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和调节

合集下载

集中供热管网运行调节方法优化探究

集中供热管网运行调节方法优化探究

集中供热管网运行调节方法优化探究发表时间:2020-07-29T04:48:18.851Z 来源:《建筑细部》2020年第10期作者:高岩[导读] 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运行调节中,质调节管理简单,操作方便,水力工况稳定,但循环水量总保持不变,消耗电能较多。

蓬莱市滨海热力有限公司山东蓬莱 265600摘要: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运行调节中,质调节管理简单,操作方便,水力工况稳定,但循环水量总保持不变,消耗电能较多。

量调节虽然能节约大量能耗,但是随着外温升高,网路流量迅速减少,常使供暖系统产生严重的竖向热量失调,且操作复杂,难以进行管理。

分阶段变流量的质调节综合了质调节和量调节的优点,既较好的避免了垂直失调,又显著的节省了电能。

因此,针对目前集中供热管网优化现状,本文将对集中供热管网运行调节优化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集中供热;管网运行;运行调节方法;优化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与之配套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成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北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迅速发展起来,国家提出节能减排政策后,对优化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要求更高,这对供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人们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1.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现状及特点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新建和翻新了许多工业和民用建筑,新增了不少供热管网。

但是,这些后续用户在接入供热管网时,大多没有进行计算,管道的敷设一段一段地施工,使一些管线呈单一枝状延伸。

甚至,为满足新用户的热负荷需求,采取加粗管道的方法,使得二次网出现了热水由细管道流向粗管道的不合理现象。

供热管网的合理的布局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合理地优化设计。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特点主要是热用户分布区域广、分支多。

在管网发生事故时,通常允许有若干小时的停供修复时间。

同时有些热网为提高供热可靠性和应付供热发展的不确定性,在规划设计时就将热网像市政给水管网一样成网格状布置,而这样存在一定的问题,水力工况和控制十分复杂。

供热工程》第十一课-热水供热系统的集中运行调节

供热工程》第十一课-热水供热系统的集中运行调节

工艺随使用条件等因素而不断变化。为保证供热质
量,满足使用要求,并使热能制备和输送经济合理,
就要对热水供热系统进行供热调节。
供热工程
第11章 第一节
运行调节的目的及特征
• (1)供暖热系统的运行调节。

在城市集中热水供热系统中,供暖热负荷是
最主要的热负荷,甚至是唯一的热负荷。热水供
暖系统、供暖设备等,是根据供暖设计热负荷而
第11章 第三节
第三节 直接连接热水供暖系统的集中供热调节
对有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的热水供暖系统,如用
户或热力站处设置水喷射器、混合水泵,所求的
tg 值 是 混 水 后 进 入 供 暖 用 户 的 供 水 温 度 ,

, 。 网路的供水温度 ,还应
根据混合比再进一步求出:
供热工程
第11章 第三节
带混水装置的直接连接供暖系统与热水网路连接示意图
供热工程
第11章 第四节
• 自学
第五节 供热综合调节
供热工程
第11章 第五节
第五节 供热综合调节
供热综合调节:对具有多种热负荷的热水供热系 统,通常是根据供暖热负荷进行集中供热调节,而对 其它热负荷则在热力站或用户处进行局部调节。这种 调节称作供热综合调节。
本节主要阐述目前常用的闭式并联热水供热系统 (见图11-5),当按供暖热负荷进行集中质调节时, 对热水供应和通风热负荷进行局部调节的方法。
供热工程
第11章 第一节
第二节 供暖热负荷供热调节的基本公式
在供暖室温计算温度为t’w散热设备为散热器时 (设计工况): Q1' Q2' Q3'
Q1' q'Vtnt'w

集中供热热网的设计施工及运行

集中供热热网的设计施工及运行

浅谈集中供热热网的设计施工及运行【摘要】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公用事业的重要环节.为了安全、经济地组织管理好供热系统的运行,向热用户提供符合供热参数要求的热量,在供热管网的运行管理中必须考虑管网的调节,即供热管网的水力调节和热力调节.实质上是通过技术管理,实现供热系统有关规程规定的运行标准。

【关键词】集中供热热网;设计施工;直埋供热管道一、集中供热的分析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都需要大量热能。

集中供热是指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由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方式。

发展城镇集中供热是节能、环保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化城镇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城镇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技术方向,主要采用热电联产及城市区域性的大型集中供热锅炉房供热。

利用热媒,将热能从热源输送到热用户必须通过供热管网。

因此,供热管网是连接热源和热用户的纽带和桥梁,担负着输送和分配热量的任务,是城市供热的命脉。

集中供热管网的投资非常可观,由于许多热网辐射半径很大,其动力消耗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集中供热热网的形式集中供热管网形式主要分为枝状管网、环状管网及双管或多管管网。

枝状管网形式简单、造价低、运行管理方便,是我国目前供热系统采用较多的布置方式。

其缺点是当管网系统局部发生故障时,要影响较多用户的供热。

当城市或供热系统由两个以上热源供热时,各热源的热力干线应连通,在技术经济合理时,热网干线宜连接成环状管网。

环状管网造价较高但运行安全可靠。

当多管管网一般用于供给不间断工业用汽负荷的用户,或热负荷有较多的分期增长以及所需介质参数相差较大的用户。

在季节性负荷占总负荷比例较大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双管或多管队不同的热负荷分别供热。

