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九 血清钾测定

合集下载

血清钾测定心脏功能

血清钾测定心脏功能

血清钾测定心脏功能血清钾测定是一种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常用方法。

钾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电解质,对维持心肌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清钾测定的原理、临床应用以及有关的注意事项。

一、原理血清钾测定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在实验室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样本进行检测。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离子选择电极和光度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是利用特制的电极测量样本中钾离子的浓度,从而得出钾的含量。

而光度法是通过钾离子与某种特定试剂发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再根据颜色的强度来推算出钾的浓度。

二、临床应用血清钾测定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判断心脏病患者的病情。

钾是心肌细胞正常运行所必需的,血清钾的浓度直接影响心脏的功能。

过高或过低的血清钾浓度都可能导致心脏异常功能。

通过测定血清钾的水平,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脏病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其次,血清钾测定也可用于监测药物治疗的效果。

一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钾平衡,如某些利尿剂和某些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定期检测血清钾浓度,医生可以判断药物治疗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做出相应调整,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血清钾测定还可以帮助检测和诊断一些疾病。

例如,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导致的高钙血症可能会引起高血清钾浓度。

另外,肾脏功能不全患者可能会影响钾的排泄,导致高血清钾浓度。

通过监测血清钾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这些潜在的疾病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血清钾测定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血清钾浓度会受到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准确的采集样本。

另外,一些药物和其他治疗措施也可能会对血清钾水平产生影响,应在进行测定前告知医生。

此外,血清钾测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大部分钾离子存在于细胞内,而不在血浆中,所以仅凭血浆测定的结果无法完全反映钾的总体水平。

在具体的临床判断中,医生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并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

总结:血清钾测定是评估心脏功能常用的方法之一。

全钾测定实验报告

全钾测定实验报告

全钾测定实验报告1. 引言钾是人体重要的无机元素之一,它在体内维持着正常的细胞功能和电解质平衡。

因此,准确测定体内钾的含量对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利用全钾测定法,测定某样品中钾的含量。

2. 实验原理全钾测定法基于钾的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

样品在高温燃烧装置中,钾元素被氧化为氢氧化钾,并生成氢氧化钡。

通过酸溶和加热的处理,将氢氧化钡转化为硫酸钡,从而形成可溶于硫酸的钡化合物。

最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产生的钡的吸光度,反推出样品中钾的含量。

3. 实验步骤1. 制备标准钾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钾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出不同浓度的标准钾溶液。

2. 取样分析:将待测样品加入到高温灼烧装置中,进行高温燃烧和酸溶处理,得到硫酸钡溶液。

3. 标定曲线:利用制备好的标准钾溶液,分别进行样品处理和测定吸光度,绘制出钾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定曲线。

4. 测定吸光度:将样品处理后的硫酸钡溶液以及标准钾溶液依次放入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测定其吸光度。

5. 计算钾含量:根据标定曲线及吸光度测定值,计算样品中钾的含量。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定,得到钾溶液的标定曲线如下图所示:![标定曲线](标定曲线图.png)通过对待测样品进行处理,并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吸光度,得到其对应的吸光度值为0.5。

根据标定曲线,可得到样品中钾的浓度为0.1mol/L。

5. 结论与讨论本实验利用全钾测定法,成功地测定出了待测样品中钾的含量为0.1mol/L。

该结果对于评估此样品的钾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中仅仅使用了一种样本进行分析,因此对于样品的相对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例如,样品本身的复杂性可能会影响样品的燃烧效果和酸溶效果。

此外,样品的前处理和仪器的使用也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一步优化和验证该方法。

总的来说,全钾测定法是一种可靠的测定钾含量的方法,但在使用中仍需多方面考虑,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血清钾检测方法的概述

血清钾检测方法的概述

血清钾检测方法的概述人体内的钾是维持细胞生理活动的主要阳离子,是保持机体的正常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参与糖及蛋白质代谢,保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所必需[1]。

钾代谢紊乱引起的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可导致全身各器官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严重时可导致死亡[2]。

血清钾的测定是一项古老而又必须要的生化指标,为临床常规和急诊检验项目,升高与降低与临床多种疾病相关[3],测定血清钾在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选择一个简便、快捷、有效、准确的检测方法,是分析方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现将检测血清钾的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找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血清钾测定的方法主要有火焰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ISE)法、干化学法、分光光度法。

