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营养物质之间关系

合集下载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营养物质是指在生物体内具有生命活动必需特性的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4大类。

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
1、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转换:蛋白质能够被消化分解后,在
体内会被代谢转化成氨基酸,经过生物糖、脂肪和其它生物体的代谢,它能被转化成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也能被消化分解后,通过氨基酸和其它营养物质的代谢,转变成蛋白质。

2、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转换:脂肪可以通过氧化和分解,把三
酸甘油脂转变成三酰甘油和水,而从三酰甘油又能转变成乙酰辅酶
A和乙醛,而乙酰辅酶A也能被转变成碳水化合物,这种转变过程通常称为Beta酸氧化反应。

3、蛋白质和脂肪的转换:蛋白质可以分解出氨基酸,而氨基酸
又可以在体内利用葡萄糖或脂肪进行二次氧化,把氨基酸转换成脂肪,而脂肪也可以被氨基酸氧化分解,转换为蛋白质。

- 1 -。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过程与相互关系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过程与相互关系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过程与相互关系展开全文糖又称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红糖、白糖、砂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淀粉、糊精和糖原等。

在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外,其余的糖都要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

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

人体中的糖大部分由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道的水解作用,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后进入人体,在细胞内经细胞呼吸产生大量能量,为各种生命活动所用;脂肪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主要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人体的膳食脂肪来源主要是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

动物性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40%~60%),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30%~50%。

植物性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80%~90%),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仅为10%~20%。

人体内脂肪代谢的过程可概括如下图:蛋白质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种类最多的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食物中的动植物蛋白被水解成氨基酸后,经消化道的吸收进入细胞,再合成各类蛋白质。

在人体细胞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同一种物质也往往有几条代谢途径,例如,糖、脂质和氨基酸在细胞内部都有各自不同的代谢特点,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往往在一个细胞内同时进行。

各条代谢途径之间,可以通过一些枢纽性中间代谢物发生联系,或相互协调,或相互制约,从而确保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通常上来讲,营养物质的转化代谢可以分为蛋白质与脂肪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糖类与脂肪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糖类与蛋白质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

下面就对这三大营养物质转化代谢关系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一)蛋白质与脂肪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蛋白质不会转化为脂肪,但在机体能量供应不足或病理情况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有些中间产物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再转化成合成脂肪的原料,继而合成脂肪。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核酸与其他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1.核酸是细胞内的重要遗传物质,核酸 在机体的遗传和变异及蛋白质合成中,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通过控制蛋白质 的合成影响细胞的组成成分和代谢类型。
2.核酸及其衍生物和多种物质代谢有关。
• 其他各类代谢物为核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提供原料
• ⑴脂类代谢除供应CO2外,和核酸代谢并无明显
核苷酸
氨基酸
• 总的来说,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在
代谢过程中都是彼此影响,相互转化和密切相 关的。 • 糖代谢是各类物质代谢网络的“总枢纽”,通 过它将各类物质代谢相互沟通,紧密联系在一 起,而磷酸已糖、丙酮酸、乙酰辅酶 A 在代谢 网络中是各类物质转化的重要中间产物。糖代 谢中产生的ATP、GTP和NADPH等可直接用于 其它代谢途径。
酰辅酶A,后者与草酰乙酸缩合后,经三羧酸 循环转变成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可经氨 基化或转氨作用生成谷氨酸。 • 由脂肪酸转变成氨基酸,实际上仅限于谷氨酸。 而且实现此种变化,尚需有草酰乙酸存在。而 草酰乙酸是由其他来源(如糖与蛋白质)所产生。 所以脂肪可以转变成氨基酸,但很有限。 • 在植物和微生物,由于存在乙醛酸循环,可通 过此条途径来合成氨基酸。例如:某些微生物 利用醋酸或石油烃类物质发酵产生氨基酸,可 能也是通过这条途径。
丙酮酸 草酰乙酸 氨基酸 转氨酶 α-酮酸 谷氨酸
三羧酸循环
α-酮戊二酸
NH3 + NADH+H+ L-谷氨酸脱氢酶 NAD+ +H2O
• 2.蛋白质转变成糖 • ⑴实验:①用蛋白质饲养人工糖尿病的
狗,则50%以上的食物蛋白质可以转变 为葡萄糖,并随尿排出。②改用丙氨酸、 天冬氨酸、谷氨酸等饲养这种患人工糖 尿病的狗,随尿排出的葡萄糖就大为增 加。③用氨基酸饲养饥饿动物,根据其 肝中糖原贮存量的增加,也可证明多种 氨基酸在体内转变成肝糖原。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本周讲述的是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相互关系,以及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糖类代谢中,讲述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被吸收到体内后,所发生的三种变化。