三、集中供热管网的布置1、供热管网的布置原则城市集中供热热网的布置应遵循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按如下原则进行布置:(1)应在城镇规划的指导下,根据热负荷分布、热源位置、其他管线机构筑物、园林绿地、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热网主干线,应敷设在热负荷较集中区,分支管线也应尽量靠近热用户;(3)城镇道路上的供热管道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同一条管道应只沿街道的一侧敷设;(4)穿过厂区的供热管道应敷设在易于检修和维护的位置;(5)通过非建筑区的供热管道应沿公路敷设;2、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可分为地上敷设和地下敷设,地下敷设可分为管沟敷设和直埋敷设。

浅谈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方式

浅谈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方式


0. 48
2 . 供 暖 系统 的放 水 当供 暖 系 统 停 止 运 行 后 ,可 在 进 行 .1 3
锅 炉 放 水 的 同 时 , 行 锅 炉 房 内部 管 路 放 水 , 后 放 室 外 管 网 进 然

3 O
2 4

O. 6 5 0. 7 6
0.4 7 O盘 1 O馏 9 0. 6 9
变 流 量 的 质 调节 ; 间歇 调 节 , 变 每 天 供 暖小 时数 。 ④ 改
其 中量 调 节 阶段 改 变 流 量 的 质 调 节 是 从 节 能 角 度 考 虑 , 但 容 易 造 成原 设 计 系 统 产 生 水力 失 调 的问 题 。故在 本 设 计 中 ,
撑 、 吊架 是 否 稳 、 好 ; 网保 温 层 和 保 护 层 是 否 完 好 ; 网 完 管 管 连 接 部 分 是 否严 密 ; 网 的 输 水 装 置 是 否 正 常 、 管 良好 ; 网 中 管 的 阀 门和 压 力表 是否 I作 正 常 。 : 地 下管 线 巡 线 检 查 的 内容 : 沟 和 检 查 井 是 否 完 好 , 否 地 是
炉房供热而言 的, 由热 源 、 网 和 热用 户组 成 。 热

在 热 能 工 程 中 ,热 源 是 泛 指 能从 中 吸取 热 量 的任 何 物 质 、
装 置 或 天 然 能 源 。供 热 系 统 的 热源 是 指 供 热 热 媒 的来 源 。由热
源 向热 用 户 输 送 和 分 配 供 热 介 质 的 管 线 系 统称 为热 网 。 用 集 利 中供 热 系 统 热 能 的用 户 称 为 热 用 户 。 如 室 内供 暖 、 风 、 通 空调 、
直 接 连 接 热 水供 暖 系统 供 热 质 调节 的 热 网 水 温 ( ) 节 调

集中供热系统管网调节方法探讨

集中供热系统管网调节方法探讨
24 直接 连 接 系统 的 问歇调 节 。
① 质调节 : 循环水量不 变 , 仅改变 网路 的供水温度 。②量调
收 稿 日期 :0 1 0 — 0 2 1 — 8 2
作 者简介 : 成根红 , 17 出生,9 7年毕业于沈阳建筑 男,94年 19 工程学院, 工程师 ,3 02 山西省太原市 00 1 ,
山西科技
S A X CE C N E HN L GY H N I IN EA DT C O O S
21 年 01
第2 6卷
第 6期
●应 用 技 术
集 中供 热系统管 网调节方法探讨
成 根 红
( 原市 热力 公 司 , 太 山西 太原 ,30 2 00 1 )
摘 要 : 集中供热 系统管网调节方法进行 了探讨 , 对 并着重介 绍 了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方式 的计算方法 , 出这种调节方式既能保证用户的供热效果 , 指 又能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23 直 接 连 接 系统 分 阶段 改 变流 量 的 质 调 节 .
为室外和室 内两部分 。首先通过调节各用户 入 口处网路上 的阀 门, 使热水 网路 的水力 工况满足各用 户的要求 , 然后再对室 内系
统的各立管 和支管进行调节。
12 运 行 调 节 .
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 ,是在供 暖期 中按室外温度高低 分成几个 阶段 , 在室外温度 较低 的阶段中保持较大 的流 量 , 室 在
22 直 接 连 接 系统 的 量调 节 .
是说 , 要解决水 流分配不均的问题 。一般 而言 , 供热系统 中离循环
泵近的热用户流量失调度 >1 ,末端热用户 的流量失调度 <1 系 , 统调节 就是使每个热用户的流量失调度都接近 1 如果不进行 系 。 统的初调节 , 则整个供 热管网系统基 本上呈现不一致失 调 , 同时 系统的总流量一般超过设计的总流量 , 系统为大流量运行 , 其结 果不仅 浪费热量 , 而且增 加运行费用 。热水供暖系统的初调节分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调节的方法分析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调节的方法分析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调节的方法分析发布时间:2022-10-24T02:10:50.178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0期作者:国恩康[导读] 如何进行有效的调节,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使供热运行处于最佳状态,近几十年来,大量集中供热工程专家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

滨州热力有限公司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从技术角度来看,集中供热自动化技术立足于集中供热生产目标,同时融合了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信息测控技术,通过运行技术装备全面监控和调节供热系统内部压力、热量、温度与流量,准确地调节电动调节阀的开的,从而全面调节整个供热过程。

本文将简单介绍集中供热系统设备构成原理,并从加强二次网温度控制,实施调速稳压,控制供回水压,构建监控调度中心平台等方面分层浅谈如何优化集中供热生产运行调节模式。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城市集中供热运行调节的方法,以供参阅。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运行调节;方法引言城市集中供热作为我国北方冬季供热的一种主要形式,就是指将蒸汽或者热水作为热媒,采用一个或者几个热源通过热交换站以及热管网,向城市的各个区域的用户提供热能的方式。

