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八个流程
变更管理八个流程
1. 提交变更请求:当需要进行变更时,相关人员将变更请求提交给变更管理团队。
2. 变更评估:变更管理团队对变更请求进行评估,确定变更的影响范围、风险和资源需求。
3. 变更计划:基于变更评估的结果,变更管理团队制定详细的变更计划,包括变更的时间表、资源分配和风险管理策略。
4. 变更批准:变更管理团队将变更计划提交给相关的审批人员,审批人员根据变更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批准或拒绝。
5. 变更实施:一旦变更计划得到批准,变更管理团队将开始执行变更计划,包括资源调度、实施变更和监控变更过程。
6. 变更验证:在变更实施完成后,变更管理团队进行验证,确保变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反馈。
7. 变更记录:变更管理团队将变更的详细信息记录下来,包括变更的目的、过程、结果和影响,以便后续的参考和分析。
8. 变更关闭:一旦变更验证完成并记录完毕,变更管理团队将正式关闭变更,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总结和评估,以便提高变更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内部变更管理制度
内部变更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内部变更管理流程,提高组织内部效率和响应速度,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特制定本内部变更管理制度。
二、内部变更管理的范围内部变更管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人员变更:包括岗位调整、人员聘用、人员离职等;2. 设备变更:包括设备维修、设备更换、设备采购等;3. 流程变更:包括流程优化、流程调整、流程简化等;4. 系统变更:包括系统升级、系统更新、系统集成等;5. 政策变更:包括政策制定、政策调整、政策执行等。
三、内部变更管理的原则内部变更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合规:所有变更行为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2. 透明公正:变更流程应公开透明,确保各方权益的平等保障;3. 审批程序:变更需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变更合理性和可行性;4. 统一管理:所有变更需由专门机构或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变更可控性和完整性;5. 风险评估:变更前需进行风险评估和影响分析,确保变更风险可控。
四、内部变更管理的流程内部变更管理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1. 变更申请:申请人填写变更申请表格,说明变更原因、内容和影响等信息;2. 变更评审:专门机构或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评审,确定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 变更批准:审批机构对变更申请进行批准,指定变更责任人和执行时间;4. 变更实施:责任人按照批准的变更方案进行实施,确保变更的正确性和及时性;5. 变更审核:审核机构对变更实施情况进行审核,确保变更目标的达成和质量的保证;6. 变更总结:对变更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为后续变更提供经验和参考。
五、内部变更管理的责任1. 组织领导:组织领导应负总管理责任,确保内部变更管理的顺利实施;2. 变更申请人:变更申请人应提供准确的变更信息,配合变更的实施和审核;3. 变更责任人:变更责任人应制定详细的变更方案,确保变更目标的实现和质量的保证;4. 审批机构:审批机构应严格审批变更申请,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5. 审核机构:审核机构应对变更实施情况进行审核,确保变更目标的达成和质量的保证。
变更管理的主要内容
变更管理的主要内容
变更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变更管理流程:确定变更管理的步骤和流程,包括变更申请、变更评估、变更批准、变更实施、变更验证和变更关闭等环节。
2. 变更管理团队:组建一个变更管理团队,负责监督和执行变更管理流程,包括变更管理委员会、变更管理者和变更管理员等角色。
3. 变更分类和优先级:对所有变更进行分类和优先级划分,以便更好地安排资源和决策变更的实施顺序。
4. 变更评估和审批:对变更进行评估和审批,分析变更对项目或系统的影响,并决定是否批准变更实施。
5. 变更控制和实施:对已批准的变更进行控制和实施,包括计划变更实施时间、资源调配、变更文档更新等。
6. 变更回滚计划:在实施变更之前,制定一个回滚计划,以防变更引发问题或影响正常运营,确保能够快速回滚到原始状态。
7. 变更记录和文档管理:记录所有变更的详细信息,包括变更请求、变更评估报告、变更控制表、变更实施报告等,以便追溯变更历史和查找相关信息。
8. 变更沟通和培训:及时沟通变更信息给项目团队和相关的利
益相关者,并提供培训和指导,以确保变更的顺利实施和理解。
9. 变更影响评估:对已实施的变更进行评估,分析变更对项目或系统的影响,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解决或修复问题。
10. 变更审计和持续改进:定期对变更管理过程进行审计,评
估变更管理的效果和改进机会,以不断提高变更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变更管理岗位职责
变更管理岗位职责变更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变更进行有效管理,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其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变更管理计划制定变更管理岗位需要负责制定项目变更管理计划,明确变更管理的目标、变更管理的实施方式、变更管理的流程、变更管理的指导文件、变更管理的人员职责等。
变更管理计划必须得到项目组成员和重要利益相关者的认可。
二、变更申请识别和评估变更管理岗位需要负责识别和评估变更申请的相关内容。
包括变更申请的内容、变更的影响范围、变更的风险等,根据变更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在与相关人员沟通后,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变更,并对变更申请进行分类。
三、变更控制变更管理岗位需要负责对变更进行控制,即对已经经过变更申请识别和评估的变更内容启动正式的控制流程,包括变更申请的提交、变更的评审、变更的批准、变更的实施和变更的关闭等环节。
在整个变更控制的过程中,要对发起变更的人员进行跟踪回馈和信息反馈。
四、变更记录的管理变更管理岗位需要负责对变更记录进行管理,包括建立变更记录档案和维护变更过程记录,以便在项目实施期间和项目收尾时进行评估和总结,为今后的项目开发提供有用的经验和教训。
