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课程设计(0001)

合集下载

大气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大气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成分,了解大气层的作用和大气现象产生的原因。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大气现象,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运用数学和图表等工具处理大气数据,培养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环境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能够积极参与保护大气环境的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的概念和组成:介绍大气的基本概念,解释大气的组成和来源。

2.大气层结构:介绍大气层的结构和功能,解释各层大气的特点和作用。

3.大气现象:讲解大气现象的产生原因和特点,如风、云、雨、雪等。

4.大气环境问题:分析大气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探讨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大气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现象,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讨论大气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大气环境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问题的实际情况。

4.实验法:安排户外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研究大气现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地球科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来源。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视频资料,直观展示大气现象和环境问题。

4.实验设备:准备户外观察实验所需的设备,如望远镜、气象站等。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平时表现。

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练习题、研究报告等。

3.考试: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大气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大气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大气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大气的组成、分层和主要成分;(2)掌握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等参数的分布规律;(3)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如风、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4)熟悉气象灾害的种类和成因。

2.技能目标:(1)学会运用气象学原理和工具分析大气现象;(2)能够阅读和解释气象图表、数据;(3)具备简单的气象观测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2)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培养探索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人教版《高中地理》为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大气的组成和分层:介绍大气的起源、组成、分层结构及其主要成分;2.大气压力和温度:讲述大气压力的分布规律、温度随高度的变化;3.大气湿度:分析湿度在大气中的作用和影响;4.大气运动:讲解风、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基本概念及其作用;5.气象灾害:介绍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影响及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大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成因;2.讨论法:学生讨论气象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气象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4.实验法:进行简单的气象观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及相关辅助材料;2.参考书:大气科学、气象学等相关书籍;3.多媒体资料:气象图表、动画、视频等;4.实验设备:气象观测工具、实验材料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大气课程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气的组成、结构与功能,掌握大气层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学生能够掌握大气污染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措施,了解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了解气候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现象,解释生活中的大气相关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大气数据,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描述大气现象的分布特征,提高空间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养成关注大气环境、保护地球家园的良好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科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大气课程,培养科学精神、团队协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大气科学的基本概念,提高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对科学现象充满好奇,但需引导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实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手段,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将环保意识、科学精神等融入课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分解,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介绍大气层的划分、各层特点,探讨大气对地球环境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大气污染与防治:分析大气污染的类型、成因,介绍防治措施及我国相关政策。

教材章节:第二章3. 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讲解气候系统的基本概念,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教材章节:第三章4. 大气现象与生活:结合生活中的大气现象,解释其成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大气实验、观察,如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天气变化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

大气课程设计报告

大气课程设计报告

大气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大气的基本知识,包括大气层的结构、大气现象、大气污染及其影响等。

知识目标具体包括:1.了解大气层的结构,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空间;2.掌握大气现象,如气候变化、天气系统、大气环流等;3.认识大气污染的来源、传输和影响,以及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技能目标具体包括:1.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大气现象和污染问题;2.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和仪器进行大气污染监测和分析;3.能够撰写简单的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研究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体包括:1.培养学生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环保素养;2.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增强科学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层结构:介绍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空间的特点和功能;2.大气现象:讲解气候变化、天气系统、大气环流等基本概念和原理;3.大气污染:阐述大气污染的来源、传输途径、影响和控制措施。

具体的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大气层结构;第二周:大气现象(一);第三周:大气现象(二);第四周:大气污染(一);第五周:大气污染(二);第六周:实践与探究。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掌握大气知识;2.讨论法:学生针对大气现象和污染问题进行讨论,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大气污染案例,使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实际情况;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如下: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大气科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大气知识;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大气科学著作,拓宽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资料,辅助讲解和展示大气现象;4.实验设备:配备必要的实验仪器,如气象站、空气质量监测仪等,开展实验教学。

大气课程设计戴亚中

大气课程设计戴亚中

目录一、概述 (2)1、引言 (2)2、设计原始资料 (2)二、设计计算 (3)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3)1.1、标态下理论空气量 (4)1.2、标态下理论烟气量 (4)1.3、标态下实际烟气量 (4)1.4、烟气含尘浓度: (5)1.5、标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 (5)2.1除尘器设计: (5)2.1.1、除尘器的效率: (5)2.1.2、工作状况下烟气流量: (5)2.1.3、滤袋尺寸 (6)2.2、烟囱设计 (6)2.2.1、烟囱的几何高度的计算 (7)2.2.2、烟囱直径的计算: (8)2.2.3烟囱的抽力 (8)2.3、管道设计 (8)2.4、系统阻力 (9)2.4.1、摩擦压力损失 (9)2.4.2、局部压力损失: (9)2.4.3、系统压力总损失 (10)2.5风机选择 (10)2.5.1风量的计算 (10)2.5.2风压的计算 (10)三、总结: (11)四、参考文献 (11)一、概述1、引言在目前,大气污染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