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脂肪,还有少量的磷脂和胆固醇,讲述了脂类的利用和脂肪肝的形成。

蛋白质的利用极为广泛,讲述了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氨基酸的两种重要代谢的代谢过程,并总结了三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同时在此基础上要掌握人体健康与代谢途径、转化的关系。

学习重点:1.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2. 熟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3. 三大物质代谢的意义4. 糖代谢的基本过程学习难点:1.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2.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3.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意义学习过程: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固定能量,合成有机物,所以被称之为“自养”。

人和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依存于绿色植物才能保证自身的能量供应和物质供应。

(一)营养物质的种类:七大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其中,纤维素属于糖类,但不被人和多数动物消化。

纤维素对于人体而言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对预防结肠癌等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六大生命必需要素外,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元素)。

(二)糖类的代谢:1. 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还有少量的蔗糖、乳糖等。

2. 糖的消化吸收:主要发生三种变化:第一. 一部分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被氧化分解利用。

第二. 一部分被合成糖元物质储存起来。

第二. 除以上变化外,多余葡萄糖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葡萄糖在体内的变化:(三)脂类代谢:1. 食物中的脂类:主要脂肪(甘油三脂)少量磷脂(卵磷脂,脑磷脂)、胆固醇2. 脂肪的消化吸收:脂肪吸收形式:甘油、脂肪酸。

运输:大部分被吸收后,在肠上皮细胞内重新合成甘油三脂,再被分泌出来进入中央乳糜管,经淋巴循环,进入静脉,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中。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自学导引】一、三大类物质的代谢1.糖类代谢2.脂类代谢3.蛋白质代谢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是可以转化的思考:家畜饲养富含糖类的饲料可以育肥,说明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思考: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为脂类,说明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3.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还相互制约着。

思考:三大类营养物质在人和动物体需要能量时,氧化分解供能的顺序是糖类、脂类、蛋白质。

三、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1.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2.脂类代谢与人体健康3.蛋白质代谢与人体健康【思考导学】1.猪的育肥阶段,增加富糖类的饲料,可在短时间内催肥长膘,为什么?答案:在猪体内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

2.空腹喝牛奶,为什么营养价值会降低?答案:空腹喝牛奶时,因人体急需能量,氨基酸会通过脱氨基作用被氧化分解放能。

3.用蛋白质饲养患人工糖尿病的狗,经检测随尿排出的葡萄糖会大大增加,为什么?答案:蛋白质能够转变成葡萄糖。

4.偏食的人为什么会导致营养不良?答案:因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偏食会导致人体内氨基酸的种类不齐全,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故会导致营养不良。

【学法指导】1.掌握糖元的有关问题糖元是由许许多多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它微溶于水,能通过氧化分解或酵解而迅速释放能量。

糖元除由葡萄糖合成以外,其他单糖如果糖、半乳糖等也能合成。

由单糖合成糖元的过程,就叫糖元的合成。

糖元的合成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进行。

糖元还可以由非糖物质如甘油、丙酮酸、乳酸、某些氨基酸转变而成。

由非糖物质转变成糖元的过程,就叫糖元的异生作用。

糖元的异生作用发生在肝脏中。

上述两个过程可以图解如下:糖元是一种可以迅速利用的贮能形式(脂肪虽然贮能最多,但不像糖元那样能被迅速利用)。

因此,糖元的合成和异生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当大量的食物经过消化,其中的葡萄糖被陆续吸收入血液以后,血糖含量会显著地增加。

三大营养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供能的关系问题

三大营养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供能的关系问题

三大营养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供能的关系问题按照课本内容,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是有顺序的,先糖类供能,供能不足,再脂肪供能,还不行,最后蛋白质供能。

当然到了蛋白质供能,可能也有糖类和脂肪的功能。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的球类游戏项目。

它的特点是集体性、对抗性、趣味性。

判定名次和成绩相等判定名次的方法。

径赛项目中,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顺序,是以运动员躯干的任何部分到达终点线内沿的垂直面的先后为准。

以决赛的成绩作为个人的最高成绩,而不以预、次、复赛的成绩判定最后名次。

田赛项目中,远度项目以比赛的六次试跳或试掷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个人的最好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然后以各运动员的最高成绩排列名次。

高度项目以每名运动员最好一次试跳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作为最后决定成绩。

全能运动项目,以各运动员全部项目得分的总和排定名次。

如遇两人或两人以上成绩相等,应按下列规定处理:在径赛的预、次、复赛中,按成绩录取最后名次时,有两人或两人以上成绩相等,如对下一赛次或决赛人数没有影响,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都应录取;如有影响,则应抽签决定进入下一赛次的人选。

此种抽签应在有关裁判长领导和组织下,成绩相等的运动员自己抽签决定。

决赛中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裁判长有权决定这些成绩相等运动员重新比赛,则名次并列。

