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收益分析

合集下载

利用成本-收益分析进行投资决策

利用成本-收益分析进行投资决策

利用成本-收益分析进行投资决策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评估投资项目的潜在收益和投入成本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项目的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综合考虑,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详细介绍成本-收益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其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一、成本-收益分析的概念和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种通过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收益来评估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的方法。

它是一种从经济角度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的方法,旨在帮助投资者确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行性。

成本-收益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成本:首先,需要确定投资项目所需的所有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如购买设备、租赁场地等)和间接成本(如管理费用、办公费用等)。

成本的确定应该详细而准确,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评估收益:其次,需要评估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

收益可以是直接的(如销售额、利润等),也可以是间接的(如市场份额增加、品牌价值提升等)。

收益的评估应该基于可靠的数据和合理的假设,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比较成本和收益:接下来,将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计算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净现值是指将项目的预期收益和成本以适当的折现率计算后的差异。

内部收益率是指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通过这些指标的比较,可以评估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回报率,并与其他投资选择进行比较。

4.风险评估:最后,还需要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灵敏度分析、情景分析等方法进行,以确定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和应对策略。

二、成本-收益分析的应用成本-收益分析在投资决策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和评估潜在投资机会,决定是否投资,并确定最佳投资方案。

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产品投资:对于企业来说,推出新产品可能需要巨大的投资。

通过成本-收益分析,企业可以评估新产品的盈利能力和回报率,并与其他投资项目进行比较。

这有助于企业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降低风险。

经济学中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经济学中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经济学中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在经济学中,成本与收益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评估决策的经济效果。

成本指的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所付出的资源,包括费用、时间、劳动力等,而收益则是指通过这个目标所获得的回报。

本文将探讨成本与收益分析的概念、应用以及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一、成本与收益分析的概念成本与收益分析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对个体、企业或国家的各种决策提供了系统化的方法。

成本分析是指确定决策所需的各种资源以及它们的价值,以便评估决策的代价。

而收益分析则是指通过对决策所获得的回报进行评估,包括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效益。

二、成本与收益分析的应用成本与收益分析广泛应用于个体、企业和政府的决策过程中,包括投资决策、项目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

在投资决策中,成本与收益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

同时,有效的成本与收益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在项目管理中,成本与收益分析可用于评估项目的成本控制和效益实现情况。

它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制定成本预算、制定时间计划以及评估各种决策对项目效益的影响。

在政府决策中,成本与收益分析可以帮助政府评估政策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以便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三、决策中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在决策过程中,成本与收益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全面评估决策的成本和收益,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首先,成本与收益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最佳决策方案。

通过评估各种可行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决策者可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

其次,成本与收益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预测未来的变化和风险。

通过对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决策者可以评估决策的风险程度,以及可能面临的潜在问题。

这个信息对于做决策者制定风险管理策略非常重要。

最后,成本与收益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衡量决策的成功与否。

通过对决策实施后的成本和收益进行跟踪和评估,决策者可以判断决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而为未来的决策提供经验教训。

四、成本与收益分析的局限性虽然成本与收益分析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需要考虑。

收益与成本分析报告

收益与成本分析报告

应用
盈亏平衡点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 解自身的盈利状况和风险承受能 力,从而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和 风险控制措施。
投资回报率分析
01
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报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投资所获得的收益 占投资总额的比例。投资回报率是评估企业投资效益的重 要指标。
02 03
分析方法
投资回报率分析通常采用投资回报期、净现值、内部收益 率等指标进行评估。投资回报期是指投资回收所需的时间 ;净现值是指投资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减去投资的成本; 内部收益率是指投资的内部收益率,即投资的收益率。
收益与成本分析报告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CATALOGUE
目 录
• 项目介绍 • 收益分析 • 成本分析 • 收益与成本比较 • 风险评估 • 结论与建议
01
CATALOGUE
项目介绍
项目背景
当前市场环境
描述项目所处的市场环境,包括行业趋势、竞争对手 情况等。
客户需求
分析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以及这些需求对项目的影响 。
利润空间
报告指出公司利润空间受到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需采取 措施提高利润水平。
风险评估
报告对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等进行了评估,并 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
改进建议
成本控制
通过优化采购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人力成本等方式降低公司总体成本,
提高利润水平。
产品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 的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
特点
变动成本随生产数量的增减而成比 例增减。
03
02
例子
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影响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

