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外因相互转化例子
![内因外因相互转化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b7d6918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5.png)
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
1、含义:
内因指推动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外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与条件,即本事物与它事物的矛盾。
2、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的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与源泉,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规定事物发展的趋势与方面
外因是条件,通过内因起作用,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的作用是二重的,对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3、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指导意义
在实践中,要坚持事物运动的观点,着眼于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反对外因论。
4、例子
因果是在不断演变的。
内因外因的认识是有很大分歧的。
比如,一个人上街去买东西,刚到马路上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倒受伤了。
那么,被撞倒受伤是果,汽车失控是他因,他上马路是自因。
可是,汽车失控也有因呀,因还有因呀;上马路也是有因呀,因还是有因呀。
深究下去内因外因是分不清楚的,也可是说是在相互转化的。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问题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94bd3731126edb6f1a10a4.png)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问题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内外因理论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事物发展是有原因的,有原因就有结果;事物发展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内因和外因是这种复杂性的重要表现,并且两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同时起作用。
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根本动力、源泉,它规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外因使事物的发展由可能变为现实,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第二位的。
这一理论基本上是正确的、全面的,但是,它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必然为一定历史条件所限制,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系统思想产生和发展,内因和外因的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化。
在系统理论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但由于内因的复杂性特别是事物质的多方面性,相应决定了事物变化的多方向性;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并通过内因起作用,但它不仅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或“内因”变化的过程,还可能使事物或“内因”在某个方向的变化进程中断,特别是在事物变化的多方向中决定事物朝此而非其它方向发展变化。
内因,用系统科学的话来说,即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特定的稳定结构。
而任何事物的存在既包括决定其质的现在结构,也有现在结构产生前的旧结构残余以及将来可能取代现在结构的新结构或多种新结构的萌芽。
同时,由于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那么,从逻辑上讲,事物的存在实际上是无数质或结构或内因的共存。
换言之,内因并不“完全”等同于事物本身。
比如,人有社会的质、生理的质和心理的质等,但并不能说其中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质完全等同于人。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https://img.taocdn.com/s3/m/dffd18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5.png)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是指影响事物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
内因主要是指事物内部的因素,包括事物的特点、属性、机制等;外因则是指事物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其他事物的作用。
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于事物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事物的内因是事物自身的特点和机制,对事物的发展有着内在推动和塑造作用。
以生命体为例,其内因包括遗传基因、生物结构、生理机制等。
遗传基因决定了生命体的遗传属性和特点,是生命体发展的内在基础。
生物结构是生命体的形态和器官构造,是其生理功能的物质实现,直接影响生命体的行为和适应能力。
生理机制则是生命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和调节机制,包括代谢、生理调节等,与生物体的正常运转和适应环境密切相关。
事物的外因是事物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其他事物对其的作用。
外部环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分布等,这些因素对事物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直接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地理环境决定了事物所处的位置和区域特点,与事物的发展路径和传播途径密切相关。
气候条件则直接影响生物体的生长繁衍和物质代谢。
资源分布则是事物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对事物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和拖累作用。
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外因,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新的变化和发展。
以人类社会为例,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交流贸易、文化传播等都会促使事物的交融、融合与发展。
科技进步,则是一种内外因结合的形式,科技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内在的研发和创新,也需要外部的需求和市场的推动。
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内部的特点和机制决定了事物的可塑性和变化潜力,外部的环境和条件则提供了事物发展的舞台和条件。
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机构,都需要通过对内外因的综合利用和动态调整,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持续的发展。
总之,事物的发展既受内因的制约和推动,也受外因的影响和作用。
只有在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下,事物才能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创新和进化,实现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6c58812a2161479171128fe.png)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成语包含了什么哲学寓意?是不是 "近朱者必赤,近墨者必黑“。 对于外因,我们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说的是外部环境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决不可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作用。这方面,既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师出高徒”等有益经验,也有 “哥们义气害死人”之类的沉痛教训。因此,我们必须对周围 的环境作“一分为二”的分析,看到对我们成长的有利因素, 并充分发挥这种因素对我们成长的促进作用,力争做到“近朱 者赤”,以便早日成才;又要看到对我们成长的不利国家,并 尽量抵制、削弱其不良影响,努力做到“近墨者未必黑”。 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在个人 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我国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也必须和外因结合起来。