城市集中供热代替原来的分散供热的方式,不仅给人们取暖带来了很多方便,更重要的是,集中供热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并且减少污染物质的产生,同时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经济发展效率。

由于我国城市不断地发展,供热网路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何进行有效的调节,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使供热运行处于最佳状态,近几十年来,大量集中供热工程专家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

1集中供热运行过程中的调节步骤热力管网运行调节分初调节和运行调节。

初调节是指在供热前或供热初期进行的将各热力站的流量调配至实际负荷所需要的流量的过程,解决运行初期水平失调,即初调节是对流量的调节。

根据水力计算结果和往年运行经验,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和手动操作达到供热初期调节的平衡。

对一次管网来说,近端热力站由于距离热源较近,总的沿程和局部阻力小,供、回水资用压头较大,需要关小阀门,减小压差,降低流量,使实际一次管网水循环流量等于计算流量。

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优化与调节改造

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优化与调节改造

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优化与调节改造摘要:城市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由于热力供应网络覆盖面积大、网络内影响主要系统运行参数的因素较多。

因此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力失调现象。

如果要使供暖系统根据工程参数进行理想化的运行,必须对供暖系统内各级网络的运行参数进行动态的监控和实时的调节。

这在现实的供热系统管理中是很难实现的。

但是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供热运行调节技术的基础上,将供热系统运行调节从人工转变为自动化控制,通过网络实现对供热系统运行参数的全天候监测与调试,可以让系统的热平衡接近理想状态,节约供热的热源消耗和系统自身运行的能耗,提高供热质量。

关键词:供热运行调节;热网平衡;自动化控制;动态调节引言:供暖体系的构成决定着终端用户和供暖点间距离的长短差异,所以用户在同一提供热流量和气温的情况下得到的供暖质量是存在差异的。

此外用户室内供热系统结构和设备各不相同,建筑物本身的保温节能效果差异也造成了用户无法得到一致的舒适温度。

面对这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供热不平衡的问题,供热系统的调节办法通常是提高系统供热介质的温度或流量,尽量让所有热力用户的室内温度达到供暖最低标准。

但这无疑会造成部分用户室内温度过高,系统运行能耗以及热量散失的大幅上升,每年因此造成的能源浪费都十分可观。

一、供热系统组成中国北方城市供暖一般以满足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为重点,同时实现经济运行,主要由热源、热网和热用户组成。

城市供暖系统的核心是热源单元。

热网络是热源和热用户之间的桥梁和链接,在热量传输和分配中发挥作用。

热用户通常是所有使用热的消费者,是热传输和使用的直接客户。

二、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优化热力输送管网的参数选取,是实现热力网设计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而供热管线的孔径选择,也是其中的重点问题。

由于输送热力的载热体较小,在满足需要的情况下,随着其流量增加,热管网直径也可能减小了一些,从而降低了基础建设投资的散热量,因此管网孔径越小,输送阻力就大,动力消耗的费用也就高;相反,直径越大,输送阻力就小,动力消耗的费用也小,而基建投资也就越大。

供热管网分时分区运行调节及控制技术研究

供热管网分时分区运行调节及控制技术研究

供热管网分时分区运行调节及控制技术研究摘要:北方冬季已经形成了以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为主、区域锅炉房调峰为辅的多热源互补供暖模式。

集中供热输送和分配的能耗相对较高,所以存在的热量损失及可节约的能耗比例相应提高。

许多专家学者建议在供暖期间采用分时、分区、间歇控制的方式,以减少热源不充分利用的浪费并减少循环系统运行时间来降低用电量。

但目前国内外对热网的分时分区控制还不全面,技术还不成熟。

采用分时、分区并间歇调控热网,可以有效地实现按需控热,达到节约资源、提高供暖利用率的目的。

基于不同的调节方法,本文提出供暖系统的运行可以采用分阶段的质量流量调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分时供暖运行监控系统,以实现自动控制。

并对分时分区供暖的控制策略和节能优化技术进行了相应的说明。

关键词:分时分区;供热节能;运行调节随着边缘城市、乡村人口萎缩,中等以上城市急速扩张,能源资源严重短缺,同时对能源的大规模集中利用却在逐年增加。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经之路。

相关数据显示,长期以来,供暖能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比例最高。

因此,在众多节能措施中,普遍认为实施供暖节能改造将有效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由于我国局地建筑的使用普遍具有规律性,具备供暖期间实行分时分区控制的基础条件。

也就是说,根据建筑的使用模式和供暖特点,可以采用分时分区供暖,以满足按需供暖的原则,达到节能要求。

其中,最典型特点是学校、医院建筑和办公、企业楼与居民楼宇存在显著用热区别。

我国一些老旧居民小区及高校在旧城改造过程中采取了相应的节能改造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基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和实施,对热网分时分区的运行控制已经有了一些研究,但还不够全面,技术有待提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研究运行调节分时分区规律及相关控制技术。

一、供热运行调节方式供暖运行常用的调节方法包括质量调节、分级变流量质调节、质量流量调节和间歇调节。

(一)质工况调节质工况调节是为了确保热网中的循环流量在运行过程中保持不变,只改变供水温度。

集中供热系统的影响因素及运行优化调整

集中供热系统的影响因素及运行优化调整

集中供热系统的影响因素及运行优化调整摘要:随着我国供暖面积快速增长,供暖能耗也随之增长。

如何提高供热质量、降低能源消耗、保护资源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加强供热技术与运行管理方法研宄,以较少的能源消耗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供热调节是保证供热质量和节能的重要手段。

