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绿皮书(2017)》正式发布

合集下载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会召开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会召开
苗 圩首 先 回顾 了 2017年 以及过 去五 年全 国 工 业和信 息 化事 业取 得 的 巨大成 就 。201 7年 我 国工业 经济 发展 走 出预 期 。一是 工业 运行 更稳 : 二是 经济效益 更好 ;三 是结构调 整更优 ;四是 先 进制造 业发展 更快 :五是 “两化融 合 ”更 深。
苗圩 表 示 . “中 国制造 2025”启 动 实施 两 年 多 以来 。 目前 。 “中 国制造 2025”的 顶层 设 计 已经完成 。实施成效显 著 。
苗圩 指 出 .2018年 我 国将 深入 实施 “中 国 制造 2025”,重点推 进 以下几个 方面 的工作 :一 是继续深入 地实施 好五大 工程 :二是创建 “中国 制造 2025”的 国家级 示 范 区 :三是 培 育若 干世 界级 的先进制造业 集群 :四是推进 制造 业与互联 网融 合发 展 .组织 实施 工业 互联 网 的平 台培 育 、 百万工业企 业 “上云 ”等 工程 :五是提 升制造 业 的供 给 体 系 质 量 .落 实 好今 年 钢 铁 去 产 能 的任 务 ,实施 新一轮重 大技术 改造升级 工程 :六是优 化制造业 的发展环境 .特 别是深化 “放 管服 ”改 革 。降低 制度交易性 的成本等 。
国务院关于加 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 》发布
日前 .为深入推进 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和 “放 管 服” 改革 ,全面 实施 质量强 国战略 ,贯彻 落实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开展质 量提升 行动 的指 导 意 见》, 《国务 院 关于加 强 质量认 证体 系建设 促 进全面 质量管理 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 正式 发布 。
News l新 闻
机 械
工 业

课题研究内容及进度

课题研究内容及进度

课题研究内容及进度1.智能制造领域前沿跟踪研究本课题重点着眼于智能制造领域前沿技术,包括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产业技术等进行跟踪研究。

计划拟围绕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工业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工业软件、标准化等重点领域,持续跟踪全球智能制造技术领域新技术、新发现、新趋势,重点研究并提出影响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提出有望取得突破的可能领域及方向,为培育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提供基础性科技知识储备。

(1)跟踪研究智能制造领域共性关键技术C研究感知、控制、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如先进感知与测量、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

(2)跟踪研究智能制造领域基础研究。

研究智能制造支撑软件的发展,如设计、建模与仿真软件、实时工业操作系统、工业控制软件等技术软件,以及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供应链管理软件(SCM)等业务管理软件,嵌入式数据库系统与实时数据智能处理系统等数据管理软件。

(3)跟踪研究智能制造领域服务平台一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包括新型工业网络设备与系统、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信息安全等。

预期目标:形成“智能制造领域前沿跟踪研究报告”,为培育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提供基础性科技知识储备,为制定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规划建言献策。

项目进展及计划:调研课题。

2017年3月15日,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立项评审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代表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向与会评审专家做了项目汇报。

此项目得到中国科协调宣部的支持,项目经费50万元。

2017年4月,联合体秘书处根据研究内容,界定研究范畴,将研究重点放在智能制造领域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的跟踪研究上。

计划将在2017年6月初召开启动会,动员智能制造学会联合理事单位组织专家参与。

2.智能制造科技进展研究本课题重点在于推荐遴选出“全球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我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并在2017年年底发布。

