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拖动课程设计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报告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报告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电机与拖动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控制方法,以及电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加深对电机与拖动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电机拖动系统,其中包括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传感器采集电路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 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可以通过开关或按键控制电机的运行方向。
2. 实现电机的调速控制,可以通过旋钮或模拟信号输入控制电机的转速。
3. 实现电机位置的闭环控制,可以通过编码器或位置传感器获取电机的位置反馈信号,并控制电机按照指定位置运行。
三、系统设计1.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电机驱动电路采用H桥电路,可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根据电机的额定电流和电源电压确定H桥电路的功率。
并根据电机的类型(直流电机还是交流电机)选择相应的调速控制方法。
2. 传感器采集电路设计传感器采集电路主要包括电机的转速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
转速传感器可以采用光电编码器或霍尔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机的转速。
位置传感器可以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光电编码器,用于测量电机的位置。
3.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采用微处理器或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经过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给电机驱动电路,实现电机的正、反转、调速和位置控制。
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电机和电源,测试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功能。
2. 设计传感器采集电路,将传感器连接到微处理器或单片机上,测试传感器的采集功能。
3. 设计控制系统,编写控制程序,实现电机的正、反转、调速和位置控制。
4. 进行系统调试和性能测试,验证设计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五、实验设备1. 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2. 电源3. H桥电路4. 光电编码器或霍尔传感器5. 位移传感器或光电编码器6. 微处理器或单片机七、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对电机与拖动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背景本篇文档将介绍一个针对电机和拖动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电机和拖动系统的理解,以及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1.掌握电机的基础知识,包括工作原理、类型、参数等;2.熟悉拖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3.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技能。
设计内容电机理论部分1.介绍电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2.详细介绍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特点和差异;3.解析电机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效率等;4.简述电机的控制方法,如调速和保护策略。
拖动部分1.介绍拖动的基本组成结构;2.分析各种拖动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3.讲解拖动系统的性能参数和变量;4.简述拖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如速度和力矩控制。
实验设计部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设计以下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并理解所学知识:1.用万用表测试直流电机的电压、电流和转速,进而得出电机的性能参数;2.测试不同直流电压对直流电机的转速的影响;3.构建一个简单的拖动系统,测量系统的性能参数,如速度、功率、效率等;4.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拖动系统,测量系统的性能参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调节和控制。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实验操作。
在理论部分,推荐使用PPT,讲解电机和拖动系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熟悉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实验操作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实验设计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考核方式本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课堂参与和出席率(10%);2.实验报告(20%),要求学生在报告中详细说明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3.仿真设计报告(30%),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拖动系统,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设计和模拟;4.大作业(40%),要求学生在实验室或者工厂的场景中,自主设计控制电机和拖动系统的方案,并实现控制效果。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电机和拖动系统的理解,培养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课程设计1. 课程概述本课程涉及电机和电力拖动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学员将学习电机的原理、种类、特性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电力拖动的原理、组成、应用和调试技巧。
2. 课程内容2.1 电机基础电机原理,电机种类及其特性,电机控制方法,电机选型。
2.2 电力拖动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及原理,应用案例和调试技巧。
2.3 实践操作学员将进行以下实践操作:1.设计并组装一个小型直流电机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
2.设计并安装一个电力拖动系统,完成一个有趣的小项目。
3. 教学安排3.1 课程时间本课程共计36学时,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3.2 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程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章节授课时间授课方式电机基础8学时理论授课电力拖动8学时理论授课实践操作1设计直流电机控制电路10学时实验操作实践操作2设计电力拖动系统10学时实验操作3.3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课堂笔试:约占总成绩的30%。