本文重点研宄了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管理的优化问题。

针对国内外集中供热系统发展以及建筑供热能耗基本现状展开调查研宄,通过对比国内外相关研宄现状,阐述本文研究的内容及重要意义;分析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特性,探讨系统运行调节过程的相关参数及其计算方法计算;以供热系统在供暖期内循环水泵能耗最低为目标,对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的循环流量比和运行过程中循环水泵的耗电量进行了全面理论分析,得出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方式下供热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量理论计算式,并对采用不同运行模式供热系统循环水泵电耗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集中供热系统;影响因素;运行;优化调整引言城市集中供热作为中国市政公用事业中的一部分,是中国城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建设事业的基础工作之一,是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及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对其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随着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规模的扩大,城市集中供热出现了许多问题。

为使中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管理的体制不断优化,提高供热质量以保障民生,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管理的改进措施进行了探索。

1城镇集中供热发展概况城镇集中供热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犷到精细的发展。

时至今日,中国北方城镇已经基本实现了集中供热,城镇集中供热覆盖面积逐年增加完善,集中供热在惠及民生、采暖便利的同时,也在为我们赖以生存的这片蓝天而努力。

集中供热的发展经历了这么多年,真正的普及、全面发展是最近的20多年,各地的热力公司都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城镇供热的管网延伸也如夏天的藤蔓爬向高处、伸向远方、触到城镇的边缘。

集中供暖系统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集中供暖系统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集中供暖系统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要求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集中供暖事业不仅在大中城市发展速度快,在中小城市及乡镇的发展也很快,然而由于设计、运行和管理因素,在供暖过程中常出现循环流量、系统差压、系统定压及系统平衡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供暖效果.本文对暖通系统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标签:供暖系统;运行问题;解决措施就当前供暖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循环流量,系统差压及系统平衡,管路水循环问题。

如果一个供暖系统若按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其正常运行就有保障,但是我国的供暖系统大部分都不是很合理,集中表现为热负荷选取过大造成设备选型过大,输送设备大于备用率高,经济效益差。

一、关于供暖系统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分析1.管网布局不合理,热力站引出的热水管道,一般都是管道长和管径大,这样的管网布局势必需要更多热力和动力消耗作为支撑,否则很难满足远端用户的正常供热,而近端用户却会出现过热、噪声等失调现象。

为了满足新用户的热水供暖需求,则需要加大管道的直径,使得热水在细管道和粗管道流量不均,容易造成管道破坏。

2.水力失調可分为水平失调和垂直失调两种。

前者表现为水平面上用户流量偏离设计值,近端热、远端冷;后者表现为垂直面上散热器流量偏离设计值,楼层上下冷热不均。

为了解决不利热用户的供热问题,通常是配置大流量、高扬程水泵,导致近端的热用户更加过热,由于大流量小温差运行,热量浪费严重,电耗增加,运行成本很高。

(1)水平失调的原因可归纳为:热网设计一般只注意最不利点所必需的资用压头,而其它点的资用压头总是大于实际需要值,越近热源位置资用压头的余量就越大。

在热网投入运行时若没有及时调节,必然出现流量分配偏离设计值,导致用户冷热不均;供热面积扩大,热网的某些管段流通能力不够,没有及时改造管网,而只更换水泵,可能导致系统的水力失调;热网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水泵选型过大,运行流量偏离设计值也会导致热网水力失调。

浅谈供热管网的运行调节

浅谈供热管网的运行调节

差 ,增 大 了 循 环 流 量 ,则 有 利 于 减 轻 系
统 的垂 直 热 力 失 调 。对 于 单 管 系 统 产 生
4 分阶段改变流量 的质调节方式 的
维普资讯
城 市 管理 技 术
U banM anager T ch o l y r i e n og al
I_ 』■ ■ _ ■
随着 我 国经 济 水 平 的 不 断 发 展 ,国
家对 能 源 消 耗 方 面 越 来 越 重 视 , 大 力 提 倡 各 行 业 节 能 降 耗 。而 城 镇 集 中供 热 在 全 国总 能 耗 中 占有 较 大 的 比例 , 因此 如 何 加 强供 热行 业 特 别 是 系 统 节 能 增 效 方 面 的 管 理 至 关 重 要 。下 面 从 供 热 系 统 运 行调节方面对供热节能做简单的分析。
女 ,吉 林 临 江 人 ,本 科 ,工 程 师
2 0 / 0 82

维普资讯


№ 。
流量不变的质调节。
分 阶段 改 变 流量 的 质调 节 综合 了
大连 地 区供 暖 时 间共 计 4 5 月 , .个 即 每年 l月 1 1 5日至 次 年 3 3 日。 根 据 多 月 1 年 来 大 连 地 区 室 外 温 度 的 变 化 情 况 ,整 个 采 暖 期 分 为 初 寒 期 、 严寒 期 、 末 寒 期
目前 供 暖 用 户 采 暖 系 统 主 要 分 双 管 和 单 管 系 统 。对 于 双 管 系 统 产 生 垂 直 失 调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由 重 力 循 环 作 用 压
差 引 起 ,若 减 少 系 统 循 环 流 量 ,使系 统
网 ,由于供 热管 网主 要 以枝状 形 式分 布 ,