而大气污染可以说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对人体的舒适、健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的正常生活和生理的影响。

目前,大气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该燃煤电厂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颗粒污染物,而且排放量比较大所以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处理,以免污染空气,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

2、设计原始资料锅炉设备的主要参数额定蒸发量(t/h)主蒸汽压力(MPa)主蒸汽温度(℃)燃煤量(t/h)排烟量440000排烟温度(℃)220 9.81 540 36.4 440000 140-150 烟气密度(标准状况下):1.34㎏/3m空气含水(标准状况下):0.01296㎏/3m烟气在锅炉出口的阻力:800Pa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当地大气压:97.86KPa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空气过剩系数:a=1.4煤的工业分析值:C=68%;H=4%;S=1%;N=1%;W=6%;A=15%;V=13%应用基灰分:13.38%;应用基水分:16.32%;可燃基挥发分:41.98%;应用基低位发热量:16768Kj/kg(由于媒质波动较大,要求除尘器适应性较好)按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况下):200㎎/ 3m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况下):900㎎/3m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在锅炉房北侧15米以内二、设计计算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摩尔分数/[mol·mol-1(C)化学成分W/% 单位质量摩尔组成/[mol·(100g煤)-1C 68 68/12=5.66 5.66/5.66=1H 4 4/1=4 4/5.66=0.706N 1 1/14=0.07 0.07/5.66=0.012S 1 1/32=0.03 0.03/5.66=0.0053H2O 6 6/18=0.33灰分151.1、标态下理论空气量对于该种煤,其组成可表示为CH 0.706N 0.012S 0.0053燃料的摩尔质量,即相对于每摩尔碳的质量,包括灰分,为:)(/66.1766.5100C mol g M ==2222220053.0012.0706.0)006.078.3(0053.0353.0)78.3(N a SO O H CO N O a S N CH ++++→++ 则18.10053.04706.01=++=a 若以单位质量燃料燃烧需要空气的标准体积V 0kg m mol m kggg mol V /15.7/104.221100066.17)78.31(18.13330=⨯⨯⨯+=-1.2、标态下理论烟气量由上面可知,理论空气量条件下烟气组成(mol)为:CO2:56.6 H2O: (40+3.3) SO 2:0.3 N 2:(56.6+20+0.3)×3.78 则理论烟气量为:kg m Q /88.390]78.3)3.3206.56(3.0)3.340(6.56[31=⨯++++++=kg m Q /75.810004.2288.39031=⨯= 1.3、标态下实际烟气量空气过剩系数α=1.4,则实际烟气含量:kg m a V Q Q s /6.11)4.015.775.8()]1([301=⨯+=-+=实际排放的总烟气量为:h m Q s /104.422104.366.11333⨯=⨯⨯=1.4、烟气含尘浓度:3333/1006.2/1006.26.1115.016.0m mg m kg Q A d C s ⨯=⨯⨯=∙=- 式中:d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质量分数 A —煤中不可燃成分的含量Q s —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1.5、标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3333/1072.1/1072.16.1101.0222m mg m kg Q S C s SO ⨯=⨯=⨯=⨯=- 式中:S —煤中硫的质量分数2.1除尘器设计: 2.1.1、除尘器的效率:%3.91206018011=-=-=C C s η 式中:C —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mg/m 3C s —标准状态下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规定值,mg/m 32.1.2、工作状况下烟气流量:h m T T Q Q s /107.646273)145273(104.422333⨯=+⨯⨯='⨯=s m Q Q V /6.179360064670036003===式中:Q —标准状态下烟气流量, T'—工况下烟气温度,KT —标准状态下温度,273K2.1.3、滤袋尺寸除尘器过滤面积:232694460107.64660m v Q A =⨯⨯== 单个滤袋直径D=400mm ,滤袋高度L=10m 单个滤袋面积256.12104.014.3m DL a =⨯⨯==π 滤袋条数:21556.122694===a A n 取224个 按矩形布置8组,每一组则为28个 组与组之间的距离:250mm 组内相邻滤袋的间距:70mm 滤袋与外壳的间距:210mm2.2、烟囱设计具有一定速度的热烟气从烟囱出口排除后由于具有一定的初始动量,且温度高于周围气温而产生一定浮力,所以可以上升至很高的高度。

