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规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规避

福建省长汀县水口初级中学童舜

【摘要】本论文通过文献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中小学生主要存在哪些体育动伤害事故及其原因,研究认为运动前的准备不充分是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场地器材设置,热身运动等。本论文并对这些伤害事故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进而提高中小学生以及学校教师的运动安全意识,从而预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原因预防

1 引言

当前,运动伤害是学校体育中最应该引起注意的环节,体育运动的对抗性、竞争性、挑战性决定了这种身体活动具有潜在的危险,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增加,运动量减少,随之学生的体质也急剧下降。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和课余活动期间学生受伤是屡见不鲜的事了。当然,学生的体质下降只是造成运动伤害的一个方面。不管怎么样,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学生身体带来损伤,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对学生、家长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同时也加重了学校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为此,国家为了增强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全面培养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台了像“阳光体育运动”之类的政策,使得学校体育的形式内容越来越多元化。但是一些学校为了减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对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消极的规避,采取消极防范措施,封闭和停止使用有危险性的体育设施,降低体育教学内容的强度和难度。虽然减少了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生的可能性,对学生的安全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是却极大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体育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目标相悖而行,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发展。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长汀水口小学、长汀水东小学、长汀龙山中学、长汀水口中学的部分中小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对象有长汀县水口小学50份,长汀水东小学50份,长汀县龙山中学50份,长汀县水口中学50份。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问卷200份,有受伤经历的169份,回收有效率100%

2.2.2 观察法:主要是本人在长汀县龙山中学及水口中学的时候对所在学校的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师资设备场地器材的观察。

2.2.3 案例分析法:主要是在网上报纸上看到的一些关于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某学校在组织拔河比赛中,为了更准确判定比赛成绩,组织者在绳子中点挂上铁三角牌,在拔河比赛中绳子被拔断螺母被甩起导致前排某同学头部受伤

案例二:某小学五年级体育课上,教师在6米折返跑中设置板凳作为障碍,要求学生跨过板凳往返接力,结果途中某同学被板凳绊倒导致小腿骨折

案例三:新闻报道中某高中一年级学生张某在运动会1500比赛中突然倒地,教师送至医院但抢救无效死亡,后查明他患有先天性性脏病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小学学校体育学生主要的运动伤害

3.1.1 学校体育包括了教学中的体育运动和课间学生自主体育运动,通过(表1)可看出有49.7%的同学在课间体育活动中有受到过损伤,有55.6%在体育教学课上受到损伤,另有5.3%的学生在课间和课时都有受伤过。由此可见学校运动损伤不仅仅发生在课堂教学中,非上课时间段也是时有发生的。我们很多时候忽略了这一点。而通过(表2)可看出受访的同学对于运动项目的受伤人数调查可知篮球和跑类两个项目危险性最大,不是因为本身这两项运动项目的危险性大,而是因为这两项运动项目受欢迎程度深,运动的人数多,但是在对于这两项上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到位。

表1 学生受伤时间段的分布

课间活动中课堂教学中课间和课堂中

受伤人数 84 94 9

受伤比率 49.7% 55.6% 5.3%

表2 运动项目的受伤人数调查

跑类投掷跳类篮球

受伤人数 68 23 45 71

受伤比率 40.2% 13.6% 26.6% 40.0%

3.1.2 运动损伤中最多见的是软组织的损伤,主要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由(表3)可看出调查的169名学生中在学校里有运动损伤的经历,其中开放性运动损伤有50.8%闭合性损伤有41.4%。可见开放性损伤相对于闭合性损伤来说人数略多一些。

3.2 造成运动伤害的成因

3.2.1 思想上不够重视:

思想不够重视不仅仅在于学生的思想意识松懈,还有体育教师教练员的教导认识不足,他们多存在某些片面的认识,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在课前和课时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例如案例一中,组织者没有考虑到铁三角板的危险性,随意取用器材思想一时的疏忽就容易导致致命的错误

3.2.2 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运动前必须要做的一个关键步骤,准备活动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器官的活动能力,使人体从静止到紧张活动的一个过渡过程。

