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考

合集下载

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浅析

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浅析

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浅析近几年,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国际原油价格急剧攀升。

我国成品油价格也受到了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国内部分地区再次出现了“油荒”局面。

“油荒”出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国际油价大幅上扬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国内不健全的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深层次的影响。

一.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历程与现状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历程经历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成品油(汽油、柴油)零售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由原国家计委以进口到岸完税成本为基础加国内合理流通费用,确定各地零售中准价,两大石油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在此基础上可上下浮动5%的幅度内确定具体零售价。

第二阶段:2000年6月,国家在前次改革的基础上,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国内成品油价格开始进入与国际成品油市场“链连动”的阶段,即国内成品油价格参考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相应调整,当时参考的是新加坡成品油市场价格。

第三阶段:2001年1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链连动”机制进一步完善阶段,主要内容是由单纯依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来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该机制简称为“三地成品油定价法”。

为保证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的稳定,原国家计委还发布了《关于完善石油定价机制相关办法的通知》,补充规定了“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短期上涨时不涨,而在国际油价下降时不降或少降”的条款。

第四阶段:2007年2月,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原油成本法”开始采用。

新的成品油定价方法将放弃原来紧盯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成品油的计算方法,而是以布伦特、迪拜、米纳斯三地原油价格平均值为基准,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以及国内关税、成品油流通费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

第五阶段:2008年12月18日,成功出台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配套推出成品油价格、燃油税和交通收费三项重大改革,是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肯定,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政府节约能源和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信心和决心。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策略的研究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策略的研究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策略的研究一、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府定价导致市场化不充分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并公布,缺乏市场化竞争的机制。

这种政府定价方式会导致价格形成缺乏灵活性,无法适应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同时也削弱了价格体系对于市场供需的引导作用。

2.价格机制与成本体系不匹配由于成品油价格受到政府定价的影响,而不是市场本身的需求影响,从而可能导致成品油价格不与相关成本体系相匹配。

例如,石油价格的暴涨会对国家石油储备、炼油利润率等相关成本产生影响,然而目前国内石油价格并没有与成本体系相匹配,导致企业面临资金压力。

3.竞争性油品市场不够成熟虽然我国近年来开放了油品市场,促进了原油贸易的自由化以及石油加工和分销等领域的外资进入,但由于油品市场价格受到政府影响,竞争性市场效果并不突出。

同时,国内石化企业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较弱,进一步削弱了油品市场的竞争性。

4.价格波动难以控制由于成品油价格制度不够灵活,市场运行机制不够成熟等因素,导致油价波动难以控制,从而对市场供需形成不良影响。

例如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可能导致经济风险增加,扰乱经济预测和计划,造成市场不稳定性。

5.能源布局缺乏多样化由于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匀,从而可能导致成品油价格受不同地区资源分布和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加之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比较薄弱,从而限制了成品油垄断性行业的多样化和市场化发展。

二、改革策略的研究1.推行油价市场化改革政府需逐渐解放对油价的控制,推进石油化工行业价格市场化改革,逐步让市场发挥价格决定作用。

首先在价格形成机制中深化制度改革,使国内油价机制趋于灵活,与市场供需关系更加贴合,形成较为完善的石油价格市场化机制。

2.构建优质、安全、低碳石油产业体系应该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企业加速发展,形成综合实力较强的完整产业链,提高石油加工和储运环节的科技含量和自主生产能力,全面提升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现状及改革措施分析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现状及改革措施分析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现状及改革措施分析本文从我国现阶段成品油定价方法即采取国际三地原油价格加权基础上追加相应成本和利润的办法来确定出发,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应该培育多元的市场主体、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改革措施建议。

标签: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措施2008年2月以来,国际市场油价继续攀升,目前已突破每桶140美元,面对原油价格的压力,国家发改委自6月20日起提高了国内成品油价格,这虽然有利于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国内成品油供给,保障市场供应,促进石油资源节约,但也造成国内成品油经营企业囤积居奇、合谋涨价等违法行为、价格调整滞后、市场供求矛盾、利益分配不公等問题。

一、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演变及现状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原油成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中石油和中石化两个集团公司之间原油交易结算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价格由原油基准价和贴水两部分构成。

2000年6月起,国内成品油价开始参考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相应调整,当时参考的只有新加坡市场的油价。

200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以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为定价基础,考虑到基本杂费、关税,以及流通费等因素,确定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再由中石油与中石化在基准价上下浮动的范围内,制定出具体的零售价格。

当上月三地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时,国家发改委调整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

目前我国正处在与国际市场接轨阶段,原油价格基准价与国际市场接轨,贴水由两大公司协商。

从我国成品定价机制改革历程可以看出,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走的是逐步市场化的道路,到完全市场化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结构、经济稳定等诸多因素。

