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眼中理想的社会体系
孔子对理想社会的描述
孔子对理想社会的描述
孔子的理想社会可以概括为“大同社会”或“小康社会”。
在《礼记·礼运》中,孔子描述了“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
在这个大同社会中,天下为公,人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无论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照顾和尊重。
人们珍惜资源,努力工作,不为自己谋私利。
社会秩序井然,没有盗窃和乱贼。
而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对“小康社会”有这样的描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
在这个小康社会中,礼乐制度被重视,政治权力由天子掌握,而不是由诸侯或大夫掌握。
这样的社会虽然不如大同社会完美,但它强调了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总的来说,孔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公平、和谐、有序的社会,人们能够相互尊重、互相关心,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
孔子的美育理念与理想社会观
留意 于仁 义 之 际 , 述 尧 舜 , 章 文 武 , 师 仲 祖 宪 宗
尼, 以重 其 言 , 道 最 为 高 。 由于 孔 子 的 美 于 ” 育 思想 从 一 开 始就 与 其 向往 的通 向 理想 社 会 之 路, 即儒 学追 求 的仁 之道 紧密 地联 系 在 一起 , 西 汉 以后 , 家 逐 渐 演 变 成 为 代 表 封 建 社 会 统 治 儒 思 想 的 主流 学 派 。但 是 , 春 秋 当时 , 于孔 子 在 由
收 稿 日期 : 0 1— 6一 1 2 1 0 O
动 的人 类原 始 本 能 欲 望 , 复 西 周 初 年 周 公 等 恢
基 金 项 目 :0 0年 教 育部 人 文社 会 科 学 研 究 规 划基 金 项 目《 秦 社 会 转 型 时 期 理 想 社 会 观 研 究 》 1 Y A 4 0 4 的研 究 成 果 之 一 。 21 先 ( O J 80 1 ) 作 者 简 介 : 然 (9 3一) 男 , 京 市 人 , ' 电子 科 技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教 授 , 要 从 事 中 国思 想 文化 史 和美 育 理 论 研 究 。 霍 15 , 北 k H 主
( 中 主要 是 美 育 ) 官 职 。 从 孑 子 开 始 , , 其 之 L 儒
成 为 一个 包 括 美 育 在 内 的 教 育 思 想 学 派 。《 汉
书 ・艺文 志 》 : 儒 家 者 流 , 出 于 司徒 之 官 , 谓 “ 盖
助 人 君顺 阴 阳 、 明教 化者 也 。游文 于 六 经 之 中 ,
期 , 子 大声 疾 呼要 执 政 诸 公 克 制 一 己心 中 躁 孔
氏之 下 , 又置 一 保 氏 之 官 , 与 天 子 保 氏 同名 , 不 故 号 日 儒 。掌 养 国 子 以 道 德 , 日 以 道 得 民 。 故 民亦 谓 学 子 也 。 ¨ 可 见 儒 最 初 乃 负 责 教 育 ”
孔子怎样论述小康和大同
孔子怎样论述小康和大同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和国家治理的观点。
在他的思想中,小康和大同被视为社会前进的目标和理想。
以下是关于孔子如何论述小康和大同的一些观点。
孔子认为小康是一个相对稳定且富裕的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他强调重视农业生产,认为稳定的农业生产是社会繁荣的基础。
孔子主张进行土地改革,以确保土地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达到人民富足的目标。
他也主张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权益,使整个社会能够共同繁荣。
孔子提出了“大同”思想,即追求和平、公正、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他认为,实现大同需要建立一个正义和谐的社会秩序,同时也需要每个人以道德行为来贡献。
孔子主张以人为本,推崇仁爱和亲和力,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他相信人们应该尊重彼此的权益,遵守道义的规范,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共融。
孔子还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制度以实现小康和大同的目标。
他强调在政治上要建立仁政,即以仁爱为核心的政治制度。
他主张在选官上注重德行和能力,并以实际才能和可以信任的人来组织政府。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强调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他主张公正和智慧的治理,尊重人民的权益和利益,使国家和社会永葆和谐稳定。
孔子认为实现小康和大同的关键是教育。
他认为教育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石,只有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主张“有教无类”,即无论贫富贵贱都应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孔子强调对于教育的重视,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民道德和智慧的途径。
他提倡精准教育,根据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培养和发展。
孔子在论述小康和大强调稳定的农业生产和公正的分配,提倡建立福利制度和仁爱的社会关系。
他主张仁政和以礼治国的政治制度,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对于早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在后来的历史演进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启示,努力实现小康社会和大同世界的目标。
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孔子思想作文
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孔子思想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孔子思想作文篇1早晨,推开窗,一缕阳光射了进来,我不禁想起"朝闻道,夕可死矣"这句名言。
啊!孔子,你给予了我生命的动力!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据说弟子有三千多人,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故称"七十二贤人"。
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就出于他之口,他把"仁"和"礼"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对中国的思想有巨大影响,被尊为"圣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看法,这在当时是多么具有进步性啊!当时战火连绵,百姓疾苦,受教育就是空谈,有权有势之人才可以上学,但孔子主张教学没有等级、类别,他在全国各地收徒,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并且不主张死板的教学,而应"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弟子们要活学活用,学与思并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人人皆知的名言,就是孔子所说。
他提出温习的重要性,教育人们要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应该是我们对待学习的一种态度。
"君子"一直是孔子的最高追求,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平凡的人。
为此,他提出了君子的言行和道德修养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其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其五,君子群而不党。
孔子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经受了多次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始终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把黎民百姓看作天,不忘自己的道德标准。
伟大的光辉在他身上处处闪映。
孔子的理想世界与理想人格
孔子的理想世界与理想人格严循东 2021年4月30日孔子理想人格的典型:君子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孔子的理想世界孔子的理想世界是一个个体与群体和谐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个人追求理想人生,可以达成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技术与经济停滞的时代,一九七二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顾志耐称之为“传统停滞时代”(traditional stagnation epoch)。