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 英文版

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 英文版

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英文版Green Book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Key Area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troduction: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and sustain growth, it is essential for the industry to focu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is Green Book aim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key areas whe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being prioritized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Chapter 1: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1.1 Additive Manufacturing (3D Printing)1.2 Robotics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1.3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IIoT)1.4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pplications in Manufacturing 1.5 Advanced 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1.6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Chapter 2: Digitalization and Automation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2.1 Industrial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2.2 Digital Twin Technology2.3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Analytics2.4 Cybersecurity in Manufacturing Systems2.5 Smart Factory and Agile ManufacturingChapter 3: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3.1 Clean Energy Technologies for Manufacturing3.2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Green Manufacturing3.3 Circular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Materials3.4 Waste Reduction and Resource Optimization3.5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ComplianceChapter 4: Quality Assurance and Product Safety4.1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4.2 Advance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Technologies4.3 Standardization and Certification4.4 Traceability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4.5 Product Safety and Recall ManagementChapter 5: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 Key Industries5.1 Automotive and Electric Vehicles5.2 Aerospace and Aviation5.3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5.4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s5.5 Renewable Ener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lus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driv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growth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y focusing on key areas such a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digitalization and automation, energy efficiency, quality assurance, and industry-specific innovations, China aims to become a global leader in manufacturing. This Green Book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ongoing initiative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的通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的通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
目名单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布日期】2017.09.29
•【文号】工信部装函〔2017〕426号
•【施行日期】2017.09.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装备工业
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的通告
工信部装函〔2017〕426号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经各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已经确定,现予以公布。

附件: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7年9月29日。

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摘要: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有助于加快河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助于河南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

本文从产业发展态势、产业政策等方面入手,对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包括高端装备自主率低,企业规模小,产业基础薄弱等,指出发展瓶颈,包括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要素支撑能力不足、载体平台建设滞后等,提出相应的对策,政府层面的对策包括营造良好的智能制造政策环境、优化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布局等,企业层面的对策包括与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共性关键技术,建设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等。

关键词:河南;智能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产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一、引言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河南省万亿级产业,在工业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对于加快河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与技术水平,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推动制造业向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河南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河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

二、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智能装备制造业在河南省呈现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应用前景。

下面分别从产业发展态势、产业政策、服务平台建设与示范试点等四方面入手,分析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1、产业发展态势随着市场对装备制造业升级需求的进一步提升,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河南省已着手全面布局智能装备制造业,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涌现出一大批智能装备创新成果,盾构机、全域超低温阀门、载人潜水器等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被攻克,增强了智能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郑煤机的智能化液压支架等高端装备实现市场应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中铁装备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内同行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被评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

2、产业政策河南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优化政策环境,初步形成引领和支撑河南智能制造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体系,引导各项要素向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流动和配置,支持企业技术研发、技术攻关和产业培育,加快推进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发展、企业成长和产业基地形成。