二、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缺陷分析实践表明,在国际三地原油加权平均价格基础上加一定成本,再加一定利润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对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减弱国际市场价格非正常波动对国内的负面影响,为未来石油价格完全放开后国内炼油企业应对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推进石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对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推进石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对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推进石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思考与建议作者:杨佳佳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34期2008年12月实施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和2009年5月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向着市场化的道路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对于理顺成品油价格、合理调节社会供求、维护国内成品油市场稳定运行,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改革实施两年半来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也逐步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理解。

但是,此次改革作为我国石油渐进式改革中的一步,在成品油定价机制设计和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改进和完善。

一、当前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内容和特点十余年来,国内石油价格机制经历了1998年确定与国际市场油价接轨、2006年石油价格综合配套改革以及2008年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这三次重大改革,逐步向市场化方向迈进。

2008年底实施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的核心是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和实施燃油消费税改革为一体的方案。

(一)定价原则与国际市场间接接轨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

为避免国际市场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国内油价频繁调整,机制参考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是连续一段时期相关油种的综合平均价格。

(二)定价方法是准成本加成定价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按照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

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

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的生产和供应。

(三)成品油零售采取“屋顶价”成品油零售企业可在不超过政府规定的汽油、柴油最高零售价格的前提下,自主制定具体零售价格。

同时根据批零价差不小于300元/吨的原则制定最高批发价格,理顺了零售价、批发价和出厂价三者的关系。

(四)消费群体的差异性消费补贴坚持并完善对种粮农民,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林业、渔业,出租车,低收入困难群体因成品油价格变动影响而增加的成本,由财政进行不同程度的补贴。

对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 要: 中国在原油定价法、 石油战略储备 制度 、 多层次的石 油产品交 易额、 市场的建立、 成品油替代 品的开发 、 对成品油及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价格的监测等各方面工作还很 不完善 , 亟待解决。在分析 中国石 油价格形成机制综 合配套改革的现状及油价定位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之上 , 细探讨 了中国石油价格形成机 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必要 详
上开展竞争 。 4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改革是提高整个 国民经济的竞 .
境内原油近 1 6亿吨的产量以及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 ,06 . 6 2 0
年中国原油 1 5 吨的进 口量 , 口原油 占比为 4 %, 国 . 亿 4 进 4 而 产原油 占 5%。专家预测到 2 2 6 0 0年进 口原油 占比也要控制 在 6 %以内 0 】 。国产原油作为国内炼油行业 的主要油源之一
内炼油企业全行业亏损 ,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下调滞后, 终 端消费者抱怨成品油价格没有同幅度下调, 公众对国内与国 外的油价孰高孰低议论纷纷。 实际上 中国成品油价格与国外
油 、成品油交易价格作 为亚洲市场价格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积
极参与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的形成 , 扩大 了中国在世界石油市
的健 康发 展 。
价格在不 同时期是涨跌互现的 , 国内价格仍高于国外价格。
2原油基准价格盯住地 的选择问题。原油基准价格盯住 . 地的选择没有考虑到国产原油的因素。 中国目前的原油进 口 在 4%一0 0 5 %之间 ,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 ,0 6年中国 20
3丁 _ 破了石油行业的垄断格局。为了鼓励 民营企业参与 于
竞争 , 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 主体 , 成为石油价格的主导因 素。 完善了行业协会的监督协调职能 , 严格价格的 自律行为。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一、背景介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是指政府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干预与管理的一种体制。

成品油是指石油经过精炼、加工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后得到的终端产品,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成品油的价格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的质量,因此定价机制的合理性和透明度十分重要。

二、历史演进2.1 油价管制时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实行油价管制,政府通过直接干预成品油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

这一时期,国家主动管理成品油价格以满足市场需求、维护供应稳定。

2.2 油价市场化试点为了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并提高油价的透明度,我国于2002年开始进行油价市场化试点,取消了对汽油和柴油定价的管制,允许在一定的价格波动范围内,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成品油价格。

市场机制在调节成品油价格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2.3 油价阶梯调整机制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在2013年引入了油价阶梯调整机制。

该机制将国际原油价格、人民币汇率、税费等因素纳入考虑,并将成品油价格分为国内成品油消费税不同税目下的不同部分进行核算,从而调整成品油价格。

三、成品油定价机制的重要性3.1 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成品油价格的稳定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

如果成品油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国家的能源供应造成影响,影响国家能源安全。

因此,建立合理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的能源安全。

3.2 保障人民生活质量成品油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

合理的成品油定价可以保持供需平衡,维护人民生活的质量和社会稳定。

3.3 推动能源结构调整通过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引导,可以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例如,在成品油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替代能源,从而推动能源结构朝着更加清洁、绿色的方向发展。

四、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问题与优化方向4.1 定价机制不透明目前我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仍存在一定的不透明问题,市场主体难以准确获得成品油定价的相关信息,导致市场预期不稳定。