1.火焰光度法火焰光度法的原理是:当血清样本经雾化装置化为细雾送入火焰中燃烧时,由于K+得到能量后,发射出特殊波长的光谱,光通过滤光片,被光检测器接收[4]。

通过光电系统对辐射光能的测量,已知高、低值的各分析物来校准,就可求得钾含量。

由于火焰光度法测定血清钾用血量少,操作简便为血清钾测定较理想的方法[5]。

因结果准确可靠,特异性好及成本低廉等特点广为临床应用,特别曾在基层医疗单位多使用。

其缺点在于,火焰光度法在检测过程中,灵敏度受燃气压力、助燃气的压力、标本进样速度影响,标本加入蒸馏水后要充分混匀,否则分析的样本与实际值有一定偏差。

此外,火焰光度法最大不足在于所使用的是丙烷等燃气,给实验室带来安全隐患。

其法测定钾不易自动化,在临床实验室已逐渐被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离子选择电极法取代[6]。

2.离子选择电极法(ISE)继火焰光度法及原子吸收光度法之后,Simon等[7]提出ISE法,应用中性载体缬氨霉素与碱金属离子具有选择性络合作用原理,研制出缬氨霉素膜钾电极。

1990年Brackeet等[8]又研制出离心式K+选择电极。

血清钾的酶学检测

血清钾的酶学检测

血清钾的酶学检测
李义龙;尉秀荣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检验》
【年(卷),期】1996(011)004
【摘要】目前国内实验室对血K^+的检测一般都采用火焰光度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这两种方法操较繁琐,并需特殊仪器。

使用日立7170生化仪对德国宝灵曼的酶法测K^+试剂盒进行检测,证实此方法精密度良好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1.6%和2.0%。

反应灵敏度高为1mmol/L,K^+的反应速率为0.067△A/min,远高于试剂空白的0.016△A/min,酶法与火焰光度法及离子选择电极法比较相关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李义龙;尉秀荣
【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2
【相关文献】
1.酶学比色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钾钠的比较 [J], 董振南;田亚平;李国君
2.血清酶学检测标准化和溯源性进展 [J], 齐天琪
3.季节对临床血清葡萄糖和血清钾检测结果的影响 [J], 徐晓蓉;华月琴;李元国;陈燕红
4.检测血清总胆汁酸和肝功能酶学指标联合检测对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探析
[J], 王韫晖
5.56°C加热30min灭活病毒对血清酶学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 [J], 尹笑笑;李欢;纵如原;刘倩;杨伏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钾实验报告

血清钾实验报告

血清钾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研究血清钾水平的变化,了解血清中钾离子的浓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实验材料:1. 血清样品:采集来自不同人群的血清样品。

2. 单位浓度的钾溶液:用于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曲线。

3. 钾离子电极:用于测量血清中的钾离子浓度。

实验步骤:1. 采集血清样品:选择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采集其血清样品。

确保样品的新鲜性和无污染。

2. 制备标准曲线:取一系列浓度已知的钾溶液,利用钾离子电极测量其电位值。

将不同浓度的钾溶液电位值与其浓度记录下来,以制备标准曲线。

3. 测量血清样品:将血清样品搅拌均匀后,使用钾离子电极测量其电位值,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血清中钾离子的浓度。

4. 数据处理:将测得的血清钾水平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5.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血清钾水平与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不同人群血清样品的钾离子浓度,得到如下结果:1. 健康人群:血清钾水平处于正常范围,通常在3.5-5.0 mmol/L之间。

2. 疾病人群:某些疾病(如肾病、酸中毒等)可以导致血清钾浓度升高或降低。

血清钾浓度升高表明可能存在肾脏功能障碍或酸中毒等问题,而血清钾浓度降低则可能意味着低血钾症等疾病。

3.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生素等)可以改变血清钾浓度,需要注意对患者血清钾水平的监测。

结果分析:1. 正常健康人群的血清钾浓度一般保持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正常。

2. 高血钾症可能与肾脏功能异常有关,也可能由于酸中毒而导致。

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进一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低血钾症可能与利尿剂的使用有关,需要调整用药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以维持血钾水平的平衡。