其他名次相等时,则并列。

田赛高度项目比赛成绩相等的录取办法: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仍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仍相等:如涉及第一名时,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其造成成绩相等的失败高度中的最低的高度上,每人再试跳一次。

如仍不能判定,则横竿应提升或降低,提升和降低的高度,跳高为2厘米,撑竿跳高为5厘米,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试跳一次,直到决出名次为止。

决定名次的试跳,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

如涉及其它名次时,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

关于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的解读

关于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的解读

关于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的解读
人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这些物
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代谢关系。

蛋白质是细胞结构和活动的重要物质,参与细胞新陈代谢,是组成血液和淋巴细胞的原始物质,也是体内激素,酶和免疫细胞的主要成分,因此蛋白质在人体各种活动中都有重
要作用。

脂质既可以作为营养物质,也可以构成部分细胞膜,有着重
要的生理功能,还可以提供能量和跳动剂,在脂肪肝、高胆固醇血症
中脂质的代谢机制也发生变化。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非常复杂,它可以
作为人体的热量来源,也可以作为合成多种有机分子的原料,在细胞
供氧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从细胞代谢的角度来看,这三类营养物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
关系。

在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中,可以将原物质通过代谢反应进行改变,并将其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形成新的物质。

例如,碳水化合物可
以通过呼吸酶催化反应,将糖类物质分解转化成同位素CO2和水;另
外蛋白质和脂质也可以通过催化反应进行互转。

在营养物质代谢过程中,人体内会产生能量作为新物质形成的催化剂,而能量则会通过ATP
产生和消耗来得到衡量。

总之,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依存于复杂的代谢关系,除了彼此间
的相互关系,这些物质还深入了解了细胞的新陈代谢及能量的代谢机制,使得我们对营养的获取和利用有了全面的了解,以此来促进健康
的生活。

高三生物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高三生物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抑制血糖升高
胰高血糖 素减少
胰岛素分泌增加
肝糖元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
血糖
血糖降低
组织细胞氧化分解
肝糖元合成
转变为脂肪
(一)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 5.血糖平衡调节 :
血糖过低
下丘脑
交感神经
胰岛A细胞
胰岛素 增加, 降血糖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肝糖元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
血糖
血糖升高
组织细胞氧化分解
肝糖元合成 转变为脂肪
不含氮 部分
氧化 CO +H O+能量 2 2 分解 合成 脂肪、非必需
氨基酸
新氨基酸
(一)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 4.脂质代谢的过程 :
来源(三条途径)
食物中脂肪
去路(三个方向)
甘 油 合成 脂肪(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 储存) 氧化 CO2+H2O+能量 分解 糖元等 皮脂、乳汁等 性激素、醛固酮等
(二)三大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 1.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糖类 脂 中间产物 质 大量
1、可以转化 2、转化是有条件的 3、相互制约 另一种非必需 氨基酸 少量
必需 氨基酸
蛋白 质
(二)三大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 2.三大营养物质的供能情况 :
主要由糖类氧化供能 糖类供能不足 脂肪氧化供能 不足时 蛋白质供能
谢 谢!
; /tgyh.html 惠州新房团购 大亚湾新房团购 惠阳新房团购
吩咐奴才。”“也没有什么大事情。是这样,我虽然枉为这个院子的主子,却是什么经验也没有,而且我又不得爷的宠,大伙 儿跟着我不但没有沾上什么光,还净让大家跟着我这个没用的主子受了不少罪,吃了不少苦,我很过意不去。自从我来这里后, 方公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无以为谢,这是壹点点东西,不成敬意,还请公公笑纳!”“侧福晋您可真是折杀奴才了!这些 本都是奴才应该做的,奴才受之有愧!”“方公公,您要是不收下,我可就没脸面了!”被冰凝逼到这个份上,小柱子只好恭 敬不如从命,收下了侧福晋递过来的壹个羊脂玉的把件。小柱子收了东西,心里直觉得不好意思:当初跟侧福晋说了赏罚分明 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为了自己讨赏赐,而是完完全全地为了侧福晋着想,几位福晋、格格都是精明极了的人,本是初来乍到, 又小小年纪,如果不使些手段,怎么才能笼络住人心?而且这壹院子的奴才,从哪个地方来的都有,除了爷那里没有派人过来, 其它各院主子都明里暗里塞了各自的人进来,都是像福晋那样,想了解这院子里的情况罢了。只是怡然居里居然没有朗吟阁派 来的人,这个情况也充分表明了王爷根本就没有将新娶的侧福晋放在心上,她在这王府中的地位自是不言而喻:人轻言微,可 有可无。第壹卷 第132章 家信小柱子受了福晋的提携,天上掉馅饼地当上了怡然居的总管太监,当然应该算是福晋的心腹 之人!而事实上对于福晋的每壹次问话,他也都是壹五壹十地如实禀报,因此怡然居里的壹举壹动对于福晋而言没有什么秘密。 只是因为小柱子是大太监,是管事,所以他了解的情况比其它下人都要多很多。其它那些人,因为不是近身伺候,冰凝又几乎 不怎么使唤她们,想得到点儿消息确实也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虽然自己是福晋的人,但是看着这个比自己妹妹还小的主子, 小柱子的恻隐之心从第壹天见到侧福晋之时,就从来没有断过。人长得这么漂亮,又不会对下人呼来呵去,却不得爷的宠,看 着实在是让人心疼:唉,福晋那里还得壹如既往地递消息,侧福晋主子这里,能护着多少就护多少吧。经过这次重罚事件,冰 凝壹举完成了两个主要任务:护好自己的陪嫁丫环,初步得到壹个忠心的王府奴才。接下来的第三个和第四个计划目标:讨好 福晋姐姐和了解王爷的情况,都是细水长流的事情,不在乎这壹时半会儿,只能是见机行事而已。听到秦顺儿的禀报,得知福 晋采纳了他的主意,将吟雪和月影那两个奴才罚去佛堂跪了两个时辰,特别是想象着事发当时,那个年氏痛哭流涕地给福晋跪 下求情也无济于事的样子,以及事发之后,怡然居里人仰马翻、奴才捉肘见襟的狼狈景象,王爷终于狠狠地出了这口憋闷在胸 中很久的恶气。这口恶气