五、变更管理的改进为了提高变更管理的效果,变更管理岗位需要参与制定改进变更管理的计划和措施,并对现有变更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调整,使其不断地适应项目实施过程的变化。
六、与相关人员的协调和沟通变更管理岗位需要与项目领导、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业务代表等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经常对项目过程进行异动的变更管理,及时处理项目中的问题和改进管理制度。
在变更管理上,需要充分掌握变更管理的标准和规范,把握变更管理的全局,充分消除困难和矛盾,推动实施各种变更管理方案。
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在公司内部进行变革或改进时,能够有效地规范和控制变更过程,确保变更的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错误。
一、变更定义变更是指对企业组织、流程、系统、制度、人员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变。
变更可以是计划的、有目的的,也可以是突发的、应急的。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制定相应的变更管理制度来确保变更的顺利进行。
二、变更管理流程变更管理流程包括变更申请、变更评估、变更批准、变更执行和变更评估。
具体步骤如下:1. 变更申请:变更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变更可以是由任何员工发起的,申请中应包括变更的目的、内容、影响和风险等信息。
2. 变更评估:变更管理团队需要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风险和影响等。
3. 变更批准:变更管理团队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变更申请。
如果批准,还需要确定变更的执行时间、范围和人员。
4. 变更执行:变更执行是整个变更管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明确变更的具体步骤和责任人,并确保变更过程的透明和可跟踪。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纠正。
5. 变更评估:变更执行完毕后,需要对变更的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后续变更提供参考。
三、变更管理制度的要求1. 规范:变更管理制度应明确规定变更的申请、评估、批准、执行和评估等流程和步骤,避免漏洞和混乱。
2. 透明:变更管理制度应确保变更的过程透明,所有相关人员都能了解变更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3. 效率:变更管理制度应简洁、高效,避免冗余和复杂的步骤,提高变更管理的效率。
4. 风险控制:变更管理制度要求对变更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确保变更过程中不会对企业造成不可控的损失。
5. 学习和改进:变更管理制度应该注重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变更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变更管理制度的注意事项1. 员工培训:企业需要培训员工关于变更管理制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的变更管理意识和能力。
变更管理八个流程
变更管理八个流程变更管理八个引言变更管理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方面的变更和调整,从人员变动到流程调整,无所不包。
而为了保证变更的顺利进行和最大程度地降低变更带来的风险,有必要进行有效的变更管理。
本文将从八个方面详细介绍变更管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以便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变更管理。
流程一:变更识别1.定期审查现有的流程、规则和政策,识别需要进行变更的部分。
2.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的变更经验,寻找可能适用于本企业的变更。
注意事项•需要充分了解变更的目的和可能的影响,以评估变更的合理性。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变更,避免频繁变动带来的混乱。
流程二:变更评估1.对进行变更的具体内容进行全面的评估,明确变更的目标、影响范围和可能的风险。
2.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变更带来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注意事项•需要与各个相关方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意见和顾虑。
•对变更的优先级进行评估,优先考虑对业务产生重要影响的变更。
流程三:变更规划1.制定详细的变更计划,包括变更的时间表、资源分配和沟通方案等。
2.确定变更管理团队,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角色。
注意事项•需要将变更计划与其他项目的计划进行协调,避免冲突和重复。
•考虑到变更对业务的影响,合理安排变更时间,避免高峰期或重要节点。
流程四:变更执行1.进行变更,确保按照变更计划进行。
2.密切关注变更的进展,及时调整计划或采取措施解决变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注意事项•变更执行过程中需与相关方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反馈变更的进展和问题。
•记录变更执行的各个环节,以备后续审查和总结。
流程五:变更监控1.对变更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收集相关数据和反馈意见,对变更的效果进行评估。
注意事项•及时调整变更计划和措施,以适应变更过程中的变化和问题。
•记录变更的结果和教训,供后续变更参考和总结。
流程六:变更审查1.对变更的执行过程进行审查,评估变更的效果和风险控制情况。
变更管理制度(精选)
变更管理制度第一部分引言1.1目的本变更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的变更过程,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业务运作的负面影响。
1.2适用范围此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所有业务单元和部门,涵盖所有可能影响到信息技术、业务流程或组织结构的变更。
第二部分变更管理流程2.1变更提出2.1.1任何员工都可以提出变更请求,需以书面形式提交变更申请表,明确变更的原因、目的和预期影响。
2.1.2变更提出者要与相关业务部门和技术团队沟通,确保变更请求充分了解和详细描述。
2.2变更评估2.2.1由变更管理团队负责对提出的变更请求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资源需求、风险评估等。