大气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设计

大气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气的基本概念、组成和重要性;2. 帮助学生了解大气层结构、气候系统以及大气与地球其他系统间的相互作用;3. 使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大气污染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大气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研究大气现象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大气环境问题探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气科学产生兴趣,树立探索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2. 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大气环境保护行动;3. 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高国际视野。

本课程针对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大气科学的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为我国大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基本概念与组成:介绍大气层的定义、组成及其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涉及课本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2. 大气层结构与气候系统:讲解大气层的垂直结构、各层特点,以及大气与水、陆地、生物等系统的相互作用,涉及课本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3. 大气现象与人类活动:探讨大气现象(如风、云、雨等)的形成原理,分析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涉及课本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4. 大气污染与防治:阐述大气污染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为例,涉及课本第二章第四节内容。

5.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讨论大气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涉及课本第二章第五节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大气基本概念与组成;第二周:大气层结构与气候系统;第三周:大气现象与人类活动;第四周:大气污染与防治;第五周: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结合教材章节和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大气科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气课设

大气课设
C 点的局部损失:C 点是一个三通
A4 D4 2 0.79 A6 D6 2
A5 D52 0.48 A6 D6 2
L5 1 L4 2
查《简明工业通风设计手册》可知
5 0.43
4 ' 0.09
6 0.09
v4 2 7.52 PC 4 4 ' 0.09 1.205 3.05Pa 2 2
v2 计算 2
v ---管道内的实际气流速度
---气流密度
---局部阻力系数
E、F、G 三点的局部损失为:
PE PF PG 1
v12 6.192 0.19 1.205 4.39Pa 2 2
A 点的局部损失:根据《工业通风》中 231 页圆(方)弯管图,当角度位 45 度 时,取 r/d 为 6.0,则
2 取 0.05。
PA 1
v12 6.192 0.05 1.205 1.15Pa 2 2
B 点的局部损失:B 点是一个三通
A2 D2 2 0.61 A4 D4 2
A3 D32 2 0.61 A4 D4
L3 1 L2
查《简明工业通风设计手册》可知
3 0.30
K r 0.9 。
管径为 320mm,流量为 588L/s 时,圆形风管沿程摩擦压力损失
Rm4 ' 0.9 2.1 1.89Pa / m ,
管径为 360mm,流量为 882L/s 时,圆形风管沿程摩擦压力损失
Rm6 ' 0.9 2.4 2.16Pa / m

管径为 250mm,流量为 294L/S 时,圆形风管沿程摩擦压力损失
管径 D6 360mm ,其允许外径偏差为 1mm ,壁厚为。支管中的风速一般为 2-8m/s,计算中取 v0=6m/s。于是,可计算连接排风柜的风管 1、2、3、5 管径

大气湖南农大课程设计

大气湖南农大课程设计

大气湖南农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气的组成、结构及基本物理性质。

2. 学生能够掌握大气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3. 学生能够了解农业活动对大气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大气数据,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农业活动与大气环境的关系,培养绿色农业观念。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大气环境保护行动,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特点,结合大气学科的性质和教学要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大气环境的基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关注大气环境保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大气组成与结构:介绍大气层的划分、组成气体及其物理性质,涉及课本第二章第一、二节内容。

2. 大气污染与防治:讲解大气污染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包括课本第三章第一、二、三节内容。

3. 农业活动与大气环境:分析农业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探讨绿色农业发展策略,涉及课本第四章第一、二节内容。

4. 大气环境监测与评价:介绍大气环境监测方法、评价技术,以及GIS等技术在农业大气环境中的应用,包括课本第五章第一、二、三节内容。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大气环境知识。

教学大纲明确,进度合理,便于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1. 讲授法:针对大气组成、结构、大气污染等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

大气课程设计书

大气课程设计书

大气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对大气现象和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大气的组成、结构、循环和变化等基本知识;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的基本概念、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循环和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来说,将讲解大气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大气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阐述大气的层次结构和主要成分,讲解大气循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分析大气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包括讲授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等。

通过讲授法,将系统地讲解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大气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实际中的大气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将使用权威的教材和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料,包括图片、视频和动画等,以直观地展示大气的现象和过程。

同时,将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验和观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几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等来评估。

作业方面,将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和研究报告,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考试方面,将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将涵盖本课程的所有重要知识点,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估结果将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大气课程设计报告

