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诊断要点
心电图诊断要点
心电图诊断要点一.正常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正常窦性心律1.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
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PP间期:并不绝对匀齐,但PP间期的互差<0.12秒。
4.心房频率:60~100次/分。
小儿不超过正常相应年龄组心率95%或不低于正常相应年龄组的5%。
窦性心动过缓1.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
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P波频率<60次/分,但很少<40次/分。
小儿心率低于下列范围:1岁以内超过100次/分,1~6岁超过80次/分,6岁以上超过60次/分。
4.可能伴有窦性心律不齐,结性逸搏等;窦性心动过速1.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
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P波频率100~160次/分,但甲亢的成人患者,P波频率可大于180次/分。
小儿心率超过下列范围:1岁以内超过140次/分,1~6岁超过120次/分,6岁以上超过100次/分。
4.心动过速时由于P电轴下移,P波的形态可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心率过快时可与T波重叠,PR段及ST段可下降,T波平坦甚至倒置。
窦性心律不齐1.窦性心律2.PP间期互差>0.12秒,也有人以互差>0.16秒作为诊断标准。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PP间期的改变与呼吸有关,吸气时PP 间期逐渐缩短,呼气时PP间期逐渐延长,屏住呼吸时,PP间期变为匀齐。
诊断心电图知识点总结
诊断心电图知识点总结一、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反映心脏功能的一种检查方法。
心脏的电活动主要由心脏肌细胞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所产生,这种电活动可以在体表上被检测到并记录下来。
心电图的记录是通过体表电极将心脏的电活动传导到纸上形成图形来完成的。
心电图的记录包括心电图波形(P波、QRS波和T波)和时间间隔的测量,通过对心电图的分析可以获得心脏的许多信息,例如心率、心律、心室肥大、心室复极化异常等。
二、正常心电图的特征1. P波:P波是心房去极化的电活动,代表心房收缩。
在心电图上,P波通常应该是正向的,并且形态规则,持续时间正常。
2. PR间期:PR间期是P波结束到QRS波开始的时间间隔,它代表心房去极化到心室去极化的传导时间。
正常情况下,PR间期的持续时间应该在0.12-0.20秒之间。
3. QRS波:QRS波是心室去极化的电活动,代表心室收缩。
在心电图上,QRS波通常应该是对称的,形态规则,持续时间正常。
4. ST段:ST段是心室去极化到复极化的时间间隔,它代表心室肌收缩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ST段应该是等电位水平的,并且与基线平行。
5. T波:T波是心室复极化的电活动,代表心室舒张。
在心电图上,T波通常应该是对称的,形态规则,持续时间正常。
6. QT间期:QT间期是心室去极化的整个时间间隔,它代表心室去极化的总时间。
正常情况下,QT间期的持续时间应该在0.35-0.44秒之间。
以上是正常心电图的一些特征,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了解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他们快速诊断心电图的异常情况。
三、心律失常的诊断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搏动节律异常,主要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等情况。
心电图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 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常见的心动过缓有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在心电图上,可以通过测量RR间期和观察P波与QRS波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心动过缓的类型。
心电图诊断指南
心电图诊断指南来源:2015(实用心电图诊断学)一、正常心电图1.心律:(1)基本心律:窦性或异位。
(2)窦性心律最基本条件PV5,PV6直立,PavR倒置。
2.心率:大于3大格小于5大格(1格300,2格150,3格100,4格75,5格50),房颤时计算平均心室率(小格为0.04s)3.P波:(1)正常圆钝。
(2)正常肢导<0.25mv,胸导<0.2mv。
(3)正常<0.12s。
4.P-R间期:正常为0.12-0.20s。
5.QRS波群:(1)时间为0.06-0.10s。
(2)电压:Q<1/4R,主要分析V1,V5。
RV1<1.0mv,RV5<2.5mv。