2.2.2评估结果应在变更委员会会议前提交,以便委员会成员在会议上做出明智的决策。
2.3变更委员会会议2.3.1变更委员会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相关业务代表组成。
2.3.2会议周期为每月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以紧急召开。
2.3.3会议议程应包括变更提案的审查、评估结果汇报、风险讨论和最终决策。
2.4变更批准2.4.1变更委员会会对每个变更提案进行投票表决,多数通过即可获得批准。
2.4.2批准后,变更管理团队负责编制变更计划,明确变更的实施步骤、时间表和相关责任人。
第三部分变更实施3.1变更计划3.1.1变更计划应在变更实施前至少两周提前发布,以便相关人员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3.1.2变更计划应包括变更的详细描述、实施时间、风险评估和变更回滚计划。
3.2变更验证3.2.1在实施变更后,变更管理团队负责进行验证,确保变更达到预期效果,同时监测潜在的问题。
3.2.2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同时记录问题和解决方案。
3.3变更文档3.3.1变更管理团队负责撰写变更文档,包括变更的详细描述、实施步骤、验证结果和学习经验。
3.3.2变更文档要在变更实施后一周内提交变更委员会审查,并存档备查。
第四部分变更回顾4.1变更回顾会议4.1.1在变更实施后的两周内,变更管理团队组织回顾会议,总结变更的成功点和改进点。
变更管理制度完整版
变更管理制度一、变更定义变更是指在产品、服务、流程、系统等方面进行的任何改变,包括改进、优化、升级、迁移等。
二、变更分类1. 按变更类型分为:产品变更、服务变更、流程变更、系统变更等。
2. 按变更影响程度分为:重大变更、一般变更和小变更。
三、变更流程1. 变更申请:变更申请人填写《变更申请表》,说明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变更影响、变更时间等信息。
2. 变更评估:变更申请人提交《变更申请表》后,相关部门对变更进行评估,包括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变更的影响范围、变更的风险等。
3. 变更审批:评估通过后,变更申请人将《变更申请表》提交给上级领导审批。
对于重大变更,需要经过更高级别的审批。
4. 变更实施:审批通过后,变更申请人按照变更计划实施变更。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变更记录,以便追溯和查询。
5. 变更测试:变更实施完成后,需要进行变更测试,确保变更后的产品、服务、流程、系统等能够正常运行。
6. 变更上线:测试通过后,变更可以正式上线。
在上线过程中,需要做好备份和应急准备,以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7. 变更后评估:变更上线后,需要对变更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变更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变更带来的收益和风险等。
四、变更管理要求1. 变更必须经过审批,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变更。
2. 变更实施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测试,确保变更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3. 变更过程中必须做好记录和备份,以便追溯和查询。
4. 变更后必须进行评估,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和改进。
五、变更管理制度监督与执行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管理层进行监督和执行。
对违反本制度的个人或部门,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变更管理分类
变更管理分类变更管理是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为了在项目或组织中进行控制变更的一种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变更的性质和处理方式,变更管理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一、紧急变更管理紧急变更管理通常用于应对突发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尽快解决问题。
紧急变更管理需要进行快速决策,但请务必确保采取适当的步骤,以避免进一步损害业务或组织。
二、标准变更管理标准变更管理通常用于常规或周期性计划的更改。
这种类型的变更通常是预定的,可以通过按预定时间表执行实现。
在标准变更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仔细规划并制定适当的程序,以确保每一个标准变更都是可预见的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三、主动变更管理主动变更管理是在对项目或组织的过程进行改进的过程中引入的。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当前的做法进行评估,并基于评估的反馈来制定新的流程,以更好地满足未来的需求。
主动变更管理是有效改进流程和增强组织能力的关键方式。
四、紧急事态管理与紧急变更管理类似,紧急事态管理通常是针对紧急情况的。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意外的事件或突发事件引起的,需要即时采取行动以防止或减少后果的发生。
在紧急事态管理中,需要将资源集中到解决问题上,并确保采用适当的风险管理步骤。
五、服务请求管理服务请求管理通常用于记录或管理服务请求的处理。
这些请求通常是由最终用户提交的,它们可能是关于技术故障或业务问题的问题。
非常重要的是,服务请求管理需要确保及时回应请求以满足客户需求。
总的来说,变更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流程,有助于确保企业或者组织的成功。
对变更管理不同类型的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每种类型管理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有效应对各种管理需求。
因此,企业或组织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变更管理类型的选择,并建立相应的管理程序,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变更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控制、跟踪和管理项目或组织中的变更。
变更管理制度是规范和约束变更管理行为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其目的在于保证变更管理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合规性。