传统停滞时代并非没有技术进步,而是没有长期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
偶发一次性的技术进步,使劳动生产力提高,社会的总产值,即GDP增加,人均产值因而增加,生活改善,然而人口随之增加,使人均产值重回原来的水准。
所以传统停滞时代只有GDP增加,没有人均GDP增加。
因此孔子的理想世界,不追求经济进步或经济成长,只追求社会和谐,让人民在和谐的环境中安居乐业,过幸福的日子。
十八世纪后半,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展开,技术进步在科技研发和资主义制度支持下,取得长期持续不断的性质,带领世界进入顾志耐的现代成长时代(modern growth epoch),理想世界就必须在社会和谐之外,加上经济进步或经济成长。
2、伦理优先的价值观孔子的理想人生最根本的部分,是伦理优先的价值观。
所谓价值就是可以直接满足我们内心需要,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东西,主要为伦理、财富,以及社会地位与名声;由于可以直接满足我们内心的需要,所以叫作“内在价值”(intrinsicvalue),也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目的”(ultimate end )。
伦理就是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
伦理的实践是道德,道德表现在行为之上为品德,具有品德之人为君子。
君子是孔子理想人格的典型。
孔子的理想人生包括三个阶段,代表三种不断提升的境界,就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3、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和谐与有序: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和谐与有序: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徐桂红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而于孔子本人来说, 他的一切思想学说乃至行为, 目的只有一个——建立一个稳定、和谐有序的太平盛世。
从孔子的这一终极目标出发, 才能全面而真实地理解孔子的整个学说。
(一)孔子处于春秋末年的社会大变动时期。
这种变动即乱世总是伴有战争、暴力、民不聊生、道德沦丧等灾祸。
孔子对这一切深为忧虑, 他考察了历史的不同阶段并做出比较, 力图从历史的借鉴中寻求一条可行的出路。
保存在《礼记·礼运》里的孔子回答官僚问的一段话中, 可看出孔子的态度:“孔子曰: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已, 力恶其不出于其身也, 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 以为固, 礼义以为纪, 以正君臣, 从笃父子, 以睦兄弟, 以和夫妇, 以设制度, 以立田里, 以贤勇知, 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 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 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 以孝其信, 著有过, 刑仁进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 在势者去, 众以为殃, 是谓小康。
”天下有道的社会, 人伦道德皆值得赞赏, 人际关系和睦, 社会管理者唯贤是用, 而至阶级社会, 人各有私欲, 道德状况不比从前, 所以有了礼义制度。
“礼”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的, 用以调节人际关系, 禹、汤等帝王治理国家, 都是依礼而行的。
孔子自己虽未见到“大同”社会的“大道之行”和夏殷周王治国英才, 但却有此大志。
孔子还比较了夏殷周三代的不同社会特点。
孔子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孔子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他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观点。
这些观点形成了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和个人境界。
本文将探讨孔子对于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看法,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孔子社会理想的内涵1. 社会和谐与和平孔子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建立在和谐与和平的基础之上。
他主张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互助合作。
孔子强调个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宽容,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
2. 社会公正和道德标准孔子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公正的社会。
他强调社会中的权力和资源应该合理分配,不应该偏袒某一特殊群体。
孔子提倡道德标准的确立,认为人们应该遵循道德准则行事,以塑造一个道德高尚的社会。
3. 教育的重要性孔子强调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塑造人们的品德和精神。
他主张教育应该包括文化、道德和智慧的培养,使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有良好素养和高尚品德的社会成员。
二、孔子个人理想的关键要素1. 自律与自我完善孔子认为,个人对自己的要求至关重要。
他主张每个人都应该进行自我反省,自我修养,做到心志坚定,行为自律。
孔子鼓励个人不断完善自己,追求道德和智慧的提升。
2. 礼仪与人际关系孔子强调礼仪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遵循适当的礼仪可以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
孔子的个人理想中,礼仪被视为修行与自律的重要手段。
3. 公益与奉献孔子鼓励个人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提升社会福利。
孔子的个人理想中,奉献被视为人生的价值所在,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三、孔子理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1. 社会和谐与包容孔子倡导的社会和谐与包容思想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应该尊重彼此的差异,摒弃偏见和歧视,以建立一个相互尊重、信任与合作的社会。
2. 公正与道德孔子的公正和道德观念提醒我们,在权力分配和资源分配方面,应该保持公正和公平。
孔子的社会理想——天下有道
孔子的社会理想——天下有道摘 要讨论孔子的社会理想,主要依据当是《论语》。
从《论语》看,孔子所说的道应该是代表他心目中的社会理想。
孔子的理想社会是天下有道,可以说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但更深的关切是在人的品德,是期待一个有美德的社会。
“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如何能实现,要从人类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
孔子的想法是君子承担责任,改造社会,引导民众,而不是在糟糕的社会环境下教育民众。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天下有道 品德 君子分类号 B222.2DOI 10.16810/ki.1672-514X.2017.11.002颜世安Yan ShianThe Ideal of Confucius’ Social Politics: Tao Could Be Found EverywhereAbstract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 Confucius’ theories of social politics. From this book, Confucius’ Tao could be explained as an social ideal. The ideal society of Confucius is that Tao could be found everywhere, which is a harmonious and orderly society while morality could be deeply concerned. To realize this social ideal, Confucius’ proposition formed according to the real situations of social groups was that the scholars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refining society and leading people rather than educating people under the bad social circumstances.Keywords Confuciu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ao could be found everywhere. Morality. Scholars.1从《论语》看孔子社会理想孔子的社会理想是什么?孔子一生努力,他心目中要追求的好社会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现在学术界看法未必一致。