(3)胸导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少,V1:R/S<1,V5R/S>1。
(5)RV5+SV1<4.0mv(成年男子),<3.5(成年女子);RV1+SV5<1.05mv。
6.S-T段:(1)时间为0.05-0.15s。
(2)移位:以j点后0.06-0.08s为准,以P-R段为基线,需结合形态分析。
上移:正常V1-V2<0.3mv,V3<0.5mv,其余导联<0.1mv;下移:正常各导联主要均应<0.05mv。
R波占优势导联T波直立,振幅>R/10。
常异常7.T波:主要分析R波占优势的导联,肢导联主要看I、II,胸导主要看V4.V5.V6,正时T波表现为低平、平坦、双向或倒置。
8.Q-T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关,正常值应根据相应的心率校正(0.32-0.44s)。
9.U波:V2,V3清楚,U与T方向相同,U<T,U<0.2mv。
10.正常窦性心律:(1)存在窦性P波,即PV5,V6直立,PavR倒置。
(2)P-R间期为0.12-0.20s。
(3)P-R间期差<0.12s。
(4)频率为60-100次/分。
11.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率频率>100次/分。
心电图诊断标准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一. 心肌梗塞1.基本图形:①坏死Q波,时间>0.04秒,深度>1/4R。
②损伤性ST段抬高,弓背向上。
③缺血性T波改变。
2.心电图演变过程:起病数小时之内,可无异常或仅出现高耸T波。
起病数小时之后,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ST段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
数小时至两天左右,出现病理性Q波,此为急性期改变,病理性Q波永久存在(偶可见Q波消失)。
抬高的ST段可持续数天至两周左右后,恢复至基线水平,T波可以低平或倒置,此为亚急性期的改变。
起病数周数月之后,T波呈V行倒置,倒置的T波可永久存在,或在数月至数年后恢复正常。
3.心电图定位:二.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表现1. T波变化,最早TV1>TV5,然后T波低平(T<1/10R)、双向、甚至倒置(QRS波群不以R为主可以倒置,如Ⅲ,AVR,V3R,V1,V2可倒置)。
2. ST段下移超过0.05mv(除AVR)。
3. 出现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4. QT间期延长(正常心率者QT间期0.36~0.44秒)。
三. 房性早搏:1. 提早出现房性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
P’-R间期≥0.12秒。
2. 房性P’波之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波群,T波与QRS波的主波一致。
3. 不完全代偿间歇。
四. 交界区早搏1.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
2. P’波有三种可能:①先有逆行P’波(即倒置的P波),再有QRS波群,但此P’-R间期<0.12秒②先有QRS波群然后有逆行P’波,此R’-P间期<0.20秒③只有QRS波群而无P’波。
3. 交界区早搏的T波与QRS波群主波一致。
4. 完全代偿间歇。
五. 室性早搏1. 提早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前无P波。
2. QRS波群时间≥0.12秒。
.3. 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4. 完全代偿间歇。
六.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 相当于一系列连续很快的房性早搏或交界区早搏(3个或3个以上),频率大多数为15 0~250次/分,节律一般绝对规则。
正常心电图诊断标准
正常心电图诊断标准心电图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正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为医生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本文将对正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检查方法。
首先,正常心电图应当具备以下特征,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P波、QRS 波和T波的形态和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内,心脏各部位电轴正常,ST段和T波无明显异常。
具体来说,P波的形态应当是正常的,即呈现出一种典型的尖锐向上的形状,且时间不超过0.11秒;QRS波的时间也应当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为0.06-0.10秒;T波应当是向上的,且时间不超过0.25秒。
此外,ST段应当与基线平行,且不应有明显的抬高或压低。