2.实验考核:约占总成绩的40%。
3.课程总结报告:约占总成绩的30%。
4. 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方面:4.1 教材本课程的推荐教材包括:1.《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第2版),刘丽珍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2.《电机控制技术基础》,李舟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4.2 实验器材本课程的实验器材包括以下设备:1.直流电机2.控制电路板3.电力拖动设备4.示波器5.信号发生器4.3 其他资源本课程所需的其他资源包括:1.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5. 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将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种类及其特性。
2.掌握电机的控制方法。
3.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其应用案例。
4.能够设计控制电路并完成一个小型电机控制系统。
5.能够设计并安装一个电力拖动系统。
6. 总结本课程是一门工程类的实践性课程,将实用性教学和理论课程相结合,旨在让学生掌握电机及电力拖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完整版)电机拖动与控制-教案
2。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反接制动
1
3。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回馈制动
1
重 点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回馈制动
难 点
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能耗制动
教学过程
设 计
1.简单复习下上一节的内容
2.介绍为什么要用这几种制动,它们与机械制动相比有哪些优点
3.讲解能耗制动
4。两种反接制动的讲解, 各自的特点与应用
3.讨论变压器空载运行时的电磁关系, 介绍感应电动势和空载电流的意义
4.解算例题
5。等效电路的讲解
6。重点讲解变压器的负载运行,折算和等效电路
7.变压器参数的测定
8.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出要求
9。布置预习下一节
教学手段
板书和多媒体、视频录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作业
3-——6.7、8
教研室
主 任
(签字)
课程: 电机拖动与控制 班级: 13矿机3班
教学过程
设 计
1。简单复习下上一节的内容
2.讲解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直接启动
3.讲解他励直流电动机的降压启动
4。讲解他励直流电动机的串电阻启动
5。谈一谈这几种启动在实际中的应用, 尤其是在我们煤矿中的应用
6。例题提讲解
7。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提出要求
8。布置预习下一节
教学手段
板书和多媒体、视频录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5.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理想情况
不满足条件时的并联情况
6.总结本节
7.布置预习下一节
教学手段
板书和多媒体、视频录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作业
3-—-10、12.19、20、
教研室
主 任
(签字)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设计课程概述该课程是针对电机及拖动基础的学生所设计的。
本课程将介绍电机的基本原理、类型及其工作原理,并介绍与电机相关的拖动技术及相关软件和工具。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电机的理解及掌握拖动技术,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及种类。
2.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掌握各种拖动技术及其应用。
4.了解相关软件和工具。
课程内容第一章:电机基础1.1 电机介绍1.2 电机的基本原理1.3 电机的种类1.4 电机的工作原理第二章:电机的应用2.1 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2.2 电机控制系统2.3 电机相关的软件和工具第三章:拖动技术3.1 拖动系统的基本原理3.2 拖动技术的种类3.3 软件和工具的应用第四章:课程设计4.1 实验要求及目的4.2 实验内容及步骤4.3 实验结果分析课程教学方法该课程采取理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讲解、课件演示、教材阅读等方式进行;实验教学主要通过实际操作、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
教师将在课程结束前定期进行课程复习与知识点测试。
实验器材和材料1.电机控制器2.电机及驱动器3.拖动器材评分标准1.实验报告 40%2.期末考试 40%3.平时表现 20%总结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电机及拖动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应用于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介绍电机的基本原理、种类及其应用。
拖动技术将在第三章中进行介绍,并在第四章中设置实验来进行实践操作。
我们期望学生在本课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掌握实践技巧,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机拖动课程设计
电机拖动课程设计
对于电机拖动课程设计,我可以提供一些一般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您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1. 确定课程设计的目标:首先明确您的课程设计目标是什么,例如培养学生的电机控制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
2. 确定课程设计的内容: 根据目标,确定课程设计的内容和任务。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小型电机驱动系统,或者模拟实现一个电机速度控制回路等。
3. 确定所需材料和设备: 需要明确课程设计所需的材料、仪器和设备。
确保选择的设备和材料符合安全标准,并且适合学生在实验中使用。
4. 设计实验流程和步骤: 根据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内容,设计实验的具体流程和步骤。
确保实验步骤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5. 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 在课程设计中,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背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6. 设计评估方法: 设计合适的评估方法,例如实验报告、实验成果展示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7. 注意安全问题: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