孔子、孟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观
孔子、孟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观青年学者韩德民讲:“考察归纳历史能够有两种不同视角,一是把历史看作表现为客体得物质性实践得过程,这种过程受制于必定性得我们通常名之为规律得力量.所谓意识或精神或思维,在如此得意义上,只是是这种客体性过程与客体性过程内在固有规律在人脑中得投影而已.另一种视角,是把人,把人所组成得文化共同体,首先看作主体,某种遵照一定得价值理想目标,自觉地追求着得具有实践能力得精神性得历史;由此所谓历史,所以是人得历史、文化得历史,就成了这种主体精神理想性追求之对象化展开得结果.这两种视角相互并不对立,毋宁讲正是它们得相互补充,才关心我们获得了关于木日对完整得历史得把握.……人得历史既有人作为客体存在对象,从属于客观运动规律得一面,也有人作为有理想有信念得米青神性主体自觉追求自由选择得一面.前一方面得存在,意味着自然史对人类史得制约,意味着迄今为止得人类历史得‘史前’性质.而后一方面得存在,则无可置疑地表明了历史作为人得主体自由选择得结果得性质.”(1)作为历史主体得人,是有思维、有思想得.人是以一定得思维方式,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展开其历史制造活动得.这就使以正确描绘得思维现象得运行轨迹,探寻其中得特征和规律,从而为了解过去、认识现状、把握以后提供更加准确得参考坐标为要紧任务得思想史得研究,就具有了专门重要得意义.罗素《西方哲学史》谓::“哲学在其全部历史中一直是由两个调节器谐和地混杂在一起得部分构成得:一方面是关于世界本性得理论,另一方面是关于最佳生活方式得伦理学讲或政治学讲.而在我们看来,一个时代狭义得社会思想大体包含着三部分内容,即:对过去得思索,对现状得认识,对以后得展望;这实际确实是广义得历史观、现实观和理想观.wc三部分互相联系、互为依存,构成一个个完整得思想体系.由此不难感知到关于不同时代、不同流派得人们得理想观得研究在思想史研究中得重要性.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得主体部分,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得生活、行为、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价值观念等发生着支配性得妨碍.从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到孟子界定“圣人,人伦之至也”,儒家从其创立伊始就已显示其宗旨与内容在于呼唤人得一种伦理性得道德觉醒和道德实践,陶冶出一种伦理性得道德人格.换言之,是一种伦理性道德观念构成了儒家思想得差不多特色.历史上,尤其是汉代“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提出得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伦之序得伦理思想和仁、义、礼、智、信、忠、孝、悌等道德规范,由于其能够充分满足以家庭为差不多组织细胞得农业——宗法型社会生活及维系这社会君主专制统治秩序得现实需要,因而被历代国家政权自觉地用来作为整合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得差不多工具.儒学实际上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国家意识形态性质得观念体系.儒学内涵宏富,而其以上古以来得文化传统为内在精神资源,由孔子、孟子和荀子奠定下理论基础得社会理想观则是其中得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种儒家学者得社会理想观催发着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得刚强奋进,并对现实社会产生一定妨碍;另一方面,孔子以来得儒家学者又多不甚注重现实社会生产运动,差不多不研究社会经济进展规律,尽管我们不应苛责古人,要求他们做他们得时代限制着他们而使之难以去做得情况,但这怎么说使他们往往只是从政治文化或思想道德领域畅发其社会理想,同时这理想主张又确确实实因超离实际而难以真正转化成为现实得实践行为.由于儒学长期以来关于中国人和中国社会妨碍深巨,故而在传统中国人探寻理想社会得漫漫历程中,儒家得社会理想思想具有专门重要得意义,并因之而对中国得历史运动及其走向妨碍极为深巨.(一)儒学渊源于上古文化,更以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文明为内在精神资源.20世纪70年代中叶,徐中舒指出:“儒”在殷商时代就已存在,甲骨文中作“需”字;“需”在甲骨文中从“大”(而)从“水”(雨),整个字像以水冲洗沐浴濡身之形.古代之儒在主持祭祀礼仪前都必须浴身斋戒.《礼记·儒行》即有“儒有澡身而浴德”之讲.(2)日本学者白川静也析论道:“牺牲系用巫祝,被当作断发而请雨得牺牲者,需也.需,系含有为需求落雨而断发髡形之巫得意思.如此得巫祝,乃儒之渊流也.”“儒家最早出自巫祝之学,以周之礼乐为要紧教授科目,以其礼教文化得创始者周公为理想;周公,为周初在所谓‘明哲’圣职地位之人.”(3)美国学者莫特(frederick w mote)则将“儒”得起源与比殷商时代更早得巫师传统相联系,认为“儒”乃原始巫教文化传统通过改造和理性化得结果.(4)应该讲,中、外学者得这些看法差不多符合中国古史实际.中国是以“亚细亚得”“维新”路径而由上古迈入古代文明社会门槛得,这就使上古初民氏族社会得组织形式被带入到古代文明社会,从而血缘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相联系得差不多纽带,故而“尧、尧之道,孝弟而已”(5).儒家得差不多精神体现在他们对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所谓“三代”之治得追述和阐发之中,而夏、商、周三代得血缘宗法社会特征则是其阐发社会理想得前提.夏往常得历史笼罩一片神话传奇得云雾之中,但按儒家之见,那是“天下为公”得大同世界,差不多特征是传贤不传子.《论语·尧曰》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这确实是广为流传得所谓尧、舜、禹“禅让”之讲.后来,《孟子·万章上》对此有更生动得描述.这些话虽不可作为信史,但能够视为儒家藉对上古社会得迫忆而提出得社会价值理想.而且,他们还以之来追摹三代社会,并通过这种追摹使其社会价值理想得到进一走得闸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人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6)这个地方,“天下”得最差不多含义是“公”,是私有观念、人我隔阂产生之前得社会关系圆融无码得状态.其现实原型,只能是原始得氏族部落群体.随着生产力水平得提高,社会交往范围得扩大和聚落组织复杂化程度得提高,群体内部关系得分化愈来愈明显,单纯得血缘亲情得维系作用逐渐分化或蜕变,或者讲是提升为“礼”一一“礼俗”乃至“礼制”.这意味着原始得家族公社为相对后起得氏族部落联盟乃至宗法等级封建社会所取代,“天下为公”得“大同”之世让渡给了“天下为家”得“小康”时代: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睦兄弟,以和夫妇,发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7)由“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得“大同”演变而为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得“小康”,因而不得不实行“礼”制以“示民有常”,积极应对“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得现实,这乃是历史进展得必定,是社会组织内部结构变迁重组得需要.因此,“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8)一方面,“礼”以不异,礼制得“小康”社会是“天下为公”得“大同”之世解体后(“大道既隐”)得产物;另一方面,毕竞有“六君子”出,制礼作乐,“以著其义,以考其信”,使得“小康”社会在变化了得历史具体条件下对“大同”精神仍有所承继.就后一方面来看,“礼”乃是在承认现实差异得前提下维持原始氏族血缘亲情基础上得“大同”精神得一种手段,故孟子谓:“唐虞禅,夏后,般周继,其义一也.”(9)三代社会得“家天下”,因此才会被视为与五帝“公天下”本质相通得历史时期.如此,“礼”就具有了双重性质,即:它既致力于区列社会人群中尊卑贵贱上下长幼得不同职分,显出其“不异”得性质;又具有凝聚家族血缘亲情,并进而以之作为整个社会组织整合手段得“尚同”性质.这也就使礼制得三代仍保有浓厚得民主传统遗风.南宋陈亮讲:“禹以为苟未得特别之人,则立与子之法以定天下之心.子孙之不旅皆贤,则有德者一起而定之,不必其在我,固无损于天下之公也.”(10)禹虽传子,但由于当时实际社会历史条得制约,全然上仍保留着“天下为公”得精神.在如此得背景下,“天下”中得“天子”,其文化意义完全不同于后世专制国家乾纲独断得君主.“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11)“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12)“天下”是某种至高无上得价值依归、意义本原,并成了有时是全体民众、整个民族得简称.正是在此意义上,孔子称尧颂舜,对大禹亦予以讴歌.孟子更明确否定“尧以天下与舜”得讲法,认为三代“禅让”制度并非天子得个人意志,因为“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13)“天”得意志又反映着民意,故而“天下”是与“民”、“公”同一得:“民之所欲,天必从之.”