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方案

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方案

中十二五规划教材 2 部,具体见表 1。
材料类别 精品课程
教材 资源库
年度
2006 2008 2012 2012 2012 2012 2013 2013 2013 2013 2013 2008
2014
2014
2014
2014
表 1 课程建设成果一览表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或第一 完成人
授予(批准)部门
机械制图
二、建设基础
智能制造专业群基础扎实,成果丰硕。现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 2 个、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 奖 1 项、省级教学名师 1 名、省级优秀教师 1 名、省级青年技能名师 1 名、 齐鲁首席技师 1 名、市级教学名师 2 名、市级优秀教师 1 名、省级精品课 程 12 门、省级应用技术研发课题 4 项、省级教学改革课题 5 项、校企合作 应用技术研发 10 项、2006 年以来学生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励 100 项。
2
韩先征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授 海尔学院 王海琴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讲师 海尔学院 丁晓玲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讲师海尔学院 贾春刚 就业工作部负责人 海尔学院 李文数 控技术专业副教授 海尔学院 陈录城 副总裁兼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 张维杰 智能制造总监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 罗红宇 总经理 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王振华 总经理 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王 涛 中国教育与培训总经理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王 哲 西门子数字化工厂集团高级经理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袁海嵘 中国世赛集训基地工控项目指导专家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李 瑊 资深教育培训专家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李志刚 数字化工厂集团山东区总经理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王龙华 教育与培训资深技术专员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陈 栋 总经理 青岛海之晨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施 宁 总经理 青岛希恩和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陶 飞 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白皮书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白皮书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白皮书第1章:智能制造概述 (3)1.1 智能制造的定义与发展背景 (3)1.2 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 (3)1.3 智能制造的价值与挑战 (4)第2章: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现状与趋势 (5)2.1 国际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5)2.2 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5)2.3 智能制造未来发展趋势 (5)第3章智能制造体系架构 (6)3.1 智能制造体系总体框架 (6)3.1.1 框架设计理念 (6)3.1.2 框架构成要素 (6)3.1.3 框架层次结构 (6)3.2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体系 (7)3.2.1 感知技术 (7)3.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7)3.2.3 控制与优化技术 (7)3.2.4 网络通信技术 (7)3.2.5 人工智能技术 (7)3.3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7)3.3.1 基础标准 (7)3.3.2 技术标准 (7)3.3.3 管理标准 (7)3.3.4 安全与可靠性标准 (8)3.3.5 评价与认证标准 (8)第4章工业互联网平台 (8)4.1 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 (8)4.2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功能 (8)4.3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实践 (8)第5章工业大数据与分析技术 (9)5.1 工业大数据概述 (9)5.1.1 定义与特点 (9)5.1.2 价值与应用 (10)5.2 工业大数据采集与存储 (10)5.2.1 数据采集 (10)5.2.2 数据传输 (10)5.2.3 数据存储 (11)5.3 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1)5.3.1 设备故障预测 (11)5.3.2 生产优化 (11)5.3.3 质量控制 (11)5.3.5 客户关系管理 (11)第6章:工业与自动化 (11)6.1 工业技术概述 (11)6.1.1 本体技术 (12)6.1.2 控制技术 (12)6.1.3 传感器技术 (12)6.1.4 人工智能技术 (12)6.2 工业的应用场景 (12)6.2.1 装配作业 (12)6.2.2 焊接作业 (12)6.2.3 抛光打磨 (12)6.2.4 物流搬运 (13)6.2.5 检测与维修 (13)6.3 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线改造 (13)6.3.1 提高生产效率 (13)6.3.2 降低生产成本 (13)6.3.3 提高产品质量 (13)6.3.4 增强企业竞争力 (13)6.3.5 促进产业升级 (13)第7章智能工厂规划与设计 (13)7.1 智能工厂的总体设计理念 (13)7.1.1 模块化设计 (13)7.1.2 网络化协同 (14)7.1.3 数据驱动 (14)7.1.4 绿色可持续发展 (14)7.2 数字化车间设计与布局 (14)7.2.1 设备布局 (14)7.2.2 生产线设计 (14)7.2.3 工艺流程优化 (14)7.2.4 信息系统集成 (14)7.3 智能制造装备选型与集成 (14)7.3.1 装备选型原则 (15)7.3.2 装备集成 (15)第8章智能生产管理 (15)8.1 智能生产计划与调度 (15)8.1.1 生产需求预测 (15)8.1.2 生产计划编制 (15)8.1.3 生产调度优化 (15)8.2 生产过程监控与优化 (16)8.2.1 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 (16)8.2.2 生产过程可视化 (16)8.2.3 生产过程优化 (16)8.3 质量管理与设备维护 (16)8.3.2 设备维护 (16)8.3.3 设备功能优化 (16)第9章智能服务与运维 (16)9.1 智能服务概述 (17)9.2 设备远程运维与故障诊断 (17)9.2.1 设备远程运维 (17)9.2.2 故障诊断 (17)9.3 基于大数据的预测性维护 (17)9.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17)9.3.2 故障预测模型 (18)9.3.3 预测性维护策略 (18)第10章智能制造案例与启示 (18)10.1 国内外典型智能制造案例 (18)10.1.1 国内案例 (18)10.1.2 国外案例 (18)10.2 案例分析与启示 (19)10.2.1 案例分析 (19)10.2.2 启示 (19)10.3 智能制造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19)10.3.1 发展方向 (19)10.3.2 建议 (19)第1章:智能制造概述1.1 智能制造的定义与发展背景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电子行业深度研究:人工智能进入新时代,开启算力需求新篇章