以下,我就变更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运行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变更管理制度的制定1.明确变更审批的流程和权限:制定变更审批的流程和权限,包括变更提案的提交、评估,批准和实施等环节,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为变更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2.制定变更单的模板和规范:制定变更单的模板和规范,标准化变更描述、变更事项、变更原因、变更影响分析等内容,保证各类变更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3.明确变更管理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标准:根据变更管理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标准,规范变更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同时建立风险评估和控制的指标和度量,对变更管理的风险进行预警和控制。
二、变更管理制度的实施1.建立变更委员会:建立变更委员会,由公司高层领导、技术专家、业务负责人等组成,负责管理和审批各类变更提案,保证变更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加强变更管理的培训和宣传:加强变更管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变更管理意识和素质,加强员工对变更管理流程和规范的理解和应用,保证变更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建立变更管理系统:建立变更管理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支持和管理变更管理流程,实现变更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提高变更管理的效率和可控性。
三、变更管理制度的运行1.定期对变更管理流程进行复盘:定期对变更管理流程进行复盘,对变更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优化,并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不断提高变更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2.加强变更管理的监督与跟踪:加强对变更管理的监督与跟踪,促进变更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保证变更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持续改进变更管理制度:持续改进变更管理制度,根据变更管理的实践经验和业务需求,及时修订和完善变更管理制度,提高变更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变更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运行对于保证项目或组织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一系列规范和流程保证变更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才能实现变更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工程合同变更管理
工程合同变更管理
一、变更管理流程
1. 变更提出:当发现需要变更时,由项目经理或相关方提出变更申请,并详细说明变更的原因、内容及预期效果。
2. 变更评估:收到变更申请后,项目管理团队应对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评估,并预估变更对工期、成本的影响。
3. 变更审批:根据评估结果,项目管理团队应将变更申请提交给有权决策的管理层或业主方进行审批。
4. 变更实施:一旦变更得到批准,项目管理团队应制定详细的变更实施计划,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5. 变更监控:在变更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应持续监控变更的执行情况,确保变更按照计划进行。
6. 变更记录:所有变更的细节,包括变更的原因、内容、影响以及实施过程等,都应详细记录在案,以备后续参考。
二、变更管理原则
1. 公正客观:在进行变更管理时,应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确保所有决策都是基于项目的最佳利益。
2. 透明沟通:变更管理过程中,应及时与所有相关方进行沟通,确保信息的透明性和及时性。
3. 文档记录:所有的变更决策和管理活动都应有详细的文档记录,以便于追溯和审计。
4. 风险管理:在变更管理中,应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三、变更管理注意事项
1. 任何变更都不应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实施。
2. 变更管理应遵循合同约定的条款,确保双方权益不受损害。
3. 变更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在实施前应全面评估其影响。
4. 变更管理应注重细节,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
总结:。
变更管理六个环节
变更管理六个环节变更管理呀,就像是驾驭一辆马车,得稳稳当当的,不然可就容易翻车咯!这六个环节啊,每个都有它的重要性。
咱先说变更申请这一环。
这就好比你想去一个新地方,你得先跟人说你想去吧!你不能啥也不说就闷头走。
变更也是一样,得有人提出来,大家才能知道有这么个事儿,然后去研究到底行不行得通。
要是谁都不说,那不是乱套啦!接着是变更评估。
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就像你打算买个东西,你得想想值不值啊,对你有没有好处啊。
变更也得评估它的影响、风险啥的,不能一拍脑袋就决定了,那多不靠谱呀!要是不仔细评估,万一弄出个大乱子,那可咋整!然后是变更审批。
这就好像家里有个大事儿,得家长点头同意才行。
变更也得有个权威的人或者一群人来决定,行还是不行。
他们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随便就通过或者否决。
变更实施就像是真正踏上旅程。
前面都准备好了,这时候就得行动起来啦。
得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来,不能马虎。
要是实施的时候出了岔子,那不就前功尽弃了嘛!变更验证就好比到了目的地得看看是不是你想去的地方。
变更实施完了,得看看效果咋样,是不是达到了预期。
要是没达到,那得赶紧想办法调整呀。
最后是变更关闭。
这就像结束了一段旅程,得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呀。
变更完了,得看看整个过程中有啥做得好的,有啥需要改进的,这样下次再遇到变更就更得心应手啦。