对我国成品油费税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成品油费税改革的几点思考

交通 基础 设施 维护和建 设资金 , 国务 院于 2 o 年 1 o 8 2月发布 《 国务 院关于实 施 成 品油 价 格 和 税 费 改革 的通 知 》 ,决 定实施成 品油价 格和税 费改革 。 本文 从 成 品 油 税 费 改革 的 背 、 意 义 、 内 景 容 、对 我 国经 济影 响 等 方 面 进 行 探 讨 。
减排 和 结 构 调 整 , 平 负担 , 法 筹措 公 依
点多 、 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 影响了区域经济
发 展 和群 众 便 捷 出行 。19 年 1 月 全 国 人 99 0 大 常 委 会 修 订 了 《 华 人 民共 和 国 公 路 中 法 ,明 确提 出 “ 国家 采 用依 法 征 税 的办 法 筹集公路 养护 资金 ,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 由国务院规定 ”为燃油税费改革提供 了法 律依据 。 多年来 , 国家相 关部 门对燃油税费 改革 方案进行 了认真研究 ,并做 了大量准 备工作 , 但是由于 国际市 场油价持续上涨 , 燃 油税 费 改 革 一直 未 能 出台 。 2¨ O 6年 国家 D 明确 国内成 品油价格与 国际市场原油 价格 实行 有控 制 地 间接 接 轨 ,但 受 国 际市 场 油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 的 矛盾突出 ,节 能减排工作任务艰巨 。一方 面,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提高 , 我 国对石油需求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 我国石 油利用 效率 低、单耗水平高 、浪费现象 严 重。我 国单位 G P石油消耗和机动车每百 D 公 里 油耗 都 明显 高 于 发 达 国 家 水 平 。 汽 车 保有量 的快速攀升 ,不仅造成城市交通堵 塞 , 是造 成 。
加的汽车消费的 巨量的成品油 ,也使我 国 能源短缺局 势更加严峻 。 其次 , 国的空气 我 污染严重 , 在城市空气污染中, 又以汽车 尾 气污染最为严重 , 所以, 按照方案设计中提 出的燃油消费税从量征收 , 多耗油多污染 ,

对我国成品油价格变化的分析及思考

对我国成品油价格变化的分析及思考

对我国成品油价格变化的分析及思考作者:张勇来源:《克拉玛依学刊》2012年第04期摘要:我国目前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真实情况,但政府干预的痕迹还是过于明显。

应弱化政府干预,把定价权交还给成品油企业,交还给市场,提高定价透明度。

缩短油价调整周期,增加调价频率,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变化。

在成品油零售领域,适当加大开放力度,鼓励民营资本、海外资本进入,既可以缓解大型国有企业资本金的不足,也可形成竞争机制,促使国有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服务质量,使百姓受惠。

关键词: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完善中图分类号:F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4-0022-032012年3月20日,中国成品油价格再度上涨。

根据国家发改委通知,全国汽、柴油价每吨分别提高600元。

本次油价上调虽然在预料之中,但上涨幅度之大却有些出人意料。

可以说我国已经步入8元/升的高油价时代。

我国成品油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变化原因何在?笔者就此做一些分析研究。

一、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我国成品油价格从单一计划价格体制转变为现行与国际价格有控接轨体制,经过了较为漫长的历程。

1998年6月,国家出台《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原油基准价由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汽油、柴油由国家计委按进口完税成本为基础加国内合理流通费用确定零售中准价。

①2000年5月,国内成品油价格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每月调整一次。

2006年,国家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调整,并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

2008年12月,为了理顺成品油和原油的价格关系,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我国开始进行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

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12月18日发布了《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

根据新的价格形成办法,国际油价连续20天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以使成品油价格能够更真实、更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公平竞争。

对我国成品油价格变化的分析及思考

对我国成品油价格变化的分析及思考
2 1年 第 4 02 期
201 2No. 4
克 拉 玛 依 学 刊 J R A FK R MA OU N LO A A Y
◎经济
对 我 国成 Βιβλιοθήκη 油 价 格 变化 的分 析 及 思 考
张 勇
( 疆油 田公 司矿 区服务 事业 部 , 疆 克拉 玛依 8 4 0 ) 新 新 3 0 0
导 价 。 2 0 年 l 月 , 了 理 顺 成 品 油 和 原 油 的 价 08 2 为
润率 计 算 成 品油 价格 。高 于 每 桶 8 美 元 时 , 始 0 开
扣 减加 工利 润率 , 至按 加工零 利 润计算 成 品油价 直
收 稿 日期 : 0 2 3 0 2 1 —0 —3
作者 简 介 : 勇 , 张 新疆 油 田公 司矿 区服务 事 业部会 计 师 , 究方 向 : 研 财会 经济 。
研究 。

