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中国“低碳之路”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
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也投身到了对低碳经济的摸索道路上,而探究重心不外乎其意义、实现途径等。
知名学者庄贵阳(2010)曾表达过这样的理念,国内只有坚持改进能源利用率,打造出成熟的能源构架,并致力于研发工作,并不断优化政策,才能妥善把控好节能的节奏,顺利遏制气候的恶化。
张坤民、潘家华(2014)的看法是,低碳经济是全新的经济模式,若以能源的层面来解读,不妨将其视作凭借大量发达技术构筑出的先进经济形态,从而妥善统筹资源,充分发挥新能源的价值等,后者则以碳生产率来衡量人类活动。
付允等(2016)将其诠释为遵循绿色准则的经济框架,特质在于低排、低能耗与高效率。
在2015年,权威机构更是批示了相关文件,将低碳经济的概念界定为把金融、科研乃至社会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全方位控制能耗,从而立竿见影地削减碳排量,也塑造出理想的经济环境,和以往的经济模式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而谢来辉(2016)则另辟蹊径,强调低碳经济的核心为打破碳锁定。
王韬的看法是,低碳经济不妨从微观、宏观两条思路来解读,前者就是在振兴经济的道路上,尽可能削减碳排放;后者则代表着全新的经济框架,不再盲目依赖自然资源,摸索出更可靠、成熟的经济方针。
谢军安等(2017)看来,低碳经济其实是人类的自救措施,以免生态被破坏,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
总的来看,学术界迟迟未能对低碳经济做出权威、统一的诠释,各类观念、见解层出不穷。
如牛文元、贺庆棠、李国志等人(2016),就将其界定成具备绿色特质的生态经济。
刘薇(2012)全面介绍了世界各国在低碳发展方面的研究状况,认为低碳发展的内容包含了技术、制度及文化方面的创新,其中核心内容是技术方面的低碳发展,除此之外,创新制度及管理活动,也属于其中的内容。
根据冯志军(2013)的观点,让自然保护、生态保护的理念取代资源利用贯穿整个创新发展活动,进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让生态环境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不但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实现较高的环境效益。
【气候变化问题及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900字】
气候变化问题及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气候变化及应对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重大问题,碳排放权交易作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经济手段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前我国关于碳排放交易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以经济学、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产业政策等部门的成果居多,从法律角度对制度进行系统深入探究的主要集中在国内法,一般是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例如气候正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碳货币、碳关税、碳金融等问题,从国际法角度对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较少。
陈科峰和陈自兰结合中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实践情况,对中国可以实施该项目的行业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并且通过分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项目的审批情况以及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的审批程序和标准,指导我国企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但没有深入挖掘该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毕旗凯立足于西方经济学的视角评析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以及为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可以提供的有益借鉴。
2韩良探讨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法律制度,侧重研究碳货币、碳基金及交易市场的法律问题。
3王遥立足于全球碳市场的气候变化背景,对中国的碳市场定位与发展困境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为促进中国碳交易发展的碳金融制度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4李静云综合分析了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谈判主体间的关系及各自的立场,探索了建立一个体现气候正义的的国际法律新秩序的理想模式。
5彭江波以节能减排过程中市场化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有效作用为背景,围绕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市场化运作的价格形成机制,结合政府对市场的指导作用,深入剖析了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机制的制度基础,但不足之处是未能指出该价格形成机制在现行的CDM机制的碳价格形成方面如何结合。
1陈科峰、陈自兰:《清洁发展机制及其在我国的实施》,载《化工生产与技术》2007年第3期,第60-64页。
2毕旗凯:《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与中国碳排放市场的建立》,2009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关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设计的国际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关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设计的国际比较研究气候变暖是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的变暖,带来了海平面上升等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使得气候变暖问题逐渐由一个环境问题变为了一个国际政治问题。
1997年UNFCCC各国签订《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 第一次以法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2005 年2 月16 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它被公认为是国际环境变化的里程碑, 是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旨在防止全球气候变暖而要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条约。
它对签约的发达国家排放的CO2 等6 种温室气体的削减量作了明确的规定, 如不履行承诺将面临重罚(Kyoto Protcco.1997)等规定。
此举在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机遇。
欧盟希望借此手段来调节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降低治污的成本。
经过几年的运作,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一个充满发展潜力的新型市场。