供热运行调节及热网平衡浅谈

供热运行调节及热网平衡浅谈

供热运行调节及热网平衡浅谈关键词:集中供热;锅炉燃烧;热网平衡随着城市集中供热规模的不断扩大,供热系统运行调节复杂度及困难度也随之加大。

集中供热是我国目前冬季采暖供热的主要方式,但受到不同区域采暖结构、采暖方式和采暖管网的影响,区域间甚至是同一区域内热力失调现象普遍存在,给供热单位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如何用最小的耗煤量和最小耗电量使锅炉稳定运行且随时恰好满足不断变化的输出功率要求,消除供热中出现的失调现象,是我们供热运行调节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供热系统运行调节工作的重要性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工作,是确保供热系统供热质量和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关健环节。

它必须在供热理论的全面指导下进行,是涉及到供热系统各个组成部份协调工作的系统工程。

各供热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一定要把它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大量事实证明:一些中、小型的供热企业往往不重视这项工作,甚至不知道供热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往往在供热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上都不按科学办事,造成了大量建设资金的浪费和能源的浪费。

不但运行费用高、供热质量差,而且给社会的安定带来影响。

因此,对于运行调节工作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集中供热锅炉运行控制锅炉的燃烧过程是一个非线性、时变、大滞后、多变量耦合的复杂过程,受煤质、给煤量、鼓风量等诸多因素影响。

燃烧的最优风煤比是动态的,风煤比必须随负荷、煤质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才可使燃烧效果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传统控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如下:1、固定风煤比控制:这种方法在链条炉上应用最多,它属于开环控制。

这种方法根据给煤量通过查表和插值确定鼓风量,这种控制不能处理煤质、给煤等的小幅波动和大幅变化,而这些变化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这种方式存在本质上的弱点,是粗放的控制方式。

2、烟气含氧量控制: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并且可以实现闭环控制。

但实际运行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于达到预期效果。

特别在锅炉密封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甚至无法操作。

集中供热运行调节

集中供热运行调节
较大 , 需要关小 阀门 , 减小 压差 , 降低流量 , 使实 际一次管 网水循 水进站球 阀不可参加调节 。随着运行距离 的增加 , 各热力站调节
环流量等于计算流量 。对一次管网的调整采用 由近端到远端 , 由 阀门开度不 断增大 , 26 至 2 5热力站 , 一次 网站 内所有 阀门均保持

18 ・ 7
第3 6卷 第 2 0期 20 10年 7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 TURE
V0. 6No.0 13 2 J1 2 0 u . 01
文 章 编号 :0 96 2 {0 0 2 —1 80 1 0 —8 5 2 1 }00 7 —2
集 中 供 热 运 行 调 节
陈 鹏
摘 要: 根据理论 知识, 叙述 了在集 中供热运行过程 中的调节步骤和水力 失调情况 下采取 的一些措 施和 方法, 分析 了运
行调节 中出现 的问题 , 以期为集 中供热 的设计和运行调整提供指导。
关键 词: 中供热 , 集 一次管 网, 运行调节 中图分类号 : 8 3 TU 3 文献标识码 : A
主 线 到 支线 的方 法 。在 运 行 初 期 由 于 负 荷 的 变 化 及 新 热 力 站 的 大开 , 这时可以满足 1 的资用压头 的要求 。判 断平衡最 直观 0m
投运 , 调节需要反 复进行 , 初 直至系统负 荷稳定 。在初调 节完成 的方法是各热力站二次网回水温度是否 一致 , 根据 自控系统计算 后, 当室外 温度发生 变化时 , 要通过运 行调节来 实现。运 行调 结果 , 需 各站 回水 温度尽量控制在平 均 回水温度 ±1℃ 之内。在 初

量的质调节 ) 及改变每天的供热小时数来实现 调节 目标。对于大 北大街 2 4 ,2 1 2 0 2 4 热力站流量降低 , 成抢 水现象 。六期 管 网 距 离 远 , 热 源 到 热 用 户 循 环 时 投 运 后 , 四 、 期 主 干 线 并 联 运 行 , 市 区 的北 大 街 支 干 线 和 旱 从 与 五 在

关于集中供暖系统中各换热站的运行调节与管理

关于集中供暖系统中各换热站的运行调节与管理

关于集中供暖系统中各换热站的运行调节与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其中集中供暖系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就是我国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集中供暖系统中各换热站的运行调节与管理问题也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对集中供暖系统中的各换热站的运行调节与管理进行探讨分析。

标签:集中供暖系统;换热站;运行调节;管理一、供热系统初调节与运行调节系统流量调节分为初调节和运行调节两种:初调节是将各热用户的运行流量调配至理想流量,主要解决系统水量分配不均问题。

供热系统流量的运行调节,是指当热负荷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时,为实现按需供热,而对系统流量进行调节,主要目的是消除系统热力工况的失调。

在热力管网出现热力、水力失调时,国内通常采用大流量小温差运行方式解决,即更换大功率水泵或者增加水泵串联的台数,以此来提高系统循环水量。

然而事实上,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方式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供热管网的热力失调问题,造成的能源浪费有增无减:1、循环水泵流量增加,电动机的功率则按三次方速度增加,从而电费增加;2、增加流量,必然要增大板换的传热面积;3、供热管网主干线的管径需要加大;4、致使供热系统调节性能变坏。

因此,大流量运行方式是一种原始而简单的调节热力失调方法,对供热系统的节能运行是不利的。

二、集中供暖系统中各换热站的运行和管理发展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由原来那个科学信息技术落后的国家实现了向科学信息技术大国的转变,我国自控技术已经在集中供暖系统中各换热站的运行调节与管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自控技术已经实现了无人值守管理站,大大地提高了调控的速度和减轻了劳动力。