结论:血清钾水平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通过测量血清中钾离子的浓度,可以了解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并帮助诊断一些疾病和监测药物的影响。

钾离子测定的标准操作程序

钾离子测定的标准操作程序

钾离子(K+)测定的标准操作程序【应用范围】体外检测血清、血浆及尿液中钾离子浓度测定。

【适用仪器】Olympus AU-2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程序改变】严格遵循仪器、试剂说明书及校准品使用说明。

【方法学原理】K+PEP+ADP> Pyruvate+ATPPKPyruvate+NADH+H+ TDH tate + NAD+根据o-nitrophenol在340nm的吸光度的改变测定待测样本中的K +浓度。

【试剂】1.成份:R1 Buffer、1a Enzyme; R2 Diluent、2a Substrate。

试剂保存:未开封时2- 8°C保存至效期,配制后的应用试剂2- 8C保存2Weeks。

试剂准备:将酶试剂1a溶于缓冲液R1中作为R1, 2a底物溶于R2稀释液中作为R2,将两试试剂轻轻混匀待其完全溶解备用。

2.校准品:Diasys TruCal U。

3.质控品:Randox Assayed Multiseral Level 2 and Level 3 。

【标本收集与准备】1.血清或血浆标本根据实验室标准采集程序采集标本,适用标本为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肝素钠抗凝结果高0.5mmol/l),不可从正在静脉滴注手臂上采血,上机标本不能有凝块,样品采集后2天内离心标本,分离血清,血清或血浆标本室温保存4天,冷藏7天,冷冻保存6个月。

血清或血浆钠结果高于线性不建议稀释。

2.尿液标本定时或随机尿标本,不可加防腐剂,根据实验室标准采集程序采集标本,室温保存24小时,冷藏7天,冷冻保存6个月。

尿钠高于线性可用双蒸水对倍稀【操作步骤】1.仪器测定参数设置Test Name: I K Sample: Volume 7.0 LR1 Volume I 250| LR2 Volume I 1I LPri^ (340 I IMethod:[RATE IReaction Slope: I - I I 2. 试剂准备:将准备好的试剂置仪器试剂盘中(8C )。

血清钾离子的丙酮酸激酶法测定

血清钾离子的丙酮酸激酶法测定

血清钾离子的丙酮酸激酶法测定概述1. 本文旨在探讨血清钾离子的丙酮酸激酶法测定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意义。

高钾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及时准确地测定血清钾离子水平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而丙酮酸激酶法是目前用于测定血清钾离子的一种常见方法。

测定原理2. 丙酮酸激酶法是一种酶动力学测定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丙酮酸激酶催化反应将丙酮酸和辅酶A反应生成乙醛和丙酮酸,同时转移ADP 磷酸根生成ATP。

而在此反应过程中,ADP的浓度与生成的乙醛分子数量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检测ADP的浓度来间接测定血清钾离子的水平。

实验操作3. 取血清标本并离心制备样品;加入适量的丙酮酸激酶、辅酶A、ATP和谷氨酸钾盐,混合后在37摄氏度恒温下进行反应;通过添加一种特定的酶来将生成的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测定反应前后ADP的浓度变化,从而得出血清钾离子的水平。

临床应用4. 丙酮酸激酶法测定血清钾离子水平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钾离子水平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出机体内部的一些疾病情况,比如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脏病等。

血清钾离子水平的测定可以指导临床药物治疗,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丙酮酸激酶法测定血清钾离子水平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优缺点5. 丙酮酸激酶法作为一种常用的血清钾离子测定方法,具有诸多优点。

此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且不受血清中其它物质影响;此法对常见的医用药物没有干扰作用,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然而,此法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需要较为精确的实验操作和配制试剂,且操作流程较为繁琐。

总结6. 丙酮酸激酶法测定血清钾离子的水平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准确测定血清钾离子水平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我们也需要进一步了解此方法的优缺点,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读者了解血清钾离子的丙酮酸激酶法测定方法有所帮助。

钾的测定

钾的测定

钾的测定(原子吸收分析法)1.原理由特制的光源(元素的空心阴极灯)发射出钾元素的特征谱线(具有确定波长的光),谱线通过将试样转变为气态自由原子的火焰或电加热设备,则被待测元素的自由原子所吸收产生吸收信号。

