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物理公式关于高一物理知识点机械能的公式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一、功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条件:.力和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3公式:W=F S cosθ--某力功,单位为焦耳(--某力(要为恒力,单位为牛顿(S--物体运动的位移,一般为对地位移,单位为米(m--力与位移的夹角4功是标量,但它有正功、负功。

某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

当时,即力与位移成锐角,功为正;动力做功;当时,即力与位移垂直功为零,力不做功;当时,即力与位移成钝角,功为负,阻力做功;5功是一个过程所对应的量,因此功是过程量。

6功仅与F、S、θ有关,与物体所受的其它外力、速度、加速度无关。

7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即W总=W1+W2+...+Wn或W总=F合Scosθ8合外力的功的求法:方法1:先求出合外力,再利用W=Flcosα求出合外力的功。

方法2:先求出各个分力的功,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所受各力功的代数和。

二、功率1概念:功跟完成功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力(或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平均功率(平均功率或瞬时功率3单位:瓦特W4分类:额定功率: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实际功率: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即发动机产生牵引力的功率,P实≤P额。

5分析汽车沿水平面行驶时各物理量的变化,采用的基本公式是P=Fv和F-f=ma6应用:(1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由(为机车输出功率,为机车牵引力,为机车前进速度机车速度不断增加则牵引力不断减小,当牵引力时,速度不再增大达到最大值,则。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在匀加速阶段汽车牵引力恒定为,速度不断增加汽车输出功率随之增加,当时,开始减小但仍大于因此机车速度继续增大,直至时,汽车便达到最大速度,则。

三、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公式:h--物体具参考面的竖直高度3参考面a重力势能为零的平面称为参考面;b选取:原则是任意选取,但通常以地面为参考面若参考面未定,重力势能无意义,不能说重力势能大小如何选取不同的参考面,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不同,但重力势能改变与参考面的选取无关。

高中物理机械能及守恒定律专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机械能及守恒定律专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机械能及守恒定律专题及解析高中物理机械能及守恒定律专题及解析一、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机械能是指一个物体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能量,它是物体运动时的总能量。

机械能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其中,动能的公式为:动能 = 1/2 ×质量 ×速度²势能的公式为:势能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只有重力做功,没有其他非保守力做功,那么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即机械能的总量不会发生变化。

这一定律可以通过以下实验进行验证:将一个小球从一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当小球下落到一定高度时,用一个弹性绳接住小球,使其反弹上升,然后再次自由下落。

实验结果表明,当小球反弹的高度恰好等于初始下落高度时,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

在实际应用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常常用于解决与能量转换和效率有关的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计算斜面上物体的滑动速度或滑动距离,来评估机械装置的效率。

此外,机械能守恒定律还可以用于解决弹簧振子、单摆等周期性运动问题。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分析1. 斜面上物体滑动问题假设一个物体从斜面的顶端自由滑下,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那么当物体滑到斜面的底端时,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可以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表达。

设物体的质量为m,斜面的高度差为h,斜面的倾角为θ。

假设物体在斜面上的速度为v,那么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可以表示为:动能的变化:ΔK = K(终) - K(始) = 1/2 × m × v² - 0 = 1/2 × m ×v²势能的变化:ΔU = U(终) - U(始) = m × g × h × sinθ - 0 = m × g× h × sinθ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的变化等于势能的变化,即:1/2 × m × v² = m × g × h × sinθ通过求解上述方程,可以得到物体在斜面上的滑动速度v的数值。

高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及习题练习

高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及习题练习

高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及习题练习知识网络八大考点考点1.功1.功的公式:W=Fscosθ0≤θ< 90°力F对物体做正功,θ= 90°力F对物体不做功,90°<θ≤180° 力F对物体做负功。

特别注意:①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② F和S是对应同一个物体的;③某力做的功仅由F、S和q决定, 与其它力是否存在以及物体的运动情况都无关。

2.重力的功:WG =mgh ——只跟物体的重力及物体移动的始终位置的高度差有关,跟移动的路径无关。

3.摩擦力的功(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可以做负功,摩擦力可以做正功,摩擦力可以不做功,一对静摩擦力的总功一定等于0,一对滑动摩擦力的总功等于 - fΔS4.弹力的功(1)弹力对物体可以做正功可以不做功,也可以做负功。

