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亲密关系和爱情
人际关系名词解释心理学

人际关系名词解释心理学
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建立的联系、互动和互相影响的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结果,是社会交
往的基础。
在心理学中,研究人际关系的领域被称为社会心理学或人
际关系心理学。
在人际关系中,有一些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
1.亲密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存在亲密情感、相互信任、共
享私密信息的关系。
亲密关系是建立在情感、信任和支持之上的,能
够带来满足感和安全感。
2.社交网络: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交网络可以包括亲友、同事、同学等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通过社
交网络,个体可以获取信息、资源和支持。
3.群体动力学:是指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和群体整体状况
的演变过程。
群体动力学研究群体中的人际互动、群体行为和群体结
构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4.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社会关系中获得的情感支持、信息支持
和行动支持等资源。
社会支持可以提供安慰、帮助解决问题、提供建
议和意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适应性起到积极作用。
除了上述名词,人际关系心理学还研究人际交往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人格特质、情绪和情感、沟通技巧、非语言交流、认知偏差等。
研究人际关系有助于了解人们与他人交往的规律和机制,提高人际交
往能力,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社会心理学亲密关系爱情

关系是指两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 互相依赖。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 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
A
B
AB
从独立到互赖是亲密关系发展的轨迹
自我延伸的证据:1、归因过程中的行动者与观察者效应 2、资源分配,不分你我 3、亲密关系中的共有关系 4、自我图式 5、共有记忆
喜欢式爱情:主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 迷恋式爱情:主要是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空洞式爱情:以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 浪漫式爱情: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 伴侣式爱情: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 愚蠢式爱情: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如一见钟情。 完美式爱情:激情、承诺和亲密俱有。
亲密关系的维持
公平:付出与收获成比例 归因:对对方行为的观点 沟通:摆出你的观点 嫉妒:“吃醋”的正面作用
亲密关系的终结
A. 对待不满的策略 真诚:希望自己的真诚能使对方回心转意。 忽视:故意忽略对方,挑剔对方的缺点。 退出:认为没有必要挽回这种关系的时候。 表达:双方讨论所遇到的问题、寻求妥协。 B.情感伤痛
关系的定义:是指两个人彼此能相互影响对方,并且相互 依赖。
互赖模型 零接触(zero contact) 知晓 (awareness) 表面接触 (surface contact) 共同关系 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高时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的特点:1、长时间频繁互动 2、包含许多不同种类活动或事件,共享 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 3、相互影响很大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的关心和 支持,社会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 事等,也可能来自与我们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 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 可能是物质援助。Gore认为当人们失去亲密关系 的时候,家庭和朋友的社会支持往往会成为应付 紧张的缓冲器。
人际交往亲密关系和爱情PPT课件

嘉年华 豪华游 轮起火, 直升机、 里根号 航母参 与救援
三、影响助人行为的社会因素
(一)旁观者
他人在场引起责任扩散 。
他人在场减少了旁观者 助人的可能性。在场的 他人如何表现很重要。 如果他人表现消极,人 们的助人行为会减少; 反之则反。
行动者是否注意到 出事了!
认定需要帮助
需要帮助
是否决定干预
我要帮助他
是否采取具体行动 送她去医院
行动者干预
行动
助人行为决策过程
助人信念 移情 内疚 闲暇或匆忙 决策 受助者的特
征归因
五 一接、般受而别帮言人助,的人帮与们 助被会 也因 是帮帮 如助助 此他。人被而帮感助到的愉人快,,一而般
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社会资源的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 。
爱
(二)人际关系中包含着各种资源的
服
交换,人们在进行资源交换的时候,
务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际资源理论,
参见右图)。
(三)未形成相互吸引的个体,由于
物 品
都认同群体,形成了同一群体中两个 成员之间的关系(社会认同理论) 。
(四)人际关系发展经历4个阶段:
教学目标、方法和重点
教学目标:了解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基础;掌 握人际吸引的原理和亲密关系的特点;学会正 确处理异性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重点:亲密关系
主要问题
为什么人类需要建立、保持和中断社会关系? 为什么有的人很有人缘? 爱与喜欢有什么不同? 婚姻中能否没有浪漫的爱情?
一、解释攻击行为的理论
1.本能论:
攻击是动物在进 化过程中为 了传递生命 而产生的本 能行为。
10本关于人际交往的好书

10本关于人际交往的好书在我们的生活中,人际交往是一门不可或缺的艺术。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为我们带来快乐、支持和机遇,而糟糕的人际关系则可能带来困扰和阻碍。
为了帮助大家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10 本关于人际交往的好书。
第一本是《人性的弱点》,作者是戴尔·卡耐基。
这本书被誉为社交技巧的圣经,通过实际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赢得他人的喜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
书中提到的“尊重他人的观点,永远不要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等观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第二本是《非暴力沟通》,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
非暴力沟通强调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而不是指责和评判他人。
学会这种沟通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冲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连接。
例如,当我们遇到分歧时,不是说“你怎么这么不讲理”,而是表达“我感到很失落,因为我希望我们能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关键对话》是第三本推荐的佳作,作者是科里·帕特森等。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关键的对话时刻,比如与上司讨论升职、与伴侣讨论重要决定等。
这本书教我们如何在高压、高风险的对话中保持冷静,掌握对话的主导权,从而达成良好的结果。
它提醒我们要关注对话的目的,而不是陷入情绪的漩涡。
接下来是《影响力》,作者是罗伯特·西奥迪尼。
这本书揭示了人们在社交中容易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比如互惠原则、承诺和一致原则、社会认同原则等。
了解这些原则,不仅能让我们避免被他人影响,还能巧妙地运用它们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第五本是《学会提问》,作者是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
在人际交往中,有效的提问是促进交流和深入理解的关键。
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避免无意义的提问,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思考。
《沟通的艺术》是一本全面而深入的沟通指南,作者是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
人际交往与情感沟通

