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心理学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教育心理学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3-12-31T15:49:38.357Z 来源:《赤子》2013年11月下供稿作者:朱菲菲[导读] 随之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进以及深入推进,教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

朱菲菲

(江苏省滨海县五汛中学,江苏滨海 224532)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教学心理学以及素质教育的分析,探讨其存在的内部关系,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开展对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其教育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提供了借鉴,同时对学生自身也产生重要影响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全面科学合理的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教育心理学,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素质教育;教学运用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1-0000-01 随之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进以及深入推进,教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依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开始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对于传统教学中的 “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等固化、僵硬的教学方式渐渐地予以摒弃[1],取而代之的而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即心理教学。理解、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教学理念、基本知识等,并善于将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相融合,逐渐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去。以掌握学生心理为主,对其进行心理层面的交流,进而来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教育心理学与素质教育(一)教育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心理学,其主要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在教育教学情境过程中,对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展开研究的一门科学。教育心理学是对情境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个心理过程、一种心理现象的教育。换而言之,它是对两教育大主体—学生、教师,三大方面的研究。三方面的研究分别为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师教育教学心理的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教学的特征、学生自身的特点、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教及教学这三方面的活动组成了一个特殊的互动系统,教师课堂的“教”与学生课堂的“学”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时时刻刻受着教育活动的影响。(二)素质教育。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2]。当今的素质教育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侧重点在于关注学生自身素质的整体的全面发展。当前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它要求教师对全体学生开展全面教学,要做到一视同仁,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构成、认知能力等方面,开展不同教育,基于每个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进行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与开展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三)教育心理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素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心理学通过对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素质教育进行深度探讨、深刻研究。素质教育主要是对人先天的生理禀赋进行后天环境的熏陶、改造、教育以及主体的自我修养的一种教育过程。素质教育是对人的体质、心理、性格、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方面品质因素的开展[3]。

二、学生心理活动特点中国教育在多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出现了厌学问题,严重的甚至是出现辍学的情况。学生由于还未踏入社会,其自身存在“过度依赖、缺乏独立;充满反叛,不愿服从;思想幼稚,缺乏成熟;内心紧闭,思想闭塞”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会使其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迷失自己,缺乏方向,长期以往,必然会造成厌学的严重现象。

三、教育心理学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一)教育心理学对学生心理产生激励影响。教育心理学从学生的心理、能力、动机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教育心理学根据学生自身的特色[4],对其的不同需求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从而影响学生的认知心理。教育心理学重点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查看其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行为,增强其学习动力,培养其学习兴趣,使他们从传统教育中的“被动学习”改为现代教学的“主动学习”,从而有效地克服现代教育中存在的 “厌学”、“恐学”等不同问题;而面对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学生“厌学”、“恐学”等严重现象,从教育心理学的分析可知,这是学生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能力较差所引起的学习恐惧现象,学生自身不能很好地适应其所学习的,学生就不能与学校教师、其他学生进行融合。教育心理学针对学生内部心理的适应性进行相应教育,将复杂的环境简单化,化解其内心的忧虑,增强其环境适应性,达到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作用;教育心理学通过对学生进行成就感、荣誉感等方面的正确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成就意识,达到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的作用。(二)教育心理学为素质教育提供相应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具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依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对学生的只是构建、知识认知能力等方面进行教学安排,教师再依据教学安排进行相应的排课教学,促进学生人格完整的构建、素质的全面发展[5]。心理教育中所阐述的心理规律主要是指人的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规律,这也充分也体现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内涵。人们生存、生活、成长思维、观念、活动、个性发展、社会活动等都是心理规律的充分体现。这些方面的研究与解释成为素质教育中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三)教育心理学为素质教育提供相应教学方法。素质教育的实施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大热点问题。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方法的改变、考试形式的多样化、考试内容的丰富性、考试制度的创新、课程教材的改革、教育者素质的不断提高等方方面面,都是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并且势在必行的方法途径。针对这一棘手问题,教育心理学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心理学涵盖多方面的内容知识,其中对人们认识能力、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心理个性方面的知识[6],具体地全面地展现了个体身心发展所要遵循的规律、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它指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并提示教育者在每一个关键时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对其起了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军.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今日南国,2009,(1).

[2]刘忱益. 浅议教育心理学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J].科学教育,2010,(1).

[3]徐苏霞.试论素质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12).

[4]冯媛媛.教育心理学如何在教育改革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5]周玲,李晓东,张国伟.教育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08,(8).

[6]张爱卿. 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