(14)“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15)这同法家站在后世专制君主立场上,以天下为某种有待被攻夺、占有、瓜分、享用得客体对象甚至财产利益得论调(如韩非所谓“能独断者能够为天下王”(16))是截然不同得.也只有在如此得观念背景下,才能够真正理解儒家“民为责,社稷次之,君为轻”(17)得内在意蕴.同样与源自上古氏族社会内部结构关系得原始民主与人道传统有紧密关联,同样以“天下为公”得“大同”社会为最高理想追求,儒家与道家却存在着非常大得歧异:儒家看到得是作为“小康”秩序象征得“周礼”与“大同”社会得联系,以及与之相应得作为这种“礼”得精神实质得“仁”对现实黑暗昏乱得遏制批判得意义;而道家关注得则是“周礼”差不多标志着得对“天下为公”得“大同”性社会得反动,以及与之相应得作为“礼”得精神实质得“仁”在背弃了“大同”精神这一点上与现实残暴间得一致.这是非常堪玩味得两种不同思维方式推导出得各异其趣得认知评判,而其内蕴着得终极理想指归则又是一致得;换言之,“天下为公”得“大同”之世实为儒、道两家价值取向共同得精神渊薮.只只是儒家站在价值相对主义得立场上,从现实动身,确信了“周礼”与人们理想社会追求间得一致性,而道家则从价值得绝对主义动身,无视或避离现实,否定了“周礼”和儒家之“仁”对人们社会理想追求所具有得确信意义.道家未能跨越理想和现实得巨大反差,寻不到理想展开得支靠支点,因而在社会理想层面就只留停留于抽象得否定,在实践上则往往留于消极得躲避.与此不同,儒家在坚守全然性价值理念得原则前提下,显露出坚韧得个性:在“大道既隐”,“大同”不可得得乱世,退而求“小康”,在“小康”社会建设实践中去积极谋求“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之道得复归.正是这种坚韧个性塑造而成了中华民族精神.这精神激励着数千年来得中国人始终都为最高理想得实现而不懈努力.正是这理想和为理想所做得努力,不断推动着中国历史得进展进步,不仅使中华民族始终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更制造进展起伟大得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卓越得贡献.(二)作为一个学派,儒学是由孔子创立得.孔子生活在“天下无道也久矣”得春秋末世.(18)面对诸侯征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得现实,他尽管口头上标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9)但实际上始终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0)为自己得志向,故其热切地关注着现实政治.只是,孔子不是象一般策士那样为一家一国得利益作权益性谋划,而是从人类长远前途和命运着眼,构想社会和谐得万世长策.这就需要在社会中确立理性、秩序、公正得价值理念.人们对这些价值理念达成共识,就能够从全然上矫正扭曲得人性,改变荒谬得现实.那么,如何构建这些价值理念?“学而不厌”、“信而好古”得孔子,不是象宗教家那样制造出一个外在超越得全知全能得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得思想和行为,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先王那儿查找智慧.他看到,上古以来,“德”、“礼”、“孝”、“仁”这些传统观念虽受到严峻冲击,但在社会结构中和人们得心底深处并未从全然上动摇.因此,他“述而不作”,以温习和诠释《诗》、《书》、《易》、礼、乐得方法,确信和弘扬这些观念得人文价值,并试图以此作为原动力来建立符合人道精神得理想王国.(21)孔子以其人文理想和殉道精神,赢得了世世代代人们得尊敬.能够如此讲,他得一生是意义化作生命、生命化作意义,其人格和学咨询是对人一辈子意义得追求、对人一辈子意义得诠释.孔子思想中有二点颇易被人误解:一是其好“礼”“从周”,不时感叹:“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22)声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3)大概他是位典型得复古主义者;二是其强调整顿无序得社会状态,认为治理国政当以“正名”为先,大概他是位顽固坚持名正言顺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等级秩序者.而实际上,孔子所从之“周”,绝非西周社会得简单回归;所好之“礼”,亦已增添了许多新内容而绝非全然为古礼了.同样,孔子强调“正名”,并非为了维系现存得社会统治秩序,而是要以此为手段,达到实现其社会理想得目得.在孔子看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4)以德治国,显然是一种最佳得政治选择.这是源于上古传统得主张.上古之世,民风淳朴,以“德”维系、调节、整合人际关系,又能尊重民意,使氏族共同体成员享有较充分得民主权利.《尚书·尧典》称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古今注》讲尧立“谤木”以鼓舞人民提出批判和建议:“尧设诽谤之木,今之华表也.……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至于尧、舜禅让,尚德授贤、以德居位,更是古史传奇中得佳话.此外,史书中还记载了舜高尚得孝悌德行,讲:“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帝尧闻可用者,四岳咸荐舜.”(25)孔子熟知这些史事和传奇,故其对古圣之德多有称扬,如称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颂道:“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26)又赞美:“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27)他更从中获得启迪、汲取智慧,并以上古传统为精神资源阐发其自己得社会理想主张.《论语·为政》记孔子之言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并不一般地反对刑政之治,但他洞悉到刑政之治有治标不治本之弊,而唯有德礼之治才能标本兼治,获得最佳政治效果.(28)《论语》中得另段记载亦显明地反映了这种观点倾向:“季氏康子咨询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9)孔子对“德治”如此看重,无疑有其认知方式作为深刻得理论基础.孔子之学肯认个人一辈子命存在得意义与价值,但又认为这只有依靠个人得道德修为与躬行践履,在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得和谐关系中才能得到凸显.他正是据此得到以“德治”为本得理想社会政治结论得.孔子得“德治”包含着多方面得内容,而其要者则有三端:首先,“德治”要以“仁”为差不多精神.孔子主张“泛爱众”,“因民之所利而利之”,(30),赞扬“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圣德,指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31)其次,孔子指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32)确实是讲,要以兢兢业业、恪守信誉、节用爱民、征发以时作为治理国家得差不多准则.他赞子产之行合乎君子之道:“其行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33)“养民也惠”、“使民也义”表明作为政治家得子产得行为符合着治国差不多准则.最后,“德治”必须以守信、惠民、济众、尚贤、崇正、均平、公正等为差不多内容.《论语》中对此多有记载,如:“哀公咨询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34)“子贡咨询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35)“宽则得众,敏则有功,公则讲.”(36)此外,子曰:“季氏富于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37)这与孔子“苛政猛于虎”得责难一样,亦透露出“德治”中对民众关爱之情.那么,由谁来实施这“德治”,从而实现社会理想呢?孔子尽管对现实社会中得当政者多有谆谆教诲,并盼望能借助他们得力量来推展其学,(38)但在鲁短暂得从政实践、奔跑六国而又四处碰壁得切躯体验,使他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当政者失去信心,而把盼望寄予在仁人君子身上.孔子认为,只要仁人君子在位,则自然能改造社会、实现理想:“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39)“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40)作之君,则作之师,君、师同道,这确实是孔子开出得济世良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1)仁人君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42)又“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43)并有“疾夫没世而名不称焉”之志(44),其“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45)受孔子思想及其人格精神妨碍,他得学生多能振奋而起,如曾参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重乎?”(46)有如此一些仁人君子居于上位,治理国政,上行下效,民德归厚,自然也就不难实现人人君子、比屋可封得社会理想了.我们在这个地方不难发觉,孔子得这种社会理想观,与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中提出得哲学家为王得主张颇有相似之处.