因此,无论倾境或逆境,都只是一种外因, 必须通过内围才能起作用。因此当身处顺境时, 我们应头脑清醒,抓住有利时机争取早日成才。 遇到逆境时,我们也决不能悲观、消沉,而要以 坚强的毅力,去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并学会扬 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坚定地走向成功的未来。
强调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但是, 外因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是不是就不重要,可以忽视呢? (2)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据说古代有一个人,他不知道鸭蛋从何而来,别人 告诉他说是鸭子生下来的。某一天,他吃到咸鸭蛋,便 赶快向人说;“你知道咸鸭蛋是什么生的吗?我告诉你, 那是咸鸭子生的。" 从思想方法上说,这个人完全不考虑外因,不 能理解鸭蛋可以由于外部矛盾的作用而变为咸鸭蛋,他 单纯从鸭蛋的内因去考虑,所以认为咸鸭蛋是咸鸭子生 的,闹出了笑话。 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外因是事物发 展的条件,外部环境对个人的成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
试论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pdf
![试论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pdf](https://img.taocdn.com/s3/m/1719dd304b35eefdc8d333d8.png)
论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食品学院,生物工程1班,赵伟斌,201430550129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事物存在两种状态即:量变和质变,那么事物为什么会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通过矛盾分析的方法知道原来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变化引起的,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斗争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由一点一滴的量的变化发展为根本性质的质的飞跃,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哲学上把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内因,把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外因,那么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是相同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呢?笔者就此进行粗谈浅论。
一、内因和外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要孵出小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受精卵的种蛋;合适的温度。
二者缺一不可。
在这里受精卵的种蛋是孵出小鸡的内部矛盾,外界给予的合适的温度是孵出小鸡的外部矛盾。
因此,就可以引出内因和外因定义:1.内因——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叫内因。
2.外因——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叫外因。
蛋内部的矛盾是内因,温度是孵出小鸡的外因。
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不但其内部矛盾存在着多方面的相互作用,而且这个事物又同其他事物相联系,同其他事物构成矛盾。
这种内部和外部的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事物不可能只有内部矛盾而没有外部矛盾,也不可能只有外部矛盾而没有内部矛盾。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会影响事物的发展,内因和外因二者缺一不可。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是,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是一样的呢?二、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具有不同作用1.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叫事物变化的根据。
例如要想取得好成绩,学生本身的思想意识、学习动力是根本原因。
因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或者叫事物变化的根据。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什么有的企业展了,有的企业却破产了。
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
![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503bcd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7.png)
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
内因即事物的部矛盾,外因即事物之间的矛盾。
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需要,内缺一不可。
但两者的作容用和地位是不同的。
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它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在本质。
内因:
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并使一个人美好的主要就是他的性格,而非内在的生活条件。
所以应培育不好的性格:悲观、自信心、放得开、不强求。
同样的条件可以存有相同的发展,一个人若想健康成长与学校家庭社会密切相关,但更起至促进作用的就是他自己。
邪恶都就是自我邪恶。
人不要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打听借口,因为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挑选,自己同意自己。
同样事物发展也就是内因促进作用的结果,事物自身矛盾激化,才可以不断变革。
外因:
外因就是变化的条件,就是第二位的原因,它通过内因起至促进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学校里应二三而友之,一个好朋友的促进作用甚于良师。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教案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045b33964bcf84b9d57b70.png)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一)知识目标:1、识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2、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3、运用: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现实问题。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重点: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二、难点:运用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现实问题。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矛盾的含义,以及矛盾的基本属性,下面有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什么是矛盾,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导入新课:大家都听说过著名交响乐曲《蓝色狂想曲》吧!《蓝色狂想曲》的诞生还有一段故事。
一天,美国最著名的斯坎德爵士乐团的指挥请作家乔治·格什温写一部“庄严的作品”,但格什温称自己对交响乐“一窍不通”,因而拒不从命,这位指挥无意中想出一条妙计,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说三天以后音乐厅将上演格什温的交响乐新作,格什温听了这则广告后哭笑不得,只好硬着头皮埋头苦干,一个星期后,交响曲《蓝色狂想曲》问世,而首场演出,出人意料地大获成功,此曲奠定了格什温的音乐家生涯。
大家想一下,有哪些条件促使了《蓝色狂想曲》的成功,(提问)哪一个条件起主要作用,那一个条件起次要作用(提问)《蓝色狂想曲》的成功,无非两条:一是聪明的指挥登广告给格什温的压力。
