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别
作者:王树京贾铮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8期
摘要:中西方传统建筑具有极为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分别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建筑形式上。建筑文化的性质和特征更是决定了传统建筑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恰恰给了世界建筑更为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使得世界建筑可以沿着不同的轨道向着不同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
关键词:建筑文化、传统、差别
中国与西方国家都有其各自的传统建筑。由于地域和发展历史不同等诸多原因,中西方传统建筑具有极为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分别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建筑形式上,如宫殿建筑、民居建筑、装饰装修色彩等方面。
一、同样是宫殿建筑,中外对其有着不甚相同的文化追求和文化意蕴。
1.中外传统等级观念有差别
从宫殿的布置方式看,中国宫殿有着严格的主次内外之分。以紫禁城为例,其外朝和内寝是完全分隔开的,内寝因是后妃所居,所以呈完全封闭状态,建筑密集,安排有各种功能的房屋,俨然是一个个独立的小天地。建筑的等级甚至在并列于大台基上的外朝三大殿上也反映出来:太和殿级别最高,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是皇帝大朝的准备用房,就只用单檐四角攒尖顶;最后的保和殿是宴请重臣和举行殿试之处,其地位比中和殿重要,于是用了重檐歇山顶。
而外国宫殿中各种用房的设置没有十分明显的等级差,像凡尔赛宫内,国王起居之处与贵族大臣们的休息办公同处一个楼面,仅室内装修有些差别。楼中央著名的大楼梯完全没有像太和殿台基那样,特别设有皇帝专用的丹陛。另外,由于习俗的不同,西方不存在男女有别的封建伦理,相反的,王公大臣均要携带夫人去出席国王的宴会、舞会等各种娱乐活动,因此,宫殿建筑的公共活动大厅特别多,这些听的室内布置较为亲近宜人,并且可与室外的花园直接相通,格调较为明亮开敞。
2.中国重群体而外国重单体
由于文化传统和建筑观念的差异,中西城市中的宫殿所采取的设计方法是很不相同的。西方皇宫强调的是建筑物的单体,即以某一主要的宫殿作为王室权力的象征——例如法国路易十四时的凡尔赛宫——而中国宫殿强调的是群体吗,它必须通过一连串空间和实体的组合交替,来烘托某一特定的主题。尽管也存在着某一中心的单体建筑,但从整体来看,它并不占压倒一切的优势,就好比故宫的太和殿,如果将其单独放置在郊外的山水之中,他就并不显得很宏大,有些著名的寺院大殿并不比它小多少,它的艺术感染力与两翼伸展四五百米的凡尔赛宫是
不能相比的。但是,由于在他前边建造了五座门楼,以及有众多庭院空间的铺垫,它的艺术魅力和气质就大大加强了。
二、关于中西方传统的民居建筑
从平面上看,中国古代的四合院似乎与古希腊、古罗马的围柱式庭院民居甚为相似,而实际上他们的设计意念却大相径庭。西方住宅的庭院主要为解决通风采光等实际问题而设立,因而院子周围密布着许多房间、餐厅、游戏室,甚至工厂、作坊等,而中国住宅是一句门和堂的分立来构思的:堂是房屋的主体,门是一种标志,是轴线上建筑序列的起首,门和堂之间必须有一个过渡,过渡多少是从意念上而来的。
另外,西方住宅为了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常常围绕院子增建楼阁,以增加使用面积。这种做法在前后有别,宾主有序的中国住宅中是行不通的,如果一个院子不够,就在后面增加一个;如果大家族聚居一起,就在主轴线旁分出支轴线,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例如明清时期浙江东阳县卢宅,按照十数条轴线排列着数千间房间,范围竟达15公顷,占据了县城的一大片地方。然而住房虽多,但仍严格遵循“门堂之制”,前后有序地排列在每一条中轴线上。这与西方住宅为了求得最大的使用面积,向上发展成为行列式的多层公寓之做法,是完全相背的。
作为血族一家的居住空间,无论古今中外,有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所以,空间的内向和含蓄是一般民居的共性。民居绝不可能像广场那般开敞。然而,这种私密和内向的程度却是有差别的。无疑,以中国与西方相比,必更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性,尤以北方民居为典型。
三、中外建筑色彩对比
从中外建筑的装饰色彩上看,中国是以一种色彩为主,其余少数几种色彩并用;西方则是百彩竟艳,虽然不同时代以不同的装饰色彩为主色调,但没有贯穿始终的单一色调。中国建筑中的色彩与中国的哲学、政治和伦理紧密结合起来,被用来分尊卑贵贱,划分社会等级,色彩被伦理化了。而西方建筑中一般没有这种现象。中国建筑中的色彩虽然丰富多彩,但又显得较为单一,并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而西方建筑中的色彩,因处于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中,所以显得变幻多端,异彩纷呈。同时,由于宗教文化的不同影响,大致而言,西方建筑色彩往往充满宗教激情,甚至富于非理性的迷狂因素;中国建筑色彩出宫殿形象比较热烈之外,一般显得清素与优雅,比较富于理性精神。其宗教建筑的色彩之狂乱程度也不及西方那么强烈。
四、中外宗教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国的宗教建筑多采用平面纵横铺开的布置,匍匐于大地水平发展。以主体建筑为中心聚合着数量很大的门厅、墙垣及小品,庭院层层推进却不崇尚高峻挺拔。西方则组成垂直向上的狂烈的线条,给人以竖向发展的强烈印象,表达了遥接天国,与神交谈的意蕴,这以中世纪哥特式教堂最为典型。
中国主要承重结构以木材制作,框架式结构使墙体不受力,可四周开设门窗(大殿前后多设门窗,左右为封闭型实墙),故店内光线比较明亮,神秘感不强。西方则采用石结构、砖结构或混凝土结构,建筑坚固耐久,外观壮实厚重有力,相对封闭,故其内部空间既高大而光线暗淡,又具有浓重的威慑信徒心胸的神秘精神氛围。
中国受宗法等级思想的影响较大,虽是宗教建筑,却具有颇为鲜明的伦理特色。造型、开间、色彩、布局等均有较严格的规定,比较理性,表现出一种严密的结构之美。西方则注意建筑体积和里面形象的树和比较吗,具有丰富的雕塑等造型艺术成分,其装饰色彩往往光怪陆离,动感强烈,情绪偏于迷狂。
小结
回顾世界发展历史,为了解决吃饭、穿衣、住房子这三件大事中“住”的问题,人类先民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上万年以来,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智慧。在世界文化系统里面,建筑无疑成为最具有特色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建筑文化的性质和特征更是决定了它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可居性、同构性、民族性、地域性等方面。可以说,它是人类生活方式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建筑文化则是任何一个人的生存时刻不可离开的生存文化。而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恰恰给了世界建筑更为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使得世界建筑可以沿着不同的轨道向着不同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懂得了这些差异,我们当代建筑师在从事建筑创作的过程中方可求同存异,设计出真正适合我们国家的优秀的建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