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解题反思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通过解题反思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优良思维品质的养成,并非朝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反思是对思维结果进行检验和再认识的过程,是自觉地对数学知识进行考察、分析、总结、评价、调控的过程,是学生调控学习的基础,是认知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主要形式.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引导学生反思能促使他们从新的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思考;通过反思可以提高数学意识,优化思维品质. 下面探讨如何通过解题反思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与广阔性.
一、通过解题反思,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就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辨别是非,评价优劣的一种思维品质. 通过解题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找出错误. 但找出错误还不是目的,重要在于纠正错误. 解题反思,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中出现了片面性和表面性时,教师不应批评和斥责,相反地,应注意及时鼓励、引导、启发,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例1 若sin α = ■,sin β = ■,且α,β为锐角,求α + β的值.
学生通常有两种解法:
解法一∵α,β为锐角,sin α = ■,sin β = ■.
∴cos α = ■,cos β = ■,∴cos(α + β)= cos α cos β - sinα sin β = ■ .
又0° < α + β < 180°,∴α + β = 45°.
解法二∵α,β为锐角,
sin α = ■,sin β = ■,∴cos α = ■,cos β = ■. ∴sin(α + β)= sin α cos β - cos α cos β = ■.
又0° < α + β < 180°,∴α + β = 45°或135°.
这两种解法中解法二的同学占多,因为学生习惯先考虑正弦. 教师可有意让两种解法的代表上台板演,然后让学生反思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不同的答案呢?
学生反思后,分组讨论,畅他们之所想,然后学生代表发言.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解法一是正确的,因为y = cos x在[0,π]上是单调函数. 解法二是错误的,它忽视了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忽视了对角的范围的限制.
这样通过设问、讨论、发言,使学生发现错误,找出错误原因,引导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在纠正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暴露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不严密性,从而优化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和批判性.
二、通过解题反思,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就是善于透过纷繁的现象发现问题的思维品质. 它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它集中表现在具体进行思维活动时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其本质和规律,从而圆满地解决问题. 这就要求学生不迷恋于问题的表面现象,能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解后反思,能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和研究,而不被表象所迷惑.
1. 深化知识
反思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在解题中的作用,剖析每个知识的内涵及外延,不仅有利于深化知识、巩固知识,也有利于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例2 已知a,b是互不相等的实数,且使等式a2 + a - 1 = 0,b2 + b - 1 = 0成立,求a2b + ab2的值.
问题一给出,学生就忙开了,先求出a,b,再代入.
学生解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发现a,b其实是同一个方程的两个不同的解,应用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可得. 通过反思,既深化了方程的概念,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 总结基本规律
一类数学问题,其解法往往有规律可循,为了发现其规律,必须要求对问题、解题过程深入研究. 因而教师应教会学生从解题中及时归纳总结其基本规律,把特例纳入一个已知的更一般的范围,加深对已有的有关规律的认识,或把孤立、特殊的解法看作更一般的尚未为他人所知的规律,从特殊扩大到一般,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让学生从茫茫的题海中解脱出来.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也有利于学生思维概括性、深刻性的培养.
例3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
问题1.求Sn = 1 + 2 + 3 + … + 50.(用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引入)
问题2.求Sn = 4 + 5 + 6 + 7 + 8 + 9 + 10.
问题3.求Sn = 3 + 5 + 7 + 9 + 11 + 13 + 15 + 17.
问题4.求等差数列{an}的前n项的和Sn = a1 + a2 + a3 +… + an.
用高斯小时候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学生很兴奋地完成了问题1的求解,脸上还洋溢着自信. 然后让学生来求解问题2,3,自然水到渠成.
学生解完之后,教师并不作讲评、总结,而是启发、引导学生对前面所解决的三个问题进行反思,找出规律,从而解决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求解问题.
三、通过解题反思,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又称思维的发散性,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的思维品质. 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解题思路灵活多变,解题途径繁多,但最终却能殊途同归. 即使是一次性解题合理正确,也未必能保证一次性解题就是最佳思路,是最优最简捷的解法. 不能解完题就此罢休,如释重负.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优良思维品质的养成,并非朝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