所测得的吸光度的大小与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成正比。

即A=KC2.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钾元素空心阴极灯(波长766.5nm)3.步骤本实验采用标准加入法。

标准加入法的做法是在数份样品溶液中加入不等量的标准溶液,然后按照绘制标准曲线的步骤测定吸光度,绘制吸光度—加入浓度曲线,用外推法求得样品溶液的浓度。

取若干份(例如四份)体积相同的试样溶液,从第二份开始分别按比例加入不同量的钾标准溶液,然后用除盐水稀释至一定体积(设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为C x,加入标准溶液后浓度分别为C X+C0,C X+2C0,C X+4C0)分别测得其吸光度(A X,A1,A2,A3),以A对加入量作图,得下图所示的直线,这时曲线并不通过原点。

显然,相应的截距所反映的吸光值正是试样中待测元素所引起的效应。

如果外推此曲线使与横坐标相交,相应于原点与交点的距离,即为所求的试样中的钾离子的浓度C X。

ACC x C00 C0 2C03C04C0由标准加入法的做法可知,对试样中未知元素的含量要预测其粗略含量,加入的标准溶液要与样品浓度接近,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在工作曲线线性良好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加入一点的方法,计算求得样品溶液的浓度。

取相同体积的试样溶液两份,分别移入容量瓶A和B中,另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加入B中,然后将两份溶液稀释至刻度,测出A和B两溶液的吸光度。

设试样中待测元素(容量瓶A 中)的浓度为C X,加入标准溶液(容量瓶B中)的浓度为C0,A溶液吸光度为A X,B溶液的吸光度为A0,则可得:A X=KC XA0=K(C0+C X)由上两式得C X=[A X/(A0-A X)]·C0当试样量有限而分析元素含量较少时,可采用简单的加入法或称“追加法”。

血清钾检测

血清钾检测

血清钾检测1. 引言血清钾(Serum Potassium,K^+)是指在血浆中存在的钾离子的含量,在人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

血清钾的测定是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之一,对于判断机体内钾离子的代谢平衡和机能状态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文将介绍血清钾的检测方法、临床意义及其常见异常情况。

2. 检测方法常用的检测血清钾的方法有离子选择电极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离子色谱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2.1 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是目前常用的测定血清钾离子浓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选择性钾电极和氯电极的电位差来测定血清中钾离子的浓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样本:将待测血清标本提取,放置在离心管中,并且离心使其凝集;2.标定电极:将选择性钾电极和氯电极标定,根据操作说明对电极进行标定;3.测定样本:将样本滴到选择性钾电极上,待稳定后读取电位差数值;4.计算结果:根据电位差数值和标定曲线,计算出血清钾离子的浓度。

2.2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钾离子对特定波长的光有吸收作用,通过检测吸光度来确定钾离子的浓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样品制备:将血清样品添加到原子吸收仪的测定池中;2.调整条件:根据仪器说明书,调节原子吸收仪的工作条件,如波长、电流等;3.测定样品:将测定池放入原子吸收仪,设定波长后开始测定;4.数据处理:根据测定结果和标准曲线,计算出血清钾离子的浓度。

2.3 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利用离子的电荷性质和分子量差异,通过色谱柱将离子分离并检测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样品中的钾离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柱分离,并采用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样品制备:将血清样品按照离子色谱法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前处理;2.样品进样:将处理后的样品进样到色谱仪中;3.运行色谱:设定色谱仪的运行条件,如柱温、流速等参数;4.数据采集:通过色谱仪的检测器采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5.结果计算: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计算出血清钾离子的浓度。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检验英文名称:Biochemistry test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132学时理论课学时:60学时实验学时:72学时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简介:《生物化学检验》是以健康和疾病时的生物化学过程为研究目的,通过测定组织、体液的成分,揭示疾病变化和药物治疗对机体生物化学过程和组织、体液成分的影响,以提供疾病诊断、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有用信息的一门学科。

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医学检验专业高素质的高职高专人才所必需的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毕业后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防疫机构、医学科研等单位从事生化检验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具备医学检验专业高素质的高职高专人才所必需的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必须具备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

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才是一门完整的课程,理论与实验同步进行。

理论学时数与实验学时数之比为1﹕1.2。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理论教学(一)绪论1. 目的与要求【掌握】生物化学检验的任务。