人际交往与情感沟通人际交往与情感沟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含了与他人建立联系、表达情感以及建立亲密关系的各个方面。
有效的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不仅可以改善个人的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个人的情感成长和心理健康。
本文将探讨人际交往与情感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和提升这些技巧。
首先,人际交往是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和维持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
无论是在工作场所、家庭中还是社交活动中,人际交往都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和互动,我们可以获取支持、共享资源和知识,并且能够建立亲密关系和友谊。
人际交往也是一种心理需求,它能够满足人们与他人联系和交流的渴望,使我们在社会中感到被接纳和重要。
其次,情感沟通是情感表达和处理的重要途径。
人们经常通过情感表达来传达自己的情绪、需求和希望,同时也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情感沟通有助于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促进双方的情感理解和共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以积极、尊重和理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需要倾听和接纳他人的情感。
通过情感沟通,我们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加深亲密关系,从而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那么,人际交往与情感沟通的技巧是什么呢?首先,关注非言语沟通。
在人际交往中,非言语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声音的语调都可以传递各种情感和意图。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非言语表达,以及积极地倾听和观察他人的非言语信号。
尽量保持身体语言与言语信息的一致性,这样可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
另外,有效的倾听也是人际交往与情感沟通的重要技巧。
倾听是一种积极的参与和关注他人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在倾听时,我们需要用心地聆听,并且展示出理解和关心。
例如,使用肯定性的回应、提出问题以及总结对方的观点和感受,都可以表达出我们的关注和尊重。
此外,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一项重要的技巧。
表达情感需要我们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感,并使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的爱情和亲密关系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的爱情和亲密关系人类的爱情和亲密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心理学试图通过研究心理、情感和认知的影响,解释人们在爱情和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感受和互动。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人的爱情和亲密关系,以及相关的解释和理论。
一、爱情的心理学解释爱情是人类普遍经历的强烈情感,它涉及到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多个维度。
心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关于爱情的理论,其中最著名的包括:1. 亲密关系理论:该理论认为爱情是建立在亲密关系上的,亲密关系包括了情感支持、信任、互相依赖和亲密交流等。
亲密关系理论强调了亲密关系对爱情的重要性,认为人们通过建立亲密关系来满足情感需求和获得幸福感。
2. 恋爱风格理论:根据恋爱的方式和行为差异,人们可以分为不同的恋爱风格。
恋爱风格理论主要包括了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和恐惧型等四种类型。
每种恋爱风格都受到个体的生活经历和人格特点的影响,不同的恋爱风格对爱情的追求和维持方式也有所不同。
3. 爱的语言理论:该理论认为爱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例如言语、行为、肢体接触和礼物等。
爱的语言理论强调了个体在爱情中表达和接受爱的方式的差异性,认为理解和满足对方的爱的语言是维系爱情关系的关键。
二、亲密关系的心理学解释亲密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更为深层次的关系,其中包含情感的交流、信任的建立和共同目标的追求等。
心理学为亲密关系提供了以下的解释和理论:1. 依恋理论:该理论认为亲密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个体依恋模式的影响。
依恋理论将人的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三种。
依恋模式会影响个体对亲密关系的期望、需求和行为,安全型依恋模式对于建立稳定和满意的亲密关系较为有利。
2. 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体在亲密关系中会进行成本与回报的考量。
个体的投入和付出,包括情感、时间和资源等方面,往往会期望得到相应的回报。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了亲密关系中的平衡和公平的重要性。
3. 理论性取向:这个理论认为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期待和满足会与其灵长类动物演化历史相关。
亲密关系与爱情

亲密关系与爱情(一)亲密关系当我们在茫茫人海里,在寻寻觅觅中碰到了情投意合的人时,我们会期望着与他或她成为知心朋友甚至爱人,希望获得长久的亲密关系。
虽然不可能与很多人发展亲密关系,我们总希望生活中多一些知心朋友,无论从维护心理健康的角度还是从提升生活质量的角度,亲密的朋友是人生必不可少的。
在亲密交往中,我们会得到对方的接纳和挫折,同时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反之,如果一个人经常受到他人的排斥于拒绝,会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与不安全感,而长期的内心冲突则可能导致心理异常。
亲密的反面是疏远,二者构成了人际关系的两个极端,在这之间还有许多不同等级的关系状态,如陌生、见过面、知其名、点头之交、有所交谈、能够合作、友好相处等。
当然,在实际的人际关系中总是陌生关系最多,一定程度的亲密关系和排斥关系较多,极为亲密的关系和绝对排斥的关系最少。
一旦亲密关系形成,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相互依赖,即双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相互影响。
例如,当一方生气时,另一方也会闷闷不乐。
(2)共同活动。
关系亲切得双方来往频繁,喜欢经常待在一起。
(3)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
双方有很深的情感卷入和高度的相互依赖。
(4)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共享。
(5)亲密感,表现为广泛的自我暴露,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接纳。
(6)承诺。
双方对关系的投入与承担是关系延续的主要因素,双方都会表现出自己是可靠的、负责的、可以信任的。
(二)爱情爱情是一种特别的亲密关系。
在文学领域中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是作家们永远抒不完的情,做不完的梦。
在人们的心目中,爱情是一个美妙、神奇、令人向往同时又是神秘莫测的东西,不少感受过爱情喜悦的人,往往也品尝过爱情的苦涩。
心理学家对这一充满诱惑力的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爱的内涵到爱的种类,从爱的模式到爱的测量都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
哈特菲尔德(E.Hatfield)把爱情区分为友谊式爱情和狂热式爱情,或者叫做同情的爱和激情的爱。
爱情中的亲密关系培养深度的情感连接