尽管如此,我国在集中供暖系统中各换热站的运行调节与管理方面在许多地方都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所以,我们应该加快我国集中供暖系统中各换热站的运行调节与管理的发展和应用。

三、集中供暖系统中各换热站的运行调节与管理相关问题1、需要完善信息技术在集中供暖系统中各换热站的运行调节与管理的应用。

第七章--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

第七章--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

采用热量调节法,其供热调节曲线如图7-4 所示。
n 24 tn tw tn tw
h/d
tw --间歇运行时某一室外温度,℃;
t w --开始间歇运行时的室外温度,℃。
随助t调w↑节,n措↓。施可。作为在供暖初期和末期的一种辅
六、间接连接热水网路的供热调节
间接连接的热网,由于加热热媒是通过一 级网路与换热器连接,而被加热热媒通过 二级网路与散热器连接
G0 Gh G
G0c 1 Gh cth (G0 Gh )ctg
可得设计工况的混合比: u Gh 1 tg
G0 tg th
在用户阻力系数S不变的情况下,u u ,由此可得
1
tn
1 / 1b
ts Q
(twLeabharlann 0.5tj)Q2
tn
1 / 1b
ts Q
0.5tj Q
tw 1 tg --网路与用户系统的设计供水温差。
此式即为供暖系统供热调节的基本方程式。
Q tn tw tg th 2tn 1b G tg th
tn tw tg th 2tn 1b
tg th
式中分母的数值,均为设计工况下的已知参数。 在某一tw下,要保持tn不变,则涉及三个联立方 程,四个未知数 tg ,th ,Q,G ,因此,需引入一 个条件才能求解。
由此可绘制质调节水温曲线 tg,th
1 f (Q )或1 f (tw ), 2 f (Q )或 2 f (tw )
1
如图7-2中的曲线2和曲线3。
2 3
tw
二、量调节
只改变网路供水量G,不改变网路供水温度tg。
将代入供热调节基本方程式,可得量调节基本 计算公式
th
2tn

供热系统安全运行与调节PPT30页课件

供热系统安全运行与调节PPT30页课件
四热力网的调节
概 述供热调节的基本原理热水供暖系统集中供热调节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初调节供热调节(运行调节)
2.初调节的目的就是在供热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之前,把各用户的实际流量调整到与设计流量基本相符。主要是解决:热力工况的水平失调。3.调节方式在各热用户入口处,用流量调节装置进行调节,如手动流量调节阀、平衡阀、调节阀等。
4.集中供热调节的方法⑴质调节:改变网路的供水温度⑵量调节:改变网路的循环水量⑶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把供暖期按室外温度分成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流量不变,改变网路供水温度。⑷质量--流量调节:根据供暖系统热负荷的变化,同时调节循环水量和供回水温度。⑸间歇调节:改变每天的供暖小时数⑹热量调节:热量计量调节
热用户
用户不热的原因分析1 管径设计不合理,某些部位管径太细2 某些部件管径阻力太大,如阀门未完全打开3 系统中有杂物堵塞4 管道坡度方向不对等原因使系统中的空气无法排尽
5 系统大量失水6 系统定压过低、造成不满水运行7 循环水泵扬程、流量不够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己眷恋了。
谢谢大家
五.热力站
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各设备的性能及作用
热力站运行前的准备
供热系统的泵站与热力站运行前的检查1.泵站、热力站内所有阀门应开关灵活无泄漏,附件齐全可靠,换热器、除污器经清洗无堵塞。2.泵站、热力站电气系统安全可靠。3.泵站、热力站仪表齐全、准确。4.热力站水处理及补水设备正常。水泵投入运行前,其出口阀门应处于关闭状态,并检查是否注满水;启动前必须先盘车,空负荷运行应正常。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和调节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和调节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和调节
杜平;陈雪莲
【期刊名称】《宁夏工程技术》
【年(卷),期】2008(007)004
【摘要】供热管网系统是一个闭路循环系统,为了保持供热管网的系统平衡需要进行调节,通过分析供热管网的初调节、供热管网最大循环流量的确定、供热系统水力稳定性,以及平衡阀在供热管网系统中的使用,提出实践中进行管网水力平衡调节的方法,解决供热管网系统的水力和热力不平衡的现象.
【总页数】4页(P300-302,306)
【作者】杜平;陈雪莲
【作者单位】宁夏吴忠市供热公司,宁夏,吴忠,751100;宁夏吴忠市供热公司,宁夏,吴忠,75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11
【相关文献】
1.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和调节 [J], 张永刚
2.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和调节 [J], 曾琳;王宏伟
3.探索热力管网系统的节能运行调节机制 [J], 孙正庭
4.集中供热运行调节方式研究综述 [J], 姜鑫;潘宏刚;杨兆林
5.集中供热热网运行的初调节法与运行调节方式的关系 [J], 孙立涛;赵有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与调节探究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与调节探究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与调节探究摘要:近些年,伴随我国科技水平持续提高,城市化发展脚步有所加快,城市集中供热网系统直接关乎城市发展态势。

因此,针对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系统加以调节,时刻关注其运行状态极其关键。

在城市集中供热过程中,早已经历漫长发展阶段,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只有适当调节,才能控制消耗,并提高集中供热效果。

本文便围绕供热管网系统展开分析,先阐述了集中供热管网调节系统分类,又总结了几点有效的调节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集中供热;管网;运行;调节;策略引言:对居住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居民来讲,集中供暖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

完善的供暖系统能够为居民带来良好气候环境,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由于供暖模式、供暖结构差异,导致各区域供暖系统呈现出明显失衡现象,从而导致能源浪费缺口增大。