其次,对于心脏各部位电轴的判断也是正常心电图诊断的重要内容。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轴应当指向左下方,即心脏的整体电活动应当是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的。
如果心脏电轴偏移超出了正常范围,就可能意味着心脏存在异常。
除了以上内容,正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还应当包括对ST段和T波的分析。
ST 段是连接QRS波和T波的部分,其形态和位置可以反映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情况。
在正常心电图中,ST段应当与基线平行,且不应有明显的抬高或压低。
T波的形态和时间也应当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为向上的,且时间不超过0.25秒。
总的来说,正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是非常严格的,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通过对心电图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心脏的异常情况,为患者提供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熟练掌握正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还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综上所述,正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心电图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心脏的异常情况,为患者提供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心电图诊断要点11
临床心电图诊断重点一、心电图各波段主要意义1、P波正常:宽度< 0.11s 、振幅<。
如宽度> 0.11s 伴明显切迹,切迹间距≥,表示左心房肥大或房内传导阻滞。
如振幅≥0.25mV,呈尖峰型,表示右心房大。
2、 P -R(P-Q)间期房室传导时间,心率正常成年人,应在0.12 ~0.20s 之间,高出最高值时,称P-R间期延长,表示房室传导阻滞。
3、QRS波群1 时间:正常成人0.06 ~0.10s 、儿童 0.04 ~0.08s, 时间延长,表示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
2 振幅: RaVR<,高出可能为右室肥大;RaVL<、RaVF<,高出提示左室肥大, 6 个肢导联电压绝对值均<或每个胸导联电压绝对值均<,称低电压,常有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水肿等,偶见于正常人。
3 Q 波:除 aVR导联可 QS或 Qr 外,其他导联振幅不得高出同导联R波的 1/4 ,时间< 0.04s ,无切迹。
V 1V2不应有 q 波, V3很稀有 q 波, V5V6可见正常范围的q 波,高出正常范围的Q波称异常 Q波,常备见于心肌拥塞等。
4、S-T段任何导联下移应<,若高出提示心肌缺血或劳损,上抬V1~3应<、其他应<,高出提示急性心肌拥塞、急性心包炎等。
5、 T波T 波方向常和 QRS主波方向一致,在 R波为主的导联中, T 波振幅应大于同导联R波的 1/10 ,T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常有于心肌缺血、低血钾,巨大高耸T 波可见于急性心肌拥塞、高血钾等(轻度增高多无临床意义)。
6、 Q-T 间期长短与心率有关(详尽应查表),Q-T 间期延长常有于心肌缺血,损害心脏肥大或低血钙等,伴 T 波异常时可出现极为严重的心律失态。
7、U波在 T 波后 0.02 ~0.04s 可出现,一般在胸导联(特别V3)较清楚,可达0.2 -0.3mV,明显增高常有于低血钾,倒置可见于缺血性心脏病或运动测试时。
二、常居心脏疾病的心电图特色1、左心室肥大1、QRS波群电压增高(必备条件)RV5>或女性 RV5+SV1>、男性RV5+SV1>。
心电图诊断标准
心电图诊断标准
首先,心电图的正常波形包括P波、QRS波和T波,它们代表了心脏的不同阶段的电活动。
P波代表心房除极,QRS波代表心室除极,T波代表心室复极。
正常
的心电图波形应该是规则的,波峰和波谷应该清晰可见,波形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其次,心电图的测量参数也是判断心电图正常与否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测量参
数包括心率、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等。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钟之间。
PR间期是指P波开始到QRS波开始的
时间间隔,正常范围是0.12-0.20秒。
QRS间期是指心室除极的时间间隔,正常范
围是0.06-0.10秒。
QT间期是指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正常范围是0.35-0.44秒。
此外,心电图的异常波形和测量参数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常见的异常包括心
律失常、传导阻滞、心室肥大、心肌缺血等。