六、企业的收益
1、总收益:是企业出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总收入。TR=P×Q 2、平均收益是企业出售单位产品的收入。AR=TR/Q 3、边际收益是企业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量。MR=△TR/ △Q
七、会计利润、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
1、会计利润=收益—会计成本 2、经济利润=收益—经济成本 八、成本函数
TR TC
TC
TR
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法——代数法
用代数法确定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必须使总收益和总成本函数相等,解方程来求出盈亏平衡产量。 设p为单位产品价格,Q为销售量(产量),FC为总固定成本,AVC为单位变动成本, 为利润。 总收益: 总成本: 盈亏平衡产量
成本—收益分析
相关概念与成本函数
1
2
3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
相关概念与本与增量成本
机会成本
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
企业的收益
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
会计利润、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
一、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1、显性成本:指企业从事一项经济活动时所花费的货币支出。显性成本是计入账内的、看得见的实际支出,例如支付的生产费用、工资费用、市场营销费用等,因而它是有形的成本。一般成本会计计算出来的成本都是显性成本。也可以说是企业从事一项经济活动时所需要花费的货币支出,包括雇员工资、购买原材料、燃料、及添置或租用设备的费用,利息,保险费,广告费以及税金等。
一、贡献分析法
1、贡献=增量收入—增量成本 如果贡献大于零,说明决策正确,因而方案正确。 2、单位产品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3、贡献分析法主要用于短期决策。
例5.1:某企业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3元,总固定成本为15000元,原价为4元,现有人愿按3.5元价格订货6000件。如不接受这笔订货,企业就无活可干。企业是否应承接此订货? 解:如果接受订货,则接受订货后的利润为: 利润=销售收入—(总变动成本+总固定成本) 贡献=单位产品贡献 产量

利润分析技巧

利润分析技巧

利润分析技巧在商业世界中,利润是企业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

利润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业务的盈利能力,从而制定有效的商业策略。

本文将讨论几种主要的利润分析技巧。

1.成本-收益分析法(CBA)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一种通用的利润分析技巧,它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一项业务的收益和成本。

该技巧通过将业务的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比较来确定该业务是否值得投资。

如果成本小于收益,那么该业务就是一个有利可图的选择。

2.边际贡献分析法(MCA)边际贡献分析法是一种将业务的边际贡献与固定成本进行比较的利润分析技巧。

边际贡献是指每个售出产品的利润,减去变动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固定成本是企业在发展业务时必须承担的费用,如租金和薪资等。

通过比较边际贡献和固定成本的大小,企业可以确定产品的盈利能力,并制定相应的商业策略。

3.运营杠杆分析法(OLA)运营杠杆是指企业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间的比率。

运营杠杆分析法是一种将这种比率与收入进行比较的利润分析技巧。

当收入增加时,如果企业的运营杠杆比率较高,则其利润将随之增加。

然而,如果企业的运营杠杆比率较低,那么即使收入增加,其利润也可能无法增加。

4.价格弹性分析法(PEA)价格弹性分析法是一种测量产品价格变动对需求变化的敏感度的利润分析技巧。

价格弹性度越高,意味着需求对价格变化越敏感,反之亦然。

通过测量价格弹性度,企业可以确定最佳的产品价格,并制定相应的商业策略。

5.收入贡献分析法(RCA)收入贡献分析法是一种利润分析技巧,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不同业务产生的收益。

该技巧通过将每项业务的销售收入减去该业务的直接成本,计算出该业务对企业的总收益所做的贡献。

通过比较各业务的收入贡献,可以确定最有盈利能力的业务,并制定相应的商业策略。

综上所述,以上列举的几种利润分析技巧仅是商业世界中的几个例子。

企业可以结合其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利润分析技巧,以帮助其评估业务的盈利能力,并制定相应的商业策略。

第5章 成本-收益分析

第5章 成本-收益分析

第五节 资金等值计算公式
上述情况可用现金流量图6-3表示。
上式即为等额序列复利公式。式中[((1+i)n-1)/i]称为等额 序列复利因数,用符号(S/A,i,n)表示。
第五节 资金等值计算公式
四、投入基金(基金存储)系数 投入基金(基金存储) 由等额序列复利公式可以推得投入基金公式如下:
第五节 资金等值计算公式
第九节 内部收益率法
图6-15所示的投资项目是一种典型现金流量,即开始又投资支出,以 后逐年收益。绝大多数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类似此种情况。这类净现值函 数有如下特点: 1.净现值函数NPV是折现率i的减函数,即同一现金流量净现值随折现率 i的增大而减小。 2.在一个i*值,使得在该点曲线和横轴相交,即NPVi*=0;当i<i*时, NPV>0,当i>i*时,NPV<0。 称NPV=0的折现率i*为内部收益率。
第五节 资金等值计算公式
二、一次支付现值公式 已知终值S,计算现值P需用一次支付现值公式,它是上述公式的逆运算。 由前式可以直接导出: 三、等额序列复利因数 等额支付是多次支付形式的一种。多次支付是指现金流入和流出在多个 点上发生,而不是集中在某个点上。现金流量额的大小可以是相等的, 也可以是不相等的,其中相等的支付称为等额支付。当一连串的期末等 额支付值为A,n年末包括利息在内的累计值S的计算公式就称为等额序 列复利公式。
【判别准则】 对于对立方案,当PVI>1时,方案可行,否则方案不可行。 【判别准则】 对于互斥方案A和B(K1>K2),若PVIA-B>1,则A方案为 优,反之则B方案为优。
第九节 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是用来评价公共项目可行性的十分重要 的方法。为了解内部收益 法,首先需弄清什么是净现值函数。 一、净值函数 以折现率作为自变量,以净现值作为函数值,所得的函数称为净现值函数。 以纵坐标表示净值NPV,横坐标表示折现率i,可作出净现值函数曲线,如图6 -15所示。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

