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周围的空气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完整版)

合集下载

2024年七年级科学第二册《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2024年七年级科学第二册《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2024年七年级科学第二册《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七年级科学第二册《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得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等基本特征。

2、能够通过地球仪演示得出昼夜交替、晨昏线、地方时等地理知识。

1、运用实验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自转,养成地理思维。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的公转运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地球自转的地理特征。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悬导入法。

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诗中曾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可是我们明明每天见到的事物、所在的地点都是一样的,是不是诗里写错了呢?其实我们每天坐在这里读书学习其实并非“不动”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共同来探究下我们究竟是怎么“运动”的。

环节二:新课教学地球仪(1)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地球仪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2)该地球仪是否是固定不动的?拨动地球仪中的地球使其转动自主思考,回答(1)分别由底座、半弧形的外圈、一根固定轴及一个小地球组成;(2)其中的小地球是可以转动的。

其实生活中,我们的地球也并非固定不动的,它就像我们的地球仪一样是会转动的。

可是它究竟是怎样进行转动的呢?请两位同学上台分别旋转这个地球仪,观看两位同学是否出现错误。

实验,自主思考,回答地球仪上的地球是围绕固定轴进行旋转的,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同样也有一根地轴,地球也无时无刻不在绕着地轴进行旋转运动,旋转时分为两个方向,而正确方向则是自西向东不断旋转。

手电筒及地球仪请两个同学上台,一个同学手持手电筒,打开手电筒照射小地球的一面,关闭后再次打开,另一个同学旋转地球仪中的小地球。

小地球发生了什么变化?自主思考,回答。

当有光源照射在地球上时,小地球仪被照射的一面变亮而另一面则为暗。

地球表面也有光源照射,就是太阳光。

同时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正是因为它不能被阳光穿透因此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设计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设计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和地转偏向力等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和相关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地球自转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重要影响,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和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原理。

2、教学难点(1)地方时的计算。

(2)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念和地理意义,使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通过地球仪、多媒体演示等手段,直观地展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地球自转地理意义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提问学生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引出地球自转的话题。

2、知识讲解(1)地球自转的方向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

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同时强调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讲解地球自转的周期,包括恒星日和太阳日。

通过比较两者的差异,让学生理解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而太阳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周期。

(3)地球自转的速度介绍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概念,并指出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均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4)昼夜交替结合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讲解昼夜交替的产生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同时由于地球自转,使得昼夜不断交替。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案设计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案设计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 使学生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球自转的概念、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 地球公转的概念、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3. 地球运动在地理上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 难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地球运动的过程。

3.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 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运动的概念和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运动的意义。

2. 讲授新课: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3. 案例分析:分析地球运动在地理上的应用,如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等。

4.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意义。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地球运动在地理上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涵盖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后续章节可随时为您提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意义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运动相关的时事新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推荐学生阅读地球运动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完整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完整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课标解读】根据课标要求会分析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首先是昼夜现象的产生、了解晨昏线、理解昼半球与夜半球的相关知识;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理解昼夜交替的周期以及太阳日存在的意义;其次知道地方时产生的原因,明白时区,区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并加以区分,会简单的地方时计算;再次要了解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明确地转偏向力的偏转规律,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偏移规律并会在实际问题中做出判断。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础知识后,紧接着学习地球这两种基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从知识的衔接上而言层层递进,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

但是对于高一学生而言,缺乏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的支撑,也不具备空间想象能力,而且面对较难知识时迁移能力较差,因此本知识点应该分为两节课进行,效果较好。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表现在几个方面。

2.理解昼夜交替的形成极其意义3.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偏移规律并会在实际问题中做出判断。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昼夜现象和更替,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2.通过绘图以及案例的列举让学生对水平运动的物体偏转更加深刻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事物具有两面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1.昼夜更替的演示2.地转偏向力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昼夜产生自转周期昼夜更替太阳日意义调节地表温度原因:地转偏向力规律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赤道上不偏转。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案设计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 课程类型:地理科学课程3.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4. 年级水平:八年级5. 教学目标:(1)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特点;(2)掌握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意义;(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特点;(2)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意义。