三大营养物质的互变

三大营养物质的互变

人类身体的正常运行需要三大营养物质的合理摄取: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它们不仅是我们身体组成的基本物质,而且还可以相互转化。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可以彼此转化,蛋白质也可以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转化。

首先,当碳水化合物被转化为脂肪时,其本质上会发生化学反应,碳水化合物在细胞中会提供能量,在细胞周围的氧化过程中,碳水化合物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其中的碳元素会被用来合成糖原。

在这种反应中,碳水化合物会被水解,产生一氧化物和十二烷基碳,十二烷基碳会被转化为中链脂肪酸,并通过脂质贮存来贮藏能量。

其次,脂肪可以通过酶催化反应被碳水化合物转化,即由脂肪酶酯酶催化的反应,可以将长链脂肪酸水解成中链脂肪酸和三羧酸,然后经过糖化反应转换为碳水化合物,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氢气,从而再次获得能量。

最后,蛋白质也可以被碳水化物和脂肪转化,蛋白质会在细胞周围的水解反应中被转化为氨基酸,接着会通过碳水化物和脂肪互变制得能量。

总之,三大营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互相支持,保证人体正常运行。

通过合理摄取三大营养物质,可以维持身体的长期健康状态。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概括地说就是:
▪ 一合成 ▪ 一转化 ▪ 一分解
精选可编辑ppt
14
一合成
氨 合成 基 酸
组织蛋白质
比如血红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等
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特殊蛋白质
比如纤维蛋白原、消化酶、蛋白类激素等
精选可编辑ppt
15
一转化
▪ 通过氨基转化作用,把氨基转给其它的化 合物,可以形成新的氨基酸。
谷氨酸 + 丙酮酸 谷丙转氨酶 丙氨酸 + 酮酸
吸收
无机盐
营养物 质通过

维生素

糖类
消化 葡萄糖
消化道 吸收 上皮进
入血液
脂类 蛋白质
消化 消化
甘油 脂肪酸 氨基酸
或淋巴 的过程。
精选可编辑ppt
3
知识结构
糖类的代谢
脂质代谢
蛋白质的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精选可编辑ppt
4
糖类的代谢
▪ 很多人为了减肥,就限制自己少吃糖,因 为吃过多的糖会使人变胖。
精选可编辑ppt
36
课堂练习
1.人体内维生素D3的生物合成,主要来自[ D] A.食物的消化 B.脂肪的转化 C.磷脂的转化 D.胆固醇的转化
2.对维持血糖平衡极为重要的是[ C]
A.淀粉的消化与吸收
B.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相互转化
C.肝糖元的合成与分解
D.肌糖元的合成与分解
精选可编辑ppt
37
课堂练习
22
1.三大类物质转化是有条件的。
只有在糖类充足的情况下:
糖类 大量转化
脂类
2.三类物质的转化程度是有明显差异。

人和动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人和动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葡 萄
氧化分解
合成
CO2+H2O+能量 肝糖元、肌糖元
非糖物质 转 化