现值: 现在的钱折合到未来
假设今天你在银行存入100元 . . .
到年末,这笔钱值 (1+.05)x100, or 105元 在第二年末,这笔钱值 (1+.05)x105, or
110.25元 利息是跨年度的,也就是说,利息也创造
未来的价值。
现值: 未来的钱折合到现在
定义
R = 最初的投资额 r = 投资的回报率,即利率 T = 投资的时间
飞机上紧急出口灯每挽救一条生命的成本 是90万元。
清除石棉纤维的法规,每救一条生命花费1 亿多美元。
评估公共收益与成本
无形物品的估价
国家声望, 其他
无形物品可以将整个成本-收益分析推 翻。
可以利用成本(C)与收益(B)的差异, 与不可测定的无形收益比较(无形收益 X),要使该项目可行,X必须大于(C -B)。
1500
饮水的氯化处理
4200
肺炎免疫接种
12000
建筑安全准则
38000
房屋氡的控制
141000
屋顶材料中禁止石棉
5200000
在地震多发地区加固建筑物
18000000
Source: Reprinted from Risk Analysis, Tengs, Tammy O. et al. “Five-hundred Life-saving Interventions and their cost-effectives,” Risk Analysis 15 (1995):
私人部门的项目评估
收益-成本比率 指一个项目的收益流现值与
成本流现值的比率。例如,本例中:
B=收益流,C=成本流
B

B0

策划方案中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策划方案中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策划方案中的成本和收益分析一、问题的引入在策划一个项目或活动时,成本和收益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我们需要在投入一定的资源和资金的同时,确保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

本文将就策划方案中的成本和收益分析进行探讨。

二、定义成本和收益成本是指策划方案实施所需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

收益是指策划方案实施后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其他非经济效益。

三、成本分析1. 人力成本:涉及到策划方案的人员工资、培训等方面的费用。

2. 物力成本:包括场地租金、设备采购、物料制作等费用。

3. 财力成本:指项目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包括筹备经费、运营资金等。

4. 时间成本:指策划方案实施所需的时间投入,包括策划、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

四、收益分析1. 经济效益:包括项目能够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如销售额增加、成本降低等。

2. 社会效益:指项目对社会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如增加就业机会、提升社区文化等。

3. 非经济效益:指项目所产生的非经济性的收益,如品牌形象提升、社会声誉增加等。

五、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在做出决策时,需要权衡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如果成本过高而收益不明显,可以考虑减少投入或调整策划方案;如果收益较高而成本相对较低,则可以积极推进项目实施。

六、成本控制策略1. 合理规划预算:在策划方案之初,要制定合理的预算,并对各项成本进行详细的预算控制。

2. 有效资源配置:合理分配各项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省时节约成本:加强项目管理,合理安排时间,减少项目周期,降低时间成本。

4. 降低风险成本: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减少项目风险,降低项目因风险而导致的成本损失。

七、收益提升策略1. 创新策划理念:通过创新的策划理念,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提升项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 精准目标定位:明确项目的受众群体,并根据其需求进行定制化策划,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3. 运营效果监测:建立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对项目的运营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策划方案,提升收益水平。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政府应当如何评估各种支出项目是财政支出决策的最重要的一环,而成本-收益分析则是主要的评估技术。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由于在市场失灵的领域里,价格机制不起作用,公共决策者面临着揭示社会对这些资源配置的偏好和成本的任务。

成本-收益分析是分析和估价公共政策的普遍使用的方法。

它不仅是利用福利经济学和财政学基本原理的一种分析框架,而且也是一种思考方法,因为它为公共决策者在研究最符合社会效率和公平目标的资源配置时提供了指导原则。

本文重点讨论公共投资的成本-收益评估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 什么是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1936 年的《洪水控制法案》,并于20世纪60年代得到美国国防部的“计划-规划-预算制度” 的系统应用(Nelson,1987,p.49-91; Campen,1986,h.2)。

此后,成本-收益分析法被各国广泛应用于公共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逐渐成为财政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成本-收益分析首先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任何一个投资项目是公共部门的还是私人部门的,二是投资项目的一些成本和收益是在将来发生的。

显然,人们不会把今天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收入与将来数额相同的货币收入看成是一样的。