品油 价 格进 行 调 整 , 以使 成 品油 价格 能 够 更真 实 、

我 国成 品油 价格 形成机 制 的发展 历程
更 灵 敏地反 映 市场供 求关 系 , 促进 资源 合理 利用 与
公 平竞 争 。② 0 9 5 8日 , 20 年 月 国家 发 改 委 印 发 了
我 国成 品 油价 格 从 单一 计 划 价 格体 制 转 变 为
摘 要 :我 国 目前的成 品油价格 形成机制在 一 定程 度上反 映 了市场的真 实情 况 , 但政府 干预的痕 迹还
是 过 于 明 显 。 应 弱 化 政 府 干 预 , 定 价 权 交还 给 成 品 油 企 业 , 还 给 市 场 , 高 定 价 透 明度 。 缩 短 油 价 把 交 提
9日起 , 至 目前 , 国成 品油 价格 已做 出 1 次 截 我 8 二 、 国 际原油 价 格变 动与 我 国成 品油 价格 变 月 1 对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探究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探究

120石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有着重大的影响。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不但有效保障了国家石油能源安全,而且有效推进了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的进程。

本次探究提出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促进我国成品油市场健康发展、保障我国石油能源安全作出一点贡献。

一、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历程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走的是一条逐步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为了建立并完善石油行业定价市场化体系,自1998年我国对石油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政策。

总体上看,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形成与国际成品油市场“挂钩联动”的政府指导中准价格。

1998年之前的定价机制为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政府制定价格模式,由政府制定成品油的出厂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

1998年我国出台《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政府不再对成品油的零售价制定固定价格,而是实行政府指导价格机制,即政府以进口到岸完税后的成本为基础,加上合理的流通费用。

中石化、中石油销售企业可以依据政府指导价格制定成品油零售价格,零售价格在政府指导价格的基础上上下浮动5%。

2000年政府继续对成品油价格形成体制进行了改革,新的价格与国际成品油市场形成“挂钩联动”机制,即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跟随国际价格的变动而进行调整。

最初国内成品油价格是参照新加坡成品油价格。

2001年,扩大参照范围,由新加坡延伸到纽约和鹿特丹,国际接轨程度进一步加强。

第二阶段是政府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制定最高限价。

这一阶段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主要有三个时段: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间接联动机制;2008年,我国实行成品油政府指导最高限价机制,即以国际原油市场中米塔斯、布伦特和迪拜的油价为基础,加上炼油成本等相关费用,确定政府指导下的最高限价;2009年,国家进一步调整成品油价格体制,规定国内成品油最高限价将在国际原油移动均价连续22个工作日变化幅度超过4%的条件下进行调整。

我国油价形成机制分析

我国油价形成机制分析
分析
中海石油 ( 中国) 有限公司天津分公 司绥中3 6 — 1 作业 区 李春勇
摘要: 随着我 国社会经 济的迅速发展 , 社会对石 油资 源的需求量也 在逐 步提 升 , 我 国石油进 1 2 ' 量也 有所增加 , 在这样 的经济社会 背景 下 , 石 油价 格 机 制 所 面 ・ 临的 问 题 也 越 来越 突 出 , 当前 我 国所 实行 的 2 2 + 4 % 成品油的定价机制 自身所遇到 的低 市场化 以及 滞后性 等多种问题 需要 加 以解 决。本 文就 当前我 国石 油在价格形 成机制 方面的发展现 状进行 分析 , 继而提 出加 以完善的 策略与途径 , 从 而促进我 国石 油市场 能够更 好的发展。 关键词: 石 油形 成 机 制 宏 观 调 控 市 场 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 , 我国依 旧实行计划经济 的体制背景下 , 我 国在石 油方面的价格大部分是靠政府进行价格制定 , 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 因 为我 国在其他 多个行业 中的价格 已经有一 定程度 的放开 , 但 是石油方 面所采取 的依 旧是靠 国家进 行价格 的制定 , 这样就会使得 我国石油 的 价格 与国际上的石油价格容易脱轨 , 很容易出现销售上的脱节现象 , 从 而就会使 得我国是有行业在发展上缺少相应的动力继而出现亏损的状