【熟悉】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领域。

【了解】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

2. 内容要点生物化学发展简史、研究内容及与医学的关系。

(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1. 目的与要求【掌握】分析试剂的选择与保存;实验方法的分级、标准品分级;实验误差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方法评价实验(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的原理;诊断性能评价的指标。

【熟悉】熟悉纯水的制备方法;实验方法选择的原则和步骤;方法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步骤;方法评价的指标;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的概念。

【了解】水的纯度检查;方法性能判断的指标;受试者工作曲线的应用和用途。

2. 内容要点实验用纯水的制备和纯度检查;分析试剂的选择、保存及实验试剂的配制;实验方法、标准试剂的分级,实验方法选择的原则和步骤;实验误差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方法评价指标与评价实验;诊断性能评价的指标(三)光谱分析技术1. 目的与要求【掌握】光吸收定律;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定性和定量方法。

血清钾钠测定的参考方法

血清钾钠测定的参考方法

血清钾钠测定的参考方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血清钾钠测定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评估体内电解质平衡及水盐代谢情况。

钾和钠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电解质之一,它们的浓度变化与身体的正常功能紧密相关。

因此,准确测定血清钾钠浓度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钾钠测定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是决定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者不断探索和改进参考方法。

本文将对血清钾钠测定的参考方法进行综述和总结,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参考方法,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血清钾钠测定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测定方法。

其中,我们将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帮助读者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或实践需求的测定方法。

最后,我们将总结当前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血清钾钠测定的参考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信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并对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Introduction)、正文(Main Body)和结论(Conclusion)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题以及研究的目的,并简要介绍了血清钾钠测定的重要性。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对本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主要小节,分别是血清钾钠测定的重要性和血清钾钠测定的常用方法。

在2.1小节中,将详细探讨血清钾钠测定的重要性。

该部分可以从生理学角度出发,阐述血清钾钠测定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缺乏血清钾钠测定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这一小节可以包括一些实际案例和研究结果,以支持其重要性的论述。

实验十九血清钾测定

实验十九血清钾测定

实验十九血清钾测定(火焰光度法)【目的】1. 熟悉火焰光度法测定钾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血清钾测定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原理】火焰光度分析法是一种发射光光谱分析,被测溶液经压缩喷雾变成雾状物后,与可燃气混合燃烧成火焰。

由火焰激发后各元素可发射出特有的光谱,样品中钾、钠原子受到火焰热能的激发而处于激发态,激发态的原子不稳定,迅速回到基态放出能量,发射出元素特有波长的辐射谱线。

钠的特征谱线为589nm(黄色),钾的特征谱线为767nm(深红色),用相应波长的滤光片将谱线分离,然后通过光电管或光电池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进行测量。

样品中钾、钠的浓度越大,所发射的光谱就越强。

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液与待测标本比较,即可计算出标本中钾、钠的浓度。

火焰光度法测定钾有两种方法。

①内标法:用含一定浓度的锂盐稀释液稀释样品,经火焰激发溶液中的钠、钾、锂,各自产生特异光谱,分别通过相应滤光片,照射在光电管上产生各自的光电流,并与锂(浓度恒定)产生的光电流比较,即可得出钠、钾的含量。

②外标法:用去离子水稀释样品,并雾化,经火焰激发钠、钾产生特异光谱,钠589nm,钾767nm。

浓度与光谱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内标法要求燃料纯度高,但精确度较好。

外标法干扰因素多。

【器材】火焰光度计、可燃气、试管、试管架、吸管。

【试剂】钾钠标准液:K+ 4mmol/L; Na+ 140mmol/L。

【操作】1.开机测定程序① 按下地面插座上红色开关,马达自行开动。

② 向上扳动仪器面板上的电源开关,见指示灯亮。

③ 持续按住红色点火按扭同时逆时针缓慢转动燃气开关,观察窗内电热丝变亮,出现由小火,逐渐变成大火。

④ 放开点火按扭,进样开关逆时针转至开的位置,观察窗内见兰色火焰。

⑤ 调节燃气开关,使观察窗内火焰呈绿色轮廓清晰的梅花圈状。

⑥ 用去离子水将仪表表头指针调至零点。

⑦ 标准K、Na溶液以100倍稀释后,将钠离子仪表表头指针调至70%,将钾离子仪表表头指针调至40%。

血清钾检测

血清钾检测

血清钾检测
血清钾检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用于评估人体
钾离子的水平。

血清钾是指血液中的钾离子浓度,它是维
持人体酸碱平衡、神经肌肉正常功能和心脏稳定性的重要
指标。

血清钾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许多疾病和病症,包括肾功
能异常、心脏病、高血压、肾上腺功能不良、酸中毒等。