大气课程设计报告

大气课程设计报告导语:文学源于生活,对生活的理解和升华即为对文学的最好感悟。

以下为大家介绍大气课程设计报告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1.1 根本工程任务潍坊市郊区有一座锅炉厂,满足人们用电量的需求的同时,排放出大量的含尘气体,需要进展处理以保证对环境无害,拟设计一套除尘系统。

该燃煤锅炉的根本参数如下:烟气流量:30000Nm3/h;烟气密度:1.29kg/m3;烟气黏度:1.8×10-5P.s;烟气温度:120℃;烟气压强:1atm;粉尘密度:2000kg/m3粉尘粒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平均半径Dmean =30μm,均方差σ= 1.2。

进口粉尘浓度:20g/Nm31.2排放要求要求到达国家《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xx二类区域排放标准。

即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3;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900mg/m3。

1.3工程意义锅炉厂排放的废气主要有锅炉燃煤产生的烟气,主要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将产生悬浮颗粒使气浑浊,出现灰霾、酸雨、光化学烟雾等气象灾害,危害环境和人体安康。

锅炉燃煤燃烧过程中还会产生多环芳烃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此外,燃煤电厂飞灰中也已检出吸附有非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

小颗粒一般是指空气动力直径在0.001~10m之间固态或液态的空气悬浮物。

我国大气中小颗粒物的污染非常严重,其主要是燃料燃烧后排放的产物,而其中又以火电厂排放的烟气所含比重最大。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的增加可导致大气能见度明显下降,太阳辐射损失明显增加,并影响人体呼吸系统。

全国城市空气中TSP普遍超标,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增加对人体安康有严重影响,刺激呼吸系统,使气喘病人痉挛,诱发支气管炎、气管炎,二氧化硫还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叶面伤害、坏死。

此外,二氧化硫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对金属材料可造成腐蚀使建筑材料出现斑痕,失去光泽。

大气课程设计完整版

大气课程设计完整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发电厂锅炉的烟气治理系统设计学生姓名题目序号65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14 年6月15 日目录第一章设计要求: (1)1. 设计题目: (1)2.设计原始数据: (1)3.设计要求: (1)第二章烟气性质分析: (1)第三章工艺流程的选择及设备计算: (1)1.除尘器应该达到的除尘效率: (1)1.2除尘器的选择: (2)1.3.电除尘器: (2)1.3.1运行参数的选择及设计: (2)2. 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3)2.1 通过除尘器的含尘气体量: (3)2.2 集尘极的比集尘面积和集尘极面积: (4)2.3 验算除尘效率: (5)2.4 有效截面积: (5)2.5 电除尘器内的通道数: (5)2.6 集尘极总长度,宽度,高度: (6)2.7 灰斗的计算: (6)2.8 校核: (6)3.脱硫设备的设计与计算: (6)3.1石灰石/石灰法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 (6)3.2石灰石/石灰法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工艺流程: (7)3.3 吸收塔内流量计算: (7)3.4吸收塔径计算: (8)3.5. 吸收塔高度计算: (8)4.烟囱的设计: (9)4.1 烟气释放热计算: (10)4.2烟气抬升高度计算: (10)4.3 烟气有效高度计算: (11)4.4 烟囱高度校核: (11)4.5烟囱的抽力: (11)5.系统阻力计算: (12)5.1管径的确定: (12)5.2摩擦压力损失: (12)5.3局部压力损失: (13)6.风机和电动机选择及计算: (14)6.1风机风量: (14)6.2风机风压的计算: (15)6.3风管直径: (15)第四章参考文献: (15)第一章 设计要求:1. 设计题目:发电厂锅炉的烟气治理系统设计2.设计原始数据:一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烟气量为Q =17.5×104m 3/h ,含尘浓度为18.32g/Nm 3,SO 2浓度为6.35 g/Nm 3。

大气的课程设计

大气的课程设计

大气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大气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运动规律,培养学生对大气的科学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大气的基本组成和性质;•掌握大气的压力、温度和湿度等参数的分布规律;•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和力的作用;•认识大气中的天气系统和气候系统。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收集大气数据;•能够分析大气现象,解释大气现象的原因;•能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解决大气相关问题;•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大气数据的处理和展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大气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大气层结构、大气成分、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等;2.大气的运动规律: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风的产生和传播、气旋和反气旋等;3.大气的天气系统和气候系统:天气系统的基本组成、气候系统的变化规律;4.大气环境问题:大气污染、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第二周:大气的运动规律;第三周:大气的天气系统和气候系统;第四周:大气环境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大气的运动规律和天气系统;3.案例分析法:分析大气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4.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大气参数,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大气科学导论》;2.参考书:大气物理学、大气环境学等;3.多媒体资料:大气现象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等;4.实验设备:气象站、温湿度计、风速计等。