在中国儒学史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孔子所提出得理想观,其意义要紧有二端:一是在礼制崩解,“礼”名存实亡之际,提出“仁”得范畴作为“礼”得最高精神得解释(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从而为新社会秩序得重构点示了方向;二是在把“礼”建基于“仁”之后,更进而着力强调“仁”之与否得主体性(所谓“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从而使士君子得人格超出了单纯伦理学层面,而禀有了社会运动价值目标得性质.这两方面,关于中国社会一一文化得得系统来讲,发挥了某种终极性意义目标得功能,成为了中国社会进展、中国人(尤其是士君子)生存得全然立足点和全然动力.职是之故,“仁”得逻辑终极点也就能够意味着生命得最后圆满了,此即《论语·子罕》所谓“仁者不忧”.(三)较之孔子,孟子生活得战国时代更加昏乱无道.诸侯为了争霸天下,“食饕无耻,竞进无厌”(47)各国之间动辄相互征伐,“兵革更起,城邑数屠”(48;统治者集团内部争夺权力得纷争更是此起彼伏,以至于臣弑君者有之、子弑父者亦有之;……所有这些,均使民众陷入痛苦不堪境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得民众,渴望能代表着真理、正义、秩序和理想得“圣人”出来改造现实,使社会能摆脱昏乱而达有序、能消除无道而臻理想,所谓“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49)正是在如此得背景下,产生了孟子其人其学.他所提出得社会理想,既是其本人政治思想得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时多少反映了当时民众得盼望和要求.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孟子得社会理想观,大概可表述为:“圣”而“王”者,实施“仁政”,以达“王道”之理想境地.具体讲来,则包含着下列具体内容:其一、“圣”而后“王”.孟子考察历史,注意到历史上凡建立下不世功勋,对民生福祉有所作为者,均是“圣”或“仁”者为“王”.他们能够在民众处于危难之际,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因而赢得民众由衷爱戴、真诚敬重.比如,“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生殖,五谷不登,禽兽傴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慝.禹疏九河,沦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50)再如,“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落.民大悦.《书》曰:‘奚我后,后来其苏’.”(51)又如,“昔者大(太)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因此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踰梁山,邑于歧山这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52)孟子依据其所“追述”和描绘得这些古代史事,(53)发挥道:“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故而“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54)这实际明确提出了一个“内圣外王”得理想政治模式:先圣而后王,只有圣者才能为王.如前所述,在孔子开出得济世良方之中差不多隐含着。
孔子的社会理想
孔子的社会理想作者:颜世安来源:《新世纪图书馆》2017年第11期摘要讨论孔子的社会理想,主要依据当是《论语》。
从《论语》看,孔子所说的道应该是代表他心目中的社会理想。
孔子的理想社会是天下有道,可以说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但更深的关切是在人的品德,是期待一个有美德的社会。
“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如何能实现,要从人类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
孔子的想法是君子承担责任,改造社会,引导民众,而不是在糟糕的社会环境下教育民众。
关键词孔子《论语》天下有道品德君子分类号 B222.2DOI 10.16810/ki.1672-514X.2017.11.002The Ideal of Confucius’ Social Politics: Tao Could Be Found EverywhereYan ShianAbstract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 Confucius’ theories of soc ial politics. From this book,Confucius’ Tao could be explained as an social ideal. The ideal society of Confucius is that Tao could be found everywhere, which is a harmonious and orderly society while morality could be deeply concerned. To realize this social ideal,Confucius’ proposition formed according to the real situations of social groups was that the scholars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refining society and leading people rather than educating people under the bad social circumstances.Keywords Confuciu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ao could be found everywhere. Morality. Scholars.1.从《论语》看孔子社会理想孔子的社会理想是什么?孔子一生努力,他心目中要追求的好社会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现在学术界看法未必一致。
孔子朱熹理想社会观
孔子朱熹理想社会观
上古时代,天下大道沧沧,尧舜的德行天下皆知。
不光是儒家,道家经典中也说到了尧舜的德行。
然后周时代虽然有些分崩离析,但是仁义之气时仍然和浓厚的。
楚庄王止戈为武,宋襄公仁义之师都看得出来。
当然这个时期离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已经有些远了。
先道,道坏用仁,仁坏用义,义坏用礼,然后是智和信。
这样的顺序,所以宋代兴仁,以主动提起仁气来引领时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后来明用礼,但是这些时候离开孔子的心中的理想时代都已经很远了。
理想的社会,仁义礼智信是都要有的。
而且外化为道,即天下大道沧沧,人人行善积德。
当然,提倡仁义礼智信至少方向是对的。
仁义礼智信本质为人乘宗教,就是投人的五条戒律,仁为不杀生,和放生,义为不偷盗和布施,礼为不邪淫和劝人戒邪淫,智为不饮酒和劝人不饮酒,笃信正法,信为不妄语,劝人实语言,这些要求中仁礼二德为持好了戒福报最大,败坏了戒律业障最大的,一如生活中一样。
杀业和邪淫业障最大,杀业短命败财,邪淫人贱多病多愚。
因为杀败富气,淫败贵气。
孔子怎样论述小康和大同
孔子怎样论述小康和大同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关于小康和大同的论述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对小康社会的理念进行了广泛的阐述。
小康社会是孔子所追求的社会目标之一,孔子认为,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社会。
他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庭和睦是小康社会的关键,他认为人们应该遵循仁义道德的原则来与人相处,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孔子也对小康社会的组成要素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他认为,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和谐的家庭和睦的社会。
孔子提倡家庭和睦,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只有家庭和睦、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社会才能够稳定和繁荣。
他还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只有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社会才能够不断进步和发展。
除了对小康社会的论述外,孔子也对大同社会的理念进行了重要的阐述。
大同社会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他认为,大同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和谐相处、没有贫富差距、没有社会冲突的社会。
孔子主张所有的人都应该追求仁义道德,用心行善,使得社会充满和谐和善意。