爱情中的亲密关系培养深度的情感连接爱情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好、最复杂也是最深刻的情感之一。
而爱情中的亲密关系则是爱情走向深化的关键所在。
亲密关系的培养和深化需要经验、技巧和理解,同时也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本文将探讨爱情中亲密关系的培养以及深度情感连接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供读者参考。
一、亲密关系的培养1.建立共同语言和兴趣亲密关系的培养需要双方能够有共同的语言和兴趣。
通过共同的爱好、活动,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亲密感。
例如,夫妻可以选择共同喜欢的电影、音乐、运动等活动,或参加一起学习一门新的技能,这些共同的经历能够深化双方之间的感情。
2.沟通和倾听良好的沟通是培养亲密关系的重要基础。
双方要学会真诚地倾听对方的需求、担忧和感受,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沟通中,要避免批评、指责和攻击,而是要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以建立相互支持和理解的基础。
3.建立信任和尊重信任和尊重是亲密关系中的基石。
双方要为对方树立信任,做到言行一致,承担责任并保持诚实。
同时,要尊重对方的感受、意见和决定,避免消极的比较和指责,以建立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关系。
二、深度情感连接的重要性1.增强情感亲密度深度情感连接能够增强双方之间的亲密度,让爱情更加稳固和持久。
情感连接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接触,更是心灵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通过共享内心世界、分享情感体验,双方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对方,增进感情的亲密度。
2.提高情绪安全感深度情感连接可以带来情绪安全感,让双方在彼此身上找到心灵的寄托。
当双方能够开放地交流内心的需求和情感时,能够共同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减轻个体的压力和焦虑,增加生活的幸福感。
3.创造更多幸福时刻深度情感连接能够创造更多的幸福时刻,增添彼此生活的乐趣和满足感。
当双方能够共同追求共同的目标时,能够共同分享成果和快乐,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爱意和满足感。
三、培养深度情感连接的实用建议1.相互理解和支持双方要努力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给予彼此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理解心理学中的人际吸引和爱情关系

理解心理学中的人际吸引和爱情关系人际吸引和爱情关系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它涉及个体之间的情感、亲密和吸引力等方面。
理解人际吸引和爱情关系对于个人关系发展和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中的人际吸引和爱情关系,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实际应用。
一、人际吸引的心理机制人际吸引指的是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美好感觉。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际吸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实现。
首先,相似性是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
人们更倾向于与自己在兴趣、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相似的人建立亲密关系。
这是因为与相似的人交往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共鸣。
其次,互补性也是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机制。
互补性指的是个体在性格、能力和需要方面相互补充和对接,形成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
互补性可以增加个体之间的吸引力和亲密感。
另外,近距离接触也是促进人际吸引的机制之一。
心理学研究表明,与他人的频繁接触和相处可以降低陌生感,增加亲密感和吸引力。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经常接触的人更容易发展出深入的情感关系。
二、爱情关系的心理构成爱情关系是人际吸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和依恋。
根据心理学家斯特恩伯格的理论,爱情关系可分为三个构成要素:亲密感、承诺和激情。
亲密感是指个体之间的情感接近和信任。
在亲密感的基础上,人们会感受到对伴侣的依恋和关心,愿意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感受。
亲密感是维持爱情关系稳定的重要因素。
承诺是指个体对继续关系的决心和责任感。
在爱情关系中,承诺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安全感,也是长期愉快关系的基础。
承诺能够鞭策个体在困难时期坚持下去,克服关系中的挑战。
激情则是爱情关系中的浪漫和性吸引力。
激情包括了个体之间的吸引力、浪漫和性欲等方面。
激情为爱情关系注入了兴奋和快感,但它的稳定性相对较低,需要亲密感和承诺的支持。
三、影响人际吸引和爱情关系的因素人际吸引和爱情关系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外貌吸引力是人际吸引的一个显著因素。
研究发现,外貌吸引力对于初次印象和初期吸引非常重要。
沟通心理学12人际沟通中的亲密关系

