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文章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并对青少年自身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一是要充分发挥家庭作为青少年第一课堂的积极作用,加强磨练教育;二是学校和老师应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帮助孩子树立自尊与自信;三是家长和学校要避免孩子和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结交,以防孩子学坏。同时建议青少年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自我控制,学会自我保护,培养一种到两种健康的爱好。

标签:青少年;犯罪;现状;对策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预防必须先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青少年犯罪的数量逐年上升,在全国犯罪量的比重逐年加大,现状不容乐观。一是违法犯罪趋于低龄化。二是犯罪类型越来越多,以侵财性犯罪为主,如盗窃、抢劫、敲诈等。三是犯罪动机简单,没有明确作案目的,一般没有事先预谋,多属一时感情冲动,有的出于好奇,自我表现和要求偏激,常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产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青少年的主观因素是关键性因素

第一,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在生理、心理上尚不完全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尤其在心理和情绪上变化复杂,极不稳定。他们精力旺盛,天性好动,但理性认识薄弱,逞强好胜,偏激任性。他们生理上早熟,心理上滞后,极易造成心理上、感情上逆反。

第二,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不学法、不懂法,在各种因素的“夹击”下,形成了许多错误的价值观,表现为混乱、颠倒的“是非观”、贪婪的“幸福观”、称王称霸的“英雄观”、低级庸俗的“趣味观”等等,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2、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第一,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独生娇惯。现在的家庭一般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都把孩子当成宝贝,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于是他们的孩子从小便一直享受着小皇帝小公主般的生活,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养成了惟我独尊、为所欲为的性格。一旦需求得不到就会不择手段。当他们独自面对问题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更严重的,就会走向极端。

第二,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拔苗助长,适得其反。时代的发展带给人们的观念往往是做什么都要上档次。于是乎,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第一名”估计是现在的青少年最敏感的名词。但可惜的是“第一”只有一个,有多少孩子可以达到父母的要求,成为第一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的压力则是重了又重,青少年脆弱的肩膀怎堪重负?

第三,家长粗暴干涉孩子的个人生活,导致孩子逆反心理。青少年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处在这个时期,他们很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但父母的过度干涉,甚至辱骂孩子的做法都会导致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做出过激行为是他们对价值的“扭曲”,你觉得我不能那样做,那我偏做给你看,这证明我可以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寻求“价值”的满足。处在青少年时期,人的内心世界会发生极大的改变,也有着特别的心理任务需要完成,他们开始渴望独立,不过度依赖父母,他们的想法是:我长大了,要自己管自己。还有的父母喜欢翻看孩子的日记本,觉得那是对孩子的负责,其实那会深深伤害到青少年,他们觉得那是一种不信任,他们会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就会形成逆反心理,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用过激的行为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第四,不良的家庭气氛及父母的不良行为示范效应。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存有自卑心理,日渐会形成抑郁症,要么大大咧咧,要么沉默寡言,做事却天不怕地不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一个细小的行为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如父母喜欢偷窃,那么孩子偷窃的机率就很高。

3、社会中的消极因素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催化剂

不健康的社会文化,对涉世不深、抗诱惑力不强的青少年的危害是很深的。

第一,青少年与社会上的人结交不当,误入歧途。此种原因类似于学校不良团体的影响,意志力差的青少年很难抵御诱惑,一旦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结交,很可能走上一条犯罪的道路。

第二,不健康影视文化和其它大众媒体的影响。青少年的世界观和个性观都还没有形成,极易通过心理上的模仿、暗示和感染,受到带有色情和暴力的影视文化影响,一旦他们的愿望受到挫折,潜移默化受到的暴力影响就会爆发出来,做出惊人的举动。

第三,无节制的上网是心理毒品,青少年在心理毒品的驱使下会不择手段。17岁少年小新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沉浸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做出过激行为的机率很高。

4、学校负面因素是青少年犯罪的直接导火索

第一,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简单,摧毁孩子自尊心、自信心。有的老师教育方式很不科学,如果学生回答问题错误,那么他就会用难听的话语去讥讽学生,甚至辱骂殴打学生,以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去学习。但往往事与愿违,

青少年在这个阶段最在意的就是尊严,过多的讽刺会让学生失去自尊、自信,他们会用过激的行为来回应这种老师。要么他以后再也不会在学习上做任何努力,要么他会记恨老师,做出伤害老师的事情。

第二,个别老师素质不高,行为不良,带给孩子负面的示范影响。有的老师道德品质极其低下,完全没有为人师表。在课堂上随便说脏话,或者做出低级的行为,喜欢模仿的孩子学得很快。

第三,学校不良气氛的影响,如学生不良团体,坏学生的负面影响等等。学校中一些坏学生组织成为“校园一霸”,甚至和外面的社会混混互相勾结,他们的影响势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青少年缺乏社会经验,辨别是非能力差,便会对这种团体怀有崇拜的心理,如果这些不良团体稍加诱惑,那么青少年就会加入其中,做出违法犯罪的过激行为。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事关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重点还是需要从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做起。

一是要充分发挥家庭作为青少年第一课堂的积极作用,加强磨练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家长应该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与孩子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让孩子敢于面对困难,懂得如何去处理问题,避免孩子做出过激行为。对孩子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不要过度干涉,甚至辱骂殴打孩子。可以和孩子谈心等等,充分尊重青少年;家长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充分体会青少年的内心感受,给予理解和支持,比如尊重他们的感情,不经过他们的允许,不进入他们的房间,不碰他们的东西;有事和他们商量,把他们当作独立的个体,不强迫他们按照家长的意愿做事情,有些事情可以让他们自己做决定,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感,也让他们在被尊重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针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特点,家长要给青少年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让青少年学会用语言而不是用过激行为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当你不满他们的做法时,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顿辱骂,这样就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又引起了其强烈的逆反心理。家长应该给他们机会说清理由,诉说前因后果。这样他们有了表达自己的机会,同时也体会到了他人的尊重感,情绪也得到了缓和,不会再采取过激的行为进行反应。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适当给孩子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制定符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尽力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一个幸福的环境中成长。同时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暴力倾向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他们在长大后也会以同样的暴力倾向来对待别人甚至对待父母。总之,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家长要尽一切来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成长。

二是学校和老师应加强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视程度,不能仅仅以分数作为评判好坏学生的唯一标准,应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帮助孩子树立自尊与自信。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同时教师要大胆利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