转 变 脂肪、某些氨基酸
食物中脂肪 消化吸收 储存脂肪 分 解 其他物质 转 化
储存在 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
甘油 脂肪酸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转变 糖元等
食物中蛋白质 消化吸收
自身组织蛋白 分 解 其他物质 氨基转换
不含N部分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转化: 糖类、脂肪
2、氨基转换作用:
通过转氨酶的作用,把一种氨基酸上的氨基转移到 一种有机酸分子上形成另一种氨基酸的反应.
R
R’
R
R’
转氨酶
H C NH2 + C =O
C=O + H C NH2
COOH COOH
COOH
COOH
例见下页
你了解GPT吗?
NH2
糖代谢与人体健康
正常值(80~120mg/Dl)
早期症状(50~60mg/dL) 血糖 低血糖 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
晚期症状(45mg/dL) 惊厥、晕迷
高血糖(130mg/Dl)
糖尿 (160mg/dL)
阅读教材P65-66脂质代谢的相关内容及P68第 2-3段,思考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脂质来源有哪些?
2、人体内脂质有哪些去路?
3、为什么会引起肥胖?如何治疗?
4、为什么会引起脂肪肝?如何防治?
脂类代谢
食物中 消化、吸收 脂类
储存的 脂肪
糖类 氨基酸
分解 转化
血液 中的 脂肪
储存
皮下、大网
膜、肠系膜等 处的脂肪

糖,脂肪,蛋白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糖,脂肪,蛋白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糖,脂肪,蛋白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这三大营养素除了各自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之外,还都是产生能量的营养素,在能量代谢中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例如脂肪必须有碳水化合物的存在才能够彻底的氧化而不致因产生酮体造成酸中毒;又如当能量摄入超过消耗,不管这些多余的能量是来自于脂肪还是来自于蛋白质或者碳水化合物,都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引起肥胖;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体内可以互相,转换互相替代。

而蛋白质是不能有脂肪或者是碳水化合物来代替的,但充裕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给可以避免蛋白质被当作能量的来源,从以上可以知道,饮食中必须把这三种营养素搭配好达到三者平衡才能使能量供给注意最好的状态。

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因为这三种营养素对于人体,其需求量较大,并且功能非常强大,因此称为三大营养素,具体作用如下:
1、碳水化合物:每1g能够产生4kcal的热量,因此每天的能量,大部分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

因此对于经常体力劳动,或者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具有缓解肌肉疲劳、恢复体力的作用。

2、脂类: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脂肪能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每1g脂肪能够产生9kcal的热量,在缓解疲劳、恢复体力方面,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类脂包括固醇类的物质,可以为体内激素的合成,提供丰富原料。

3、蛋白质:蛋白质为体内免疫物质的形成,提供了丰富原料,因此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三大营养物质的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的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的关系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营养物质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吧,我们人体如果缺乏了营养物质,不但会影响到我们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补充必须的营养物质,下文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大营养物质的关系。

糖类代谢与脂类代谢之间的关系应该清楚,糖类与脂肪之间的转化是双向的,但它们之间的转化程度不同,糖类可以大量形成脂肪,例如酵母菌放在含糖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内就能够生成脂类,个别种类的酵母菌合成的脂肪可以高在这酵母菌干重的40%;然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例如某些动物在冬眠的时候,脂肪可以转变成糖类。

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首先使明确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所谓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人体细胞中可能合成的氨基酸;所谓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的氨基酸,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它们是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

然后应指出糖类与蛋白质之间的转化也可以是双向的: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但糖类不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因此糖类转变蛋白质的过程是不全面的;然而几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后,产生的不含氮部分都可以转变为糖类,例如,用蛋白质饲养患人工糖尿病的狗,则有50%以上的食物蛋白质可以转变成葡萄糖。

蛋白质代谢与脂类代谢的关系蛋白质与脂类之间的转化依不同的生物而有差异,例如人和动物不容易利用脂肪合成氨基酸,然而植物和微生物则可由脂肪酸和氮源生成氨基酸;某些氨基酸通过不同的途径也可转变成甘油和脂肪酸,例如用只含蛋白质的食物饲养动物,动物也能在体内存积脂肪。

糖类、蛋白质和脂类的代谢之间相互制约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可以大量转化成糖类。

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当糖类和脂肪摄入量都不足时,蛋白质的分解才会增加。

例如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发生障碍时,就由脂肪和蛋白质来完成分解功能,因此患者表现出消瘦。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丙氨酸 酮酸
+
+
转移氨基
丙氨酸是一种非必须氨基酸——非必需氨基 酸的概念
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
在体内能合成的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不能在人和动物体的细胞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 获得的氨基酸。 人体必需氨基酸有8种: 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苏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
第二种——储存
多余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被肝脏和肌肉等组 织合成糖元而储存下来。 肝糖原——在血糖浓度降低时,可以分解成葡萄 糖,释放到血液中,保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肌糖原——能源物质,供给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 量。
第三种——转化
如果还有多余的葡萄糖,就转化成脂肪和某 些氨基酸。这就是吃过多的糖类变胖的原因。 我们可以给牲畜提供富含糖类的饲料,使它们 育肥。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保持平衡,血糖的含量就会保持平衡。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
80~120mg/dl
的范围内。
饥 饿 初 期 或 肝 功 损 坏
分解
肝糖原
葡萄糖
进入血液
使血糖恢复
长 期 饥 饿
血糖含 量降低 而得不 到补充
出现头晕、 心慌、出冷 汗、面色苍 白
对策:喝一杯浓糖水或者含糖量较高的食物
我们有时会见到很多早晨顾不上吃饭的人 会发生惊厥和昏迷,为什么呢?