对于我国而言,拥有着庞大的碳排放量,而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又无强制减排任务,因此我国有着碳排放权交易的巨大潜力。
所以对于一个新兴市场的形成,制度建设是决定该市场发展及效率的重要因素。
1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分析目前CDM市场主要是买方市场,作为卖方市场的发展中国家的项目业主,议价能力弱,处于劣势,排放权交易的话语权主要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中。
因此,我国构建一个完善的碳市场,吸收更多国家买家参与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增加有效需求,通过市场发现价格,改变国内碳排放权价格弱势地位,保护我国参与项目的企业利益。
(江淑敏,2009)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初步建成,但还很不完善: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存在气体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缺失、政府监督管理碳排放力度不足,碳排放源难于监测等问题;从微观经济角度看存在碳排放权交易定价不合理、排污收费标准较低、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等问题。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各国纷纷致力于减少碳排放,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欧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领导者之一,早在2005年就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旨在通过碳市场机制来减少碳排放。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发展对全球碳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也包括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从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本情况、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本情况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于2005年启动,旨在推动减少碳排放并推动碳市场的健康发展。
该体系将碳排放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设立碳排放配额来实现碳排放的减少。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购买或出售碳排放配额,从而实现碳排放的灵活管理。
这一体系不仅帮助企业降低碳排放成本,也有效地促进了碳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二、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1. 推动中国低碳发展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为中国提供了一个低碳经济发展的范例。
中国政府也借鉴了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模式,于2017年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通过建立碳市场,中国也在逐步推进低碳发展,加快转型升级,降低碳排放。
2. 推动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管理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发展也间接促进了中国相关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中国企业在碳排放控制和管理方面逐渐意识到了碳市场的重要性,借鉴了欧盟的先进经验和管理理念,推动智能化管理和技术创新。
这也为中国的低碳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地位,也间接刺激了中国碳市场的发展。
中国政府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中也从欧盟的成功经验中吸取了许多教训,加快了碳市场的发展步伐。
与此欧盟碳市场的稳定性和成熟性也为中国碳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三、未来发展趋势1.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碳市场的互通和互认随着全球碳市场的逐渐发展和壮大,未来互通和互认将成为趋势。
碳排放交易系统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碳排放交易系统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各国共同的责任。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肩负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在建立碳排放交易系统方面取得了进展。
本文旨在探讨碳排放交易系统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挑战和机遇。
第二章碳排放交易系统的概念与发展碳排放交易系统是指政府对碳排放进行限制,企业可以通过在市场上交易碳配额来达到达标的一种市场化应对碳排放的方案。
欧盟于2005年开展了碳排放交易,并于2013年推出了第三阶段碳排放交易系统。
此后,许多国家也开始启动碳排放交易系统,包括中国。
中国的碳排放交易试点已于2013年在北京、上海和广东启动,目前已进行了数轮交易。
第三章碳排放交易系统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启动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首先,它可以鼓励企业降低碳排放。
企业在市场上交易碳配额,需购买更多的碳配额或者减少碳排放量。
这将推动企业转向更环保和更低碳的发展路径,促进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其次,引入碳排放交易系统也可以促进技术研发和投资。
随着碳排放成本的提高,企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投资,以减少碳排放,从而降低排放成本。
这将推动我国更快地实现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第四章碳排放交易系统的挑战在实践中,碳排放交易系统面临一些挑战,如:首先,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信息透明度不足。
如果市场参与者无法了解碳排放的实际情况和价格走势,将难以进行有效的交易。
其次,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监管机制需要完善。
在缺乏有效监管和处罚方式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可能会通过欺瞒、虚假申报等方式进行欺诈,破坏市场的公正和有效性。
第五章碳排放交易系统的机遇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启动也给我国低碳经济带来了一些机遇。
首先,它可以促进我国在全球碳市场的参与。
随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全球碳价已经逐渐形成。
我国可以通过参与全球碳市场,加强国际碳排放贸易,增加我国在全球低碳经济领域的影响力。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是欧盟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实施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它的建立和运行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EU ETS对中国碳市场的影响:政策借鉴、市场互动与国际合作。