比如,今天获得100元,它的价值要大于一年之后获得的100元,这是因为今天获得的100元可以进行投资,从而赚取某一利率。

如果利率是8%,一年之后,如今的这100元值108元。

换句话说,一年之后的108 元只值今天的100元。

所以,有必要对将来的收益贴现,以使其与今天获得的收益可比。

为了把投资项目发生的将来收益(或成本) 累加在一起,就有必要弄清它们所发生的时间。

将来的收益(或成本) 必须要贴现成现值,但首先要弄清这种贴现程序。

在上述例子中,明年的108元值现在的100元。

换言之,为了找到明年这108元的现值,我们就要利用贴现因子1/(1+r)n。

成本与收益分析55页PPT

成本与收益分析55页PPT

2024/7/24
38
§5-2成本分析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特征与规模经济
LAC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型。长期 平均成本曲线比较平坦。
LAC、SAC曲线呈“U”型的原因不同 :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生产函数的边 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
模2024/经7/24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
收益是出售产品所得到的收入。 成本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2024/7/24
11
§5-2成本分析
短期生产函数
Q(L) f (L, K ) 短期总成本(STC)
STC(Q) PL L(Q) PK K
短期成本包括可变成本与固定(不变)成本。 可变成本是短期内可以调整的成本;固定成本是 短期内不能调整的成本。
C
STC(Q)
不变成本
PL ·L(Q)
可变成本
PK K
O
2024/7/24
Q
14
§5-2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和短期成本曲线
短期成本的分类 (1)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2)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
可变成本 (3)短期边际成本
2024/7/24
15
§5-2成本分析
短期成本的定义 1
和。它是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之和。
STC(Q) FC VC(Q) PK K PL L(Q)
2024/7/24
17
§5-2成本分析
短期成本的定义3
(4)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每生产 1 单位产
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
(5)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每生产 1 单位 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复习3:边际量与平均量之间的关系 ● 如果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

成本收益分析案例

成本收益分析案例

成本收益分析案例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本和收益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介绍成本收益分析的应用。

某公司在生产一种产品时,需要考虑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成本、管理费用等各项成本,同时还需要考虑产品的销售收入。

为了更好地了解该产品的成本和收益情况,该公司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

首先,该公司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了详细的核算。

通过对原材料、人工、设备折旧、管理费用等各项成本的核算,得出了该产品的总成本。

然后,该公司对产品的销售收入进行了估算,包括产品的售价、销售量等因素。

通过对成本和收入的核算和估算,该公司得出了该产品的成本和收益情况。

在成本收益分析的过程中,该公司发现该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而市场售价较低,导致产品的收益较低甚至亏损。

针对这一情况,该公司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发现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存在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如过高的人工成本、设备折旧成本等。

同时,产品的销售收入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较大,市场需求不稳定,导致销售收入波动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该公司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首先,该公司采取了一些节约成本的措施,如优化生产流程,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等,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其次,该公司加大了对市场的调研力度,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产品的销售策略,以提高产品的销售收入。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善措施的实施,该公司再次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

通过对改善后的成本和收益情况的核算和估算,该公司发现产品的成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而销售收入也有所提高,产品的收益情况得到了改善。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成本收益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成本收益分析,企业可以及时了解产品的成本和收益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

同时,成本收益分析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成本与收益分析

成本与收益分析

成本与收益分析在商业和经济领域,成本与收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决策支持工具,用于评估投资或决策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

本文将深入探讨成本与收益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并着重介绍其在项目评估、市场竞争和资源管理方面的重要性。

一、成本与收益分析的概念成本与收益分析是一种比较不同选择或决策的经济效果的方法。

它系统地衡量和评估与一个决策或投资相关的成本和收益,旨在确定最佳的经济选择。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如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固定成本。

收益可以是实际货币回报,也可以是其他经济效益,如市场份额的增长或品牌价值的提升。

二、成本与收益分析的方法1. 比较成本法:该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决策或投资的成本数额,选择具有最低成本的方案。

例如,在购买设备时,可以比较不同设备的购买成本和运营成本,选择最经济合理的设备。

2. 折现现金流量法:折现现金流量法将未来的成本和收益以现值的形式计算,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通过将未来现金流折现到当前时间,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不同投资项目的价值。

3. 敏感性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通过对关键变量进行多种假设或模拟来评估不同情景下的成本和收益。

这有助于评估决策对不同因素的敏感程度,并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风险和机会。

三、成本与收益分析的应用1. 项目评估:成本与收益分析在项目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项目的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是否值得进行该项目,并在多个项目之间作出选择。

2. 市场竞争:成本与收益分析对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决策也非常重要。

通过比较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和预期收益,企业可以确定定价策略、市场推广和产品创新的方向。

3. 资源管理:成本与收益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合理管理资源,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

通过评估资源投资的成本和预期收益,企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和损失。

总结起来,成本与收益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决策支持工具,它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不同选择或决策的经济效果。

无论是在项目评估、市场竞争还是资源管理方面,成本与收益分析都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力。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