老人没有子女没
社交技能 文化 北美视为耻辱,南亚视
成年人的孤独
• 社交技能的缺乏的孩子会成为社交技 能缺乏的青年人或成年人。
• 社交技能缺乏的人容易害羞、自尊心 低,感到拘束;有技巧的人对人友好 ,喜欢与人交谈;没有技巧的人对他 人没有兴趣,也没有感觉,只会提及 他自己的话题;不喜欢听别人的秘密 ;总喜欢与人的观点相左。
• 恋人的优点得到强调,将缺点降到最 低。
• 直接的结果是认为自己的恋爱别人更 幸福。
• 对恋爱的幻觉还建立在“天定情缘” 之上。
• 在这样的关系建立上,很难想象关系 的终结,他们认为会天长地久。
• 对方越接近理想状态,关系越好,越 容易维持,与对方的理想状态越匹配 ,本人获得的快乐越多。
• 思考: • 一见钟情是否值得相信? • 剩女剩男的幸福有指望吗?
专注悲观情绪,不安 回避 应对压力
情绪体验 学习能力 应对压力的能力等
3、孤独 缺少亲密关系的生活
• 孤独是由于渴望得到亲密关系却无法 得到满足,从而造成的一种在情境、 认知上的不愉快状态。
• 抑郁、焦虑、不开心、不满意、悲观 、自责及羞愧。
孤独的产生
有朋友 为缺点
遗传
环境缺乏人际关系
依恋风格
家庭关系
激情之爱:强烈的不现实的情感反应 无偿之爱:爱上不爱自己的人 同伴之爱:基于友谊、相互吸引的爱 无私之爱:不求回报的爱 合理之爱:门当户对的爱 占有之爱:将爱人看作私有财产 游戏之爱:两性关系只是游戏
爱情的三角模型
3、恋爱关系中的性
• 对性的态度及行为的改变 • 婚前性行为逐渐被接受(受媒体、社
害怕-回避型 我一听到门铃就有些担心,不知谁 会来,我感觉大多数人并不喜欢我 ,我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想着与 人建立关系,而不是去做,会更安 全。
健康的亲密关系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健康的亲密关系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无论是家庭关系、友谊还是爱情关系,健康的亲密关系都能够为人际关系增添一份温暖与安全感。
本文将探讨健康的亲密关系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一、增进信任和安全感健康的亲密关系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安全感。
在一个亲密关系中,双方能够倾诉内心想法和情感,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这种分享和倾诉的过程能够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和认同,从而建立起相互间的信任和依赖。
亲密关系中的信任和安全感能够让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感到踏实,愿意向对方寻求支持和帮助,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提供情感支持和关爱健康的亲密关系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关爱,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在一个良好的亲密关系中,双方会彼此关心和呵护,给予对方温暖和鼓励。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境,亲密关系能够成为一个情感避风港,为个体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这种支持和关爱能够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情绪稳定性,提高个体面对压力和困难时的抵抗力。
三、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健康的亲密关系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在亲密关系中,双方可以互相激励和鼓励,共同追求个人目标和理想。
亲密关系中的合作与支持能够激发个体的潜力,推动其在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上取得积极的成就。
同时,亲密关系也能够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个体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
四、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健康的亲密关系不仅对个体有益,也对社会有积极影响。
一个和谐的亲密关系能够提供积极的家庭环境,为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社会层面上,健康的亲密关系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亲密关系中的信任和合作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结语健康的亲密关系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增进信任和安全感、提供情感支持和关爱、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亲密关系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对个体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什么是亲密关系?

什么是亲密关系?亲密关系是指两个人之间的一种亲密程度,涉及到情感、心理、生理、性等多个层面。
亲密关系有助于促进人际交往,加深人际关系,同时也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重要因素。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亲密关系。
一、情感亲密关系情感亲密关系是指两个人之间建立的一种深度情感联系,如爱情、友情、亲情等。
这种关系的基础是相互理解、支持、信任和尊重。
在这样的关系中,人们可以互相倾诉心声,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
不同类型的情感亲密关系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1.爱情亲密关系爱情亲密关系是指两个人之间建立的一种感情联系,通常表现为彼此依存、相互信任、关怀和支持。
在爱情中,人们会经历无尽的甜蜜、热恋、相知相爱,但也可能出现争吵、失落、分手等情况。
因此,在建立爱情关系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双方的个人背景、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以及是否与对方相互契合。
2.友情亲密关系友情亲密关系通常是指两个人之间基于互相尊重和相似性的亲密关系。
朋友之间可以互相帮助、鼓励,分享快乐和痛苦。
可能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小矛盾,但通常可以通过交流沟通,逐渐增进感情,维持友谊。
3.亲情亲密关系亲情亲密关系一般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如父母、儿女、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的特点是亲近、包容和相互照顾。
在亲情亲密关系中,人们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和照顾家人,负责传承家族的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二、心理亲密关系心理亲密关系是指两个人在心理上的亲密程度,表现为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关注对方的情绪和情感。
这种关系可以加深双方的了解,让彼此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
1.共情共情是指能够理解并感受到他人的情感、感受和想法,从而能够更好地支持和关注对方的情绪和需求。
共情有助于建立更深层次的心理亲密关系。
2.支持支持是指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双方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
这样的支持可以让对方更加信任和依赖自己,加深心理亲密关系。
三、生理亲密关系生理亲密关系是指两个人在生理上的亲密关系,如性爱、亲吻等。
你认为爱情是什么?

你认为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它涉及到情感、亲密关系、吸引力和承诺
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一个详细、准确、有条理和易于理解的回答:
1. 情感:爱情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它包括了对他人的深厚感情和情感依恋。
它可以带来喜悦、幸福、满足感和安全感。
2. 亲密关系:爱情是建立在亲密关系之上的,这种关系包括了相互的信任、理解、支持和尊重。
亲密关系中的人们愿意分享彼此的生活、情感和经历。
3. 吸引力:爱情涉及到对他人的吸引和被吸引。
这种吸引力可以是基于外貌、
性格、兴趣爱好、智慧等多个方面。
吸引力在爱情中起到了引发和维持关系的
作用。
4. 承诺:爱情也包含了承诺,即对另一方的忠诚和长期关系的愿望。
这种承诺
可以是情感上的承诺,也可以是行动上的承诺,例如婚姻和共同生活。
思考过程:
在思考爱情的定义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爱情是一种情感体验,它涉及到情感、
亲密关系、吸引力和承诺。
然后,我们可以逐个分析这些方面,提供详细的解释。
在解释情感时,我们可以讨论爱情带来的喜悦、幸福、满足感和安全感。
在解
释亲密关系时,我们可以强调信任、理解、支持和尊重的重要性。
在解释吸引
力时,我们可以提到外貌、性格、兴趣爱好和智慧等因素。
最后,在解释承诺时,我们可以讨论情感和行动上的承诺,例如对长期关系和共同生活的愿望。
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思考,我们可以提供一个详细、准确、有条理和易于理解
的回答,解释了爱情的多个方面和要素。
《亲密关系沟通技巧:让爱情更持久》