EU ETS为中国碳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借鉴。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EU ETS的经验和制度安排对中国政府的碳市场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在建立自身碳市场时可以学习EU ETS的体系结构、配额设置、监管机构建设等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改进。
EU ETS的成功实施也给中国政府提供了信心和动力,鼓励其在减排方面加大力度,推动碳市场建设和运行。
EU ETS与中国碳市场之间的市场互动促进了中国碳市场的发展。
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双方在经济、能源等领域的合作非常密切。
中国企业在与欧洲企
业开展碳交易及相关业务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并学习欧洲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
升自身碳市场运营水平。
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通过购买碳排放配额进行减排,也有助于提
高中国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EU ETS与中国碳市场之间的国际合作有助于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碳市场作为减排的市场化机制,需要国际合作和交流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中国与欧盟在碳市
场方面的互动,为全球碳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中欧之间的经验交流
和共享也有助于推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碳市场建设,形成全球碳市场网络,共同推动减排
目标的实现。
碳交易运行机制与减排效率文献综述
碳交易运行机制与减排效率文献综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碳交易已成为国际间较为常用的减排手段。
碳交易指的是通过将二氧化碳排放权进行买卖,通过市场机制来促成减排目标的实现。
本文将对碳交易的运行机制及其减排效率进行综述。
首先,碳交易的运作机制如下:政府或国际组织设定碳排放的总额度,并将其分配给企业或国家,这些配额被称为“碳排放权”。
企业或国家可以在碳市场上进行买卖碳排放权,进而实现减排目标。
如果一个企业的碳排放低于其碳排放权配额,则它可以将其剩余的碳排放权出售给别的企业或国家。
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碳排放超过了它的碳排放权配额,则它需要从市场上购买足够数量的碳排放权来满足其减排义务。
其次,碳交易的减排效率是在争议中的。
一方面,碳交易可以有效激励企业或国家更加积极地投入减排工作。
由于碳排放权限制了企业或国家的排放总量,他们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排放以符合限额要求。
经济利益驱动则促使其实施更加有效的减排措施,继而产生更大的减排效果。
此外,碳交易还能鼓励技术改进与创新,开发新型的低碳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从根本上减少排放。
然而,另一方面,碳交易存在纵容高污染开发经济型江山的风险。
企业或国家可能会选择购买碳排放权,以保持或增加其碳排放,而不是采取更多的减排措施。
另外,过程中部分企业或国家会通过欺诈手段来获取额外碳排放权。
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降低全球减排动力,进而影响碳交易的减排效率。
综上所述,碳交易是一种有优势也有不足的减排手段。
为了保证碳交易的有效性,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监管机构,规范市场行为,严格惩治欺诈行为,以及持续完善碳交易机制。
这样的保证,在逐渐绿色发展的今世,碳交易才能够事半功倍地降低碳排放,使得我们的环境更加和谐。
中国碳排放交易制度构建的文献综述
中国碳排放交易制度构建的文献综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于2024年开始推行碳排放交易制度建设。
碳排放交易制度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对碳排放进行定量管理和减排,以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
在国际上,碳排放交易制度已被广泛应用,主要以欧盟ETS为代表。
而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则是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需求进行构建的,具有独特性和适应性。
首先,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是建立在政策法规基础上的。
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规范碳排放交易活动,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
这些政策法规明确了碳排放交易的范围、参与主体、交易规则和监管措施等,为制度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
其次,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注重市场化运作。
中国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碳排放交易提供了交易平台和机制。
同时,中国也鼓励企业通过碳排放交易参与减排,以达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
在市场机制运作上,中国强调交易的自愿性和灵活性,让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减排方式和策略,提高减排效益。
第三,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强调监管与支持相结合。
在监管方面,中国设立了碳排放交易的监管机构,加强对交易过程和交易结果的监督和审查,保证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合规。
而在支持方面,中国政府向有减排需求的企业提供碳排放权补贴、财政奖励等激励措施,促使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
最后,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机制。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交易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国际碳市场的发展。
中国还把碳排放交易列为国家战略,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减少碳排放、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目前,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规则和制度设计,提高交易活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企业的减排能力和监管能力的培养,提高碳排放交易的执行力和实效性。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目标,并推行碳排放交易体系,以实现减排目标。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借鉴和学习的机会。
作为世界上最早建立碳市场的国家之一,欧盟的碳市场经验对中国来说是宝贵的财富。
中国可以通过学习欧盟的碳交易机制、监管制度和政策措施,更好地规划和建设自己的碳市场。