确保实验过程中有足够的安全措施,并提醒学生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设计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机的主要构造及功能;2. 掌握拖动技术的概念,了解常见的拖动方式及其优缺点;3. 学会分析电机与拖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电机与拖动实验设备,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2. 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数据,解决电机与拖动系统中的实际问题;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与拖动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遵循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电机与拖动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机与拖动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针对学生年级特点,课程目标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电机与拖动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电机基本原理与构造:讲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定律、洛伦兹力等;介绍电机的主要构造,如定子、转子、绕组等,并通过教材第1章进行学习。
2. 常见电机类型:学习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等常见电机类型的特点及应用,参考教材第2章。
3. 拖动技术:介绍拖动系统的概念,讲解电气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等拖动方式,学习教材第3章相关内容。
4. 电机与拖动系统的性能分析:学习电机与拖动系统性能参数,如效率、功率因数、启动转矩等,分析不同拖动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合教材第4章进行学习。
5. 电机与拖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举例介绍电机与拖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机床、电梯、电动汽车等,参考教材第5章。
6. 实验教学:安排学生进行电机与拖动实验,包括电机启动、制动、调速等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电机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拖动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机拖动的基本原理,理解电机的工作过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常见类型电机(如直流电机、交流异步机、同步机)的结构与原理。
3. 让学生了解电机拖动系统中控制参数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机拖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电机拖动控制系统,并进行基本的参数计算。
3. 能够操作常见的电机实验设备,完成基本的电机性能测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拖动技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技术的热情。
2. 强化学生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的意识,让学生了解和关注电机拖动在环保和能源利用方面的社会责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学会相互协作和交流。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专业基础课,旨在通过电机拖动基础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结合实际应用,提升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具体学习成果的分解,教师可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效果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机拖动基本原理:介绍电机拖动的基本概念、电磁感应定律在电机中的应用,以及电机的工作原理。
2. 常见类型电机结构与原理:详细讲解直流电机、交流异步机、同步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 电机拖动系统控制参数分析:探讨电机拖动系统中控制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等)对电机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这些参数以提高系统性能。
4. 电机拖动控制系统设计:学习电机拖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控制策略、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
5. 电机实验操作与性能测试:教授学生如何操作常见的电机实验设备,完成电机启动、调速、制动等性能测试。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1周:电机拖动基本原理及电磁感应定律在电机中的应用;第2周:直流电机、交流异步机、同步机的结构与原理;第3周:电机拖动系统控制参数分析;第4周:电机拖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及实例;第5周:电机实验操作与性能测试。
电机拖动与控制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机拖动与控制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电机拖动与控制》是电气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内容涵盖了电机的拖动方式及控制方法、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模拟与仿真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结构、动态特性和应用技术,进而具备一定的电机拖动和控制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本次课程设计针对电机拖动和控制的应用场景,要求学生能够从电路设计到软件编程全流程进行深入探究,实现对电机的控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课程要求2.1 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电机拖动和控制的全流程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路设计、软件编程、仿真等实践内容,具备独立进行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仿真、优化调节等工作的能力。
2.2 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备实用价值的电机控制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1.电路设计:实现基于电机驱动的电路设计,包括电机驱动器、电源及控制电路。
2.软件编程:通过编写具有实际意义的程序,实现对电机控制系统的控制、仿真和调试等工作。
3.实验验证:利用各种实验手段,对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检验、实验验证。
2.3 设计流程1.组建小组:学生自主组成三到五人小组,均衡分工,共同协作完成项目。
2.项目调研:小组成员分工调研电机控制系统,确定设计方案及实施步骤。
3.电路设计:小组成员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电路设计和调试,包括电机驱动电路以及相关控制电路设计。
4.软件编程:小组成员通过学习编程软件,结合电机控制系统的实际需求,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控制系统的控制、仿真和调试等工作。
5.实验验证:小组成员利用各种实验手段,对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检验、实验验证,并不断进行优化调节。
6.成果总结:小组成员通过撰写项目报告、口头答辩等形式,总结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展示项目成果,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参考教材本次课程设计所需参考教材如下:1.王冬梅,电机拖动与控制,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电机拖动与控制课程设计