L0
q1 q2 q3 q4
Q
一、长久总成本LTC
▪ 2)短期总成本曲线和长久总成本曲线
C
STC 3TCLn
STC 1 STC 2
LTC
Cn
C
C
2
3
C1
0
Q1
Q
一、长久总成本LTC
▪ 3)规模收益与长久总成本旳变化规律
C
0
Q0
在OQ0区间内,总成本以递减速度 在增长,产量增长旳比率不小于成 本增长旳比率——这一区间属于规 模收益递增。 在Q0后来,总成本以递增速度在增 长,成本增长旳比率不小于产量增 长旳比率——这一区间属于规模收 Q 益递减。
其他行业成反方向变动
LAC
0
b
a C
Q
二、长久平均成本LAC
2)成本递增行业 ①什么是成本递增行业——这种行业中各个厂商
旳长久平均成本要伴随整个行业产量旳增长而增长。 ②形成这些行业成本递增旳原因是,因为生产要
素是有限旳,所以整个行业产量旳增长就会使生产要 素价格上升,从而引起各厂商旳长久平均成本增长。
>AVC → AVC ↑
M
0
Q
▪ SMC曲线一定会穿过SAC曲线旳最低点.在SAC线最低点 ▪ AVC=SMC,这个最低点也叫停止营业点. ▪ (可用数学措施证明SMC曲线会穿过AVC曲线旳最低点——对AVC求导、
求极值)。
第二节 长久成本分析
经济学上长久旳含义(见上一章有关内容) 在长久中,无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之分,一切成 本都是可变旳,所以长久成本旳分析,只有长久 总成本、长久平均成本与长久边际成本三种。
(2)但从经济学(决策分析)角度看,把资源用于B用途是亏 损旳—用经济利润来衡量, 即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策划方案中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策划方案中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策划方案中的成本和收益分析一、引言策划方案是实施一项计划或项目的核心文档,它涵盖了整个过程的目标、策略、资源分配等方面。

在制定策划方案时,成本和收益是非常关键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探讨策划方案中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分析。

二、定义成本和收益成本是指为实现策划方案所需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收益则是策划方案实施后所带来的利益或回报,可以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

三、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成本和收益是紧密相关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

在制定策划方案时,需要全面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以确保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

四、成本分析方法对于策划方案的成本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首先是人力成本分析,通过计算策划方案实施所需的人力资源投入,包括工资、培训、福利等,以确定人力成本。

其次是物力成本分析,即对策划方案中所需物资、设备、场地等进行定量和定价,计算物力成本总额。

最后是财务成本分析,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的计算,以获得全面的财务成本。

五、收益分析方法策划方案的收益分析往往比成本分析更加复杂。

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收益评估。

经济收益可以通过计算策划方案实施后的盈利情况、增加的市场份额等来评估。

社会收益可以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

环境收益可以从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估。

收益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指标,从而得出一个全面的评估结果。

六、成本收益分析的实施成本收益分析是策划方案是否可行的重要依据,实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精确估算成本和收益,避免低估或高估。

其次,要考虑时间价值,及时折现成本和收益。

再次,要全面评估风险因素,以免出现无法控制的风险。

最后,要进行灵活的决策,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成本和收益的权衡。

七、案例分析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成本收益分析的过程。

假设某公司计划进行一次产品升级,预计需要人力成本100万,物力成本50万,预计带来的经济收益为200万。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成本与收益分析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成本与收益分析

02
收益分析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收益
收益是指企业通过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通常表现为 销售额或营业额。
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它意味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净利 润最大。
价格歧视与市场结构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不同的市场和消费者群体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以实现利 润最大化。
成本-收益均衡是企业在长期经营中追 求的目标,也是市场供需平衡的体现。
实现条件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通过调整产 量,使得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实 现成本-收益均衡。
成本-收益决策
01
02
03
定义
成本-收益决策是指企业根 据预期的成本和收益,选 择最优的产量或投资方案。
考虑因素
企业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固 定成本、可变成本、机会 成本、沉没成本等。
方法
企业可以采用差额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等工具进行 成本-收益决策。
04
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追求的目标 ,即在一定时期内,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活 动所获得的收益减去成本后的净值达到最大 。
利润最大化原则要求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活动 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成本,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成 本与收益分析
目录
• 成本分析 • 收益分析 • 成本-收益分析 • 利润最大化 • 成本-收益的长期分析
01
成本分析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 租赁费用、设备折旧等。
变动成本
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原 材料、直接劳动等。