你想想,要是少了哪个环节,那变更管理还能做好吗?肯定不行呀!就像一辆马车少了个轮子,还能跑得稳吗?所以呀,这六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少,都得认真对待。
变更管理可不是小事,它关系到一个项目、一个组织的顺利运行。
就像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样,得顺畅才行。
如果变更管理没做好,那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就像人身体出了毛病一样。
所以呀,大家都得重视起来,把变更管理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
总之,变更管理的这六个环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只有把每个环节都做好了,才能让变更管理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加有序、顺利。
大家可别小瞧了它哟!。
如何做好变更管理
如何做好变更管理变更管理是指在项目或组织中对变更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它的目标是确保变更的正确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减少变更对项目或组织的影响和风险。
下面是如何做好变更管理的一些建议。
一、建立合适的变更管理流程1.明确变更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为什么需要变更管理?变更管理应该具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目标是什么?2.编写变更管理计划:明确变更提出、评估和批准的流程,包括变更的申请、评估、决策、实施和验收等环节。
同时,要指定相关的职责和权限。
3.建立变更管理团队:指定变更管理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确保具备合适的技能和经验。
4.培训和宣传:对项目团队成员和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变更管理的重要性和流程。
二、做好变更需求的管控2.进行变更需求评估:对有效的变更请求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对现有的项目或组织有实际的改进效果,评估变更对项目或组织的影响和风险。
3.优先级和紧急程度的确定:对已评估的变更需求根据其对项目或组织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排序,制定相应的变更计划。
三、变更控制和监督1.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设立一个跨部门的变更控制委员会,由相关利益相关方组成。
该委员会负责评审和决策变更请求,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2.制定变更控制策略:制定相应的变更控制策略,包括变更批准的阈值和准则,以及变更的授权和审核流程。
3.变更流程的监督和执行:设立跟踪和监督机制,对变更申请、批准和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变更的正确性和时效性。
4.变更评估和回顾:定期对已实施的变更进行评估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变更管理提供参考。
四、沟通和交流1.建立沟通渠道: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变更管理的相关信息传达到所有相关利益相关方。
2.及时通知和更新:及时向相关利益相关方通知变更的进展情况和结果,并对变更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更新。
3.处理冲突和争议:及时处理变更过程中的冲突和争议,确保沟通和交流的畅通。
五、变更后的监控和评估1.变更实施后的监控:对已实施的变更进行监控和跟踪,确保变更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变更管理知识点总结
变更管理知识点总结一、变更管理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变更管理变更管理是指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对项目的范围、任务分配、进度计划等进行变更和调整,以保障项目按时按量地交付。
2. 变更管理的重要性变更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项目的交付质量、减少项目风险、减少项目成本,保障项目按时按量地交付。
二、变更管理的流程1. 变更识别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对于可能引起项目范围、任务分配、进度计划等方面变更的因素进行识别,包括内部变更和外部变更。
2. 变更审批对识别出的变更进行审批,包括变更申请、变更评估、变更审批等环节。
3. 变更实施对审批通过的变更进行实施,包括对项目计划、资源分配、任务分配等方面的调整和执行。
4. 变更控制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变更的有效实施,不对项目目标造成负面影响。
三、变更管理的关键角色1. 变更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项目变更进行审批和决策的机构,由项目管理人员、项目发起人、项目利益相关方等组成。
2. 变更管理员负责变更管理流程的实施和控制,包括变更识别、变更审批、变更实施和变更控制等环节。
3.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包括对变更管理的监督和执行。
四、变更管理的关键技巧1. 变更管理的沟通技巧在变更管理过程中,对于变更的申请和审批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商,以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 变更管理的风险管理变更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影响,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降低变更带来的负面影响。
3. 变更管理的决策技巧在变更审批过程中,需要对变更的影响、成本和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做出合理的决策。
五、变更管理的优化方法1. 制定明确的变更管理流程和标准在项目启动阶段,就应该制定明确的变更管理流程和标准,以便对变更的识别、审批、实施和控制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
2. 强化变更管理的沟通和协调在变更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变更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以促进变更的顺利实施。
3. 做好变更管理的记录和跟踪对于所有的变更管理活动都应该做好记录和跟踪,以便对变更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反馈。