孔子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人人自觉地行善才能实现大同社会。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德治国,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认为,政府的责任是保障人民的福利和权益,但更重要的是人民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人人自觉地行善,才能实现社会的大同。
孔子对小康和大同的论述体现了他独特的思想和智慧。
他认为小康是个人追求全面发展和家庭和谐的阶段,而大同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理想社会,要求个人以德治国,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他的思想成为后世中国人追求小康和大同的重要参考。
孔子眼中理想的社会体系
孔子眼中理想的社会体系孔子的《论语》在提高个人修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
然而,孔子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他的学说里一定有他关于治国之道的看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论语》的研读,来探究孔子眼中理想的社会体系。
关键词:社会体系仁礼道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论语﹒八佾》)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华夏的统治体系有着特殊的自信。
相比于夷狄之国,我们有他们不具有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这种因素就是他眼中理想的社会体系。
这种社会体系的结构已经在《论语》里面得到了系统的阐述。
孔子在他的政治学说里,对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这里,主要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民”和处于统治地位的“君”。
当然,君民关系是相对的,因为,在孔子眼中,君民不应有明显的阶级性,他们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一、就普通百姓来说,应该通过自己一系列的努力做到“仁”,进而达到君子的境界,成为社会的广大的、稳定的组成部分。
首先,要做到仁应以孝悌为本。
在《论语》中,有关“孝悌”的章节达16处之多,足以见得孝悌观念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
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即孝敬父母,“弟”同“悌”,指尊敬兄长。
在孔子看来,人性本善,这种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亲亲”,即孝。
“‘孝悌’观念是人类伦理道德诸因素中的最本源、最基本的因素,人类只有发扬光大这种善端才能维护住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社会秩序,由文明走向文明,最终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
”只有做到了对父母、兄长等至亲的爱,才可以期望他能够爱他的君主,爱他所在的这个社会。
一个没有孝悌观念的人,其本质是不善良的、自私的,这样的人,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是极可能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恶欲而犯上作乱,破坏人伦和社会秩序的。
这是有差等的爱。
其次,孔子还希望民能保持淳朴的本性,做到不欺人,往大了说,就是建立诚信的社会氛围。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孔子反对那种花言巧语、善于察言观色、精于世故的人。
圣人孔子的理想是什么
圣人孔子的理想是什么孔子是春秋的大思想家,那孔子的理想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的理想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理想孔子的理想不是为了他自己,他的理想和追求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孔子一生的理想和追求是大同社会,天下大同。
他的理想不是个人的,是对于整个社会的贡献,追求的是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幸福。
那么何为大同社会呢?在孔子的眼中,大同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实现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先是要进入小康社会,才能进一步的过渡到大同社会,一蹴而就的社会是不稳定的。
那么在孔子的眼中,小康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孔子曾经说过:“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这句话的大意就是,人民都懂礼仪,注重大义,如果犯错,能够有法可依,而且没有酷刑严罚,民众生活温饱,不必为了生计而东奔西走,这就是孔子眼中的小康社会。
那么更高一级的大同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在孔子的眼中,从古到他生活的时代,只有在夏商周的贤德时期,那时的社会才能称为大同社会,可惜孔子都没有能看到,这也成为孔子人生的一大憾事。
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是这样的:天下为公,在那个时代,选贤能,讲诚信人们不独亲其所亲,不独抚养自己的子女,而是普遍相爱,使老者有所终,壮者有所用,幼者能够顺利成长,,寡、孤、独及残疾者生活都有依靠,男子有一定的职分,女子都能找到合适的人家。
人们不必把财货攫为已有,只怕货财被丢弃而不用。
人们在劳动中都能各尽其力,但不是为自己,并且鄙弃那种只为自己而劳动的行为。
所以,奸邪之谋、盗贼之事都不会发生,夜不闭户,这才是天下大同。
孔子简介孔子,春秋时期人,以子为姓,氏为孔,名为丘,字仲尼。
他出生在如今的山东曲阜,而原籍则在现今的河南商丘。
孔子之名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被人们广为熟知,他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曾跟随老子学习,学成后带领着一些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
孔子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孔子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孔子无疑是最受人尊敬和广泛传播的。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许多智慧和理念,不仅影响了古代社会,也对当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其思想体系中,孔子注重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统一,他的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相互呼应,互为基石。
首先,孔子的社会理想体现了他对社会秩序的关注。
他深知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发展的关键。
为此,孔子主张塑造一个以仁义为核心的社会伦理体系。
他认为,人们应该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以仁心待人,尊重家庭和社会的权威,遵守礼仪规范。
这样的社会秩序能够确保公平和正义,并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促进人们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孔子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也呼吁每个人追求自己的道德真善美。
他认为,个人理想是建立在个人修养的基础之上的。
他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律,通过塑造自己的品格和行为来达到人生目标。
孔子强调诚实守信、智慧和谦卑,他相信这些品质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基础。
他还教育学生注重与他人的交往,始终保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
孔子的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相互关联,相互支撑。
他认为只有个人具备良好的修养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他也坚信社会的有序和和谐能为个人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孔子的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影响了无数的人们。
即便在现代社会,他的思想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然而,孔子的理想并非只存在于书本中,而是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付诸实践。