成本收益分析-幻灯片

成本收益分析-幻灯片
尚卫平, 黄耀军. 公共投资决策过程中社会贴现 率的确定. 财经研究, 2002, 28(7): 54-67.
43
第一,社会折现率的高低与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 阶段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
通过不同国家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发达国家使用的 社会折现率普遍在3%-7%,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折现 率则基本在12%-15%,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折现率普遍 高于发达国家。多边银行则介于两者之间,基本在 10%-12%。
年份
0 1 2 3
年度净收益 贴现率r
服装店 二手书店 (%) (元) (元)
-10 000 -10 000
0
0
6 000
1
0
0
3
12 000
5 500
5
7
净现值(NPV)
服装店 二手书店 (元) (元) 2 000 > 1 500 1 647 > 1 278
982 > 858 366 < 465 -204 < 97
0
Qc Qb Qa
Q
供给变动的影子价格
30
消费者剩余
指消费者为获得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支付的货 币总额与实际支付的货币总额之差,
由需求曲线以下与经过市场价格的那条横线之 间的面积来衡量。
单程平均成本
C
CABC’为原
有行程T节约
C'
的成本
A
B
A'
AA’B为新增行 程的净收益
DT
O
T
T'
每年的行程数
可以通过成本介节约对公共项目的效益做出估 计,即当公共项目带来社会某种成本的节约或 消除时,则估计出来的社会成本节约价值便是 对公共项目效益的量化。
增加公共卫生防疫支出方案的效益可以用公费 医药支出的下降额来估计。

建筑工程项目利润分析方法

建筑工程项目利润分析方法

建筑工程项目利润分析方法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涉及众多因素和参与者的协作。

在项目中,利润分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潜在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建筑工程项目利润分析方法,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准确的决策。

一、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是最常用的建筑工程项目利润分析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对项目费用的估计和项目收益的预测进行对比,以确定项目的盈亏情况。

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时,需要考虑项目的各项成本,如土地购买、建筑材料、劳动力等,并对未来的收益进行估算,如出租收入或销售房屋的价格。

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可以评估项目的利润潜力和可行性。

二、风险分析法风险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利润分析方法,旨在评估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多个方面。

通过风险分析,可以确定潜在的利润损失,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例如,针对市场风险,可以进行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以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制定合适的定价和销售策略。

三、利润率分析法利润率分析法是建筑工程项目利润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

利润率是指项目实现的利润与投入的成本之间的比例。

通常,利润率可以分为总利润率和净利润率。

总利润率是指项目总利润与总成本的比例,而净利润率是指项目净利润与总成本的比例。

利润率可以反映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是投资者和决策者评估项目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进行利润率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成本结构、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等因素。

四、现金流分析法现金流分析法是一种基于项目现金流量进行利润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关注项目现金流的大小和时间分布,以评估项目的现金流动性和盈利能力。

在进行现金流分析时,需要考虑项目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并根据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进行折现。

通过现金流分析,可以确定项目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从而评估项目的利润水平和风险。

成本收益分析案例

成本收益分析案例

成本收益分析案例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种经济决策工具,它通过比较项目的总成本和总收益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成本收益分析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这种方法来评估一个假设的项目。

假设某公司正在考虑投资一个新的生产线,预计这个生产线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原材料浪费,并最终增加公司的盈利。

为了决定是否进行这项投资,公司进行了以下成本收益分析:1. 初始投资成本:公司需要购买新的机器设备,预计花费为500万元。

此外,还需要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预计改造费用为200万元。

2. 运营成本:新生产线的运营成本预计比现有生产线低。

预计每年可以节省100万元的原材料成本和50万元的能源成本。

3. 收益增加: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预计公司每年可以增加销售额200万元。

4. 折旧和维护:新生产线的折旧期为10年,每年折旧费用为50万元。

同时,每年的维护费用预计为30万元。

5. 税收影响:由于新生产线的引入,公司预计每年可以减少税负50万元。

6. 风险评估:公司还考虑了潜在的风险,如市场需求变化、技术故障等,预计这些风险可能导致每年额外损失10万元。

7. 净现值(NPV)计算:公司使用了10%的贴现率来计算净现值。

通过将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折现到当前价值,并计算总和,公司得出了净现值为正数,这表明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8. 内部收益率(IRR):公司还计算了内部收益率,即项目现金流的贴现率,使得净现值为零。

计算结果显示,内部收益率高于公司的资本成本,这进一步证明了项目的可行性。

9. 敏感性分析:为了评估不确定性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公司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即使在原材料成本上升或销售额下降的情况下,项目仍然能够保持盈利。

10. 最终决策:综合考虑了所有因素后,公司决定投资新的生产线,因为它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并且能够为公司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成本收益分析如何帮助公司评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政府应当如何评估各种支出项目是财政支出决策的最重要的一环,而成本-收益分析则是主要的评估技术。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由于在市场失灵的领域里,价格机制不起作用,公共决策者面临着揭示社会对这些资源配置的偏好和成本的任务。

成本-收益分析是分析和估价公共政策的普遍使用的方法。

它不仅是利用福利经济学和财政学基本原理的一种分析框架,而且也是一种思考方法,因为它为公共决策者在研究最符合社会效率和公平目标的资源配置时提供了指导原则。

本文重点讨论公共投资的成本-收益评估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 什么是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1936 年的《洪水控制法案》,并于20世纪60年代得到美国国防部的“计划-规划-预算制度” 的系统应用(Nelson,1987,p.49-91; Campen,1986,h.2)。