电子行业深度研究:人工智能进入新时代,开启算力需求新篇章

电子人工智能进入新时代,开启算力需求新篇章伴随着OpenAI 推出的AIGC 产品功能逐渐强大,由此而带来了新的供给。

AIGC 已逐渐跑通成熟的商业模式,并且模型快速迭代,国内厂商奋起直追,促使整个社会对于算力需求的快速提升。

➢ 伴随着OpenAI 推出的AIGC 产品功能逐渐强大,由此而带来了新的需求。

伴随着AIGC 产品的应用场景逐渐丰富,无论是to B 端还是to C 端,都创造出了新的需求。

➢ OpenAI 已逐渐跑通成熟的商业模式,主要采用按量收费方式。

首先作为底层平台接入其他产品对外开放,按照数据请求量和实际计算量计算。

其次最新发布插件功能ChatGPT Plugins 可以帮助客户访问最新信息、运行计算或使用第三方服务。

➢ 算力需求指数级提升,国产替代随之而来。

伴随着AIGC 模型快速迭代,在模型性能实现飞跃式提升的同时,模型所使用参数量与预训练数据量也呈现指数级增长,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整个社会对于算力需求的快速提升。

2023年开始美日荷对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的掣肘行动逐渐加剧,国产算力替代随之而来。

➢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AIGC 应用面逐渐越来越广,国内各大厂商奋起直追,整个社会对于算力的需求将呈现指数级增长,叠加美日荷对我国半导体行业的掣肘,国产替代随之而来。

重点关注: ➢ 1)GPU 厂商:景嘉微、海光信息;➢ 2)CPU 厂商:海光信息、龙芯中科;➢ 3)FPGA 厂商:紫光国微、复旦微电、安路科技;➢ 4)AI 芯片厂商:寒武纪、国芯科技;➢ 风险提示:AIGC 行业发展进程不及预期;国内厂商由于起步较晚而无法与国际巨头竞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

重点关注标的:简称EPS PE CAGR-3评级22A/E 2023E 2024E 22A/E 2023E 2024E 景嘉微 0.68 0.79 0.90 165.46 142.42 125.01 15% / 寒武纪 -2.91 -1.79 -1.19 -76.22 -123.91 -186.39 36% / 紫光国微 3.10 4.03 5.12 36.23 27.87 21.94 29% 买入复旦微电 1.32 1.85 2.36 48.45 34.57 27.10 34% 增持 安路科技 0.15 0.26 0.49 475.20 274.15 145.47 81% 增持 海光信息 0.35 0.54 0.85 258.71 167.69 106.53 56% / 国芯科技 0.35 0.941.49 206.37 76.84 48.48 106%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iF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取2023年4月19日收盘价 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04月20日投资建议: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建议: 强于大市相对大盘走势Table_First|Table_Author 分析师:熊军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2040001 邮箱:*****************.cn分析师:孙树明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1070001 邮箱:**************.cn联系人 刘欢宇邮箱:**************.cn相关报告1、《北方华创业绩超预期,设备材料有望维持高增长电子》2023.04.152、《周期复苏叠加AI 创新有望推动电子大行情电子》2023.04.083、《美光释放乐观预期,存储芯片有望迎来周期拐点电子》2023.04.03本报告仅供 y bj ie s ho u @e a s t m o n e y .c o m 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投资聚焦研究背景北京时间3月14日晚间,谷歌宣布将进一步在其产品中引入人工智能(AI )技术,北京时间2023年3月15日凌晨,OpenAI 宣布正式推出GPT-4。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
_厂业 和信 息化 部 副部 长 、闰家 制造 强 建设 领 导 小 组 办公 室 主任 辛 国斌指 出, 当前 全球 制 造 业发 展 趋 势 和格局 正 在发 生深 刻 变化 ,技 术迭 代更 新 速度 不 断 加 快 ,产业 发展 和市 场需 求 日新 月 异。 为及 时反 映 制 造 业发展 的新 动向 、新情况 、新 问题 ,向各界提供 与时 俱 进 的参考 和指 引 ,战 略咨询 委于 2017年初 启动技 术 路线 图的修 订工作 。参与本 次修订] 作 的 400多位 院士 、 专 家在 深入 调研 我 国重 点 产业 技 术领 域 发展 现状 ,密 切 跟踪 全球 产业 技 术最 新 进展 ,认 真梳 理 各 个领域 存
fI ,介 பைடு நூலகம்{r当地 }仃:动 咂点领 域 创 新发 J陡的 做 成