欧盟的成功经验也为中国提供了启示,即通过碳市场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机会加强与欧盟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欧盟的碳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成熟度较高,这为中国与欧盟进行碳交易、碳资产价值研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互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与欧盟碳市场的合作,中国可以吸取欧盟的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的碳市场建设能力,并促进全球碳市场的发展。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也给中国碳市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欧盟碳市场的碳价波动较大,可能给中国碳市场的参与者带来一定的风险。
中国碳市场在制定碳价格和资产定价机制时,需考虑到欧盟碳市场的经验教训,制定合理的价格及风险管理机制,以保证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参与者的利益。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的影响还涉及到碳减排政策和国际竞争力问题。
欧盟的碳市场对碳减排政策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可能让中国的高碳排放企业面临更多的压力。
为了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的碳市场建设需要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碳减排政策和措施,避免仅仅模仿欧盟的政策而无法实施的情况发生。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可以通过学习欧盟的碳市场经验,加强与欧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自身的碳市场建设能力。
中国在建设碳市场时需要考虑到欧盟碳市场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碳减排政策和措施,以推动中国碳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中国“低碳之路”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中国“低碳之路”的影响研究《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标志着国际间在气候等环境问题上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合作,同时也开辟了国际经贸合作的新领域,形成以减排废气为商品的排放权交易市场。
这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内外学者对排放权交易问题开展了深入探讨,本文主要在以下这些方面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排放权交易问题的研究,并进行简要评议: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机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设想与构建等。
1 国内研究成果:1.1 碳排放权交易1.1.1碳排放权交易的产生杨华(2008)认为《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灵活减排机制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增强大气的恢复能力,三是减排的经济可行性促成了潜在的碳交易市场,所以《京都议定书》确定的三种机制共同催生了碳交易的出现,形成了碳交易市场。
并且提出碳排放权供给是碳交易的属性及其财产法基础。
1.1.2碳排放权交易的分类于天飞(2007)碳排放权交易主要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基于配额的交易, 即买家在“限量与贸易”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 譬如京都议定书下的分配数量单位(AAU), 或者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下的欧盟配额(EUAs)。
另一类是基于项目的交易。
买主向可证实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
最典型的此类交易为京都议定书中CDM以及联合履行机制下分别产生核证减排量和减排单位(ERUs)。
1.1.3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曾鸣(2010)分别从基于目的和基于配额的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来分析国际碳排放交易的现状,得出基于项目的碳排放交易占比超过整个交易量的90%,配额交易的源头是排放贸易机制,该机制主要用于发达国家之间的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合作,目前已形成国际碳排放配额交易体系。
1.2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刘伟平,戴永务(2004)认为京都议定书建立的三种国际合作减排机制:国际排放贸易( IET,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e);联合履行机制( JI, Jointly Implemented);清洁发展机制( CDM,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这三种灵活机制都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碳排放权交易, 可以给予各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投资费用上的灵活性, 从而实现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费用的有效性分配。
碳交易运行机制与减排效率文献综述
碳交易运行机制与减排效率文献综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突出,碳交易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手段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一定水平,可以有效地降低排放成本,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以及创造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碳交易运行机制和减排效率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碳交易运行机制碳交易是指将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一种市场化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碳交易的运行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排放权分配在碳交易中,政府通常会将一定量的排放权分配给各种工业企业,以保证其可以合法地排放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
排放权分配的依据通常是企业的历史排放量或产能规模等因素。
2. 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是指提供碳交易服务的经济实体。
在碳交易市场中,企业可以在政府规定的交易时段内进行排放权的买卖,以满足自身需求。
3. 碳排放清单企业需要填写碳排放清单,其中包括历史排放量、当前排放量、排放权持有量等信息。
碳排放清单的制作需遵守一定的标准和流程,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监管机构碳交易需要一个监管机构来制定、实施和监督相关政策。
监管机构不仅会审查碳排放清单,还会发布相关政策和批准交易。
5. 监管措施监管措施是碳交易机制的关键之一。
监管措施可以包括惩罚措施、监督检查、企业自查等,以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政策和要求,从而保证碳交易的有效进行。
二、减排效率方面的研究减排效率是指碳交易机制实施后对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评估。
下面将对减排效率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1. 国内外实证研究国内外有许多实证研究对碳交易机制的减排效率进行了评估。