此后,成本-收益分析法被各国广泛应用于公共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逐渐成为财政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成本-收益分析首先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任何一个投资项目是公共部门的还是私人部门的,二是投资项目的一些成本和收益是在将来发生的。

显然,人们不会把今天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收入与将来数额相同的货币收入看成是一样的。

比如,今天获得100元,它的价值要大于一年之后获得的100元,这是因为今天获得的100元可以进行投资,从而赚取某一利率。

如果利率是8%,一年之后,如今的这100元值108元。

换句话说,一年之后的108 元只值今天的100元。

所以,有必要对将来的收益贴现,以使其与今天获得的收益可比。

为了把投资项目发生的将来收益(或成本) 累加在一起,就有必要弄清它们所发生的时间。

将来的收益(或成本) 必须要贴现成现值,但首先要弄清这种贴现程序。

在上述例子中,明年的108元值现在的100元。

换言之,为了找到明年这108元的现值,我们就要利用贴现因子1/(1+r)n。

也就是说,该现值等于108元/(1+r)n,其中,r代表利率或贴现率,n代表从现在开始到将来某一年的总年限(在该例中n=1)。

如果我们现在有100元,并把它投资,投资年限为两年,利率为8%,那么,两年之后这笔最初总额为100元的将来价值是[100元(1+r)](1+r)=100元(1 +r)2=116. 64元。

由此可知,如果把两年之后获得的货币总额转换成现在的价值,就必须用1/(1+r)2来贴现。

假定某一投资项目在其预期寿命内的每一年都会产生收益。

如果是私人企业的投资,这些收益也许就会以该项投资所增加的收入来衡量。

然而,如果是公共部门的投资,这些收益可能就要予以更广泛的理解。

假定某一项目的寿命为n年,每年的社会收益的货币价值(B1,B2,…,B n) 可以估计。

每年获得的收益可以转换成现值并加总,这种收益流的现值(PV) 可用下列公式计算:PV=B1/(1+r)+B2/(1+r)2+… +Bn/(1+r)n (1)投资的贴现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经济学中很普遍,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投资的收益和成本将出现在不同的时间。

项目的成本可以划分为“初始” 投资(资本) 成本(I0) 和“经常” 成本(C1,C2,…,C n),前者是在项目的现在出现的,后者则是在项目的整个寿命期间发生的。

因此,在该项目的整个寿命中,每年的净收益(B-C)都必须要贴现以便估价该项目的净现值(NPV),它等于将来净收益流量贴现总额与其初始成本之间的差额:NPV=-I0+(B-C)1/(1+r)+(B-C)2/(1+r)2+…+(B-C)n/(1+r)n (2)因此,投资的净现值可以写成:这样,投资项目就可以按照它们的净现值排序。

倘若不存在增加资本的限制,只要NPV ≥0,该项目就值得考虑。

当然,投资项目也可以按照它们的内部收益率排序。

一个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就是使贴现的净收益流量等于初始资本成本的r值。

一般来说,项目的净现值较高,其收益率也较高。

但是,按净现值排序比按收益率排序更可取,其原因有很多。

首先,内部收益率没有惟一解。

就某一特定项目而言,可以使将来收益流量减少至零的贴现率不只一种。

其次,在相互排他性项目情况下,按内部收益率标准可能被选择的项目,而按净现值标准可能就不被选择。

在图1中,A和B两个项目的净现值在不同的贴现率下是不同的。

假定B比A的内部收益率(使NPV=0的贴现率) 高,但是,如果在贴现率为Oc的情况下考察NPV,项目A比项目B的NPV高。

倘若目标是使项目的NPV最大化,那么,在贴现率低于c的情况下,NPV就会指明正确的项目,若按内部收益率就会判断错误。

所以,按照定义,利用NPV会得到正确的选择。

在公共部门如同在私人部门一样,项目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产生收益,在两种情况下都需要进行贴现的现金流量分析。

但是,成本-收益分析这种投资评估方法在公共部门的使用与在私人部门的使用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源于这两个部门所追求的目标不同。

目标不同意味着:第一,确定某一项目的净现值公式中成本C和收益B存在着差异; 第二,不同部门对这些成本和收益的估价原则存在着差异; 第三,两个部门所适用的贴现率r存在着差异。

通常假定在私人部门,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因此,私人企业将把B i看作是在该项目的寿命内每年取得的收入,C i是在该项目寿命内它每年所面临的私人成本,I0是该企业正在考虑从事的私人初始投资。

这些收入和成本一般按市场价格估计。

相反,公共部门的目标是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这就导致一些没有包括在私人投资评估中的成本和收益在公共部门投资评估中要予以考虑。