2()l7‘ 度披 术路 线 发 ,将 J}I 全 川:发 f ,
Jf: 战 Ⅲ}} 咖 委 、中… l 院
『 I
川 lf1J, lI戊略 询 蚕 也 将 织 川 火 宋 埘 披 水路 线 J冬『, 2Jl

i 一r 能 光 IU于芝术 卡:}I,『 Ili【J :化 flI J I}-f it. 'Ij ,
位折 材料 、 合 料 ff】特 殊 料
海 洋 l-, ̄ltl 装 领域 . … f I I 院 院 I‘
仃 ,Ii捉 到 1前 装 、 发 J ‘¨1…
他 介 老一代 动力 套 没 找 f『J小 I 化还没
个=解 决 ,现 在 在 低 迷 的 lf1f候 , …: l 纷
纷 制新一 代以 能 、减排 、低 』 绿 包 |』J J
j 没 , 这 就 给 我 们 J.11… 1人 rJ I J 丁 必 顶

中创InforSuite应用服务器

中创InforSuite应用服务器
InforSuite 应 用 服 务 器
技术白皮书
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
I
前言
InforSuite 应用服务器是支持 JEE 5 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器。InforSuite 应用服务器采用构件化思 想,易于设计实现便于移植、互操作性好的可重用构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和 可管理性,能够快速便捷地进行应用开发、部署、运行和管理,为构建多层、分布的企业应用提供 了一个稳定高效,安全可靠的平台。
Hale Waihona Puke JEE™相关规范 .................................................................................................................................................. 31 WEB SERVICES 相关规范 .................................................................................................................................. 31 XML 相关规范 ................................................................................................................................................. 32 INTERNET 相关协议及标准 .............................................................................................................................. 32 附录 C. 关于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 ...................................................................................... 33

工业互联网基础知识

工业互联网基础知识

工业互联网基础知识目录一、工业互联网概述 (3)1.1 定义与概念 (3)1.1.1 工业互联网的定义 (4)1.1.2 工业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5)1.2 架构与组成 (7)1.2.1 核心架构 (8)1.2.2 关键技术 (9)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领域 (11)2.1 制造业 (12)2.1.1 智能制造 (13)2.1.2 工业机器人 (14)2.2 供应链管理 (15)2.2.1 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 (16)2.2.2 物流追踪与配送优化 (17)2.3 城市管理 (18)2.3.1 智慧城市 (20)2.3.2 能源管理与环保 (21)2.4 其他领域 (22)2.4.1 医疗健康 (23)2.4.2 教育培训 (24)三、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25)3.1 5G与物联网的融合 (26)3.1.1 5G技术简介 (28)3.1.2 物联网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29)3.2 AI与大数据的赋能 (30)3.2.1 人工智能在工业互联网中的作用 (32)3.2.2 大数据分析在工业优化中的应用 (33)3.3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结合 (34)3.3.1 边缘计算简介 (35)3.3.2 云计算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36)3.4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38)3.4.1 工业互联网安全挑战 (39)3.4.2 数据隐私保护措施 (40)四、工业互联网的挑战与机遇 (41)4.1 技术挑战 (42)4.1.1 技术标准与互操作性 (43)4.1.2 技术更新与研发投入 (45)4.2 商业模式与盈利路径 (46)4.2.1 企业上云与数字化转型 (47)4.2.2 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48)4.3 政策与法规环境 (50)4.3.1 国家政策支持 (51)4.3.2 法律法规保障 (52)一、工业互联网概述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全面连接,实现全要素、全流程、全产业的深度互联和智能化发展。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的读后感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的读后感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的读后感《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是一部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蓝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要想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提高自主研发及核心技术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此次绿皮书旨在明确我国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开展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助力实现中国制造的成功转型升级。