大气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设计

目录前言..............................................................................................1. 设计任务书...........................................................................1.1 课程设计题目.......................................................................1.2 设计原始材料.......................................................................2. 设计概况...............................................................................2.1 设计内容...............................................................................2.2 脱硫工艺设计.........................................................................2.3 工艺流程...............................................................................3. 工艺、设备设计计算...........................................................3.1 除尘工艺设计计算...............................................................3.2 脱硫工艺设计计算...............................................................4. 烟囱的设计计算...................................................................4.1 烟囱高度的确定...................................................................4.2 烟囱直径的确定...................................................................4.3 烟囱的抽力计算...................................................................5. 辅助设备设计计算...............................................................5.1 烟气换热器的设计计算.......................................................5.2 供剂管管径计算...................................................................6. 设备布置.............................................................................6.1 总体布置..............................................................................7. 设计小结..............................................................................参考文献.....................................................................................前言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依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煤烟型污染。

大气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设计

目录1概述 (2)1.1设计目的 (2)1.2设计任务 (2)1.2设计依据及原则 (2)1.3锅炉房基本概况 (2)1.4通风除尘系统的主要设计程序 (3)2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4)2.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4)2.2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 (4)2.3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4)2.4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 (4)2.5标准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4)3除尘器的选择和比较 (5)3.1除尘效率 (5)3.2除尘器的选择 (5)4确定除尘器、风机和烟囱的位置及管道的布置 (6)4.1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 (6)4.2管径的确定 (6)5烟囱的设计 (6)5.1烟囱高度的确定 (6)5.2烟囱直径的计算 (6)5.3烟囱的抽力 (7)6系统阻力计算 (7)6.1摩擦压力损失 (7)6.2局部压力损失 (8)7系统中烟气温度的变化 (10)7.1烟气在管道中的温度降 (11)7.2烟气在烟囱中的温度降 (13)8通风除尘系统布置图 (14)参考文献 (14)炉子的空气过剩系数α=1.4一 概述1.1 课程设计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1.2 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 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 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使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 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 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1.3 设计原始资料锅炉型号:手烧炉,共 4 台 设计耗煤量:1000kg/h(台) 排烟温度:160℃烟气密度:1.34kg/Nm3 空气过剩系数如下表示: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按 0.01293kg/ N m 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C Y=68%,N Y=1%,H Y=4%,W Y=6%,S Y=1% ,A Y=15%,O Y=5%,V Y=13%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mg/ Nm 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900mg/ Nm 3' 1.867C Y + 5.56H Y + 0.7S Y - 0.7O Y ''' 's'净化系统布置场地为锅炉房北侧 15m 以内。

大气课程设计通用

大气课程设计通用

大气课程设计通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大气的组成、结构、循环和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大气的组成和结构,解释大气循环和变化的基本原理,并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分析大气现象的数据,并能够运用数学工具进行简单的气象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珍视自然资源,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的基本概念、大气的组成、大气的结构、大气循环和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大气的基本概念,包括大气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2.第二章:大气的组成,包括大气中的气体成分、颗粒物质和化学成分。

3.第三章:大气的结构,包括大气层划分、大气压力和温度分布等。

4.第四章:大气循环,包括大气的水循环、能量循环和气体循环等。

5.第五章:大气变化,包括气候变化、天气变化和大气污染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气象事件和环境问题,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亲自体验大气现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学生水平的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和动画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大气现象和环境问题。

《课程设计大气》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大气》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b-大气》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xll03104b周/学分:1/1.0一、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根据2018版环境工程专业(082502)培养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二)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 .先修课程:流体力学及设备、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原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后续课程:毕业设计(论文)二、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设计内容、基本要求及安排L课程设计内容(1)废气处理系统概述废气处理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污染情况、处理要求、执行标准等处理工艺的选择依据、原则废气处理系统的组成:集气罩、管道、处理设施、风机、电机、烟囱(2)集气罩的设计集气罩的选型、性能参数(风量、压力损失)(3)管道系统的设计管道系统的压力损失管道系统的布置及部件(4)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的工作原理、性能、机构以及设计计算(5)风机、电机风机的选择:类型、风压、流量电机的选择:类型、功率(6)烟囱烟囱高度和内径的设计计算2.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的选择是紧紧围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污染气体处理为主题。