心律失常包括早搏、逸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这些异常波形和测量参数的改变都可能代表心脏存在疾病或异常。
最后,心电图诊断标准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
比如,患者是否有胸痛、气促、心悸等症状,体征是否有心率不齐、心音异常等。
这些信息都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心电图的异常所在,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总之,心电图诊断标准是临床医生判断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心电图波形和测量参数的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心电图诊断标准的相关内容。
心电图诊断要点
心电图诊断要点一。
正常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正常窦性心律1.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
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
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
PP间期:并不绝对匀齐,但PP间期的互差〈0.12秒.4。
心房频率:60~100次/分。
小儿不超过正常相应年龄组心率95%或不低于正常相应年龄组的5%.窦性心动过缓1。
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2。
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P波频率<60次/分,但很少<40次/分.小儿心率低于下列范围:1岁以内超过100次/分,1~6岁超过80次/分,6岁以上超过60次/分。
4.可能伴有窦性心律不齐,结性逸搏等;窦性心动过速1。
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2。
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
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
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
P波频率100~160次/分,但甲亢的成人患者,P波频率可大于180次/分。
小儿心率超过下列范围:1岁以内超过140次/分,1~6岁超过120次/分,6岁以上超过100次/分.4。
心动过速时由于P电轴下移,P波的形态可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心率过快时可与T波重叠,PR段及ST段可下降,T波平坦甚至倒置。
窦性心律不齐1。
窦性心律2.PP间期互差>0.12秒,也有人以互差〉0.16秒作为诊断标准。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PP间期的改变与呼吸有关,吸气时PP 间期逐渐缩短,呼气时PP间期逐渐延长,屏住呼吸时,PP间期变为匀齐。
心电图判读方法及要点
心电图判读方法及要点一心电图的分析方法ﻫ(一) 熟记正常心电图的正常值及常见心电图的诊断要点ﻫ(二) 按以下步骤分析心电图ﻫ1.首先找出P波,根据P波的有无、形状及与QRS波群的时间关系来确定。
P波在Ⅱ导联和V1导联上最清楚;判断心律:窦性心律或异位心律.ﻫ2.测量PP间期或RR 间期、分别计算心房率或心室率.ﻫ3.观察各导联的P波、QRS波群、ST段和T波的形态、方向、振幅和时间是否正常。
ﻫ4。
测量心电轴。
ﻫ5。
测量PR间期和QT间期。
ﻫ6。
比较PP间期和RR间期,找出心房率与心室率的关系,注意有无提前、延后或不整齐ﻫ的P波和QRS波群,以判定异位心律和心脏传导阻滞的部位。
7.最后结合临床资料,作出心电图诊断结论。
ﻫ二常见心电图的诊断要点ﻫ(一)正常心电图的正常值1。
正常P波时间〈0.12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0. 25mV,胸导联〈0. 2mV.2ﻫ.心率在正常范围(60次/分~100次/分)时,PR间期为0。
12~0.20s。
3ﻫ。
正常QRS波群时间<0。
12s.正常V1导联的R/S〈1,V5导联的R/S〉1,在V3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等.正常V5、V6导联QRS波群的R波<2.5mV,aVR导联的R波〈0。
5mV,Ⅰ导联的R波〈1。
5mV,aVL导联的R 波〈1。
2mV,aVF导联的R波<2。
0mV。
除aVR导联外,正常Q波时间〈0。
04s,Q波振幅小于同导联中R波的1/4.4.正常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5ﻫ。
正常T波方向大多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T波振幅大于同导联中R波的1/10。
6ﻫ.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
32~0。
44s。
(二)窦性心律1ﻫ。
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简称“窦性P波”.2ﻫ。
心率为60~100次/分。