2. 教学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2)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地理意义;2. 演示法: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3. 案例分析法:分析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意义;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地球仪: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态过程;2. PPT课件:呈现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地理意义;3. 案例资料:提供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的实例;4. 小组讨论题:设计关于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影响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地球运动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2. 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特点:通过PPT课件和地球仪演示,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3. 分析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分析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并阐述其地理意义;4. 案例分析:呈现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5. 小组讨论:分发小组讨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讨论成果;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 地球自转:昼夜交替2. 地球公转:四季变化3. 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 探讨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教学难点:1.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展示地球自转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4. 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一种形式,地球自转到底是什么呢?它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2. 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1)地球自转的概念: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即24小时。

3.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昼夜交替: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不断从阳光照射变为夜晚。

(2)时间差异: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

4.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对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6. 课堂小结: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一种形式,它产生了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地理现象,这些现象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7. 作业布置: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总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8.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导入、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以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但在时间差异这一部分,学生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教学拓展:1. 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区别:地球自转是地球自身围绕地轴的运动,而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 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 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地球仪模型展示地球自转过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例子解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 开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自转对生活产生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地球仪模型或地球自转动画演示。

2. 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实际案例资料。

3. 分组讨论的道具或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地球仪模型或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过程,提出问题:“地球是如何自转的?自转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2. 新课导入: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以地球仪模型为例,展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3. 案例分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以我国为例,解释东早西晚的原因。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地球自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如跨时区旅行、通信等方面的影响。

5.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地球自转示意图,并写一篇关于地球自转对生活影响的小论文。

6.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重点知识,以及是否有改进教学方法的需求。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地球公转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区别。

2. 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与自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七、实践环节1.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出受地球自转和公转影响的现象。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3. 每组选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现象,进行汇报和分享。

初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分析地球自转对地球表面现象的影响。

3.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点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2.1 昼夜交替2.2 时间差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概念、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

2. 教学手段:地球仪、地图、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1.2 引入地球自转的概念,展示地球自转示意图。

2. 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点2.1 地球自转的概念: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

2.2 地球自转的特点:周期为一天,速度约为1670公里/小时。

3. 演示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3.1 地球仪演示:模拟地球自转,观察昼夜交替过程。

3.2 地图演示:标注地球自转方向,解释昼夜交替的原因。

4. 讲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现象4.1 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差不同。

4.2 地球自转速度和地球表面的经度差异导致时间差异。

5. 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5.1 观察地球仪和地图,分析地球自转对地球表面现象的影响。

5.2 讨论:地球自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6.2 评价学生对地球自转的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

7. 布置作业7.1 制作地球自转示意图,标注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现象。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观察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地球自转的概念、特点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地理素养。

在时间差异的讲解上,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 计(完整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    计(完整版)

1.3地球的运动第二学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与反思课标解读】根据课标要求会分析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首先是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清楚昼夜交替周期并了解晨昏线的概念,会在图上绘制晨昏线并区分晨线和昏线;其次知道地方时产生的原因,明白时区,区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并加以区分,会简单的地方时计算;再次要了解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明确地转偏向力的偏转规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了解的宇宙知识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化,清楚相关的一些现象,也存在很多疑难问题如昼夜交替为什么产生,各地的地方时是为什么不同等等,但很少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他们对这些现象有很大兴趣而且和现实有着紧密地联系,因此这节课充分根据学生最想知道的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教材分析】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有自己的运动规律。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在感受着自转运动带来的一些影响,如昼夜交替现象,时差问题等等。

本节内容重点介绍了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主要的两方面的影响,通过活动演示和阅读材料,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重点和难点知识。

关于地球自转的另外一方面主要影响: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教材中只是略提了一下,但后边的知识与此有紧密联系,所以决定讲授时稍作补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2.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3.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原因和偏移规律二、能力目标1.能在不同的光照图中画出晨昏线2.能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3.会判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地球自转运动意义的学习,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科学世界观。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昼夜半球区分,晨昏线画法2.时区、地方时的计算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以及对地理事物的影响【教学难点】1、 晨昏线的画法2、时间的计算【教学媒体教具】投影片、地球仪、小手电筒、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图、或多媒体教具、板图【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学时】:一学时【教学过程】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回顾:1.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引入新课:【情境创设1】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昼夜变化,为什么会出现昼和夜的差别呢?(2)我们在假期中可能看了伦敦奥运会,若想看现场直播,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进行,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便来解决这些问题。