如何将孔子的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融会贯通,成为当代人面临的挑战。
在一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许多人疏于修身养性,更注重个人利益和物质追求。
如果我们能将孔子的理念应用于生活中,努力追求仁义道德,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觉醒,我们将更加和谐、幸福并与他人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
总之,孔子的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的思想强调社会的和谐与个人的修养相互联系。
通过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和积极的行为塑造自己的品质,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孔子向往的理想社会作文
孔子向往的理想社会作文孔子的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孔子重仁爱,孔子的仁爱是人要爱人,人人相好,人人互挤,人人相爱,共创美好的世界,人人同其美好,这就是世界大同。
孔子要他的学生“远小人近君子”,君子之道是人间相同的大道,小人之道是崇尚自我难以容人的小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是根据礼记记载孔子对于大同社会的定义,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孔子眼里的理想社会具体是什么样子。
顾名思义核心点在于公,把天下看作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有一颗公心,对待其他人都犹如至亲一般诚信和睦,对待老人就都如自己父母一般,对待孩子犹如自己的孩子,孤寡老人儿童、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都能得到关怀养育,秉着赤诚的公心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没有私心杂念,没有阴谋诡计,整个社会能够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
用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这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每个人都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事的工作都是自己擅长喜欢的,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质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根本不用担心所谓的治安问题,一个个思想品德考试根本不用看结果都知道肯定全是满分,根本不用考虑所谓治安问题,制造防盗门和相关防盗设备的行业根本不存在,社会幸福指数不用说肯定属于超高级别的。
具体点比如去哪里旅游根本不用为住宿饮食烦恼,到处都是家,哪里都是亲人……这不单单孔老夫子心向往之,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梦寐以求,可是几千年来直到如今这样的社会也只能存在于梦里,但愿随着文明的发展以后能够实现吧。
至于孔子口中的大同社会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指的是炎黄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原始氏族社会,只是特点和我们刚才描述的有些不同。
在原始氏族社会里确实一切都是公有的,氏族人员的组成都是以血缘为纽带,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相信也确实能够做到,因为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物资匮乏,好不容易有口吃的就大家一起吃完了,根本没有东西可以偷,而且我们要清楚这仅仅限于一个氏族以内,那个时候是有许多氏族部落的,我们耳熟能详的炎帝黄帝也只是那时相对强大的两个部落而已。
中国古代的“理想社会”
中国古代的“理想社会”中国古代的理想社会2008-03-13 14:44:33| 分类:古代社会研究阅读363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儒家的“大同社会”。
中国古代的理想社会观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就已经提出“大同”社会观。
“大同”社会观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厌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就是孔子的理想社会,他描绘了一个不分彼此,各得其所,没有争斗的和谐社会。
这种“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社会,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理想社会,他们称之为“大同之世”。
对大同社会的描述,可以说这一直是中国人追求平均、共有的理论纲领。
从积极的方面看,它始终是引导人们争取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多少志士仁人为此而献身;在远古史代,社会财产公有,管理者都是被推选出来的有德有才的人,而百姓全都讲究信义,和睦相处。
人不独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他人也当作亲人);不独关爱自己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也当作自己的孩子)。
让老人得以安享晚年,让壮年人充分发挥作用,让孩子能健康成长,让无妻、丧夫、孤儿、独身老者、残疾人都得到社会供养,男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工作,女人都能出嫁。
人即使把东西丢到大路上,也不会藏到自己家里;有力气即便不使出来,也不会去为自己办事。
这样世人的阴谋诡计就没有了市场,偷盗作乱也就绝了迹,家家的大门也就不必关了,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二道家的理想社会。
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老子》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即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指武器装备),无所陈(布阵)之;使民复结绳(人类未有文字的原始社会的一种记事方法)而用之。
有关孔子理想的论文
有关孔子理想的论文有关孔子理想的论文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有关孔子理想的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末期,公室卑弱,大夫兼并,社会处于大变动之中。
经济上,宗族制度为家族制度取代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政治上,王权衰落,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思想意识上,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尚贤”思想都有发展。
对这种天子名存实亡、诸侯称霸争雄的动乱形势,孔子深表不满,斥之为“天下无道”。
一、孔子的社会理想孔子处于这样的特殊时期,作为一个极具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感应人们的迫切需要和愿望构思出一个理想社会,也就是一个温情脉脉,带有血缘关系和牧歌风味的社会。
这个理想社会不是一个理论上的构想,而是他生活的时代之前就已存在的现实社会――西周。
西周时期,天子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禁止各诸侯国间攻战兼并,相对东周是比较安静的;另外,周公是宗周第一家贵族,周公曾辅王摄政,制礼作乐,其长子封地称鲁,是孔子的诞生地。
东周王国与宋、鲁是东周时的三个文化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讲,鲁国的文化是西周文化的嫡传。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西周早期的宗法制向家族制过渡时期,由盛到衰,由治到乱,虽然当时的封建社会性质未变,但有大厦将倾之势。
孔子抚今追昔,怅然有“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慨叹是必然的。
他渴望圣人治国,生民能够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无争无乱。
他把眼光投向了过去的国泰民安的社会。
在孔子的心目中,理想社会由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先王之道,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一个是周代的礼乐文化。
于是采用周代的礼乐文化光复先王之道,成为他一生的梦想与追求。
他认为自夏、商、周以来一些基本制度如氏族宗法制、贵贱等级制等是经过历史考验的,不应改变;那些不是基本的、可以改变的方面,也不必或不能用人民革命的办法,而是应由当政者自上而下采用缓和的办法来改良社会,使社会恢复正常的秩序。
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实际是怎样的?