(2)弹簧的弹力的功——W = 1/2 kx12 – 1/2 kx22(x1 、x2为弹簧的形变量)5.合力的功——有两种方法:(1)先求出合力,然后求总功,表达式为ΣW=ΣF×S ×cosθ(2)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所做功的代数和,即ΣW=W1 +W2+W3+……6.变力做功: 基本原则——过程分割与代数累积(1)一般用动能定理W合=ΔEK 求之;(2)也可用(微元法)无限分小法来求, 过程无限分小后,可认为每小段是恒力做功(3)还可用F-S图线下的“面积”计算.(4)或先寻求F对S的平均作用力7.做功意义的理解问题:解决功能问题时,把握“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要点,做功意味着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做多少功,相应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移或转化考点2.功率1. 定义式:,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

2. 计算式:P=Fvcos θ , 其中θ是力F与速度v间的夹角。

用该公式时,要求F为恒力。

(1)当v为即时速度时,对应的P为即时功率;(2)当v为平均速度时,对应的P为平均功率。

(3)重力的功率可表示为PG =mgv⊥,仅由重力及物体的竖直分运动的速度大小决定。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功和机械能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功和机械能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功和机械能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功和机械能引言:物理学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学科,涉及众多知识点。

其中,高一物理必修一包含了许多基础但重要的概念,如功和机械能。

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两个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一、功的概念: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它描述了力在空间的移动中所做的工作。

在物理学中,功的计算公式为:功 = 力 ×移动距离× cosθ其中,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用θ表示。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向上施加的力、斜向施加的力等等。

二、功的单位:功的单位是焦耳(J),它被定义为施加1牛的力移动1米所做的功。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以焦耳为单位来表示功。

三、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或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它包括动能和势能两个方面。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有关。

四、动能的计算方法: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 1/2 ×物体质量 ×速度²这个公式表明,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五、势能的计算方法:势能的计算方法因种类而异。

最常见的势能是重力势能,它的计算公式为:重力势能 = 物体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其中,重力加速度可以近似取9.8 m/s²。

六、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它指出,在不受外力和非弹性力的作用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系统内部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七、例题解析:在学习功和机械能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例题。

下面我来解析一个典型的例题: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沿直轨道以12 m/s的速度向右运动,它从A点滑到B点所受到的阻力为6 N,物体从A点滑到B点的距离为10 m,重力加速度为9.8 m/s²。

高中物理必修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必修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必修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必修公式大全高一物理公式总结机械能的公式功: (1) W = Fs cos (只能用于恒力,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2) W = pt (此处的“p”必须是平均功率)(3) W总= △Ek (动能定律)功率: (1) p = W/t (只能用来算平均功率)(2)p = Fv (既可算平均功率,也可算瞬时功率)动能: Ek = mv2 动能为标量.重力势能: Ep = mgh 重力势能也为标量,式中的“h”指的是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竖直距离.动能定理: F合s = mv - mv机械能守恒定律: mv + mgh1 = mv + mgh2万有引力的公式1.万有引力存在于万物之间,大至宇宙中的星体,小到微观的分子、原子等。

但一般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非常之小,小到我们无法察觉到它的存在。

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物体与星体或星体与星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2.万有引力定律:F = (即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跟这两个质点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说明:①该定律只适用于质点或均匀球体;② G称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m2/kg2.3.重力、向心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1).地球表面上的物体: 重力和向心力是万有引力的两个分力,这里的向心力源于地球的自转. 但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很小,致使向心力相比万有引力很小,因此有下列关系成立:F≈G>>F向力的公式重力:G = mg摩擦力:(1)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
物理是一门涉及研究物体运动、物质组成和能动态等现象的科学,物理中常用的公式非常之多,下面我们就对高一物理必修一的公式进行整理:
一、力的计算:
1、牛顿第二定律:F=M*A;
2、力的合成:F=F1+F2+…;
3、弹簧力:F=-kx;
4、摩擦力:F=μN;
5、重力:F=Gm1m2/r2;
二、能量的计算:
1、势能:U=mgh;
2、机械能:E=Fd;
3、热能:Q=mc∆T;
4、波的能量:E=πM2a2;
三、动量的计算:
1、质量的动量:p=mv;
2、共轭动量:L=mvr;
3、力的动量:p=Fdt;
四、其他物理公式:
1、波的传播速度:v=λf;
2、共振频率:f=1/2π√(k/m);
3、定理:I=U/R;
4、全反射角:θ1=θ2;
5、折射率:n1/n2=sini/sinr;
以上就是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的整理,这些公式构成了物理中各现象的基础,这些公式就像曲棍球中要进球时强行带球的技术和身体
素质,要想理解物理学,要掌握这些公式,这些公式的掌握有助于我们学习的深入。