(三)窦性心动过速1.窦性P波。
2ﻫ。
心率> 100次/分。
ﻫ(四) 窦性心动过缓1。
窦性P波。
2.心率<60次/分.(五)窦性心律不齐1ﻫ。
心电图诊断要点
心房扑动ﻫ1。各导联P波消失,而代之以F波;ﻫ2.F波呈波浪形或锯齿状,形态大小一致,FF间隔规整;
(3)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见于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得患者,包含QRS波群得PP间期短于不包QRS波群得PP间期,PP间期得互差一般<0。12秒。ﻫ
窦性停搏
1。窦性心律中出现较长得间歇,其间无P波;
2、长间歇不就是基本心律PP间期得整数倍。
3。间歇过长时可能出现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但很少出现房性逸搏,因为心房与窦房结可以同时受到同一种病变得抑制。ﻫﻫ窦房阻滞
1.长得RR间期之后出现宽大得QRS波群;ﻫ2。逸搏得QRS波群之前无与其相关得P波,如有窦性P波出现,PR间期<0、12秒;ﻫ3、逆行性P波可能位于QRS波群之后,RP间期〉0、20秒;ﻫ4。逸搏得周期>0.15秒,多个出现得逸搏周期相等;ﻫ5.可能出现室性融合波;
6.如逸搏连续出现形成室性逸搏心律,心室率30~40次/分、
四。室性心律失常ﻫ室性早搏
1。提早出现得QRS波群呈宽大畸形,时限成人〉0。12秒,小儿>0。10秒,T波与QRS波群得方向相反;
2、早搏之前无与其相关得P波;
3。逆行性P'波可能位于QRS波群之后,RP’〉0、20秒;ﻫ4.早搏得QRS波群形态在同一导联相同,且配对时间相等,为单源性室性早搏;如早搏得QRS波群形态为固定得2~3种类型,且配对时间不等,则属于多源性室性早搏,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ﻫ5、代偿期呈完全性。ﻫﻫ室性逸搏与室性逸搏心律
心电图诊断(超级经典)
心电图检查
是临床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是临床医师 必须掌握的诊断技能。 1. 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的价值。 2.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规律是诊断心肌 梗死可靠而实用的方法。 3.可协助临床诊断对房、室肥大、心肌受损、 供血不足、心包疾病、药物影响作用及电解质 紊乱等做出正确的诊断。
正常QRS及T环
二、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和命名
正常的电激动起始于窦房结以后先后有序的传播产生电位 变化,使心电图上形成相应的波段。
临床心电学对这些波段规定了统一的名称: P波、P-R段、P-R间期、QRS波群、ST段、QT间期
心肌局部的电激动通过心脏的特殊传 导系统按一定的顺序扩展到整个心脏, 产生除极、复极过程,随着每个心动周 期而产生周期性的电位变化。因此心脏 传导系统与每一心动周期出现的电位变 化顺序有密切关系。 传导系统包括:
掌握: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
心电图波形
正常心电图
一、心肌的除极与复极
1. 静息电位:Resting member potential 2.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心肌细胞电激动的产生
心肌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带正电荷,细胞膜内带负电 荷,使细胞内外保持平衡的极化状态——极化状态。
至终末部内缘。
心电图的测量
心电图的测量
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指QRS平均电轴,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各瞬间向量的综合 (平均QRS向量)。 正常指向左下方略向后。 规定I导联正侧端为O°,负(右)侧端为180°循顺钟 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为负。
平均QRS向量与额面最大向量的方向
平均心电轴方向
额面QRS最大向量方向
除极过程—— 除极处心肌细胞膜外正电荷消失 (电 穴),其前面未除极心肌细胞膜外仍然带正电和(电 源),形成一对电偶(电源在前、电穴在后),产生 电流电源→电穴,并一定的方向扩展到整个心肌除极 完毕
最新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标准
急诊心电图诊断标准1、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判断要点1. 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2. PR间期0.12~0.20s;3. P波频率大于100次/分。
2、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判断要点1.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2.PR间期0.12~0.20s;3.P波频率小于60次/分。
3、窦性心律不齐诊断要点1、P 波为窦性,在I、II、aVF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2、PP间期互差>0.12秒,也有人以互差>0.16秒作为诊断标准。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P间期的改变与呼吸有关,吸气时PP间期逐渐缩短,呼气时PP间期逐渐延长,屏住呼吸时,PP间期变为匀齐。