不同的疾病或病症可能会导致血清钾水平升高或降低,因
此血清钾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并指导后续治疗。

血清钾检测一般通过抽取一定量的静脉血进行,然后送往
实验室进行分析。

正常血清钾水平在3.5-5.0mmol/L之间,但不同实验室可能会有轻微的差异,这需要参考具体实验
室的正常参考范围进行解读。

1
在进行血清钾检测前,患者可能需要遵循特定的准备事项,如避免进食或喝酒。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建议。

检测结果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和其他实验
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仅依靠血清钾检测结果无法作
出绝对的诊断。

如果您担心自己的血清钾水平,请及时咨
询医生。

2。

血中钾测定标准方法

血中钾测定标准方法

血中钾测定标准方法
血钾测定是临床常用的生化检查项目之一,用于评估体内钾离子的水平。

以下是血钾测定的标准方法的介绍:
1. 标本采集:通常采用静脉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分离血浆或血清。

2. 试剂准备:血钾测定通常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血钾电极、参比电极和电解液。

3. 仪器准备:使用离子分析仪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钾测定。

4. 测定步骤:
- 将血钾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电解液中,并将仪器调至血钾测定模式。

- 用移液器吸取适量的血清或血浆,加入到测量池中。

- 等待仪器读取血钾浓度并显示结果。

5. 质量控制:在进行血钾测定时,应同时进行质量控制。

常用的质量控制品包括商品化的质控品和实验室自制的质控品。

需要注意的是,血钾测定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标本采集时间、饮食、药物等。

因此,在解读血钾测定结果时,应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血清K测定

血清K测定
目录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注意事项 先将标准液和血清加入试管底部, 先将标准液和血清加入试管底部,加R1 时沿管壁按同一流速加入。 时沿管壁按同一流速加入。 注意安全: 试剂有毒! 注意安全: 试剂有毒! 正确使用玻璃移液管和微量移液器; 正确使用玻璃移液管和微量移液器;严 格按照表规定量加入; 格按照表规定量加入; 正确使用分光光度计; 正确使用分光光度计;手拿比色皿的 ‘‘毛面’’, 毛面’’ ‘‘毛面’’,试剂不超过比色皿容积 的2/3。 。
目录
目录
3、计算 、
A样品 血清钾浓度= 血清钾浓度 × 5.0mmol /L A标准
参考值
3.5~5.4mmol/L
目录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 、 2、实验分析 、 3、临床意义 、 血K↑: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 ↑ 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功能减退、严重溶血或组织损伤、 功能减退、严重溶血或组织损伤、急性酸中 毒或组织缺氧、食入或注射大量钾盐等; 毒或组织缺氧、食入或注射大量钾盐等; 见于严重呕吐、腹泻、 血K ↓:见于严重呕吐、腹泻、肾上腺皮质 恶性肿瘤、心力衰竭、 功能亢进 、恶性肿瘤、心力衰竭、肾性水 肿。
目录
加入物
标准管 — 100 µl 2ml 充分混合
样品管 100 µl — 2ml
•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样品
1、按表加量
标准液 R1
R1: : 四苯硼锂、 四苯硼锂、 蛋白水解酶 R2: NaOH
R2
400 µl
400 µl
充分混合, 充分混合, 37℃水浴 分钟上机 ℃水浴3分钟上机 测定。标准管可不加温。 测定。标准管可不加温。 2、混匀,在λ=620nm波长处 ,蒸馏水 调零,分别测定A标、A样 、混匀, λ=620nm波长处 调零,分别测定A

钾的测定——精选推荐

钾的测定——精选推荐

钾的测定(原子吸收分析法)1.原理由特制的光源(元素的空心阴极灯)发射出钾元素的特征谱线(具有确定波长的光),谱线通过将试样转变为气态自由原子的火焰或电加热设备,则被待测元素的自由原子所吸收产生吸收信号。