人类和动物在物质代谢 过 程中,不能像植物那样制造 自身的有机物,必须直接的 或者间接的以绿色植物为食 物,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人类和动物主要获得了 哪些营养物质呢?它们进 入人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呢?
食物进入人和动物体内的变化
水分 无机盐
无需消化直接 吸收

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联系

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联系
甘油
某些非必需氨基酸
磷酸甘油醛
其他Α-酮酸
(四)核酸与糖、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1. 氨基酸是体内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
天冬氨酸 甘氨酸
谷氨酰胺
一碳单位
合成嘌呤
合成嘧啶
2. 磷酸核糖由磷酸戊糖途径提供
葡萄糖、糖原
Ala
Trp
磷酸二羟丙酮
Ser
PEP
Gly Thr
丙酮酸
Cys
乙酰CoA
甘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脂肪
脂酸
胆固醇、酮体
丙氨酸
天冬氨酸

丙酮酸
草酰乙酸
乙酰CoA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柠檬酸
(三)脂类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
1. 蛋白质可以转变为脂肪
氨基酸
乙酰CoA
脂肪
2. 氨基酸可作为合成磷脂的原料
丝氨酸
磷脂酰丝氨酸
胆胺
脑磷脂
胆碱
卵磷脂
糖酵解途径
丙酮酸
脂肪的甘油部分 可转变为非必需 氨基酸
脂肪
—— 但不能说,脂类可转变为氨基酸。
3. 脂肪的分解代谢受糖代谢的影响
•饥饿、糖供应不足或糖代谢障碍时
脂肪大量动员
酮体生成增加
糖不足
草酰乙酸 相对不足
高酮血症
氧化受阻
01
糖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
03
丙氨酸
05
脱氨基
07
葡萄糖
02
例如
04
丙酮酸
06
糖异生
08
大部分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相应 的α-酮酸,可转变为糖。
2. 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氨基化生成某些 非必需氨基酸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课件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课件
血糖的调节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参 与调节血糖水平,确保血糖维
持在正常范围内。
脂肪代谢
脂肪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的脂肪经消化系统分解为脂肪 酸和甘油,然后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
脂肪的分解与氧化
脂肪酸在细胞内经过分解和氧化,释 放出能量供细胞代谢和活动使用。
脂肪的合成与储存
多余的能量可以转化为脂肪储存于肝 脏、腹腔和皮下组织等部位。
PART 03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过程
REPORTING
糖类代谢
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系统分解 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半 乳糖,然后被小肠吸收进入血
液。
糖的氧化分解
葡萄糖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氧化分解过程,释放出能量供 细胞代谢和活动使用。
糖的合成与储存
多余的葡萄糖可以合成糖原储 存于肝脏和肌肉中,以备不时 之需。
血脂的调节
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 密度脂蛋白等参与调节血脂水平,确 保血脂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系统分解为氨基酸,然后被小肠吸收进入 血液。
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
氨基酸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质,同时蛋白质也会在细胞内被分解为氨 基酸或短肽。
氮平衡与氨基酸代谢
肥胖症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可引起代谢紊乱和多种 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治疗肥胖症的方法包括饮食控制、增加运动量、药物治 疗和心理治疗等。
肥胖症的发生与遗传、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 素有关。
控制体重对于预防和治疗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 意义。
其他疾病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异常还可导 致其他疾病,如脂肪肝、痛风
阐述这三大物质在人 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 相互转化。

代谢联络图-学生

代谢联络图-学生
生糖 生酮 生糖兼生酮 肌酐
NADH NAD + CoA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α-酮戊二酸
NAD+ NADH
NH3 +CO2
氨基甲酰磷酸
2ATP H2O 2ADP Pi 鸟氨酸 H2O
Pi
NH
3
α-酮酸
胺 醛 酸
CO2
H2O2 +NH3 H2O+O2
ATP
ADP+Pi
氨基酸
( 特 殊 途 径
尿素
瓜氨酸
谷氨酰胺
ADP+Pi ATP+H2O 胆碱
胆胺
HMG-CoA
柠檬酸
草酰乙酸 ♣
酮体
1,3-DPG
2,3-DPG
NADH ADP
ATP 3 P 甘油酸
aa3
½ O2 H2O
FADH2 FAD
肉碱
脂酰肉碱
酮体
FMN FMNH2
2 P甘油酸
H2O
NADH NAD+
ATP
PEP ADP ADP
CO2 ATP
ADP Pi
G-1-P
UTP PPi
CDP-胆碱
CTP
ATP
UDPG
甘油
NAD