高一物理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为有 2mgh 答案:A
1 2 1 mg f 2 ,A 正确。 mv mvo ,解得 v v0 mg f 2 2
点评:此题求返回原抛出点的速率还可以对下落过程采用动能定理再和上升过程联立方程求解,当然这种解法比对全 过程采用动能定理繁琐。 610 3 m/s=24m/s 2.510
2 2 2
答案:BC
11.答案:D
12.答案:(1) 4Hh (2) (见右图),
⑶小于 (4) 摩擦,转动(回答任一即可)
●弹簧的弹性势能: 影响弹簧弹性势能的因素有:弹簧的劲度系数k和弹簧形变量x。 ●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 弹力做正功时,物体弹性势能减少;弹力做负功时,物体弹性势能增加。 ●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势能,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 五、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体会探究的过程和所用的方法 (2)实验器材 木板、小车、橡皮筋、打点计时器及电源、纸带等。 (3)探究思路: ①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 、2W、3W…… ②由纸带和打点计时器分别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v1、v2、v3…… ③以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纵坐标(以第一次实验时的功W 为单位),小车获得的速度为横坐标,作出W-v曲线。 ④如果W-v曲线是一条直线,表明W∝v;如果不是直线,可着手考虑是否存在下列关系:W∝v2、W ∝v3、W ∝ v4. ⑤根据W-v草图,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是什么关系。如果认为很可能是W∝v2,就作出W-v2曲线,如果这条曲线 是一条直线,就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六、动能与动能定理 ●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
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新知归纳: 一、功 ●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公式:W=FScosθ ●功是标量,但它有正功、负功。功的正负表示能量传递的方向,即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推荐下载】知识点:高一物理机械能公式大全

【推荐下载】知识点:高一物理机械能公式大全
1J=1N*m
当0小于= a小于派/2 w0 F做正功F是动力
当a=派/2 w=0 (cos派/2=0)F不作功
当派/2小于= a小于派W小于0 F做负功F是阻力
1
[键入文字]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功率是标量功率单位:瓦特(w)
5.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
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J)
(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乘以加速度的2倍。
Va=(Vo+Vt)/2=V(t/2)
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均数,也等于t/2时刻的瞬时速度。
S2-S1=at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两段连续且相等的时刻内通过的距离分别是S1,S2,
则两端距离的差等于at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知识点加速度公式。
3.功和能
4
[键入文字]
a恒定F不变(F=ma+f) V在增加P实逐渐增加最大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即P一定
3
[键入文字]
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
当F减小=f时v此时有最大值
精选高一物理知识点加速度公式
高中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物理知识点加速度公式,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内
容请关注高中频道。

高一物理必修1,2公式大全汇总

高一物理必修1,2公式大全汇总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恒力做功:W=Flcosα(α为F 方向与物体位移l 方向的夹角) (1)两种特殊情况:①力与位移方向相同:α=0,则W=Fl②力与位移方向相反:α=1800,则W=-Fl,如阻力对物体做功(2)α<900,力对物体做正功;α=900,力不做功;900<α≤1800,力对物体做负功 (3)总功:⋅⋅⋅++=321W W W W 总(正.、负.功代数和);αcos l F W 合总= (4)重力做功:h mg W G ∆±=(h ∆是初、末位置的高度差),升高为负,下降为正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跟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2.功率(单位:瓦特):平均功率:tW P =、-=v F P ;瞬时功率:P=Fv 瞬注意:交通工具发动机的功率指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F 牵v在水平路面上最大行驶速度:阻F Pv =max (当F 牵最小时即F 牵=F 阻,a =0) 3.重力势能:E P =mgh (h 是离参考面的高度,通常选地面为参考面),具有相对性 4.弹簧的弹性势能:221l k E P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l ∆为弹簧的形变量) 5.动能:221mv E K =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结果为如下图所示(W -v 2关系)7.动能定理:在一个过程中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即末动能减去初动能。