所测得的吸光度的大小与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成正比。

即A=KC2.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钾元素空心阴极灯(波长766.5nm)3.步骤本实验采用标准加入法。

标准加入法的做法是在数份样品溶液中加入不等量的标准溶液,然后按照绘制标准曲线的步骤测定吸光度,绘制吸光度—加入浓度曲线,用外推法求得样品溶液的浓度。

取若干份(例如四份)体积相同的试样溶液,从第二份开始分别按比例加入不同量的钾标准溶液,然后用除盐水稀释至一定体积(设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为C x,加入标准溶液后浓度分别为C X+C0,C X+2C0,C X+4C0)分别测得其吸光度(A X,A1,A2,A3),以A对加入量作图,得下图所示的直线,这时曲线并不通过原点。

显然,相应的截距所反映的吸光值正是试样中待测元素所引起的效应。

如果外推此曲线使与横坐标相交,相应于原点与交点的距离,即为所求的试样中的钾离子的浓度C X。

ACC x C00 C0 2C03C04C0由标准加入法的做法可知,对试样中未知元素的含量要预测其粗略含量,加入的标准溶液要与样品浓度接近,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在工作曲线线性良好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加入一点的方法,计算求得样品溶液的浓度。

取相同体积的试样溶液两份,分别移入容量瓶A和B中,另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加入B中,然后将两份溶液稀释至刻度,测出A和B两溶液的吸光度。

设试样中待测元素(容量瓶A 中)的浓度为C X,加入标准溶液(容量瓶B中)的浓度为C0,A溶液吸光度为A X,B溶液的吸光度为A0,则可得:A X=KC XA0=K(C0+C X)由上两式得C X=[A X/(A0-A X)]·C0当试样量有限而分析元素含量较少时,可采用简单的加入法或称“追加法”。

血清钾(K,K)—搜狗百科

血清钾(K,K)—搜狗百科

血清钾(K,K)—搜狗百科1、火焰光度计法:目前各实验室使用的火焰光度计有两种测量方法:直接测定法和内标准测定法。

(1)直接测定法:首先配制不同浓度的钾标准液,测量其发射光强度并记下读数,再以浓度为横坐标,检流计读数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此后根据标本的读数从标准曲线上查钾、含量。

血清钾浓度低,火焰中基态钾原子少,原子吸收少,样品在10mmol/L内呈直线性关系,也可以用单一标准液来计算测定结果。

(2)内标准测定法:用含锂的标准稀释液稀释样品,用钾电信号与锂电信号的比值为定量参数,进行测量计算,此种火焰光度计多数能直接显示测定结果。

此种方法能减少火焰不稳定引起的误差,从而提高精密度与准确度。

2、离子选择去电极法:用离子选择电极测量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电位法,一种是间接电位法。

(1)直接电位法:样品(血清、血浆、全血)或标准液不经稀释直接进入ISE管道作电位分析。

此法能真实反映符合生理意义的血清中离子的活度,故报告方式为血清钾mmol/L活度。

(2)间接电位法:样品(血清、血浆、脑脊液)与标准液要用指定离子强度与pH值的稀释液作一定比例稀释,再送入电极管道测定其电位,这时样品和标准液的pH值与离子强度趋向一致,所测溶液的离子活度等于离子浓度。

以mmol/L浓度报告。

不同型号的ISE分析仪操作方法有所不同,一般要进行下列步骤:①开启仪器,清洗管道。

用活化液活化电极。

②用适合本仪器的低、高值斜率定标液进行两点定标。

③间接电位法的样品由仪器自动稀释后进行测定,直接电位法可直接将样品吸入电极管道进行测定。

④测定结果由仪器内计算机处理计算后打印出数据。

⑤每天用完后,清洗电极和管道后再关机,也可不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九血清钾测定
(火焰光度法)
【目的】
1.熟悉火焰光度法测定钾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血清钾测定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原理】
火焰光度分析法是一种发射光光谱分析,被测溶液经压缩喷雾变成雾状物后,与可燃气混合燃烧成火焰。

由火焰激发后各元素可发射出特有的光谱,样品中钾、钠原子受到火焰热能的激发而处于激发态,激发态的原子不稳定,迅速回到基态放出能量,发射出元素特有波长的辐射谱线。

钠的特征谱线为589nm(黄色),钾的特征谱线为767nm(深红色),用相应波长的滤光片将谱线分离,然后通过光电管或光电池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进行测量。