初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及其地理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概念、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2.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生动形象地展示地球自转的过程和地理意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地理思维。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地球自转的动画、地图等。

2.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如地球自转对全球气候、通信等方面的影响。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如地球自转对生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自转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的概念及地理意义。

2. 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解释地球自转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

3. 讲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阐述地球自转对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地理现象的影响。

4. 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地球自转对生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6.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地球公转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与地球自转的区别和联系。

2. 介绍地球自转对地球磁场、地球自转偏向力等的影响。

3. 拓展地球自转在科学研究、航天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七、课堂互动1. 提问:请学生解释地球自转的概念及其地理意义。

2. 回答:请学生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3. 讨论:请学生举例说明地球自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通信等。

初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2)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3)能够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2)利用地图和实例,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3)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3)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的概念;(2)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3)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2)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球模型;2. 地图和实例图片;3. 教学软件或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现象;(2)提问:地球自转是什么?有哪些特点?2. 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1)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2)提问: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长?为什么会有“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3. 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利用地图和实例图片,展示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2)提问: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4. 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举例说明地球自转在地理上的应用,如经度计算、航班安排等;(2)提问:地球自转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收集地球自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 利用地球仪和地图等教具,直观展示地球自转的现象和产生的地理效应;3.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4.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提高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案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案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教学内容及解析(一)教学内容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2.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晨线、昏线、太阳高度角等定义3.地方时与区时的产生与区别,地方时的判读、换算4.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二)内容解析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指的是地球的自转的运动特征,以及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时差和地球自转偏向力等现象。

理解它的关键首先在于理解运动的原理,再进一步了解产生现象的原因。

在此之前,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相关基础非常有限,因此本课在开始之前还需要对相关知识,比如地球经纬线的划分等进行一些铺垫和补充。

由于该内容是地理中“地球运动”最基本的原理和规律,对解释一般现象以及后面时差、地转偏向力带来的现象等内容有很大的关联,所以在本学科中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是本学科的重要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地方时和区时的划分及判读,也是教学的难点,解决的关键在于利用多种方式,如动态图、实验演示等充分让学生理解其原理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与解析(一)教学目标1. 知道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速度等;2.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3. 地方时的产生及基本规律,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方法;4.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二)目标解析1.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地球自转的特征,注意让学生理解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区别,不同方向上看地球自转方向的表达方式等。

2.运用示意图,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

结合地球自转解释昼夜产生原因,并简述意义。

3.学生能够说出地方时的概念,理清并判断地方时的早晚,为学习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做好铺垫。

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

4.从现象入手,如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河岸冲刷程度的对比,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较多,一是对地方时早晚的判断和理解,二是对区时的划分以及时区的计算理解不够,不能进行判断。

【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1.结合演示实验,观察并总结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通过绘制正午太阳高度,观察并总结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3.能够运用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4.结合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解释五带和四季的划分。

【重点难点】1.能够说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2.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时空变化规律产生的原因。

3.能够用学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解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材及学情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为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中的第二课时内容,对应课程标准为“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节课是在认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以及地球自传的地理意义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地理意义学习,起到了承上的作用。

同时,本节课也是之后学习的人造月亮、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气候带、自然带形成的知识基础,起到启下的作用。

本部分内容具有较高的思维进阶性要求,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联系实际的要求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使得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培养思考身边地理的意识。

本节课主要通过演示实验、设置情境问题链、读图绘图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空间思维能力,落实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要求。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导入【情境一】婷婷到北京旅游注意到日出升国旗的时间空间差异,产生两个问题:1.为什么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日出时间不同?2.为什么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日出时间也不同?思考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从日常生活实例出发,引出地球公转导致的昼夜长短变化。

一、演示实验观“昼夜长短变化”(一)展示地球公转导致的地球昼夜长短变化过程,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1.根据太阳直射赤道的图片,总结春分日全球各地的昼夜特点。