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 制的发展状况
( 一) 八 十 年代 多元价 格 与 单 一 价 格 并 存
就应 当对我 国的成 品油 的价格做 出相应的调整。 当前我 国所 实行 的2 2 + 4 %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所设 置的调控的区间 往往与 国际上 的油价变化 不能做 到良好 的适应 , 另一方 面 , 因为我国国 家相关 部 门所制定 的石油 中准价 与国际市场 的价 格相 比比较落后 , 其 批发价格 以及 出厂价格或 者是零 售方 面的价格 主要 还是依靠 中石 油的 先关部 门依照相应 的中准价进行 自主性的制定 , 继 而就会使得成 品油 在价格方 面的调整 与国际市场进行 比较的话 比较落 后 , 要是不能对 其 进行相应 的完善就会使 得我 国很难及 时的接受 国际上的油价信息 , 差 距也就会越 来越大 , 应 当采取适 当的方式对我 国的价 格机制进行相 应 的完善。 二、 改善我国石油价格机制的策略 ( 一) 完善法律法规 , 营造 良好 的法律环境 因为我 国国 内石油立法环境 的缺失 以及不完善使得我 国的石 油价 格机制在调整以及制定 的过程 中往往存在违法不清 以及执法不严 的状 况, 因此应 当制定相 对统一 的法律法 规 , 依 据我 国石 油市场 的实 际状 况, 明确定价 的权限继 而有效 避免相 应的落后 性等 , 真正实 现有法 可 依。 ( - -) - o  ̄ 进 我 国政 府 职 能 准 确 定 位 , 让 油价 回 归市 场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策略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策略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策略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近年来,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较大,经常受到国际原油价格、税收政策、调峰机制等因素影响,导致成品油市场价格难以稳定,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对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和改革,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选题的意义1.促进经济发展。

成品油作为重要的能源产品,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稳定的成品油价格有助于推动经济不断发展。

2.提高民生水平。

成品油作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产品,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生产生活。

稳定的成品油价格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促进环保。

成品油价格波动大,导致人们使用油品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影响到环保的实施。

稳定的成品油价格有助于促进环保的深入发展。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主要问题:我国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存在哪些问题?2.研究内容:(1)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基本情况和演变过程。

(2)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国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

(4)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现状和措施。

3.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案例比较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等方法。

四、预期研究结果和创新性1.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建议。

2.创新性: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提出了与国际接轨、强化市场化、完善政策调控机制等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调研阶段,主要针对相关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

时间:2个月。

2.第二阶段:问卷调查阶段,对相关行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

时间:1个月。

3.第三阶段:论文写作阶段。

时间:2个月。

4.第四阶段:论文修改和完善阶段。

时间:1个月。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优势和劣势?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优势和劣势1、优势: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推行高油价政策,以杠杆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

尽管社会舆论经常把国内国际成品油、国民收入等情况进行对比,以此证明国内成品油偏高。

2、劣势: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不完善,调整规律化容易引起投机。

为啥国内油价上涨,柴油却在降价?2020年国内成品油价调整共计有10次,下调3次,搁浅已经达到了7次。

搁浅,就是说不作调整,这也是历年来搁浅次数比较多的一年了。

在2月4日的时候,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20元和405元;2月18日的时候,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15元和400元;3月17日的时候,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015元和975元。

其他的7次调整窗口时间,均不作调整。

国内成品油不能说近期成品油会大幅下调,毕竟已经有着近3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近期成品油市场是没作调整的。

那么,为什么今年以来成品油的价格会大幅下调呢?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1、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

年初的时候,国际原油价格大约在60外元/桶左右,但之后的时间便是一路开跌,最低跌到6.5外元/桶,跌幅一度近90%的幅度。

受此影响,国内的石油企业进货价格下滑,进而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

当前成品油价格,已经是近几年最低水平了,部分加油站成品油的价格低于5元/升的价格。

2、新冠疫情的影响。

可能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因素的影响,认为成品油价格的下跌与新冠没有影响。

其实,是存在影响的。

因为新冠疫情的存在,更多的人宅在家里,汽车是没有使用的,很多企业也是受到了阶段影响,没有开工。

所以,在这种影响下,需求是有着减少的。

而商品价格的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涨,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跌。

阶段原油的供给大于需求,价格自然也就呈现着下跌。

所以,在原油价格有着明显下跌的基础上,国内成品油价格也是有着大幅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上调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3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均提高70元。

关于中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成品油价格 市场化改革 影响因素
近年来,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形成机制一直在 朝着市场化方向稳步前行,价格调整透明度不 断增强,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相挂钩、基本实 现市场化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成品油价格进一步市场化 改革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如成品油市场竞争不 够充分,在市场规范有序方面仍有差距等。成 品油价格完全市场化改革机制的确立,既要符 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其价格改革措施 也必须和其他非价格改革措施配套完善,才能 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外油品进口 引起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因素较多,国际原 油价格异常波动是大概率事件且难以准确预测。 从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来看,在原油价格比较稳定 和处于低油价状态时,全球石油需求稳步增长; 而在油价冲高阶段,会对全球石油需求有一定的 抑制。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油价的大幅波动“危” 与“机”并存,需要企业及时应对油价波动带来 的成本变化、金融风险和投资预期。我国石油对 外依赖性高,原油价格波动,进口来源相对集中 度高这些因素都会对我国成品油价格完全市场化 造成不利影响。从“保安全”、“稳价格”这个 角度考虑,原油对外依赖度高、价格波动大,会 对成品油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对进一步提高我国 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话语权、优化石油进口来源、 健全国内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强化国内金融市场 稳定、加大海洋石油资源的开采力度等方面提出 更高要求。 (五)成品油消费与新能源开发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型 升级、替代能源快速发展和节能降耗水平提高, 受其影响国内成品油消费量增速放缓,这对成品 油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新 时代我国经济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能源的开发 利用在短期对成品油市场替代性不强,但长期看 来有一定影响,影响程度和技术发展的成熟度有 关。新能源包括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电动力、 氢能源、燃料甲醇,煤制油、车用燃气等,这些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成品油。需求下降、替代 能源的出现和炼油能力的过剩会引起成品油市场 的相对饱和,有利于市场化机制的建立。 (六)石油产业税费和政府市场监管