12K K E E W -=合或21223212121mv mv W W W -=⋅⋅⋅+++ 8.机械能: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P K E E E += 9.机械能守恒定律:2211P K P K E E E E +=+2221212121mgh mv mgh mv +=+(动能只跟重力势能转化的) 条件:只有重力....做功或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即动能只跟势能转化 思路:对求变力做功、瞬间过程力做功、只关注初、末状态的,动能定理优势大大地方便!对求曲线运动、只关注初、末状态的,且不计摩擦的(只有动能与势能间相互转化)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较好!如下面的几种情况,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方便(不计阻力),若有阻力,则用动能定理来求速度、阻力做的功等。

高中物理——机械能

高中物理——机械能

高中物理——机械能1.功的计算。

cos W Fx α=123cos n F F F F W W W W W F x α=++=合合2. 计算平均功率:P v W t P F =⋅⎧=⎪⎨⎪⎩ 计算瞬时功率:P F v =⋅瞬瞬cos P F v α=⋅⋅ (力F 的方向与速度v 的方向夹角α)3. 重力势能:P E mgh=重力做功计算公式:12G P P W mgh mgh E E =-=-初末重力势能变化量:21P P P E E E mgh mgh ∆=-=-末初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G PW E =-∆重力做功特点:重力做正功(A 到B),重力势能减小。

重力做负功(C 到D),重力势能增加。

4.弹簧弹性势能:212P E k x =∆x l l ∆=-(弹簧的变化量)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变化量的负值:P P P W E E E =-∆=-弹初末特点:弹力对物体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

弹力对物体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5.动能:212K E mv=动能变化量:22211122K K K E E E mv mv ∆=-=-末初6.动能定理:K K K W E E E =∆=-合末初常用变形:123n F F F F K K K E W W E W E W ∆=++=-末初7.机械能守恒: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会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1122P K P K E E E E +=+(初状态的势能和动能之和等于末状态的势能和动能之和)K PE E ∆=-∆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势能的减少量)A BE E ∆=-∆ (A 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B 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全集机械能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全集机械能

六、机械能一、知识网络αcos Fs W =)(α1、功:⑴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这里特别强调: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⑵功的公式: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 )、等于力的大小(F )、位移的大小(s )、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间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⑶功是标量:功是由力的大小和位移的大小确定的,它没有方向,是个标量,⑷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J 。

1J 就1N 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 位移所做的功。

Nm J 11=(请注意千万不要把力矩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混淆) ⑸功的正负:当20πθ<≤时F 做正功,当2πθ=时F 不做功,当πθπ≤<2时F 做负功。

⑹什么叫克服阻力做功:a. 力对物体做负功时,通常也可说成是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如刹车时摩擦力对汽车做负功,意味着汽车克服摩擦力做功;重力对竖直上抛物体做负功,意味着物体克服重力做功,计算物体克服某个力所做的功时,其值要取绝对值。

b. 另一种是外力..克服阻力做功。

如我们把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匀速举高时。

我们必须用一个与物体所受到力G=mg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克服重力做功,物体被举高为h 时,外力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W=mgh 。

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①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总功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

②一对互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总功可能为零(静摩擦力)、可能为负(滑动摩擦力),但不可能为正。

⑻关于摩擦力或介质阻力做功的特点:摩擦力做功的大小是摩擦力与所作用的物体 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路程,而非位移。

⑼在两个接触面上因相对滑动而产生的热量:Q=f 滑s 相对,其中f 滑为滑动摩擦力,s 相对为接触物的相对位移。

2、功率:⑴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施力物)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表示了单位时间内,施力物做功的多少。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第八章 机械能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第八章 机械能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第八章机械能
1. 功: (1) W = Fs cos (只能用于恒力, 物体做直线运
动的情况下)(2) W = pt (此处的p必须是平均功率)(3) W总
= △Ek (动能定律)2. 功率: (1) p = W/t (只能用来算平均
功率)(2) p = Fv (既可算平均功率,也可算瞬时功率)3. 动能: Ek = mv2 动能为标量.4. 重力势能: Ep = mgh 重力势能也为标量, 式中的h指的是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竖直距离.5. 动能定理: F合s = mv - mv6. 机械能守恒定律: mv + mgh1 = mv + mgh2总结:以上就是高一物理公式总结:第八章机械
能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熟练记忆公式对您学习高中物理有所帮助,祝您快乐学习!
第 1 页共 1 页。

高一物理压强机械能知识点

高一物理压强机械能知识点

高一物理压强机械能知识点压强是指一个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的大小,是压力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

机械能是指物体同时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压强和机械能的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进行介绍。