二是作曲家格什温自身功底,在这两个条件中可以说格什温的自身功底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而压力是起到推动作用,这种根本原因和压力作用,我们在哲学上称之为内因和外因。
所以今天我们来学习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内因和外因的概念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同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天下第二个问题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中的有些同学可能见过母鸡孵化小鸡的过程,老师要问了,一只鸡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变为小鸡?(提问)鸡蛋变成小鸡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必须是种蛋,第二必须有适宜的温度,二者缺一不可,那么二者的作用是不是完全相同呢?这里所说的种蛋,即受精的鸡蛋,原来种蛋产出时,受精卵就已经发育成多细胞的胚胎了,胚胎本身就存在着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在其遗传基因中存在着未来小鸡所有性状遗传信息,正是种蛋内部的这种矛盾,才决定了鸡蛋能够变成小鸡。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_高二政治教案_模板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_高二政治教案_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65a19bf6bec0975f465e246.png)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_高二政治教案_模板【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识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2、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3、运用: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现实问题。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重点和难点】一、重点: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二、难点:运用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现实问题。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矛盾的含义,以及矛盾的基本属性,下面有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什么是矛盾,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导入新课:大家都听说过著名交响乐曲《蓝色狂想曲》吧!《蓝色狂想曲》的诞生还有一段故事。
一天,美国最著名的斯坎德爵士乐团的指挥请作家乔治·格什温写一部“庄严的作品”,但格什温称自己对交响乐“一窍不通”,因而拒不从命,这位指挥无意中想出一条妙计,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说三天以后音乐厅将上演格什温的交响乐新作,格什温听了这则广告后哭笑不得,只好硬着头皮埋头苦干,一个星期后,交响曲《蓝色狂想曲》问世,而首场演出,出人意料地大获成功,此曲奠定了格什温的音乐家生涯。
大家想一下,有哪些条件促使了《蓝色狂想曲》的成功,(提问)哪一个条件起主要作用,那一个条件起次要作用(提问)《蓝色狂想曲》的成功,无非两条:一是聪明的指挥登广告给格什温的压力。
二是作曲家格什温自身功底,在这两个条件中可以说格什温的自身功底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而压力是起到推动作用,这种根本原因和压力作用,我们在哲学上称之为内因和外因。
所以今天我们来学习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内因和外因的概念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同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天下第二个问题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中的有些同学可能见过母鸡孵化小鸡的过程,老师要问了,一只鸡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变为小鸡?(提问)鸡蛋变成小鸡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必须是种蛋,第二必须有适宜的温度,二者缺一不可,那么二者的作用是不是完全相同呢?这里所说的种蛋,即受精的鸡蛋,原来种蛋产出时,受精卵就已经发育成多细胞的胚胎了,胚胎本身就存在着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在其遗传基因中存在着未来小鸡所有性状遗传信息,正是种蛋内部的这种矛盾,才决定了鸡蛋能够变成小鸡。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1928a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b.png)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内因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和矛盾冲突,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指事物外部的条件和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外在因素。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因是外因产生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内因产生的必要条件。
内因通过外因得以表现和体现,外因通过内因得以产生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的。
事物的发展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反复循环、递进发展的趋势。
唯物辩证法还强调了事物的矛盾和矛盾冲突对于事物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使得事物的内部矛盾和矛盾冲突不断激化,从而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同时,事物的矛盾和矛盾冲突也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通过不断解决矛盾和矛盾冲突,才能实现事物的可持续发展。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为我们理解和推动事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指导。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7d4e93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1.png)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首先,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
内因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和运动规律。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力。
事物内部的运动规律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定,包括事物内部的物质运动规律和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这些内因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其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外因是指事物外部的各种条件和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外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等。
自然条件是事物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了事物发展的物质条件。
社会条件是指事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包括人的认识、意识和实践等。
在事物发展中,内因和外因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外因提供了事物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内因和外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事物的发展。
内因是主导,外因为辅助。
没有外因的作用,内因无法实现;没有内因的推动,外因也无法发挥作用。