(2)非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P间期的改变与呼吸无关,PP间期逐渐缩短与PP间期逐渐延长也是交替出现,但其变化的周期较长。
(3)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见于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包含QRS波群的PP间期短于不包QRS波群的PP间期,PP间期的互差一般<0.12秒。
4、窦性停搏诊断要点1.窦性心律中出现较长的间歇,其间无P波;2.长间歇不是基本心律PP间期的整数倍。
3.间歇过长时可能出现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但很少出现房性逸搏,因为心房与窦房结可以同时受到同一种病变的抑制。
5、房性早搏诊断要点1.提早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偶可呈逆行型;2.P‘R间期一般正常,也可延长(房室干扰现象),偶可短于0.12秒;3.早期的P‘波有时下传受阻,P’波后无QRS波群,称为受阻型的房性早搏;4.早期的P‘波后继的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或呈室内差异性传导;5.代偿期多不完全性。
6、房室交界区性早搏诊断要点1、提前出现的P 波与QRS波分别为交界区早搏向上及向下传导引起,故P 波与QRS 波之间无传导与被传导的关系,P 波可在QRS 波之前、之后或埋藏在QRS 波之中;2、交界区性早搏向心房或心室均可发生隐匿性传导;3、P 波为逆行性,即Ⅱ、Ⅲ、aVF 导联P 波倒置,PR 间期< 120ms ;4、QRS波形态可为正常或增宽,后者是发生心室内差异性传导所致7、室性早搏诊断要点1.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呈宽大畸形,时限成人>0.12秒,小儿>0.10秒,T波与QRS 波群的方向相反2.早搏之前无与其相关的P波;3.逆行性P‘波可能位于QRS波群之后,RP’>0.20秒;4.早搏的QRS波群形态在同一导联相同,且配对时间相等,为单源性室性早搏;如早搏的QRS波群形态为固定的2~3种类型,且配对时间不等,则属于多源性室性早搏,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心电图诊断标准
正常心电图分析1.心律:(1)基本心律:窦性或异位。
(2)窦性心律最基本条件:PV5,PV6直立,PavR倒置。
2.心率:大于3大格小于5大格(1格300,2格150,3格100,4格75,5格50),房颤时计算平均心室率。
(1小格为0.04s)3.P波:(1)正常圆钝。
(2)正常肢导<0.25mv,胸导<0.2mv。
(3)正常<0.12s。
4.P-R间期:正常为0.12-0.20s。
5.QRS波群:(1)时间为0.06-0.10s。
(2)电压:Q<1/4R,主要分析V1,V5。
RV1<1.0mv,RV5<2.5mv。
(3)胸导自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少,V1:R/S<1,V5:R/S>1。
(5)RV5+SV1<4.0mv (成年男子),<3.5(成年女子);RV1+SV5<1.05vmv。
6.S-T段:(1)时间为0.05-0.15s。
(2)移位:以j点后0.06-0.08s为准,以P-R段为基线,需结合形态分析。
上移:正常V1-V2<0.3mv,V3<0.5mv,其余导联<0.1mv;下移:正常各导联主要均应<0.05mv。
7.T波:主要分析R波占优势的导联,肢导联主要看I、II,胸导主要看V4、V5、V6,正常时R 波占优势导联T波直立,振幅>R/10。
异常T波表现为低平、平坦、双向或倒置。
8.Q-T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关,正常值应根据相应的心率校正(0.32-0.44s)。
9.U波:V2,V3清楚,U与T方向相同,U<T,U<0.2mv。
(一)正常窦性心律:(1)存在窦性P波,即PV5,V6直立,PavR倒置。
(2)P-R间期为0.12-0.20s。
(3)P-R间期差<0.12s。
(4)频率为60-100次/分。
(二)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率频率>100次/分。
正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
正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心电图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是指在心电图检查中,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符合正常范围内的特征,没有明显异常的表现。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正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
首先,正常心电图的P波应该是正常的。
P波代表心房除极,通常应该是正向的、单峰、单向的波。
P波的振幅应该在0.5-2.5mm之间,持续时间在0.06-0.11秒之间。
P波的形态应该是一致的,不应该出现异常的波形。