电机拖动与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机拖动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深学生对于软硬件结合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 实验器材•直流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源•驱动电路•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2. 实验原理本课程设计采用的电机是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有多种,如PWM调速、电报反刺、H桥驱动等。
本次设计采用PWM调速控制方法,利用单片机控制电机的加速、减速和停止。
3. 实验步骤3.1 硬件实验1.搭建电路图并焊接电路板,根据实验要求正确连接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路等器材。
2.测量电路的电气参数,选取适当的元器件进行组装和安装。
3.通过示波器观察电机的起动、运行和停止过程,分析电机运动的规律。
3.2 软件实验1.编写单片机的PWM产生程序,控制电机的转速,并能够通过按键改变电机转速。
2.设计电机加速过程,保证电机在启动过程中升压平稳,加速逐步增加,直到达到设计速度。
3.设计电机减速过程,保证电机能够平稳减速并停止。
4. 实验要求1.理解PWM技术并掌握单片机的PWM的编写方法。
2.掌握电机驱动电路的组装方法,理解电机的运转原理。
3.能够用示波器进行电路的调试和运行过程的观察。
4.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总结。
三、实验教学要点1.要先了解电机的起动、运行和停止过程,学习掌握电机的特性和规律。
2.熟悉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理解PWM调速和电机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3.掌握单片机的PWM控制技术,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4.理解电路的组装过程和电路调试,并能够独立解决电路故障和问题。
5.熟练应用示波器进行电路调试和运行过程的观察,并能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实践,学生深入了解了电机拖动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单片机PWM控制技术,熟悉了电路的组装和调试,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解决问题和合理处理故障。
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机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2. 学习拖动系统的基础知识,了解电机与负载之间的匹配关系;3. 掌握电机的基本参数及其对拖动系统性能的影响;4. 了解电机控制的基本方法及其在拖动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电机的工作原理,绘制电机结构示意图;2.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电机参数的测试,进行基本的性能评估;3.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机并进行简单拖动系统的设计;4.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分析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及拖动系统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责任心;3. 使学生认识到电机及拖动系统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4. 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关注电机及拖动系统在绿色制造中的应用。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后续学习及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现,教师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电机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介绍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定律、洛伦兹力等;- 分类介绍常见电机类型,如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 分析各类电机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拖动系统基础知识- 讲解拖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负载、传动装置等;- 学习电机与负载的匹配原则,了解不同负载特性对拖动系统的影响;- 掌握拖动系统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
3. 电机参数及其影响- 学习电机的主要参数,如额定功率、转速、转矩等;- 分析电机参数对拖动系统性能的影响,如启动、运行、制动等;- 探讨提高拖动系统性能的方法和途径。
电机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拖动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电机拖动技术是现代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跨越机械、电气、电子和计算机等学科领域。
本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电机拖动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让学生了解电机拖动技术在机械制造、流体控制、电力系统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1.熟悉电机拖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掌握电机拖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3.掌握电机拖动系统中的传感器选择、操作面板设计和控制器编程;4.学习电机拖动的应用案例和实际工程应用。
三、课程内容1. 电机拖动的基础知识•电机动力学模型;•电机拖动系统组成及其作用;•频率变化供电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2. 电机拖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电气控制原理及其应用;•操作面板设计和控制器编程;•传感器选择及人机界面;•电机控制程序的设计调试。
3. 电机拖动系统的应用技术•电机拖动系统在机械制造和流体控制中的应用;•电机拖动系统在电力系统和电子信息领域中的应用;•电机拖动系统的应用案例。
四、实验内容1. 电机拖动系统搭建•电机的选型;•驱动控制器的选型;•传感器的选型;•电机拖动系统的物理接线。
2. 基于控制器的程序设计•项目的建立;•控制器的编程;•系统的调试和优化;•算法的应用和改进。
3. 应用案例分析•传送带控制应用;•电动机械手臂应用;•定位控制系统应用。
五、课程考核本课程采用考试和项目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其中考试占60%,项目设计占40%。
项目设计包括实验报告和课堂演示。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1. 教材陈杰. 电机拖动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2. 参考资料K.T. Chau, Z.Q. Zhu, D.J. Howe. Electrical Machines:Mathematical Fundamentals of Machine Topologies. John Wiley and Sons Publishers, 2018.七、教学团队1. 主讲教师李飞,博士,教授,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主任。
电机拖动教学设计