CoA
ADP
丙二酰CoA
CO2
-胆碱 ~CH3 P
P -胆胺
ATP
MVA
F-1,6-DP 3 P 甘油醛
Pi
ATP
ADP
脂肪酰CoA
NADH
磷酸二羟丙酮
NAD NAD

α- P甘油
FADH2 CoQ b
FAD
C1 C
乙酰CoA Co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有机物之间的关系
一、能量与有机物的关系
1.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的关系(1)能量与蛋白质能量、蛋白质水平过高过低均不利于动物的生长。

(2)能量与氨基酸1)氨基酸缺乏苏、亮、缬缺乏,能量代谢水平下降2)氨基酸超过实际需要,代谢能水平下降。

2.能量与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关系(1)粗纤维有机物质的消化率和CF水平间通常呈负相关。

反刍动物饲粮CF水平适宜,有机物质消化率提高,反之,瘤胃功能异常。

(2)脂肪饲料添加脂肪,可增加有效能的摄入量:
二、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关系1、蛋白质的AA可生糖;所有AA可生成脂肪;
2、碳水化合物
3、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对蛋白质有庇护作用
三、粗纤维与有机物的关系1、CF增加1%, 蛋白质消化率降低0.3%;2、有机物消化率降低
四、AA之间的相互关系1. 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AA平衡节约蛋白质需要量
2. AA之间的关系
##有机物与维生素、矿物质之间的关系
一、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关系
1、蛋白质与维生素(1)蛋白质促进V A吸收(影响V A载体蛋白的形成);V A不足影响蛋白质合成;(2)VD促进钙结合蛋白的合成,生大豆蛋白提高VD需要量;
(3)B2缺乏,影响蛋白质沉积;蛋白质缺乏,B2需要量提高;
(4)B6不足影响AA、蛋白质代谢;提高蛋白水平或AA不平衡,B6需要量提高;
(5)B6缺乏,色氨酸转化为烟酸的效率下降。

(6)Met可补偿胆碱的不足;胆碱不足,降低蛋白质合成效率;
(7)B12参与Met的合成(植物);Met可以补偿B12的不足。

二、碳水化合物、脂肪与维生素的关系
1、典型例子(1)V A不足,糖原合成下降;(2)提高碳水化合物增加B1需要量;
(3)提高脂肪增加B2需要量;(4)VE影响脂类代谢;(5)胆碱影响脂肪代谢,缺乏导致脂肪肝;(6)脂肪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三、有机物与矿物质的关系1、蛋白促进Ca、P吸收,特别是Lys提高Ca、P吸收2、一些单糖,如乳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促进Ca、P吸收3、一些AA促进矿物质吸收蛋、胱、组促进Zn、Fe的吸收;4、Zn、Mn、Mg等元素是很多有机物代谢酶的辅助因子
##矿物质、维生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关系
1、VE与Se 一定条件下,VE可代替部分Se;Se可促进VE的吸收,减少VE需要量。

2、VD与Ca、P VD促进Ca从肠道吸收、促进P从肾小管吸收
3、Mn、胆碱、生物素:缺乏导致溜腱症,但尼克酸不足,补Mn不能完全治愈;
4、VC与Fe、Cu:VC促进Fe利用并减轻Cu过量的毒性;Cu可促进VC的分解;
5、Zn与V A:Zn促进胡萝卜素转化为V A,促进V A的吸收。

二、维生素之间的关系
1、VE促进胡萝卜素转化为V A,并促进VA、VD的吸收;
2、B1与B2有协同作用
3、B2与烟酸有协同作用;B2促进色氨酸转化为烟酸;
4、B12促进泛酸、叶酸的利用,促进胆碱的合成;B6不足影响B12的吸收;
5、VC能减轻V A、VE 、B1 、B2 、B12和泛酸的缺乏症;V A、VE可促进VC的合成。

三、矿物质之间的关系1、Ca与P,钙、磷比失调是胫骨软骨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2、Ca、P与Zn、Mg、Mn、Cu 拮抗;Cu与Zn拮抗;
3、Cu、Mo以及S(两两间拮抗);
4、Fe、Cu、Co协同;
5、Cu与Zn、Fe拮抗;Cu 升高Zn、Fe需要量增加。