课程要求如下:(1)合理布置污染气体处理系统,采用一套有效的处理方案对工业废气进行治理,治理设备及风机布置在车间外;(2)进行系统设计计算,完成标准设备的选型;(3)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不超过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规定,要求正确查阅和选择应执行的标准;(4)整理有关分析、计算的方法及结果等内容,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要求设计说明书内容完整正确、文理通顺;(5)在说明书中绘出计算用的系统轴测图,根据设计计算结果,绘制完整的系统平面布置图和系统图。

说明书和图纸要求如下:(1)要求每人完成一份设计,包括设计说明书和图纸。

(2)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要求编写,即包括与设计有关的阐述、说明和计算。

要求内容完整,叙述简明,层次清楚,计算过程详细、准确,书写工整。

说明书应包括目录、文献综述、正文及参考文献等部分。

大气课程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大气的基本概念、特性和现象,包括大气压力、温度、湿度、风等,理解大气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天气变化等。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大气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了解大气的分层结构及其特点;3.认识大气中的主要气象现象及其成因;4.理解大气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大气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象现象;2.学会通过气象图表获取信息,分析气象数据;3.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大气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介绍大气层的结构、大气的成分及其作用;2.大气的特性:讲解大气压力、温度、湿度、风等基本气象要素;3.大气现象:阐述云、雨、雪、雷电等气象现象的成因及特点;4.大气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探讨气候变化、天气变化等大气现象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大气的基本概念、特性和现象;2.讨论法:分组讨论大气现象的成因及影响,促进学生思考;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气象案例,让学生运用大气知识解决问题;4.实验法:进行简单的气象实验,如测量大气压力、湿度等,增强学生对大气现象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大气科学》、《气象学》等;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气候变化原理》等;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动画等,直观地展示大气现象;4.实验设备:准备气象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如气压计、湿度计等。

大气课程设计书

大气课程设计书

大气课程设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大气的组成、结构及基本特性,掌握大气层的主要成分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学生能掌握大气压力、风力等基本概念,了解气象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3. 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掌握全球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气象数据,能够预测天气变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大气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象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气象实验和观测,提高团队协作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增强对大气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学生通过学习大气知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科学精神,培养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类课程,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层的划分及各层特点- 大气成分及其作用2. 气象现象与原理- 大气压力的概念及其应用- 风力的形成与作用-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3. 气象观测与预测- 气象观测工具的使用方法- 气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4. 气候类型与分布- 全球气候类型的划分- 我国气候特点及成因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大气的组成与结构第二课时:气象现象与原理(大气压力、风力)第三课时:气象现象与原理(气候变化)第四课时:气象观测与预测第五课时:气候类型与分布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说明:本章节内容以教材中关于大气科学的相关章节为基础,结合课程目标,系统性地组织教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课程设计1 前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关注,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提高了工业卫生的标准,对烟尘排放浓度要求越来越严,排放标准越来越高。

要求散发有害气体、粉尘的单位,要积极采用密闭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并安装除尘和净化、回收设施。

同时还要求除尘设备必须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去除污染物高效。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大气污染现象,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有烟尘、NOx、和SO2。

火力发电厂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包括大量烟尘、NOx、和SO2,大量的烟尘排入大气会导致可见度降低、危害人体健康。

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酸雨对农作物、森林和水生物都有严重的危害。

当酸雨严重时,将造成农作物减产,树木生长不良和水生物死亡。

因此火力发电厂的烟气除尘以及除硫脱氮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国家都严格地规定了有害物的排放标准,以达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

对电厂燃烧时产生的烟尘、SO2和NOx 要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出除,才能满足环保的要求。

2 设计正文一、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某小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除尘、脱氮除硫处理系统的设计:锅炉型号:FG-35/3.82-M型(35t/h 蒸气);设计耗煤量:543.5kg/h;排烟温度;160℃;空气过剩系数:α=1.4;烟气密度(标态):1.37kg/m3;室外空气平均温度;4℃;锅炉出口前烟气阻力:1200Pa;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8%;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煤的工业分析:C Y=68%;H Y=4%;S Y=3%;O Y=5%;N Y=3%;W Y=5%;A Y=14%;V Y=11%;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17-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标准状态下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mg/m3;标准状态下SO2排放标准:900mg/m3;标准状态下氮氧化物排放标准:400mg/m3。