电机拖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电机拖动1. 教学目标:- 了解电机拖动的原理和应用;- 掌握电机拖动的基本技术;- 能够进行电机拖动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2. 教学重点:- 电机拖动的原理和应用;- 电机拖动的基本技术。
3. 教学难点:-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4. 教学准备:- 电机拖动装置和材料;- 示波器、电压表等实验设备;- 实验操作步骤和数据记录表。
5. 教学过程:步骤一:介绍电机拖动的原理和应用(10分钟)- 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入电机拖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介绍电机拖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电动车、电动机械等。
步骤二:讲解电机拖动的基本技术(20分钟)- 介绍电机拖动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转矩特性;- 分析电机拖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 介绍电机控制电路的组成和运行方式;- 讲解电机控制方法,包括直流电机控制和交流电机控制。
步骤三:进行电机拖动实验(3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由5人组成;- 分发实验装置和材料,讲解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步骤四: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2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电机拖动的特点和应用;-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总结,进行班级互动分享。
6.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深入理解电机拖动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可以进行电机控制器的设计和制作,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探索更多关于电机拖动的技术和应用,如变频器控制、电机速度调节等。
7. 教学评价:-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电机拖动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展示和总结: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8. 其他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注意电机运行时的相关保护措施;- 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
电机拖动微课程设计
电机拖动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机拖动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机的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电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了解电机拖动系统的分类。
3. 学生掌握电机拖动的基本方程式和计算方法,能够分析简单拖动系统的性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机拖动系统的简单设计与计算。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电机性能测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利用电机拖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工程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电机拖动技术的兴趣,激发对工程技术研究的热情。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认识到电机拖动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电机拖动理论基础,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明确,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照评估,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电机拖动基础理论- 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功能- 电机的工作原理与分类- 电机拖动系统的性能分析2. 电机拖动系统计算与设计- 电机拖动基本方程式- 电机拖动系统的参数计算- 简单拖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3. 电机性能测试与实验- 电机性能测试方法- 实验设备的使用与操作- 实际操作与数据分析4. 应用案例分析- 常见电机拖动系统的应用案例- 案例分析与讨论- 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1周:电机拖动基础理论2. 第2周:电机拖动系统计算与设计3. 第3周:电机性能测试与实验4. 第4周:应用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关联如下:1. 教材第3章: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2. 教材第4章:电机拖动系统的性能分析3. 教材第5章:电机拖动系统的计算与设计4. 教材第6章:电机性能测试与实验教学内容科学系统,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电机拖动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电机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拖动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机拖动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分类。
(2)掌握电机的基本性能指标,如电压、电流、功率、效率等。
(3)熟悉电机拖动系统的运行特性,包括启动、制动、调速等。
(4)掌握电机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电机拖动基础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2)具备电机选型、安装和调试的基本能力。
(3)能够进行电机拖动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电机拖动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的基本概念、原理、性能和应用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电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电机的定义、分类和性能特点。
2.电机的工作原理:讲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电流磁场作用等。
3.电机的基本性能指标:讲解电机的电压、电流、功率、效率等性能指标。
4.电机拖动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电机启动、制动、调速等运行特性。
5.电机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介绍电机故障的诊断方法和维修技巧。
6.电机拖动技术的应用:讲解电机拖动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主要包括:1.讲授法:讲解电机拖动基础的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电机拖动技术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经验。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安排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源。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知识体系。