另外,供暖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人体不适,甚至还会导致疾病,如果供暖过程中出现不平衡,将会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居民居住品质,提高供暖系统性能及节能降耗,必须对集中供热管网系统进行调节。

一、集中供热管网系统运行优势首先,有利于改善供热品质,为群众带来方便。

采用集中供热管网系统实现对供暖系统的自动控制,使其不会受到室温影响,当供暖达到规定温度时,就会自动停止,从而使小区温控保持在较高的水准。

优化后的管网系统间歇运行,既能有效地节约能源,又能降低设备运行噪声,而且由于设备远离居民区,不会影响到居民正常生活和休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其次,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

经过优化后的城市供暖管网具有集中性,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烟囱高度排列,再加上集中供热时燃料装置的容量较大,可以更好地提高发电量,从而减少能耗。

环境意识已经根植于群众心中,所以作为建筑物基本结构,施工人员必须把这一观念付诸实践,并对其进行科学利用。

最后,有利于实现完全自动化。

当前,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系统多为自动化控制,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通过对室外温度科学调节,利用中央供热设备来改善设备运行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率,改善供热质量。

小议如何有效做好供热管网运行调节工作

小议如何有效做好供热管网运行调节工作

小议如何有效做好供热管网运行调节工作摘要:改善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集中供热系统是由热网,热源和热用户三大部分组成的。

文中分析了优化调节的必要性以及调节优化的方法,具体给出了质调节、量调节、分阶段变流量的质调节、质量—流量调节、间歇调节,这一研究对于供热管网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供热系统;管网运行;调节优化改善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集中供热系统是由热网,热源和热用户三大部分组成的。

以维持室内气温的平衡和适宜,使建筑物的得热和失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为主要目的。

供热系统的最重要的部分是热源,其主要任务是将热源及时分配,输送给各个热用户,起到连接二者的桥梁作用,这一研究对于供热管网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一、优化调节及其必要性在建筑节能中,供热管网运行中的节能占着最大的比重。

目前,现代化城市的主要标志就是集中供热方式的普及,很多国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如何达到供热管网的科学运行和最佳节能效果的达成。

近几年,房间温度过高是集中供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个别上层房间室内温度甚至达到26°c,为此许多用户不得不开窗放热用来调节室温,导致大量能源白白浪费。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既能节约燃料的使用,又可以保证环境的舒适度的供热系统的科学调节方式。

目前,以对流散热为主的散热器是室内采暖比较流行的方式。

供热调节的依据是采暖热负荷随室外气温的变化规律而变化。

供热调节的目的,就是使得采暖热负荷的变化规律和用户散热设备的散热量保持一致,从而防止采暖热用户出现室温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的发生。

二、供热管网运行调节的方法供热节能主要通过减少供热量、热量分配均衡来实现。

2.1减少供热量随着室外气温的不断变化,热网热负荷也在不断变化,供热量最小值就是为满足采暖建筑的国家采暖标准要求时所供的热量,也就是说,总供热恰好与基本的总需求相等,供热量小于需求量说明供热不达标,供热量大于需求量,说明用户散热加大,造成热能浪费。

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调节

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调节

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调节摘要:在新时期环境下,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和建设十分迅速,城市基础建设也是越来越完善,其中集中供热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建设部分,其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集中供热系统的建设中,想要保证其发挥应有的效果,就需要做好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施工和运行调节,下面,本文就针对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调节进行分析,来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集中供热管网;设计施工;运行调节1.集中供热管网系统概述在集中供热的管网中,其热媒主要为热水或水蒸气,而对于集中供热管网系统来说,就可借助多个热源且通过管网和热交换站的供热方式,来对城市用户进行供热,这种集中供热主要包括热网、热源和用户等构成。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其改变了传统供热方式,有效地实现了高质量的供热、节能、减少环境污染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集中供热的管网系统,对供热能够实现集中性的控制,从而来提升供热质量,并且此系统能够对管网内加热的温度进行设置,加热过程并不受外部的温度所影响,因此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保证供热质量。

同时按照室外实际温度变化的情况,此系统还能够对加热的介质流速以及温度等实施合理的调节与控制,这样就能够保证其供热的参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另外,此系统安装有诸多的仪表,他们能够对供热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这样就能够对其供热情况进行掌握,便于进行节能控制。

在实现节能控制的同时,有效地降低热损失的发生,对供暖的效率进行了提升,这样就能够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施工2.1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在对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中,首先要做好对热负荷的准确计算。

通过对热负荷准确进行计算,能够为供热管网的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为热网合理布局奠定基础,根据热负荷能够合理进行供热能力的匹配,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满足用户需求,还能够降低工程的成本。

然后,需要做好对供热参数的恰当选择,在供热管网设计中,主要考虑的参数包括有供回水的温差和比摩阻等,其中温差大就要求循环量较小,而温差小则要求循环量就会大,而摩阻小,则水利的条件好,其压力的损失也会小,从而实现对循环质量的提升,通过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对温差和比摩阻等参数进行恰当选择,就能够实现对运行能耗的节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和调节
作者:张永刚
来源:《神州·下旬刊》2018年第04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城市化发展的步伐也在持续加快,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系统关系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所以对于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与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际上集中供热的方式最早始于西方国家,经过漫长的发展,以及能源的不断消耗,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集中供热的发展,我国城市的集中供热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在全国各个城市建立了热电站,为城市居民以及建筑生产带来福祉。