唯物辩证法强调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结果。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https://img.taocdn.com/s3/m/cba0b75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7.png)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事物的发展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
内因是指事物本身所具备的内在因素,包括事物的属性、特点、能力等,这些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外因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变化。
首先,事物发展的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事物的属性和特点: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属性和特点,这些属性和特点决定了它们的发展方向和方式。
例如,生物的发展受到遗传、生长和繁殖等天然属性的影响;社会制度的发展则受到法律、伦理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2.事物的能力和潜力:事物的发展受到其自身的能力和潜力的限制。
事物在具备一定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积累和创新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3.事物的内在需求:事物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动力。
事物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为目标,通过改善和创新自身属性和特点,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性,从而推动事物的持续发展。
其次,事物发展的外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会影响事物的需求、规模、竞争情况等,从而引发事物的调整和改进。
2.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事物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需求的变化、产业政策的调整等因素,会直接影响事物的生产、销售、投资等各个环节,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3.科技进步的影响:科技进步是现代社会事物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的突破和应用,会推动事物的创新和变革,提高其生产效率、质量和竞争力,在各个领域推动事物的进步和发展。
4.政策环境的变化: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的扶持政策、市场准入条件、竞争政策等因素,会直接影响事物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推动事物的发展方向和方式。
综上所述,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事物本身的属性、特点、能力和潜力,以及内在需求是内在因素,对事物的发展起到基础和动力作用;而社会环境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科技进步和政策环境的变化等外在因素则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事物的持续发展。
内因与外因
![内因与外因](https://img.taocdn.com/s3/m/34f48d66561252d380eb6e2c.png)
内因与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在原因。
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事物发展变化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内因和外因两者关系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但不能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所以,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
争论:伯乐和千里马事例最经典的是鸡蛋孵化出小鸡的例子。
鸡蛋所以能孵化出小鸡,而鸭蛋只能孵化出小鸭,是因为二者的内因不同。
这就叫“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只有在适当的温度湿度下鸡蛋才能孵化,条件不具备,鸡蛋就不能孵化;而且,无论怎样的条件,鸡蛋就不能孵化出小鸭,这就叫“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但不能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最后总结,鸡蛋孵化出小鸡,一定要满足两个条件:1,蛋是鸡蛋,不是别的蛋,也不是石头。
2,适当的温度湿度。
这就叫“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
2.西楚霸王—项羽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
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为人不忍,又猜疑亚父范增,用人上刚愎自用、不团结,最后反被刘邦所灭。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1507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8.png)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首先,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每个事物都有其固有的特性和条件,这些特性和条件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潜力和方向。
内因包括事物的本质、结构、功能以及内部的能力、资源等。
例如,一个人的天赋、才能、性格特点等都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内因。
事物的内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而发生变化,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因因素。
内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引领、塑造和推动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事物的形态、功能和发展速度。
其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
外因包括事物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以及外部资源、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
外因主要通过对事物的诱导、压力和影响等方式,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作用。
例如,一个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需求、竞争状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能够提供事物所需的资源和机会,同时也可以对事物形成约束和压力。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因和外因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
首先,内因对外因有一定的反作用能力。
内因可以通过主动适应环境、利用外部资源等方式,对外因进行较大程度的改变或引导。
例如,一个个体具备很高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改变自身,适应和利用不同的外部环境条件。
其次,外因对内因有一定的约束和影响能力。
外因可以通过限制资源、压力和竞争等方式,对事物的内在特性和条件进行约束和塑造。
例如,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需要不断提升内部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总之,内因和外因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内因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潜力和方向,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外因提供了事物发展所需的环境和条件,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
内因通过主动适应和改变外部环境,对外因产生反作用;外因通过限制和影响事物的内在特性和条件,对内因产生约束和塑造。
只有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发展,事物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内因和外因的概念以及辩证关系
![内因和外因的概念以及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6fcbdc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2.png)