★ 2.比较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

答:非反刍动物
分为单胃杂食类、草食类和肉食类,除单胃草食类外,单胃杂食类动物的消化特点主是以酶的消化为主,微生物消化较弱。

反刍动物
牛、羊的消化是以前胃(瘤胃、网胃、瓣胃)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内进行。

皱胃和小肠中进行化学性消化。

在盲肠和大肠进行的第二次微生物消化,可显著提高消化率,这也是反刍动物能大量利用粗饲料的营养学基础。

禽类
类似于非反刍动物猪的消化。

但禽类没有牙齿,靠喙采食、撕碎大块饲料。

口腔内没有乳糖酶。

食物通过口腔进入食管膨大部—嗉囊中贮存并将饲料湿润和软化,再进入腺胃。

腺胃消化作用不强。

禽类肌胃壁肌肉坚厚,可对饲料进行机械性磨碎,肌胃内的砂粒更有助于饲料的磨碎和消化。

禽类的肠道较短,饲料在肠道中停留时间不长,所以酶的消化和微生物的发酵消化都比猪的弱。

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和尿液,通过泄殖腔排出
★ 3.简述反刍动物、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
答:吸收的特点。

脂类的消化、吸收
脂类水解-------水解产物形成可溶的微粒-------小肠黏膜摄取这些微粒--------在小肠黏膜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进入血液循环
一、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1.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空肠
2.参与脂类消化的酶主要是胰脂肪酶、肠脂肪酶和胆汁。

3.消化产物是甘油一酯、FA、胆酸、胆固醇等,组成水溶性的易吸收的乳糜微粒。

4.主要吸收部位是回肠,并以异化扩散方式吸收。

5.胃内为酸性环境,对脂肪的消化不利,在胃内起初步的乳化作用。

二、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1.瘤胃是反刍动物脂类物质的主要消化部位,在瘤胃中脂类物质得到明显的改组,瘤胃对脂类的消化有四个特点:
(1)大部分UFA氢化变成SFA,使EFA含量减少;
(2)部分UFA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支链脂肪酸;
(3)中性FA、磷脂、甘油变成VFA;
(4)微生物合成的奇数碳和支链FA数量增加。

2.脂类物质通过网、瓣胃时几乎不发生变化,进入皱胃后消化吸收与单胃动物相似。

3.瘤胃壁只吸收VFA和短链FA。

★3.比较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对(CH2O)n消化、吸收、代谢的异同。

答: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一、消化吸收
主要部位在小肠,在胰淀粉酶作用下,水解产生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的混合物。

α-淀粉酶只能水解а-1.4糖苷键,因此,支链淀粉水解终产物除了麦芽糖外,还有支链寡聚糖,最后被寡聚1,6-糖苷酶水解,释放麦芽糖和葡萄糖。

水解产生的单糖经主动转运吸收入细胞,顺序为:半乳糖>葡糖>果糖>戊糖。

未消化吸收的C·H2O进入后肠,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酵产生VFA。

幼龄动物乳糖酶活性高,断奶后下降,蔗糖酶在幼龄很低,麦芽糖酶断奶时上升
二、代谢
葡萄糖是单胃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其他生物合成过程的起始物质,血液葡萄糖维持在狭小范围内。

血糖维持稳定是二个过程的结果:
(1)葡萄糖从肠道、肝和其他器官进入血液;
(2)血液葡萄糖离开到达各组织被利用(氧化或生物合成)。

血糖来源:
(1)从食物消化的葡糖吸收入血;
(2)体内合成,主要在肝,前体物有AA、乳酸、丙酸、甘油、合成量大,但低于第(1)途径
血糖去路:
(1)合成糖原;
(2)合成脂肪;
(3)转化为AA,葡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为非EAA C骨架;
(4)作为能源:葡糖是红细胞的唯一能源,大脑、N组织、肌肉的主要能源。

反刍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一、消化吸收
反刍动物消化C·H2O与单胃动物不同,表现在:消化方式、消化部位和消化产物。

(1)饲料C·H2O→葡糖→丙酮酸→VFA,单糖很少;
(2)瘤胃是消化C·H2O的主要场所,消化量占总C·H2O进食量的50-55%。

1.消化过程
C·H2O降解为VFA有二个阶段:
(1)复合C·H2O(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在细胞外水解为寡聚糖,主要是双糖(纤维二糖、麦芽糖和木二糖)和单糖;
(2)双糖与单糖对瘤胃微生物不稳定,被其吸收后迅速地被细胞内酶降解为VFA,首先将单糖转化为丙酮酸,以后的代谢途径可有差异,同时产生CH4和热量。

饲料中未降解的和细菌的C·H2O占采食C·H2O总量的10-20%,这部分在小肠由酶消化,其过程同单胃动物,未消化部分进入大肠发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