《亲密关系沟通技巧:让爱情更持久》沟通的第一个关键是倾听。
倾听并不只是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而是深入了解他们的立场、情感和意见。
在聆听时,我们要注意对方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立场,并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观点。
如果我们能够在沟通时坚持这一原则,那么我们的伴侣就会更愿意与我们沟通,并会对我们产生更深的信任和尊重。
与倾听相对应的是积极表达。
如果我们希望建立亲密的关系,就必须清晰明确地表达我们的情感和立场。
在表达时,我们应该尽量让对方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并注意到我们的表达方式和语气是否体现出我们的真正意图。
如果我们不清楚自己的情感需求,那么我们就必须先自我反省并找到自我内部的平衡。
这样我们才能更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从而有效地与他人建立亲密的联系。
除以上两种关键技巧外,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沟通。
第一个小技巧是在沟通时,要避免欺诈性的交流。
这种交流往往是表面上的客套话,但却不负责任地回避真正的问题。
我们要时刻注意这些看似难以掌握的沟通技巧,因为它们在亲密关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第二个小技巧是学会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意见,这也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
我们要理解对方所说的话,而不是抽离出来单独分析。
在理解对方的意见时,我们应该学会区分事情的重要性,并了解什么是对方真正看重的。
第三个小技巧是学会批判性思考。
这种思维方式尤其对于沟通困难时的情况下很有用,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有意义的讨论点。
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批判性思考也是从对方的角度理解对话。
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以更深入的方式理解对方的意见,并从中识别和解决重要的问题。
最后一个小技巧是相互支持。
如果没有相互支持,就没有真正的亲密关系。
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向我们的伴侣表达我们的爱和支持,并接受他们的爱和支持。
我们需要在爱情中保持平衡,理解对方的情感需求,并支持他们的人生选择。
在恋爱中和婚姻中,我们都需要将沟通技巧作为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
倾听、积极表达、避免欺诈交流、相互尊重和支持以及批判性思考都是让爱情更加持久的关键技巧。
亲密关系中的人际交往

亲密关系中的人际交往亲密关系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两个或多个人之间密切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人际交往的方式和特点有着独特的变化。
本文将从亲密关系的定义、特征、沟通方式和维系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亲密关系中的人际交往。
亲密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的比较密切、互相倚赖和信赖的关系。
它往往基于情感和亲近感,并且具有长期性和亲密度高的特点。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可以分享彼此的思想、情感和经历,互相支持和理解。
亲密关系可以包括爱情关系、家庭关系、友谊关系等。
在亲密关系中,人际交往的方式和特点有所不同。
首先,亲密关系中的交往更加自由和放松。
人们在亲密关系中更愿意展示真实的自我,不需要过多地保持社交礼仪和形式,而是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其次,亲密关系中的交往更加深入和私密。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可以分享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倾诉和倾听来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关心。
同时,亲密关系也更容易暴露双方的脆弱和不足,需要更强的包容和接纳。
再次,亲密关系中的交往更加互动和协调。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通常会更多地关注对方的需求和感受,积极主动地支持和帮助对方。
互相的互动和协调是亲密关系中的重要特点,通过互动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和亲密度。
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系需要良好的沟通方式。
在亲密关系中,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双方应该相互倾听和理解,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感受,避免批评和指责。
其次,双方应该积极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保持良好的沟通双向流动。
最后,适当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双方解决冲突和分歧,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此外,亲密关系的维系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双方应该保持适度的独立性和个人空间,不要过分依赖和依存对方。
其次,双方要相互支持和鼓励,共同成长和发展。
最后,双方要保持互惠互利的关系,平衡和协调双方的权益和需求。
总结起来,亲密关系中的人际交往具有自由放松、深入私密、互动协调等特点,需要良好的沟通和维系方法。
社会心理学亲密关系爱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
记忆重构
在爱情关系中,人们容易对过去的事件 进行记忆重构,将伴侣的缺点和错误记 忆为优点和长处,或者将自己的缺点和 错误记忆为优点和长处。这种认知偏差 会影响人们对伴侣的认知和评价,导致 关系出现问题。
3
自我确认偏向
人们倾向于寻找和选择那些能够证实自 己观点和信念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与自 己观点和信念相悖的信息。在爱情中, 这种认知偏差会导致人们过度关注伴侣 的优点和长处,忽略缺点和不足,从而 影响双方关系的健康发展。
爱情的发展阶段
01
初始阶段
两个人相互吸引,开始建立亲密 关系。
成长阶段
02
03
成熟阶段
两个人开始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 共同经历更多的事情,并逐渐形 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
两个人在关系中更加稳定和成熟, 能够处理冲突和问题,并共同成 长和发展。
爱情的深度与质量
爱情的深度
指两个人之间情感联系的强度和 深度,包括对彼此的关心、理解 和支持。
亲密关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 谐发展。
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情感支持
亲密关系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 慰,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
自我认同
亲密关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 自己的喜好、价值观和目标,促进自我成长 和发展。
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安全依恋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 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提 高心理韧性。
安全依恋不仅对个体自身有益 ,还有助于家庭和社会关系的 和谐稳定。
05
爱情中的认知与情感
认知偏差在爱情中的影响
1
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亲密关系与婚恋问题