一、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压强的概念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力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压强(P)= 作用力(F)/ 受力面积(A)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作用力的单位为牛顿(N),受力面积的单位为平方米(m²)。

二、压强的性质和应用1. 压强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成反比。

当力不变时,面积越小,压强越大;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这是因为当力作用于一个较小的面积上时,单位面积上所受力的大小就会更大,从而产生较大的压强。

2. 压强可以用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应用。

例如,踩在尖锐的物体上会感觉到疼痛,这是因为尖锐物体与脚底接触的面积较小,压力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上,导致较大的压强。

三、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机械能是指物体同时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计算公式为:机械能(E)= 动能(K)+ 势能(U)其中,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K)= 1/2 ×质量(m)×速度(v)²势能的计算公式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四、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机械能可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相互转化,例如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在一个封闭系统内总是守恒的,即机械能的总量在转化过程中不会发生改变。

五、压力与机械能的关系1. 当物体受到压力作用时,可以将压力转化为机械能。

例如,水泵通过压力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实现了对水的输送。

2. 机械能也影响着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

例如,一个落下的物体在落地之前具有较大的机械能,所以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

六、常见的压强和机械能问题1. 某物体受到的压力是多少?如何计算压强?2. 某物体具有多大的动能和势能?如何计算机械能?3. 一个物体向下滑动时,速度增大,它的机械能如何变化?4. 一台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力把流体推动到受力面上,实现工作。

高中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

高中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

高中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1500字高中物理必修一主要包括力学和热学两个部分。

以下是针对这两部分知识点的总结及公式:一、力学部分: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Δx = x₂ - x₁- 平均速度:v = Δx / Δt- 平均加速度:a = Δv / Δt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为零-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F = ma-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对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彼此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3. 重力- 重力加速度:g- 重力公式:F = mg- 物体自由落体运动:h = (1/2)gt², v = gt4.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两个力合成力:F = √(F₁² + F₂² + 2F₁F₂cosθ)- 一个力的分解:F₁ = Fcosθ, F₂ = Fsinθ5. 圆周运动- 弧长公式:s = rθ- 线速度公式:v = rω- 向心加速度公式:a = rω²6. 动能- 动能公式:E = (1/2)mv²- 功与动能的转化:W = ΔE7. 功与动力学- 功公式:W = Fscosθ- 动力学公式:W = ΔK8. 功率- 功率公式:P = W/Δt- 等效功率公式:P = Fv9. 机械能守恒定律- 闭合系统中,当只有重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公式:E = K + U = (1/2)mv² + mgh二、热学部分:1. 温度和热量- 温度:物体分子热运动的程度- 热量:能量的传递形式,符号为Q- 热平衡:两个物体温度相等,热量不再传递2. 物体的热传递- 热传导:通过物质内部分子的传递- 热对流: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传递- 热辐射:通过电磁波的传递3. 比热容- 比热容公式:Q = mcΔθ4. 热膨胀- 线膨胀:ΔL = αL₀Δθ- 表面积膨胀:ΔS = βS₀Δθ- 体积膨胀:ΔV = γV₀Δθ5. 焓变和热机效率- 焓变公式:ΔQ = mL- 热机效率公式:η = (W/Qh) × 100%6.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ΔQ - ΔW-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会自动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7. 热力学循环- 等温过程:Q = W- 绝热过程:Q = 0以上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的部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

高一物理机械能知识点

高一物理机械能知识点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一、功1、公式:W=F S (S 为力的方向的位移)2、适用条件:恒力做功3、功是标量,但它有正功、负功。

功为正表示动力做功;功为负表示阻力做功;某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

4、功是一个过程所对应的量,因此功是过程量。

5、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即W 总=W 1+W 2+…+Wn 或W 总= F 合S ( F 合为恒力)注意:在计算功时,一定要明确是什么力对什么物体做什么功。

变力做功的几种计算方法:1、 转换法:化变为恒、微元法2、恒功率时:W=Pt3、 图像法:F —x 图上的面积表示功的大小4、动能定理摩擦力的做功的特点(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①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可以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

②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总为零。

(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①滑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可以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

②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滑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转化为内能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相对s F Q f =。

(s 为相对路程)例1.如图滑雪者由静止开始沿斜坡从A 点自由滑下,然后在水平面上前进至B 点停下。

已知斜坡、水平面与滑雪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滑雪者(包括滑雪板)的质量为m ,A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L 。