2.根据太阳直射动画,总结春分日到夏至日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特点。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确定依据1、课标及其解读:课标: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标解读: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

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参照系,地球运动有视运动和真运动的不同;另一方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两种运动叠加,合成了地球的运动。

因此,应关注地球自转和公转之间的关系,避免孤立的分析某种运动。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主要有产生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从成因分析,这些地理现象主要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本条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是“分析”,表明对本条标准的要求要从义务教育阶段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

2、教材分析教材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为主线进行知识的联接,先呈现地球自转的基础知识,包括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然后以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现象出发,分层展示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时差和是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其中,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不相同的,深入挖掘,能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产生时差这个意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此处引入地方时的概念,重点是学生分析出产生时差的原因以及总结地方时的计算方法;这里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所以要放慢节奏降低难度。

需要用针对性的练习题进行巩固。

3、学情分析学生在这一阶段已经清楚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有了具体空间感,初中也学过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

学生现在还未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思维过程,思维还停留在背记和直观记忆阶段,一些概念容易搞混,如地球的自转周期和昼夜交替的周期、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需要教师点拨指导,另外,学生会对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对于晨昏线的引入,以及归纳特点和增加合作讨论环节,深入挖掘。

二、学习目标1、通过手电筒照射地球仪,分析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2、通过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说出晨昏线的含义并能通过合作讨论归纳晨昏线的特点、会判断晨昏线。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设计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设计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和地转偏向力等地理现象的原理。

(3)能够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演示昼夜交替现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地方时差异的案例,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现象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和地转偏向力的原理。

2、教学难点(1)地方时的计算。

(2)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运动方式,从而引出地球自转的主题。

2、知识讲解(1)地球自转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地球仪的自转,结合动画演示,明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讲解地球自转的周期分为恒星日和太阳日,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 23 时 56 分 4 秒,而太阳日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为 24 小时。

(3)地球自转的速度介绍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概念,指出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处处相等,约为 15°/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通过演示地球仪的自转和光照情况,讲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让学生理解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进一步分析晨昏线的特点。

(2)地方时结合地图和实例,讲解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不同,东边的时刻比西边早,从而产生地方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周围的空气【知识导图】1.地球周围空气的组成2.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知识点一: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与杂质占0.03%。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消耗掉氧气,生成白色固体P2O5,容器内气压减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在外界大气压强作用下,集气瓶内水面上升。

可通过燃烧后集气瓶内进入的水的体积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1—1)。

知识点二: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飞行、登山、潜水等;炼钢、焊接切割金属等;氮气用于充氮包装保存食品,充氮灯泡,合成燃料,制取氮肥,制造炸药;稀有气体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用来隔绝空气,灯泡中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制成多种点光源航标灯、强照明灯、霓虹灯等,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

知识点三: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一般空气的成分的含量是相对固定的,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SO2、NO x含量多,引起酸雨等。

防治措施: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大量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工厂的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等知识点四: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识点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由于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所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结合燃烧条件和影响燃烧的因素来认识木炭、硫、铁丝、石蜡等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燃烧现象的不同。

知识点六:分别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1)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可解释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2)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问题。

如打开盛汽水的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的原因;人进入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的山洞或菜窖导致窒息死亡,要与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区别开。

知识点七: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1)检验气体是否是O2气体: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验证O2气体是否收集满,排空气法收集时,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2)检验该气体是否是CO2气体,可以把该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验证CO2气体是否收集满时,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利用CO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方便快捷地验满。

知识点八: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1)先要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制取这种气体。

选择药品的一般原则是: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控制,药品价格便宜,容易获得,尽量减少污染。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所需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

(3)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产生的气体是要制取的气体。

仪器装置:气体制取装置分为两部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水溶性和密度)选择。

在工业上和实验室中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较:【知识梳理】考点1 空气成分:(按体积比):(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定量分析的化学家是拉瓦锡)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21%0.94% 0.03%0.0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思考:为什么要选用磷来测定氧气的含量?能否用其它物质来代替?①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用途:供给呼吸,作为助燃剂,氧化剂。