首先,这本绿皮书阐述了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这些挑战的必要性。

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日益稀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影响等。

这些问题和挑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然后,绿皮书提出了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事实上,在制造业中,科技是主导力量。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技术、机器人等高科技领域为核心,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水平。

同时,中国制造业还将精益求精,积极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发展,推动制造业产生根本性变革。

接下来,绿皮书详细介绍了重点领域技术创新方向和规划。

这些领域包括: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火电、核电和新能源装备、半导体设备等。

为此,我们需要在这些领域中建立自主品牌,提高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以便吸收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最后,这本绿皮书还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路线图。

在这些技术路线图中,绿皮书提出了计划和目标,梳理了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本书还深入阐述了政府和企业的具体职责,以及如何落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目标。

读完这本绿皮书后,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也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我也认为,在20多年前,行业巨变是全球性的,它实际上标志着全球工业从传统向高端转型的启示,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全球化趋势的竞争,唯有积极创新才能赢得更多市场机遇。

中国制造2025介绍+新闻介绍

中国制造2025介绍+新闻介绍

中国制造2025规划介绍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中国制造今后要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

“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是要立足现实,突出重点,把规划做细、做扎实。

“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只要在某些领域能完成突破,就能为未来打一个很好的基础,让中国制造‘十年磨一剑’,十年上一个新台阶!”当美国人开始“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人启动“工业4.0”战略时,同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也宣布,将通过三个十年行动纲领,力争在2045年左右成为工业强国。

实施中国制造2025 将成为中国制造业从大国转向强国的第一步。

20多年前,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占比不足3%,如今份额已近1/4。

全球近80%的空调、70%的手机以及60%的鞋类都是“中国制造”。

尽管中国制造发展到今天面临劳动力上升等诸多挑战,但制造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仍举足轻重。

2011年以来,美、英、德等国都启动了相关制造业的发展计划和规划,目标就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抢占制造业的国际市场。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亲自部署,工信部等方面于2014年初开始着手编制“中国制造2025”,并于今年全国两会前提交至国务院。

3月25日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中国制造2025”,预计将于近期对外颁布。

上述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的文件,由工信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20多个部委以及50多名院士编制,核心在于提出中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的三个十年“三步走”战略,并重点对第一个十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具体部署。

一位接近工信部的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文件将明确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来解决中国制造业的高端技术、核心技术薄弱等问题,主要形式是由政府主导,在现有的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的基础上,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产业联盟来推动。

虽然近些年中国的制造业发展突飞猛进,然而,提到“中国制造”,人们还是会想到廉价、没有核心技术、大而不强。

智能制造的成熟度评级

智能制造的成熟度评级

智能制造的成熟度评级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中国制造2025》由国务院组织编制,并于2015年5月19日正式发布。

《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提出了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的战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第三个十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9大任务10大重点领域5项重点工程8项保障措施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新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中国制造2025》10大重点领域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规划:远超制造本身国家效益:未来20年3万亿美元GDP 增量。

企业效益:效率↑20%,成本↓20%,节能减排↓10%。

4十大重点领域五大工程核心关键一条主线2015年《中国制造2025》+“1+X”实施方案和规划体系+高端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绿皮书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发展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互联网+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等级企业整体评价信息技术部评价车架厂评价车身厂评价汽车总装配厂评价价价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基础材料、基础装备、基础元器件…CPS 、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制造设备\工艺支撑车间工业网设备互联平台+企业总线……端到端的流程支持设备管理能源管理QMS MES 工艺数据设计数据信息系统平台基础数据链研发设计决策支持ERP 、BI 、全面预算平台、财务共享……服务商及客户设备互联互通及工业互联网建设智能数据总线建设营销服务供应商智能决策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以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为目标,以智能车间为载体、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网络互联为支撑,打通端到端的核心流程,提供决策支持的数据保障。