内因和外因的概念以及辩证关系内因和外因的概念内因和外因是哲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用来解释事物发生的原因。
内因指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特征或规律,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性质,是由事物内部产生的影响。
外因则指来自于事物外部环境、条件、影响等方面对事物产生的影响。
它们是相对而言的,彼此相互作用。
辩证关系内因和外因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
这种辩证关系不仅表现在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上,更体现在它们之间不断地转化、变化上。
在具体问题中,内因和外因并不是单纯地分割开来考虑,而必须将它们联系起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综合分析。
内在原因内在原因通常指事物自身固有属性或规律所导致的结果。
例如,在人类身体健康领域中,人体免疫系统与疾病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当人体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时,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这种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
外部原因外部原因指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因素。
例如,在经济领域,国家政策、市场需求等都是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外部原因。
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生产、销售和利润等方面,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内在原因与外部原因的辩证关系内在原因和外部原因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内在原因是事物自身固有属性所引起的结果,但它又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而是受到外部环境、条件和影响等方面的制约。
同样地,外部原因也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事物的发展,它只是提供了一个环境和条件。
只有将内在原因与外部原因结合起来考虑,才能更好地解释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一种通过对矛盾分析来认识事物规律性和发展趋势的思维方式。
它强调事物的矛盾和冲突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事物的发展过程又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在具体问题中,要通过对内在原因和外部原因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结语综上所述,内在原因和外部原因是事物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外因内因的辩证关系
![外因内因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f73999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69.png)
外因内因的辩证关系
外因与内因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的存在和相互影
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外因是指从事物外部产生的影响,如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等,而内因则是指事物自身内部的因素,如内
在的特性、素质等。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
外因:
1. 自然因素: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影响,如气候变化、天灾等。
2. 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都会对
事物的发展产生影响。
3. 技术因素: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将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各行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资源因素:资源的分配、利用对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速度都会产生重
要的影响。
内因:
1. 内在特性:事物自身的性质、特征、素质等因素会对其发展产生深
远的影响。
2. 内部机制:各种机制,如制度机制、组织机制、经济运作机制等将
会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大作用。
3. 发展历程: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具备的特征和历史的演变过程,对于本身的发展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4. 外在环境的反馈:事物在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会产生反馈,这
些反馈信息将会对于事物的发展产生关键的影响。
以上,外因与内因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作用。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外部因素起到创造条件,内部因素起到推动
作用。
只有理解二者的关系,才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地把握事物的发展
趋势,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事物的健康发展。
简述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及其相互关系。
![简述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及其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7fd8cb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4.png)
简述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发展的内因是指与事物自身属性、特点和规律有关的因素,包括事物内部的矛盾、力量和发展动力等。
事物的内因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路径。
事物发展的外因是指与外部条件、环境和影响力有关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外部因素。
事物的发展既受到内部因素的驱动,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事物的内因包括矛盾和力量。
矛盾是事物内部的不同因素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的存在使得事物不断发展和变化。
力量是指事物内部的各种因素间的力量对比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
力量的发展和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重要动力。
事物的外因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外部因素。
社会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关系和活动,是事物发展的基础。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事物的生产条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政治是指各种政府和政治体制的组织和运行方式,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治的发展决定了事物的政治环境和政治力量对事物的影响。
文化是指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信仰、风俗习惯和艺术创作等,是事物发展的精神支撑。
文化的变迁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事物的内因和外因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内因决定了事物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外因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事物的发展。
内因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外因则提供了条件和环境。