关键词:集中供热管网;系统运行;调节方法
引言:
据统计,至1983年,我国已有17个城市有集中供热系统,而供热规模相对较大的是北京。

集中供热之所以发展迅速,其本身有一定的优越性,集中供热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这为我国目前倡导的绿色环保的口号相得益彰。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集中供热的热源通过热用户直接输送给供热介质的一种管线系统。

随着热网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应用中需要大量的成本,所以做好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和调节工作十分重要,本文针对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促进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步伐。

1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概述
水蒸气和热水可以说是集中供热管网运行中主要的热媒,要想实现城市用户的供热,要采用多个热源,并进行热交换站及管网供热的方式来达到城市集中供热。

集中供热是近年来新兴的供热方式,与过去传统的锅炉供热相比,集中供热的方式有所不同。

通过热源、热网和用户三个介质才能达到集中供热。

目前,我国的集中供热技术还是以锅炉供热技术和热电联产供热技术为主要供热技术,通过与热能用户和热源进行连接,使多管网分配热能和输送热能发挥一定的效果。

当前,集中供热管网较受欢迎的管网形式为枝状管网,这种管网因其造价低,运行简单,所以被普遍应用到供热系统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枝状管网在具体的城市供热系统中,遇到两个以上的热源供热,就不适用于枝状管网,因为两种以上的热源供热就可以使用环状管网进行相互连接,这样所应用的成本会更低一些。

2 集中供热管网调节系统的分类
(1)集中调节。

集中调节是集中供热管网调节系统的一个形式,这种形式主要是对供热的温度进行调节,操作起来也相对简单。

(2)局部调节。

灵活性较强是局部调节的一个特点,这也是区别于集中调节的优势。

对于用户热源的连接处或单独的热力站的温度采用局部调节可以及时进行控制,操作相对灵活简单,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

(3)个体调节。

个体调节顾名思议是针对个体的不同需要进行调节的方式,这种调节方式大大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如用户要求在暖风机或暖气片处对温度进行调节,这种调节属于单独的调节范围,也被称为个体调节。

所以说个体调节相对于其它两调节方式,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对供暖设备处的温度进行自动调节。

但这也不是说明三种调节都是个体存在的,只是在实际供热工作中调节方式较为灵活一些,也更能方便用户需求。

3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和调节方法
(1)加强对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形式的优化。

间接供热形式是供热形式的最佳选择。

过去城市的供热方式基本为直接供热,这种方式在对给水量和水质的控制无法掌握,加之用户系统的启动速度缓慢,严重影响供热的效果。

所以目前集中供热方式改变了以往直接供热的方式,采用间接供热的形式更加有利于供热管网的运行,同时也深受用户的喜爱。

(2)加强对供热量的调节与管理。

①适当减少供热量。

加强对供热量的调节与管理最直接的方式是适当的减少供热量,也就是说根据用户的需求以及采暖标准来提供相应的供热量。

这种供热方式目前在我国已经开始应用,并且有一定的成效。

供热量的多少与气温成正比,通俗的讲就是天气热了供热量相对减少,天气冷了,供热量相对增加,这就使得供热量和基本的总需求是相等的。

这对用户而言会感觉更加舒适,同时也节约了能源的消耗。

所以适当的调节热网十分必要。

②对热量进行均衡分配。

均衡分配热量也是保证用户的室温达到均衡,这就需要热网的水平分配保持平衡,也就是说对热量进行均衡分配,通过调节使得每个用户的室内温度都达标。

然而热风的平衡需要依靠热网节能,这就需要实现热网的平衡。

(3)强化对供热管网的运行和调节。

①质调节。

当前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就是质调节,质调节仅仅只是对供水的温度进行适当地改变,对于循环水流量不改变。

质调节的运用优势主要有:稳定的水力平衡,比较容易实现热网的自动化调节,继而确保热源厂以及热网的运行安全稳定有效。

②量调节。

这种调节方式在当前运用相对较少,而且该种调节方式只是对循环水流量加以改变,供水温度则始终保持不变。

量调节的方式主要适用于一级热网,因为当前热网平衡控制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所以實际中运用比较少,而且因为在二级热网中技术上无法切实实现,所以热网平衡控制中比较难。

③间歇调节。

间歇调节不会使网络的循环水量和供水温度改变,只会将每天的供热时间不断的减少。

因此,其只能作为供暖初期和末期的一种辅助调节措施。

④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

将供暖期进行划分,每一个阶段的流量是不变的,运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调节方式比较适用于一二级热网,因此热网平衡控制中运用此种方式可以较为容易地实现。

然而,实践中调节的难度相对较大,因为流量的变化呈现出不连续的特点,节热时只能实现部分节电,所以在一级网中很少使用,而在二级网中的使用较多。

4 结束语
由于城市集中供热网管运行系统的综合性较强,所以在供热网管的综合管理过程中,应当确保整个系统的经济合理性,同时对布局原则加以适当的优化。

在具体的调节与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工程实际采用适当的敷设方式,保证管网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强化对其的维护管理,最终确保集中供热管网的运行质量,促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鲁闻君;解万玉;蒋赛百;盛利;鹿鹏;太阳能技术在山东农村住宅中的应用及展望[J];安装;2014年02期
[2]鲁闻君;解万玉;盛利;蒋赛百;鹿鹏;山东新建农村社区多层建筑节能及生态设计[J];建筑节能;2014年05期
[3]沈瑞珠;王旭;高校建筑照明节能措施与效果分析[J];建筑节能;2014年05期
[4]刘川;熊凤鸣;王艳茹;陈俊杰;王智;改性发泡水泥保温板的研发与应用[J];重庆建筑;2014年0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