其中,国内一些研究表明碳交易机制可以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例如,黄海颖等(2016)的研究发现,中国碳交易试点实施后,与未试点的区域相比,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技术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得到提升。
国外的研究也表明,碳交易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例如,Stavins(2010)的研究发现,欧洲碳交易市场的实施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2-5%。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对气候问题的日益关注,碳市场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权市场,其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在欧盟内实行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碳排放权的交易来实现减排目标。
欧盟将每年的碳排放配额划分为一定数量的碳排放权,企业可以在市场上进行碳排放权的买卖,并按照排放量缴纳相应的排放费用。
在该体系内,进入碳市场的行业范围较广,包括电力、钢铁和水泥等等。
在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影响下,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欧盟碳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碳市场的建立。
中国政府近年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碳排放管理政策,并计划对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进一步推动碳减排工作。
其次,欧盟碳市场的体制设计和管理经验对中国碳市场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在欧盟成员国协商下建立的,考虑到每个成员国的实际情况以及特定领域的利益,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这也提供了中国建设碳市场的参考和借鉴方案,可以从欧盟体系中借鉴经验。
但除了积极的作用外,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和挑战。
首先,碳市场是一个全球的市场,单靠区域性碳市场难以达到真正的减排效果。
欧盟碳市场虽然因政策的支持而发展迅速,但对全球碳减排的贡献并不高。
同样的,中国碳市场如果仅仅建立在国内,其减排效果也将受到限制。
其次,碳市场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和风险,这也需要政策制定者进行必要的监管和管理。
欧盟碳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价格崩溃和透明度不足等问题,这为中国碳市场建设和管理提供了一些启示。
另外,欧盟碳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国家的资源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否定性影响主要体现在碳市场的波动性和管理挑战,但其积极影响也体现在碳市场建设的借鉴意义以及对中国碳市场的推动作用。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下简称EU ETS)是欧盟成员国之间的一项碳市场交易机制。
它旨在通过设置排放限额并对排放进行交易,以推动欧盟成员国减少碳排放。
在这种碳市场机制的影响下,欧盟成员国的企业需要购买或出售碳排放配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碳排放的减少。
这种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于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EU ETS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借鉴的范本。
欧洲在碳市场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制定排放限额和建立监管机制方面。
中国可以通过学习欧洲的先进经验,为自己的碳市场搭建良好的制度框架。
中国还可以借鉴欧洲在碳定价、交易和监管方面的经验,以提升自己的碳市场运作效率。
EU ETS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国际参照物。
作为中国逐步推进碳交易机制的重要一步,碳市场的建设离不开国际参照和合作。
通过参考EU ETS的设计原则和实践经验,中国可以加强与欧洲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进碳市场的发展。
中国也可以借鉴欧洲的成熟碳市场机制,加速自身碳市场建设进程,提高国际竞争力。
EU ETS也为中国提供了机会。
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其中包括许多有经验的碳交易机构和服务提供商。
中国可以通过与欧洲碳交易市场的合作,吸收欧洲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碳市场的发展水平。
中国企业可以利用欧洲碳市场的需求,开拓碳交易业务,实现碳资产的增值。
EU ETS对中国碳市场的影响也存在一些挑战。
欧洲碳市场的成熟程度远远高于中国。
欧洲的碳市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相比之下,中国碳市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相关经验和专业人才。
这就需要中国加快碳市场建设的步伐,通过学习和合作弥补自身的短板。
EU ETS在碳定价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欧洲碳市场的碳价格波动较大,一度出现过较低的价格,导致碳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受到质疑。
中国应当借鉴欧洲的经验,合理设定碳价格,避免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碳交易运行机制与减排效率文献综述
碳交易运行机制与减排效率文献综述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
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纷纷采取措施进行减排,其中碳交易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减排手段。
碳交易也被称为碳市场,它通过对排放权的交易来实现减排目标。
碳交易的运行机制与减排效率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
本文将从碳交易的基本概念入手,综述相关文献对碳交易运行机制与减排效率的研究,希望能够对碳交易的实现和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碳交易是指政府或国际组织将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分配,并允许企业和组织在一定的限额内自由买卖这些排放权。
碳交易的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排放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碳交易的基本运行机制包括分配排放权、碳市场交易、监管和强制执行等环节。
通过碳市场交易,排放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排放权的使用,从而在减排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减排目标。
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对碳交易的运行机制和减排效率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分析。
相关文献中提出了一些碳交易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如排放权的分配方式、市场监管、价格波动等。