学校教育对亲密关系的引导与策略
开设相关课程:如恋爱心理学、婚姻家庭学等 举办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解和交流 开展实践活动:如恋爱模拟、婚姻家庭模拟等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恋爱和婚姻中的问题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健康的恋爱和婚姻氛围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恋爱和婚姻问题
婚恋问题的法律与道德规范引导
法律规范:明 确婚恋问题的 法律界限,如 婚姻法、民法
等
道德规范:强 调婚恋问题的 道德准则,如 尊重、诚信、
责任等
教育引导:通 过教育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 婚恋观念,如 爱情观、婚姻
观等
社会支持:提 供婚恋问题的 社会支持,如 心理咨询、法
律援助等
婚恋问题的社会支持与关爱体系建立
家庭结构:家庭结构的变化,如单亲家庭、 重组家庭等,将对亲密关系产生影响
异地恋:随着人口流动和全球化,异地恋 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对亲密关系的影 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婚恋观念: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婚恋 观念也将发生变化,如晚婚、不婚等
法律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将为亲 密关系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03
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
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
恋爱观念多元化:大学生对恋爱持开放态度,追求自由恋爱
恋爱动机多样化:大学生恋爱动机包括情感需求、社交需求、 生理需求等 恋爱方式多样化:大学生恋爱方式包括网恋、异地恋、校园恋爱 等 恋爱态度理性化:大学生在恋爱中更加注重理性思考,注重个 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因素
不断增加。
未来亲密关系与婚恋问题的应对策略
爱情的基本心理特征

爱情的基本心理特征爱情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它具有多方面的心理特征。
以下将介绍一些爱情的基本心理特征,包括:一、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爱情中一种最基本的心理特征。
它指的是两个人对彼此不同程度的情感相似度和共鸣感。
当两个人的情感相似度越高,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也就越紧密,产生的爱情也会更加深厚。
二、浪漫氛围:浪漫氛围是爱情中十分关键的心理特征。
它指的是通过各种方式来打造出一种浪漫、温馨、感性的氛围,使两个人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亲密和温暖。
浪漫氛围可以通过言语、行为、礼物、情景和音乐等多种方式来营造,有助于加深两人之间的感情。
三、互相尊重:互相尊重是爱情中必不可少的心理特征。
它指的是两个人之间相互尊重对方的感受、意见和人格,不轻易贬低或伤害对方。
在爱情关系中,互相尊重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增加感情的稳定性。
四、情感依赖:情感依赖是爱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
它指的是两个人之间出现的一种情感依赖性,即一方对另一方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
这种情感依赖可以形成爱情关系的核心,同时也可能给爱情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五、亲密关系:亲密关系是爱情中最基本的心理特征之一。
它指的是两个人之间产生的一种亲密感受,包括身体上的亲密和情感上的亲密。
在爱情关系中,亲密关系有助于加深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促进感情的发展。
六、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爱情中一种重要的心理特征。
它指的是两个人之间出现的一种互相为对方着想、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和互相奉献的精神。
在爱情关系中,奉献精神可以带来一种深刻的满足感,同时也有助于稳定感情关系。
以上就是爱情的一些基本心理特征的介绍,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爱情现象。
人际关系中的亲密与浪漫关系

人际关系中的亲密与浪漫关系亲密和浪漫是人际关系中常见的两种情感。
无论是亲密的友谊还是浪漫的爱情,都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人际关系中的亲密与浪漫关系,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两种情感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亲密关系的定义与特点亲密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的独特、深入和稳定的情感联系。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之间享有高度的互信、理解和情感支持。
首先,亲密关系需要时间的培养。
它不是一夜之间建立起来的,而是需要双方持续的投入和积累。
其次,亲密关系是建立在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愿意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并能够包容和接纳对方的差异。
最后,亲密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经历和分享美好时刻。
这些共同的回忆和经历会增加彼此之间的亲近感和亲密感。
二、浪漫关系的定义与特点浪漫关系是指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关系,其中包含了激情、浪漫和亲昵。
首先,浪漫关系是充满激情和浪漫的。
在浪漫关系中,两个人会通过浪漫的方式表达爱意,例如送花、写情书等。
其次,浪漫关系需要两个人之间的亲密接触和亲近。
这包括身体接触以及情感上的互相支持和依赖。
最后,浪漫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来保持激情和浪漫。
两个人需要一起创造和维持浪漫的氛围,因为浪漫关系是需要精心呵护的。
三、亲密与浪漫关系的区别亲密关系是建立在理解、支持和信任的基础上的,强调的是情感上的亲近和稳定。
而浪漫关系则强调的是激情和浪漫,是一种更加充满激情和冲动的爱情关系。
亲密关系通常是长期的,而浪漫关系可能会有起伏和变动。
亲密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和经营,而浪漫关系在保持激情和浪漫方面需要更多的创造力和惊喜。
另外,亲密关系更多地注重日常的细节和陪伴,强调的是持久的情感联系。
而浪漫关系则更加强调一种充满激情的爱情表达和渴望。
四、亲密与浪漫关系的重要性亲密和浪漫关系在人际交往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亲密关系有助于人们感受到安全和支持。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可以分享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得到另一方的理解和支持。
亲密关系的意义爱情和责任