电机与拖动第四版课程设计
电机与拖动第四版课程设计一、前言本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电机与拖动的第四版,旨在进一步巩固和应用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以电机和拖动系统为核心,综合运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设计和构建一套完整的电机控制和拖动系统,并进行功能验证和性能评估。
二、课程设计任务1. 课程设计主题电机与拖动系统控制与应用2. 课程设计内容•电机基础知识:电机类型及其特点,电机控制原理及其应用•拖动系统基础知识:传动装置、传感器、控制装置等•电机控制系统设计:选型、驱动电路、控制器设计、编程•拖动系统设计:传动装置设计、传感器选型及其布置位置、控制装置设计、编程•系统调试与测试:功能测试、性能评估、参数调整等•综合应用: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和构建一套完整的电机控制和拖动系统3. 设计要求•设计满足一定的综合性和实用性,能够实现某一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控制和拖动•设计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如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易于维护等•设计采用基于单片机或者工控机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基本的控制功能和联网功能•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能够方便进行升级和扩展4. 设计流程•确定设计目标:明确设计的目标和任务•确定设计方案:从电机和拖动系统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最优设计方案•设计系统框架:确定整个系统的框架和模块划分•设计硬件:设计硬件电路和机械结构部分•设计软件:设计控制器的软件部分•调试和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系统评估:对系统进行功能和性能评估三、设计实施1. 实验设备•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交流电机等•传感器:光电开关、接近开关、编码器等•控制器:单片机、工控机等•传动装置:齿轮传动、皮带传动、联轴器等•其他:电源、接线板、数据采集卡等2. 实验步骤•熟悉电机和拖动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按照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进行设计方案的确定•按照设计流程进行系统的构建和调试•完成系统的测试和评估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电机与拖动第四版课程设计,我们学生深入掌握电机和拖动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尤其是深化了对电机控制系统的理解,掌握了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机与拖动下册课程设计
电机与拖动下册课程设计1. 概述本课程是针对电机与拖动技术的高级应用而设计的下册课程。
在本课程中,学生将会深入学习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了解电动机在现代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并进一步掌握拖动技术及其应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本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估方法。
2. 目标在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将:•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熟悉拖动技术并了解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场景;•能够完成一定难度的电机和拖动系统的设计;•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教学内容3.1 电动机控制•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类;•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交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电机系统的保护和故障诊断。
3.2 现代电机系统应用•电机在电动车、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的应用;•变频器在电机系统中的作用;•电机系统中的传感器及其应用。
3.3 拖动技术•拖动技术的基本概念;•传动类型和特性;•拖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拖动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护。
3.4 课程作业•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拖动系统设计;•团队项目展示。
4. 评估方法为了能够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能力,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下所述。
4.1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在实验室完成一系列电机控制和拖动系统设计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将占课程总成绩的50%。
4.2 课程作业学生需要完成一次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和一次拖动系统设计,并提交相关的设计文档。
作业将占课程总成绩的30%。
4.3 团队项目展示学生需要组成小组,完成一个有实际应用场景的电机与拖动系统设计,并在班级进行项目展示。
展示将占课程总成绩的20%。
5.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对电动机和拖动系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们提倡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在理论上掌握知识,更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现代工业的发展。
电机拖动课程设计
目录一、直流电动机的综述……………………二、他励直流电动机………………………三、设计内容………………………………四、结论……………………………………五、心得体会………………………………六、参考文献………………………………一直流电动机的综述1.1直流电动机的概述直流电动机是人类最早发明和应用的一种电机。
直流电机可作为电动机用,也可作为发电机用。
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转动装置。
电动机定子提供磁场,直流电源向转子的绕组提供电流,换向器使转子电流与磁场产生的转矩保持方向不变。
与交流电动机相比,直流机因结构复杂、维护困难、价格较贵等缺点制约了它的发展,但是它具有良好的起动、调速和制动性能,因此在速度调节要求较要、正反转和起动频繁或多个单元同步协调运转的生产机械上,仍广泛采用直流电动机拖动。
在工业领域直流电动机仍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有必要了解直流电动的运行特性。
在四种直流电动机中,他励电动机应用最为广泛。
1.2根据电机的可逆原理,在直流电机模型中,励磁绕组仍通入直流,产生主极磁通 。
如果用直流电源通过电刷向电枢绕组供电,在电枢表面的左半部分导体(即N 极下)可以流过相同方向的电流(符号“ ”表示电流从里向外流动),根据左手定则,导体将受到顺时针方向的力矩作用;同时,在电枢表面的右半部分导体(即S 极下)也流过相同方向的电流(符号“×”表示电流从外向里流动),同样根据左手定则,导体也将受到顺时针方向的力矩作用。
这样,整个电枢绕组即转子将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输入的直流电能就转换成转子轴上输出的机械能。