对于碳交易的减排效率也进行了一定的评估,主要包括碳交易对减排效果的促进程度、成本效益等方面的研究。
关于碳交易的运行机制,文献中研究了不同的排放权分配方式对碳交易的影响。
一些研究指出,在排放权分配时应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产业特性,采取合理的分配方式,以鼓励企业减排的主动性。
对碳市场交易中的监管和强制执行问题也进行了研究。
这些研究对于完善碳交易的运行机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于碳交易的减排效率,文献中研究了碳交易对减排效果的促进程度和成本效益。
一些研究表明,碳交易可以有效激励排放者减少排放,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从而实现减排目标。
一些研究还对碳交易的成本效益进行了评估,认为碳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效率。
虽然碳交易在理论上具有很大的减排潜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由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排放权的确定和分配存在一定的争议,这也影响了碳交易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是欧洲联盟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之一。
该体系旨在通过设定碳排放配额并允许企业在市场上进行买卖,推动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
这一体系不仅在欧盟内部对碳市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EU ETS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碳市场案例。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之一,EU ETS在过去二十年的运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可以通过学习EU ETS的成功经验,包括碳配额分配、市场监管、价格管理等方面,为自己的碳市场发展提供参考。
EU ETS在碳市场的成功运作也加强了全球对碳市场的认可,为中国碳市场发展争取了更多国际支持和信任。
EU ETS的碳价格对中国碳市场的影响较大。
EU ETS采用了碳排放配额的市场化分配和交易方式,企业根据实际排放量购买碳配额,从而形成了碳价格。
这一碳价格不仅可以激励企业减少排放,还可以促进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发展。
中国的碳市场可以借鉴EU ETS 的碳价格机制,通过市场化交易推动企业减排和能源转型。
根据EU ETS碳价格的波动情况,中国碳市场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碳价格走势,从而调整自己的碳市场政策和策略。
EU ETS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之一,EU ETS的规模和影响力使得其碳价格的波动对全球碳市场都有一定的传导效应。
中国的碳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也要面临来自EU ETS的竞争。
中国的碳市场要更快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市场机制和政策,以提高竞争力,吸引国内外企业的参与和投资。
EU ETS与中国碳市场可以有合作和互补的机会。
欧盟与中国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很多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两个碳市场可以在碳配额交易、碳市场监管、碳市场数据共享等方面进行合作和互利共赢。
可以通过碳配额交易合作,促进跨国企业的碳交易和碳市场融合,提高碳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
国际碳排放权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及法律对策
国际碳排放权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及法律对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各国共同的目标。
碳排放权贸易作为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择。
然而,由于中国在全球碳排放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国际碳排放权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国际碳排放权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应对的法律对策进行探讨。
一、国际碳排放权贸易对我国的影响1. 对我国传统产业的影响由于中国在全球碳排放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国际碳排放权贸易对我国传统产业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方面,国际碳排放权贸易可以使我国传统产业减少碳排放,从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国际碳排放权贸易也可能对我国传统产业带来竞争压力,使得这些行业的利润和规模受到影响。
2. 对我国新兴产业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各国对新兴产业的支持逐渐增强。
国际碳排放权贸易可以为我国新兴产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促进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
但是,如果缺乏合适的政策和法律规定,国际碳排放权贸易也可能带来新兴产业的不利影响,如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等。
3. 对我国环境政策的影响国际碳排放权贸易也可能对我国环境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
一方面,国际碳排放权贸易可以鼓励我国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和碳排放管理。
另一方面,如果国际碳排放权贸易不受到有效监管,也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我国的法律对策为应对国际碳排放权贸易对我国的影响,我国需要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以下是我国在处理国际碳排放权贸易问题方面需要采取的法律对策:1. 制定全面的碳排放管理法律框架我国需要制定全面的碳排放管理法律框架,包括碳排放管理法、碳排放权交易条例等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需要在制定过程中考虑到不同产业和地区的差异性,促进不同部门和行业间的协调和合作。
2. 加强碳交易市场的监管我国需要加强对碳交易市场的监管,包括建立健全的交易规则、完善交易机制、加强交易信息公开等。
同时,需要设立专门的交易监管机构,负责监督碳交易市场的运作和规范。
碳排放权交易对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碳排放权来往对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探究:基于碳排放权来往试点的准自然试验碳排放权来往试点是中国推行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发挥着鼓舞低碳技术创新的作用。
碳交易运行机制与减排效率文献综述
碳交易运行机制与减排效率文献综述碳交易运行机制是指通过建立一个碳交易市场,将二氧化碳排放权进行交易,以实现减排的目标。
碳交易运行机制的出现,为减排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二氧化碳排放,提高减排效率。
本文将从减排效率的角度对碳交易运行机制进行综述。
碳交易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建立一个能够反映排放成本的碳价,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来实现减排目标。