内因和外因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内因和外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本规律。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本的辩证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内因和外因互为基础,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只有统一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内因决定事物的基本方向和趋势,外因则为事物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动力。
总之,事物的发展既有内因和外因的双重作用,也有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内因决定了事物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外因则提供了条件和环境。
内因和外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本规律。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https://img.taocdn.com/s3/m/718e320c5727a5e9856a61f0.png)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识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2、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3、运用: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现实问题。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重点和难点】一、重点: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二、难点:运用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现实问题。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矛盾的含义,以及矛盾的基本属性,下面有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什么是矛盾,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导入新课:大家都听说过著名交响乐曲《蓝色狂想曲》吧!《蓝色狂想曲》的诞生还有一段故事。
一天,美国最著名的斯坎德爵士乐团的指挥请作家乔治·格什温写一部“庄严的作品”,但格什温称自己对交响乐“一窍不通”,因而拒不从命,这位指挥无意中想出一条妙计,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说三天以后音乐厅将上演格什温的交响乐新作,格什温听了这则广告后哭笑不得,只好硬着头皮埋头苦干,一个星期后,交响曲《蓝色狂想曲》问世,而首场演出,出人意料地大获成功,此曲奠定了格什温的音乐家生涯。
大家想一下,有哪些条件促使了《蓝色狂想曲》的成功,(提问)哪一个条件起主要作用,那一个条件起次要作用(提问)《蓝色狂想曲》的成功,无非两条:一是聪明的指挥登广告给格什温的压力。
二是作曲家格什温自身功底,在这两个条件中可以说格什温的自身功底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而压力是起到推动作用,这种根本原因和压力作用,我们在哲学上称之为内因和外因。
所以今天我们来学习。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内因和外因的概念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同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天下第二个问题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中的有些同学可能见过母鸡孵化小鸡的过程,老师要问了,一只鸡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变为小鸡?(提问)鸡蛋变成小鸡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必须是种蛋,第二必须有适宜的温度,二者缺一不可,那么二者的作用是不是完全相同呢?这里所说的种蛋,即受精的鸡蛋,原来种蛋产出时,受精卵就已经发育成多细胞的胚胎了,胚胎本身就存在着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在其遗传基因中存在着未来小鸡所有性状遗传信息,正是种蛋内部的这种矛盾,才决定了鸡蛋能够变成小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内因、外因的含义;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即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问题。
【解决办法】通过一条具体线索——鸡蛋变小鸡加以分析。
〖难点〗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解决办法】这一问题哲学界一直有争论。
教学时把握好限度,不必过多展开,让学生初步明白即可。
三、教学手段、方法:多媒体
师生互动——在合作中学习。
生生互动——议论、交流、探索、升华。
四、板书设计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2、内外因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1)内因——根据
(2)外因——条件
(3)外因通过内因
3、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1)重视内因
(2)不忽视外因
(3)辩证分析、对待外因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提出问题——(1)世界上的事物是静止不动的、还是变化发展的?(2)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和动力是什么?由此自然引出——事物的矛盾分为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哲学上称为内因和外因。
新课探究:
1、内因、外因的含义
通过分析小鸡出生所具备的两个条件,指出内部矛盾称内因、外部矛盾称外因。
2、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①情境设置:三种事物(受精的鸡蛋、受精的鸭蛋、石头)分别加上适宜的温度。
②教师设疑: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怎样起作用?
结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3、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①情境设置:受精的鸡蛋分别加上不同的温度
②学生讨论:“古莲子”和“医生”材料。
③教师设疑:外因在事物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结论: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能够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3、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①情境设置:“球的运动”、“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②教师设疑,学生讨论:外因怎样通过内因起作用?
结论:外因通过影响内因来影响事物的发展。
4、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首先,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同班的同学,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受教育,有的进步很快,有的进步较慢呢?”和“为什么方仲永5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到了20岁却变得平庸无奇,‘泯然众人矣’?”,推导出要重视内因。
其次,学生分析谚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名师出高徒”的哲学寓意,推导出不能忽视外因。
再次,指出在我们个人成长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外因,有的利于个人成长,有的不利于个人成长,有的能够自由选择,有的不能够自由选择,从而推导出对外因要辩证分析、对待。
5、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并讨论如何把内外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得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内因要求,对外开放是外因要求,对外开放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是由于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巩固小结:
把本课知识归纳为三个板块::第一,哲学原理,第二,方法论,第三,具体运用,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巩固练习:
选择,判断,材料分析,简答。
(略)
布置作业:
分析思考漫画(“机遇”)中的人在干什么?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