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变更管理失控,往往会引发事故。
一、变更管理要求
1、明确变更内容;
2、规定实施变更的程序;
3、对由于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
4、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
5、将变更的内容,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二、变更类型
1、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
①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类型;
②原料介质变更;
③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④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⑤操作规程的变更;
⑥工艺参数的变更;
⑦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
2、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
①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②安全设施的变更;
③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④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⑤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3、管理变更,主要包括:
①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②人员的变更;
③管理机构的叫大变更;
④管理职责的变更;
⑤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
变更及变更管理定义
变更及变更管理定义
变更管理是指在组织或项目中对任何已经存在的计划、流程、
规范或产品进行修改的过程。
变更可以涉及范围、时间、成本、质
量等方面的调整,以满足项目或组织的需求。
变更管理的目标是确
保变更的有效实施,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项目或组织的负面影响。
变更管理的定义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变更的范围,变更可以涉及项目的范围、目标、需求、设计、实施计划等方面。
在组织中,变更可以涉及流程、政策、组织结构
等方面的调整。
2. 变更的目的,变更可能是为了解决问题、改进流程、适应新
的需求或环境变化等。
变更管理需要明确变更的目的,以便有效地
进行规划和实施。
3. 变更的影响,变更可能对项目进度、成本、质量、风险等方
面产生影响。
在组织中,变更可能对员工、流程、业务运作等产生
影响。
4. 变更的管理,变更管理包括变更的识别、评估、批准、实施和监控等过程。
这些过程需要建立相应的流程和工具,以确保变更能够有序地进行,并最大程度地减少负面影响。
总之,变更及变更管理是项目管理和组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对已有计划和流程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的需求和变化的环境。
有效的变更管理可以帮助组织或项目更好地适应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持续的改进和发展。
变更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优秀7篇)
变更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优秀7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作者细致的小编为大伙儿找到的7篇变更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变更管理制度篇一1.目的为规范公司生产设备设施变更、拆除、闲置、报废的管理,有效通过再生资源,达到节能降耗,提升工厂经济效益的目的,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生产设施设备、变更、拆除、闲置、报废的管理。
3.工作程序3.1生产设施设备、变更、拆除、闲置、报废必需符合下列情形之一:3.1.1属于国家发改委颁布淘汰落后的机电产品。
3.1.2经质量技术监督局鉴定为不合格、报废的机电产品。
3.1.3属于生产技术改造,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机电产品。
3.1.4属于生产工艺转变,长久闲置未用的机电产品。
3.2申请制度和规定3.2.1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机电产品由使用部门和保管部门填写《固定资产闲置、报废申请表》.3.2.2由设备科现场确认后签署看法报主管厂长和公司领导审批后由财务部统一办理报废。
3.2.3特种设备报废后还应在平安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该设备的注销记下。
3.2.4生产设施建设中设计转变而变更设备。
3.2.5该设备不能满足现阶段生产要求和工艺技术。
3.2.6该设备自身缺陷,未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
3.2.7要求设施设备变更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填写《生产设施设备变更申请表》,交设备科核实,报主管厂长审批。
3.2.8变更设备的'购买严格按化工厂物质方案,购买制度执行。
3.3平安拆除的管理制度和规定3.3.1生产设施设备的拆除由使用单位按规定填写申请表。
报平安生产科、设备科、设备科审核后报主管厂长审批。
3.3.2拆除施工前,拆除单位应会同使用单位、平安生产科举行现场平安风险系数评估,制定拆除计划和平安预防措施,并由平安生产科制定专人现场负责监督执行,并做好记录。
变更管理流程
变更管理流程在项目管理中,变更管理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旨在管理和控制项目过程中的变更,确保变更能够得到恰当处理并最终成功实施。
本文将介绍一个有效的变更管理流程,以确保项目能够在变更发生时保持稳定且高效。
一、变更申请任何一个变更都必须通过变更申请的流程进行,以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变更申请应包含以下要素:1. 变更的背景和目的2. 变更的详细描述3. 变更的影响和风险评估4. 提出变更的原因和必要性5. 变更的优先级和紧迫程度6. 承担变更责任的相关方二、变更评估与审批一旦收到变更申请,变更管理团队需要进行评估和审批。
评估主要包括技术可行性、资源需求、进度和预算影响等方面的分析。
审批则需要考虑项目管理委员会或项目所有者的意见和决策。