亲密关系的意义爱情和责任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中一种特殊的关系,涉及到爱情和责任。
它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的紧密联系,不仅仅是感情的表达,更体现了互相扶持、理解和包容的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亲密关系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中的意义,以及爱情和责任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一、亲密关系的意义亲密关系对每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个人层面上,亲密关系可以给人以情感的满足和支持。
相互倾诉心声、分享喜怒哀乐、守望相助是亲密关系带来的直接益处。
在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往往面临着压力和挑战,而亲密关系就是一种安全的港湾,可以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减轻个体的负面情绪。
其次,亲密关系也对社会具有广泛影响。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个体能够独立生活,都需要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来满足生活的需求。
无论是亲密的友情、亲子关系,还是亲密的爱情关系,它们都激发着人们对他人的关心和照顾。
通过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并给予帮助,进而为社会的和谐与繁荣做出贡献。
二、爱情和责任在亲密关系中的作用在亲密关系中,爱情和责任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
爱情是亲密关系的基石,是人们相互吸引、以及建立关系的根本动力。
爱情是一种无私、纯粹的情感,它让人们感到温暖、幸福和满足。
在爱情的引导下,人们可以相互支持、互相扶持,并在亲密关系中创造出美好的回忆。
然而,单纯的爱情是不够的,亲密关系需要更多的责任来维系。
责任意味着在关系中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它是爱情的保障和支持。
责任让人们在爱情的基础上更加珍惜对方,并为双方的幸福和成长付出努力。
责任也是亲密关系中的纽带,可以加强信任、理解和尊重,建立起稳固的基础。
爱情和责任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
只有在爱情的基础上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才能真正地建立起健康、稳定的亲密关系。
责任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关系中的挑战和困难,通过互相理解和包容来解决矛盾,从而提升亲密关系的品质。
三、亲密关系的重要性与保持如何保持和培养良好的亲密关系?首先,沟通是关系维系的重要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宜音“自己人/外人”分类及其互动
先赋性关系 交往性关系 高 父——子 铁哥们 (自己人) 婆——媳、城市亲戚 人情关系 (身份性自己人) 应有之情、义务互助 低 农村父母——嫁出女 挚友 (交往性自己人) 陌生人、外乡人 圈外人 (外人)
高
真有之情 自愿互助
低
自己人/外人关系分类模型的特点
1.
中国人的关系具有差序格局的特征——从自我出发逐 渐外推,由先赋性与交往性共同构成亲属结构,形成 “自己人/外人”分类结构。 根据先赋性与交往性的改变,自己人与外人相互转变。 交往性关系在社会流动相对频繁的社会生活中显得更 为重要。 交往性关系在独立于先赋性关系之后仍然被身份化。 关系同时包含了情感成分和工具成分,并不因关系的 亲近而减少工具性,也不因关系的疏远而增加工具性。
二、助人行为的原因
互惠动机: 人与人之间的互助行为有一些动物所没有的 动机,这就是社会交换动机。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通行着互惠交换的原则。否则,助人的 代价如果总是高于人们的可以预期得到回报 的水平,可能就会让人感到得不偿失(社会 交换理论)。
二、助人行为的原因
移情——利他动机: 当我们能体会到他人的感受时,会激发出我们 对他人的同情以及利他动机,帮助他人,改善 他人的处境,并不考虑回报与代价。
2. 3.
4. 5.
三、关系的建立和保持
1. 2.
3.
4. 5.
(一)报及报答 报的含义:回报、报复、因果报应 报的特性:往还性、情感性、增量性、延迟性、 区别性、角色差异及规范 (二)送礼 情感表达和流动的载体 熟人社会人际互动的推动者 以礼行为的规范物 表意性背后的工具性 礼物的货币化
利他性亲社会行为
遵规与公益性亲社会行为
关系性亲社会行为
个人特质性亲社会行为
二、助人行为的原因
(一)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 社会生物学:利他是生物的本能 进化心理学:物种保存延续的需要 1. 动物往往帮助那些有保存基因价值的对象,从而使 这一物种的传递成为可能。动物及人类的互助行为 中,受“亲属优先原则支配”。 2. 助人是一种社会适应行为。只有相互帮助,一个物 种才可能更好地战胜环境威胁,在竞争中胜出。
四、影响攻击行为的个人因素
1.
2. 3.
敌意归因偏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黄鼠狼 给鸡拜年,等 自尊:高自尊的威胁更加敏感。 发泄:任何愤怒都会累积,如果不能随时发 泄,就会在积攒到一定时候爆发,其表现形 式可能是疾病,也可能是极端的暴力。“宣 泄”是必要的。
思考题
儒家学说强调“礼”和“恕”,强调“克己复 礼,斯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根 据所学理论,分析儒家这两个主张在现代社会 的社会心理学意义。
作业题
1.
2.
请用所学理论,分析朋友之间或恋人之间出现 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外人可以变成自己人吗?如果自己人可以变成 外人,需要什么样的个人和环境条件? 要求:清楚表述所依据的理论内容;根据亲身 经历分析原因和提出相应对策。
3.社会学习理论 : 攻击是直接 经验和观察学 习的结果。
人具有生的本能和死 的本能,而死的本能 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破 坏和毁灭的原生动力, 它存在于人的潜意识 当中,如果不加控制, 就会外显为攻击行为。
——弗洛伊德
人如果不能达到某些 由于内驱力形成的需 求或设定的目标,就 会产生挫折感,而挫 折感的排解方式之一, 就是转化为攻击驱力。 ——Berkowitz