根据不同的方式和范围,可以分为国际碳交易机制和区域碳交易机制。
国际碳交易机制主要是指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秘书处所提出的碳市场机制,目前主要的国际碳市场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区域碳交易机制主要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内部建立的碳交易市场,如中国的碳市场试点。
碳交易运行机制的目的是通过碳价的形成和高效的市场运作,激励企业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通过对碳排放进行成本反馈,可以推动企业采取更加清洁低碳的生产方式,提高减排效率。
研究表明,碳交易机制的引入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提高减排效率。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实施,使得欧盟的碳排放量在2005年至2020年期间减少了15%。
碳交易运行机制在国际上的应用表明,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和运行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碳交易机制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碳配额分配、碳价格的形成、市场监管和监控等方面。
碳配额分配是指如何合理地分配碳排放权,公平公正地分配是保证碳交易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础。
碳价格的形成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合理的碳价格可以有效激励企业进行减排,但过高的碳价格可能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负面影响。
市场监管和监控是保证碳交易市场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包括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和对交易行为的监控等方面。
随着碳交易机制的发展,实施碳交易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加深。
有关碳交易运行机制与减排效率的研究表明,碳交易机制具有一定的减排效果,但减排效果的大小取决于碳价格的高低和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情况。
如果碳价设置适当,并且市场监管健全,碳交易运行机制可以发挥很大的减排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中国“低碳之路”的影响研究《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标志着国际间在气候等环境问题上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合作,同时也开辟了国际经贸合作的新领域,形成以减排废气为商品的排放权交易市场。
这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内外学者对排放权交易问题开展了深入探讨,本文主要在以下这些方面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排放权交易问题的研究,并进行简要评议: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机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设想与构建等。
1 国内研究成果:
1.1 碳排放权交易
1.1.1碳排放权交易的产生
杨华(2008)认为《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灵活减排机制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增强大气的恢复能力,三是减排的经济可行性促成了潜在的碳交易市场,所以《京都议定书》确定的三种机制共同催生了碳交易的出现,形成了碳交易市场。
并且提出碳排放权供给是碳交易的属性及其财产法基础。
1.1.2碳排放权交易的分类
于天飞(2007)碳排放权交易主要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基于配额的交易, 即买家在“限量与贸易”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 譬如京都议定书下的分配数量单位(AAU), 或者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下的欧盟配额(EUAs)。
另一类是基于项目的交易。
买主向可证实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
最典型的此类交易为京都议定书中CDM以及联合履行机制下分别产生核证减排量和减排单位(ERUs)。
1.1.3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
曾鸣(2010)分别从基于目的和基于配额的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来分析国际碳排放交易的现状,得出基于项目的碳排放交易占比超过整个交易量的90%,配额交易的源头是排放贸易机制,该机制主要用于发达国家之间的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合作,目前已形成国际碳排放配额交易体系。
1.2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刘伟平,戴永务(2004)认为京都议定书建立的三种国际合作减排机制:国际排放贸易( IET,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e);联合履行机制( JI, Jointly Implemented);清洁发展机制( CDM,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
这三种灵活机制都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碳排放权交易, 可以给予各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投资费用上的灵活性, 从而实现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费用的有效性分配。
1.3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
1.3.1我国碳排放交易的探索与实践
陈程.(2007)中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居美国之后的世界次席,成为减排量潜力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每年可减排1-2 亿吨二氧化碳,为全球提供50%以上的CDM项目。
目前中国在CDM 方面正逐步发展起来,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项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中。
涂毅(2008)认为,我国应积极应对、认真准备,在维护国家权益和追求世界利益的协调以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金融资本的强大动力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
任捷(2009)认为可以将温室气体的减排和经济发展统一起来,按照“限额交易”和补偿交易相结合的方法在我国建立配额交易市场。
1.3.2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问题
程会强,李新(2009)认为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既有宏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微观因素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气体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的缺失;政府监督管理的力度不足;碳排放权交易的定价问题,我国不具有碳排放权的定价权,这就使得我国的排放权交易市场极易被外国排放权定价者所掌控;排污收费及处罚的标准较低;技术条件的相对落后。