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实际是怎样的?2015.11.04 总第002期作者:兰台上一期《重读乡贤》我们从最早的商代开始了解最初的乡贤人群。
商代之后就是西周。
西周的制度一直是孔子梦寐以求的对象。
那么这个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实际上是怎样的呢?我们的话题中心“乡贤”在这个社会结构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这一期《重读乡贤》我们来仔细聊一聊。
[详细]周代国野乡遂制的诞生使最早的乡贤发生了分化国人乡贤可以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更多地享有政治权利。
而作为被征服者的野人乡贤,没有多少政治权利,只能老老实实在公田上服役。
井田制对于国人和野人来说,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
周代建立后国野乡遂制度带来的改变在武王伐纣,西周代商后,在国家的组织结构上,有明显的制度化改变究其改变的原因,在于周朝政权的本质。
西周王朝的政治基点是分封制,而分封制的实质又是一种“殖民统治”,是通过少数部族的移民实现对土著多数部族的统治。
为了满足这种通知,周人发明了国野乡遂制度。
《周礼》中把周天子直接统治的王畿划分为国与野两个部分。
国包括王城及周边四郊之地,野则是郊之外的区域。
王城之外、四郊之内,设六乡;此外的野则设六遂,是为国野乡遂之制。
相对应的,卿大夫的采邑称“都鄙”,也在野的范畴之中。
乡和遂的区别既有所处地区的区别,也就是既有国与野的区别,又有居民身份的区别。
在《周礼》中,乡和遂的居民虽然都可以统称为“民”,但是,六遂的居民往往“甿”、“氓”或“野氏”、“野人”,六乡的居民则可以与王城中的居民一道称作“国人”。
诸侯国的乡遂制度应当是一种政治制度。
国野乡遂制度的核心是,新的统治者与原有居民之间是一种政治界限清晰而地域关系交错的空间格局。
在何处,其所居除封国所在的城邑之外,均属“乡”的范畴;而被统治族群,无论是居于原有的城邑还是居于村落,均属“遂”的范畴。
v远道而来的周人及其随从的其他人员是这一地域的统治部族,也就是“国人”;当地居民不论尊卑都是附庸,是被征服者部族,也就是“野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眼中理想的社会体系
孔子的《论语》在提高个人修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
然而,孔子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他的学说里一定有他关于治国之道的看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论语》的研读,来探究孔子眼中理想的社会体系。
关键词:社会体系仁礼道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论语﹒八佾》)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华夏的统治体系有着特殊的自信。
相比于夷狄之国,我们有他们不具有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这种因素就是他眼中理想的社会体系。
这种社会体系的结构已经在《论语》里面得到了系统的阐述。
孔子在他的政治学说里,对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这里,主要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民”和处于统治地位的“君”。
当然,君民关系是相对的,因为,在孔子眼中,君民不应有明显的阶级性,他们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一、就普通百姓来说,应该通过自己一系列的努力做到“仁”,进而达到君子的境界,成为社会的广大的、稳定的组成部分。
首先,要做到仁应以孝悌为本。
在《论语》中,有关“孝悌”的章节达16处之多,足以见得孝悌观念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
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即孝敬父母,“弟”同“悌”,指尊敬兄长。
在孔子看来,人性本善,这种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亲亲”,即孝。
“‘孝悌’观念是人类伦理道德诸因素中的最本源、最基本的因素,人类只有发扬光大这种善端才能维护住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社会秩序,由文明走向文明,最终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
”只有做到了对父母、兄长等至亲的爱,才可以期望他能够爱他的君主,爱他所在的这个社会。
一个没有孝悌观念的人,其本质是不善良的、自私的,这样的人,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是极可能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恶欲而犯上作乱,破坏人伦和社会秩序的。
这是有差等的爱。
其次,孔子还希望民能保持淳朴的本性,做到不欺人,往大了说,就是建立诚信的社会氛围。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孔子反对那种花言巧语、善于察言观色、精于世故的人。
在他眼里,这样的人是难以交往的,这样的行为是可耻的。
相反,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是“刚、毅、木、讷”的。
过分的圆滑会使人丧失淳朴的本性,随之而来的便是诚信的失落,社会也就变得动荡,变得难以控制。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孔子把“信”作为民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做到了“信”一个人才能发展下去。
否则,他将寸步难行,无法生存,孔夫子对他也束手无策了。
民如此,国亦然。
国家就是民的集合,如果国家里的民都难以诚信,整个国家就难以正常运转,社会必然会崩溃。
二、对统治者,孔子提出了“德治”的要求。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用德治,自己的权威性自然会树立起来,百姓会像“众星绕北斗”一样紧密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要做到德治,统治者自身要做到“身正”。
惟“正身”,才可以“从政”;“从政”即是用道德教化去“正人”。
①“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论语﹒颜渊》)统治者的教化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它能使错误的、不好的社会习惯得到纠正,进而符合礼制的要求。
统治者应该是道德层面的“君子”,他应该是“直”的,这样他才能使百姓的陋习改变。
孔子强调统治者的榜样作用。
有一次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道:“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颜渊》)好的君主应该德治,而不是像韩非子一样用刑治,把百姓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应该用德感化,唤起他们性善的一面,这便是不治之大治,从这方面说,孔子和老子有某些相通之处。
统治者德治的又一重要手段就是推行以周礼为代表的礼制。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战争频繁,礼坏乐崩,社会动荡。
正是出于此,孔子提出了以礼乐教化的主张。
他看到周代的礼乐文明,于是就推崇周礼。
礼是一套系统的社会规范。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论语﹒学而》)礼可以作为一切事情的规范,通过这种规范,一切行为就是美好的,那么统治者就可以放权给“礼”。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泰伯》)一味恭敬而不懂礼法就会烦劳、忧愁;过于谨慎而不懂礼法就会显得胆小怕事;只知道勇敢而不懂得礼法的人就会鲁莽惹祸;心直口快的人不懂得礼法就会尖伤人。
可见,恭敬、谨慎、勇敢、直率,如果不讲礼貌,不受礼有约束,就会变得不文明,甚至不道德,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际之间的和谐。
克制自己服从礼仪规范,不仅出于维系公共秩序的要求,也出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需要。
②
三、孔子还提出了统御“君民”关系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忠恕之道”。
曾子曾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孔子的“道”是一以贯之的。
一方面,为君者以恕道对待自己的臣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这样就可以避免苛政暴政的出现;另一方面,为臣、为民者,要恪守忠节,“君为臣纲”作为道德约守需要被广泛认同。
这样,就可以保证社会体系的稳定性。
总之,孔子是一个治国的天才,他创造性地把社会阶级化,进而使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阶级提出各异的要求,大家只需要各司其职,按照“道”的要求行事,天下便可太平。
可惜的是,后来的统治者虽然尊崇儒家,但是他们却没有好好利用孔子的这一套治国理念,相反,它却作为统治者压迫百姓的来源,这是孔子不想看到的。
引用
①《新编中国哲学史》冯达文郭齐勇主编人民出版社41页
②《新编中国哲学史》冯达文郭齐勇主编人民出版社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