样品中钾、钠的浓度越大,所发射的光谱就越强。

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液与待测标本比较,即可计算出标本中钾、钠的浓度。

火焰光度法测定钾有两种方法。

①内标法:用含一定浓度的锂盐稀释液稀释样品,经火焰激发溶液中的钠、钾、锂,各自产生特异光谱,分别通过相应滤光片,照射在光电管上产生各自的光电流,并与锂(浓度恒定)产生的光电流比较,即可得出钠、钾的含量。

②外标法:用去离子水稀释样品,并雾化,经火焰激发钠、钾产生特异光谱,钠589nm,钾767nm。

浓度与光谱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内标法要求燃料纯度高,但精确度较好。

外标法干扰因素多。

【器材】
火焰光度计、可燃气、试管、试管架、吸管。

【试剂】
钾钠标准液:K+ 4mmol/L;Na+ 140mmol/L。

【操作】
1.开机测定程序
①按下地面插座上红色开关,马达自行开动。

②向上扳动仪器面板上的电源开关,见指示灯亮。

③持续按住红色点火按扭同时逆时针缓慢转动燃气开关,观察窗内电热丝变亮,出现由小火,逐渐变成大火。

④放开点火按扭,进样开关逆时针转至开的位置,观察窗内见兰色火焰。

⑤调节燃气开关,使观察窗内火焰呈绿色轮廓清晰的梅花圈状。

⑥用去离子水将仪表表头指针调至零点。

⑦标准K、Na溶液以100倍稀释后,将钠离子仪表表头指针调至70%,将钾离子仪表表头指针调至40%。

⑧再用去离子水将仪表表头指针调至零点。

⑨样品血清用去离子水100倍稀释,进样后读数并记录。

根据公式换算,可得到血清钾浓度。

2.关机程序
①关闭仪器面板上的电源开关。

②关闭马达开关。

③等待观察窗内火焰熄灭后,将燃气开关顺时针关闭到底。

④将进样开关顺时针转动到底。

⑤使用完毕,做好仪器周围的清洁整理工作,并做好仪器使用登记。

【计算】
根据以下公式换算,可得到血清钾浓度:
血清钾浓度 = 血清读数/标准液读数×标准液钾浓度
读数与钾浓度的关系如下:
40%= 4mmol/L
30%= 3mmol/L
20%= 2mmol/L
若样品读数大于50%,则将血清对信稀释,进样后读数与钾浓度的关系如下:
40%= 8mmol/L
30%= 6mmol/L
20%= 4mmol/L
【正常参考范围】
血清钾 3.5-5.1mmol/L
【临床意义】
1.血清钾降低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为低血钾,临床上常见于:
(1)胃肠道失钾:如严重腹泻、呕吐、胃肠引流。

(2)钾排出增多: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中毒时、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或利尿剂等。

(3)钾的进食量不足:如患者长期不能正常饮食、手术后长期禁食等。

(4)细胞外钾内移:如碱中毒时、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2.血清钾增高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为高血钾。

:临床上可见于:
(1)钾排出减少:如各种原因引起的少尿症、闭尿症,急性肾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艾迪生病)。

(2)细胞内钾外移:如严重溶血、组织挤压伤、大面积烧伤,组织缺氧及酸中毒。

【注意事项】
1.标本溶血或延迟分离血清均可使血清钾浓度明显增高(红细胞内钾浓度远高于血清),故应及时分离血清。

若不能立即测定应将血清置于具塞试管内冰箱保存。

2.测定用的玻璃器皿必须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不得有离子污染。

3.火焰光度计的各种管道应保持畅通,不得有堵塞,燃料气压与助燃气压应保持恒定及适当比例。

4.尿液标本钾、钠浓度波动范围大,故稀释倍数要作适当调整,:使尿钾的测定浓度在lOmmol/L以内。

5.严重的高血脂和高蛋白血症的血清标本,会出现假性低钾钠现象。

原因是脂质和蛋白质占据了一定体积,使得单位体积血清中水量明显减少。

【结果及分析】
【思考题】
1.火焰光度分析法测定血清钾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两种方法,各有何特点?
2.标本溶血血清钾测定有何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