洪娟,陈静.(2010)认为我国碳排放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还存在交易价格波动剧烈的问题。
受交易市场不完善、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目前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交易价格经常出现巨大的波动。
如我国CDM项目最初的交易价格在5美元左右,最高上升到15美元,现在稳定在10美元左右的交易价格上。
1.4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1.4.1我国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设想
李蜚,李璐,王经东(2010)通过借鉴国外碳排放交易的成功经验,并以产权理论和市场理论为基础,提出建立我国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设想。
通过“总量控制—许可证—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路线,对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为我国在国际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中提供制度基础。
冷罗生(2009)认为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具有可行性。
理由主要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态度积极、务实;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潜力巨大;已具备了构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基础;拥有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践经验;已成立了与碳排放权相关的交易所等等。
1.4.2 重点建设我国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对策
周璐(2010)基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背景,提出从政府要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相关管理体制、加强金融创新,服务碳市场、设立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碳交易所、创新森林参与碳排放权市场的交易机制四方面重点建设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2 国外研究成果:
Stefan Weishaar等认为在在静态封闭经济体下,只有拍卖才能解决碳排放权定价、获得分配效率和一般均衡。
但是在存在勾结与价格异常下跌时,以上目的的达到就依赖于有效的碳排放权交易次级市场。
此外,在动态开放经济体下,排放权交易系统的引入提高了经营者的生产成本。
此外,在存在赔偿机制的情况下,拍卖的方式会给经营者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从环境角度来看会产生最不好的后果。
FrankJotzo·JohnC.V.Pezzey等认为对未来经济发展路径与排放量的增长的不确定性对于总量控制和排放权交易对碳排放控制的效率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因为达成原定减排目标的成本时不确定的。
在这种不确定性存在的条件下,确定一种最优的排放强度目标可以使得碳排放权的交易更加有效,同时从环境角度来说可以更有效的减轻碳排放的不良后果。
3 总结:
虽有部分学者对我国排放权交易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比如对碳排放权交易的初始分配状况的研究,对碳排放交易机制的研究,对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研究,对CDM的实践的研究等等,但是与国外相比还较为滞后,如到现在为止还没能用数字来说明我国未来的碳汇功能的大小和分布状况, 没有对我国排放权交易企业的交易模式深入探究等。
4 展望:
对于国内的学者,今后对于碳排放权这一新的商品标的,对于碳排放权交易这一新兴的市场的研究,可能会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建立与符合中国国情的,与时俱进的碳汇制度的制定方向。
参考文献
[1]孙法柏,李晓芬.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的比较与借鉴[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03).
[2]饶蕾,曾骋.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的经济影响分析[J].环境保护,2008(06).
[3]姜鑫民.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之路[J].中国金融,2009(24).
[4]杨华,沈灏.碳交易的法律问题初探---《京都议定书》减排机制及中国的应对[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8(2).
[5]李蜚,李璐,王经东.关于建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设想[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10(02)
[6]马晓飞,李建建.中国步入低碳经济时代---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J]. 广东社会科学 2009(06).
[7] 孙高洋.中国针对CDM 机制的策略选择研究[J].环境保护2008(04).
[8] 刘伟平,戴永务.碳排放权交易在中国的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问题,2004(24)
[9]蒲益婳.京都碳排放交易机制下中国的应对之策[J]. 法制与社会,2008(10)
[10] 崔长彬.低碳经济模式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11]郑思海.碳排放交易机制对中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启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2).
[12]刑冀.中国的低碳之路怎么走[J].环境经济,2009(08)
[13]肖序,张宗友.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J] .企业家天地.2007,(11).
[14]涂毅,谢飞.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市场的发展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化设想[J].武汉金融,2008(2).
[15]王江, 隋伟涛. 碳排放权交易问题的博弈研究[J].中国市场,2010, (14).
[16]于天飞,沈文星,黄喜.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分析[J].林业经济,2008,(5).
[17]曾鸣,杨玲玲.低碳对策之碳排放交易与展望[J].陕西电力,2010(04)
[18]冷罗生.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法律思考[C].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2009
[19]Stefan Weishaar.CO2 emission allowance allocation mechanisms, allocative efficiency and the environment: a static and dynamic perspective [J].Pattern Recognition, Jan.2000.
[20] Frank Jotzo·John C. V.Pezzey. Optimal intensity targets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rading under uncertainty[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