其次,正常心电图的QRS波也应该是正常的。
QRS波代表心室除极,通常应该是窄尖的波。
QRS波的持续时间在0.06-0.1秒之间,振幅在0.5-2.5mm之间。
在正常情况下,QRS波的形态应该是一致的,不应该出现异常的波形。
另外,正常心电图的T波也是非常重要的。
T波代表心室复极,通常应该是正向的、圆顶的波。
T波的持续时间在0.16-0.24秒之间,振幅在0.5-2.5mm之间。
T 波的形态应该是一致的,不应该出现异常的波形。
此外,正常心电图的心率也是需要符合一定的范围。
在成年人中,正常的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钟。
心率过快或过慢都可能是异常的表现,需要引起医生的重视。
最后,正常心电图的ST段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ST段代表心室收缩期的结束和舒张期的开始,通常应该是水平的或轻微下斜的。
ST段的压低、抬高或水平段的不平直都可能是异常的表现。
总的来说,正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是根据P波、QRS波、T波、心率和ST段等多个方面来综合判断的。
只有当这些指标都符合正常范围内的特征,才能够被判定为正常心电图。
对于心电图检查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需要对心电图的各项指标有着清晰准确的了解,才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因此,对于正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以提高对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判断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心电图诊断笔记
重点概念:ECG :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房心室的电激动可经人体组织传到体表,因此心电图不显示窦房结的信号]心脏心电图每1.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电偶、电源、电穴、除极、复极:电偶:细胞发生除极化的部位细胞膜外正电荷消失而其前面尚未除极的细胞膜外仍带正电荷,从而形成一对电偶。
除极化时称为除极电偶,复极化时称为复电偶。
i.ii.在一对电偶中,正电荷所在部位为电源,负电荷所在部位为电穴,电流自电源流入电穴。
2.一.iii.除极状态:心肌细胞膜内正外负的状态;复极状态:细胞膜恢复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的过程。
二.单个心肌细胞与心脏整体除极的区别:2.探查电极与心肌细胞的距离,成反比;探查电极方位与心肌除极方向(所构成的夹角),夹角越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越小,电位弱。
重要概念:心电“向量”:心脏电激动过程中,既具有强度,又具有方向性的电位幅度。
(还具备时间性)3.三.四.典型心电图-胸导联V5/6的图像概念-心电图导联: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
1.常规12导联体系:2.肢体导联——额面六轴系统(6个导联轴,假象直线,通过坐标图的轴中心点)——电极放置位置:右臂R 左臂L 、左腿F (+)——概念-E inthoven三角:肢体导联的电极主要放置在右臂、左臂、左腿,连接此三点即构成所谓Einthoven三角。
加压肢体导联aVR 、五.心电图导联体系:临床心电基础知识2022年2月22日21:52胸导联——单极导联(6个常用胸导联)正极同第4肋间水平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V2与V4连线中点同V4水平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V5——左腋前线V4水平V6——左腋中线V4水平V7~V9后壁导联:左腋后线、肩胛线、脊旁线V4水平——用于诊断后壁心肌梗死。
V3R~6R 导联位于V3~6镜像位置——用于小儿心电图或诊断右心病变eg右心室心肌梗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P、QRS、T波群;
3.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或迅速使ST段缩短(伴有T波改变者需较长时期才能使ST-T逐渐恢复。
高血钙症的心电图
1.ST段缩短或消失,R波后立即继以突然上升的T波;
2.QT间期缩短,常伴有明显U波;
3.T波可出现低平或倒置;
4.严重低血钙时,QRS波群间期及PR间期可延长,有时出现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5.偶可出现包括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窦房阻滞或窦性静止等心律失常。
十.其它
逸搏-夺获心律
在段较长的间歇之后,出现结性逸搏,其后紧跟着一个窦性激动下传到心室,称为逸搏-夺获心律,或伪反复心律。
窦房结至房室结的游走心律
同一导联上P波由窦性逐步变平坦、双向、至逆行性P波,以后又恢复为窦性,PR间期变发生相应的变化,逐渐缩短,至逆行P波时PR间期最短,至窦性时PR间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