系统分析师考试复习资料

系统分析师考试复习资料

系统分析师考试复习资料南昌大学计算中心武夷河E_Mail:wuyihe5304@说明:本文所有资料均收集于网络,由本人整理而成,在此对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网友们可自由传播此资料,但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1 开发技术:语言与平台 (6)JavaBean 组件模型特点 (6)Enterprise JavaBean (EJB)组件模型特点: (6)JSP 胜过servlet 的关键的优点: (6)J2EE 的重要组成部分: (6)RMI 和RPC 的区别: (7)XML 和HTML 的主要区别: (7)XML 技术和JSP技术集成的方案: (7)XML 与JSP 技术联合的优越性: (7)XML 的特点: (7)SAX (Simple API for XML) 和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 (7)什么DOM? (7)什么SAX? (8)什么类型的SAX 事件被SAX解析器抛出了哪? (9)什么时候使用DOM? (9)什么时候使用SAX? (9)HTML 的缺点: (10)经验结论 (10)用ASP、JSP、PHP 开发的缺陷: (10)XML 的优缺点: (10)XML 主要有三个要素:模式、XSL、XLL。

(10)2 Web Service 相关技术 (10)Web Service (10)创建简单的Web Service 的方法: (11)Web Service 主要目标是跨平台和可互操作性,其特点: (11)Web Service 应该使用的情况: (11)UDDI (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Universal Description,Discovery,andIntegration) (11)SOAP (12)Web Service 技术(SOAP、UDDI、WSDL、EBXML) (12)3 软件工程、软件架构及软件体系结构 (12)3.1 面向对象技术 (12)一组概念 (12)OOA 的主要优点: (12)OOA 过程包括以下主要活动: (12)3.2 UML: (12)UML 包含了3 个方面的内容 (13)UML 提供了3类基本的标准模型建筑块 (13)UML 规定四种事物表示法 (13)UML 提供的建筑块之间的基本联系有四种 (13)UML 图形提供了9 种图形 (13)UML 规定了语言的四种公共机制 (13)UML 的特点: (13)USE CASE: (13)对象类图: (13)交互图: (14)状态图: (14)组件图和配置图: (15)UML 开发工具:ilogix Rhapsody (15)Rational Rose家族成员有: (15)3.3 OMT 方法: (15)OMT 方法有三种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14
二、德国工业4.0
德国为了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全球竞争,稳固
其制造业领先地位,正在开始实施一个称为 “工业4.0”(Industrie 4.0)的宏伟计划, 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
创新,被看作是提振德国制造业的有力催化剂。
15
“工业 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 第四次产业变革,“工业4.0”战略将建 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 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改变创造新价值 的过程,重组产业链分工。
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
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 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 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中国制造2025”
2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 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人民幸福安康的
物质基础。
3
实施《中国制造2025》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
点领域突破
发展 加强质量和 品牌建设 深入推进 制造业结 构调整

发展水平
加快提升产品质量 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推动制造业品牌建设



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稳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
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强化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质量为先
质量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的基石。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坚持走以
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推动“中国制造”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 竞争优势转变
9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能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关键所在

中国制造2025宣传标语

中国制造2025宣传标语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制造2025宣传标语篇一: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一、《中国制造2025》全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智能制造绿皮书(2017)》正式发布
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组织编写的《中国智能制造绿皮书(2017)》(以下简称《绿皮书》)在2017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闭幕式上正式发布。

《绿皮书》全面梳理了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的进展,从综合、行业、区域和企业四个维度系统总结了推进智能制造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措施建议。

其中:综合篇主要总结了我国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基础条件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总体进展。

行业篇总结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机床和工业机器人行业、食品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等11 个重点领域的智能制造发展状况。

区域篇总结了北京、安徽、四川等18 个省市推进智能制造的主要举措和发展状况。

企业篇总结了我国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基本经验,围绕离散型制造领域的智能制造、流程型制造领域的智能制造模式、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式、远程运维服务5 大新模式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