第十一讲
社会交往、人际吸引、亲密关系、孤独、助人 行为、攻击行为、中国式关系和关系网
教学目标、方法和重点
教学目标:了解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基础;掌 握人际吸引的原理和亲密关系的特点;学会正 确处理异性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重点:亲密关系
主要问题
为什么人类需要建立、保持和中断社会关系? 为什么有的人很有人缘? 爱与喜欢有什么不同? 婚姻中能否没有浪漫的爱情?
喜欢≠爱 喜欢的成分:尊重和信任 爱的成分:
关心——为对方做事;
依附或依恋——相互厮守;
爱情的两个要素: 激情——魂牵梦绕、排他和 性渴望; 关怀——倾其所有给予对方和 偏袒对方。
五、爱情
2.
爱情的类型
狂热式爱情 Hatfield分类 友谊式爱情
几乎被另一个人占据的强烈情绪状态 相互尊重、信任、了解,有对彼此相爱的 信心,自我表露程度高,有难同当、有福 同享
现代传媒对发生攻击行为的影响
1.
2.
3.
媒体暴力降低了人们对暴力行为的控制能力, 认为暴力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解决冲突的方式。 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模仿、学习以暴力方式处 理纠纷和发泄不满的例子。 长期接触媒体暴力,会使人对暴力行为麻木 不仁,降低恐怖感受,不会采取积极措施制 止暴力。
攻击行为不仅出现 在战争中,日常生活 中也可以屡屡见到: 家庭暴力,网络暴 力,办公室性骚扰, 校园暴力,等等。
一、人际吸引的起源
(一)亲和的需要(本能的) 获得正向的刺激 被他人注意 得到情绪上的支持 形成社会比较 (二)情绪诱发的依附需要(社会性的亲和需要) (三)依恋风格 安全型、逃避型、焦虑型
二、社会关系的本质属性
特 殊 信 息
爱 服 务
(一)人际关系是一个给予和得到的 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于 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社会资源的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 。 (二)人际关系中包含着各种资源的 交换,人们在进行资源交换的时候,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际资源理论, 参见右图)。 (三)未形成相互吸引的个体,由于 都认同群体,形成了同一群体中两个 成员之间的关系(社会认同理论) 。 (四)人际关系发展经历4个阶段: 定性、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 往(人际关系发展的社会渗透理论)。
二、影响攻击行为的生理因素
1.
2.
生理特质 生理水平 饮酒并不直接导致攻击行为,但酒 精可以唤醒人的一些本能的反应, 减少对一些社会规范的意识,缓解 社会规范的束缚压力。
当外界(自然)环境使人的身体和情绪感到不舒服、 痛苦和焦躁不安时,发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会上升。
三、影响攻击行为的社会因素
1.环境中唤起攻击行为的线索 2.挫折: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后,做 出攻击性反应的可能性会提高。但挫折并不会直接引 起攻击,而可能受到条件的限制被隐藏起来。“迁怒” 3. 挑衅与报复:人不犯 我我不犯人,善有善 报恶有恶报。 4. 模仿:攻击行为可以 通过模仿行为形成。
四、影响助人行为的个人因素
行动者是否注意到 不采取行动 认定需要帮助 不采取行动 是否决定干预 不采取行动 是否采取具体行动 不采取行动 行动者干预 助人行为决策过程 行动 送她去医院 我要帮助他 需要帮助 出事了!
助人信念 移情 内疚 闲暇或匆忙 决策 受助者的特 征归因
其他
利他有损己
利他不损己
利他亦损己 损他亦损己
利己不损他 利己有损他
我国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
英勇行为、救助、发展技能、捐赠、照顾、帮助、赠 送、体力支持 公益行为、协调关系、利群体行为、遵守规则、积极 建议、完善自身、拾物归还、遵从习俗、家庭养育、 提供信息、亲情行为、责任义务行为、体谅他人、公 德行为、环保行为 谦让、不伤害、关心他人、接纳、赶集、爱护动物、 道歉、安慰、合作、分享、增进友谊、接触物品、发 起友谊 宜人、赞美他人、忠诚、讲义气、同情他人、宽容、 慷慨
嘉年华 豪华游 轮起火 ,直升 机、里 根号航 母参与 救援
三、影响助人行为的社会因素
(一)旁观者
他人在场引起责任扩散。 他人在场减少了旁观者 助人的可能性。在场的 他人如何表现很重要。 如果他人表现消极,人 们的助人行为会减少; 反之则反。
三、影响助人行为的社会因素
(二)人际关系的性质 交换关系(市场交易中的人们)和共有关系 (家人之间) 在共有关系中,人们会关注对方是否需要帮 助;而在交换关系中,人们关注的不是对方 要不要帮助,而是对方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 自己应该记住以后还他多少人情。
消极
六、孤独与人际冲突——特殊的人际交往形态
1.
2.
3.
孤独是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 是由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的需要没有被满足而引起的。 相关心理因素如下: 心理特质:害羞、压抑、内 向、对自己评价过低等 社会认知倾向:对他人过于 严苛、对自己总是用防御性 的归因来自我保护,不敢承 认现实。 社会环境因素:没有时间和 机会与他人交往,与他人的 交往过于肤浅,或者失去了 过去亲密交往的伴侣或伙伴。
第三节 中国式关系和关系网
一、关系的概念
1. 2. 3.
与角色规范的伦理联系 亲密、信任及责任 以自己为中心,通过他人而形成关系的网状结 构。
二、关系的识别与分类
费孝通“差序格局” 杨国枢“五伦关系”——君臣有义、父子有亲、 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杨国枢“家人、熟人、生人的划分
五、爱情
喜欢 亲密
浪漫的爱 (亲密+激情)
完美的爱 亲密+激情+承诺
友谊式的爱 (亲密+承诺)
迷恋 激情
虚幻的爱 (激情+承诺)
空虚的爱 承诺
Sternberg的爱情分类
五、爱情
Hendrick的爱情分类 情欲之爱 友谊之爱 游戏之爱 现实之爱 占有之爱 利他之爱
五、亲密关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关系中断
地 位 一 般 抽象 钱
物 品
具体
三、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接近性 熟悉性 情境因素 高原反应与厌 恶感 人际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