更多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中“黄鹤”所指甚明,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即“一切”之意。

“不复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

“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

如果说这个词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

崔颢的《黄鹤楼》全诗赏析

崔颢的《黄鹤楼》全诗赏析

崔颢的《黄鹤楼》全诗赏析崔颢的《黄鹤楼》全诗赏析_唐代古诗《黄鹤楼》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妙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为了便利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我细心预备了崔颢的黄鹤楼全诗赏析内容,欢迎使用学习!黄鹤楼 / 登黄鹤楼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观察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射下的汉阳树木清楚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掩盖。

天色已晚,远眺远方,家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覆盖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解释】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奇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昔人:指传奇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乘:驾。

去:离开。

空:只。

返:通返,返回。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悠悠:漂浮的样子。

川:平原。

历历:清晰可数。

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密。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依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当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来宾,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渐渐被水冲没。

乡关:家乡。

【赏析】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奇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历代写黄鹤楼的诗许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 鹤 楼崔

姓名:王倩慧 学号:132403276
作者介绍
崔颢(hào)(704—754), 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 唐 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 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 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 《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 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背景介绍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 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 前被大火焚毁;1985 年 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 。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 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 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 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 “国运昌则 楼运盛 ”之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汉阳一带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 上也长满茂盛的芳草。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傍晚时分在暮色中望向远处,看不清故乡在何,远方江上 烟波浩渺更增添了我的乡愁。
轶事典故
传说李白到黄鹤楼,正欲即兴 题诗,陡见此诗而搁笔,曰:“眼前 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然 而身为大诗仙的李白心中又不干服输, 遂到南京凤凰台仿写了一首“登金陵 凤凰台”与之比美。尽管该诗亦被历 朝品评为“唐七律精上之品”,而且 就格律诗而言其格律规范程度大大超过崔诗 ,但
美丽传说
一千多年前,有位姓辛的老人在蛇山上开了酒店,常客 中有一道士,回回喝酒不买酒菜,只用随身带着的水果下酒。 店主人想他一定清贫,执意不收他的酒钱,同他交了朋友, 道士也不推辞,就此领受。一天,他用橘子佐酒,饮罢,用 橘皮在酒店的壁上画了一只黄鹤,自言道:“酒客至拍手, 鹤即下飞舞。”遂去,再也没有见他回来。店中吃酒的人里, 有好奇的想当场试试,面对壁上的画拍手,那黄鹤展翅飞下, 在店外舞了一圈,又复原位。此事迅速传开,酒店大旺,连 店里井水也喝干了。当地一名贪官借口要除妖,命人把那面 墙壁移到官府,谁想船行到中途,黄鹤抖翅飞走了,贪官追 鹤,葬身江中。卖酒老人为怀念仙鹤,在原址建立了黄鹤楼。
它以起伏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黄鹤楼因山而名,“仙人乘鹤” 被诗人巧妙利用了,使诗篇产 生了令人神往的魅力。
经历代众人比较评论,认为李白此诗最终未能 比过崔颢的“黄鹤楼”。所以崔颢的黄鹤楼亦 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
诗词赏析
首两句发人去楼空、岁月不再之慨,寄托着诗人的悲叹。末两 联写江中景色之美,画面顿生明暗对比,但随即落笔暮霭烟波, 原来是乐景写哀,愁绪无限。
这首诗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诗词欣赏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
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
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萋萋
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
使人愁。
诗词释义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仙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这里只留下一栋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离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而白云千年以来依然飘浮 在空中,不因黄鹤离去而有所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