在滑雪者经过AB 段的过程中,摩擦力所做功的大小为( )A .大于μmgLB .小于μmgLC .等于μmgL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二、功率1.概念:功跟完成功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力(或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t W P =(平均功率) υF P =(平均功率或瞬时功率) 3.分类:额定功率: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实际功率: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即发动机产生牵引力的功率,P 实≤P 额。

4.分析汽车沿水平面行驶时各物理量的变化,采用的基本公式是P=Fv 和F-f = ma5. 应用:(1)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由υF P =(P 为机车输出功率,F 为机车牵引力,υ为机车前进速度)机车速度不断增加则牵引力不断减小,当牵引力f F =时,速度不再增大达到最大值m ax υ,则f P /max =υ。

高三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1. 什么是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具有的由运动和位置引起的能量。

它是由动能和势能组成的。

2.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公式表示为:动能(K)= 1/2mv^2,其中m 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3.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描述了物体所具有的动能与所受外力所做的功之间的关系。

动能定理可以表示为:ΔK = W,其中ΔK为物体动能的变化量,W为外力所做的功。

4. 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不同形式的势能有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和化学能等。

5. 弹性势能弹性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受到弹性力作用而具有的能量。

当物体发生形变时,它会蓄积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量以及弹性系数有关。

6.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指物体由于高度而具有的能量。

重力势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物体的高度。

公式表示为:重力势能(PE)= mgh,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

7.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当物体从高处下落时,动能增加而势能减小;当物体抛向高处时,势能增加而动能减小。

8.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保持不变。

即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恒定。

9. 机械能损失在真实情况下,机械能会因为摩擦、空气阻力等因素而损失。

例如,滚动小球在地面上滚动时会逐渐停止,这是由于摩擦力对它做了负功导致了机械能的损失。

10. 机械能的应用机械能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梯的上升和下降过程,弹簧振子的周期,摩擦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等都可以用机械能的理论来解释和分析。

总结:机械能是物体具有的由运动和位置引起的能量。

它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的,势能则与物体的位置有关。

动能定理描述了动能和外力功之间的关系。

机械能守恒定律表明在没有外力做功时,机械能保持恒定。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机械能会因为摩擦、空气阻力等损失。

机械能的公式

机械能的公式

机械能的公式机械能(mechanicalenergy)是一种能量,它是物体运动和变位而产生的能量。

机械能由运动能和势能两个物理量组成,公式可以表示为:E=K+U,其中E代表机械能,K代表运动能(kinetic energy),U代表势能(potential energy)。

运动能的定义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能是指它被实体动力(例如力)驱动时移动速度所带来的能量,其公式为:K= 1/2mv2,其中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势能也叫重力潜能,是物体因受重力场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其公式为:U=mgH,其中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机械能有多种来源和形式,包括摩擦能、电能、热能等。

当一个物体在受力的作用下运动时,它的机械能会由势能转变为运动能;当一个物体在受力的作用下停止运动时,它的机械能会由运动能转变为势能。

机械能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即惯性势能,它是由一个物体在惯性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势能。

惯性力是物体在实际移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力,而惯性势能则是一个物体受到惯性力的势能,惯性势能的公式为:U= 1/2mv2,其中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机械能与物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物理学研究中,机械能被广泛应用,用于分析物体移动和变位的结果,以及物体经历物理变化时能量的转化,有助于我们分析物理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事实。

机械能也有多种实用应用,它是机械设备运行的基础,是许多机械装置的构建和开发的基础,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比如水轮机的运作,它是利用大流量的水体产生的惯性势能来驱动水轮机,水轮机的运作会将水的惯性势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产生能量。

另外,机械能也可以用于制造机械产品。

机械能的转化和调节对于制作机械产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保证机器运行稳定,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和可靠性。

总之,机械能是物理学及其应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机械能的公式表明它是由势能和运动能组成的。

高一物理公式及知识点

高一物理公式及知识点

高一物理公式及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物理公式及知识点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物理公式及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物理公式及知识点篇一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必修一物理公式关于高一物理知识点机械
能的公式归纳
机械能 1.功(1)做功的两个条: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 0派/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当派/2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P=W/t 功率是标量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此时cos0度=1)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 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最大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3.功和能(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4.动能.动能定理(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Ek表示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也是过程量单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Ek=1/2mv^2-1/2mv0^
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只有重力做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