关于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几点思考

关于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几点思考

・经营管理・ 当 代 石 油 石 化PETROL EUM &PETROCH E M I CAL TODA Y V o l .9 N o.4A p r 2001关于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几点思考周若洪(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29)摘 要:介绍了日、韩石油定价机制的形成过程;阐述了在实现石油市场形成价格的过程中,政府在制订法律、法规和实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指出我国以国际市场为基础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应考虑国内市场具体情况进行修正;最后建议我国石油税制中的消费税应改为价外税,消费税改为在消费环节征收,并把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

关键词:石油 油品 定价 市场 法律 法规 税收中图分类号:F 407.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6809(2001)04-0023-04Som e Ref lection s on the Shap i ng -up M echan is m of O il Pr iceZhou R uohong(S IN O P EC E cono m ics &D evelopm en t R esea rch Institu te ,B eij ing 100029,Ch ina ) Abstract :T he article gives an accoun t of the shap ing 2up p rocess of o il p ricing m echan is m in Japan andSou th Ko rea ,describes the functi on s of the governm en t in the m ak ing of law s and ru les as w ell as in m acro 2regu lati on in the cou rse of realizing p rice 2fo r m ati on on the o il m arket ;po in ts ou t that revisi on of the p roduct o il p ricing 2m echan is m based on in ternati onal m arket shou ld be m ade in con siderati on of the specific dom estic m arket .T he article finally suggests that con sum p ti on tax in Ch ina’s taxati on be changed to taxes no t included in the calcu lated p rices w h ile con sum p ti on tax be levied in con sum p ti on link s and p roducti on 2p attern tax on added value be tu rned to con sum p ti on 2p attern tax on added value .Keywords :petro leum ,o il p roduct ,p ricing ,m arket ,law &ru le ,taxati on 1 市场化是石油价格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但当前更迫切的工作是建立、健全相应的石油法律、法规目前世界各国成品油价格的形成机制主要分为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和政府定价两种。

我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探索

我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探索

我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探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石油需求增长迅速,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一直保持加速增长态势。

2003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8年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为3.65亿吨,进口原油17888万吨,成品油3885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48%。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10年我国石油需求为4.43亿吨,2015年为5.43亿吨,2030年将达到8.08亿吨。

确保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对中国今后的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

由于现行定价机制下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不能实现同步波动,滞后的价格调整往往造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致使炼化企业大面积亏损,企业生产积极性受挫,继而引发全国性的“油荒”。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消费品市场已经呈现出稳定的卖方市场特征,而成品油市场却出现油荒和滞销并存的现象,这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历史回顾及现状(一)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历史回顾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成品油价格一直由政府统一制定和管理。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成品油价格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截止2008年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双轨制阶段(1982年-1994年)1980年国内原油产量较1979年有所下降,为避免1981年原油产量继续下降,1981年4月22日,原国家能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石油部联合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明年原油产量稳住1亿吨需增加今年钻井和油田建设工作量的报告》。

1981年6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能源委关于协调组织石油部超产原油、成品油出口安排问题报告的通知》),允许当时的石油工业部对超产部分原油按当时的国际油价出售。

2、并轨阶段(1994年-1998年)鉴于油价双轨制导致的国内石油、成品油市场秩序混乱,非法倒卖和走私原油、成品油现象猖獗,从1994年起政府开始着手对原油、成品油流通体制进行改革,成品油出厂价实行计划内外价格“并轨”。

改革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考

改革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考

改革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考
马桂英;正直
【期刊名称】《粤港澳市场与价格》
【年(卷),期】2005(000)011
【摘要】加快石油价格调整频率,解决调价“滞后性”的问题.在国际油价高涨
的时期内.将目前“一个月跟踪法”的时间跨度缩短.改为两周跟踪法.甚至更短。

【总页数】3页(P7-9)
【作者】马桂英;正直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26.2
【相关文献】
1.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现状及改革措施分析 [J], 肖福荣;陈光亮
2.山东省物价局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的通知 [J], ;
3.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探究 [J], 何国武
4.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研究 [J], 陈燕;杨义东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出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国现行成品油定价形成机制存在诸多弊端,不甚适应国内外油价变化的新形势而急需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的石油价格由政府统一制定。

我国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始于1998年的改革,即由原来的政府直接定价转向政府反映式与预期式引导的定价机制。