这意味着市场价格并非总是适合估计成本和收益。

图1 相互排他性项目的收益率普莱斯特等(Prest and Turvey,1965) 指出,在考虑投资标准时,成本-收益分析者面临着如下问题:第一,哪些成本和收益应当包括进来?第二,这些成本和收益应当如何估价? 第三,按什么贴现率对它们进行贴现?这些问题的回答取决于福利经济学原则的应用。

公共支出评估是应用福利经济学。

例如,当成本-收益分析寻找一种正的NPV以判定投资时,其实这正在利用希克斯-卡尔多标准(Hicks-Kaldor criterion); 也就是说,当某一项公共支出项目的净现值在成本-收益分析中证明是正的时,其解释应当是:如果进行这项工程,这项投资的受益者获得的利益将超过损失者(放弃使用这种资源的人) 的损失。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检验,也就是说,这种解释只有在成本-收益分析者进行合理的研究情况下才正确。

这意味着分析者需要就哪些项目包括进来、如何估价成本和收益以及选择什么样的贴现率等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之,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下列内容(Nas,1996,p.5):第一,从社会的角度而非中央(联邦) 政府的角度来界定和估计预期成本和收益。

第二,在成本-收益分析中,应当包括无形成本收益和有形成本收益。

第三,在成本-收益的计算中,要以机会成本界定成本,要使用增量成本和收益而不能使用沉没成本。

第四,在净收益的计算中,只计算实际经济价值,不包括转移支付;只是在讨论分配问题时,才考虑转移支付。

第五,在计算成本和收益时,必须使用消费者剩余概念; 而且,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估计支付意愿。

第六,市场价格为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提供了一个“无可估量的起始点”,但在存在着市场失灵和价格扭曲的情况下,不得不利用影子价格。

第七,一项公共工程是否可以接受,这种决策依据净现值标准决定,其中要计算出内部收益率。

第八,在使用净现值标准时,不仅要利用实际贴现率,而且还要分析对其他各种贴现率的灵敏性。

可见,成本-收益分析程序包括以下四个步骤:首先澄清有关的成本和收益,然后计算这些成本和收益,继而比较项目寿命期间出现的成本和收益,最后选择项目。

2.成本-收益分析与外部性:实际效应与金融效应成本-收益分析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考虑的是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而不是纯粹的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

这表明,成本-收益分析考虑到外部性的存在,这就需要在直接的与间接的、有形的与无形的收益和成本之间做出区分。

例如,马斯格雷夫夫妇(Musgrave and Musgrave,1989) 把灌溉工程的直接有形收益看作是可出售的农产品产量增加,而间接无形收益是减少水土流失。

这项灌溉工程的直接成本是管道成本,间接无形成本是对野生动植物的破坏。

同样地,在教育规划中,直接有形收益是学生将来的收益会增加,间接无形收益可能是犯罪成本减少或出现知识更多的选民(Blaug,1965)。

对于成本-收益分析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区分技术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

按照达斯古普塔和皮尔斯(Dasgupta and Pearce,1972,p. 120) 的说法,当影响生产者的生产函数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函数被改变时,就出现了技术外部性(technical externalities)。

就消费者而言,外部性可能使其从非经济(经济) 中获得较少的(较多的) 效用; 就生产者而言,非经济(经济) 可能使其从既定的一组投入中获得较少的(较多的) 产量。

金融外部性(pecuniary externality)是以变化了的价格、工资和利润等形式出现,但它并不改变生产或消费的技术可能性。

正因为金融收益和成本是相对价格变化的结果,这些变化是对公共服务项目的反应,不是因其他人的损失(或收益) 而成为某些人的收益(或损失),也就是说,不是整个社会的净收益或净损失,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成本-收益分析不包括金融外部性,只有在明确考察收入分配问题时才考虑这种外部性。

3.成本-收益分析与消费者剩余:收益的估价鉴于成本-收益分析关心的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非私人利润的最大化,故公共工程的收益界定需要一些特定的方法,目的是在确定公共工程的净价值之时估计出其社会剩余。

与帕累托价值判断相一致的自然起始点就是问多少人准备为公共工程付款。

显然,在成本-收益分析中,以此方式估计公共工程的收益等于利用消费者剩余原则。

以道路改善工程为例。

假定两座城市之间的道路由原来的普通公路改建为高速公路,改建后不仅旅行的时间缩短(时间成本减少) 了,而且其他可变成本也减少了。

比如,改建之前,单程时间成本为2元,其他可变成本为1.5元,总共为3.5元; 改建后,单程的时间成本和其他可变成本总共为3.0元。

同时,改建后,道路的使用者增加了,由原来的10辆/ 次增加至15辆/次。

如图2所示,就最初的使用者而言,成本减少的数量等于abdc的面积;就增加的使用者而言,成本减少的数量为bde的面积。

整个abec的面积就是消费者剩余的变化,这是因道路工程的公共投资使旅行的价格下降所致。

但是,我们在利用消费者剩余原则估计公共工程收益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图2 道路旅行的需求第一,为了估计消费者剩余,应当在假定实际收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画出需求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