经常运动的人都会知道,尤其是在进行剧烈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或者准备活动做得不够充分是很容易受伤的,尤其是球类运动和短跑投掷项目上。常出现拉伤,扭伤等运动损伤。有些人觉得准备活动就是热身跑,只要让自己热起来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准备活动的内容要与你准备从事的运动项目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运动前要进行专项准备活动,比如:短跑前要拉韧带,主要是腿部韧带要充分伸展。打篮球前要做好髋,膝,踝的准备活动,投掷类项目要做好腰,手臂的准备活动。

3.2.3 场地器材的安排不合理:

在问卷调查中有30%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的体育器材很破旧,56%学生认为五成新。很多学校为了节俭开支,很少会定期维修体育器材,抱着“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不安排这类课程”的态度。国家颁布

了“阳光体育”的政策。大力拨款增至中小学校的体育器材,可是据中央教科所体卫艺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的调查显示:全国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总达标率在28%到35%(2014年数据)。这个比例真可是不尽人意。

有些学校的体育器材配备很全面很新,但是能实际用在体育课上的为数不多,很多器材不见天日,从来不对外开放,更是限制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器材的配备是一个方面,器材的正确使用也是很严谨的,案例二中教师用板凳作为障碍物无疑是大错特错。就算没有合适的器材那也可以用橡皮筋来替代障碍物。总之,器材的使用一定要先以学生的安全为前提,其次才是实用性。

场地方面,有80%的学生觉得学校的场地存在安全隐患。但随着义教均衡的发展,现体育场地问题已经逐渐解决。

3.2.4 组织方法不正确: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方法不当也是较易引起运动损伤的。(表4)可看出在问卷调查中有25%的学生的体育老师是非专业的体育教师,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小学,尤其是完小。体育老师是非专业体育教师而是其他任课老师代课的“兼职”。以往的农村小学都很少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大部分都是其他科任老师代课,这些“兼职”的老师没有专门的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所以他们的体育课缺乏组织纪律,这样就导致学生混乱无序,甚至有些自己做自己的体育活动,没有达到运动效果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经常发生一些意外。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够,但是好奇心强。

表4专业体育教师的比率

人数所占比率

专业体育教师150 75%

非专业体育教师50 25%

3.2.5 身体机能不好:

有些时候人体会因为睡眠不好、患病、过度疲劳或者伤病初愈导致身体不适,肌肉力量弱,协调性下降,警觉性意识松懈,注意力反应能力减退,如果这时候参加剧烈运动就很可能发生损伤。案例三中的张某原先就患有先天性性脏病,但是在参加长跑比赛前一般都要做赛前检查,一方面这是校方的疏忽,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到位,如在运动中感觉不适,身体机能有不良反应就应该马上停止运动。类似于运动中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可是还是很多学校对此没有警惕性。

3.2.6 技术动作的错误:

技术动作的错误主要是指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以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指导错误或者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好奇心强,在没有保护帮助下胡乱尝试新的动作,由于没有正确的指导动作错误变形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例如:篮球接受时手型不对导致手指挫伤,投掷铅球时姿势不对导致手臂,腰部拉伤。还有一些学生技术动作粗野或者违反规则,尤其是在有身体接触的运动中,比如篮球足球等有竞技性的项目中时有发生运动损伤。

3.3 运动损伤主要预防措施

3.3.1 思想意识的加强:

在平时要注意加强防伤意识的教育,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注重安全第一。学生在运动中要集中注意力,认真遵循老师教练员的正确组织安排。老师教练员也要提高警惕,运动前要提示学生在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哪些可以做哪里不可以做。运动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在辅导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的同时也要做好保护。

3.3.2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安排不足不能达到运动的最佳效果,过多又会容易导致运动损伤。所以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尤为重要。教练员教师要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健康状态以及学生的水平、运动项目的特征来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例如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运动负荷不一样,同一年龄段的女生和男生的运动负荷不一致,同一性别同一年龄的学生要根据个人体质安排负荷量,专业运动员和非专业运动员也有不同的运动负荷量。正处于发育期的少年儿童、女生还有身体状况不好的学生应当特别注意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少年儿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