起初,由于缺乏经验,所以主要参照国际主要的、发展成熟的新加坡的市场作为国内石油定价的基础。

后来,随着国际石油市场的发展,新加坡的石油价格已不能反映国际市场的价格,而以此为参照作为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依据,已不甚符合我国石油市场供求情况。

2000年,我国通过连续7次调整油价,彻底改变了石油价格长期低于国际市场的状况,开始与国际市场油价基本同步。

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2001年11月份起形成的。

那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幅度的调整改为以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成品油交易价格为基础,根据典型运杂费及国内关税,加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形成由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再由中石油与中石化在基准价上下浮动8%的范围内,制定出具体的零售价格。

当三地市场前一个月成交价格加权平均后得出的价格波动超过8%时,国家发改委相应调整国内零售基准价。

国内成品油汽、柴油价格并未与国际市场直接挂钩,其零售中间标准价格由国家发改委核准公布,而出厂价格、批发价格和实际零售价格均由石油与石化两大集团根据市场交易实际情况自主决定。

显然,这种以国际市场油价作为“基础”而有限制、有计划分次调价的所谓“挂钩”的价格形成机制,虽随“市场”而动,但其定价主体是政府和企业,仍属于政府指导价的价格管理形式。

根据我国国情,总体看来,前期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

但要看到,前期的定价机制改革之所以运行得很不错,兼顾了各方利益,主要得益于改革期间面临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那就是国际国内石油供应相对宽松,油价相对保持平稳。

现在的情况是,国际石油市场的大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们都清楚,长期以来,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主要有多种:石油产量、石油需求、自然灾害以及为控制石油而进行的政治争夺等因素。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产量增长幅度有限而需求增加势头不减,再加上政治因素,使得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了新的特点:低油价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国际社会要适应进入一个高油价、高成本的年代。

这个大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原先在石油价格平稳时期所形成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表现为:其一、有悖随国际油价走势而动的定价机制,导致油价“只涨不落”问题突出。

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以及波动的频繁性使得当前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刚性上涨。

据统计,1999年至今国际油价涨幅已超过400%。

国际原油价格从2002年每桶24美元左右,上涨到2005年的67美元,后来甚至一度飙升至70多美元。

我国政府也不断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仅2005年以来,就对成品油零价格进行了5次调整,频率比较大,价格只见升未见降。

只是在2004年上半年降了一次价,社会对降价反应并不理想。

因为,从2004年10月份开始,国际油价曾有一段时间的下跌,但国内油价并没有随之下降。

本来,当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参考国际市场价格变化作相应调整,随市场变动而变动。

但由于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以及波动的频繁性使得消费者对国内油价走势的判断更加固化:“只涨不落”。

这与原先制定的随国际油价走势做出相应调整的定价机制相悖。

其二、国内油价调整低于国际油价原则,容易误导消费行为,不利于节约能源。

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调整幅度要低于国际油价,并没有真正与国际市场接轨。

虽然国内多次进行调价,但幅度有限,主要是考虑到高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和人们的承受能力,因而只能在价格调整问题上“小步快跑”。

例如,从今年年初至今,国际油价上涨了逾60%,已达到每桶67美元,而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多次调整涨幅也才为22.5%。

这种相对较低的成品油价格,容易误导消费行为,并不利于我国长期的能源供应。

其三、定价机制易于导致油价倒挂,特别是使得石油加工业亏损严重,产量上不去,石油零售企业可能会出现油源短缺或“油荒”现象。

从上面的定价机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原油进口价格已与市场接轨,随之波动;而成品油零售价格却由于时滞原因,还不能适时进行调整。

这个机制在油价大幅度波动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所谓的“油价倒挂”现象:国际原油价格攀升,炼油企业原油采购价格不断上升,而成品油的价格却并没有随之提高,造成成品油价格低于企业的炼油成本,企业“越炼越亏”。

其四、现行定价机制容易激发囤油欲望,助长石油流通体制中的投机现象。

当石油市场供求关系紧张时,根据国际油价的走势,国内销售者很容易就能够判断国内油价的基本走势:上调还是下调,在做出价格预期后,就能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囤积。

在生产环节,由于国内炼油环节还是处于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公司垄断原油炼制阶段(全国非国有炼油企业不足百家),由于配置计划和供应保证等原因,国有炼油企业的巨额关联交易在客观上无法避免。

为减少亏损,两大集团将在自认为可以保证国内供应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加工量。

加工量不能完全兑现,再加上调运不及时等外部客观原因,可能出现局部甚至全局性资源紧张。

一旦短缺,市场力量将进一步加剧短缺的负面循环。

一方面,原油进口不足、炼厂炼能不足或者消极应对,都难以在短期解决;另一方面,社会加油站由于获取油品的渠道越来越窄,囤油行为有增无减。

即便是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巨头,也有可能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囤油、惜售的投机行为,从而对石油市场的稳定供应产生不利影响。