1.2 设计原始参数1.2.1 锅炉参数锅炉型号: FG-45/3.82-M型额定蒸发量:35t/h燃煤量:543.5kg/h排烟温度:160 ℃1.2.2污染源强相关参数烟气密度(标准状态):1.37kg/m3烟气在锅炉出口的阻力:1200Pa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8%当地大气压:101.325×(273+4)/273=102.81KPa室外空气温度:4℃空气过剩系数:α=1.41.2.3煤的工业分析值C=68%;H=4%;S=3%;O=5%;N=3%;W=5%;A=14%;V=11%1.2.4按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况下):200mg/m3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况下):900mg/m3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标准状况下):400mg/m31.3 设计内容1、计算污染源强、锅炉排烟量等相关参数;2、选择适当的处理装置;3、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主要运行参数;4、确定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计算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系统总阻力等;5、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总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6、编制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二.设计方案确定2.1除尘2.1.1 旋风除尘器工作原理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尘粒从合尘气流中分离出来的除尘装置。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不需特殊的附属设备,造价较低.阻力中等,器内无运动部件,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

旋风除尘器一般用于捕集5-15微米以上的颗粒.除尘效率可达80%以上,近年来经改进后的特制旋风除尘器.其除尘效率可达5%以上。

旋风除尘器的缺点是捕集微粒小于5微米的效率不高.旋风除尘器内气流与尘粒的运动概况: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沿器壁自圆简体,呈螺旋状由上向下向圆锥体底部运动,形成下降的外旋含尘气流,在强烈旋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密度远远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器壁,尘粒一旦与器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靠入口速度的动量和自身的重力沿壁面下落进入集灰斗。

旋转下降的气流在到达圆锥体底部后.沿除尘器的轴心部位转而向上.形成上升的内旋气流,并由除尘器的排气管排出。

自进气口流人的另一小部分气流,则向旋风除尘器顶盖处流动,然后沿排气管外侧向下流动,当达到排气管下端时,即反转向上随上升的中心气流一同从诽气管排出,分散在其中的尘粒也随同被带走。

旋风式除尘器工作过程如图所示,旋风式除尘器由筒体1、锥体2,进气3、排气管4和排灰口5等组成。

当含尘气体由切向进气口进入旋风除尘器时,气流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沿除尘器内壁呈螺旋形向下、朝向锥体流动,通常称此为外旋气流。

含尘气体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将相对密度大于气体的粉尘粒子甩向除尘器壁面。

粉尘粒子一旦与除尘器壁面接触,便失去径向惯性力而靠向下的动量和重力沿壁面下落,进入排灰管。

旋转下降的外旋气流到达锥体时,因圆锥形的收缩而向除尘器中心靠拢。

根据旋矩不变原理,其切向速度不断提高,粉尘粒子所受离心力也不断加强。

当气流到达锥体下端某一位置时,即以同样的旋转方向从除尘器中部由下反转向上,继续做螺旋形运动,构成内旋气流。

最后净化气体经排气管排出,小部分未被捕集的粉尘粒子也随之排出。

图1旋风式除尘器的组成及内部气流1-筒体;2-锥体;3-进气管;4-排气管;5-排灰口;6-外旋流;7-内旋流;8-二次流;9-回流区旋风除尘器的主要优点如下:(1)旋风除尘器内部没有运动部件。

维护方便。

(2)制作、管理十分方便。

(3)处理相同风量的情况下体积小,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4)作为预除尘器使用时,可以立式安装,使用方便。

(5)处理大风量时便于多台并联使用,效率阻力不受影响。

(6)可耐400℃高温,如采用特殊的耐高温材料,还可以耐受更高的温度。

(7)除尘器内设耐磨内衬后,可用以净化含高磨蚀性粉尘的烟气。

(8)可以干法清灰,有利于回收有价值的粉尘。

但其也有几个缺点,主要如下:(1)卸灰阀如果漏损会严重影响除尘效率。

(2)磨损严重,特别是处理高浓度或磨损性大的粉尘时,入口处和锥体部位都容易磨坏。

(3)除尘效率不高(对捕集粒径小于5um的微细粉尘和尘粒密度小的粉尘,效率较低),单独使用有时满足不了含尘气体排放浓度的要求。

(4)由于除尘效率随筒体直径增加而降低,因而单个除尘器的处理风量受到一定限制。

2.2 脱硫脱氮电子射线辐射法烟气脱硫技术电子射线辐射法烟气脱硫技术由烟气冷却、加氨、电子束照射、粉体捕集四道工序组成,其工艺流程是温度约为150℃左右的烟气经预除尘后再经冷却塔喷水冷却到60~70℃左右,在反应室前端根据烟气中SO2及NO X的浓度调整加入氨的量,然后混合气体在反应器中经电子束照射,排气中的SO2和NO X受电子束强烈作用,在很短时间内被氧化成硫酸和硝酸分子,被与周围的氨反应生成微细的粉粒(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粉粒经集尘装置收集后,洁净的气体排入大气。