三、变更实施计划在变更获得批准后,变更管理团队需要制定详细的变更实施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变更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2. 变更所需的资源和人员分配3. 变更的测试和验证计划4. 变更的沟通和培训计划5. 变更后的监控和控制措施四、变更执行与监控根据变更实施计划,团队开始执行变更工作,并进行相应的监控。
执行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变更对项目的影响,确保实施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质量。
五、变更验证与验收一旦变更完成,变更管理团队需要进行验证和验收,以确保变更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验证和验收包括对变更的系统测试、用户接受测试以及相关方的确认和批准。
六、变更文档管理在整个变更过程中,需要对变更进行全面的文档管理。
变更文档应包括变更申请、评估和审批记录、实施计划、执行和监控报告以及变更验证和验收的文件。
七、持续改进变更管理流程应该持续改进,以适应项目和组织的变化。
通过对变更管理的总结和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未来项目的顺利进行。
总结一个有效的变更管理流程能够帮助项目管理团队管理和控制变更,确保项目的稳定和成功。
通过明确的变更申请、评估与审批、变更实施计划、变更执行与监控、变更验证与验收以及变更文档管理等步骤,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变更带来的风险,并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变更管理的一般流程
变更管理的一般流程一、变更发起。
1.1 首先呢,得有个想法或者需求。
这就好比你突然觉得家里的布局不顺眼了,想重新摆弄一下,这就是变更的源头。
在企业或者项目里呢,可能是有人发现现有的流程、产品或者服务有点问题,或者是有了更好的主意,想让事情变得更棒。
比如说,一个软件公司的员工觉得某个软件功能不够便捷,使用起来有点“蹩脚”,就像穿着不合脚的鞋子走路一样难受,于是就想对这个功能进行变更。
1.2 这时候就得把这个想法详细地说出来。
不能含糊其辞,得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为什么要变更、变更的目标是什么都讲清楚。
就像你要跟装修师傅说清楚你想把家里的客厅怎么改,是要加个隔断呢,还是重新粉刷墙壁。
在企业里,这可能是一份详细的变更请求文档,里面写着对现有情况的分析、变更后的预期效果等内容。
二、变更评估。
2.1 变更提出来了,可不能马上就干啊。
得评估评估,看看这个变更是不是可行。
这就像你想做一件新衣服,得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布料,自己有没有那个手艺。
对于企业来说,要考虑技术上能不能实现这个变更。
比如说,想要给一个老系统增加一个很复杂的新功能,那现有的技术框架能不能支持呢?这就需要技术专家来好好研究研究,可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2.2 除了技术,还得看看经济上划不划算。
变更就像投资,得算算账。
如果为了一个小小的改进,要花一大笔钱,那就得好好斟酌斟酌了。
就好比你为了让自行车的铃铛声音更好听一点,却要花买一辆新自行车的钱去改装,那显然是不划算的。
而且还要考虑对其他方面的影响,像对现有业务流程的影响、对客户的影响等。
如果变更可能会让客户不满意,那就得像捧着刺猬一样小心对待了。
2.3 风险评估也不能少。
变更就像在走钢丝,可能会有掉下去的风险。
也许这个变更会导致系统不稳定,或者产品出现新的问题。
这时候就得把可能出现的风险都找出来,像侦探破案一样,一点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然后看看能不能接受这些风险,如果风险太大,像洪水猛兽一样,那这个变更可能就得重新考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更管理开放分类:产品创新数字化(PLM),PDM/PLM变更管理泛指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变动、更改的部分进行有效预见、应对、管理的过程。
由变更管理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变更管理(工程),是系统工程方面的一种过程,系统工程方面的变更管理过程是指就某一系统的变更提出请求,确定可行性以及开展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过程。
变更管理(人员),是个人、团队、组织机构以及社会变更的一种结构化方法变更管理(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是一个信息技术服务管理学科。
变更管理的目的与目标“变更管理”这项SMF 的目标就是提供严格有序的流程,以确保在尽量避免正常操作运转所受干扰的前提下,将所需变更调整引入IT 环境。
为实现这个总体目标,变更管理过程应提出以下要求:• 通过提交变更请求(RFC)正式启动变更程序。
• 在确定轻重缓急和对基础架构或最终用户影响程度的基础上,为变更事项指定优先级和类别。
所做指定将对变更请求受理速度及其所循授权途径产生影响。
• 建立快捷高效的申报程序,将RFC 交由变更管理人员和变更顾问委员会(CAB) 核准或否决。
• 制定变更部署计划,变更部署范围可能大相径庭,并需要在较为关键的过渡性里程碑处进行回顾评审。
• 与“发布管理”这项SMF 密切配合。
后者通常嵌套在变更管理过程当中,负责将变更事项发布并部署到生产环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发布管理”这项SMF ,请参阅/technet/itsolutions/cits/mo/smf/default.mspx 。
• 在将变更付诸实现后执行一个回顾评审程序,判断变更调整活动是否达到既定目标,并决定是否保留变更成果或将其恢复原状。
变更管理的重要定义CAB 应急委员会(CAB/EC)。
只负责处理紧急变更事项的CAB 专设机构。
组建这个委员会的目的在于,针对具有特殊优先级的紧急变更事项做出授权或予以否决。
变更。
刻意导入IT 环境的一切新增IT 组件,要么对IT 服务级别产生影响,要么对整个IT 环境或它的某一部分产生影响。
变更顾问委员会(CAB)。
CAB 是一个跨职能部门,负责评价针对业务需求的变更请求、优先级别、成本/效益指标以及对其他系统或过程的潜在影响。
CAB 通常针对变更请求提出付诸实施、深入分析、暂缓实施或彻底否决等建议。
变更类别。
变更部署对IT 和业务产生所影响的衡量指标。
为确定变更类型,有关方面将对变更复杂程度和所需资源(包括人员、资金及时间)加以衡量。
此外,部署风险(包括可能发生的服务中断)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变更发起人。
最初提起变更请求的人员;这个人可能是业务代表或IT 部门成员。
变更管理人员。
IT 机构中对变更管理过程负有全面管理责任的角色。
变更拥有者。
负责在IT 环境下计划并实施变更事项的角色。
变更拥有者角色由变更管理人员针对特定变更事项指派给有关人员,担当这个角色的人员将在收到已经核准的RFC 的时刻起承担相关职责。
变更拥有者必须遵循业经核准的变更时间安排。
变更优先级。
决定变更请求核准与部署速度的变更分类机制。
解决方案需求的紧迫性和不予实施变更的业务风险是赖以确定优先级的主要标准。
配置项目(CI)。
受配置管理职能控制的IT 组件。
每个CI 都可能由其他的CI 组成。