②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氧气与几种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镁条⒉放出大量的热量⒊生成白色固体以免烫坏实验台。

铁丝⒈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⒉生成黑色固体⒊放出大量的热量3Fe + 2O2点燃Fe3O4⒈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⒉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氢气1.淡蓝色火焰2.放热3.水珠附在烧杯内壁上2H2 + O2点燃2H2O点燃前需验纯CO 1.蓝色火焰2.放热3.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CO + O2点燃2CO2点燃前需验纯CH41.蓝色火焰2.放热3.水珠4.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H4 + 2O2点燃CO2+2H2O点燃前需验纯酒精1.蓝色火焰2.放热3.水珠4.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H4+2O2CO2+2H2O酒精灯不慎打翻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蜡烛1.发出白光并放热2.水珠3.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2H5OH+3O22CO2+3H2O③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物理变化)氮气(沸点:—196 0C)空气降温加压液态氧(沸点:—C)钢瓶B)(要求: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于灭火);②不供给呼吸(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试验)③跟水反应:H2O+CO2==H2CO3(H2CO3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跟石灰水反应:Ca(OH)2+CO2==CaCO3↓+H2O(用来检验CO2气体,建筑)跟NaOH反应:2NaOH+CO2==Na2CO3+H2O(用来吸收CO2气体)(3)用途:①灭火(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②作工业原料(制纯碱、尿素和汽水);③“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④作肥料。

(4)CO2与人体健康:CO2无毒,当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对人体有害,因为CO2不能供给呼吸,故进入枯井或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

(5)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和厄尔尼诺现象。

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其质量比为1:8;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电解水实验:正氧负氢,氧一氢二2H2O通电2H2↑+ O2↑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纯水与矿泉水的区别:用蒸发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软水,若出现大量泡沫,是软水;反之为硬水。

净水的常见方法(如: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水的净化:(1)静置;(2)明矾净水(明矾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3)过滤(把固体和液体分开:一贴、二低、三靠;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

(4)蒸馏。

装置图(4)收集方法:收集氢气收集氧气收集二氧化碳排法能否用排水法收集?为什么?向排空气法向排空气法(5)操作步骤、检验方法、验满方法、注意事项:制取氧气制取氢气制取二氧化碳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③固定装置;④加热;⑤收集气体;⑥移出导管;⑦撤出酒精灯。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锌;③由漏斗注入酸;④验纯;⑤收集气体。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大理石;③由漏斗注入稀盐酸;④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点燃气体能燃烧且生成物只有水,证明是氢气。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

一般不验满。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注意事项①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介于1/4—1/3;②用外焰加热,加热前要预热;③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④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⑤用排水法收集时,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收集;⑥用排水法收集完毕,应先移出导管后再撤出酒精灯。

①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下;②反应器内的导管不宜过长;③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④先验纯再收集。

①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②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下;③反应器内的导管不宜过长;④收集气体时,导管的导管应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

【考题精练】一、选择题1.(2006苏州)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2.(2006苏州)下列有关水受热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发生了化学变化B.水分子运动速率增大C.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D.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3.(2007苏州)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可由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是()4.(2007苏州)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B.水分子运动速率增大C.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D.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5.(2006苏州)超临界水是常态水在湿度超过374℃、压强超过2.21×107Pa下形成的气、液密度相等的一种特殊状态的物质。

在密闭条件下,超临界水可以任意比溶解O2等,通过氧化反应,在较短时间内以高于90%的效率将废塑料断裂成油状液体,以下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常态水形成超临界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B.超临界水向固体内部的细孔中渗透能力极强C.利用超临界水技术治理“白色污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D.超临界水处理废塑料的工艺对设备耐高压、耐高温和耐腐蚀的要求很高6.(2008苏州)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7.(2008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8.(2008苏州)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①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的是锰制取氧气;③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A.都不需要对气体发生装置加热B.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C.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都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9.(2006南京)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Array胶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 .只有①③B .只有②④C .只有①②③D .①②③④10.(2006南京)水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 .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放出热量C .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可以使硬水软化D .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11.(2006南京)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