等等。

总之,我国现行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还没有真正与国际市场接轨,还不能真正反映国内外市场供求趋势的变化,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改革。

二、立足我国国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宜短期内“一步到位”而任由市场自发调节。

由于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存在上述诸多弊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急迫。

无疑,市场化改革是其方向,但改革的力度究竟应大还是小?应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式”还是采取积极稳妥的“渐进式”?此两种论点的争议非常激烈。

前一种观点主张完全放开价格,由市场自发调节,与国际油价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接轨,政府退出定价,不加干预,只扮演市场监管的角色。

后一种观点则认为,目前我国成品油市场不是很成熟,成品油批发市场竞争主体不多,如果现在就完全放开,势必形成少数企业垄断控制,联手赚取超额利润;没有政府定价的风向标,完全依靠分散市场自主地形成价格,势必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现阶段如果不加以控制,对消费者来说结果可能更坏。

毕竟,石油作为基础能源,维系着国民经济的生存与发展,成品油价格完全放开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近期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取向只能是在政府主导下逐步走向市场化定价。

笔者赞成后一种观点,这是因为:第一、油价长期居于高位,环境条件尚不成熟。

定价机制改革应与价格调控相结合,避免定价机制改革成为油价上调的信号,从而带来价格连锁反应。

由于石油价格是上游产品的价格,很多的下游产品都和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石油的价格变动成为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可能带动整个物价指数上升。

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抵御高油价冲击的能力明显加强,但是,如果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时期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很容易被一些企业和个人借机助长石油涨价,进而抬高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带来价格连锁反应,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引致通货膨胀。

这将会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第二、石油属特殊商品,目前价格完全放开并不现实。

石油产业具有竞争性、基础性的双重特性。

作为竞争性产业,成品油价格理论上应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由市场供求形成;作为基础性行业,成品油价格的变动对所有行业和人民生活有很大影响。

因此,石油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深化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既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取向,又要积极稳妥、逐步推进,更要加强政府的监管作用。

对成品油价格放开的进程、时机,是涉及国民经济全局的问题,要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能源供求、储备几个环节的可承受度、价格可控的程度。

考虑到近两年石油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国际油价在高位有较大幅度波动等情况,不宜完全放开价格。

但仍应坚持改革的市场化取向,从多方面引进市场竞争,反映市场供求,使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更加具有灵活性、及时性,更多地反映市场供求的真实变化。

第三、行业垄断依然存在,市场竞争并不充分。

我国油价改革的进程如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取决于市场的发育程度。

现在我国石油行业垄断的问题还没有打破。

虽说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出现“油荒”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

要解决“油荒”问题,不是单独地靠改革定价机制本身就能解决的,必须综合配套解决。

“油荒”的出现并不是单纯地由定价机制造成的,即使成品油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涨的话,国内石油消费将受到影响。

在现有两大公司控制进口石油的背景下,不排除为了降低风险、追求利益最大化,拥有进口权的石油企业尽量控制石油供给量,同样可能出现“油荒”问题。

要解决“油荒”问题,还需要改革整个石油投资、生产、经营体制。

因此,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应立足国情,结合实际,既要积极,又有稳妥,不可“一口吃个胖子”。

“渐进式”是我国价格改革的成功经验,应将之运用于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三、积极完善改革的配套措施,为我国成品油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创造条件。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乃大势所趋,但现阶段就全部放开价格,彻底走向市场化不现实。

成品油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要看国内石油市场发育是否成熟?市场竞争是否充分?供求关系是否平衡?改革配套措施是否完善?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是否有力等等诸多必要的前提条件。

事实是,如前所述,现阶段制约“全部放开”的因素还很多,且不说国际油价趋高,仅就国内而言,成品油市场主要由两大石油集团垄断,各种市场主体没有充分发育,市场竞争还不充分;全国统一的成品油交易市场(期货和现货)没有建立起来;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尚未建立,市场放开后政府无法进行宏观调控;大型国有石油企业并没有发挥出其理应发挥的“缓冲器”的作用等。

因此,我国石油市场价格机制的建立,应有缓有急,分步推进,积极准备,完善措施,为石油市场化改革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

——加快石油价格调整频率,解决调价“滞后性”的问题,及时缓解国际油价上涨给国内带来的成本压力,调动企业经营积极性。

石油价格市场化改革涉及到进口价、出厂价、调拨价、批发价、零售价等这一价格链条中的各个环节,管哪块,放哪块,如何放,怎样管,都有个“度”的把握问题,都关系到经营者、消费者的实际利益。

现有三种改革思路:一是政府只管出厂价、到岸价,其余的批发价、调拨价、零售价完全放开;二是政府只管零售价,在国际、国内批发价一定浮动范围内零售价不变;三是政府对军用、民航、铁路等领域以及国家储备油价实行管理,其余一律放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