该工艺能同时脱硫脱硝,具有进一步满足我国对脱硝要求的潜力;系统简单,操作方便,过程易于控制,对烟气成分和烟气量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跟踪性;副产品为硫铵和硝铵混合肥,对我国目前硫资源缺乏、每年要进口硫磺制造化肥的现状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在是否存在SO2污染物转移、脱硫后副产物捕集等问题上有待进一步讨论。

电子束法烟气脱硫工艺大致由烟气预除尘、烟气加湿冷却、喷氨、电子束照射、副产品收集、副产品处置六道工序组成。

图2电子束烟气处理流程主要工艺设备有:1.冷却塔:冷却塔将烟气冷却至适合于电子束反应的温度。

2.反应设备:反应设备由反应器、二次烟气冷却装置、窗箔装置及附着物排出装置组成。

反应器的形状应有利于减少电子束接触反应器表面引起的能量损耗,提高电子束的利用率。

3.电子束发生装置:电子束发生装置由发生电子束的直流高压电源、电子加速器及窗箔冷却装置组成。

电子在高真空的加速管里通过高电压加速。

加速后的电子通过保持高真空的扫描管透射过一次窗箔及二次窗箔(均为30~50μm的金属箔)照射烟气。

窗箔冷却装置是向窗箔间喷射空气进行冷却,控制因电子束透过的能量损失引起的窗箔温度的上升。

4.副产品收集设备5.供氨设备:供氨设备由液氨贮罐、氨气化器及蓄能器组成。

贮罐的液氨通过气化器气化,并经蓄能器向反应器供氨。

6.副产品造粒设备:副产品粉末造粒(压缩-打散)后,包装入库。

7.升压风机:处理后的烟气经风机升压后排入烟囱。

三.设计计算3.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以1kg煤来计算3.1.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V 0=56.67+10+0.94-1.5625+2.143=68.19mol/kg=1.53(m 3 /kg)V a 0=4.78x68.19=325.95mol/kg=7.29(m 3 /kg)3.1.2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V fg=56.67+20+0.94+2.143+3.78x68.19+5%x1000÷18=340.29mol/kg=7.62(m 3 /kg) 3.1.3标准状态下实际空气烟气量 V fg=V fg+(α-1)V a(m3/kg)=7.62+(1.4-1)x7.29=10.54(m 3 /kg) 标准状态下烟气流量V 应以hm /3计,因此,设计耗煤量⨯=fgVV设计耗煤量⨯=fgVV =10.54×543.5=5728.49(hm/3)=1.59(s m /3)3.1.4烟气含尘浓度)3/(m kg V Ad C fgsh •=)/(1039.254.1014.018.0C 33m kg -⨯=⨯== 2.39×103(mg/m 3)式中shd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质量分数A ------煤中不可燃成分的含量 fgV ------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kgm /3)3.1.5标准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61022⨯=fgSO V SC6so 1054.1003.02C 2⨯⨯=)/(1069.533m mg ⨯=式中S------煤中硫的质量分数fgV -----标准状态下燃煤产生的实际烟气量(kgm /3)3.1.6标准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氮浓度的计算)/(102362m mg V NC fgNo ⨯=6No 1054.1003.02C 2⨯⨯=)/(1069.533m mg ⨯=式中S-----煤中硫的质量分数fgV ------标准状态下燃煤产生的实际烟气量(kgm /3)3.2主要构筑设备计算3.2.1旋风除尘器计算设计选取XZT-90型旋风除尘器 取入口速度sm /131=υ,处理气体量)/(59.13s m qv=,T=433K,3/37.1m kg P=ρ涡流指数61.0)283433)(9.067.01(1)283)(67.01(13.014.03.014.0=⨯--=--=T D n气流在交界面上的切向速度s m s m t /92.24/)45.07.09.0(1362.00=⨯⨯=υ 外涡旋气流的平均径向速度s m h r q v r /62.058.2225.07.014.3259.1200=⨯⨯⨯⨯==πυ局部阻力系数66.945.01359.116/1622=⨯⨯==ed A ξ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Pa V P P 29.11181337.166.92121221=⨯⨯⨯==∆ξρ3.2.2电子射线辐射装置电子射线辐射法烟气脱硫技术由烟气冷却、加氨、电子束照射、粉体捕集四道工序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