这就是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工作原理。
1.3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方式在直流电动机中,定子励磁绕组通电后产生产生的主磁场也称为励磁。
按励磁绕组的供电方式不同,可把直流电动机分为下列4种类型:1.他励直流电动机他励直流电动机是一种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无连接关系,有专用直流电源对励磁绕组供电的直流电机,如图(a )所示。
电机及拖动课程设计报告(加密版)
电机及拖动课程设计报告一、 课程设计目的:1、 根据电机学课程所学到的电机与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理论,结合科学实验与生产实际,进行电力拖动系统初步设计。
2、 通过本课程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电力拖动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学习“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现代交流调速”等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 课程设计任务:巩固所学电机及拖动系统的运行性能、分析计算、电机选择与实验方法,同时也联系电机学理论与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技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 内容:(一)、小型单相变压器设计计算某台单相变压器有关参数、规格及要求如下图: 1、 确定变压器容量 2、 初选铁心尺寸 3、 绕组计算4、 绕组排列及铁心尺寸的最后排列 A 、 额定容量的确定变压器的容量又称表现功率和视在功率,是指变压器二次侧输出的功率,通常用KVA 表示。
(1) 二次侧总容量小容量单相变压器二次侧为多绕组时,若不计算各个绕组的等效的阻抗及其负载阻抗的幅角的差别,可认为输出总视在功率为二次侧各绕组输出视在功率之代数和,即I U IU I U S nn +++= (3)3222(3-1)式中S2——二次侧总容量(V ·A )U 2,U3,……Un ——二次侧各个绕组电压的有效值(V );I 2,I3,……In—— 二次侧各个绕组的负载电流有效值(A )。
(2) 一次绕组的容量对于小容量变压器来说,我们不能就认为一次绕组的容量等于二次绕组的总容量,因为考虑到变压器中有损耗,所以一次绕组的容量应该为S 1=η2S (单位为V ·A ) (3-2) 式中S1——变压器的额定容量;η——变压器的效率,约为0.8~0.9,表3-1 所给的数据是生产时间的统计数据,可供计算时初步选用。
表3-1 小容量变压器计算参考数据小容量变压器铁心形式多采用壳式,中间心柱上套放绕组,铁心的几何尺寸如图(4)所示。
小容量心柱截面积A大小与其视在功率有关,一般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单位为㎝2)。
电机拖动技术课程设计
电机拖动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机拖动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解电机启动、制动、调速等基本概念。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机的特性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 帮助学生掌握电机拖动系统的主要参数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机拖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电机拖动实验设备,进行基本实验操作。
3. 培养学生分析电机拖动系统故障及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机拖动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电机拖动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机拖动技术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结合生活实例,增强学生对电机拖动技术的认识。
3. 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机拖动技术基本原理:包括电机的工作原理、启动、制动、调速等基本概念,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
2. 常见电机类型及特性:介绍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等类型,分析其特性及应用场景,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3. 电机拖动系统主要参数计算:涵盖电机功率、扭矩、转速等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电机选型原则,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4. 电机拖动实验操作:包括实验设备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5. 电机拖动系统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分析常见故障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6. 电机拖动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介绍电机拖动技术在节能降耗方面的作用,探讨发展趋势,对应教材第6章内容。
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电机拖动技术基本原理及常见电机类型。
2. 第3-4周:电机拖动系统主要参数计算及电机选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说明书提升料车电机拖动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院名称信电工程学院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2015年1月18日摘要该系统由电动机提供原动力,经减速器减速拖动钢丝绳来提升或下放料车。
料车到达最高点和最低点是由行程开关自动关断。
当提升料车时,按下提升按钮,电动机开始运转,带动传动装置运转,通过减速器将电动机的高转速降为低转速,再通过皮带传递给钢丝绳轮,然后钢丝绳轮开始转动,再通过定滑轮将料车提升,当料车到达顶部时,触碰到行程开关,电动机停止运转,料车停止上升。
当卸料完成后,按下放按钮,电动机反转,原理跟上升时相同,到达地面时,触碰到行程开关,电动机停止转动,料车停止下放。
关键词电动机;拖动;传动装置;减速器目录1设计题目及要求 (1)1.1设计题目 (1)1.2设计要求 (1)1.3设计思路 (1)2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分析 (2)2.1系统结构组成分析 (2)2.2系统工作原理概述 (2)3电动机的选择 (3)3.1类型的选择 (3)3.2 提升系统的负载功率 (3)3.3确定电动机转速 (3)3.4确定电动机型号 (4)4电动机的校验 (5)4.1发热校验 (5)4.2检验过载能力 (5)4.3校验起动能力 (5)5减速器的选择 (7)5.1总传动比的计算 (7)5.2分配各级传动比 (7)6系统原理电路图及运行分析 (8)6.1系统原理电路图 (8)6.2运行分析 (8)总结 (10)参考文献 (11)附录 (12)1设计题目及要求1.1设计题目拖动对象为一料车提升系统。
右图所示,料车在轨道下部装料,装完料后提升至上部料仓卸载。
装料时间为3分钟,卸载时间不计,提升及下放速度最大值不超过0.4米/秒,料仓距轨道底部15米,料车自重40公斤,每次装料100公斤,企业每天分三班工作,每班提升25次,提升为接班后即开始至提升25次结束。
系统提升使用钢丝绳,钢丝绳轮的直径为0.4米。
工作现场只有三相四线制380v交流电源,电网最大电压波动5%,通风良好,环境干燥,现场无防爆要求。
1.2设计要求1)要求电机拖动系统能够可靠工作,电机温升在允许范围内。
2)设三个手动操作按钮控制电机运转,即提升、下放、停止。
3)系统应能实现在提升到轨道顶部和下放到底部时自动停止。
1.3设计思路为简化设计,提升系统钢丝绳重量及摩擦阻力均可不计。
并且滑轮等传送比为100%。
设计时要先算出负载转矩,可根据提升速度、电机速度选择减速机。
选择电机时要先确定电机类型,确定电机容量,然后还要考虑是否需要校验起动转矩、电机温升等。
电气控制系统要设计为能够实现自锁功能。
对料车提升到轨道顶部和下放到底部时自动停止问题,建议选择行程开关,通过行程开关的常开或常闭触点来设计控制电路。