大到整个系统(包括全部硬件、软件和文档),小到单个软件模块或次要硬件组件,不同CI 的复杂程度、大小和类型可能存在天壤之别。
发布。
由一或多项变更组成的集合,其中包括已通过测试并被引入生产环境的新增和/或变更配置项目。
变更请求(RFC)。
这里指正规变更请求,包括针对变更的描述、受到影响的组件、业务需求、成本估算、风险评估、资源需求及核准状态等信息。
流程摘要在以变更管理为中心的语境中,变更可被定义为包括硬件、软件、系统组件、服务、文件或程序在内的一切对象——有条不紊地将变更引入IT 环境,并对IT 服务级别协议(SLA)、IT 环境或IT 环境某一组成部分施加影响。
变更可以是永久或暂时的。
变更既可能是以新创或修订版本组件全面取代当前版本组件,又可能是安装完全不同的组件或剔除过时组件。
不论是永久或暂时、新创或修订,符合上述定义的所有变更事项必须置于变更管理过程的掌控之下。
变更管理应对IT 环境下的所有变更实施管理。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变更有可能:• 对多个用户构成影响。
• 有可能导致关键任务或关键业务伺服中断。
• 涉及硬件(如服务器或网络设备) 或软件调整。
• 影响基于IT 系统存储的数据资料。
(这主要取决于数据类型——例如,电子商务网站报价单更新操作应由变更管理程序控制,但在公司数据库中更新客户信息的操作将无法以此方式控制。
)• 涉及影响多个用户的运转和程序调整。
我们还可对这张高阶图表做进一步编排,以提供详尽的端到端程序说明,进而描绘出全面完整的变更管理程序蓝图。
这份“变更管理SMF”指南的其余部分还提供了详细阐述这些变更管理程序的图表。
变更请求一般来说,身处业务环境的任何人均可提供变更请求,并因此成为变更发起人。
由于可能成为变更发起人的人员基础较为广泛,而这些人员对变更申请程序的熟悉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由一个程序确保变更请求的同质性和完整性,并将无关请求剔除。
虽然变更请求可由企业中的任何人提出,但却通常由“MOF 团队模型”角色群体中的某种角色发起并提交。
一般来说,每个角色群体都会提交与职责范围相关的变更请求。
无论变更请求是为了改善或摒弃现有服务,还是为了新建服务项目,都将促使变更管理程序做出相应调整。
在受控变更管理程序中,这些需求都将导致变更请求(RFC)的形成。
RFC 是记录变更提议全部相关信息的标准文档,内容涵盖从基本事项(例如,修改数据库系统字段名) 到详细信息(例如,变更产生的广泛影响——与已修改字段名相关的交互或服务系统)。
RFC 必须解答与变更提议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诸如“什么”、“为什么”、“谁”、“何时”、“哪里”及“如何”等。
RFC 必须对变更本身、实现变更所需开展的工作、变更执行主体、变更实现手段和变更涉及的配置项目加以说明。
RFC 还应披露变更目的支持信息、变更对组织机构的影响、在失败情况下的复原计划、变更成本、预算核准签名(如有必要)以及变更提议的轻重缓急。
RFC 应为变更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料,帮助他们在初始审查阶段准确快捷地评估变更事项,并在正式审核阶段决定受理或驳回。
RFC 应使用标准格式编制,以确保变更发起人为变更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料,进而间接帮助CAB 做出变更实施决策。
使用标准格式还可促使变更发起人对变更请求的范围、含意、风险以及在部署失败情况下的复原计划进行分辨并记录在案。
在许多情况下,变更发起人将不会得知或完全了解变更事项内含。
为此,所有MOF 团队模型角色群体均应对RFC 加以考虑,进而判断变更事项可能对IT 操作运转产生的影响。
RFC 将成为变更所涉及全部活动的参考重点。
Microsoft Word 模板、Microsoft OutlookR 邮件表格、Microsoft InfoPath? 表单或Web 窗体等标准格式的运用将允许各有关方面随时随地轻松调用所需信息,因而颇具裨益。
为协助开展变更管理程序,RFC 表单可包含有效性验证、强制及可选字段,以确保尽快录入必要信息,并避免发生在提交审核前将RFC 退还发起人补足所需信息的情况。
提出变更请求需要对变更管理程序所控制的IT 基础架构任何部分进行调整的人员(变更发起人) 均应首先完成RFC 。
导致RFC 产生的事件通常包括:• 针对事件或问题的解决方案提议。
• 通过客户联系渠道(通常是服务台) 或服务级别管理评价指标获悉用户或客户要求改进服务质量的不满情绪。
• 关于引进或剔除配置项目(CI) 的提议。
• 针对部分基础架构组件的升级提议。
• 影响IT 需求的业务决策。
• 促使服务变更的新增或修订法规。
• 物理位置变更。
• 厂商或承包商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发生变更。
虽然变更发起人可能是企业中具有变更请求提交权限的人员,但是,他们往往并不熟悉IT 环境本身的操作运转。
在这种情况下,应指派那些来自IT 环境的变更拥有者负责提供与RFC 变更技术特性相关的必要信息。
RFC 信息变更发起人应在RFC 编制过程中尽可能提供下列信息:• 变更发起人的姓名、职位及联络信息。
• 变更拥有者的姓名、职位及联络信息。
• 变更描述信息,也就是对变更本质特征的完整说明。
• 根据可用信息提出的变更优先级与分类建议。
• 针对与变更请求事项相关的任何问题或事件出具的问题报告(PR) 数量(如果知道的话)。
• 与所需变更一切项目相关的说明和标识,包括CI 识别信息。
• 变更理由。
• 变更事项成本收益分析和预算审批记录(如果需要)。
• 不执行变更的潜在影响,包括可能导致SLA 面临的任何风险。
• 影响与资源评估,也就是将受变更影响的用户以及这些用户所受影响程度。
• 变更发布位置和具有时间要求的建议实施计划。
• 包含触发条件和决策人详细联络信息的复原计划。
• 对业务连续性和应急规划的影响。
• 变更所蕴含的风险。
变更管理人员与变更审核程序其他参与人员还可能要求变更发起人提供业务案例、成本效益分析或实施计划提议等支持文档。
下文将对要求变更发起人提交上述清单中的两个RFC 项目——变更优先级和分类提议——做进一步解释。
变更优先级人们往往对“优先级”这个定义存在某种模糊认识;字典对这个名词的定义是:“优先顺序,主要根据重要性或紧急程度确定。
”在变更管理程序中,紧急程度取决于业务单位要求的变更实施速度。
针对优先级的设定提议共分四档:• 紧急。
如不立即实施变更,将导致企业面临重大风险——例如,应用安全修补程序。
• 高。
对企业具有较高重要性的变更,必须尽快执行——例如,为适应最新法规要求而实施的升级。
• 中。
应当执行的变更,旨在通过调整支持服务谋求收益——例如,针对客户反馈服务应用不同升级版本。
• 低。
虽不紧迫但有价值的变更——例如,针对用户配置文件附加“建议选配”信息。
这些优先级根据业界最佳实践经验定义。
当然,企业可视自身规模大小、组织结构和IT 部门与其所服务业务单位缔结的基础性SLA 对优先级定义进行修订。
例如,在某些企业中,如果就职于重要部门的人员希望在其所服务的用户配置文件中追加“建议选配”信息,那么,他所提出的变更请求将被赋予较高优先级。
相反,如果同一变更请求来自即将被裁撤的业务部门,则很可能被赋予较低优先级。
每家企业均应结合自身所处环境认真考虑这些优先级的正确使用方式,因为执行变更的时间和方式主要取决于变更请求被赋予的优先级。
同时,优先级还决定着变更请求接受评审的先后次序。
当然,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具有紧急优先级的变更请求之所以明显区别于具有其它优先顺序的变更请求,主要是由于前者为确保变更得到尽快实施而采取了不同的审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