2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分析2.1系统结构组成分析此系统的主要是由电动机、减速器、钢丝绳轮、两组定滑轮等组成。
2.2系统工作原理概述该系统由电动机提供原动力,经减速器减速拖动钢丝绳来提升或下放料车。
料车到达最高点和最低点是由行程开关自动关断。
当提升料车时,按下提升按钮,电动机开始运转,带动传动装置运转,通过减速器将电动机的高转速降为低转速,再通过皮带传递给钢丝绳轮,然后钢丝绳轮开始转动,再通过定滑轮将料车提升,当料车到达顶部时,触碰到行程开关,电动机停止运转,料车停止上升。
当卸料完成后,按下放按钮,电动机反转,原理跟上升时相同,到达地面时,触碰到行程开关,电动机停止转动,料车停止下放。
3 电动机的选择3.1类型的选择选择哪种类型的电动机,一方面要根据生产机械对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起动性能、调速性能、制动方法和过载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对各种类型的电动机进行分析比较;另一方面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还要从节省初期投资,减少运行费用等经济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将电动机的类型确定下来。
在对起动、调速等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优先选用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
根据工作要求选用Y 系列封闭扇冷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源电压380V 。
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启动性能好等优点。
3.2 提升系统的负载功率由于此提升系统是双向周期运动,而且两次运动的负载是不同的,所以得求周期变动负载:上升时的负载功率:1000F V P •==上升上升14000.41000•=0.56kw ; 下降时的负载功率: 1000F V P •==下降下降4000.41000• =0.16kw ; 求出平均功率: L P =P t+P t2t••上升下降=0.56+0.162=0.36kw 预选电动机额定功率: N P =(1.1~1.6)• L P =0.396~0.576kw上式中系数(1.1~1.6)是考虑在负载变动引起的瞬态过程中,电流对发热的影响。
因为电机的铜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其影响应予以考虑。
负载变动大,该系数要选大些。
所以电机的额定功率为:N P =1.6•L P =0.576kw3.3确定电动机转速计算钢丝绳轮工作转速w 600.4600.419.11r /min 0.4n D ππ⨯⨯===⨯ 由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V 带轮的传动比范围:2~4,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一般范围:8~40,则总传动比的范围为,160~16'=i ,故电机的可选转速为:''d w (16~160)19.11320~3200n i n==⨯=r/min3.4确定电动机型号根据以上计算在这个范围内电动机的同步转速有500r/min,600 r/min,750 r/min,1000 r/min,1500 r/min,3000 r/min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情况,同时也要降低电动机的重量和成本,最终可确定同步转速为1500 r/min ,根据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确定电动机的型号为Y80M2-4,满载转速1390 r/min。
其主要参数:额定功率: 0.75kW;额定电流: 2A;满载转速: 1390 r/min;效率: 74.5%;功率因数COSψ: 0.76;堵转转矩/额定转矩:2.3;堵转电流/额定电流:6.0;最大转矩/额定转矩:2.3;重量: 18kg4 电动机的校验4.1发热校验首先是进行发热校验,检查电动机温升是否会超过其额定温升。
由于本系统所用的电动机0P 和R 不变,T I ∝ ,而且转速n 基本不变,故可以选用等效功率法。
由于n 不变,负载功率与负载转矩成正比,这时的等效负载功率为:L P=0.411kw又N P =0.576kw∴ L P ≤ N P ,故发热校验合格。
4.2检验过载能力由于此系统的负载是变化的,所以得求出最大负载时的负载转矩,由题目可知,当上升时负载最大,所以所要求的负载转矩为:L P 60T =2nπ⋅上升由于刚上升时不可能达到满载转速, 故取n=800r/min∴ L 560T =9.55800⋅=6.68N m ⋅ 又M MT N T =T α⋅ 而NN P 60T =2n π⋅满载576=9.551390⋅=3.96N m ⋅∴ M T =2.3 3.96•=9.108 N m ⋅因为 L T T M <,所以过载能力校验合格。
4.3校验起动能力校验启动能力就是要求所选电动机的起动转矩s T 大于启动时的负载转矩的(1.1~1.2)倍,即s T L ~T ≥(1.11.2)。
而且还要考虑起动电流s I 是否会超过要求,但如果采用直接起动,起动电流的影响可不考虑。
由题知: NN P 60T =2n π⋅满载576=9.551390⋅=3.96 N m ⋅ 起动转矩: s T MT N =T α⋅=2.3 3.96• =9.10 N m ⋅由题知:起动转矩也就是上升时的转矩即:LS P 60T =2nπ⋅上升560=9.55800⋅=6.68N m ⋅由于s T =9.10N m ⋅>L ~T (1.11.2)=~(1.11.2)⨯ 6.68=7.35~8.02N m ⋅ 因为此系统的所用的电动机额定功率为0.75kw ,远小于7.5kw ,所以可以采用直接起动,因此不用考虑起动电流的影响。
所以起动能力校验合格。
5 减速器的选择5.1总传动比的计算已知电动机的满载转速为1390r/min ,钢丝绳轮的工作转速19.11r/min 。
所以总传动比为a i =1390/19.11=72.74。
5.2分配各级传动比根据机械设计指导书,取V 带的传动比30=i ,则减速器的传动比i 为i =a o 72.7424.253i i == 取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高速级的传动比12 5.83i ==则低速级的传动比为231224.254.165.83i i i ===6系统原理电路图及运行分析6.1系统原理电路图此料车提升系统的原理图与电动机正反转原理图相似,如图6.1所示。
图6.1系统原理电路图相关元件说明:QS -- 刀开关KM1 -- 正转用接触器KM2 -- 反转用接触器FU -- 主电路熔断器FR -- 热继电器M -- 三相异步电动机SB1 -- 正转按钮SB2 -- 反转按钮SB3 -- 停止按钮SQ1-1--上升行程开关SQ2-1--下降行程开关6.2运行分析首先闭合QS,由于在左支路中SB2为常闭开关,所以刚开始时左支路SB2闭合,右支路SB2断开,闭合SB1,左支路导通,KM1带电,线圈闭合,此时的SB1已经断开,可是KM1已经闭合,启动了自保功能,左支路依然导通,电动机正转,料车上升,上升到顶部时,触碰到行程开关SQ1-1,导致左支路断开,KM1不带电,线圈断开,电动机停止运转。
再闭合SB2,右支路导通,KM2带电,线圈闭合,同理电路启动自保功能,电动机反转,料车下放。
如果想系统停止工作,按下停止按钮SB3。
由于此电路图的设计是正反转互锁,所以不会存在正转的同时也要反转,即左右支路不会同时导通。
总结《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接近两周的课程设计使我从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训练,对电机系统的各个零部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由于时间紧迫,虽然自己拼命加班加点,但这次课程设计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发现理论知识学得不牢固,大学学过的许多专业知识,自己没有系统的整理和消化,很多简单的知识点要重新看书才能回忆得起来,这样很严重的拖慢了自己的设计速度和影响自己课程设计的质量,在边计算边画图边改正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走了很多的弯路。
在设计的过程中,培养了我综合应用电机与拖动这门课程及其他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设计,我想会对我以后独立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以后的设计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工作,有能力设计出结构更紧凑、传动更稳定、更精确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